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岭南版二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
年级:
二年级
首备人:
修改人:
集体备课内容
二次修改
第1课
画家眼中的儿童(第1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1、在尝试体验中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
2、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
情感与态度: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法学法:启发谈话法、对比教学法。
教具准备:课件、有关图片、范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导入新课。
1、出示“文房四宝”和“油彩和画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游戏体验,感知两种材料、工具的特点。
2、你认为课本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和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
3、师:画家们用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表现了许多儿童的形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欣赏学习“画家眼中的儿童”。(板书课题:《画家眼中的儿童》)
二、学习欣赏,思考探究。
1、探究活动一:比较工笔画与写意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
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
2、探究活动二: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和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画作品?它给你什么感觉?(培养学生的审美直接)
(课件出示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可爱、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
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3、探究活动三: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想一想: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找一找: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
教师小结,出示作品的背景资料或补充解说。
评一评: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想或提出改进意见。
4、探究活动四:感受自己的生活照片,美在哪里?
找一找: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张生活照片。
说一说:描述照片上的情景。
画一画:我的童年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展示评价,分享收获。
1、作品展评
2、自评、互评:我的作品美在哪?同学的作品美在哪?
五、板书
画家眼中的儿童
线造型、面造型
教学后记:本课是一节美术欣赏课。我精心进行了教学设计,将教学过程分为简单描述、形式分析与意义解释、价值判断三个部分,采用体验法、欣赏法、讨论法等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课
画家眼中的儿童(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2.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3.兴趣点:①激发童年群体游戏的回忆。
②激发“亲情、乡情和热爱生活之情。
③表演画中儿童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④与同学一起共赏作品。
4.观察点:①作品中的“形与色“。
②儿童的生活情趣。
三、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
四、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五、教具准备:课件、有关图片、范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放课件,欣赏作品。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画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画家眼中的儿童
2.提问:选一幅你喜欢的作品,说说为什么喜欢?
3.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4.找一找,作品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5.找一找,哪些地方是线造型,哪些地方是面造型?哪些地方是“块面组合”式造型?说说中国画与油画有什么不同?说一说自己平凡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
①在接触与尝试体验中,感受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
②在比较中,体验中国画“线造型”的美感和油画“块面组合”的写实美。
③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
(三)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画一画我的童年。
2.用彩色笔绘画创作。
3.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画面更能表现童年的趣事并有装饰美?
(四)小结与评价
评价目标:1.语言表达能力:2.审美能力:3.情感与态度:
作业自评:
①要求:画出童年的一件趣事。
②能运用夸张等手段。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五)板书
画家眼中的儿童
线造型、面造型
教学后记:本课我将教学过程分为简单描述、形式分析与意义解释、价值判断三个部分,采用体验法、欣赏法、讨论法等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画家眼中的儿童的基本形态结构,培养创造能力,养成团结、关心他人的集体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2课
可爱的卡通形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①
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认识到卡通形象的造型与色彩具有夸张性,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初步尝试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
②
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初步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抓住时机进行适度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与色彩特性,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用色彩进行初步的卡通画创作。
教学难点:根据照片上的动物进行卡通形象设计。
教法学法:引导法、欣赏法、模仿法
教具准备:课件、有关图片、范品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看一看(约5分钟)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可爱的客人,看看它们都是谁?”用多媒体播放国内外经典动画片片段,学生指出卡通明星的名字。
师:“今天真热闹!有这么多卡通明星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大家说,他们长得可不可爱。”揭示课题——可爱的卡通形象。
2、新课教学
⑴
说一说(约5分钟)
师:“你最喜欢哪个明星?”
“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你能说说关于他(她)的故事吗?”
生:......师:表扬并总结,灌注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抓住时机进行适度的德育教育。
⑵
动一动(约2分钟)
①
师:请几名学生上台表演,模仿一些卡通明星的动作和表情。
(选择表情或动作夸张、生动有趣的一些典型形象来作为模仿对象。)
②
师:表扬。
⑶
分一分(约3分钟)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同学们分一分,哪些是国内的卡通片?哪些又是国外的?
师:“同学们比较喜欢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呢?”
生:......师:“同学们有的喜欢国内的,有的喜欢国外的。的确,国外有很多精彩的卡通片,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猫和老鼠》,日本的《一休》、《哆啦A梦》等。但是,我们国家的水墨画卡通、皮影卡通、剪纸卡通等都很有传统特色。近几年,我们国家又制作出了许多精彩的卡通片,如宝莲灯、哪咤、西游记等等。可见,我们的卡通制作水平在不断提高。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以后为我们国家各方面的进步贡献力量,包括我们的卡通事业。”
⑷
比一比(约3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真实事物与其卡通形象,让同学们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
以上结论尽可能让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教师再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提炼和总结。概括卡通采取的技法:夸张、拟人
⑸
找一找(约2分钟)
师:卡通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衣服、鞋子、书包、笔盒……)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使同学们认识到卡通在我们生活中有作用。
3、作业布置(约15分钟)
根据左上角照片上的动物,设计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
提醒学生用夸张、拟人的手法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一些卡通片主题曲(蓝精灵之歌、铁臂阿童木之歌、花仙子之歌等)。
4、课堂小结(约5分钟)
评一评
师: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来点评同学的作业,促进相互间的交流。评出这一节课的小画家。
师:“卡通明星非常可爱非常迷人,卡通世界非常精彩非常神奇,但他们都是我们人类想出来并绘制出来的,所以我们人类的智慧才是最神奇的!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勤动脑多动手,做一个充满智慧的了不起的中国人!”
4、板书
可爱的卡通形象
夸张、变形、可爱
教学后记:上完这节课后,本人对自己这节课进行了一些反思;闪光点:课件准备充分,比较吸引学生,构思比较清晰,通过对比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卡通形象。存在的问题:讲述的时间太长了,语言表达欠缺艺术不够流畅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对学生作业进行一个较整体性的评价。
第2课
可爱的卡通形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一些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
②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说一说知道的卡通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我”造型游戏中,培养想象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②在欣赏中、感受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
③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2.难点: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
3.兴趣点:①有趣的故事情节。②欣赏卡通玩具。③创作有趣的卡通形象。
4.观察点:①卡通的“造型与色彩”特点②中国卡通形象用线勾、平涂着色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剪刀和各种色纸,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卡通人舞。
四、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画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可爱的卡通形象
2.提问:(1)你看到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卡通人物?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3)线条卡通人物与艺术家表现的卡通人舞各有什么特点和独特的拟人的艺术手法、美感?
3.教师讲授新课:
欣赏:卡通形象“趣”在哪里?思考:
①卡通故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人物卡通形象与拟人动物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人物、动物、静物)
②美在哪里?
③你知道有哪些卡通形象表现形式。
④感受单纯和丰富的色彩。
(三)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进行创作。
2.用彩色笔绘画创作。
3.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卡通形象“拟人化”和具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装饰美?
(四)小结与评价
评价目标:1.有创意:2.拟人化:3.装饰美:
作业自评:
①要求:能设计一个自己喜欢卡通人舞。
②能运用对称、色彩、夸张等手法表现卡通人物。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五)板书
可爱的卡通形象
夸张、变形、可爱
教学后记:卡通画以其幽默、夸张等特点为小学生的生活添加了不少乐趣,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看过的卡通形象,然后介绍一些自己所了解的卡通故事,通过回忆将学生带入课堂的学习中来,之后再展示不同卡通形象的图片,让学生体会不同卡通形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及卡通形象的特点,通过对比真是的动物和卡通的动物来归纳出卡通形象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创作出一个卡通形象。
第3课
美妙多变的线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作用、感知线是辉煌语言之一。
②培养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在“线条”造型游戏中,培养想象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②在欣赏中、感受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
③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感受先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作用。
2.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
3.兴趣点:①“绕线造型游戏”。
②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线。
③寻找身上的线。
④线造型创作。
4.观察点:日常生活中各种直线曲线。不同的线组合创作所产生的不同美感。
三、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线。
四、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美妙多变的线条
2.提问:(1)你看到什么?
(2)你最喜欢?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3)艺术家表现的线条各有什么美感?
3.教师讲授新课:
欣赏“艺术家表现的线条”感受线是绘画的基础之一。
①感受画面线的组织、排列的美感和各种线条表现的美感。
②说一说小朋友的画、说些什么?他们运用什么线表现?他们用什么方法组织画面?美在哪里?
(三)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笔进行创作。
2..用彩色笔绘画。
3.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字母“拟人化”和具有装饰美?
(四)小结与评价
评价目标:1.有创意:2.夸张、色块:3.装饰美:
作业自评:
①要求:能运用线表现物象与装饰。
②能运用不同的线表达不同的情感。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五)板书
美妙多变的线条
教学后记: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类型的课,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各种线条,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我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中的几个问题看书自学:细读有限的文字,看懂精彩的图片和作品,大胆思考。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之后,我又引导欣赏作品,分析作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及美术鉴赏力,使学生的思维开拓,大胆想象,轻松的获取了美术知识。最后,学生在添加时想象力丰富,作业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作业效果令我满意。
第3课
美妙多变的线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美妙多变的线条
2.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作用、感知线是辉煌语言之一。
3.培养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美妙多变的线条
教学要点:
1.重点: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感受先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作用。
2.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美妙多变的线条
3.兴趣点:①“绕线造型游戏”。②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线。③寻找身上的线。④线造型创作。
4.观察点:日常生活中各种直线曲线。美妙多变的线条不同的线组合创作所产生的不同美感。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美妙多变的线条
2.提问:
(1)你看到什么?
(2)你最喜欢?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疏密有有序的线产生轻柔、飘逸、优雅的美感)。
(3)艺术家表现的线条各有什么美感?
3.教师讲授新课:
4.学生想象与创作:
①.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笔进行创作。
②..用彩色笔绘画。
③.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字母“拟人化”和具有装饰美?
三、小结
评价目标:
1.有创意:
2.夸张、色块:
3.装饰美:
作业自评:
①要求:能运用线表现物象与装饰。
②能运用不同的线表达不同的情感。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四、板书
美妙多变的线条
教学后记: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线条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语言与工具,在艺术领域中既有视觉的“线”又有听觉的“线”,理解它们的节奏与情感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运用不同节奏的线条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节课,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准备的大量实例、音乐等课件演示和参与体验性学习活动,产生“记忆”与“联想”,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形象地认识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条以及绘画中的线条,感受听觉的“线”,发展创造思维,陶冶艺术情操,学会人际交往。
第4课
象形文字的联想(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形与色表现象形文字,并装饰成画面。
2、过程与方法:发展想象力,创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画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丰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发挥想象创新能力,表现象形文字的画面。
2、难点: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等方法装饰成画面。
三、教法学法:游戏法,启发式,谈话法,探究体验比较法,展示法。
四、课前准备
1、教具:象形文字的课件,象形文字的示范画
2、学具:收集有关象形文字的资料,准备创造象形文字的美术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⒈猜一猜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有个新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他就是“乌龟爷爷”。你看,他还带了一份礼物,注意观察,就藏在里面,看谁发现了?
⒉出示岩画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今天“乌龟爷爷”将和我们一起学习有趣的象形文字。在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出现文字,为了记录事情,就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
(三)课堂发展
1、了解各国象形文字
同学们,在古时候,象形文字的运用很广泛,你们知道除了中国,其它国家有象形文字吗?老师知道课前有很多同学找了有关象形文字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2、“慧眼识字”的游戏
①象形文字有什么特点呢?
②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被这部影片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出现的象形文字吧!谁来说?
③这些象形文字和我们现在的文字一样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
①今天让我们一起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进行”象形文字的联想”。
②出示课题——板书
4、现场示范
教师边讲边示范。
观察·比较:
⒈刚才,老师用几个象形文字组合的完成一幅画。下面欣赏另外几幅画,它们都用了什么方法来进行联想?
⒉老师知道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的象形文字,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样通过联想把象形文字变成一幅画?
⒊同学们,你们都有很好的想法,老师这里有两幅画,哪一幅的构图好呢?为什么?
