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
个生字,读准
个多音字,会写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抓住园中趣事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对“我”的爱。
3.品读借景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4.学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课时
1.抓住园中趣事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对“我”的爱。
2.品读借景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学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3.抓住园中趣事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对“我”的爱。
(重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
介绍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现代女作家,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
三
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板书
祖父的园子)
3.检查初读情况。
(1)
会认、会写生字。
蚱
晃
啃
樱
蚌
割
嘟
倭
啰
逛
蝴
蚂
嗡
拔
瞎
铲
锄
承
瓢
(2)
会读、会写生字,并组词。
蚂蚱(mà)
樱桃(yīng)
倭瓜(wō)
割掉(gē)
蚌壳(bàng)
下雨啰(luo)
闲逛(guàng)
明晃晃(huǎng)
书写指导:蚂:左小右大,“虫”字要窄小。
樱:“木”要窄,两个“贝”写紧凑,“女”扁宽。
割:“害”字宽一点,“刂”要窄。(板书
书写指导:蚂
樱
割)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多音字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huǎng(明晃晃)
晃
huàng(晃
动)
(板书
多音字:晃)
读一读:无风的时候,湖面平静得像一面明晃(huǎng)晃的大镜子。一阵微风吹来,明净的湖水里就晃(huàng)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
(3)
理解词语。
明晃晃——光亮闪烁。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瞎闹——没有来由或没有效果地做;胡闹。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多音字:晃
祖父的园子
书写指导:蚂
樱
割
板书
小结:本文回忆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干活、游戏的场景。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2.品读借景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重点)
教具准备
3.学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难点)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
讨论交流: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
预设:色彩丰富、充满生命气息。自由自在、富有童话色彩。
二
品读释疑
(一)指导品读。
1.品读: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提问:同学们从“样样都有”中想到了什么?
预设:从“样样都有”中可以看出花园里昆虫的种类很多,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孩子正扳着指头给人介绍园里的昆虫,孩子满足、得意、炫耀的神态跃然纸上。
2.品读: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这几句话的内容。
预设:描写了蝴蝶、蜻蜓、蚂蚱等昆虫丰富的色彩等。
3.品读: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提问: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预设: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形态,生动地表现了“我”对蜜蜂的喜爱和自己满心的快乐。
4.讨论交流:花园里都有些什么昆虫?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些昆虫的?
预设: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作者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二)指导品读。
1.品读: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提问:如果将“明晃晃”一词改为“五颜六色”好不好?为什么?
预设:不好。“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印象,表现了园子的明亮、活力四射。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物的满心喜爱。如果改为“五颜六色”,只是表现色彩的丰富,却不能传达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2.品读: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提问:找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说一说关联词表现了什么。
预设:关联词“因为……所以……”表现了“我”的天真可爱。“我”喜欢事物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结果子的喜欢,不结果子的好像并不存在。
3.品读: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提问:句中的“先呼叫”和“先冒烟”分别说明了什么?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预设:“先呼叫”说明榆树高大,树大招风,只要一刮风,枝叶就会猛烈摇动发出呼呼声;
“先冒烟”是说雨水落在树叶上,雨水成线就像冒烟一样。这里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榆树的高大。
4.品读: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提问:该句中,作者从哪个角度描写了榆树的健美?
预设:作者从视觉角度描写了榆树的健美。
(三)指导品读。
1.品读: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提问:“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这表现了“我”的什么特点?
预设:“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种小白菜。“我”并不是在认真地劳动,而是在玩耍,“我”甚至还很淘气,把菜种踢飞。这表现了“我”的天真幼稚、顽皮可爱。
2.品读: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提问:祖父拔下锄头杆的举动体现了祖父对“我”的什么感情?
预设:因为“我”太小,祖父拔下锄头杆,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这表现了祖父体谅“我”,不愿让“我”太劳累,体现了他对“我”的疼爱。
3.品读: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提问:对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笑”字?这说明了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对话中一共出现了三个“笑”字。祖父和“我”说话的时候,被“我”幼稚的言语逗得一直在笑,这说明祖父是一个慈祥、有耐心、宽容、童心未泯的人。
4.品读:我并不细看……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提问:这段话写“我”在园中做了哪些事情?表现了什么?
预设:“我”在园中摘、吃黄瓜,追蜻蜓,捉、玩蚂蚱等,表现了“我”对园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都非常喜爱,“我”在园中的生活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儿童的天性在园中得到了释放。
5.讨论交流。
(1)
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预设:“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我”还追蜻蜓,摘、吃黄瓜,捉、玩蚂蚱等。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色彩丰富、充满生命气息、自由自在、富有童话色彩的园子。
(2)
“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是怎样的?
预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四)指导品读。
1.品读: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提问:为什么“我”会有“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土墙都会回答”的感受呢?
预设:因为在“我”的眼中,园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健康、漂亮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土墙好像都会回答。可见,在孩子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有情感,都有情趣。
2.品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提问: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预设:句子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园子里的花、鸟、虫子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无拘无束的。
3.品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提问:这两句表达了什么?
预设:这两句表达了“我”对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赞美之情。
4.提问:第十六段中反复出现的“愿意”“就”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第十六段中反复出现的“愿意”“就”表面上写的是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实际上是作者把自己的自由快乐、无拘无束投射到这些事物上面,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显得清新自然。
三
拓展延伸
(一)通过借景抒情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描写客观景物,把自己要抒发的感情、要表达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对这些借景抒情句的分析,我们不难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中有一些能体现“我”的感受的句子,如:“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我”感受到的黄瓜的自由正是“我”内心向往自由的表现。通过分析“我”的内心感受,我们就不难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现对童年自由、幸福生活的眷恋。
(二)仿写。
提示:园中的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的。请你展开想象,说说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自由自在的。预设:小白菜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谁也不去过问。李子树想结多少果子,就结多少果子。
(三)作者通过写祖父的园子表达了什么感情?
预设:作者通过写祖父的园子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爱与依恋,对童年时代园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四
课堂小结
《祖父的园子》的作者萧红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包含了真情实感。我们从中体会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与快乐及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五
课文主旨
本文回忆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干活、游戏的场景,展现了“我”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六
当堂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摘)
黄瓜
(捉)
蚂
蚱
(种)
小
白菜
(采)倭瓜花
2.精彩赏析。
(1)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句中“扬”这个动词将“我”在园子里胡闹的情景具体地描写了出来,表现了“我”的调皮
和祖父的慈爱。
(2)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园子里的玉米是
自由自在的。同时,融情于景,表达了“我”
自由自在的心情。的由
活
自
生
年
乐
怀念
童
快
园中事物:昆虫样样都有、树有活力
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
园中活动
摘、吃黄瓜,追蜻蜓,捉、玩蚂蚱
一切都自由: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
“我”悠然入睡
板书
祖父的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