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说课稿[推荐阅读]

时间:2019-12-01 08: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结构》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说课稿》。

第一篇:《生态系统的结构》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人教社《生物》第二册,第八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第二课时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个体、种群、群落这几个生命系统层次的基础上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更高层次的剖析。当前,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对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许多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该内容既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的很好素材,是本章的重点。在教学中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联想分析”的方法。

2、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在初中就有所涉及,高二的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生态系统的判别依据与结构组成的还缺乏深思。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学生应该比较轻松,但也容易产生轻视的念头,因此,创设情境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相互关系。

2、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归纳能力。

2、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的有关素材展示,培养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相互关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培养学生对立与统一的世界观。

4、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1、场景导入法、讨论教学法、课件与图形展示的直观教学法、联系实际的谈话法。

2、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及相关图片。

学法:自学探究法、知识迁移法、归纳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

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情境,进行知识回顾,并以提问的方式导出新课题→学生观察课本P86—87池塘生态系统图解,具体分析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各成分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结论→通过学案导学分析讨论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功能、特点及其中各种生物成分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再次证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四、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本节课内容就是大家身边最熟悉的环境和生物,本着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指导思想,用学生最熟悉的场景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首先以一个由各种生物及腐木组成的阴湿山洞学案及各种生态系统图片作为复习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初步认识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并归纳出各类不同生态系统的共同点。接着提问:各生物与环境各有什么作用,相互之间有何关系等相关问题导出新课。

二、合作互助—自学探究

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教师参与讨论,注意逻辑推理与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及时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一)生态系统的成份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86—87,生态系统成份的内容,示池塘生态系统图片,教师设置一系列逻辑紧密的问题串,积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各成分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结论,并得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过程中,共同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来显示整个生态系统完整的组成成份知识系统框架图。

(二)营养结构

联系课件“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及生活俗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出食物链的概念。

指导学生关键是弄清两个问题,一是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什么成分,二是食物链上的生物处在哪个营养环节。

同时指导学生交流和掌握食物链的计算方法。并及时指出注意事项等

然后请同学们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食物链。

接着教师通过讲述引出食物网的概念。

以多媒体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指导学生完成所设置的学案及经典分析题。然后教师加以扩展: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渠道,生态系统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食物网中,某一生物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种群变化。并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思想意识教育。

最后提问;让学生讨论食物链上的营养级是否能无限多?

课程结束时请一名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完成板书设计。

布置反馈习题。

五、说教学反思:

1、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层揭示问题的本质,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概念,有效掌握知识。

2、整个教学过程都让学生 “动起来”,老师通过设问导入,学生动脑筋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图框架系统,通过讨论、修改和补充,让学生自己更正错误,最后归纳总结,全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寻找答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

3、整节课的教学紧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体现生态系统的统一性,是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良好素材,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案例

《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案例

张良军吉林省安图县第一中学邮编133600 电话***

一、教学设计思路的理论依据:从个性到共性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二、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前面非生物因素的知识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前面种间关系的知识密切相关,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结构基础,是后面生态系统功能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定如下目标:

1、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2、能力方面

与学生共同提高观察、阅读、分析、归纳、推理、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志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依据它们各自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因此,将它们统称为三大功能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各不相同。

②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是研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③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是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素材,人作为消费者的一员,是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观点的教育素材。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①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组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链、食物网,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网)的各个营养级而流动的。掌握了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知识,就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③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中渗透着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

五、教学难点: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①食物链是生物间单方向的食物联结,食物网是生物间多方向的食物联结,而营养级是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所以有的生物会占有不同的营养级。三个概念之间有相互包容的成分,也有本质的不同,要加以区分。

②三个概念在被运用解答新的问题情境时,容易出现混淆,应在对食物网中某一生物的营养级分析时加以区分。

六、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即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共同总结生态系统的结构。

七、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学依据

自然景象,导入新课

展示“土壤与生物”图片,欣赏和谐景象;联想有些农田的板结现象。

观看幻灯片。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认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

提出课题,明确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阅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

图片展示,回顾概念

展示6种类型生态系统,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组成要素。练习巩固,指导解法。

观看幻灯片。

认识生态系统。

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主动探索、师生交流、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

1、小组汇报稻田、池塘生态系统的调查结果。

质疑:

2、你调查的生态系统中除了水外,还有哪些非生物的成分?它们能没有吗?

