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1 22:0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花园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第一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独体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2.让学生认识词语中的词素位置调换后就成了另外一个意思不同的词.3.训练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用不同的语气说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语文百花园游玩,你们高兴吗

二,新课

过渡:咱们快去语文百花园(板书)看看吧!一,语海畅游

1,想一想,填一填

1,将字卡工,良贴在黑板上,教师叙述:小小工字真奇妙,变换身体有绝招,你若不信别着急,看我把它变一变.教师给工和良字加偏旁.2,学生自己动手加一加,将变出来的新字填入书本.3,小组合作,将自己填的字给同学看,小组对口令.4,拓展练习,出示青,马等字,让学生说说着几个字能加上哪些偏旁,变出哪些新字.2,读读比比.1,自己读读这六组词语,读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这里六组出现的六组词语很有意思,每组的两个词中的字都相同,因为字的位置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2,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3,想一想,你还能说几组这样的词语.3,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1,出示句子,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2,自由读,指名学生读.3,出示句子,笋芽儿高声地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4,指名学生再读,5,想一想哪一句更容易让人读出笋芽儿急切想出土的心情 找出来,认真读一读.6,出示练习.老奶奶﹍﹍问:“你冷不冷 ”

李小文﹍﹍喊:“快看,舞龙的队伍来了!” 小松鼠﹍﹍ 叫:“小马,别过河!” 小朋友﹍﹍ 说:“我们的家乡多么富饶!”

7,小组合作,读一读,讨论可以填上哪些合适的词语.8,朗读展示,选择你自己觉得可以填的词语最合适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生动,可以把所填的词语写在横线上,在模仿他的语气读一读.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请学生讲讲自己的愿望.2,学生自由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3,指名读儿歌,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4,出示挂图,学生看图,说说图意.5,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请文章思路: 手儿 桃树的枝 飘出布谷鸟的歌唱

我 脚丫 柳树的根 长成绿色的篷帐

想 自己 变成风筝 看白云,望太阳,学知识

6,教师领读儿歌, 7,齐读儿歌.8,仿照文章编一段.二,能说会道

1,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看,故事小火车开来了,专门为大家送来好听的故事,同学们高兴吗 ”(将课文中的三幅图,分别组成三节车厢.)

2,引导学生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3,教师讲故事:聪明的小羊 4,你能说说狼为什么不敢吃小羊吗 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羊吗

5,教师将第二节车厢的图画取下,叙述:聪明的小朋友,假如你示小羊,还有什么吓跑狼的好办法吗

6,小组交流,把你想到的办法说一说,还可以动手画一画.7,比一比谁的办法好.8,试着把故事讲一讲.三,作业

把自己编的《聪明的小羊》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篇:《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如何区别形声字,能记住它们,正确使用它们。

2.让学生区别带有“静”字的近义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

3.熟读诗歌,积累气象谚语、指导写周记。

4.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提出学习要求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落实训练内容

(一)比一比,组成词。

1.个人填空。

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说出每组词语各自的特点。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5.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6.补充练习。

(二)读句子,选词填空。

1.默读句子,自主填空。

2.学生汇报、交流。

3.找出三个词的相同点和它们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区别。

4.交流,总结。

三.积少成多

(一)读读背背

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正音。

2.自由读,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师生交流。

3.用喜欢的形式读,试背,比一比谁背得好。

4.全班齐背。

第二课时

一.我的采集本

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正音。

2.交流,这些气象谚语的意思,教师及时引导。

3.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说给大家听。

4.布置学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二.阅读平台《周记一则》

1.自由读文,想想《周记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师生交流。

3.你知道周记的写法吗?

