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021-12-18 10:2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教学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清的观察顺序。

3.想象画中美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感受、品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弄清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画中的美景,掌握并能运用课文观察方法练习习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赏画激趣。

导入新课

1.孩子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投影展示文中的插图)看见这样一幅画,你们想说什么?

2.导入新课。

哟,孩子们都在认真欣赏这幅画呢?你们知道吗?一位小朋友最喜欢这幅油画了,他不但像你们一样欣赏了这幅画,而且还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一幅画》(板书课题)。看看这幅画,看看这个题目,孩子们,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提炼主要问题。

那么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这幅令人陶醉的画卷中,和一起欣赏这幅画吧!

自由发表意见

看板书课题,读课题

提出疑问,听老师归纳有主要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你们都是学习的主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老师相信你们能自主读懂它!

2.自学要求。

3.师:现在孩子们可以按照学习要求,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如果你有体会、有感受,请与同桌互相交流,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同桌,寻求他的帮助。

4.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按自学要求读书:

(1)(1)自己读通课文,注意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读词:

蔚蓝苍翠覆盖.木屋辽阔飞溅景色迷人勃勃生机乡土气息令人陶醉昂首挺胸千年不化无边无际

色彩鲜艳阵阵花香清脆悦耳

奇形怪状令人向往

(3)这幅画画了些什么?用铅笔勾画出文中描写的画中景物。

(4)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摇曳、悦耳、奇形怿状”等词语。

3.说说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主要内容,都写了些什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

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

在这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

学生读文、讨论

理解词语意思

找句子。

交流: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山的高大挺拔。)

(把山野比作绿海,突出了树的苍翠茂盛。)

(这段话从上到下地写出了天空、大山、绿树的特点。有详有略,详细写了绿树的苍翠茂盛。)

2-4自然段是文中的第二部分,描写远处的景物,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天空—大山—树—草地—野花—小木屋。

5-7自然段是文中的第三部分,描写近处的小溪、小溪旁的野花、笔直的石铺小路、奇形怪状的石头。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

过渡:孩子们,刚才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已经知道课文写了画上的天空、大山、绿树、草地、小木屋、小溪、野花、石铺小路和石头。画里的景色美。写的文章美吗?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书上描写的这些内容吧!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美美地读课文第2~6段。

2.老师希望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小组探讨:课文这几段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美读课文。

想象。

学习观察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由远到近欣赏图画的顺序,并一边欣赏,一边发挥想象,使画上的内容活起来。采用了打比方等方法,写得生动而又具体。

五、拓展延伸

由你自选一幅最美的画,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并写一写。看谁选的画最美,看谁写的文章最美!

交流。

选画

习作

作业

1、摘抄佳词佳句。

2、习作。

附:板书设计

总写(1)山乡春景勃勃生机令人陶醉

天蓝山雪厚

远景(2-4)树绿草中花

草地辽阔木屋小

小溪欢快

近景(5-7)野花起舞

石头多姿

总写(8)山水花树令人神往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思想情感目标: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

2、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

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雨打芭蕉》),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小结:揭示了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体会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

联想:《红楼梦》:杏帘在望

《小放牛》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

杏花村

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二)、展示信息,引发思考

学生:各小组演示课件,汇报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

活动依据: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而让更多学生获得全面、主动、自由、和谐的发展。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并通过投影仪展示(一般的班级可只谈构思,如艺术班幼师班可展示绘画的草图,烹饪班可进行菜式的设计。)

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活动依据:在课堂上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表达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四)拓展探究,迁移提高

教师:课件展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生:找出这首诗的关键词进行评价,展开合理想象,口头描绘这幅图景。

活动依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堂教学要来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

(五)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正是通过塑造心物相契的艺术景象来表达情感,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抓住语言品味出景象的特点,进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出诗歌的味外之味。

3、一首好诗,要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想把握好诗歌形象,领会诗歌的不尽之意,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填补诗的空发觉诗的深层意蕴。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的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会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质疑,导入新课(7)

1.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

2.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才能称为好园丁?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10)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他读课文。

3.全班齐读。

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议(13)

1.抽读生词,同桌互查。

2.抽个别读。

3.开火车读。

4.交流识字方法。

四、默读课文,了解内容(10)

1.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2.说给同桌听。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园丁的美好情怀。

重点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CD。

教学过程

一、查检复习(10)

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2.默写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20)

1.学习起因部分。

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勾画有关诗句,交流理解。

⑵想一想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老奶奶是个“好园丁”,堪称“绿手指”。

2.学习经过部分。

⑴哪一句话能概括老奶奶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的过程?勾画出来,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⑵这部分中,又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3.学习结果部分。

⑴重点读老奶奶话,体会她内心活动。

⑵想想从哪里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三、交流讨论(5)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

四、布置作业(5)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写一写。

板书设计

下载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师大三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

    22《鲁班造伞的传说》 1 2 3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 2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精选合集)

    第二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选编了5篇课文和1个“积累与运用”。其中《迷人的九寨沟》《五月的青岛》是讲读课文,《华山的险》是批读课文,《松坊溪雪景》是略读课文。走进这5篇课......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上教案第五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文《礼物》,《那只松鼠》,《哥哥的心愿》以及一篇阅读课文《一幅难忘的画》和积累与运用五.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最终版]

    二字词语 故宫贵州严肃胜利传统颜色输赢稳当喇叭旋转波纹翡翠追求扇子旅行欢迎弯曲打湿桥梁辽阔锦缎冻结闪烁怀抱愉快问好悠扬惊异图画祝福摇动装扮化妆温柔 练习摔跤跳舞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5篇)

    5、迷人的九寨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

    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完整版

    第五课:生命的药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是“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包括《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中彩那天》教育我们要以诚待人。《万年牢》教育我们要真诚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