3、每种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是什么?判断各种生物的营养方式。

4、阅读教材,分析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作用,将它们进行归类。展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个案分析。

习题训练:

1、有人说,细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试讨论。

2、某正方观点认为: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而反方认为,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请辩论。

汇报调查结果。踊跃发言。

说出生物体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倾听概念、阅读教材、对教材信息处理。倾听讲解、观察图文。思考、汇报。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辩论。

说出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为生态系统的成分分类作铺垫。讲解营养方式概念,降低难度。

学生自学、思考对生态系统成分归类。

对教材内容适当补充、归类,有利于理解掌握。应用概念,全面分析。

回顾知识,激发兴趣。澄清模糊认识。

观察、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必须经过知识的“同化”阶段。

阅读是终身学生的方法和途径。通过阅读,培养深入本质,抓关键、抓条理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进一步利用图文,创造情境,开展教学。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形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要经历“顺应”过程。

辩论是一种创造性学习方式,激发兴趣发展思维能力,促进构建“学习团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勤于动手,主动学习,探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

质疑:

5、该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哪些?你能尽可能多地写出该系统中的食物链吗?教师并讲评。

质疑:食物链、食物网相关知识。展示食物链、食物网内容小结。展示巩固训练。

学生书写食物链。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学生完成。

通过学生的书写,肯定正确,讲评存在问题,使学生认同食物链的构成。形成对食物链、食物网组成、功能等方面认识。以简答题形式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面向全体,调动多种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生成认识结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完成探究学习。刺激形式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广度和浓度。

引导质疑,合作学习,建构生态系统模型

质疑:

6、根据以上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的纽带是什么?

7、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有联系吗?

8、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与生物部分有联系吗?如有,看谁说得多。

布置任务: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分析各成分关系,绘制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学生回答。

分组讨论、绘制、张贴模型、完善。学生朗读生态系统概念。

为概念形成、模型建构作铺垫。

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生成概念。认同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

“联系”与“思考”是建构主义意义构建的关键。

教师的积极引导,不断启发,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内化,为知识的“顺应”打下基础。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总结知识,拓展探究

展示概念图,质疑农田板结的原因、后果及对策。鼓励学生制作小生态瓶。

填写概念图,思考、作答。课后制作小生态瓶。

回顾与总结。

巩固知识,提高技能,丰富情感。

形成知识体系。前呼后应。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八、教学课时:1学时

九、教学准备:本课容量大,学生参与的活动多。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前要布置学生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前教师还要多媒体课件以备课堂教学需要。

十、板书设计

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十一、教学反思

1、新教材体系、设计的合理完整,遵循了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2、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师生应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学习、相互合作。

3、正确把握多媒体教学手段,认识它的利与弊。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中找到平衡点,发力点,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以上是本人对本节内容的肤浅认识,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第三篇: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贺云燕

一、教学内容

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教学分析

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较少地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学法和学生的情感、能力及发展方面的需求。比较地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致使学生疏于观察,难于发现,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生物学科教学中知识性、实验性较强的特点,适度地引入 “引导—探究式”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寻求课堂教学方式中主动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之间的一种互补,一种结合,实现既打好学生的基础,又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创造力的目的,使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基于上述的教学理念,本课从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需求两个方面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有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究,让学生参与对课本知识的形成和实验设计的实践活动,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生命现象和生命的奥秘。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较高,学生在初中生物、地理中已经涉及到相关内容。从教学内容上看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基本掌握教材的重点。但是,要深入领会生态系统(系统)在结构上具有密切的联系,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能领会“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学科观点是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3)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培养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关系;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

