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7:0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解公共生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解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第一篇:《理解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理解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基于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应当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明确公共生活的要求。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个人的社会角色相关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个人与社会及社会公共生活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教学重点:

使学生真正理解公共生活的要求,体会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承担责任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课:以自制的视频导入,教师设疑,视频讲述的是什么过程? 学生:成长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共同回顾一下视频中的这段成长经历。一个人从婴儿时期到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最后到走上工作岗位,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认识的人会越来越多,生活的范围在扩大,同时社会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说明我们公共生活的空间也在不断扩展。我们该怎样面对公共生活呢?首先应从理解公共生活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七课第一站《理解公共生活》。讲授新课:

教师:刚才的视频编剧是老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也来当一次小编剧,当一回小演员。活动:情景剧 活动步骤:

1、根据三组图片及对应的文字编排三个短剧,内容为同一个人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的表现。

2、三个短剧的主角为同一个人。

3、给3分钟时间进行准备。

4、学生表演。

教师:同学们的表演都非常精彩。现在请大家思考,三个短剧的主角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的表现相同吗?

学生:不同。

教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1:在家爱撒娇;在学校坚强。学生2:在社会中奉献爱心,有礼貌。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答案,老师作如下总结:面对父母我们会产生一些依赖感;在学校面对老师同学,尤其参加比赛时会产生集体责任感;在社会中我们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是说,面对不同的人,首先我们所扮演的什么发生变化了? 学生:角色。

教师:面对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在社会中我们都扮演什么角色? 学生1:面对父母我们是子女。学生2:面对老师我们是学生。学生3:面对同学我们是伙伴。学生4:在社会中我们是普通公民。

教师:角色发生变化时,什么也随之而变了? 学生:责任。结论:(板书)

一、公共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同时拥有不同的角色或身份,每个角色都有一份应尽的责任。教师:这就是参与公共生活的第一个要求。教师:那么,参与公共生活的第二个要求是什么呢? PPT显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学生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教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不能看出参与公共生活还要求我们从哪做起? 学生:从小事做起。结论:(板书)

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视频:《文明传递》公益广告

教师:从公益广告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1:文明要相互传递。学生2:助人为乐,助人能乐。学生3:人人要献出一点爱心。„„

教师:其实这些公益广告的片段还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体现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是参与公共生活的第二个要求。

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真正做到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为进入社会公共生活做好准备。过渡:说到小事,做好一件小事很容易,难的是长期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PPT显示小男孩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一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钉了37颗钉子。

过了几个星期,小男孩逐渐地控制了自己的愤怒,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容易多了。

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建议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可以在栅栏上拔掉一颗钉子。” 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被拔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么多的小孔,栅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痕迹。你这样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 教师:读完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示呢? 学生1:他不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学生2:他伤害了很多人,不够宽容。学生3:知错就改。„„

教师:小男孩有没有值得我们肯定的地方? 学生:有。教师:在哪呢? 学生:他坚持很长时间没发脾气。教师:一个人只做到一天不发脾气是一件容易的小事,但是他做到每天不发脾气,并且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地方。

那么小男孩错在哪了?开始时他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师:因此,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也就是要提高一种能力。学生:自控能力。结论:(板书)

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需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这是参与公共生活的第三个要求。

教师: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缺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现象呢? 学生1:随地吐痰。学生2:翻越围栏。学生3:肇事逃逸。„„ 教师:我们常见的缺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现象还有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破坏文物,乘公共汽车拥挤等。教师:这种现象我们无法完全杜绝,但是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可以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活动:设计标语 活动要求:

1、为图书馆、公共汽车站、公共厕所、历史博物馆设计标语。

2、有创意。3、2分钟讨论。

同学们设计的标语都很有创意,标语略。

教师:我们课下可以把这些标语收集起来,给市长发一封邮件,也许下个月在这些公共场所就能看见你设计的标语了。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理解了公共生活,明确了参与公共生活的三个要求,但是老师更希望大家能够做到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学前分析: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对于角色与责任,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总之,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后反思:

一节公开课下来,我自己觉得比较满意,基本上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从整体上看,课堂气氛是比较活跃的,达到了师生互动。尤其是在情景剧表演环节,学生觉得很新鲜,而且他们愿意参与进来。加上几位同学的表演很到位有很幽默,台下的同学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课堂中的一个亮点。

