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感知“倍”的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初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会看线段图。
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导入
1、◎◎ ◎◎ ◎◎
()个()是(),算式:
□□□□ □□□□ □□□□
()个()是(),算式:
2、□□□□
☆☆☆☆☆☆☆☆
☆的个数是□的()倍,算式:
小结:这里的倍数就是个数。
3、拍手游戏。
1)老师拍2下,你们拍的是老师拍的3倍,你们拍几下?(你们拍的是老师拍的3倍,你们就是要拍几个2下?一共拍几下?)
2)老师拍5下,你们拍的是老师拍的2倍,你们拍几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操作实践,初步感知
第一行画3个圆,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画几个圆?
课件出示交流要求:
1、画的时候以谁为标准?
2、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要画几个第一行那么多?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画。指生到黑板上画。
小结: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就是以第一行为标准,在第二行画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3,所以,第二行要画12个圆。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2页例3图,请学生观察这幅图画的情境。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同桌可以互相议一议)
2、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
列式解答:引导学生观察:从线段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有4个8元,要求象棋多少钱,怎么列式?
也就是求4个8是多少,列式为8×4=32(元)
教师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题意出来了线段图。从线段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要求象棋的价钱,实际上也就是求4个8是多少,所以用乘法来计算。
四、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完成练习十一第5题。
1)看图说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3、开放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关于倍的问题,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指生解答。请你举出例子。
要求:一人说,一人解决。
五、巩固提升,完成答题卡,再集体订正。
1、选择正确的答案。
1)操场上有6个学生打球,48个学生做游戏,做游戏的学生是打球的几倍?
2)小燕剪了6朵红花,剪的红五星是红花的3倍,她剪了几个红五星?
2、停车场卡车的辆数是客车的6倍,客车有8辆,卡车有多少辆?
3、补充条件:
图书组有8本故事书,连环画有多少本?(要使计算结果是40本,第2个条件应该怎样填?)
4、小明今年6岁,妈 妈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
1)妈 妈今年多少岁?
2)去年妈 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六、归纳总结,整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优秀教学反思
3.《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片段与反思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评课稿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
8.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的问题教学反思
9.《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
第二篇: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从情景图提取有用的信息,提问并解答,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流利的语言口述解题思路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黑板、三角形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从猜数游戏导入:同学们请看老师的左手拿着两支粉笔,右手藏了3个两支。猜一猜,老师右手拿着几支粉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6或3×2=6并提问:3个2支是2支的几倍?)
2、小组互动:说一说:
3个2就是()的()倍。2个4就是()的()倍。7的4倍就是()个()。5的3倍就是()个()。
3、看图说出倍数关系(幻灯片展示)
4、画一画(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第一行: 第二行:第一行的3倍()想:第一行的3倍就是___个2。第二行画___个。
二、自主探究,质疑解疑。
过渡: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以上我们做的是不是都跟一个数的几倍有关啊?为了进一步求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请看书本52页的例题3 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1)、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2)、引导学生画一画(学会看线段图)
(3)说一说思考过程,小组内交流
二、课堂小结并板书: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一般用(乘法)计算。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见多媒体课件)
1、列式:
4的3倍()3的5倍()6的4倍()
2、竞技游乐园(共3关,详见多媒体课件)
五、课后作业:完成教材 “练习十一”第9、10、11题。
第三篇:《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52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经过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求一个量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量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2的4倍就是个2。
2、3的6倍就是()个3。
3、3个7就是()的()倍。
4、6个2就是()的()倍。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回答:已知信息是: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问题是: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师:这是哪类应用题?
生:倍数应用题。
师:从哪入手解决此类问题呢?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请你根据已知信息,画图分析计算解答,再小组交流想法。学生按要求参与活动,交流汇报。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际问题,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答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操作、观察讨论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增强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
4、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
1、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是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平台、小棒若干、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
1、口算比赛
2、回顾旧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老师:奖励女生4朵花,奖给男生花的朵数是女生的2倍,奖给男生多少朵花?
学生:8朵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男生的花是女生的2倍,就是4的2倍,也就是2个4。
2*4=8(朵)
老师:回答得很好,这是我们以前学些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二、操作学具、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操作学具,探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①老师: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你们想不想像宇航员杨利伟叔叔那样去遨游太空呢?