六、教学难点

营养级的概念及初、次级消费者的概念。

七、教学方法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引导—探究式”的方法,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融比较、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组织学生根据课程设计逐步深入教材的内容,达到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目的。八 教学设计思路 1.首先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群落的概念加以区分,突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指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心就是它的结构和功能,由此引出生态系统结构的学习课题。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要研究清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然后还要研究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即营养结构)。

2.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分时,首先结合教材中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机环境要素和生物组成,列举出这些成分;再引导学生从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角度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类,给出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名称。最后以板书的形式总结归纳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如下)。

3.对于生物成分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三大功能类群在生态系统的地位。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因为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进行初级生产,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分解者在生态系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大约90%的陆地初级生产量都需分解者的分解功能归还给无机环境,供生产者再吸收;消费者则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4.对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从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生态系统内部最重要的联系是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由此引出食物链的概念,阐明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一方面观察食物链之间彼此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引出食物网的概念,另一方面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多少条食物链,并列举出最长及最短的食物链,由此来强化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理解。

对于营养级的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态系统的每一条食物链都包括几个环节,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可作为一个营养级。然后以一条食物链为例,分析该食物链上各个环节的生物属于哪一营养级;再引入食物网(同上)中判断某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生物(如杂食、肉食动物)可以同时占有几个营养级别;同时指出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为后面生态系统功能的教学打下一个伏笔。

5.最后总结指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讲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请大家回忆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几大类?举例说明。

3、各种生态系统有什么共同特点?

设问切入正题:

1、这些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新授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下面我们就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来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观察与思考:(1)找出池塘中有哪些成分是没有生命的?

答:阳光、水、空气、沉积在池底的有机物、无机盐、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养料,热能、温度、石子等。

再思考:这些成分都没有生命,那么它们能不能不存在呢?

答:不能。

引导回答:阳光为生态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水、空气等为生物提供必须的物质。所以,这些没有生命的成分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我们把这些成分称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它们是生态系统必须的成分之一。

(2)请同学们从池塘中找出自养型生物?

温故知新:什么是自养型生物?

新陈代谢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同化作用根据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将新陈代谢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异化作用根据是否需要氧,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

答:硅藻、栅藻、团藻,以及其他水草等。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归纳: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所需的有机物和能量几乎都有绿色植物制造出来。所以把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

思考:假如生态系统中没有这些生产者,那么对这个生态系统会有什么影响?

答:其他生物也将会死亡。

归纳:所以说生产者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一种成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成分。

延伸:只有绿色植物才是自养型生物吗?

引导回答:只要能够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生物都称为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它也是生产者。

(3)池塘中还有哪些其他生物?

答:鱼、虾、小甲壳动物、螃蟹以及其他一些浮游动物等等。思考:这些动物从同化作用角度来看,属于哪一种新陈代谢类型?

答:异养型生物。因为它们不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归纳:动物只能吃现成的有机物,自己不能制造,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消费者”。启发:根据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次序,又可以将消费者分为若干个级别。举例: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其实虾米吃的是浮游植物)归纳:虾米吃浮游植物,虾米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植食性动物,叫“初级消费者”。

小鱼吃虾米,小鱼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肉食性动物,叫“次级消费者”。大鱼吃小鱼,大鱼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大型肉食性动物,叫“三级消费者”。随着捕食关系的逐渐上升,消费者的级别也逐渐增高。

练习:虫吃植物,鸡吃虫,人吃鸡。这一种关系中,分别说出消费者的级别? 思考: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引导归纳:像蜜蜂采蜜,可以将帮助植物完成花粉传播和受精工作。有些消费者也可以传播种子。这就是消费者的一些重要作用。

(4)思考:生老病死是生物的一种自然现象,那么,在这个池塘中,各种动植物的遗体以及一些残枝败叶都去哪了呢? 引导回答: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了。