4.指导周记的格式。

三.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

一.走进“语文大课堂”

1.启发谈话,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为推广普通话可做些什么活动,有哪些形式,商定计划。

3.师生交流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小结。

4.小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学生模拟“推普”的情景。

6.老师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感受或收获。

7.指导写周记。

8.总结。

9.作业:课后班内开展宣传活动,如故事演讲大赛等。

二.用好“指南针”

1.明确题目要求。

2.小组交流应如何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总结这种学习方法。

4.用这种学习交流的方法,就题目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5.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6.拓展,师生交流,总结。

7.作业。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s版上册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二”中编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三个栏目。本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活动为主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熟读理解比喻句的基础上,感悟出比喻句的作用,并能模仿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出生动的比喻句。引导他们在拓展交流中学到更多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积累爱国诗和爱国名言;引导学生探究家乡的变化,自主选择调查家乡的内容,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争取构建语言与生命情感共生的课堂,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火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2、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语文大课堂活动“今日家乡”。着力让学生每个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展示方案方式。

5、不限内容范围、文体样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温故知新

1.理解与运用:体会出句中带点词语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辞方法,把握句子描绘的情景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

让学生在比喻句子中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

(1)投影:

“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比喻)

每一声炮响,全场就有一阵十分响亮的掌声。(形容)”

(2)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反馈交流:

第1个句子中,采用“海洋”来比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宽广无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来比喻天安门广上的红旗也很多以及飘扬翻动的样子,就像大海上翻滚的波浪。

第2个句子中,用“雷明”来比喻会场上人们的鼓掌声特别响亮,就像打雷的声音那样震天动地。

(4)学习用比喻的方法来写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词。

2、拓展与交流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宁宁和丫丫二人的对话。

(2)各自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是产生共鸣的收获,或是与之不同的感受。

(3)教师酌情进行点评。

3、积少成多

所选诗的作者龚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开新风气的人物。他48岁时因主张革新受到清政府顽固派的打击迫害,终以父亲老等借口辞官归乡。这首诗是他回家途中,读陶潜诗的有感而发。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将灭亡的封建制度,抗击朝政,表现他期盼变革现实、振兴国家、以抵抗外敌的意愿,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1)对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和注解去解决。

(2)指导朗读并能背诵。

(3)可以让学生搜集、抄写有关表达“爱我中华”之情的诗句、格言等。例如: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宋。岳飞)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趁之?(清。林则徐)

第二课时

语文大课堂

一. 激情引入家乡话 同学们,家乡是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地方。这里的人,事,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大家都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大家知道自己的家乡过去是什么样子吗?你注意到自己家乡的变化吗?今天,就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家乡吧

二.畅所欲言说变化

1、讨论

2、调查与采访

(1)组成小组,组成小组,走进商店、大街、蔬菜大棚、家庭等地进行调查和采访。

(2)围绕调查对象,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去书店,还可以上网查阅、搜集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搜集实物、图片、或录像等。

(3)整理与分析

以“今日家乡的……为题,写一份表格式的调查报告。

(4)交流

第三课时

习作

一. 谈话引入 同学们,本次习作为自由写作,只要能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清楚,真实,有感情,语句通顺的写出来,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书上的要求吧。

1、审题:读提示,明确写作要求。

题目要求有四句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说明这是自由作文:“可以不限内容范围,也不限文体样式”(第一句话);第二层解释“两不限”的具体含义:“可以写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写你特别熟悉的景物或物”——这是“不限内容范围”,“可以写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写日记或诗歌”——这是“不限文体样式”(第2句话);第三层提出写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题目恰当,自作修改等(第3、4句话)

2、看“平台”,参与习作讨论。可按“习作讨论平台”的四点,先个体思考,再与同学交流。

3、自动笔,进行初步试写。根据各人选定的内容、文体动笔的练习,可先列提纲,也可直接写。

4、选例文,组织交流评改。

教师审阅全班学生的初作,从中选择内容、不同的问题理文若干篇,分类与点评,使学生从别人的习作中的优点或不足受到启发。注意:要让学生也参与点评、发表意见。

第四篇:《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说绕口令的练习继续学说普通话;通过补充完整句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知道因果关系句子间的联系,掌握因果关系句子的特点,发展学生语言;继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和按要求积累词语的能力;通过阅读练习,使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介绍动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说过绕口令吗?你会说哪个?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练习说绕口令:

1.课件出示绕口令

(一):

2.自由练读,圈出难说的字。

3.课件闪烁难读字:平、盆。

4.点击分别出示音节进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5.自由练读。重点练习这两个字。

6.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读得快,读得清楚。

7.课件出示绕口令

(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两辆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

8.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说绕口令有什么好处?(纠正普通话、区分易混声母和韵母)

9.激发学生收集和练习绕口令的积极性:请同学们课余时间去收集和练习说绕口令,准备绕口令比赛。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因为,所以我今天没到公园去玩。

因为,所以。

自由读句子,思考:两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为和所以是什么关系?