在导课中,我运用了自制的视频引入,视频选用了《隐形的翅膀》做背景音乐,学生都会唱,很自然跟着音乐唱起来。所以一开始课堂氛围就非常轻松,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很自然的导入到公共生活当中。在讲到第二个问题时,选用了《文明传递》公益广告,由于广告中频频出现央视的著名主持人,所以学生们的目光又一次被吸引了。于是又创造了一个高潮。

在结束课时,我让学生为图书馆、公共汽车站、公共厕所、历史博物馆四个公共场所设计标语。学生们的创意层出不穷,真正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但是,对于这节课我也有自己不满足的地方。就是虽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还有个别学生没有参与其中。还有,针对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性语言太贫乏,只是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重复。还有平时养成的一些口头语,动作也频频出现。以后我会接受各方面批评建议,提高每节课的质量。

第二篇:5.1公共生活 文明参与教学设计

鲁人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5.1公共生活 文明参与 教学设计

山东省曹县:孙亚钟

【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遵守公共秩序是保障公民自身安全和权益的重要条件,爱护公共设施是我们的义务。

2.养成文明参与公共生活的习惯,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学习重难点】

重点: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难点: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学习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公共生活,人们共同生活空间,紧密联系着你我他。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共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共建美好社会生活,我们都有一份责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参与过哪些公共生活,怎样参与公共生活?如何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本节课探讨这方面的话题。《公共生活 文明参与》 环节二:出示目标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活动一:自主预习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53—P57,完成下面的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双色笔圈点勾画,时间5分钟。

1、你参与过哪些公共生活?为什么要参与公共生活?

2、怎样参与公共生活?

3、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如何遵守公共秩序?

4、说出你身边常见的公共设施。

5、为什么要爱护公共设施?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板块一:公共生活 文明参与 活动二:你说我说大家说

1、你参与过哪些公共生活?

体育场馆观看体育比赛、在图书馆阅览书报、到超市购物消费、去公园游览休闲、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

2、为什么要参与公共生活?

(1)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可以深人地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需要。(2)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杜绝丑

陋行为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3)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今天,人们的公共生活已经超越国界,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体现着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参与公共生活还是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要求。(4)公共生活的质量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3、列举公共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这些现象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行人闯红灯、观看比赛起哄、公园内乱扔垃圾、乘坐公交车不排队等。这些现象损害了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4、怎样参与公共生活?

参与公共生活,要求我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的需要和公共利益,杜绝一些丑陋行为;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让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国家形象,自觉维护国家的形象和荣誉。

板块二:遵守公共秩序 爱护公共设施 活动三:阅读与思考

在我国,人们在购票、购物、进站、上车、就餐时不排队、随意“加塞”的不文明行为较为普遍,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北京市目前确定,将每月的11日定为自觉排队日,意思是无论上车也好,买东西办事也罢,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有序进行。希望杜绝公共场所乱拥乱挤、城市交通乱行乱停等不文明行为,创造文明有序的环境。每逢“自觉排队日”这天,首都文明办将组织志愿者前往街头、商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引导市民在人流拥挤的地点自觉排队。把每月的11日定为“排队日”,是基于一些场合、一些人不自觉排队的实际情况,对国民公共礼仪的一种善意的提醒。

一米线:又称伸缩隔离带、栏杆座、警戒线、移动护栏杆,“一米线”主要用于以提醒顾客在线后排队等候。这是一种次序的规定,不能越过,是一种文明的标志。

1、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世间万事都要有秩序,社会公共生活更是如此。文明守秩序,幸福每一天。在公共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是保障公民自身安全与公共生活和权益的重要条件。扰乱公共秩序是不文明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2、如何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需要我们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如公

共场所中遵守文明公约,公共活动中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管理,道路交通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等。让守规则、讲秩序成为自己的公共生活习惯。

3、请你为推动“排队日”的宣传设计两条标语 自觉排队,礼让光荣!”、“人人礼让,社会和谐”、“自觉排队、有我一份”、“维护秩序从我做起”、“自觉排队、文明礼让”。活动四:合作探究

1、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常见的公共设施?