学生:想!
②老师:我们就一起用小棒摆飞机代表我们的心愿吧!老师先教你们摆一个飞机吧!
③老师: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多又好(规定时间)
2、观察思考
老师:老师摆了一架飞机用了几根小棒?(5根)
某某同学摆了两架飞机用了几根小棒?(10根)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摆1架飞机用5根,摆两架飞机要用2个5根,就是10根。
老师:那么某某同学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呢?为什么?
学生:10里面有2个5
老师:摆3架飞机的同学用了多少根小棒?(15根)
那又是 老师用的小棒的几倍呢?为什么?
反复强调15里面有3个5,15就是5的3倍。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3、列式计算
15/5=3
4、小组交流
每个同学算一算,自己摆飞机所用的小棒是老师所用小棒的几倍?怎么算?
5、完成课件上的练习。
(二)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提一些数学问题吗?并进行解答?
(3)要求提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4)要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就是求什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5)得数5的后面不写单位?为什么?
老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三、应用拓展
1、完成书,联系十二第2题;
2、完成做一做。
个人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两者仅仅是换了说法。因此,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使学生学会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以联欢会为题材,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中去。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探索方法,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摆学具等活动,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明白道理,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
总之 ,在整个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在各自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去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借助线段图,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运用乘法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区分倍的问题中两种类型,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严谨审题等能力,注重几何直观的作用,通过多种直观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尽管孩子对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1份量”(标准量)和“比较量”的关系,但这些数学语言远没有“几个几”容易理解。教学中要设计了丰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只有需要把研究“对象”抽象成为“图形”,再把“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成为“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的问题为“图形的数量或位置关系”的问题,进而进行思考分析。便于学生在比较和抽象中构建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让学生学习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理解题意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在学生初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的教学上,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选用的数量尽可能小些,并且尽可能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结合以前所学生的知识,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和“倍”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
四、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
五、教学过程
(一)疏通概念,激活原知
1.复习旧知
(1)看图列算式
①
算式:
②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多少倍?
算式:
2.变式运用
(2)说一说填一填
①6个5是( ),2个7是。
②5×8=(),其中,()是8的()倍,()又是5的()倍.
③
的价钱是的()倍。
【设计意图】将倍的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后续性进行连接,为新课的学习找到着眼点,通过直观图示对乘法意义和倍的关系进行回顾,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找准探究的“起始点”。
(二)迁移理解,建构新知
1.情景引入,分析信息,理解题意
师:每位同学都有购物的经历,在购物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下面这位同学在购物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
课件出示主题图。
(1)阅读与理解
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板书信息:军旗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
问题:象棋的价钱是多少?
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事物引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借助课件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也为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分析与解答。
①尝试解答
可能会有学生答出:象棋的价钱是32元,也能说出算式:8×4=32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验证他的解答是否正确?
②尝试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师:我们知道两种价钱的数量的关系,如果能像刚才的复习题中的图示表示,就能看得更明白了。
学生讨论:怎样简洁、清晰地表示这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可以用线段图的长度表示军旗和象棋的数量关系。
教师说明线段图中需要用线段的长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而且图中线段的长短关系要符合题目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尝试在草稿纸上画图分析,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画法。
③语言表述,汇报交流。(平台展示。)
④分析研究,讨论画线段图的方法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军旗的价钱(8元),再根据“象棋是军旗的4倍”,连续画出4段大约与第一条线段同样长的线段来表示象棋的价钱。
师要追问:为什么把军旗的数量用较短的线段表示?怎么看出哪条线段表示是军旗?怎样清晰看出象棋是军棋的4倍呢?问题怎样在线段图表示出来?
师生小结:图的前端文字说明,1份量(标准量)画短些,“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就画几段。每段的长度尽量一致,上下图形做到一一对应。
⑤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课件陆续出示线段图的各部分。
⑥理解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出:要想知道“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4=32(元)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算式的意义。
板书:求8的4倍是多少求4个8是多少8×4=32(元)
【设计意图】线段图虽然是用几何线段直观表示出数量关系,但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在分析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线段图的简洁明晰,逐步引导可以画形象的实物图,也可以画抽象的线段图,并让学生慢慢过渡到画线段图。对于画线段图的方法需要加强指导,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3)回顾与反思。
你算的一定是正确的吗?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检验方法,可以用除法进行检验。补充答语,引导学生养成完整答题的习惯,体现数学规范性和完整性。
(4)变式练习,运用策略
①
的价钱是多少元?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汇报交流,师板书。
板书:求9的3倍是多少求3个9是多少9×3=27(元)
师:体育商店还有许多物品,你还看到什么?