归纳: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真菌、细菌等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被绿色植物中重新利用。我们把这些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假如说没有这些分解者的话,那动植物遗体就会堆积如山。

(5)请学生起来归纳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相应的代谢类型和作用。完成表格。

(6)我们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作用来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作用和关系如何?(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如何验证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作用呢?(实验)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一下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如:生产者)的地位如何?(学生设计、交流)师生共同归纳: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并指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二、食物链与食物网

试着练习:

1、根据下列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兔子吃草,狐狸吃兔子,老虎吃狐狸,用箭头写出他们的关系。(强调:箭头方向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写出这条食物链中的每种生物的成分。

3、这条食物链总共有几种生物?

归纳:一条食物链上有几种生物就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草到老虎总共有四个“营养级”。

设问:那么怎样确定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呢?

答:生产者总是对应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对应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对应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对应第四营养级等等。

归纳: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必须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两部分,没有分解者。举例:有句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否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为什么? 练习: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生态系统简图,数出图中有几条食物链?分别一一列出。答:9条。(1)草─→兔 ─→ 狐

(2)草─→兔 ─→ 猫头鹰(3)草─→鼠 ─→ 猫头鹰(4)草─→鼠 ─→ 狐

(5)草─→鼠 ─→ 蛇 ─→猫头鹰(6)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

(7)草─→昆虫→蜘蛛 → 吃虫鸟→猫头鹰(8)草─→昆虫→青蛙─→ 蛇 ─→ 猫头鹰

(9)草─→昆虫→蜘蛛 → 青蛙 ─→ 蛇 → 猫头鹰

观察:

1、猫头鹰在不同的食物链占有几个营养级?

答: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归纳:各种生物处的营养级的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是不同的营养级。同种生物,所属消费者级别和所处的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

2、猫头鹰可以吃哪些食物? 答:兔、鼠、蛇、吃虫鸟

3、昆虫可以被哪些生物吃? 答:吃虫鸟、蜘蛛、青蛙

4、青蛙和蜘蛛是什么关系?

答: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归纳:一种生物可以吃几种不同的食物,同一种生物可以被几中不同的生物吃。因此就使得各种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网状。提出食物网的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就叫食物网。

知识拓展:是不是只有通过捕食关系才能构成食物链?

草 → 兔 → 狐 → 虎(捕食链)马→马蛔虫→原生动物(寄生链)植物落叶→蚯蚓 →节肢动物(腐生链)

归纳:捕食链、寄生链、腐生链都是食物链。

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思考:假如食物链中某个环节安生了变化,对其他生物有影响呢?例如:上图中猫头鹰减少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引导回答:直接影响是鼠和兔,然后再间接影响其他生物。总结:所以我们必须爱护我们的生态,爱护我们的家园。

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请学生自己写一组食物链。CAI课件(展示)后给予评价,并向学生阐述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以及营养级的判断。(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判断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是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激发学生兴趣,幽默课堂气氛)。实际上,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许多条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食物网。例如:引导学生讨论:食物网上某一生物的增加或减少,对整个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在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的增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种群变化。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的数量越大,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则相对稳定。这又验证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基本观点,我们要珍爱生物,特别是濒临灭绝的生物,确保生态系统平衡健康发展,也是我们常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主要沿着这条渠道进行。课堂小结

讨论

(学生):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你对生态系统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系统)的理解?

教师提示学生:从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者的关系,从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角度来回答;开放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真正领会本节的内涵。

②人类作为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人类应该怎样才能和自然界和谐共处?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把课堂解放出来,让学生思维的翅膀真正的飞翔起来。

十、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和无机盐等)

2、生产者(主要成分):主要是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

4、分解者:主要是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2、食物网

第四篇: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分类;

2.能够举例说出生态系统各结构的组成成分,阐明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

3.能够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对于食物链和食物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会数食物链并会分析食物链中各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课本自己总结出判断生态系统的要点,提高阅读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通过看图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及其作用;会分析简单的食物网。2.难点: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

三、教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软件,比较、归纳与分析各种生态系统的共性,用系统论的观点诠释生态系统的结构。

四、教学安排

1.教具的选择:主要采用多媒体软件、图片。

2.教学时间:40分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展示一张河流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上一章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分析对比得到生态系统的概念。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种群?什么是群落?看一下图中有哪些种群和群落?这张图我们能称之为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2.生态系统的概念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六、板书设计

第五篇: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www.5y

kj.co

m课程名称:生态系统的结构授课章节:第5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么是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种类。2.