(四)课堂作业
⒈出示作业要求。
将象形文字联想成一幅画:构图饱满、富有创意。
⒉学生创作活动。
⒊各个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粘贴展板上。
(五)欣赏·评价:
1、欣赏各小组展示的作品,交流感受。
2、学生充分评议。
(六)板书
象形文字的联想
教学后记:这是我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上的一节“造型表现”的课,也是一节学生很感兴趣的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课。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知象形文字的结构特点,发展想象力,运用形与色表现象形文字的美丽画面;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懂得用双手为生活创造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传承的兴趣。
第4课
象形文字的联想(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象形文字,是人类祖先通过描募实物形状而发明的古文字,它不但有固定的读法,而且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本课教材以“学生与文字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了解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的同时,体会汉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教学时,应提供学生“探究、理解、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节课体现了本单元综合运用点、线、面、色来进行平面制作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表意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感知象形文字,并了解象形文字描摹实物的特点。
2、对象形文字进行联想并创造出象形文字的有趣画面,使学生在尝试中发展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使学生对象形文字产生兴趣,感受体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丰富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象形文字。
2.发挥想象创新能力,用象形文字进行联想表现画面。
四、教学难点
运用象形文字进行联想,绘制成一幅有趣的画。
五、课前准备
1、教具:
相关课件,象形文字的示范画,板书卡片,记号笔、油画棒。
2、学具:
收集有关象形文字的资料,速写本、记号笔、油画棒。
六、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学生进行猜图游戏,激发学生对象形文字产生兴趣。
游戏一:我画你猜
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小游戏,想不想一起玩?那我们马上来玩第一个游戏——“我画你猜”。游戏规则是:请出两位小朋友,这两位小朋友不能说话,不能写字,只能用画画的方式在10秒钟内把你看到的字,画在黑板上。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够将答案猜出来。
2、学生看岩画,了解象形文字的来历。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先也像你们一样聪明,他们在古代已经想到了用画图的方法来记录发生的事情。你们看,这幅画的是打猎的场景,这几幅画的是放牧的场景,这些画都是画在岩石上的。(课件出示岩画)可是时间一长,人们觉得这个记录方法并不方便,于是他们根据物体的形状创造了更简单的符号。后来我们把这种像画又像字的符号叫做象形文字。经过不断的演变,这些象形字就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了。那么这节课让我们回到古代象形文字的世界,一起来学习象形字的联想这一课吧。(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学生进行“慧眼识字”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象形文字的兴趣,从而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自己复习了课本上学过的象形字了,现在老师要进行第二个小游戏来检验一下你们的复习情况,这个游戏叫做“慧眼识字”。游戏规则是:观看影片,从影片中找出你看到的象形字,看谁的眼睛最雪亮。请你们一边看一边在速写本上快速地记录下来。现在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准备好了吗,好,开始。(播放视频)
(1)
师: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到你们记录得非常认真。现在请你们来回忆一下影片中出现了哪些象形文字,把你们抽屉里象形字拿出来看看是影片中出现的什么字,老师给你们一分钟互相讨论一下。54321时间到,谁来说?
(2)
师:这些象形文字和我们现在的文字一样吗?你们是怎么认出这些字来的?比如“象”字
3、出示范画,引导学生欣赏,展开丰富的想象。
(1)
师:刚才小朋友们用火眼金睛从影片中找出了这么多的象形字,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幅画,里面同样藏着象形字,谁能找出来?(出示范画)
(2)
师:你猜一猜,这幅画想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呢?
(3)
学生观察,评述。
(4)
师:你们想知道这幅画是怎么画出的吗?现在老师来示范。
4、欣赏小朋友优秀作品,学生谈谈感受。
师: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的作品,你们来看看他们画了一件什么事情,四人小组之间讨论一下。
四、作业要求
1、引导学生谈创作构思,并创作。
师:这些小朋友的想法真独特,老师知道你们肯定也有很多特别的想法,我们来玩最后一个游戏:奇思妙想,游戏规则:请你从黑板上的象形字中选出几个,联想成一幅有趣的画,先说说你的想法,再动手画出来。谁来说?你的想法非常棒,老师很期待看到你的画,现在请你们动手画一画,比比谁画得又快又好,老师要评出小画家。等下音乐声停止你们就要停笔,赶快动手吧。
2、学生作业,师巡视。
(五)作业展评
1、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自谈创作感受,学生互评。
师:你画了什么,是怎样想的?同学们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为什么?
2、师颁发小画家奖。
(六)课后拓展
学生感知象形文字与生活中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人文艺术的熏陶。
(七)板书
象形文字的联想
教学后记:学生对于象形文字的联想能进行大胆的想象,可是在作业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有故事的绘画,但作品上欠缺美术元素,自己在教象形字时还没放开,还是一步一步由老师牵着,如果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再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来讲讲画画,进行大胆的联想,这样就真正以学生为主了。整堂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模仿形状造字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象形文字进行大胆夸张的联想,这才达到本课的宗旨。
第5课
美丽的花园(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用刀刮画的手法设计美丽的花园,引导儿童学会观察事物,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画面组织能力
教学重点:
花的形态及组合教学难点:
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及画面构图的设计
课
型:绘画创作课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导入:
1、教师放音乐,作手势。看,那边飞过来一只小蜻蜓、还有一只小蜜蜂,他们飞来飞去地在干甚麽呢?
两学生头戴小昆虫头饰,语言加动作进行表演:我们能有一个家吗?
2、师:小朋友,你们能帮小昆虫建一个家吗?
那让我们一起建立一个美丽的花园吧!(多媒体出示花园图片并展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花的种类:这样美丽的花园你去过吗?你都见过哪些花?
2、花的形状与颜色:这些花到底是甚麽地方吸引了你呢,是它的形状独特,还是颜色漂亮呢?让我们一起去观察花的图片吧!想看吗?但是我们的朋友小蝴蝶要交给我们一个任务,那就是找一找(板书找一找)花都有那些形状和颜色!如果你们完成了任务,小蝴蝶就会飞出来。你们能完成任务吗?
①找一找(花的形状与颜色):
师出示图片,“谁能介绍这朵花的形状和颜色?”
生:……
师在黑板上简单画出这种形状的花。(用相应颜色的粉笔)
师奖励小五星,并接着展示第二张图片,提问。
师:下面我们一起去观看象动物的花,想看吗?
小朋友们,我们找到了这麽多形状和颜色的花,小蝴蝶很高兴,它飞了出来,我们一起听一听它怎麽说。
“其实大自然中远远不止这些花,还有更多小朋友没有见到过的花,它们只有靠小朋友去想象、去观察了。”
师:喔,原来老师展示的是少数的花,更多更美的花只有等待小朋友自己去发现了。
②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花:
既然花有这麽多的好处,你们该怎麽去对待它呢?
③想一想(用甚麽方法去建花园)
师:.我们欣赏了花,了解了花,接下来我们就要完成第二个任务:想一想你怎麽去建花园。(板书)
生:……
师:既然其他小朋友能把材料用各种方法建成花园。你们也能行吗?
请观察老师给的材料,想一想你们用甚麽方法建成花园。(生小组讨论)
生说讨论结果,老师提醒关键部分。(板书:画、印、拼、粘、剪、舞)
师:我们顺利完成了第二个任务,一只小蜻蜓飞了出来,我们听听它说甚麽。
“小朋友们,你们可真聪明!想出了各种办法,但是不管用甚麽方法,用甚麽材料,你们花园里的花如果是各种形状各种颜色,我们就会很高兴住进去。你们知道了吗?”
师:好,让我们赶快去做一做吧!”(板书)
四、学生作业(师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作业
先展示用舞蹈表现花园的小组(音乐拌奏)
接着展示其他五种:画、印、粘花(毛线)、拼花(彩色火材棍)、剪花
六、小结:
七、板书
美丽的花园
教学后记:本课是一堂训练学生思维和想像能力的绘画课。本堂课,我从童话故事《七色花》入手,设计了“体验——探索——想像”的教学流程,整节课是从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出发(感性)经认识和理解(理性)之后进入想像和创作(创造)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创作过程。
第5课
美丽的花园(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用刀刮画的手法设计美丽的花园,引导儿童学会观察事物,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画面组织能力
教学重点:花的形态及组合教学难点: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及画面构图的设计
课
型:绘画创作课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流程:
一.
激发情趣 导入新课
出示一份请柬,读出请柬的内容,告诉同学们,这是银河座使者,邀请你们为他们的计美丽的花园。以此导入新课。
二.
讲授新课
(-)分析花的构成及其特征
1、学生发言,描述花的结构形态,教师出示实物,得出结论
2、分析花叶的形状及特点
3、分析花瓣的特征及组合(1)学生猜猜,咪咪的花园里有什么样子的花
(2)屏幕显示花园,带学生赏花,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花的大小,外形特征,花瓣的区别
4、启发学生创新,想象特异花卉
如由花想到蝴蝶,可画蝴蝶花;因外星球的花园设
计,想到宇宙花园等
(二)教师演示并讲解制作步骤
为了让画面更新颖,给外星使者以惊喜,我们用刀来代替笔,设计花园。
1.想一想
主题
花的聚散、大小、高矮
2.涂一涂
以蜡笔或油画棒随意涂在纸上,单色或多色均可
3.刮一刮
以刀尖刮线、刀刃刮面的手法,刮画形象
4.分一分
把主要花卉分出,加以提炼刻画
5.添一添
对不满意的局部,再重新添色,重新刮画
三.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同学们“我是小小设计家”美丽的花园设计比赛就要开始了,设计要注意:
1.想象力丰富
画面新颖
2.主要花卉要鲜明
3.画面的构图合理
即花的高矮、聚散要有美感,合理地运用了线与面
四.评讲作业
评出“小小设计家”,以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美好!
六、板书
美丽的花园
教学后记:本课教材以“学生与自然环境”切入,以花为题,以”花园”为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爱花、赏花,表现花和美化环境之情。学生能运用多种工具材料,根据花的形状,色彩的特征,创造有个性的花。教学时,我注意提供各种形状的鲜花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1、找出花的基本结构,如花由枝、叶、花朵组成,而花朵又由花瓣
花萼
花托
花蕊组成:2、根据画的基本结构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形状花瓣,也可以运用具象形、抽象形来表现花朵,启发想像力,培养创新能力,解决重点、难点等,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6课
我们爱吃的水果(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知一些南北佳国的形与色的特点。
2、能运用各种工具、纸材,表现“我们爱吃的水果”。
3、学会关注不同水果的特征和营养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能运用各种纸材表现水果是重点。
2、能从多角度观察、表现水果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游戏法,启发式,谈话法,探究体验比较法,展示法。
四、课前准备
1、教具:课件、水果
2、学具:每个学生带个水果、收集有关水果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1、同学们你们爱吃什么水果?听了大家的介绍,多数水果是圆球状的,刚才说的水果中哪些是咱广东产的?这节课我们就上--------
2、引出课题:《我们爱吃的水果》
(二)创设视、触感觉体验情境,学习多角度观察水果,表现水果。
1、木瓜与香瓜的比较:
板书:外形
表皮
色彩
2、相同点:形状相似,上窄下宽,色彩相似。老师这有个木瓜与香瓜,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你喜欢哪个角度?老师示范:画木瓜与香瓜的形色。我们画了木瓜与香瓜,但是他们的特征不明显,所以我们要找出水果的特征,也就是它们的不同点。谁来说说这两个水果的特征。
3、不同点:.4、师示范:(小结)每个水果都有自己的特征,找到它的特征,我们就不难把它画出来。
5、出示水果扩展:拿几种常见的水果再比较再认知(通过形、色找水果的特征)
6、讨论交流:
把自己带来的水果举起从各个角度仔细看一看、闻一闻,看看水果的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个角度?怎样向同学介绍你的水果?