②课件出示信息:毽子的价格是5元,跳绳的价格是毽子的3倍。
师:你能画线段表示两个数量关系吗?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跳绳多少元?)
请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解答出来。
同桌互相交流线段图画法,全班反馈。教师板书。
板书:求5的3倍是多少求3个5是多少5×3=15(元)
(5)概括比较抽象模型
比较8×4=32,9×3=27,5×3=15几个算式之间的异同点。进一步思辨“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的本质所在。
在比较和思辨中逐渐清晰两种量的关系,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解决中,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联系乘法的含义,理解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几个几是多少
1份量(标准量)×倍数=比较量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建模过程是本课的难点,从以上层层推进的环节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线段图的分析理解,在比较、归纳中逐步抽象出这一模型。这个过程不仅清晰地让学生体会了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应用意识。
(三)综合应用,提升能力
1.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1)练习十一第5题(课件出示)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7×3=21”算式的意义。“为什么乘3?”
(2)练习十一第6题(课件出示)
①读懂信息,运用策略,解释过程。
②同伴互助,深化理解
【设计意图】两道练习设计突出思维渐进性。第一题让学生会看示意图和线段图结合的图示,提高自己的审题、读图能力,逐步学会看和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培养几何直观;第二题在同一题型中让学生完整叙述关于倍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2.沟通联系,拓展延伸
练习十一第7题(课件出示)
①情境创设:课件呈现第7题的情境图,先出现信息和问题:王平只踢了3个,李芳踢了18个。
②问题(1)李芳踢得个数是王平的几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18÷6=3。说出算式的意义。
师追问:谁的个数是标准量?
问题(2)刘梅踢得个数是王平的2倍。刘梅踢了多少个?
③分析问题:谁的个数是标准量,如何表示刘梅和王平的关系?。
④画线段图分析: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汇报交流,师板书。
3×2=6(个)
⑤比较:问题a.李芳踢得个数是王平的几倍?列式:18÷6=3。
b.刘梅踢得个数是王平的2倍。刘梅踢了多少个?3×2=6。
师:这两个问题中都与倍的知识有关,一个用除法计算,一个用乘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师生小结: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时,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在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列除法算式解决这类问题方法虽然不困难,但仍然需要大量具体事例进行比较、思辨、建模,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逐步内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变式练习中,不断引发认知冲突,刺激审题的严谨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直观到分析推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实物表征、操作表征、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到符号化的算式表征,探究解决问题的本质。
(四)灵活运用,拓展延伸
1.看图列算式。
(1)的数量是的多少倍?
(2)有多少个?
2.说一说。
(1)第一行画2个☆,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的6倍,第二行该画()个△ 。
(2)第一行画15个☆,第一行画的☆个数是△的3倍,第二行该画()个△ 。
3.练习十一第9题(课件出示)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集体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把新旧知识间的进行无缝连接,通过直观图示看、抽象文字理解和生活中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理解基础上,对倍的知识问题模型的建构更加清晰化。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将所学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体现数学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五)课堂回顾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能举例说说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学会看线图。
4、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2、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语句。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投影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知识迁移
1.出示口算卡片抢答.
2.口述算式和得数(出示投影片).
(1)3个2的和是多少?
(2)5个7的和是多少?
(3)2个5可以说成5的( )倍。
(4)3个4可以说成4的( )倍。
(数学教材本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旧知是新授的前提与基础,新授是旧知的扩展与深化。,旧知复习是一种铺垫和前导,发挥着促进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新授内容的作用。)
3.导入新课
(1)学生摆圆片,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4个.
指导学生明确第一行摆2个圆片,第二行摆4个圆片,摆了2个4,所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板书课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同类的应用题(小黑板)
郭晓翔今年12岁,刘老师的年龄是郭晓翔的3倍,刘老师今年多大年龄?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找已知条件并板书:
已知条件:郭晓翔今年12岁
刘老师的年龄是郭晓翔的3倍
求得问题:刘老师今年多大年龄?
