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下册30端午节由来(第2课时)教案语文S版
端午节的由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驾船、尸体、习俗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端午节的由来你了解了多少呢?谁愿意说一说。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投江后人们是怎样做的?人们为什么要向江里投粽子?想一想、画一画,并做好批注。
2、围绕上面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3、组织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时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和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怀念之情。] 4、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点拨。
●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
(引导学生通过 3 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楚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百姓对他十分爱戴。
(从这句话中不但要体会到屈原的才干,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他爱国爱民,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最后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但是,屈原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人们的疾苦。他写了很多爱国诗歌,并被人们广泛传颂。
(此处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补充一些屈原的爱国诗歌,进一步体会出屈原的忧国忧民。)
●投江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 4 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因秦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悲愤万分,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
(这部分内容写出了投江原因,也更突出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想象屈原投江时的情景,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屈原的爱国之情。)
●人们的做法:
(引导学生通过 5 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想去就他。
(通过“放声大哭”“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十分爱戴屈原,来就他的人很多。)
(2)他们把船上的大米„„想药昏江中的蛟龙,使它们无法张口。
(这些也都体现了对屈原的爱戴,指导学生读出百姓的悲痛之情。)
●投粽子的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 6 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因有人梦见“屈原的容颜十分消瘦”,大家想出了往江中投粽子的办法,让屈原能够吃到。
(2)„„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一句说出了人们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想找出一个办法让屈原能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一个好办法。要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出这一点。)
小结:从此,每年五月初五祭奠屈原的时候,人们都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
5、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7 自然段。
三、课堂小结,拓展练习。
1、通过同学们的理解与分析,我们认识了一个忧国忧民诗人——屈原,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收获真是不小。那么你能把端午节的由来复述出来吗?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复述。
3、指名在全班复述。
四、总结全文,置留作业。
1、师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2、把端午节的由来说给家长、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百姓——爱戴——纪念屈原 练习设计:
1、选词填空。
悲痛
悲愤(1)秦国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万分(),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
(2)百姓在万分()之下,他们把船上的大米、鸡蛋等食物投到水里祭奠屈原。
2、造句。
爱戴
传颂
3、读读比比,说说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1)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2)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4、我国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这些节日又是怎样由来的呢?能简要地复述吗? 试一试,去讲给你的好朋听吧!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教案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教案
17.触摸春天
郭会芳
一、学习内容:
学习生字、理解新词,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条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等21个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引题。师:同学们,看过这些图画大家觉得春天美吗?谁来说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师:是啊,我们眼中看到的春天多美啊?可是,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的一些盲人,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触摸春天》,看看盲女孩安静的是怎么感受春天的。
2、出示课题,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检测内容,1检查我会读的生字的自学情况,让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2出示我会读写的生字,3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表格中的九个生字,同桌相互检查并修改,最后小组内说一说这九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笔画
(四)读一读 比一比
现在在小组间接龙比赛读课文。
• 要求:
• 读的同学声音洪亮,字音准确,不丢字,不加字。
• 听的同学认真听。
2小组轮读课文,正音。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五)想一想: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画出来读一读)
方法:先自学,5分钟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交流。
检查:说一说
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达标检测:
1、判断带横线的字的读音。(对的画“√”)
小径(jìng jīng)缤纷(bīn bīng)
2、比一比,再组词。
径()畅()绊()
经()汤()伴()
弧()盲()
孤()育()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语文2
泸县龙城学校2014年语文科资料
泸县龙城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
B段(词语、句段部分)
班级:姓名:
一、辨字组词。
彻()幼()嘲()拦()吁(砌()幻()潮()栏()呼(捕()铛()荧()避()削(哺()挡()莹()僻()哨(龟()凯()驻()健()腕(鬼()皑()拄()建()蜿(二、说说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可以换个词语。1.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2.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3.从孩子的嘴里飞出了宛转的夜莺的歌声。()..4.我的爸爸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
三、选择正确的意思。
1.深思熟()虑 .
A、食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 B、程度深 C、因常见常用,知道得很清楚2.攻无不克().A、能 B、克服 C、战胜3.人手()一册 .
A、拿着 B、技能,本领 C、擅长某种技能的人4.地大物博().A、多,丰富 B、知道得多 C、用自己的行动换得5.疾()驰 .
A、病B、恨C、快
四、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2.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2)在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使我的素描画进步很快。
(3)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4)上课时,始终专心听讲,因此,成绩很好。)揭()碍()踢()锡()挺()蜒())))))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2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1、激趣引入
你在生活中肯定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这些朋友中有些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吗。
2、提出要求
自由读口语交际训练要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学生自由发言)
3、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些小伙伴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伙伴(小组交流)
(老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在众多的伙伴中,选择最了解的来介绍)
4、指导:为了让大家了解你的小伙伴,请你把这位小伙伴的姓名、性别、年龄、与自己的关系,他做过的什么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讲给大家听。
(抽在巡视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学生说)
5、组织大家评议,肯定优点,提出修改的地方。
6、表演,练习对话学生三人一组,自由搭配练习。愿意上台表演的就上来表演。
7、评议、选最佳角色,大家认真观看别人的表演,提出自己的意见。
二、指导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毛笔字练习的要求,学会写两个偏旁:提土旁和王字旁。
2、指导练习偏旁。
教师范写边讲解提土旁、王字旁的书写方法,要注意两个偏旁最后一笔都变化为“提”。
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练习写字
指导练习书写坦和理两个字,注意两个字是比较短的左偏旁,以竖画为主,关键写好竖。写时注意左高右低,左窄右宽。运笔流畅,提笔有力。
4、学生练习
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好在哪里;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