自动取款机、电话亭、路灯、垃圾箱、公园里座椅、健身器材等。

2、为什么要爱护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使用公共设施是我们的权利,爱护公共设施是我们的义务。故意损毁公共设施,不仅违反社会公德,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3、说一说爱护公共设施的一些做法。

我们要了解各类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爱惜使用各类公共设施,不损坏公共设施;自觉参与维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主动护理公共设施。活动五:我们的誓言

讲究语言文明,待人礼貌;不言语粗俗、蛮横无理。树立公共意识,尊重他人;不唯我独尊、为所欲为。遵守公共礼仪,注意形象;不大声喧哗、随意躺卧。爱护公共卫生,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不扰乱秩序、起哄闹事。爱护公共设施,合理使用;不乱刻乱画、任意损毁。尊重社会公德,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已、自私冷漠。全体同学起立,共同宣誓!环节四:收获平台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 环节五:达标测试

1、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则办事等等。根治这些乱象,必须()①宣传规矩、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 ②培养规矩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惯 ③加大立法力度,通过立法来杜绝不守规矩的行为 ④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守规矩者付出必要代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生活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精心地翻阅;生活是一幅画,需要我们仔细地欣赏;生活是一条小溪,流淌着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段 乐章,洋溢着喜怒哀乐....这

告诉我们()A.公共生活是一种理想,需要我们努力去追求 B.公共生活只能描绘,可望而不可即 C.公共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公共生活只属于他人,不属于我

3根据国家旅游局“2017年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发本数据,人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同比增长33.89出境旅游人数达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出境游客总人数首超2.5亿人次大关。有出境旅游“旅游达人”认为:出境的每个公民都是一张“中国名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这个观点夸大了个人行为的影响力 ②这是因为出境公民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形象 ③这启我们在出境旅游时要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④这限钱了个人自由去哪里旅游,怎么玩,是个人的自由,讲多“礼节”,会影响旅游质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下面同学的做法符合文明参与公共生活的()①小丹改掉了随意丢垃圾的习惯 ②李平在图书馆阅览室安静阅读 ③小强和同学交流时总用讯讽的语气④小军将扰民的跳广场舞大妈的音响碰坏,以示警告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5、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号场严禁考生作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B良好的秩序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C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D规则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6、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我们共有的生存空间。以下同学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①涵涵:会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开放置生活垃圾②玉玉:去超市买东西会自备妈妈缝制的袋子 ③维维:每次见到小区的老人,都会问声好 ④芳芳:过马路时,时间紧急就会随大流闯红灯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A.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 B.主动扶起路边跌倒的老人 C.排队上下车 D.组织流浪汉进入图书馆

第三篇:如何理解教学设计

如何理解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都有这样一种共识: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以“教”为中心、“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要优化教学全过程,打造“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等。这种认识很到位,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这种认识落实到课堂中,这种理念充其量只是一种唯美的“空中楼阁”,并不能根本地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所以最到位的认识必须与教学实践对接。怎么对接?就是实施教学的行为主体之一线教师们,首先要积极地响应和行动,从教学设计这个环节起就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形而上”的条条框框,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样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过程,不知道如何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设计。所以,信息技术学科亟需一种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核心体系结构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第一步:确定教学设计起点。拿到一个课题要开展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应该做什么?建议大家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学了有什么用?二是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原有的基础是什么?三是这节课中,我希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怎样的发展? 第二步:处理教材和确定教学内容深入研读教材,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这节课中什么内容对学生是有价值的?二是学生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什么内容上?三是什么内容对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在此基础上,再次审视教材,明确“教什么”、“教什么更好”、“教什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有所发展”这三个问题,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重组、置换、整合等,从而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不要让学生以学习新知识的方式重复学习。

第三步:制定教学目标时.各维度应思考的问题知识与技能(学什么)。即学生要了解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技能是什么?学生要理解的核心知识和重点掌握的技能是什么?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怎么学)。即创设怎样的学习体验环境,用什么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欲望?学生应经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步深入地获得新知、掌握技术、形成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建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感悟、怎么体验、怎么培养态度)。即这节课学生能体验、感受、感悟到什么?这节课能培养学生认知事物的什么态度?这节课可以塑造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这节课能培养学生什么兴趣? 第四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考虑的问题