(3)教师提示:刘老师的年龄是郭晓翔的3倍,也就是刘老师的年龄是3个12,为了加深理解,今天我们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用一条线段表示郭晓翔今年12岁,用3个线段的长表示刘老师的年龄,教师板书并同时演示 “应用题”画线段图.
(4)从线段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刘老师的年龄是郭晓翔的3倍,刘老师年龄大,郭晓翔年龄小,求刘老师的年龄也就是求3个12或12的3倍是多少.
(5)启发学生回答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口述解题思路.
(教学中没有运用课本上的例题,而是选择了学生与老师年龄来讲授同类的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眼光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同时也为了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4.完成81页“做一做”的第2题.
妈妈买了4米白布,买花布的米数是白布的3倍,买了多少米花布?
(1)引导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通过移动投影片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
(3)学生列式计算.
三、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四、随堂练习.
列式计算
(1)2个7相加是多少?
(2)7的2倍是多少?
(3)3个6相加是多少?
(4)6的3倍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
1、小波有5元钱,小翔的钱是小波的3倍.小翔有多少钱?
2、旬阳县阳光学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倍,女生有18人,男生有多少人?
3、旬阳县阳光学校有4个篮球,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4倍,足球有多少个?
4、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6倍,钢笔每支多少钱?
(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我往往会费一番心思,选择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真管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增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1.教师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学习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让学生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给学生生活化的练习,才能更好地使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形成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思想,真正体会到学习“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逐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增强应用意识及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效率。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倍”的概念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并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1、教师的主观分析:对于初次接触“倍”的学生来说“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此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决》后的一个学习内容,而学习理解“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就是乘法,为此应将乘法作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基础来展开教学,以旧引新,化难为简。
3、学生认知障碍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倍”这一新概念,在理解“倍”的时候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节课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直观的方式构建新知,以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感知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做的过程,体验“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自然地探究出并接受新的知识,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设置情境,复习旧知,引出新知。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建立“倍”的意义表象基础上会解答有关“倍”的现实问
2、经历探究倍数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倍的意义表象,理解数问题的实质。
3、进一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初步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认知体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理解倍数问题的实质。
教学难点:初步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认知体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海边捡拾过贝壳吗?你知道五彩斑斓的贝壳可以做成什么吗?
人们把漂亮的贝壳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自己动手制作贝壳标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能把自己看到的情景描述给大家听?
2、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听了他们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2)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
3、小飞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能帮他解答吗?
4、带领学生一起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在学生自己思考后,可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找出:刘林用了2个贝壳,林杰用的贝壳数是刘林的3倍。
5、请同学们用学具摆出刘林用的贝壳数。
你能试着用学具摆出林杰用的贝壳数吗?谁能到上黑板上给大家演示?
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摆?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白“求2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2是多少。”同位互相交流再说一下。
3个2的和就是6,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3=6(个)
刚才同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起解决了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我们知道了求2的3倍是多少,也就是求3个2是多少。
6、要想知道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请同学们自己寻找相应的数学信息。你能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吗?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巩固。
1第一题:画一画。
1)请同学们读题,弄懂题意。
2)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
3)己的想法。在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2、第二题:连一连。
1)认真看题,明白题目要求。
2)提出心算要求,并要求在字条下面写出心算结果再连线。
3)全部做完的小组交流答案。
3、第三题:计算。
1)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以及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方法。
2)规定时间进行口算比赛。
3)订正答案,比赛正确率。
4、第四题。
1)自己读题,看懂题意。把自己的理解在班里交流。
2)小组中交流自己找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3)自己列式计算。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第五题:涂一涂,使红球的个数是绿球的五倍。
1)学生看懂图意后自己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说一说先涂什么颜色的球,再涂什么颜色的球。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先涂绿色的球确定各书,再根据红色的球是绿色的球的5倍这个关系,涂出红色球的个数。
3)小组交流,说自己的答案。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由于受总个数所限,涂的绿色球的个数不能超过4个。
6、第六题。
1)请学生观察题中呈现的4幅图。独立编出数学故事。强调故事中要体现图中呈现的数学信息。
2)听了这个数学故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4)你想解决哪个问题?自己解答。交流答案。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际问题,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答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操作、观察讨论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增强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
4、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
1、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是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平台、小棒若干、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
1、口算比赛
2、回顾旧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老师:奖励女生4朵花,奖给男生花的朵数是女生的2倍,奖给男生多少朵花?
