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1寒假中,认真研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复阅读了本书有关“教学目标”中的章节,深刻反思了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书中提到,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我觉得,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示灯,教学目标指到哪,课堂教学的列车就开到哪。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明确、归纳总结是否清晰,直接指引着教学过程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便把握不准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便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它的“三导”功能
我把本书作者提到的教学目标的功能概括为“三导”:
(一)导学
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充分分析学情,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具体、明确,有导向作用。
(二)导教
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教师的教学步骤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教学活动既要易操作,又要保证班级纪律。
(三)导测量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出量化、可视、具体的规定,为诊断性测试和阶段性学科质量监测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学活动有了科学、合理、具体、可操作、易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进行“逆向设计”,教师的课堂便有了“指挥棒”,学生的学习便有了较为明确的导向,教学质量评估的“命题者”便有了可参考、可衡量的具体测量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越细致、越具体、越一目了然,教师的教学就越有侧重点,学生的复习就越简单,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就越清晰,整个的教学过程便越流畅。
三、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缘起于对学生“源头”的关注缺失
(一)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
在我们如火如荼开展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将集体备课分为全册备课、模块备课和单元备课。通过阅读本书,我们知道,对小学英语而言,课程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需要达到的二级目标,以及学生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需要达到的分级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更细致的模块、单元的话题、功能、情感等具体的目标。二者是统领关系、总分关系,决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注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忽视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备课中的教学目标基本约等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目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目标意识是缺失的。这样一来,学生只有见到试卷才会两眼放光,学生成了“书呆子”。而对于语言背后的历史演变思考呢?对于文化背后的教育性思考呢?对于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理解与接纳呢?我们的教育,在很多年的发展中,正是缺失了思维与文化,才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基础教育才错失了很多与更高端的学术接轨的良机。
读书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保底不封顶”,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水平与能力的源头得到发展。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2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平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习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 “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习”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 “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相关文章:
1.《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
2.追求文明的教学设计教案
3.我理解的作文
4.包容与理解的作文
5.追求人生,追求自我6.追求,追求作文800字
7.理解的温暖作文
8.有关追求的作文:执着的追求
9.追求卓越读后感
第二篇: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华理附中许炜佶
暑假期间学习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以避开学校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前者没有明确学习体验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后者缺少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缺乏为确保学习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过程。本书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目的;必须首先关注期望,然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合教学行为;认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
1、需要树立的教学观点
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解者。
2、如何能达到逆向设计?(与“翻转课堂”有相似之处)很多教学缺乏目的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可以思考以下的问题:什么可以用来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达到这些目标的证据是什么样的?教与学所指向的、构成评估的表现行为是什么样的?
在课堂教学中,悄悄走向一名学生,问他以下问题: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做?它会帮助你做什么?你和你先前做的事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3、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如上图所示的三个阶段。
阶段1: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
阶段2: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阶段3:如果学生要有效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观性目标,我们需要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 综上所述,逆向设计会使预期结果,关键表现以及教与学体验之间产生更大的一致性,从面使学生有更好的表现-而这,正是设计的目的所在。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第三篇:《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后感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后感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后感1
自从学校发下书来后,我便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下面汇报一下感悟。
一、对全书认识以及主要观点摘录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本书就是帮助老师们如何把“剩下的东西”教给学生。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课程设计、教育评估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创造 “逆向设计法”,使教学致力于发掘大概念,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而不是灌输零散、学了不会用的知识。
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自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了UbD框架。通过借鉴大量教师的实践反馈,两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关键概念作了清晰透彻的阐释,比如大概念和基本问题;并关注理解六侧面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本书为教师设计者建设课程体系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确保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体验。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压力特别大,好多的名词我不是很理解。看的时候特别吃力。 通过学习我对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的认识当中,我们经常把“理解”作为了解、明白来说,比如语文学习中让学生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大概含义等等。当学生能回答出这个词的意思时,我们就会判定他理解了。在这过程中,我们把“理解”的含义局限在了对一些概念知识的解释、回忆和再现上。往往这样简单地判定学生理解的后果是到了做题时,仍有学生不会做,这时身为老师的我们才发现原来这群学生还是没有“理解透”。读了绪论,发现“理解”内涵原来能更深。书中的“理解”更注重于学习的迁移,更意味着行动,而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迁移的环境和挑战中也成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因此,我觉得我需要树立一个新的教学观点了:我们要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那个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解者。
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应用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了”意味着我们能够证明自己有能力转化所学习的知识。当我们理解时,我们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知识,而不仅是僵化刻板的回忆和再现。
二、下面分享我从这部书当中勾勒出来的几个重要的教学实用办法观点。
一、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评价。
二,讲授教学法。某知识内容通过明确的教学和学生阅读,以最快的,最有效的方式获得,然后是检查学生对他们的理解。270页
三,建构助学法。
四、个别指导法。一味地讲而不让学习者尝试任务并得到必要的反馈是愚蠢的。
五、当学习中,没有一个特定的核心挑战目标或者表现性,目标需要关注时。教师往往会讲的太多。
六、注意适时与有备无患的区别。
七、提供前后反思和元认识机会。没有反思,就不是做中学。
八,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你的工作不是解释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资源来使用,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重要概念,并引用特定表现所显示的知识和技能。
九、开展案例教学。
让学生来评价案例的优劣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十 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时机就是一切,274页
包括一下内容,什么时候做某件事情?。
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
什么时候我该帮助学生去体验并反思。
什么时候改让学生去尝试表现,并给予反馈。
什么时候我该提问,什么时候该回答。
什么时候该支持。什么时候该提供其他合理的选择。
什么时候我给讲自己的观点,什么时候该唱反调。
什么时候该去做研究?什么时候该让学生去做,什么时候该声明本课的目的?什么时候去做推断。
277页,检验理解的技术。
重要的观点之二,关于讨论。
什么时候我该提出问题,然后阻止大家讨论。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发起讨论?
质疑一个不恰当的答案?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挑战。
什么时候我该去进行帮助,一个对观点存在明显失误的学生?
什么时候我该去等一等?