7、交流反馈: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水果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8、评价:当学生遇到困难可以进行指导,帮他解决问题
三、创造表现。
1、把自己带来的水果举起从各个角度看一看、闻一闻、画出你最喜欢的的角度。
2、作业要求:能从多角度观察、表现自己爱吃的水果,画下来放到“百果树”上。
四、评一评,谁的水果有特色。
评价点:形、色
更具体更自然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
我们爱吃的水果
教学后记:这一节,学生们非常开心,这源于我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在说一说,猜一猜,闻一闻,尝一尝这样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交流,创作。就此学生们的情绪很快被提到了一个高位,轻而易举地向本课的重点进攻。但在这节课里,也有不足的地方,学生在创作作品时,构图不够饱满,在我的提示下,学生的作品有点进步,但不是我理想中的。
第6课
我们爱吃的水果(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我们爱吃的水果
②感知一些南北佳果的形与色的特点。我们爱吃的水果
③能运用各种工具、纸材,表现“我们爱吃的水果”。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视、触、嗅的感觉体验中,学习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
②在欣赏中、感受大艺术家作品的静态美,提高审美品位。
③在分析、比较游戏中,体会南北佳果的形与色等美感,体会交通发展代来的南北水果大聚会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能欣赏与评述大师作品。能运用各种纸材表现水果。我们爱吃的水果
教学难点:能从多角度想象和创造未来的水果。我们爱吃的水果
兴趣点:
①吃水果、玩水果、水果的故事。
②有关科学种水果的实例。
③想象未来的水果。
观察点:水果的形状、色彩、表皮、花纹等特征。
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黑笔。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画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我们爱吃的水果
2.欣赏《静物》我们爱吃的水果
3.提问:(1)你看到什么?
(2)你闻到什么?为什么?找一找作品中有哪些形状?它有什么特点?
(3)闭上眼睛记忆一下画中有哪些色彩?给你什么感觉?
(4)你喜欢这幅作品?为什么?
4.教师讲授新课:我们爱吃的水果
三、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色彩进行创作,把各种水果画出,再进行组合。
2.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水果更加与重不同和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装饰美?
四、小结,作业自评:
①要求:能设计一个自己的各种水果画。
②能运用对称、色彩、夸张等手法表现。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五、板书
我们爱吃的水果
教学后记: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第7课
切开的果实(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感知切开的水果形状和点、线、面、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切开的果实
②能运用点、线、面、色及拓印方法,表现切开的水果和切面美丽的图案。
2.过程与方法:
①在“线条”造型游戏中,培养想象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②在欣赏中、感受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
③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切开的水果形状和点、线、面、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切开的果实。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及拓印方法表现对称、均衡放射等水果切面的图案。切开的果实
兴趣点:①观察切开的水果不同的形状和切面美丽的图案。
②视、触、嗅的游戏活动。
观察点:①切开的果实呈现的不同形状及切面的形、色、线组成的图案。
②感受切开的果实切面及其对称、放射和均衡排列的美。切开的果实
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各种水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我们爱吃的水果
2.提问:(1)你看到什么?
(2)你发现了什么?(点、线、面、色、重复、重叠排列的图案)。
(3)它使你想到什么?(激发想象)。
(4)画中色彩给你什么感觉?
3.教师讲授新课:
三、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笔进行创作。
2..用彩色笔绘画。
3.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字母“拟人化”和具有装饰美?
4.小组活动:
①.交流自己的水果,探讨水果的种类及外形,猜一猜,画一画把水果切开产生什么图形?把自己观察的结果用线条表现出来。
②.说一说把期望开的水果。沾上色,在纸上印,印出来的图案与画出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
①要求:能运用线和拓印表现水果的造型与装饰。
②能运用不同的线表达不同的情感。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五、板书
切开的果实
教学后记: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准备的不是很充分,但总体上还是算达到一定效果吧。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整个课堂气氛较好,兴趣浓厚。我能够根据学生平日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选取课上展示的实物,把切水果这个平常学生很少做的事情搬到了课堂教学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很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7课
切开的果实(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产生的变化,切面是由点、线、色组合而成的图案;
2、能运用点、线、色及拓印方法,表现切开的果实和切面美丽的图案。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发现中感受切开的果实形状及美丽的图案纹理;
2、在尝试中,大胆运用线与色及拓印方法,表现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点:感知切开果实形状和点、线、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及拓印方法表现水果切面的图案。
教学学法:多媒体
示范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想象、探究的兴趣。
猜一猜
画一画:
1、把苹果进行纵切与横切会产生什么图形,把自己观察的结果用线条表现出来。
2、切开的瓜果能看到果肉和果核,看一看、说一说:
1、把自己带的瓜果,进行横切与纵切,并与同学交换欣赏,找一找,瓜果切面的形状和花纹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用语言把观察到的瓜果切面的形状和花纹表述出来,引出瓜果切面图案是由点、线、色组成的。
3、表现瓜果切面图案的方法:
◎
绘画的方法:用不同色彩的线表现的方法;
涂上漂亮的颜色的方法。
◎
印的方法:(教师示范)
在瓜果切面上涂上水粉颜料,印在纸上。
二、激发想象,表现瓜果切面:
1、运用点线色表现瓜果切面的图案;
2、把切开的瓜果沾上颜色,在画纸上印。
三、评价:
猜一猜、说一说:
把自己画的作业与同学交换欣赏,互相猜猜,是什么水果?
比一比、说一说:
把自己的作业按线条美、色彩美、有创意对号入座——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四、板书
切开的果实
教学后记:这节课的时间安排还要再合理些,给予学生大量观察和动手的时间,便于学生学习理解。这节课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要好好处理,可以再完善。学生用具还是没有充分利用到,应该对如何切的部分再好好说明白,纸张带的太大了,学生没能快速完成,板书也没设计好,等等细节还要再完善。
第8课
吃瓜果的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说、做、思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大自然瓜果的奇妙,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了解、喜爱瓜果,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在“体验瓜果“外形的基础上,捕捉瓜果的艺术表现特征,引发学生对吃瓜果的人的联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制作作品的材料等
学生准备:课本、有关的资料、制作作品的材料等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春天到了》的音乐声中拍手律动进教室。
(拍手律动为课堂营造活泼愉快的氛围)
二、猜谜导入
激发兴趣
猜一猜
课件展示谜语的谜面:她是一个小姑娘,穿着一身绿衣裳,青山绿水是花裙,桃花为她画粉妆,姑娘咯咯笑一笑,小河解冻水流长。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揭示谜底--春姑娘
三、创设情境
体验吃瓜果的情景
(1)
听一听
猜一猜
学一学
师:水果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呢?请听……
课件播放一组声音
小鸟叽叽喳喳--蜜蜂嗡嗡嗡嗡--流水淙淙--小雨沙沙--青蛙呱呱呱……
师:这是什么声音?你能学一学吗?
学生猜出来后再模仿
(2)
看一看
说一说
学一学
师:春姑娘还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呢?请看……
课件播放一组图片西瓜、苹果、香蕉…….学生先观察再说一说然后模仿表演(用肢体动作表现水果外形等)
小组讨论:你在会看到哪些花?如何用动作来表现花儿从含苞欲放到盛开的过程?
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
(通过让学生用形体动作模仿动、瓜果的形态、神态等,引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兴趣和关爱。)
(3)
唱一唱
跳一跳
师: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美好的礼物,小朋友,让我们画一些水果送给春姑娘好吗?
课件播放动画
师:看看是怎样描绘吃瓜果的人?(提出画水果的要求:构思新颖)
学生随歌曲的情绪和速度进行练习。
(4)
环保教育
师:有了这些花草树木和水果人物,我们的大自然才变得这么美好。
讨论:为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我们应该怎么做?
(5)
赏一赏
做一做
课件播放一组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
师生讨论作品中所描绘的吃瓜果的人的特点,了解各种表现形式。
四、集体创作
学会合作(背景音乐--春姑娘)
1、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张白色图画纸;
2、小组讨论:怎样把你心中最美的吃水果表情表现在画纸上?
3、小组分工合作表现春天的景色(彩笔画、折纸、剪贴……);
4、作品评价:每组推出代表简述自己组的作品,然后进行互评、点评。
五、板书
吃瓜果的人
教学后记: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认知现状,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平台教具,不断采用引导、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为主线,主要采取“欣赏——引导──讨论法”,以创设的几个不同要求的教学情景为线索,在游戏、竞赛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收集人物表情的图片,到教学课件展示精美的水果图片和吃水果的有趣表情;更能加深学生的感知认识;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作业的快乐中,感受吃水果的人物夸张、有趣表情,体验合作的快乐。
第8课
吃瓜果的人(第2课时)
课型:造型与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水果的丰富营养;能运用各种工具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2、过程与方法:在“吃”中学会细心观察;在观察中联想夸张的部位如何表现;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大胆表现“趣”;在比较欣赏中提高自信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激发珍惜情感;感受“吃”瓜果的愉快;养成关注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难点:摆脱固有形象,从夸张有趣的角度表现“吃瓜果的人”。
兴趣点:共享水果;照相吃瓜果;看同学吃瓜果表演。
教学准备:在家用镜子观察自己吃瓜果时的表情:如高兴地吃的表情,吃到苦瓜果的表情,狼狈地吃,文静地吃;在小组内备好自己喜爱的瓜果;数码相机一部及传输线。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以前在一些少数民族里流传着这样一个节日叫瓜果节。六七月份是瓜果成熟的季节,当地的农民就举办瓜果节,把所有鲜美的瓜果聚到村里的祠堂里,供全村人一起品尝,一起欣赏。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也带来了很多自己喜欢的瓜果,我们也来开一个瓜果节吧!
1、看一看、说一说:(鼓励与同学们分享)。在小组里把自己带回来的瓜果及图片资料互相交流一下。看看各自的瓜果是什么形状与颜色的。瓜果里有什么营养、成分。
2、吃一吃、看一看:看看吃瓜果的人(板书课题)。在小组里选代表各种表情地吃,看看他们的五官有什么变化?轮流吃,看看哪个同学吃得最有趣。可以把瓜果整个吃,切开吃。
教师拿数码相机,选一二个有代表的小组拍几张集体听瓜果的场景。
3、表演吃瓜果的人:
组织表演吃瓜果的人。并用相机把他们的吃相拍下来,然后直接导入电脑,以便供学生观看。
(二)课堂发展
1、看一看、想一想:组织学生观看刚才吃瓜果的场面及人物,引导学生如何着手画吃瓜果的人。如:画面如何来构图?怎样来体现他们当时吃的心情?夸张哪些部位最有趣?运用什么形状表现夸张的五官?
2、欣赏与比较:出示小朋友的范画,找找画中的哪些部位最夸张?小朋友运用什么线条,什么形状表现夸张的部位?……师小结特点示范画夸张的部位。
学生观看相片,回忆当时的情境,根据老师的提示思考如何来绘画:吃瓜果的人。
3、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夸张五官的表情,构思出自己有个性的画面。(放欢快的音乐。)
(三)作业展示与评价
评价点:有趣、夸张、有个性。
以小组形式进行互相欣赏,选出较好或有个性的作品,自评,他评。老师注重鼓励、表扬地整体评价。
(四)课后延伸:
1、鼓励学生在家里细心观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生活中的各种吃瓜果的情景,并画下来。
2、课后提供一些有关“瓜果的营养”的知识卡,(五)板书
吃瓜果的人
教学后记:本节课同学们都表现的很好,让学生表演吃瓜果的五官肢体表演的自然、夸张、有趣。激发了学生的表现自我和创做欲望。运用“生活体验,关注身边事物”,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自主求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教学机智还有所欠缺。从这节课的教学实践和实施过程,我得到了启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把握好这一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还应不断努力,提高自我,努力上好每一节美术课。
第9课
我们的影子(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子”形成的要素与特点;
2)运用规律性的纹理表现以轮廓为主的“影子”画面。
2、过程与方法:
1)在“造影”中感知轮廓美;
2)在欣赏中,感受规律纹理的形式美;
3)在尝试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影子”的有趣画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美术与科学现象的关系;
2)认真观察与感受,大胆表现;
教学重点:围绕影子的特点(平面,强调外轮廓)进行纹理装饰或平涂。
教学难点:感受影子的特点,以及它的抽象与概括。
教学学法:引导法,欣赏法
教学准备:射灯一个,各种有关影子的素材与作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抓”影子:
打开射灯,把手的影子投射到黑板上,做出各种手影游戏。
(二)观察思考,启发思维:
1猜“影子”。
只出示“花朵”的影子。
“仔细观察,它们像什么,有什么特点,又是什么?”