2.思考横线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写缺少的部分。

4.指名读填好的语句,评议对错。

5.引导学生拓展练习:你还会说这样的语句吗?试一试。

四.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蜂》。自由读。

2.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读准字音。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落实背诵。

五.我的采集本:

1.课件出示题目中的成语,自由练读。

2.观察思考:词语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3.圈出表示动物名字的字。

4.熟读词语。

5.课件出示缺少动物名字的词语,指名填空读词。

6.拓展积累:你还知道那些带有动物名字的词语。7.布置作业:通过多种方法(问、查、摘等)积累这样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喜欢观察吗?对于身边的事物你感兴趣吗?你有记录观察到的事物的习惯吗?读一读语文天地中的观察日记吧!

二.阅读观察日记:

1.自由读,认识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2.整体感知:日记中写的是小作者观察什么的事?

3.指名读短文:继续整体感受:你觉得写日记的小朋友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引导思考:小作者都观察到了什么?读一读、画一画。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读边画的好习惯。]

5.出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读中理解小蚂蚁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儿般回家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发生发展经过进行写作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

1.你们一定喜欢动物吧?谁能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2.既然喜欢,那你们一定对这些动物有比较多的了解,想不想把你了解到的介绍给同学们听?

二.自由介绍喜欢的动物

1.引导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呢?

2.指名说:你想介绍动物的什么?

板书:

整体(大小、胖瘦、颜色)

外形、局部(头、身子、四肢、尾巴)

吃乖巧

习性、喝性格淘气

睡勇敢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介绍,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形到习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自由练习介绍。

4.小组交流,互相倾听并提问、解答。

[口语交际不仅要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还要注重听的训练。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会倾听。培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说,一边思考同时调整语言和语调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互动起来,在互动中培养合作、交往能力。]

三.笔下生辉学写观察日记:

1.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练习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还学习了怎样把动物介绍清楚。能不能把我们平时观察到的动物写出来呢?我们也来学习写一篇观察日记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观察日记是按照怎样的格式写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题目、月、日、星期、天气。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部分位置的安排。课件演示。

3.课件出示观察与思考题: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什么样的?它喜欢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对小动物的哪些方面感兴趣?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小组互相交流、评议。

4.学生课堂练笔。5.投影展示、评议格式和语言表达是否通顺合理。

6.小组交流、评议、修改。

四.布置作业:完成观察日记。

五.拓展学习:观察其他动物或植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第五篇:《百花园二》教案

《语文百花园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积聚作者视察、描写风景的要领。

2、运用掌握的阅读要领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聚写法,在习作中迁徙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4、到场以“文明百姓”为主题的社会观察,撰写发起书。

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履历。教学重点:

1、学习、积聚作者视察、描写风景的要领。

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履历。

教学难点:到场以“文明百姓”为主题的社会观察,撰写发起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

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位的四篇课文,如今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百花圃”,在这里回首旧知、学习新知、大胆实践、习作表达,使我们的语文本领再上一个新台阶,有信心吗?

二、“温故知新”栏目标学习

1、读念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配合点?

2、看,学习小同伴已如饥似渴的说出了我们的发明,快读读“泡泡框”的话。

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风景描写的生动、形象。读读训练题的要求。

问:“模仿例子”怎么明白?我们仿的是什么?

学生开头思想,大胆想象,完成训练。

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

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

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的?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

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的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

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七月的天山

(1)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2—4)气候

进入天山:

景物:蓝天、雪峰、云彩、雪水、鱼儿

再往里走:密林山

走进天山深处:花

(5)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

五、“积少成多”栏目

放录像:看,这是我国的著名景点岳阳楼、颐和园、大明湖、杭州的九溪十八涧。在美妙壮观的大自然面前,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绝句,其中“楹联”是最具魅力的一种表达形式,至今,在景点还能读到。

出示书上楹联,学生朗读,配合画面畅谈自己的理解,之后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六、作业

1、阅读《语文大课堂》,按要求自主成组,确定调查内容。

2、给出一周时间,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活动。

第三、四课时

一、学习倡议书。

1、结合学生的调查数据,帮助学生归纳调查收获。

2、依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倡议书给写给谁(部门),写些什么内容?