第一,这节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第二,这节课中,学生会遇到什么样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 第五步:确定教学方法。应考虑的问题要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学、主动地去学?用什么方法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学生被灌以知识?用什么方法去突破学生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看似学生都会的内容,采用什么方法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原先知识结构的不足?如何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如何让学生感受学习这节课的意义和价值? 温馨提醒:选取的方法不要流于形式,应真正能提高课堂效率、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第六步:建构教学过程总体逻辑结构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一个逻辑清晰的执教思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握和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学生在思维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对于没有内在联系的一些“结构不良的知识”,则要通过精心的设计来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感。基于此,首先请教师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应通过“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二是怎样的教学步骤能推进学生逐步理解知识、主动参与课堂、实现意义建构?三是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头脑里应形成怎么样的知识逻辑结构? 建议可通过以下四种教学过程总体逻辑建构的方法来理清上课思路一(1)串行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在挖掘知识点之间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有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序列问题或任务把知识点串接起来,学生在对一个个自然产生的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和探究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实现对知识的主动理解和意义建构。

(2)螺旋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通过“入境一出境一再入境”的教学模式,螺旋式递进、呈现知识序列和维度,使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入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任务,明确初步的知识。出境是指离开刚才特定的情境,提炼、总结出技术思想、操作规律和方法。再入境是指学生在这些技术思想、操作规律和方法的支撑下再在新的情境中独立地完成任务,进一步梳理和稳定知识结构,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网格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在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点之间序列关系的基础上,精心构建一节课的整体逻辑,把它作为一级网格,再把组成一级网格的各逻辑要素分解成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次级逻辑网格,依此类推,逐级分解,以多级网格体系推进学生全覆盖建立知识结构,并在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支撑下独立解决问题。

(4)并行逻辑结构路径建构法

核心思想:以开放性任务为明线,把课堂的知识点内隐在任务中,每个学生按照各自对任务的理解,齐头并进,殊途同归,完成任务;同时,在完成任务的个体体验中,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交流中,在一个“学生教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提升学生”的互动学习共同体中建立、优化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跨越式发展。

第七步:教学设计撰写

根据前面对各个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过程总体逻辑思路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学素材、整理学生任务。

第八步:教学设计完成后建议反思的问题

(1)这样的执教思路是否足够清晰?在课堂实施时学生能听明白吗?(2)我会不会讲得太多?学生会不会思考得太少、动手得太少、体验得太少?(3)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吗?这样的设计是否会代替学生思考?(4)学生上课时会感到愉悦吗?有兴趣吗?(5)这样的设计在课堂实施后,学生能否用所学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6)我有没有非常认真地操作过所有的课堂任务?(7)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估到了吗? 第九步:完善教学设计

根据反思再次完善教学设计、课件和学生任务。第十步:上课实施

按照教学设计开展教学。

第十一步:课后反思供您参考的问题(1)是否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2)学生上课兴趣怎么样?他们有没有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主动学习?(3)学生出现的哪些问题是自己预设不足而导致的?(4)各环节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5)课堂的结构、任务的设置、时间的分配是否需要调整?(6)哪些细节问题因为没有考虑到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浪费学生时间?(7)哪些学生没有完成任务?原因是什么?(8)知识点讲解、语言表述等是否简洁、清晰、易懂?(9)课堂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十二步:形成教学设计终稿

根据课后反思再次完善教学设计,形成教学设计完成稿。

第四篇:公共礼仪教学设计

《社会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教学设计

无棣县常家学校

张向华

内容简析:

《公共场所礼仪》是校本课程中社会礼仪一章中第四节内容。本节主要是讲述了在不同的公共场所内学生需要注意哪些社会礼仪。

一、目标定位:

1、学习目标:懂得在不同的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的社会礼仪

2、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内外的自身修养与素质

3、学习策略:以身边的实例引入内容,运用探讨总结的认知策略

二、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播放动画短片:《独木桥》

分析并提问:短片中的主人公谁的行为是正确的,你会学习谁,为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学龄儿童的认知规律,利用动画片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动画内容中的不同行为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社会礼仪内容“礼”“让”,培养其道德情操。