学生:8朵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男生的花是女生的2倍,就是4的2倍,也就是2个4。
2*4=8(朵)
老师:回答得很好,这是我们以前学些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二、操作学具、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操作学具,探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①老师: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你们想不想像宇航员杨利伟叔叔那样去遨游太空呢?
学生:想!
②老师:我们就一起用小棒摆飞机代表我们的心愿吧!老师先教你们摆一个飞机吧!
③老师: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多又好(规定时间)
2、观察思考
老师:老师摆了一架飞机用了几根小棒?(5根)
某某同学摆了两架飞机用了几根小棒?(10根)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摆1架飞机用5根,摆两架飞机要用2个5根,就是10根。
老师:那么某某同学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呢?为什么?
学生:10里面有2个5
老师:摆3架飞机的同学用了多少根小棒?(15根)
那又是 老师用的小棒的几倍呢?为什么?
反复强调15里面有3个5,15就是5的3倍。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3、列式计算
15/5=3
4、小组交流
每个同学算一算,自己摆飞机所用的小棒是老师所用小棒的几倍?怎么算?
5、完成课件上的练习。
(二)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提一些数学问题吗?并进行解答?
(3)要求提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4)要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就是求什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5)得数5的后面不写单位?为什么?
老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三、应用拓展
1、完成书,联系十二第2题;
2、完成做一做。
个人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两者仅仅是换了说法。因此,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使学生学会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以联欢会为题材,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中去。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探索方法,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摆学具等活动,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明白道理,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
总之 ,在整个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在各自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去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2
“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依据“份”和“几个几”扩展而来,是通过两个事物的比较,让学生明确,谁和谁比,以谁为一份,谁有谁这样的几份,就是几个几,谁就是谁的几倍。由此引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个新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改变传授式的教学,把教师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放下教师的架子,成为学生活动和学习的伙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呈现出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2、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学生无不表现为兴奋、投入、思维敏捷……让学生爱学、乐学,变兴趣为动力,让课堂活起来。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学习,学生积极性很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闯关这一环节,包括(我会说、我当小老师、我会算、聪明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在教学中,设计了学生动手实践这一环节,我将学生分为4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让他们通过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倍的表象,从而明确应该用乘法计算的道理,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
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
因为儿童的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还有动作思维的成分。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动具体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从而获得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伴随着观察、思考等活动,展示知识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我十分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表述她们解题的思路,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最终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关注中等生、学困生与尖子生的的培养。能有针对性地把问题、练习投向不同的学生,让其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变成“要我学——我要学——我爱学”。
在最后的练习中,出现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去想。
4、存在问题:
(1)练习中拓展题应再深入一些,就用大船和小船的那幅图,再加上一个问题,现在大船还能上多少人?或求一共有多少人?前一问是本课的知识点,后一问是拓展思维。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2)在小组合作时,几个学生同时说自己的想法,没有倾听的,小孩的特点抢着说,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醒学生以后要注意倾听,再表述自己的想法。
(3)在让学生到黑板上板眼演列式计算这一环节时,应该让全体学生都动手写一写,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3
由于“倍”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让学生多动手,在画图,摆小棒中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情境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我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我用摆一摆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倍”的知识。
在出示课题后,我引出课本主题图,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本课的主题图,做到了尊重教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教材在“倍数的认识”之后进行的一个内容,我讲完本节课后,感受颇多,我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信息,并提出他们可以想到的问题。重于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教学源于数学有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本课的教学中,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又能为以后学习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例题出示了“杨树有 5 棵”和“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3 倍”这两个条件,要求“柳树有多少棵”这一问题。我先让每位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在第1 行摆5 根小棒表示杨树的5 棵,再在第2 行摆小棒表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 倍,这一过程让学生独立操作。巡视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知道要在第2 行一共摆15 根,但大部分学生都是把这15 根放在了一起。于是在我的要求下,孩子们开始调整小棒的位置,也就是把每一份中的小棒靠得紧一些,份与份之间离得远一些,这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 倍。这也是为后面将“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做好准备。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的关键就是“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学生摆好小棒后,教师可以结合小棒图讲述: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 倍,也就是说柳树有3 个5 棵。并让学生看图练习说一说这样的话。整个过程是由直观操作到抽象思考,引导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之后的练习也要让学生分析每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去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5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去建立“倍”的概念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都是围绕着圈一圈、画一画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通过画圈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出谁是谁的几倍问题。在认识几倍的问题上,我是这样让学生去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1、是两个数量在比较;2、是用其中一个量作标准,另一个量包含几个它就是它的几倍。