出示谜底:百合花与它的不同角度的影子。
2组织学生“造影”并围绕影子与人物进行小结。
要点:轮廓感
3引导学生了解影子与光的关系。
(三)合作探讨,创作表现
1组织学生欣赏各种关于“影子”的素材与作品。
“这些作品是怎样使影子变得更漂亮的?”
2围绕影子的特点进行有规律的纹理的板书绘画示范。
3组织学生闭眼遐想,明确作业要求,巡堂指导学生的创作。
要点:影子的轮廓感。
(四)评价与延伸
1组织学生组内欣赏作品,围绕评价要点进行组评。
要点:大胆想象;丰富的点、线、色;
2组织学生个别评价,及师评。
3小知识:“皮影戏”
(五)板书设计:
我们的影子
轮廓感
色块感(绘画:有规律的纹理添画影子)
大胆想象
丰富的点线色
……
教学后记:本课我主要以影子的谜语引入课堂,通过谜语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能较快进入课堂的学习;提问学生影子形成的原理,引发学生思考并播放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影子的图片;继而播放一个手影表演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利用影子形成的原理可以进行一些文艺表演,再次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再请学生尝试进行手影表演,体验手影表演的乐趣;然后出示物体与影子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影子及其实物的不同之处,感受影子①只有轮廓,②灰色、黑色为主,③会变形等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可以利用剪纸、绘画等不同形式表现影子。本课的结构相对完整,基本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比较高,课堂的范围也比较活跃。
第9课
我们的影子(第2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子”形成的因素;
2、能运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成有趣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1、在“造影”中,理解小博士的话,知道形成影子的条件要素;
2、在造影与表现中,感受“动态与静态”美;
3、在“想象创作”中,感受“创造影子人物”的趣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美术与科学现象的关系;
2、能主动地与同学一起造影子、画影子;
3、对造影子和创作影子感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了解影子形成的要素及原因;能画出装饰美观的影子画面。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在造影活动中理解小博士的话。
玩一玩、看一看: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看看影子与自己有什么不同?想一想,像什么?
比一比、说一说:影子与人(实体)有什么不同?
玩一玩、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影子?
二、在灯光下造影,感受“具象美、抽象美和意想美”。
玩一玩、描一描:利用灯光,用手“造影”,看看有什么发现?互相合作,选个最美的手影描下来,看谁的手影最有趣?
看一看、说一说:移动灯光,固定手影,看看有什么发现?
玩一玩、画一画:把手造影的各种具象形、抽象型和意象形用线描摹下来,组成有趣的画面,注意手影重叠的部位描画(参考教材中的黑白手影作品),感受重叠美。
三、创新与表现。
想一想、画一画:
1、用什么方式表现生动的影子?(观察教材的学生作业)我准备画独立影子还是重叠影子?
2、用笔进行描画。
3、着色。
4、欣赏与评价。
评价点:概括美、动态美(静态美)、重叠美。
自我评价:与教材中的作品比一比,看谁的作品更有创意和美感
四、板书
我们的影子
教学后记:在教画影子一课时,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我感觉到孩子每天都能见到影子,也认识影子,但是对它的理解并不深,如果让他去说,他可能说不出来,能够把影子很好的画出来更是件困难的事情,而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及教材对本课的要求,我发现应该把重点放在趣味性上,也就是要把这节课变得好玩,这样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第10课
生动的吉祥物(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感知卡通吉祥物及其作用;
2、能用线描平涂方法装饰、设计卡通吉祥物。
3、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表现吉祥物。
过程与方法:
1、在探讨中感知吉祥物的作用;
2、在欣赏中感受卡通吉祥物的拟人化、夸张的艺术手法;
3、在合作中,互相启发掌握设计方法;
4、在评价中培养自信与修改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喜欢吉祥物;
2、能与同学合作创作;
3、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能运用拟人法和“形与色”表现吉祥物。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夸张的创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卡通形象;对一些动物结构不熟悉,创作时产生困难。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感知吉祥物。
看一看、想一想:看看课文,想一想吉祥物给你什么感觉?吉祥物与卡通形象有什么异同?
二、探讨吉祥物的作用。
1、你在哪些场合,哪些地方见过吉祥物?
2、为什么要用吉祥物?
3、在课文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吉祥物,猜猜它们的含义。
三、比较吉祥物的艺术特征。
找一找、说一说:
1、吉祥物有什么共同点?(拟人化、夸张、幽默)
2、吉祥物美在哪里?
四、探讨吉祥物的艺术特征。
1、选一选、说一说: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说说是由什么形组合装饰而成的?
2、比一比、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设计吉祥物?也可以把课前自己画好的动物与同学交流,如何“变”成吉祥物?
具体讨论内容:
1、选一个什么形象?(具象或抽象)抓住该物象什么特征?运用什么手法?(夸张、拟人)夸张哪些部位可使形象生动、吉祥、有趣?
2、用什么造型、表情、动作表现“拟人化”?
3、为学校活动设计一个吉祥物。
五、创作思考:
1、夸张头部,表现机灵;
2、夸大眼睛,表现有神;
3、腮帮鼓鼓,逗人喜爱;
4、省去脖子,更加有趣;
5、添加衣服,站着像人;
6、笑的表情,加上动作;
7、色彩简单,形象鲜明;
8、幽默生动,吉祥和气。
六、比较与评价。
评价点:拟人化、夸张法、有趣、个性化。
比一比、说一说:我的设计美在哪里?我的吉祥物有什么用?
七、板书
生动的吉祥物
教学后记:此课充分利用学生对设计课的兴趣与好奇心,对某一活动进行吉祥物设计,并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对吉祥物设计感性认识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说、想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设计出吉祥物,不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更加热爱美术。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接受程度有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根据要求进行有效的设计,设计出来的作品还是过于普通,不够新颖,没有突破,所以在课后还需要让学生拓展知识,多动手多动脑,提高创新意识。
第10课
生动的吉祥物(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生动的吉祥物技能
2.感知卡通吉祥物及其生动的吉祥物作用。
3.能用线描平涂方法装饰、设计卡通吉祥物。
4.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表现吉祥物。生动的吉祥物
教学要点:
1.重点:能运用拟人法和“形与色”表现吉祥物。生动的吉祥物
2.难点:。①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夸张的创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卡通人物形象。②对一些动物结构不熟悉,创作时产生困难。生动的吉祥物
3.兴趣点:①欣赏吉祥物。②讨论吉祥物的有趣与幽默。
4.观察点:①吉祥物的夸张的比例、生动的神情和动态、鲜明简单的色彩②具象形表现、抽象形表现。
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剪刀和各种色纸,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生动的吉祥物
3.了解老师画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生动的吉祥物
2.提问:(1)你看到什么?生动的吉祥物你发展了什么?
(2)吉祥物有什么特征?吉祥物有什么用途?
(3)它们美在那里?你最喜欢哪一个吉祥物?为什么?
三、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进行创作。
2.用彩色笔绘画创作。
3.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卡通形象吉祥物“拟人化”和具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装饰美?
四、小结
作业自评:
①要求:能设计一个自己喜欢卡通人物的吉祥物。
②能运用对称、色彩、夸张等手法表现卡通人物的吉祥物。生动的吉祥物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造型能力:能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表现“拟人化:
2.设计能力:能对卡通人物进行组合装饰。
3.审美能力:、拟人、夸张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卡通人物的吉祥物。
五、板书
生动的吉祥物
教学后记:本课在上一课的基础上,以与社会生活为切入点,以学生熟悉喜爱的卡通吉祥物为内容,使学生感受吉祥物应用之广的同时,学习了尝试运用拟人化手法设计心中的吉祥物,而且多数学生都能用线和色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吉祥物的同时,能抓住物象结构进行夸张和拟人化的表现。
第11课
小礼物(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
2、认识对称美、均衡美、重复美等形式美感;
3、能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小礼物。
过程与方法:
1、在探讨中感知父母的节日;
2、在尝试各种材料中,激发材料妙用,发展创造力;
3、在评价中,感受形式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关心、尊重父母;
2、学会关心别人;喜欢自己设计制作礼物送给父母。
【教学重点】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学会关心父母;能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小礼物。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具有形式美、有创意的小礼物。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创设情境,感受父母的爱。
说一说:
1、播放有关父母亲情的音乐,回忆父母的爱;
2、你知道哪些有关父母的节日?
想一想:父母最需要什么?(感受父母的期望)准备送什么礼物给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二、探究活动2:探究“礼物与材料”的关系。
想一想:看看自己准备的材料,想一想可以做些什么小礼物?
三、探究活动3、探究“美观、精致”的设计制作方法。
想一想:课文中的“小项链”美在哪里?不美在哪里?
试一试:运用什么形式进行设计小礼物才好看?
说一说:你喜欢书上哪一件小礼物?为什么?
四、探究活动
创作与众不同的精美的小礼物。
想一想:在触摸材料中进行想象,如何才能材料妙用?
做一做:运用形式美感进行创作。
五、探究活动五:欣赏与评价。
评价点:有趣、精美、有创意。
自评、他评:以我的作业与他人的作业比较,找出努力方向。
六、板书
小礼物
教学后记:在课堂上,我努力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使孩子们更好的进行绘画活动,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为爸爸妈妈设计礼物的时候,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相信,在以后的美术活动课上。孩子们会更加投入地学习、会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第11课
小礼物(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
(2)、认识对称美、均衡美、重复美等形式美感;
(3)、能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小礼物。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讨中感知父母的节日;
(2)、在尝试各种材料中,激发材料妙用,发展创造力;
(3)、在评价中,感受形式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关心、尊重父母;
(2)、学会关心别人;
(3)、喜欢自己设计制作礼物送给父母。
教学重点:
(1)、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学会关心父母;
(2)、能用各种材料进行小礼物组合装饰设计。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具有形式美、有创意的小礼物。
教学切入点:以人文主题“人与人的关系”。
课具准备:师:课件(项链、手表、)、VCD
生:纸、彩笔、彩纸等。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父母的爱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同学们也跟着唱这首歌。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关爱自己的?试举一二个例子说说。
(指名说说)
生:(略)。
问:那么,你知道父母对你有什么期望?你今后该怎样做呢?
2、播放录像:父母关爱孩子的画面。
师:刚才看了一段录像,你有什么感想,试说说看?
生:(略)
3、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父母最需要什么?
生:(略)
师:你知道有什么关于父母的节日吗?假如你的父母生日快到了,你准备送什么礼物给父母,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当然作为你们现在还是个消费者,那么应该怎样既实惠有更具有意义送给父母的礼物呢?
生1:有父亲节、母亲节、爸爸妈妈的生日等
生2:我想亲手制作个礼物送给爸爸妈妈。
二、感知材料,欣赏想象
1、指导看书,想一想: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上课文中的小礼物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你喜欢那样小礼物?为什么?
2、观察思考:同学们想想爸爸或妈妈喜欢什么东西,或者缺少什么?再看看自己准备的材料,动脑筋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小礼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你的材料做最美的礼物呢?
生1:画画,画个大鲜花送给父母。
生2:妈妈爱美,做条项链送给妈妈。
生3:爸爸的工作时间性强,做个手表送给爸爸。
生4:做个贺卡送给妈妈,在贺卡上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做了些小礼物,小朋友想不想看看?
师:出示小礼物资料:①用绸布做的领带,②用旧挂历制作的贺卡③用健力宝塑料瓶子做的小花篮④用秸杆做的小房子。(感染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介绍同学,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通过对材料的感知,激发制作小礼物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通过欣赏老师做作的礼物和相互讨论,设想制作礼物的不同方法,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动手创作,表现自己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何才能材料妙用,让同学互相参考。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材料动手制作,好吗?