什么时候改明确去纠正错误陈述?
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来?
什么时候我该表现的像一个安静的旁观者?
什么时候我该像一个合作的参与者?
我们要确定。获得知识,并赶快使用它。
我们要确定智慧,不会被告知。
我们需要更多的形成性评价。
再一个重要的观点。口头提问。277页。
要使用下面的问题可进一步追问,来定期检验理解。
一什么如何类似不同于什么。
什么是什么的组成部分特征。
我们以哪种方式来展示,说明什么
什么如何与什么相关联。
你可以对什么增加哪些观点的细节。
给什么一个明显的例子。关于什么是错误的。
你会从什么当中推断出什么来。
从什么当中,你得出什么的结论。
我们试图回答哪些问题?我们试图解决哪些问题
二、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介绍和理解的六个侧面介绍。
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章节,恐怕就是第一章《逆向设计》了。正如文中所说的,教师是设计师。我喜欢比较现实地学习实施的方法和步骤。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在阶段一中,我们思考教学目标,查看已发布的内容标准,检验课程预期结果。设计流程的第一阶段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8页
在阶段一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告诉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用于证实预期学习是否已完成)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9页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头脑中有了清晰明确的结果和关于理解的合适证据后,就该全面考虑最适合的教学活动了。
在逆向设计的第三阶段,我们必须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结果,他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9页
通过阅读,让读者认识和理解了一个很深刻的概念,就是UbD,逆向设计。本章节中向我们提供了逆向设计模板,第23页
它提供了UbD模板的雏形,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逆向设计,依葫芦画瓢,对于一个逆向设计的初学者来说,相当有意义!
为了让初学者进一步理解逆向设计的方法,掌握逆向设计的技能,文中还以(第23页)“三页模板:营养案例”为例,阐述了UbD模板设计标准、设计工具,帮助我们产生更高质量的设计。与此同时,还向我们剖析了使用UbD新手鲍勃.詹姆斯的设计思考和反思过程,引领我们走近UbD!
我想,同理,阅读理论书籍,了解知识技能,也只是停留在灌输与填鸭层面,如何真正理解"逆向设计",还应开展实战运用,模仿着进行一、二次逆向设计,针对性地开展点评指导,进行逆向设计比评、说说设计思考和反思,才能将教师们最终引向"逆向设计"之路,才能逐渐削弱活动式、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本书我还特别看重的几个章节:第四章理解六侧面
侧面1:解释
侧面2:阐明
侧面3:应用
方面4:洞察
方面5:神入
侧面6:自知
理解六侧面对教与学的.关键启发
此章节将理解分为了六个侧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
侧面一:解释(恰如其分地运用理论和图示,有见地、合理地说明事件、行为和观点)
这里的理解是指人们能够解释事物是如何运作的,它们反映了什么,在什么地方相互联系,为什么会发生。也就是说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们对一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基于问题的学习。
侧面二:阐明(演绎、解说和转述,从而提供某种意义)
这里的解释是指一个人能够将一件事阐述得让别人从中感受到意义,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本领。
侧面三:应用(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
这里的理解是指具体知识的迁移和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侧面四:洞察(批判性的、富有洞见的观点)
这里的理解是指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理解,以及进行对比,从而锻炼洞察力。
侧面五:神入(感受到比人的情感和世界观的能力)
这里的理解我还不够明白,希望读完本书能够对此进行一个补充。
侧面六:自知(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如何促进或妨碍了认知)
在这六个侧面中,“解释”是处于第一位的,因此可以说,在理解中,首先要能够做到“解释”。基于这理解六侧面,书中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问题模版,让我也更深入地有了一个理解。在教学中,也可以以此由浅及深。第136页有一个非常好基于理解的六侧面的问题模板。
我们应当把理解六侧面渗透到逆向设计三阶段的思考中,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所需要的理解、必要的评估任务和最有可能促进学生理解的学习活动。这些侧面能提醒我们,理解不能靠陈述事实,为了使学习获得所期望的意义构建,理解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行为和绩效评估。怎样才能让学习者理解老师所教的内容呢?这才是我们每个老师值得去深究的问题!理解才是我们老师的目标,然而教学设计必须使得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时有意义,而不是草草行事!
第九章 设计学习213页也不错。
在所有章节的阅读中,第九章“设计学习”更是夺人眼球。根据教学目标,对于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我们究竟要完成哪些内容?什么样的计划是一个好计划?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它必须兼具吸引力与有效性。
那么吸引力和有效性的标志是什么?我们如何“体现”这些特质?书中提出了精彩的WHERETO要素,值得我们学习并实践。
还有第十章、十二章等。
教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教材所呈现给师生的学习内容,其背后有许多“弦外之音”,需要师生借助综合性的思考来加以理解。教师自己如果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洞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成功,必须始终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理解他们在学生上的纠结与困难。
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必须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接受“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知识不能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它只能通过巧妙设计和有效指导由学习者自我构建而来。
这本书我还要仔细阅读。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后感2
本书作者将“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宗旨。作者引用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对理解的认识:“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的意义的结果”。“事实”是知识,是知道;“理解”是“意义”或“探求意义”,是思维,最终形成“结果”这样的思想。作者在比较“知道”和“理解”时候,对“理解”提出了如下的理解:事实的意义,提供事实关联和意义的理论(证明),不可靠的、形成中的理论(证伪),有关程度和复杂性(理论间的关系),知识和知识的来由(明辨),对知识的具体使用研究(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括号内容是我的理解,由此看出,作者对“理解”赋予的丰富和高级的意义。
作者认为,理解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推断,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美国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从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到保罗的《批判性思维工具》,都把思维训练提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对我们的核心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国内一直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教育的有上海的余党绪老师和董毓教授。他们不遗余力的为批判性思维奔走呼告,而且成就斐然。余党绪老师的思辨,将批判性思维和读写训练结合,提倡整本书的'思辨阅读,已经蔚然成风。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领域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文本,新意迭出,成就卓著。潘新和教授的皇皇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对当下普遍的“议论文三要素”和高考伪文体进行了批判性的解构和重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作者还认为“理解具有可迁移性”。没有理解,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的理解。理解使我们既有创造力又能成功。理解就是透过具体知识的表象而对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内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对终极原理“道”的理解,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至简。在纷繁复杂的知识背后存在一个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达到“理解具有可迁移性”的目标。
作者特意提出了“学生的误解以及我们的感悟”。误解不是无知。它是指在一个新情况下用貌似合理但并非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们已经明白,误解具有非常有用的教学价值。误解是将隐含的歧途显性化,误解具有袪魅解蔽的功能。误解不仅仅需要纠正错误,它更重要的价值是一种尝试,教师不但不能抑制这种尝试,而且还要鼓励,并参与共同试误,进而启发探索。歪打正着,因误生奇,“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误解之于生成,价值正在此处。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后感3
寒假中,认真研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复阅读了本书有关“教学目标”中的章节,深刻反思了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书中提到,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我觉得,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示灯,教学目标指到哪,课堂教学的列车就开到哪。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明确、归纳总结是否清晰,直接指引着教学过程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便把握不准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便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它的“三导”功能
我把本书作者提到的教学目标的功能概括为“三导”:
(一)导学
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充分分析学情,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具体、明确,有导向作用。
(二)导教
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教师的教学步骤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教学活动既要易操作,又要保证班级纪律。
(三)导测量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出量化、可视、具体的规定,为诊断性测试和阶段性学科质量监测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学活动有了科学、合理、具体、可操作、易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进行“逆向设计”,教师的课堂便有了“指挥棒”,学生的学习便有了较为明确的导向,教学质量评估的“命题者”便有了可参考、可衡量的具体测量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越细致、越具体、越一目了然,教师的教学就越有侧重点,学生的复习就越简单,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就越清晰,整个的教学过程便越流畅。
三、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缘起于对学生“源头”的关注缺失
(一)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
在我们如火如荼开展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将集体备课分为全册备课、模块备课和单元备课。通过阅读本书,我们知道,对小学英语而言,课程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需要达到的二级目标,以及学生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需要达到的分级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更细致的模块、单元的话题、功能、情感等具体的目标。二者是统领关系、总分关系,决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注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忽视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备课中的教学目标基本约等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目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目标意识是缺失的。这样一来,学生只有见到试卷才会两眼放光,学生成了“书呆子”。而对于语言背后的历史演变思考呢?对于文化背后的教育性思考呢?对于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理解与接纳呢?我们的教育,在很多年的发展中,正是缺失了思维与文化,才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基础教育才错失了很多与更高端的学术接轨的良机。
读书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保底不封顶”,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水平与能力的源头得到发展。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中国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习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习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习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习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征询学习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习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后感4
寒假期间,我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对其中一位语文老师的教学案例印象尤为深刻。这位语文老师以“苹果”为主题,设计了多学科的各种教学活动。
站上讲台二十多年,从一开始的拼命三郎,执着勤恳地诲人不倦,到取得一点成绩后逐渐开始的迷茫,迷茫于自己这样任劳任怨手把手地教,是救了学生还是害了学生?这样的迷茫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曾几度让我想逃离这个我深爱的三尺讲台。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课堂。后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开始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但这仍然不是我心中憧憬的课堂。我想看到的是孩子们真正能用自己的头脑思量问题,能用自己的小手亲自实践,能够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沉醉在学习中,不浪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这样的愿望埋在心里一直不敢说,因为太过于理想主义。可是,心没死,却又无路可走。虽然知名教师的荣誉挂在头上,但是我很羞愧,只能在自己的教室里做一些小小的改变,但似乎也总让我快乐不起来。离退休的日子越近越不安:我的教学究竟带给了学生什么?他会自己学习吗?他会自己思量吗?我到底怎样教才干实现这些愿望呢?……
直到这个寒假读到这本书,看到这个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并不是基于学生理解上的设计,才解开我心中的疑惑与矛盾。那时,北京亦庄的校长说这样的课程是不参加期末考试的,正像这位语文老师一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很少有评估手段能测试出学生是否真正深入地理解了课程内容。以活动为导向的.课程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的爱好,也能环绕一个主题提供各学科的关联,但是这样学习的最终价值值得思量,学生在多样活动中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有价值的内容标准?在诸如创意叶子粘贴画写作创意故事完成信息检索等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怎样的理解?也就是说离开课程体系设计这样的活动课程仍然无法实现学生对应学的知识的深度理解。
那么,怎么设计才干让学生们理解教学设计呢?重复读了很多遍,明晰“学生理解”的目标,探究“好设计”的方法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双重目的。结合书中设计“苹果”课程的语文老师的做法,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晰每个单元的主题,环绕单元主题设计多学科多样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既能够参与活动又能够实现课程目标。
当然,这样为理解而教的设计要想真正实现还有很大的难度,很多的艰难如何克服还需更多的思量,但是至少它指明了一些方向,让我不再彷徨,遵循“计划——修订——教学——评估——反思——调整”这样的循环不断努力前行!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后感5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平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习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 “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习”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 “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后感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挖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具备学习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习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习。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有学习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学习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习材料(主要指教材),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习,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一、理解
“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也在反思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及时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尽管他们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伪学习”的疾病蔓延:忘记了,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以及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书中称之为健忘、癔想和呆滞。而老师们展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繁琐辛苦,积劳成疾。最终导致师生双方面对压力都在埋怨,心理压力很大,不快乐,幸福感低。
二、逆向
“逆向“是指确定目标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的制定。这就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学—评。而是学—评—教。我们需要把学生想象为我们的主要客户,设计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学习效果。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习”和“有效的学习”。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UbD:逆向设计三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我把他定义为学习目标),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觉得应该包含表现性和测评基础性),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即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正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习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其中关于“大概念”核心目标的解释,它不只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大”,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使学习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开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大概念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在该领域中引发新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初学者学习。
