第一篇:《水族馆》教案
《水族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意识的观察力,充满激情的表现能力。并从中感知。人类与动物之间愉快、友好的关系。
2、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3、在创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观察、分析海底世界的造型及色彩。
2、幻想创作美丽的海底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就是人们对海底世界的想象,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就去水族馆看一看。
2.读画:欣赏课文中照片及学生作品,说说课本中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3、小结: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在表现手法上,有彩色水笔,有蜡笔水彩,有水粉等。
(二)学习新课:
1、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水族馆范图、照片若干。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绚丽的海底动物和深浅各色海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的水族馆。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海底动物的形状和海水的颜色,让学生认识海底的颜色。引导学生认识海底是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和环保的意义。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真是千姿百态,可爱之极,那么,它们有些什么形状?(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海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一会儿蓝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是紫色,但海水是以蓝色为主色调。)海洋越深,色调越深;海洋越浅,色调越浅。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
1、以“色”为主,学画海底动物。
讲解画“鱼”方法,教师示范:(1)画出鱼儿基本形;(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等;(3)添加鱼儿身上的花纹;(4)添加颜色。
学生可模仿教师画“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画好“鱼”之后,再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
2、激发想象,构思作画,用剪贴的方法在一张大幅蓝色图画纸上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海底世界想象画。
第二篇:《水族馆》教案
《水族馆》
一、教学分析:
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70%的表面是海洋,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花纹漂亮、形状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海星、海龟、海豚、珊瑚和色彩各异的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本课以此为内容题材,以音乐的形式带领学生认识、感受鱼和海洋生物生活的海底世界。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想象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仔细聆听乐曲,说说你联想到的场景。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四、教学准备:
幻灯片、ppt、音乐、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去呀? 生:想去。
师:听起来好像有点神秘哦,那么这个美丽而带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同学们不要着急,抬头看看黑板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指着画面上的水草问学生)生:水草。
师:这又是什么呢?(指着画面上的珊瑚问学生)
生:珊瑚。师:这又是什么呢? 生:贝壳。
师:这些东西我们经常会在哪个地方见到呢? 生1:海边。生2:鱼缸里。生3:海底世界。
(二)揭示课题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真聪明,不错,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大家去畅游海底世界。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鱼在水中游动的样子。师:放《水族馆》的音乐。
师:同学们模仿的真像,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歌曲中体会一下小鱼在水中是如何游动的? 生:好。
师:仔细聆听乐曲,说说你脑海里联想到了什么样的场景啊?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总结本课。
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天老师很高兴,能带领大家欣赏到了一个这么漂亮、梦幻的世界。同学们,那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下课休息!
第三篇:参观水族馆
参观水族馆
今天姑姑带我去参观水族馆。在去的路上,我心里期盼着能马上到。连路边的风景都无思欣赏。
我们刚走进去首先看见的是一些五光十色奇形怪状的水草,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一个宽阔的大厅,大厅里的鱼真多啊!有热带鱼,有扁鱼,还有说不出名的鱼。它们有的在睡赖觉,有的在玩耍,还有的好像在说话。接着我穿着岩洞就像我们在海底游一样。进入隧道,感觉真奇妙啊!鱼都在我们上面快乐的游呢!好像我们跟鱼一起在海底。穿过隧道我发现墙上有鱼在游还时时听到海底各种各样鱼的声音。首先一愣,然后才知到那个是电影。接着我们看到一只只企鹅胖胖的、笨挫的样子我禁不住笑了起来。接着我们走到了美人鱼表演,忽然降下来几个美人鱼她跟真的鱼一样。她还表演了水中舞蹈等。下一个节目是:海狮顶球它的表演可真不赖啊!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恋恋不舍的出来了。
海底真奇妙啊!海底动物及资源有待我们去探搜、开发、利用。福建 泉州&&马甲中心小学三年级:k1393286786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水族馆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结构,初步培养幼儿听辨、分析乐曲的能力。
2、能运用不同的动作大胆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水族馆音乐、图谱、小鱼道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室,初步感受音乐
师:“孩子们,让我们都来做快乐的小鱼,尽情地在这片大海里游一游吧!”
(二)以故事为载体,感受理解音乐
1、仔细倾听,欣赏乐曲
师:“在这片美丽的大海里,有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今天,老师带来的这段音乐会告诉大家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提问:你觉得音乐里可能有谁?它在干什么?
2、结合图谱,分段理解乐曲
师:传说在海底深处,有一颗神奇、美丽的宝石,小鱼们都想找到宝石,有一天,它们唱着歌快乐地出发了——
教师分别学小鱼和大鲨鱼的声音唱歌:“我是一条小鱼,我要找到宝石,我在水里游来游去,游得多快乐”“我是一条鲨鱼,我要吃掉小鱼,左边找找,右边找找,没有找到。”
提问:小鱼和鲨鱼是怎样唱歌的?它们唱了几次?(幼儿学唱)
3、幼儿用手指模仿小鱼,随音乐表演。
提问:这段音乐中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大鲨鱼想吃掉小鱼,小鱼该怎样避险?
4、幼儿带小鱼、鲨鱼道具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幼儿听音乐做小鱼动作,大鲨鱼出来后,小鱼立即停止不动。
5、交换角色,再次随音乐表演。
(三)启发想象,大胆表现
提问:大海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做的?
1、幼儿模仿大海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表演。如:“我是一只螃蟹,我要找到宝石……”
2、分角色扮演鲨鱼和其他小动物随音乐表演。
四、活动结束
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名字叫《水族馆》,它是由法国著名的音乐家圣桑作曲,回家以后,希望你们从电脑上查一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欣赏这首乐曲。
第五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水族馆——螃蟹
准备材料:花布勾线笔白卡纸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
1、在白卡纸上画出螃蟹的图案。
2、将画好的螃蟹身体部分剪下来,并将其放到花布上,按照轮廓,在花布上剪出图形。
3、用同样方法剪出螃蟹的眼睛和身上的花纹。
4、再剪出螃蟹的身体、钳子和腿。
5、用胶水粘出螃蟹的钳子和身体。
6、再粘出螃蟹的腿和眼睛。
7、最后竟螃蟹身上的花纹粘好,组合完成。
你可以悄悄地把它粘贴在你家的冰箱门上,一定会给妈妈一个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