(生动手运用形式美进行创作。教师巡视)
四、学生作品展示,讲评
五、板书
小礼物
教学后记:手工制作是儿童天性的喜好,学生在参与“设计至制作”的学习活动中,能更好促进学生对美术、装饰艺术的综合意识进行命题创作;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的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让学生们在这基础上发挥想像装饰能力,对送给父母的“礼物”进行有趣的添加装饰,这对发展学生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想像和动手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民族娃娃(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都各有不同的服饰特点;
2、能妙用材料和剪、撕纸方法粘贴成“民族娃娃”。
过程与方法:
1、在资料交流中感知各民族的不同服饰和风土人情;
2、在对比欣赏中,学会找不同服饰特点,体验不同审美情趣;
3、在尝试中了解撕纸方法和粘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欣赏各民族的审美趣味;
3、能与同学合作。
【教学重点】能用纸材和剪、撕纸贴画的方法,创作有民族特点的民族娃娃。
【教学难点】妙用纸材和抓住不同民族特色,表现色彩对比鲜明、动态生动的民族娃娃。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为什么课文中“56个民族,56朵花”?
交流:1、自己收集的资料中,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
2、你认为服饰美在哪里?
二、探究活动:撕纸的方法和拼贴的方法。
游戏:1、看谁“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撕得最美?
2、尝试用力撕,轻柔地撕,感受不同力度撕出的效果。
3、试一试对称撕。
游戏:把撕出来的形状组合拼成一个可爱的娃娃。
1、把刚才大家尝试“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时撕出来的“点、线、面”的纸材形状,组合拼成一个可爱的娃娃。
2、先贴什么,后贴什么?是“进行块面剪贴”还是“进行撕点粘贴”?
3、试一试,把点拼成娃娃的形状。
4、说一说有什么困难。
三、探究活动:创作有特色的民族娃娃。
动脑:1、在图片中选一个服饰风格明显的少数民族图片作参考。
2、思考什么动作才生动、有趣?
3、选择色彩底板纸。(冷暖对比、明暗对比)
4、选择块面纸粘贴,还是撕点拼贴?
动手:1、小组分工,如分工负责撕“点”、“撕线“、撕“形”,并按形状色彩分类放好。
2、合作或个人进行拼图与粘贴。
四、探究活动:哪个撕纸拼贴的民族娃娃最美?
评价点:1、色彩妙用;
2、形象生动;
3、有民族特色。
五、板书
民族娃娃
教学后记:总体上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的环节衔接还是比较好的。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学会了制作民族娃娃手工的制作方法,也巩固了手工课的制作方法。可是,就是在最后的学生作品展示的时候,课后我一直在反思,很多学生的作品脱离不了老师的范例,最多在范例的基础上稍加改动,我觉得这是很失败的地方,都说现在的孩子聪明,有想象力,可为什么他们创作不出很新颖的作品呢?我觉得还是出自自己,是自己平时没有能够从细节或者是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总想着靠课的准备就能出什么效果,真是大错特错了。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美术的创新要从平时的教学中抓起,一点一点渗透美术的知识,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就像这次的国培,真是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是一次难得的培训,让我有机会领略了名师的风采,也让我从不同学校的教师那里吸取了许多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每一节课上下功夫,要质量。
民族娃娃(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和了解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感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形式美。
2、技能目标:运用生活中的小物品进行造型设计,制作一个民族娃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小物品进行造型设计,结合绘画与剪贴的方式,制作一个民族娃娃。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表现民族娃娃的民族形象特征和服饰的形式。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录像或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认识哪一个民族的服饰?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谈谈它们在造型和色彩上有哪些特征?
(3)学生分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汇报。
(4)学生分小组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民族服饰的图片,一起讨论民族;的形式和特点。讨论后进行汇报。
2、启发引导,解决困惑。
(1)教师出示几个课前制作好的民族娃娃,引导学生观赏,提问:想一想老师是怎样制作的?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教师示范做一个会跳舞的朝鲜族娃娃:
a.用纸杯做娃娃的裙子。
b.用色卡纸卷成筒状做娃娃的上身和手臂。
c.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画出头部,剪下插入娃娃的上身及手臂中间。
d.调整完成。
(4)教师启发学生构思设计框架:想一想,用老师设计制作的方法还可以制作什么民族的娃娃形象?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进行设计制作?
(5)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设计思路,进行汇报。教师小结。
3、自主创作,大胆表现。
(1)教师讲述制作的要求。、(2)学生创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并进行巡堂指导。
4、作品展示,交流总结。‘
(1)学生展示已完成的作品,并介绍创作的过程。
(2)学生互评作品,教师点评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3)将各小组的学生作品展示在一起,组织一个“民族服饰展览会,”各组的学生相互欣赏交流。
5、课后拓展。
(1)自己尝试用泥塑彩绘的方法制作一个民族娃娃。
(2)课后继续收集有关氏族服饰的图片,尝试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少数民人物。
6、板书
民族娃娃
教学后记:本课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这是一节手工创作课,体现了新课标里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怎样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了动手性、动脑性,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大花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感知古陶瓷花瓶造型美、装饰美的特点;
2、感知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
3、能用对称法剪出有装饰花纹的大花瓶。
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探讨中国陶瓷花瓶的外形美、花纹美及审美价值;
2、在探讨中,自主理解和掌握对称式花瓶剪纸法和花纹的设计制作方法;
3、在创作中,进行不同形的组合尝试,发展创造思维。和同学合作,设计与装饰与众不同的花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文物的情感;
2、积极探讨对称剪法;
3、能与同学共同合作、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
【教学难点】感知古陶瓷的美及价值;剪后张开左右对称的花瓶,外形独特美观。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探讨中国古陶瓷花瓶的审美价值。
找一找、说一说:
1、造型美。花瓶的形状美在哪里?各有什么特色?
2、实用美。猜猜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3、装饰美。找一找有哪些花纹和图案?怎样排列?美在哪里?
4、审美价值:教师介绍。
二、探讨花瓶造型美、实用美。
说一说、试一试:
1、看课文,想一想,找出花瓶的基本形:瓶口、瓶颈、瓶身和瓶脚。
2、拼摆游戏,运用几何形拼出各种各样的花瓶,体验由不同基本形和不同组合方法能设计出不同造型的花瓶。
看一看、试一试:选一张纸,试一试剪出对称式花瓶造型。
看一看、比一比:谁剪的花瓶造型美、实用?
三、探讨花纹的形式美。
看一看、说一说:
1、在学生作业中,你认为哪个花瓶的图案好看?好看在哪里?
2、运用什么表现花纹?
3、找一找,哪些地方有月牙形和锯齿形的花纹?
4、你准备选用什么花纹装饰花瓶?
想一想、做一做:在刚才剪的花瓶造型的基础上,尝试剪出花纹
四、创新与表现。
想一想、做一做:怎样运用基本形组合成与众不同的造型?运用什么花纹装饰?
五、欣赏与评价。
看一看、说一说:把自己的作业与教材中学生作业比一比,美在哪里?
评价点:1、造型美;
2、花纹美;
3、对称美;
4、创意美。
六、板书
大花瓶
具象美与抽象美
教学后记:这一课是以学生与文化生活为切入口,本课以欣赏感知中国陶瓷花瓶的用途及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德,继而探讨花瓶的组成结构,并进行利用这些基本形巧妙组合成不同的花瓶造型。根据花瓶对称的特点讨论如何利用对称的剪纸的方法剪一个大花瓶。本课基本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花瓶的装饰上能较好地引导学生从剪、刻、画、贴等不同方式进行,从而能较好拓宽学生的思维。
大花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文物的情感。
②积极讨论对称剪法。
③能与同学共同合作、互相帮助。
2、过程与方法
①
在欣赏中,探讨中国古陶瓷花瓶的外形美、花纹美及审美价值;
②
在探讨中,自主理解和掌握对称式花瓶剪纸法和花纹的设计制作方法;
③
在创作中,进行不同形的组合尝试,发展创造思维。和同学合作,设计与装饰与众不同的花瓶。
3、知识与技能
①
感知古陶瓷花瓶造型美、装饰美的特点;
②
感知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
③
能用对折法剪出有装饰花纹的大花瓶
教学重点: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
教学难点:
①感知古陶瓷的审美价值;
②感知阴刻纹样设计制作方法。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欣赏•
讨论•比较•发现
找出花瓶的基本形:瓶口、瓶颈、瓶身和瓶脚。
找出花瓶图案和外形的共同点:对称
学习“月牙纹、锯齿纹”
二、观察•分析•创作
1、教师示范
小结:对称剪纸——以对折线为中心剪出的剪纸,叫对称剪纸。
2、欣赏学生作品
3、学生谈感受说创作思路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展览作品。
(1)、学生自评和互评
我学会了什么?
我能用什么图案来装饰花瓶?
我发现了什么?
我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2)、老师评价
五、板书
大花瓶
月牙纹、锯齿纹
教学后记: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中国陶瓷的魅力,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对称方法剪出大花瓶,并对花瓶进行必要的装饰。课堂上洋溢着轻松、快乐,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课堂,在作品创作中,大部分学生剪出来的花瓶花纹简洁大方,而一些悟性较差的学生对“对称式剪法”接受有点困难,这需要老师的个别耐心辅导。
有趣的剪纸娃娃(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感知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
2、感知民间剪纸造型简练、饱满和对称的形式美;
3、用纸材剪出对称的娃娃形象。
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感受民间剪纸的情趣;
2、在“找一找”活动中掌握“对称、连接不断、有趣的图象”的设计与制作;
3、在动手尝试中大胆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表现出对民间剪纸欣赏与传承的兴趣;
2、能与同学共享资源、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感受剪纸作品中的优美线条、有趣的纹样、审美的情趣;能用纸材剪出对称娃娃及花纹装饰。
【教学难点】理解民间剪纸的寓意;掌握线条连续不断的设计。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探究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
想一想、说一说:“吉祥物”有什么作用想一想与“吉”同音的字和图象。
找一找、说一说:
1、抓髻娃娃中有与“吉”字同音的图象吗?
2、这张民间剪纸想告诉我们什么?
3、你喜欢这张“抓髻娃娃”吗?为什么?它美在哪里?
二、在比较中探究作品的形式美。
找一找、说一说:
1、《抓髻娃娃》和《刘海撒金钱》的娃娃形象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它们各用什么图象表现“吉”与“避邪”?
3、它们各用什么“点、线、面、具象形”进行装饰设计?
4、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三、在尝试中探究和剪出对称的具有装饰纹样的娃娃形象。
想一想、做一做:
1、对折;
2、怎样设计使娃娃生动、有趣;
3、描绘半个娃娃形象及装饰纹样;
4、先剪出细小部位,再剪出较大的部位。
四、在比较评价中增强自信。
评价点:1、对称娃娃;
2、有装饰的对称娃娃;
3、有寓意纹样的对称娃娃。
比一比、说一说:我的剪纸娃娃美在哪里?
六、板书
有趣的剪纸娃娃
折、画、剪
教学后记:剪纸是民间流传和应用得较广的一种艺术形式,上好本课对于传承剪纸这一们民间艺术有着较大的作用。小学生一般对于动画比较感兴趣,为此我用一个剪纸动画导入课堂,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通过欣赏民间剪纸作品,学习民间艺术的寓意手法;进而学习娃娃的表现方法——对折剪纸;最后示范创作剪纸娃娃的步骤,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剪出一个有趣的剪纸娃娃的方法。本课基本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亮点有:所选用的剪纸动画《年》中的剪纸娃娃比较有趣,情节比较有趣味性,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剪纸娃娃(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有趣的剪纸娃娃技能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2.感知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
3.感知民间剪纸造型简练,有趣的剪纸娃娃饱满和对称的形式美。
4.用纸材剪出对称的娃娃形象。有趣的剪纸娃娃
教学重点:感知剪纸作品中的优美线条、用趣的纹样、审美的情趣。
教学难点:①理解民间剪纸的寓意。②掌握线条连接不断的设计。
教学兴趣点:民间剪纸中有趣的图案。
教学观察点:①民间剪纸中有趣的图像:②线连接不断:③对称形式美:④对称中求变化。
教具学具:剪刀、各种色纸和装饰物。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2.欣赏教师的范画有趣的剪纸娃娃
3.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有趣的剪纸娃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有趣的剪纸娃娃
2.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3)看一看,对称式的娃娃面部几人物动态,如何折、画、剪才使娃娃各部分连接不断。
(4)运用哪些点、线、面才能把娃娃装饰得可爱,漂亮。
(5)夸张哪些部位才使娃娃更生动、有趣。
3.教师讲授新课:
三、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笔进行创作。
2..用彩色笔绘画。
3.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字母“拟人化”和具有装饰美?