这里让我有深入的理解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问题的提出的价值,需要探究和开放性的思维,回答问题,而不是脱口而出一个答案。中山区正在广泛开展问题化学习实践研究,其中要建构知识和问题系统,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习行为。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每个问题与核心问题的联系,处于问题系统的什么位置,那很难做好事情。书中不但提出了大概念、核心问题,还高度重视基本问题,指出它必须包含看六个指标:能引起对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激发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持续反思;与前知识和背景有意义联系;迁移到其他情境。而关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个目标,它能够成为基本问题必须在真正挑战背景中被问及的问题。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标是流畅、灵活、有效的表现。需要老师做出选择,当面对复杂的行为挑战时,指导何时使用何种技能,如何使用及为什么使用这种技能。例如“这是什么模式,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所有数学思想和问题解决得核心。使用基本问题的数量书中也给出了建议,2——5个,少即是多。
关于“理解”这个复杂、易混淆的目标,书中也进行了各个侧面,不同角度的剖析。指出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一个用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的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也认为“迁移”必须作为学校所有教学的目标,因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到更多的知识,远比从教师哪里学到的多。布鲁纳提出迁移的重要性,灌输式教学从长期来讲是不经济的,一是很难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后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二是学习毫无智力成就的快感。三是没有互相关联的结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忘。书中还提到教师要充分认识“误解”的价值,误解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
随后书中介绍了有效的评估,评估和测评的意义不同,要比测评更广泛,包含表现性和单纯评价性。文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有效评估不是一张快照,更像是收集了纪念品和图片的剪贴簿。有效评估这不会紧紧在教学结束时一考了之,而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形式收集大量数据。那么当我们计划要收集关于“理解”的证据时。可以用“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随堂检测与考试——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的评估方法,还给出了关于理解的6个内涵的不同评估标准和方法。
而关于最佳学习设计书中给出了相关特点的表述:有清晰的表现目标;动手操作;有趣的;真实世界应用;反复试验机会;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预留时间;方法分组任务多样性;安全;教师的角色是协调者或教练;沉浸体验;全局观念。
而关于理解的教,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还扮演了三个彼此不相关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这是逆向设计的关键所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教师有三个教学角色,那么,哪些角色适合追求理解的教学?”它取决于我们特定的目标、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孩子以及一些具体的情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豁然开朗,如果开车迷路,我希望有人直接告诉我如何直接到达街道,而学习烹饪,那就完全不同。好的教学构想必须考虑目标、学习者特征和具体情境。
书中也考虑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要求我们谨防习惯和舒适引发的自我欺骗。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久了,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往往就会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并用习惯的行为和思维做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学习时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考虑怎样教才舒服。我们该讲多少,让学习者“做”多少?应该“讲掉”多少,帮助学习者“揭示”多少?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比例很可能时你不习惯的。
喜欢讲课的老师讲得太多,不喜欢讲课的老师讲的太少。
热衷于模棱两可风格的老师会使讨论处现不必要的混乱,目的性强和任务导向的老师,经常在研讨上干预太多,并阻断富有成效的探究。
喜欢辅导的老师有时会给予太多的训练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喜欢整体布局的老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能力。
追求理解的教学向教师习惯的、舒适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要根据需要,经常性的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因此任何建议都是基于“如果……那么……”的条件语句。
如果单元的目标时发展主要技能,那么个别化辅导是关键。(但要记住,促进对大概念策略的理解将是智慧的开展个别化辅导的关键。)
如果学习目标时理解一个违反直觉的观点,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精心设计的促进探究的体验,及时我们会因花费大量时间而不安。
面向学习体验之后的巩固学习,讲授教学法可能时最有效的。
总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选择哪个使用时机,都要根据预期表现所需要的特定学习类型来选择。也就是对于一个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深刻理解,学会迁移,用了,会用,和用好的区别,也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和一名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好的教学设计的表现:清晰的表现性目标;亲自实践;聚焦有趣且重要的观点;真实世界的应用;强大的反馈系统;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和建模;反馈的时间;方法分组任务的多样性;安全;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沉浸式体验;学习内容的整体和部分之间转换,明确任务蓝图。
这些好的“教学设计”与好的“学习设计”的特点是一一对应,互相作证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不是不顾结果的“灌输”教材内容,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教。逆向设计(而不是教材内容安排)——从内容到绩效标准(以及隐含的评估内容)——是履行教学义务的最好方式。好的教师需要像“教练”一样,更加关注让学习者可以自我表现这一最终目标,也会因为“理解”的教,而拥有智慧幸福的职业生涯。学生会因为“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对生活更加充满兴趣和热情,更愿意为精彩表现而克服困难,甘愿枯燥艰苦的训练,以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实现理解的教学设计对师生的终身发展,都是一件幸福的、且有意义的事情。
第四篇: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读了由美国学者格兰特。威尔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Unders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一书,个人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线教师阅读的书籍。细读此书,再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共有十三个章节,笔者对“理解”的概念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解释,指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得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只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此书提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关注学习期望,产生适合的教学方式,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这个概念和方法对于我们为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很有启迪,特别是对于今天提倡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这本书还提出了一种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方法,旨在促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习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解概念的框架UbD,帮助他们理解一些零散的知识和技能,并揭示与内容相关的大概念。通过对大量的教学实践进行积累和总结,本书提出了一个关于学生理解的单元模板,以协助教师设计课程以评估。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提出了如何把教学单元放在一个更大,更连贯、更结构化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进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此书指出,教师帮助学生领悟到,期望学生做的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要在有问题的、隐性的地方发现意义。也就是说,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必须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接受“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这样的教学理念恰好与《课标》相呼应,《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构成的六要素是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这六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并且提出了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教师要设计和提出指向不同思维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他们的思维从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逐渐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交互性和社会性特点,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引领学生多角度分析、审视、赏析和评价语篇,比较文化异同,产生思维碰撞,注意避免将教师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告诉或强加给学生,或者以教师的逻辑限制学生的思考。