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通过师生对相关语句的梳理和解析过程,在专题的学习方法上得到一定的训练和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内外承载文化常识的具体语句的梳理探讨,为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古诗文文本的理解扫清障碍,以期对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有所助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文化所体现的和谐美与人情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情分析
课堂上,全班进行交流探究,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立足现代社会,引导学生关心我们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复兴和发展。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通过人人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增强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互相激发促进。
教学重点:积累古代文化知识。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古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想要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应适当掌握一些文化常识。今天就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古代文化常识的大观园,去看看那里的别样风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4-97黑体字内容,初步感知中学语文课文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活动2【讲授】天文地理
(二)合作交流与探究
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对古代文化常识这座大观园有了初步的印象,接下来就是仔细赏玩的时刻了。(出示课件1)
合作交流:
全班分四个组,根据导学案分组完成知识梳理与探究。
第一组:“天文地理”
第二组:“纪年纪时”
第三组:“姓名字号”
第四组:“礼仪制度”
1.天文地理
天文学是古代一门相当成熟且普及的科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古人的作息时间表画在天上,可谓“人人皆知天文”。当然,古代天文学系统地学习很是不易,但了解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我们以后阅读古文大有裨益。
现在由第一组为我们展示“天文地理”知识梳理成果。
(出示课件2)
知识梳理:
1.什么是“二十八宿”和“分野”?
2.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二十八宿”“牛郎星”和“织女星”等的语句。
3.古代地名中有些习惯性称呼,很多与现代所指不大相同。
(例如:河北,指黄河以北)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类似的古代地名。
明确: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王勃《滕王阁序》)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王勃《滕王阁序》)
知识归纳:
1.“二十八宿”是最著名的恒星集群。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2.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3.一般情况下,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4.古时称江河,以东面为左,以西面为右。
5.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古人认为恒星相互之间的位置恒久不变,确立二十八宿,其目的是以其为标志来说明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的位置。
古人将每一方“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四种动物形象,称之为“四象”,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象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如大熊、狮子、天蝎等)类似。很多星宿都伴着动人的故事,成为后世文人沿用的典故,例如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史记》中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古代地名中有些习惯性称呼,很多与现代所指不大相同。对古代地名的理解,我们要因文而异。
(出示课件3)
探究:
古人为何如此重视天文?
明确:
古代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与占星术相联系的,古人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
活动3【讲授】纪年纪时
古人的生活在日月的轮动中渐进,对于这流逝的时间,古人是如何记载的呢?
下面请第二组为我们展示“纪年纪时”知识梳理成果。
(出示课件4)
知识梳理:
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纪年纪时的语句,思考古人是如何纪年纪时的。
明确: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是月丁未······戊申晦,五鼓······(姚鼐《登泰山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出示课件5)
知识归纳:
1.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2.古人纪月纪日,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孟、仲、季,朔、望、既望、晦)。
3.古人纪时比较复杂,南北朝以后,运用天干地支纪时及五更报夜成为主要方法。
明确: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历61年。
从广义上说,节日也是一种纪时方式。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乞巧(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中国古代对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古人纪时既有生活情趣,也有文化内涵。
活动4【讲授】姓名字号
之前我们提到了康熙,这是年号,那他的姓名是什么?
(爱新觉罗·玄烨,这是少数民族的姓氏)
作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来源复杂的民族,汉族的姓氏众多,故而有“百姓”之称。其他人口少、发展落后的民族,姓的种类和名目就少得多了。这也能反映姓氏与一个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
下面请第三组为大家展示“姓名字号”知识梳理成果。(出示课件6)
知识梳理:
1.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古人姓名字号的语句,说说古人在称呼上有什么习惯。
2.举例说明古人名与字有何关联?
明确: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韩愈《师说》)
《水浒传》中李逵外号“黑旋风”,鲁智深外号“花和尚”,时迁外号“鼓上蚤”等。
班固,字孟坚:“孟”表示排行第一,“坚”与“固”同义。
曹操,字孟德:“孟”表示排行第一,“德”(行)与“操”(守)同义。
韩愈,字退之:“愈”为胜过、超出之意,“退”为约束退守之意,名与字相反相成,含警示之意。
刘禹锡,字梦得:“锡”为“赐”之意,“禹锡”即“大禹所赐”之意,故字为“梦得”。
(出示课件7)
知识归纳:
1.直称姓名
2.称字
3.称号
4.称谥号
5.称外号
6.兼称
明确:
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但也有特殊的时候。古人名与字是有关联的,有些名与字之间是协同关系,有些名与字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有些名与字多出自我们学过的古诗文。
活动5【讲授】礼仪制度
如果说姓名是人生起点的祝福,那么接下来将与人相伴一生的则是礼仪制度了。请第四组展示
“礼仪制度”
知识梳理成果。(出示课件8)
知识梳理:
1.古代礼仪制度有哪几类?
2.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古代礼仪制度的语句。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王勃《滕王阁序》)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府吏长跪告(《孔雀东南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相如)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相如)乃谓秦王曰:“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示课件9)
知识归纳:
1.《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2.古代社会出使礼仪:斋戒(洁身清心,以示虔诚)、递上国书、持节、带礼物。
3.坐立行走
①趋
②虚左
③跪礼
④拜礼、揖礼
⑤室内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
礼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周公制礼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的一生与礼相伴始终,每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和时间段都有相应的礼仪活动,礼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随着时代的变迁,礼仪制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出示课件13)
探究:
南宋的钱良臣教儿子读书,告诫他凡是遇到“良臣”二字,读时都要改成“父亲”。一天,其子读到《孟子》中“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一句,改读成“今之所谓父亲,古之所谓民贼也”。结果避讳反而成了辱骂。你怎样看待这种避讳?反观现代,你认为直呼父母的名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还是文明堕落的反映?
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
古代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反映了我们民族崇尚礼仪的精神。但是,避讳不能走向极端,走向极端就适得其反,变得可笑或者可恶了,如同钱良臣之子闹出的笑话一样。在现代社会对父母名字的避讳也还是我们遵循的一条道德习惯,但也不能走极端,比如在一些正式的场合,该称名的时候就要称名。
历史学家建议我们,应该从当时人,当时社会的角度出发,多考虑那些当时社会的现象中合理性的一面,而不应以一种“现代人的傲慢”,率意批评否定。
活动6【讲授】四、课堂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今天我们一起在古代文化常识的大观园中由初探到仔细赏玩,领略了她的无穷魅力。愿同学们今后能带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将祖国文化发扬光大!
活动7【作业】作业(出示课件10)
南宋的钱良臣教儿子读书,告诫他凡是遇到“良臣”二字,读时都要改成“父亲”。一天,其子读到《孟子》中“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一句,改读成“今之所谓父亲,古之所谓民贼也”。结果避讳反而成了辱骂。你怎样看待这种避讳?反观现代,你认为直呼父母的名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还是文明堕落的反映?以此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