四、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
2.夸张、色块:
3.装饰美:
五、作业展示与评价
六、板书
有趣的剪纸娃娃
折、画、剪
教学后记: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对称式剪纸人物的方法,并且是对我国优秀传统的传承和发扬,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虽然课前准备做得很好,但看到教室外还排着队伍的家长们,我还是有点紧张的。课开始了,我走进课堂,奇怪,紧张感不见了,反倒是教学思路更清晰、信心满满、激情四溢了,整节课下来,感觉课堂结构明朗、层层递进、语言表达也条理清晰、抑扬顿挫呢,既让学生懂得感知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也让学生感受了对称的形式美,掌握“对称、连接不断、有趣的图像”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能用纸材剪出用创意图像装饰的对称娃娃形象。
百变卡通玩具(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
2、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六个头部与身体一样大的卡通形象。
3、知道“百变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要点:
重点:能设计比例夸张的卡通形象、并设计制作成百变玩具。
难点:正面与反面的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位置,折、叠、剪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兴趣点:①卡通形象的夸张比例。
②百变卡通玩具。
③贴上自己照片的卡通形象。
观察点:①卡通形象的头部与身体的1/2比例设计。
②拟人化的人物表情、动态服饰设计。
三、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剪刀、各种色纸和装饰物。
四、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百变卡通玩具
2.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3)玩一玩,感觉夸张的比例能产生幽默卡通形象。
(4)准备用什么材料设计制作精美的百变卡通玩具?
3.欣赏学生作品,感受制作方法是的基础之一。
①欣赏有趣的卡通形象,激发创造思维。
②说一说你喜欢卡通形象,为什么?他们运用什么方法表现?美在哪里和有趣在哪里?
③卡通形象有趣
④头部与身体的设计正确
⑤剪、折美观。
4.过程与方法:
(三)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笔进行创作。
2..用彩色笔绘画。
3.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字母“拟人化”和具有装饰美?
(四)作业展示与评价
评价目标:1.有创意:2.夸张、色块:3.装饰美:
作业自评:
①要求:能运用线表现物象与装饰。
②能运用不同的线表达不同的情感。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五)板书
百变卡通玩具
教学后记:本课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理念,设计学生咸兴趣的“百变卡通玩具”的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创作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时,学一点“折叠剪画”的方法,设计制作由多种形象变化的“百变卡通玩具”,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和创作的冲动。学生能设计比例夸张的卡通形象,并设计制作成百变玩具,与同学共享成功的欢乐。
百变卡通玩具(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
2、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六个头部与身体一样大的卡通形象。
3、知道“百变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要点:
重点:能设计比例夸张的卡通形象、并设计制作成百变玩具。
难点:正面与反面的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位置,折、叠、剪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兴趣点:①卡通形象的夸张比例。
②百变卡通玩具。
③贴上自己照片的卡通形象。
观察点:①卡通形象的头部与身体的1/2比例设计。
②拟人化的人物表情、动态服饰设计。
三、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剪刀、各种色纸和装饰物。
四、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想一想导入。
目的:1.激发好奇心,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和发现,了解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反正折叠,产生多种搭配,是卡通形象产生多种变化
2.感受卡通形象有部、身体夸张的比例,多种的搭配所产生的幽默、有趣的画面。
活动二:礼物与材料的关系。
活动三:美观、精致的设计制作方法。
活动四:创作与众不同的多变的卡通玩具。
能设计比例夸张的拟人卡通形象。
能用“色彩、线条、夸张、幽默”等艺术手法来表现和设计百变卡通玩具。
对制作一个能百变卡形象的玩具图案能进行各种方法表现,发展创造思维,可以在结构运用抽象形等手法来进行表现。
活动五:欣赏与评价。
板书
百变卡通玩具
教学后记:本课学习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基本都掌握了“折叠剪纸”的方法,而且还能进行夸张、有趣的动态造型想象,激发了他们审美的兴趣和创作的冲动。并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六个头部与身体一样大的卡通形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童话中的城堡(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感知“城堡”的造型特点;神秘的城堡
2、妙用纸材进行城堡的设计与制作。
过程与方法:
1、在说一说中,交流城堡的故事,激发建造城堡的兴趣;
2、在比较中探索掌握设计与制作城堡的快乐。神秘的城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建造城堡产生兴趣;
2、大胆想象,妙用纸材,增强环保意识;
3、能与同学合作建造城堡;
4、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感知城堡的造型特点;选用纸材合作设计制作小城堡。
【教学难点】能设计制作高低错落、造型奇特、有趣的城堡。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探究城堡的造型特征。
看一看、说一说:
1、从两张照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建筑物是有什么形体组合而成的?猜一猜建筑物为什么要围起来?
3、能说说城堡有什么特征吗?
4、说一说城堡的年故事。
二、探究城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比一比、说一说:
1、四组作业中,你喜欢哪一组的城堡?为什么?
2、城堡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看一看、想一想:
1、楼房的基本形是什么?(楼房、窗、门)由什么形组合的楼房才好看?如何剪出好看的窗与门的形状?选择什么纸材才合适?
2、小组讨论:设计一座什么城堡?神秘的城堡为城堡起个好听又神秘的名字。
想一想、做一做:
1、小组分工合作,每人负责设计一幢建筑物;
2、根据城堡要求选择合适的纸材,如何表现“神秘”的纸材,表现“围城”的纸材。。
3、可运用点、线、面和纸材的花纹进行装饰;
4、把每个人设计制作的建筑物连接起来,围成堡垒式的小城;
5、添上人物、路灯、树木等,增添情趣。
三、在比较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看一看、比一比:
1、互相参观,提出问题。
2、小组介绍:城堡的名称、妙用纸材、造型特点等。
3、感受废旧纸材的妙用,培养环保意识。
四、板书
童话中的城堡
卷、折、拼、贴、画、粘
教学后记:《童话中的城堡》这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通过让学生认识形态各异的城堡,为孩子的童年生活敞开自由遐想的空间,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致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想象的能力,并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做一做这一系列过程,引导学生用观察、想象、制作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而天马行空的去想象设计一个更加梦幻的城堡。
童话中的城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形,能巧妙运用纸盒及多种材料通过卷、折、拼、贴、画、粘等方法造房子、建城堡。
2、关注建筑物不同形式的美及其它与生活的关系,体会了解建筑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3、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美的表现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物物皆能表现美的道理,进而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2、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城堡”。
三、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
四、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五、教学过程:
1、图画导课,师生互动交流。(时间5分钟)
(1)悬念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呀?
生答:想
你们瞧!他来了。你们认识他吗?(出示哈理.波特图片)
看来呀,老师已经不再需要去介绍他了,我想同学们也已经早就认识他了对吗?
学生回答
好,那今天这节课哈利*波特将与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三课《神秘的城堡》(出示课题)
(2)出示图片——福建的土楼(出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瞧!黄墙黑顶,长得胖墩墩的着实招人喜爱,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被联合国科文组织顾问汶斯*安德烈称之为“世界上独一无二得,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福建土楼。
(3)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更多的城堡吗?
生答:想
那今天哈利*波特就为我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城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哈利*波特一起去畅游神秘而又古老的城堡吧!
出示各国不同风格城堡的图片(4—6幅)
提出要求:在浏览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找出这些城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等一会儿看那个同学观察的仔细
相同点:多层、有窗、有门。
不同点:有的门多、有的窗多、有的是圆柱形、有的是正方形。
2、学生作业(20—25分钟)
刚才同学们与哈利*波特一起去遨游了世界各地神秘的城堡。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建造一座美丽的城堡呢?
那好,接下来就让我们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来建造一座美丽的城堡吧!
学生开始制作城堡(采用小组合作)学生一边制作一边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讲评作业:评价交流,体验成功。
(1)、展示、观赏作品。
(2)、自评:(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根据画面讲一个小故事。)
(3)、互评:彼此学习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六、板书
童话中的城堡
卷、折、拼、贴、画、粘
教学后记:本课教学设计搜集了大量的城堡图片,教学设计流程主要采用故事导入,图片欣赏感悟,范例观察探究,实践创作,展示评议和课后拓展。教学中我首先通过故事激发兴趣,顺利导入新课。接着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感,知道城堡也有不同的类型,紧接着使用范画把城堡的结构进行分析,使复杂简单化,把复杂的城堡分解成一个个立体几体形,然后为提高学生的涂色技巧,现场在范画上示范涂色,了解色彩装饰的方法,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纸碟怪脸(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民间面具的审美趣味。
2、能利用各种材料和纸蝶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观、色彩对比鲜明的“纸蝶怪脸”面具。
二、教学要点:
重点:(1)感知民间面具的审美趣味。
(2)能利用纸蝶和废物设计一个纸蝶怪脸。
难点:妙用各种废物设计和装饰怪面具。
兴趣点:①民间面具的形与色,美观及实用性。
②夸张的五官。
观察点:①面具的造型、色彩、花纹、图案特点。
②夸张的部位及表现手法。
三、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剪刀、各种色纸和装饰物和卡纸。
四、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纸蝶怪键
2.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3)玩一玩,感觉夸张、装饰、具象和色彩。
(4)准备用什么材料设计制作精美的纸蝶怪脸?
3.欣赏学生作品,感受制作方法是的基础之一。
①欣赏有趣的纸蝶怪脸形象,激发创造思维。
②说一说你喜欢民间面具形象,为什么?他们运用什么方法表现?美在哪里和有趣在哪里?
③纸蝶怪脸形象有趣④脸部与五官的夸张设计
⑤剪、折、装饰美观。
4.过程与方法:
①在卡纸上设计你喜欢的图案和礼物的外形。
②感受多种材料,引导巧思妙用。
③运用美感形式进行设计,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三)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笔进行创作。
2..用彩色笔绘画。
3.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面具更具有具有装饰美?
(四)作业成绩展示与评价
评价目标:1.有创意:2.夸张、色块:3.装饰美:
作业自评:
①要求:能运用线表现物象与装饰。
②能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五)板书
纸碟怪脸
剪、折、装饰
教学后记:反思我执教的这节课,觉得自身最大的优点是选材具有人文意义,面具是世界性的古老艺术,它不但具有艺术的内涵和价值,更以其夸张多变的造型、丰富鲜艳的色彩、能游戏娱乐和美化环境而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所以我以“美术与人文”为切入点,通过设计制作纸碟怪脸,让同学掌握一些简单的面具设计制作方法与妙用废旧资料的技能,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面具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同时增强环保意识。符合新课程规范中要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同学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同学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发明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发展发明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的要求。
纸碟怪脸(第2课时)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感知民间面具的审美趣味;
2、能利用各种材料和纸碟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观、纸碟怪脸色彩对比鲜明的“纸碟怪脸”面具。
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感受面具的艺术趣味;纸碟怪脸
2、在比较中找出面具的造型与色彩特色,启发创作思路;
3、在探索中,运用各种废弃物进行“怪”面具的形状、色彩、五官的夸张造型与装饰设计,发展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民间面具产生好奇与兴趣;
2、能与同学交流,互相帮助;
3、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利用纸碟和废弃物设计制作一个“纸碟怪脸”。
【教学难点】妙用各种废弃物,设计和装饰怪面具。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探究民间面具的审美情趣。
找一找、想一想:
1、找一找面具上的“点、线、面、色”及具象形。想一想,这些造型元素是用来装饰什么?面具是五官有什么特征?