通过语言、内容和思维融合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利用结构化新知完成真实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感觉设计教学存在很多误区,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的为了教而教,而不去思考这个单元教学以及每一课时要达到什么目标,学生是否能理解这些目标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这是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没有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学的核心是什么。通读此书后,我了解到良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技术技能,而是为了目标及其潜在含义为导向,产生更全面更具体的学习:了解到知识不能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它只能通过巧妙设计和有效指导由学习者自我建构而来。所以,开发学生理解力的课程要做的就是“教”学生不仅仅要学习事实和技能,还应当探究它们的意义。
下面结合我读这本书的体会简单说说日后的教学设计方向。以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的单元教学设计为例,首先确定此单元的话题是人与社会,此话题是有关志愿及慈善活动,以此确定单元大观念。以始为终的理念来设计本单元各课时的教学,也称为逆向设计,这种方法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以本单元第一课时为例)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这一阶段教师要先思考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知道和理解一些志愿者工作,以及他们能做哪些具体的志愿者工作,理解这些志愿者工作产生的价值和意义。教师的设计流程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需要教师思考通过观察及平常与学生的谈话,或问卷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有阶段一预期的理解。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基于以上两个阶段,来选择正确教学方法、教学顺序以及教学资源。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读出公告栏所列的英文内容,学习相关表述;
2、开展“头脑风暴”活动,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教师在词汇和语法上提供援助;
3、开展听力游戏;
4、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等等。
通读全书后,明白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研究基础和关键理念,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教师真的懂得思考,才能设计出合情合理的教学目标。以终为始设计的教与学的活动就是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对所学内容能做到真正的“理解”确保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
第五篇: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1
自从学校发下书来后,我便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下面汇报一下感悟。
一、对全书认识以及主要观点摘录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本书就是帮助老师们如何把“剩下的东西”教给学生。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课程设计、教育评估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创造 “逆向设计法”,使教学致力于发掘大概念,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而不是灌输零散、学了不会用的知识。
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自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了UbD框架。通过借鉴大量教师的实践反馈,两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关键概念作了清晰透彻的阐释,比如大概念和基本问题;并关注理解六侧面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本书为教师设计者建设课程体系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确保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体验。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压力特别大,好多的名词我不是很理解。看的时候特别吃力。 通过学习我对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的认识当中,我们经常把“理解”作为了解、明白来说,比如语文学习中让学生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大概含义等等。当学生能回答出这个词的意思时,我们就会判定他理解了。在这过程中,我们把“理解”的含义局限在了对一些概念知识的解释、回忆和再现上。往往这样简单地判定学生理解的后果是到了做题时,仍有学生不会做,这时身为老师的我们才发现原来这群学生还是没有“理解透”。读了绪论,发现“理解”内涵原来能更深。书中的“理解”更注重于学习的迁移,更意味着行动,而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迁移的环境和挑战中也成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因此,我觉得我需要树立一个新的教学观点了:我们要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那个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解者。
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应用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了”意味着我们能够证明自己有能力转化所学习的知识。当我们理解时,我们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知识,而不仅是僵化刻板的回忆和再现。
二、下面分享我从这部书当中勾勒出来的几个重要的教学实用办法观点。
一、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评价。
二,讲授教学法。某知识内容通过明确的教学和学生阅读,以最快的,最有效的方式获得,然后是检查学生对他们的理解。270页
三,建构助学法。
四、个别指导法。一味地讲而不让学习者尝试任务并得到必要的反馈是愚蠢的。
五、当学习中,没有一个特定的核心挑战目标或者表现性,目标需要关注时。教师往往会讲的`太多。
六、注意适时与有备无患的区别。
七、提供前后反思和元认识机会。没有反思,就不是做中学。
八,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你的工作不是解释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资源来使用,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重要概念,并引用特定表现所显示的知识和技能。
九、开展案例教学。
让学生来评价案例的优劣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十 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时机就是一切,274页
包括一下内容,什么时候做某件事情?。
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
什么时候我该帮助学生去体验并反思。
什么时候改让学生去尝试表现,并给予反馈。
什么时候我该提问,什么时候该回答。
什么时候该支持。什么时候该提供其他合理的选择。
什么时候我给讲自己的观点,什么时候该唱反调。
什么时候该去做研究?什么时候该让学生去做,什么时候该声明本课的目的?什么时候去做推断。
277页,检验理解的技术。
重要的观点之二,关于讨论。
什么时候我该提出问题,然后阻止大家讨论。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发起讨论?
质疑一个不恰当的答案?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挑战。
什么时候我该去进行帮助,一个对观点存在明显失误的学生?
什么时候我该去等一等?
什么时候改明确去纠正错误陈述?
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来?
什么时候我该表现的像一个安静的旁观者?
什么时候我该像一个合作的参与者?
我们要确定。获得知识,并赶快使用它。
我们要确定智慧,不会被告知。
我们需要更多的形成性评价。
再一个重要的观点。口头提问。277页。
要使用下面的问题可进一步追问,来定期检验理解。
一什么如何类似不同于什么。
什么是什么的组成部分特征。
我们以哪种方式来展示,说明什么
什么如何与什么相关联。
你可以对什么增加哪些观点的细节。
给什么一个明显的例子。关于什么是错误的。
你会从什么当中推断出什么来。
从什么当中,你得出什么的结论。
我们试图回答哪些问题?我们试图解决哪些问题
二、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介绍和理解的六个侧面介绍。
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章节,恐怕就是第一章《逆向设计》了。正如文中所说的,教师是设计师。我喜欢比较现实地学习实施的方法和步骤。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在阶段一中,我们思考教学目标,查看已发布的内容标准,检验课程预期结果。设计流程的第一阶段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8页
在阶段一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告诉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用于证实预期学习是否已完成)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9页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头脑中有了清晰明确的结果和关于理解的合适证据后,就该全面考虑最适合的教学活动了。
在逆向设计的第三阶段,我们必须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结果,他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9页
通过阅读,让读者认识和理解了一个很深刻的概念,就是UbD,逆向设计。本章节中向我们提供了逆向设计模板,第23页
它提供了UbD模板的雏形,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逆向设计,依葫芦画瓢,对于一个逆向设计的初学者来说,相当有意义!
为了让初学者进一步理解逆向设计的方法,掌握逆向设计的技能,文中还以(第23页)“三页模板:营养案例”为例,阐述了UbD模板设计标准、设计工具,帮助我们产生更高质量的设计。与此同时,还向我们剖析了使用UbD新手鲍勃.詹姆斯的设计思考和反思过程,引领我们走近UbD!