让学生学会知道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有哪些成分。3.

通过对营养级能量流动的理解,让学生明白越是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导致能量浪费越严重。4.

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内容,在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对食物链食物网的认识,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是如此重要。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种类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食物链与食物网。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食物链食物网及营养级。板书设计: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生态系统的分类1.自然生态系统I海洋生态系统II森林生态系统III湿地生态系统……2.人工生态系统I城市生态系统

II农田生态系统

……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组成成分I外界环境II生产者III消费者IV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2.食物链和食物网I食物链:营养级

概念II食物网

概念习题、作业:1.下列生物哪个不是消费者。()A 蛇

c 蚯蚓B 猫

D 蛔虫2.一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B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C 食物网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只猫的食物为40%米饭,60%鱼。(该鱼吃草长大的)试求这只猫长了1kg至少需要多少绿色植物?教学后记:(教学总结)本章内容比较零碎,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充分做好准备。这一节内容理解性比较强,课本只补过短短五页书,但联系方面非常广,既有生态系统的类型,又有系统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光考记忆是绝对不行的。首先应该指出本节的重点很难点;其次,举例说明,利用身边的环境很生物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生动地理解记住;最后,让学生做些例题,在做题中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教学内容:(过程设计)1.引言的教学设计;结合复习群落的演替,指出群落与环境的关系引出题目。2.指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黑板上板书;生态系统:由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3.提问学生,让学生来回答;动物园里饲养的各种动物,栽了各种植物,一个动物园里面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吗?全部动植物能?为什么?学生回答后进行分析说明。4.举例子,巩固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一个池塘里面的所用生物和非生物以及阳光就够成一个生态系统。等等,举两三个例出来。5.由例子点出生态系统的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6.总结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共同点,指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组成成分: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生产者将不能被生物利用的能量转为能够让生物直接利用的能量,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排泄物急尸体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流动,对植物的授粉和种子的播种也有作用。7.举例提问,让学生明白各种生物是属于生产者,消费者还是分解者;

蚯蚓是消费者吗?

蓝藻是分解者吗?为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分析说明。8.列出食物链上的营养级的图片给学生看,引出食物链和营养级;食物链(捕食链)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指出高中阶段的食物链是指食物链。9.提问,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想一想,是为什么?

帮助学生解答:能量由上一营养级流到下一营养级一般只有10%——20%,如果超过五个营养级,生态系统将会崩溃。10.示出食物网的图片,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问学生从中看出什么?

提示多条食物链之间相互交叉的动态情景,最后说出食物网,并在黑板上写出食物网的概念: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11.提问,如果某一食物网只有一两条食物链,那么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导致什么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相关。12.总结全节内容,将大纲和重点难点再次提出,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www.5y

kj.co

m

下载《生态系统的结构》说课稿[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系统的结构》说课稿[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物说课稿范例《生态系统》说课稿

    ★初中生物说课稿范例《生态系统》说课稿 初中生物说课稿 我把本节课设计定位于“展示教学常态”,因为大家都是来自于教学第一线,平时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在一节课上,而是应该立......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说课稿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态系统的能量结构,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该课题......

    3.5.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是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其核心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联系。学生已经在初中对生态......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5篇)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和存在的表现形式。学生只有理解并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动态......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 3、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 (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课教学反思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课教学反思 生物组 闫素珍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稳......

    高二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说课稿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说课稿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说课稿1 作用地位:本节是必修三第五章第四节,是在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即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后,它补充完善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