2、找一找,面具造型奇特的地方和夸张的色彩。
想一想、说一说:
1、面具给你什么感受?(怪异、神秘、恐怖……)
2、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受?
3、面具有什么功能?
二、探究面具美的设计制作方法。
纸碟怪脸看一看、做一做:根据书上的步骤图,边做边想。1、用什么材料才能妙用。
2、怎样排列装饰才美。
3、造型、五官及色彩要怎样设计才有奇特和怪的效果。
三、合作创作,共享成功快乐。
合作创作:材料共享,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1、构思;
2、选材料;
3、如何妙用(形式美的设计和运用材料);
4、合作创作。
戴一戴、玩一玩:戴上面具玩一玩,体验创造的快乐。可模仿非洲民间的一些风俗进行古老的“驱魔保平安”游戏。
了解利用面具的狰狞的造型进行驱魔的做法,是古人对“疾病”的恐惧,在缺乏医学知识和药品的情况下,祈求通过“驱魔”
能得到“神”的帮助,而体验古面具文化。
四、审美与评价。
评价点:
1、造型独特;
2、色彩强烈。
五、板书
纸碟怪脸
1、构思;
2、选材料;
3、如何妙用(形式美的设计和运用材料);
4、合作创作。
教学后记:面具是世界性的古老艺术,它不但具有艺术的内涵和价值,更以其夸张多变的造型、丰富鲜艳的色彩、能游戏娱乐和美化环境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一些简单的面具设计制作方法与妙用材料的技能,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了面具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1.感知目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物品。培养收集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制作活动,发展学生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智慧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准备:水彩笔、蜡笔、彩纸、剪刀、固体胶、纸盒。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魔术导入
师:今天,能和咱们班同学一起上美术课,老师心理特别高兴,所以想给大家变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你们家废旧的报纸都用来做什么?看,老师这有一张旧报纸,经老师一卷变成了什么?魔术棒。再一卷又变成了什么?蜗牛。对,还需要再一拧,出来头和角。看,由一张废纸箱里的废报纸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小蜗牛。你们想变吗?那么大家仔细想:在你们家里有没有这样可以拿来变一变的废旧物品呢?细心的同学想一想来告诉老师和同学。(指名答。)同学们都是细心的人,生活中有这么多废旧不用的物品,虽然没用了,可心理又特喜欢,扔了觉得可惜,怎么办呢?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好,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变废为宝。(板书课题)
二、欣赏中展开想象,激情中投入制作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用废旧物品变成的好东西,你们想不想看?老师有一个小要求:仔细看,认真想,这些好东西都是用什么来制作的?用什么方法来组装的?请看大屏幕。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作品,你喜欢吗?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生答。)猜一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来做的?想一想都是用什么方法组装的?
师:现在你们是不是受到了一些启发,又有了新想法?谁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师:咱们同学真聪明,老师也制作了几个小东西,你们想看吗?不过,老师有个条件:如果哪个做得好请你多鼓励我,哪儿需要修改请你帮助我,好吗?首先,看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材料?你想用它做什么?你认为老师哪儿做得好?(生答。)请同学们鼓励一下好吗?哪做得不好?(生答。)请同学们帮我提个建议好吗?
师:咱们同学可真了不起,个个火眼金睛,想不想做出比老师做得更好的东西来?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为了做得更快更好,我们必须先拿出设计方案来。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比一比哪组的同学最先拿出设计方案。开始。
师:老师相信你们的方案都是科学合理的,现在就用你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看一看哪组分工最合理,制作最快。让我们脑筋转起来,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让我们变废为宝的梦想快快实现。(开始制作,放音乐。)
三、开个小小展示会,体验成功的滋味
师:好,有的小组做好了。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做好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互相看看,比比,你最喜欢哪一个?快快告诉它的小主人。
师:你想让你的作品更漂亮吗?现在我们给他们布置一个家好吗?请全班同学都来参与,做完的同学把你的作品放到这个展示台上,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背景色。没做完的先不做了,收拾一下周围的卫生。(师布置黑板。)
师:小小展示台布置好了,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师:现在请同学来介绍你的作品,给他起个名字。下面的同学用掌声来表示是否喜欢你的作品。并可以提出你的疑问,我们要为最受欢迎的作品颁奖,并做简单的采访,对观众也要采访。
师:同学们,今后生活中你们将如何处理废品呢?
四、板书
变废为宝
教学后记:我上完了这节美术课后感触很深。变废为宝这节课的显性目标是利用废旧的材料制作立体和半立体的艺术品,隐性目标是渗透环保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觉得应该以变废为美的艺术思路的深度为教学重点来进行思考,可以落脚到某一种方式方法,以点带面,由易到难,通过色彩、形状、质感的联想拓展思路,深入研究。从材料广度进行拓展,可放手体验,自由发挥,达到精彩纷呈。让学生了解如何对废旧物进行联想,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废旧物品变美得可能,调动其操作积极性;通过制作先后的美丑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丽的同时,自动的热爱生活通过自己的能力变废为宝美化环境。
分类垃圾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类垃圾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类垃圾桶;
2、知道分类垃圾桶是由基本形体或基本形体组合的方法设计与制作的;
3、利用废弃物的造型特点进行组合设计,制作分类垃圾桶。
过程与方法:
1、在调查中,学会分门别类地投放废弃物,分类垃圾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在欣赏中,感知分类垃圾桶的造型美、色彩美、实用美的特点;
3、在巧用废弃物进行设计与制作中,了解分类垃圾桶的造型特点,发展形象思维;
4、在动脑、动手中,掌握分类垃圾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感受创作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分类投放垃圾引起注意与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2、体会妙用废弃物进行设计制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形体组合的方法设计分类垃圾桶。
【教学难点】巧用废弃物的造型特点设计制作形式美观的分类垃圾桶。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布置“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的展览。
分类垃圾桶1、调查居住地的社区有多少分类垃圾桶?它的造型、色彩、功能、垃圾分类投放口各有什么特点?
2、人们对分类垃圾桶有多少认识?知道分类投放标志吗?共有多少名路人往垃圾桶里扔废弃物?有多少人分门别类地投放废弃物?家里的垃圾如何处理?
3、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主题,如“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再把调查结果用文字、绘画、照片体现出来,布置展览。
二、探讨“分类垃圾桶”的组合设计与制作方法。
1、参观“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展览。
2、小组进行分类垃圾桶与一般垃圾桶的图片比较(根据下面的拍卖条件)。
3、组织“拍卖垃圾桶”游戏,提出评价条件,各组依据“条件”选1-2幅垃圾桶图片分类垃圾桶,进行拍卖(启发创作思维):
A、造型美观大方:造型优美——几何形或具象形设计,色彩——简单、鲜明;
B、分类功能齐全;
C、使用方便;
D、选用环保材料。
三、阅读课文,探索“垃圾桶的基本形体”与“基本形体组合后变成新的造型”之间的关系。
1、学会读书与思考:
A、认识分类垃圾桶的基本形;
B、如何利用基本形进行不同的组合,掌握多种组合设计制作方法。
2、从“学生作品”中,探讨环保材料的选用。
四、合作创作,体验创作的快乐。
根据拍卖条件,选用材料,进行组合设计与装饰。
五、布置“关注环境、从我做起”展览。
1、提供评价点:a造型美观大方;b分类功能齐全;c废弃物投放方便;d选用环保材料。
2、创作作品拍卖。各小组依据评价点,对自己小组的创作作品进行推荐、拍卖,并送“关注环境、从我做起”展览。
3、感受“关注环境,从我做起”,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参观两个不同的展览分类垃圾桶,体会“废物利用”和应用的目的。
六、板书
分类垃圾桶
教学后记:这一节课主要用了问答的形式来进行,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越上越有兴趣。让学生大胆的独立制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作品自评和互评环节--学生了解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在互评中,巩固了学生对垃圾桶的分来意识。独特创意奖、手工精美奖两个奖项的评比中,将学生的制作热情推向高潮。在课的最后,通过谈话,落实了环保教育,使学生的美术学习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摸一摸:
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和画布”,初步感知两种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
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效果:感受传统绘画与卡通形象不同的形式风格,陶冶审美情趣
参考词汇:
愉快、热闹、天真、可爱、快乐、有趣、开心、亲情、文静、活波、优美
利用卡通片
“声色夺人”,无须只言片语,第一时间即捕获学生视线。
促进交流,使同学们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初步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
多给学生展现自我、锻炼胆量的机会,感受卡通明星的个性特点,了解卡通艺术的夸张性。
利用生动直观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深刻体会卡通形象和色彩的特点,并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初步的卡通形象设计。
色彩、夸张
色彩、结构变化、夸张的美感
让学生体会不同卡通形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及卡通形象的特点,通过对比真是的动物和卡通的动物来归纳出卡通形象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创作出一个卡通形象。
疏密有有序的线产生轻柔、飘逸、优雅的美感
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作用、感知线是辉煌语言之一。
让学生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在欣赏中、感受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
在“线条”造型游戏中,培养想象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这个用图画方法来记事是很有趣的,可是时间一长,人们觉得这个记录方法并不方便,于是人们创造了又像画又像字的符号,后来我们把这个符号叫做象形文字。
小结:原来象形文字有描摹实物的特点。
原来是用了重复和排列的方法。
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要注意,画面要饱满。
出示课件,选派学生上台绘画,指名学生根据画面猜字并奖励
指名学生回答,拿到相应象形字的学生起立高举字卡展示。剩下的这些请小朋友们大声的说出来。
小结:原来象形文字有描摹实物的特点,也就是说和实物很像。
师示范:选择一个象形文字,并将其放大,加粗笔画,再根据字义相关的形象展开联想进行添加装饰。(请学生帮忙添加)
1、在古代,象形文字是人们记载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到了今天,象形文字还可以美化我们身边的物品。老师也找了一些用象形文字美化的生活用品,请欣赏。
2、总结:小朋友们,你们今天表现得真棒!这些象形文字都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我们要向他们那样,用自己的双手把世界装扮得更加美丽。
展示五幅单独的图片之后,展示一张花的拼图,再请大家找一找,或教师进行补充。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花除了观赏之外,还有甚麽用途吗?
师先出示书上的花园图片,“它居然不是用画的方法,是用甚麽方法建成的呢?”
(1)学生讨论叶子的形状,屏幕显示天使咪咪的家,据说他喜欢收藏花的叶子,引发同学们的兴趣
(2)欣赏咪咪的"天使花叶标本",师生分析叶子的特点
猜猜老师爱吃什么?老师爱吃天上的星星。开玩笑,但老师爱吃的水果却很像星星。对----杨桃。
原来当我们不同角度看水果,水果的形状也不同。看课件草莓和莲雾
加一点内容:
这位大师叫什么名字?他想说些什么?(体验作品的美与内涵)
对比感觉:如柠檬黄与橙红、橙与紫:和谐的感觉:如大面积的黄和橙、与小面积的紫形成对比统一的和谐。
引出种子能长出新的植物
组织并引导两个学生演示利用涂色、线条装饰苹果
检
4.28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功的导入,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是一堂成功课的前提条件。
通过这个模仿声音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各种声音的高低、长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敏锐的听辨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从中感受节奏和韵律美。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吃瓜果的人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地球环保的愿望。
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形成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意识,学会欣赏他人。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吃瓜果的人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欣赏、讨论,捕捉“吃水果“的艺术表现特征,引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材料都可以进行加工、创造,知道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比一比、说一说:影子与人(实体)有什么不同?