我想,同理,阅读理论书籍,了解知识技能,也只是停留在灌输与填鸭层面,如何真正理解"逆向设计",还应开展实战运用,模仿着进行一、二次逆向设计,针对性地开展点评指导,进行逆向设计比评、说说设计思考和反思,才能将教师们最终引向"逆向设计"之路,才能逐渐削弱活动式、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本书我还特别看重的几个章节:第四章理解六侧面
侧面1:解释
侧面2:阐明
侧面3:应用
方面4:洞察
方面5:神入
侧面6:自知
理解六侧面对教与学的关键启发
此章节将理解分为了六个侧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
侧面一:解释(恰如其分地运用理论和图示,有见地、合理地说明事件、行为和观点)
这里的理解是指人们能够解释事物是如何运作的,它们反映了什么,在什么地方相互联系,为什么会发生。也就是说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们对一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基于问题的学习。
侧面二:阐明(演绎、解说和转述,从而提供某种意义)
这里的解释是指一个人能够将一件事阐述得让别人从中感受到意义,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本领。
侧面三:应用(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
这里的理解是指具体知识的迁移和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侧面四:洞察(批判性的、富有洞见的观点)
这里的理解是指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理解,以及进行对比,从而锻炼洞察力。
侧面五:神入(感受到比人的情感和世界观的能力)
这里的理解我还不够明白,希望读完本书能够对此进行一个补充。
侧面六:自知(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如何促进或妨碍了认知)
在这六个侧面中,“解释”是处于第一位的,因此可以说,在理解中,首先要能够做到“解释”。基于这理解六侧面,书中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问题模版,让我也更深入地有了一个理解。在教学中,也可以以此由浅及深。第136页有一个非常好基于理解的六侧面的问题模板。
我们应当把理解六侧面渗透到逆向设计三阶段的思考中,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所需要的理解、必要的评估任务和最有可能促进学生理解的学习活动。这些侧面能提醒我们,理解不能靠陈述事实,为了使学习获得所期望的意义构建,理解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行为和绩效评估。怎样才能让学习者理解老师所教的内容呢?这才是我们每个老师值得去深究的问题!理解才是我们老师的目标,然而教学设计必须使得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时有意义,而不是草草行事!
第九章 设计学习213页也不错。
在所有章节的阅读中,第九章“设计学习”更是夺人眼球。根据教学目标,对于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我们究竟要完成哪些内容?什么样的计划是一个好计划?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它必须兼具吸引力与有效性。
那么吸引力和有效性的标志是什么?我们如何“体现”这些特质?书中提出了精彩的WHERETO要素,值得我们学习并实践。
还有第十章、十二章等。
教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教材所呈现给师生的学习内容,其背后有许多“弦外之音”,需要师生借助综合性的思考来加以理解。教师自己如果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洞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成功,必须始终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理解他们在学生上的纠结与困难。
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必须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接受“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知识不能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它只能通过巧妙设计和有效指导由学习者自我构建而来。
这本书我还要仔细阅读。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2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挖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具备学习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习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习。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有学习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学习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习材料(主要指教材),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习,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一、理解
“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也在反思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及时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尽管他们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伪学习”的疾病蔓延:忘记了,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以及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书中称之为健忘、癔想和呆滞。而老师们展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繁琐辛苦,积劳成疾。最终导致师生双方面对压力都在埋怨,心理压力很大,不快乐,幸福感低。
二、逆向
“逆向“是指确定目标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的制定。这就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学—评。而是学—评—教。我们需要把学生想象为我们的主要客户,设计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学习效果。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习”和“有效的学习”。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UbD:逆向设计三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我把他定义为学习目标),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觉得应该包含表现性和测评基础性),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即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正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习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其中关于“大概念”核心目标的解释,它不只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大”,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使学习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开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大概念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在该领域中引发新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初学者学习。
这里让我有深入的理解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问题的提出的价值,需要探究和开放性的思维,回答问题,而不是脱口而出一个答案。中山区正在广泛开展问题化学习实践研究,其中要建构知识和问题系统,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习行为。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每个问题与核心问题的联系,处于问题系统的什么位置,那很难做好事情。书中不但提出了大概念、核心问题,还高度重视基本问题,指出它必须包含看六个指标:能引起对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激发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持续反思;与前知识和背景有意义联系;迁移到其他情境。而关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个目标,它能够成为基本问题必须在真正挑战背景中被问及的问题。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标是流畅、灵活、有效的表现。需要老师做出选择,当面对复杂的行为挑战时,指导何时使用何种技能,如何使用及为什么使用这种技能。例如“这是什么模式,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所有数学思想和问题解决得核心。使用基本问题的数量书中也给出了建议,2——5个,少即是多。
关于“理解”这个复杂、易混淆的目标,书中也进行了各个侧面,不同角度的剖析。指出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一个用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的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也认为“迁移”必须作为学校所有教学的目标,因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到更多的知识,远比从教师哪里学到的多。布鲁纳提出迁移的重要性,灌输式教学从长期来讲是不经济的,一是很难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后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二是学习毫无智力成就的快感。三是没有互相关联的结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忘。书中还提到教师要充分认识“误解”的价值,误解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
随后书中介绍了有效的评估,评估和测评的意义不同,要比测评更广泛,包含表现性和单纯评价性。文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有效评估不是一张快照,更像是收集了纪念品和图片的剪贴簿。有效评估这不会紧紧在教学结束时一考了之,而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形式收集大量数据。那么当我们计划要收集关于“理解”的证据时。可以用“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随堂检测与考试——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的评估方法,还给出了关于理解的6个内涵的不同评估标准和方法。