2、认知

(1)利用PPT向学生展示图片

乘车:需要遵守排队不拥挤,让座的公共礼仪 马路:遵守交通秩序,尊老爱幼

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保持安静,讲卫生 公园、风景区、校园:保护环境,爱护公物

(2)让学生讨论:你认为怎样才是正确的行为?在这些公共场合,你会怎么样做? 【设计意图】根据学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图片内容,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公共场合要遵守不同的公共秩序。

三、总结:

不同的公共场所,我们应当遵守相应的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拍手谣)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此环节,以学生归纳总结为主。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公共场所礼仪需要注意事项的理解与认知。

四、布置作业:

社会小调查—观察一下身边有哪些不符合公共礼仪的行为,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公共场所社会礼仪的内容。

第五篇:生活短文:理解

每日名言

真正的幸福……首先源自于自得其乐。

每日自励

我心怀爱和喜悦。

每日短文:理解

一名店主在门上钉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出售小狗”。这信息显然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一名小男孩出现在店主的广告牌下。“小狗卖多少钱呢?”他问道。“30至50美元不等。”

这个小男孩将手伸入口袋掏出一些零钞,“我有2.37美元,请允许我看看它们,好吗?”

店主笑了笑,吹了声口哨,一名负责管理狗舍的女士便跑了出来,她身后跟着五只毛茸茸的小狗。其中有一只远远地落在后面。这名小男孩立即发现了那只落在后面的一玻一跛的小狗,“那只小狗有什么毛病吗?”

店主解释说:那只小狗没有臀骨臼,所以它只能一拐一拐地走路。

小男孩说:“就是那只小狗,我要买它。” 4精神疾病 4腹泻 4便秘 4中风 4癌症 4心血管

店主说:“你用不着花钱,如果你真的要它,我把它送给你好了。”

小男孩十分气愤,他瞪着店主的眼睛,“我不需要你把它送给我,那只狗和其他的狗价值应是一样的,我会付你全价:我现在就要付2.37美元,以后每月付50美分,直到付完为止。”

店主劝说道:“你真的用不着买这只狗。它根本不可能像别的狗那样又蹦又跳地陪你玩儿。”

听到这句话,小男孩弯下腰,卷起裤腿--他的左腿是跛的,靠一个大大的金属支架撑着。

他看着店主轻声说道:“嗯,我自己也跑不好,那只小狗需要有一个能理解它的人。”

每日书摘:灵活思路,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服务

一个百货公司的老板去检查他的一个新售货员:“你今天服务了多少客户?”

“一个。”小伙子回答。

“只有一个?”老板说,“你的营业额是多少呢?”

售货员回答:“58334美元!”

老板大吃一惊,让他解释一下。

“首先我卖给他一个鱼钩,然后卖给他鱼竿和鱼线。接着我问他在哪儿钓鱼,他说在海滨,于是我建议他应该有只小汽艇,于是他买了一条20英尺长的快艇。当他说他的轿车可能无法带走快艇时,我又带他到机动车部卖给他一辆福特小卡车……”

售货员回答:“不,他来只是为治他妻子的头痛而买一瓶阿司匹林的。我告诉他,夫人的头痛,除了服药外,似乎更应该注意放松。周末快到了,你可以考虑去钓鱼!”

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也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载《理解公共生活》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解公共生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阅读理解教学设计

    第七部分阅读理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 掌握分段(层)与概括段(层)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 提高阅读......

    《手指》教学设计(理解要点)

    《手指》教学设计(理解要点)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

    教学设计概念以及理解

    一、Definition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1. ID is interpreted broadly and includes a collection of activities to plan, implement, evaluate, and manage events and......

    议论文阅读理解 教学设计

    议论文阅读解题指要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理性文章。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近年来,议论文阅读逐渐成为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重头......

    说明文阅读理解 教学设计

    说明文阅读解题指要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说明文阅读是语文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分......

    记叙文阅读理解 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解题指要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语文试题,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所以我们对记......

    第二课 理解老师教学设计

    第二课 理解老师 【课标和教材】 课标依据: 1.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

    尊重与理解教学设计

    《尊重与理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道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尊重。 2、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多为邻居着想,理解邻居,与邻居和睦相处。3、体会邻里之间互相尊重与理解给彼此带来的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