要点:花纹、线、色
要点:线条;轮廓内的纹理;轮廓外的添加。
感受静态美与动态美
感受概括美
反馈课前学生与父母探讨的结果
从具象形变抽象形或意象形
拟人化、吉祥、有趣、幽默、神奇、生动、可爱、代表好运
渲染活动气氛、象征好运气、代表商品的形象等
提供一些动物形象让学生选择与思考
色彩、夸张
①在“说一说知道的吉祥物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我”造型游戏中,培养想象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②在欣赏中、感受卡通吉祥物拟人化想象夸张,提高审美品位的艺术手法。
③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掌握设计方法。
激发材料的想象与妙用
学会关心别人;喜欢自己设计制作礼物送给父母。
让学生感受父母的期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知节日的意义,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将自己的设想付诸于行动,使学生的创新观念转化成为具体成果。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不足,然后并不是强行指正,而是通过他们自己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造型独特、色彩强烈、装饰性强
能妙用材料和剪、撕纸方法粘贴成“民族娃娃”。
在活动中,学会找不同服饰特点,体验不同审美情趣;
欣赏和了解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感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形式美。
运用生活中的小物品进行造型设计,制作一个民族娃娃。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小物品进行造型设计,结合绘画与剪贴的方式,制作一个民族娃娃。
放得稳、能插花、供观赏等
具象美与抽象美
感受传统剪纸技法
体会阴刻剪纸
对折彩纸
剪出外形
剪图案
贴作品
在探讨中,自主理解和掌握对称式花瓶剪纸法和花纹的设计制作方法;
在创作中,进行不同形的组合尝试,发展创造思维。和同学合作,设计与装饰与众不同的花瓶。
激发兴趣与文化传承情感
在活动中掌握“对称、连接不断、有趣的图象”的设计与制作;
设计剪掉地方不能剪断中轴线
感知民间剪纸造型简练,有趣的剪纸娃娃饱满和对称的形式美。
①在卡纸上设计你喜欢的图案和礼物的外形。有趣的剪纸娃娃
②感受多种材料,引导巧思妙用。
③运用美感形式进行设计,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①在卡纸上设计你喜欢的图案和礼物的外形。
②感受多种材料,引导巧思妙用。
③运用美感形式进行设计,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感受多种材料,引导巧思妙用。
运用美感形式进行设计,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神秘、华丽、有趣、古老、精美
造型、纸材、色彩等
神秘、华丽、有趣、古老、精美
在活动中探索掌握设计与制作城堡的快乐。神秘的城堡
(简介)
同学们福建的土楼现存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当年客家人为了躲避战乱,举族迁入山里,却又碰到野兽和土匪的骚扰。于是,大家联合起来用当地取之不尽地生土,用厚达八米的土墙垒起了高达3—5层高的城堡式的楼房,并建有许多的防御设施。大的可以住一百来户人家,校的甚至也可住十几户人家,况且土楼只有一个出口,外人难以进入。……
面具是世界性的古老艺术,它不但具有艺术的内涵和价值,更以其夸张多变的造型、丰富鲜艳的色彩、能游戏娱乐和美化环境而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过设计制作纸碟怪脸,让同学掌握一些简单的面具设计制作方法与妙用废旧资料的技能,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面具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几何形表现、具象形表现、夸张表现
学生基本能掌握一些简单的面具设计制作方法与妙用材料的技能,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了面具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物品。培养收集能力。
通过制作先后的美丑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丽的同时,自动的热爱生活通过自己的能力变废为宝美化环境。
目的:感知分类垃圾桶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
目的:从关注环保、关注垃圾的处理方式,养成乐意往垃圾桶丢垃圾的习惯方面思考创作
目的:通过拍卖合作作品的形式,进行欣赏与评价,体验应用的目的,感受成功的快乐
检
7.5
说明:课题三号宋体加粗;备课的内容小四仿宋,标题(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一、二、三……)等)加粗;行距26;边距2.3(特殊情况可以灵活处理)
纸碟怪脸(第2课时)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感知民间面具的审美趣味;
2、能利用各种材料和纸碟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观、纸碟怪脸色彩对比鲜明的“纸碟怪脸”面具。
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感受面具的艺术趣味;纸碟怪脸
2、在比较中找出面具的造型与色彩特色,启发创作思路;
3、在探索中,运用各种废弃物进行“怪”面具的形状、色彩、五官的夸张造型与装饰设计,发展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民间面具产生好奇与兴趣;
2、能与同学交流,互相帮助;
3、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利用纸碟和废弃物设计制作一个“纸碟怪脸”。
【教学难点】妙用各种废弃物,设计和装饰怪面具。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探究民间面具的审美情趣。
找一找、想一想:
1、找一找面具上的“点、线、面、色”及具象形。想一想,这些造型元素是用来装饰什么?面具是五官有什么特征?
2、找一找,面具造型奇特的地方和夸张的色彩。
想一想、说一说:
1、面具给你什么感受?(怪异、神秘、恐怖……)
2、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受?
3、面具有什么功能?
二、探究面具美的设计制作方法。
纸碟怪脸看一看、做一做:根据书上的步骤图,边做边想。1、用什么材料才能妙用。
2、怎样排列装饰才美。
3、造型、五官及色彩要怎样设计才有奇特和怪的效果。
三、合作创作,共享成功快乐。
合作创作:材料共享,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1、构思;
2、选材料;
3、如何妙用(形式美的设计和运用材料);
4、合作创作。
戴一戴、玩一玩:戴上面具玩一玩,体验创造的快乐。可模仿非洲民间的一些风俗进行古老的“驱魔保平安”游戏。
了解利用面具的狰狞的造型进行驱魔的做法,是古人对“疾病”的恐惧,在缺乏医学知识和药品的情况下,祈求通过“驱魔”
能得到“神”的帮助,而体验古面具文化。
四、审美与评价。
评价点:
1、造型独特;
2、色彩强烈。
五、板书
纸碟怪脸
1、构思;
2、选材料;
3、如何妙用(形式美的设计和运用材料);
4、合作创作。
教学后记:面具是世界性的古老艺术,它不但具有艺术的内涵和价值,更以其夸张多变的造型、丰富鲜艳的色彩、能游戏娱乐和美化环境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一些简单的面具设计制作方法与妙用材料的技能,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了面具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1.感知目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物品。培养收集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制作活动,发展学生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智慧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准备:水彩笔、蜡笔、彩纸、剪刀、固体胶、纸盒。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魔术导入
师:今天,能和咱们班同学一起上美术课,老师心理特别高兴,所以想给大家变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你们家废旧的报纸都用来做什么?看,老师这有一张旧报纸,经老师一卷变成了什么?魔术棒。再一卷又变成了什么?蜗牛。对,还需要再一拧,出来头和角。看,由一张废纸箱里的废报纸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小蜗牛。你们想变吗?那么大家仔细想:在你们家里有没有这样可以拿来变一变的废旧物品呢?细心的同学想一想来告诉老师和同学。(指名答。)同学们都是细心的人,生活中有这么多废旧不用的物品,虽然没用了,可心理又特喜欢,扔了觉得可惜,怎么办呢?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好,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变废为宝。(板书课题)
二、欣赏中展开想象,激情中投入制作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用废旧物品变成的好东西,你们想不想看?老师有一个小要求:仔细看,认真想,这些好东西都是用什么来制作的?用什么方法来组装的?请看大屏幕。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作品,你喜欢吗?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生答。)猜一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来做的?想一想都是用什么方法组装的?
师:现在你们是不是受到了一些启发,又有了新想法?谁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师:咱们同学真聪明,老师也制作了几个小东西,你们想看吗?不过,老师有个条件:如果哪个做得好请你多鼓励我,哪儿需要修改请你帮助我,好吗?首先,看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材料?你想用它做什么?你认为老师哪儿做得好?(生答。)请同学们鼓励一下好吗?哪做得不好?(生答。)请同学们帮我提个建议好吗?
师:咱们同学可真了不起,个个火眼金睛,想不想做出比老师做得更好的东西来?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为了做得更快更好,我们必须先拿出设计方案来。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比一比哪组的同学最先拿出设计方案。开始。
师:老师相信你们的方案都是科学合理的,现在就用你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看一看哪组分工最合理,制作最快。让我们脑筋转起来,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让我们变废为宝的梦想快快实现。(开始制作,放音乐。)
三、开个小小展示会,体验成功的滋味
师:好,有的小组做好了。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做好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互相看看,比比,你最喜欢哪一个?快快告诉它的小主人。
师:你想让你的作品更漂亮吗?现在我们给他们布置一个家好吗?请全班同学都来参与,做完的同学把你的作品放到这个展示台上,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背景色。没做完的先不做了,收拾一下周围的卫生。(师布置黑板。)
师:小小展示台布置好了,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师:现在请同学来介绍你的作品,给他起个名字。下面的同学用掌声来表示是否喜欢你的作品。并可以提出你的疑问,我们要为最受欢迎的作品颁奖,并做简单的采访,对观众也要采访。
师:同学们,今后生活中你们将如何处理废品呢?
四、板书
变废为宝
教学后记:我上完了这节美术课后感触很深。变废为宝这节课的显性目标是利用废旧的材料制作立体和半立体的艺术品,隐性目标是渗透环保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觉得应该以变废为美的艺术思路的深度为教学重点来进行思考,可以落脚到某一种方式方法,以点带面,由易到难,通过色彩、形状、质感的联想拓展思路,深入研究。从材料广度进行拓展,可放手体验,自由发挥,达到精彩纷呈。让学生了解如何对废旧物进行联想,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废旧物品变美得可能,调动其操作积极性;通过制作先后的美丑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丽的同时,自动的热爱生活通过自己的能力变废为宝美化环境。
分类垃圾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类垃圾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类垃圾桶;
2、知道分类垃圾桶是由基本形体或基本形体组合的方法设计与制作的;
3、利用废弃物的造型特点进行组合设计,制作分类垃圾桶。
过程与方法:
1、在调查中,学会分门别类地投放废弃物,分类垃圾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在欣赏中,感知分类垃圾桶的造型美、色彩美、实用美的特点;
3、在巧用废弃物进行设计与制作中,了解分类垃圾桶的造型特点,发展形象思维;
4、在动脑、动手中,掌握分类垃圾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感受创作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分类投放垃圾引起注意与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2、体会妙用废弃物进行设计制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形体组合的方法设计分类垃圾桶。
【教学难点】巧用废弃物的造型特点设计制作形式美观的分类垃圾桶。
【教学准备】范作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布置“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的展览。
分类垃圾桶1、调查居住地的社区有多少分类垃圾桶?它的造型、色彩、功能、垃圾分类投放口各有什么特点?
2、人们对分类垃圾桶有多少认识?知道分类投放标志吗?共有多少名路人往垃圾桶里扔废弃物?有多少人分门别类地投放废弃物?家里的垃圾如何处理?
3、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主题,如“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再把调查结果用文字、绘画、照片体现出来,布置展览。
二、探讨“分类垃圾桶”的组合设计与制作方法。
1、参观“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展览。
2、小组进行分类垃圾桶与一般垃圾桶的图片比较(根据下面的拍卖条件)。
3、组织“拍卖垃圾桶”游戏,提出评价条件,各组依据“条件”选1-2幅垃圾桶图片分类垃圾桶,进行拍卖(启发创作思维):
A、造型美观大方:造型优美——几何形或具象形设计,色彩——简单、鲜明;
B、分类功能齐全;
C、使用方便;
D、选用环保材料。
三、阅读课文,探索“垃圾桶的基本形体”与“基本形体组合后变成新的造型”之间的关系。
1、学会读书与思考:
A、认识分类垃圾桶的基本形;
B、如何利用基本形进行不同的组合,掌握多种组合设计制作方法。
2、从“学生作品”中,探讨环保材料的选用。
四、合作创作,体验创作的快乐。
根据拍卖条件,选用材料,进行组合设计与装饰。
五、布置“关注环境、从我做起”展览。
1、提供评价点:a造型美观大方;b分类功能齐全;c废弃物投放方便;d选用环保材料。
2、创作作品拍卖。各小组依据评价点,对自己小组的创作作品进行推荐、拍卖,并送“关注环境、从我做起”展览。
3、感受“关注环境,从我做起”,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参观两个不同的展览分类垃圾桶,体会“废物利用”和应用的目的。
六、板书
分类垃圾桶
教学后记:这一节课主要用了问答的形式来进行,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越上越有兴趣。让学生大胆的独立制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作品自评和互评环节--学生了解自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