而关于最佳学习设计书中给出了相关特点的表述:有清晰的表现目标;动手操作;有趣的;真实世界应用;反复试验机会;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预留时间;方法分组任务多样性;安全;教师的角色是协调者或教练;沉浸体验;全局观念。
而关于理解的教,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还扮演了三个彼此不相关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这是逆向设计的关键所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教师有三个教学角色,那么,哪些角色适合追求理解的教学?”它取决于我们特定的目标、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孩子以及一些具体的情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豁然开朗,如果开车迷路,我希望有人直接告诉我如何直接到达街道,而学习烹饪,那就完全不同。好的教学构想必须考虑目标、学习者特征和具体情境。
书中也考虑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要求我们谨防习惯和舒适引发的自我欺骗。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久了,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往往就会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并用习惯的'行为和思维做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学习时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考虑怎样教才舒服。我们该讲多少,让学习者“做”多少?应该“讲掉”多少,帮助学习者“揭示”多少?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比例很可能时你不习惯的。
喜欢讲课的老师讲得太多,不喜欢讲课的老师讲的太少。
热衷于模棱两可风格的老师会使讨论处现不必要的混乱,目的性强和任务导向的老师,经常在研讨上干预太多,并阻断富有成效的探究。
喜欢辅导的老师有时会给予太多的训练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喜欢整体布局的老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能力。
追求理解的教学向教师习惯的、舒适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要根据需要,经常性的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因此任何建议都是基于“如果……那么……”的条件语句。
如果单元的目标时发展主要技能,那么个别化辅导是关键。(但要记住,促进对大概念策略的理解将是智慧的开展个别化辅导的关键。)
如果学习目标时理解一个违反直觉的观点,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精心设计的促进探究的体验,及时我们会因花费大量时间而不安。
面向学习体验之后的巩固学习,讲授教学法可能时最有效的。
总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选择哪个使用时机,都要根据预期表现所需要的特定学习类型来选择。也就是对于一个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深刻理解,学会迁移,用了,会用,和用好的区别,也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和一名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好的教学设计的表现:清晰的表现性目标;亲自实践;聚焦有趣且重要的观点;真实世界的应用;强大的反馈系统;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和建模;反馈的时间;方法分组任务的多样性;安全;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沉浸式体验;学习内容的整体和部分之间转换,明确任务蓝图。
这些好的“教学设计”与好的“学习设计”的特点是一一对应,互相作证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不是不顾结果的“灌输”教材内容,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教。逆向设计(而不是教材内容安排)——从内容到绩效标准(以及隐含的评估内容)——是履行教学义务的最好方式。好的教师需要像“教练”一样,更加关注让学习者可以自我表现这一最终目标,也会因为“理解”的教,而拥有智慧幸福的职业生涯。学生会因为“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对生活更加充满兴趣和热情,更愿意为精彩表现而克服困难,甘愿枯燥艰苦的训练,以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实现理解的教学设计对师生的终身发展,都是一件幸福的、且有意义的事情。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3
物理学家费曼说过这么一件事儿:一位希腊文学者在欧洲讲学的时候,发现这里很多人都在研究学习希腊文,甚至小学生都在读,这对于一个希腊文学者来说真是莫大的安慰,因为即便是在希腊,也没有几个孩子爱读希腊文。然而在一次主修希腊文的讲习中,他问学生:“苏格拉底对于美和真理的主张是什么?”没有一个学生答得出来。无奈下又问:“苏格拉底在第三次对话录中对柏拉图说过什么?”这次学生们就能以优美的希腊文,一字不落的把原话背出来,然而这段文字正是前一个问题的答案。从这个有趣的故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能够记忆、重述概念和规律,却并不会应用它们,原因就在于学生仅仅是知道了这些知识却并不理解它们背后的本质。正如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书中谈到的:“将某些事情做对本身并不是理解的证据,这也许是偶然或者是机械完成的。”
理解,一个虽然常见但不够清晰的概念。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用“真正理解”这样的表达方式,但教师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时会做什么,不理解的时候又不会做什么,其实是不清晰的,很多教师对“理解”这个词本身也是没有理解的。那么,理解是什么?
一方面,“理解是探求知识背后的意义所得到的结果,而掌握一个事物、事件或场景的意义,就是要观察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观察它的.运作方式和功能、产生的结果和原因以及如何应用。而那些我们称作无意义的事情,是因为我们没有领悟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让我联想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它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其中模型建构就是其中关键的一项。要获得机械学习和记忆之外的知识,我们必须学会和拥有看到模式的能力,也就是模型建构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到物理知识背后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当他们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将它们看作是由熟悉的问题和技术衍生而来的变种。例如,熟悉高中物理教学的老师就知道“三电荷平衡模型”,对由三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且它们仅靠彼此间的静电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该系统即为三电荷平衡模型,对于不同题目,我们要利用三电荷平衡模型的特点进行模型建构即“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四种,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境来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如果具备真正的能力,那就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甚至有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情境中去。对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能力是我们在不同的情境和问题面前创造性地、灵活地、流畅地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这方面,苏格拉底是一个榜样,他质疑存在的知识以求了解和学习更多。苏格拉底总是会不断追问知识:为什么是那样?为什么我们那么想?假设是什么?什么证明了这个观点?证据是什么?论点是什么?当我在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学着苏格拉底式地一步步追问: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什么影响?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假设是什么?证据是什么?经过一系列的设问,我发现物体从斜面滑到底端时仍然继续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不施加别的外力时,就维持原有的静止状态,继续追问这是为什么的时候,另一个重要的物理学概念呼之欲出,就是被伽利略称其为“惯性”的概念。我们继续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实验之后,基于发现物体具有惯性这个前提,假设物体不受任何外力,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如果我们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总能保持一种质疑和设问的态度,我们就学到了一种有效的迁移方式:掌握知识何以成为知识的能力,而不仅仅将知识当作信条,从而使我们处于更有利于增进知识和理解的状态。迁移是必须的,它应当成为学校教学的目标,因为教师毕竟只能传授在整个学科中占小部分的样本。
教师想要教会学生理解知识,首先应当理解“理解”是什么。理解是探究知识背后的本质的结果,也是评判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的标准;同时,理解也是关于知识迁移的,能否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能否在质疑知识过程中探求知识何以成为知识。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教会学生“理解”应该就是其中的“渔”。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4
本书作者将“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宗旨。作者引用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对理解的认识:“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的意义的结果”。“事实”是知识,是知道;“理解”是“意义”或“探求意义”,是思维,最终形成“结果”这样的思想。作者在比较“知道”和“理解”时候,对“理解”提出了如下的理解:事实的意义,提供事实关联和意义的理论(证明),不可靠的、形成中的理论(证伪),有关程度和复杂性(理论间的关系),知识和知识的来由(明辨),对知识的具体使用研究(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括号内容是我的理解,由此看出,作者对“理解”赋予的丰富和高级的意义。