3、读书上例文,明确格式。

明确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的位置和写法。

二、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阅读本单元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你是否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些美妙的文章,引领我们观赏了一幅又一幅内涵丰富的画面。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介绍出来,然后彼此交换阅读,从中增加见识,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下面,就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哪次游览印象最深?

(二)回忆游览顺序,以此确定文章思路。

1、从阅读中感悟文章的序

同学们在以往的习作中,了解到,文章要言之有序。那这篇习作,如何达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是的,在游览中,我们是移步换景,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映入眼帘的景物也在发生着变化。

如叶圣陶爷爷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按游览顺序这样安排了文章的写作思路:

金华城——罗甸——山路——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如此这般,游览顺序一目了然,文章层次清楚明白,不是就符合了言之有序的要求了呢?

2、现在,我们细细地回忆一下,当时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先后到了哪些景点?然后自主选择在括号里填一填。

3、讨论。

如果一次游览去了五六个景点,在文章中是否需要一个不落地写出来?为什么?

对,在尊重游览经历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写一些景点和景物,不必面面俱到。

(三)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

在游览中,景点中的景物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这些景物可能是自然景物,也可能是一些人文景观。无管那种,只要你感觉它是这处景点的代表作,是你喜欢的,那么就应该好好观察,并在习作中抓住其特征进行具体描写。

如何把景物特征写的具体形象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描写景物的色彩。

我们生活的天下是色彩美丽的。差另外风景有差另外色彩。用语言再现风景致彩,将会使读者犹如亲眼所见。

演示文稿出示:

(1)天空中飞行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2)夜丁香的茎是棕色的,非常坚固,宛如是自卫的武器。瞧,那葱茏的叶子,犹如块块透明的碧玉雕琢而成,绿得可爱、诱人。

2、描写风景的形状。

天下上很难找到两个千篇一律的事物。只要细致视察,你肯定能捕获到风景的与众差别之处,而风景的形状便是你不行轻忽的很紧张的一个方面。

如写假山石形状的独特:

湖边有很多假山石,人们可以坐在上边休息。这些假山是何等独特:有的像一只咆哮的雄狮,正准备扑向猎物;有的像一只生动可爱的小田鸡,坐在荷叶上,“呱呱”地唱着歌;有的像白玉无暇、亭亭玉立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上面两段话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护栏”上的图案和山石的各具样子容貌形状。

(四)通过回想,掌握住风景的特点和写法。

填表:

风景特点详细描写的要领和途径

(五)学生自主习作

(六)自查互评,修改美满,展示共赏

1、轻声朗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修改。

2、以学习小组为单元举行评赏。

下载百花园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百花园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百花园二教案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理解并积累严守规则,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对句。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独立阅读理解并交流自己对“人间天平”这一主......

    百花园二教案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衣”字和“示”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明白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区分衣字旁和示字旁,了解汉字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初步感知形容词......

    美术课《百花园》教学设计

    美术课《百花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表现“花”这一主题的音乐、歌曲、图画、诗词等艺术形式,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美感。 教学重点: 引导......

    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本次语文百花园共安排了形近字比较、近义词填空、读背词语、阅读书信、开展活动等项练习。通过这些练习,达到逐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设计理念】以学生自......

    《语文百花园》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次百花园安排了“语海畅游”“背一背”“我的采集本”“能说会道”等四项内容。这些练习既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识字,又扩大了识字量,既注重了语言的积【内容简......

    《语文百花园二: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设计

    《语文百花园二: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在老师指导下,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看懂图意,并能用几句话说出图里都有......

    语文s版第9册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五年级:陈祥凤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3、阅......

    语文三年级上册S版《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说绕口令的练习继续学说普通话。通过补充完整句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知道因果关系句子间的联系,掌握因果关系句子的特点,发展学生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