作者认为,理解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推断,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美国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从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到保罗的《批判性思维工具》,都把思维训练提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对我们的核心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国内一直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教育的有上海的余党绪老师和董毓教授。他们不遗余力的为批判性思维奔走呼告,而且成就斐然。余党绪老师的思辨,将批判性思维和读写训练结合,提倡整本书的思辨阅读,已经蔚然成风。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领域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文本,新意迭出,成就卓著。潘新和教授的皇皇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对当下普遍的“议论文三要素”和高考伪文体进行了批判性的解构和重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作者还认为“理解具有可迁移性”。没有理解,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的理解。理解使我们既有创造力又能成功。理解就是透过具体知识的表象而对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内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对终极原理“道”的理解,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至简。在纷繁复杂的知识背后存在一个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达到“理解具有可迁移性”的目标。
作者特意提出了“学生的误解以及我们的感悟”。误解不是无知。它是指在一个新情况下用貌似合理但并非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们已经明白,误解具有非常有用的教学价值。误解是将隐含的歧途显性化,误解具有袪魅解蔽的功能。误解不仅仅需要纠正错误,它更重要的价值是一种尝试,教师不但不能抑制这种尝试,而且还要鼓励,并参与共同试误,进而启发探索。歪打正着,因误生奇,“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误解之于生成,价值正在此处。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5
寒假期间,我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对其中一位语文老师的教学案例印象尤为深刻。这位语文老师以“苹果”为主题,设计了多学科的各种教学活动。
站上讲台二十多年,从一开始的拼命三郎,执着勤恳地诲人不倦,到取得一点成绩后逐渐开始的迷茫,迷茫于自己这样任劳任怨手把手地教,是救了学生还是害了学生?这样的迷茫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曾几度让我想逃离这个我深爱的三尺讲台。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课堂。后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开始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但这仍然不是我心中憧憬的课堂。我想看到的是孩子们真正能用自己的头脑思量问题,能用自己的小手亲自实践,能够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沉醉在学习中,不浪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这样的愿望埋在心里一直不敢说,因为太过于理想主义。可是,心没死,却又无路可走。虽然知名教师的荣誉挂在头上,但是我很羞愧,只能在自己的教室里做一些小小的改变,但似乎也总让我快乐不起来。离退休的日子越近越不安:我的教学究竟带给了学生什么?他会自己学习吗?他会自己思量吗?我到底怎样教才干实现这些愿望呢?……
直到这个寒假读到这本书,看到这个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并不是基于学生理解上的设计,才解开我心中的疑惑与矛盾。那时,北京亦庄的'校长说这样的课程是不参加期末考试的,正像这位语文老师一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很少有评估手段能测试出学生是否真正深入地理解了课程内容。以活动为导向的课程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的爱好,也能环绕一个主题提供各学科的关联,但是这样学习的最终价值值得思量,学生在多样活动中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有价值的内容标准?在诸如创意叶子粘贴画写作创意故事完成信息检索等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怎样的理解?也就是说离开课程体系设计这样的活动课程仍然无法实现学生对应学的知识的深度理解。
那么,怎么设计才干让学生们理解教学设计呢?重复读了很多遍,明晰“学生理解”的目标,探究“好设计”的方法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双重目的。结合书中设计“苹果”课程的语文老师的做法,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晰每个单元的主题,环绕单元主题设计多学科多样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既能够参与活动又能够实现课程目标。
当然,这样为理解而教的设计要想真正实现还有很大的难度,很多的艰难如何克服还需更多的思量,但是至少它指明了一些方向,让我不再彷徨,遵循“计划——修订——教学——评估——反思——调整”这样的循环不断努力前行!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6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平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习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 “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习”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 “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7
寒假中,认真研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复阅读了本书有关“教学目标”中的章节,深刻反思了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书中提到,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我觉得,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示灯,教学目标指到哪,课堂教学的列车就开到哪。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明确、归纳总结是否清晰,直接指引着教学过程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便把握不准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便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它的“三导”功能
我把本书作者提到的教学目标的功能概括为“三导”:
(一)导学
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充分分析学情,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具体、明确,有导向作用。
(二)导教
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教师的教学步骤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教学活动既要易操作,又要保证班级纪律。
(三)导测量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出量化、可视、具体的规定,为诊断性测试和阶段性学科质量监测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学活动有了科学、合理、具体、可操作、易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进行“逆向设计”,教师的课堂便有了“指挥棒”,学生的学习便有了较为明确的导向,教学质量评估的“命题者”便有了可参考、可衡量的具体测量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越细致、越具体、越一目了然,教师的教学就越有侧重点,学生的复习就越简单,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就越清晰,整个的教学过程便越流畅。
三、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缘起于对学生“源头”的关注缺失
(一)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
在我们如火如荼开展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将集体备课分为全册备课、模块备课和单元备课。通过阅读本书,我们知道,对小学英语而言,课程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需要达到的二级目标,以及学生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需要达到的分级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更细致的模块、单元的话题、功能、情感等具体的目标。二者是统领关系、总分关系,决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注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忽视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备课中的教学目标基本约等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目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目标意识是缺失的。这样一来,学生只有见到试卷才会两眼放光,学生成了“书呆子”。而对于语言背后的历史演变思考呢?对于文化背后的教育性思考呢?对于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理解与接纳呢?我们的教育,在很多年的发展中,正是缺失了思维与文化,才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基础教育才错失了很多与更高端的学术接轨的良机。
读书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保底不封顶”,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水平与能力的源头得到发展。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中国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习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习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习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习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征询学习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习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