通过这样操作活动和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不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还懂得了如何去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充分展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乐中学,玩中学”的良好局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过,在这节课中还是有点遗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时机,出现了讲解不到位的现象,如“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量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量”的环节中讲解得太快,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效果不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数量关系。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策略,画图或摆学具,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沟通实际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使学生发现算法。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而“解决问题”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通过这样的教学情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练习课活跃起来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新闻,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教学的题材,信手拈来,即新鲜又有亲切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情境掌握数量关系。
问题解决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强调学习设置到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情境中,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并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培养使用数学的意识、探索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它旨在使学生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过程的体验,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的掌握了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微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是让孩子们完成两个学习目标:一是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即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知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二是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它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倍的概念是通过两个量的比较而产生的,用其中的.一个数作单位,看另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这样的单位,后者就是前者的几倍。有关“倍”的知识,上学期学生有所了解,也建立了有关倍的初步认识。但是,上学期是根据倍数关系,求几个几是多少,而本节课的任务是根据倍数关系以及除法知识,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考过程。所以在课程设计中,首先是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回忆起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倍的知识;再次就是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充分的经历及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最后就是在练习中巩固新的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倍”的含义及它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在本节课中我的数学语言不是很标准。指导语不是很到位,出现了让学生不理解的语言。比如出现算式“15÷5=3”之后我问学生: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我应该让学生观察飞机图,然后再回到算式上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次在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上不恰当,有时会忽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再次,在处理练习题的时候速度过快,没有发挥课后习题的检测作用。
通过这次讲课,使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各方面的不足,在讲课时总是放不开,害怕学生出错。“只有学生出错了,才能更好的发挥老师的作用”。所以今后要多关注学生,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将这些错误在课堂中解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9
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首先引入去动物园这一教学环节,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兴趣,是可以想象的也是一些小朋友遇见过的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在小朋友们大脑中出现情景。对于他们来说,去动物园看动物是件很高兴的事情,于是学生很快就被我带如教学情境中,吸引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专心一件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点接着又以生活中的情境再次带学生进入练习巩固阶段,让学生在数学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10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首先我用摆一摆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倍”的知识。
在出示课题后,我引出课本主题图,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本课的主题图,做到了尊重教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教材在“倍数的认识”之后进行的一个内容,我讲完本节课后,感受颇多,现在反思如下:
成功方面:
学生学习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
1、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教师给主体图,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信息,并提出他们可以想到的问题。
2、在练习的设计上层次分明,从简到难的层次感。
3、重于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教学源于数学有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本课的教学中,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帮助米奇请客的'问题等。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这些是我认为本节课中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1、在学生同桌合作提问题后,师只是让一个学生说出了问题,并没有再问其他的学生,其实在师巡视时就有几个学生说出了好多问题,那时候我完全可以列完算式后在让学生提出问题,更深的拓展一下,可是我怕后面时间不够用,所以没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2、在倍数关系上强调的少了些,反而隐藏在内的“几个几”的运用强调地多了些。
3、板书设计上只注重了问题的出示,条件的出示却忽略了,给人的重点弱了很多。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通过反思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取别人之精华,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11
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倍”的概念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并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1、教师的主观分析:对于初次接触“倍”的学生来说“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此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决》后的一个学习内容,而学习理解“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就是乘法,为此应将乘法作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基础来展开教学,以旧引新,化难为简。
3、学生认知障碍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倍”这一新概念,在理解“倍”的时候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节课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直观的方式构建新知,以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感知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做的过程,体验“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自然地探究出并接受新的知识,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设置情境,复习旧知,引出新知。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共享课堂”的作课内容,在本节课的备课环节中,我看了大量的视频,希望能从其他教师的授课中学习到他们的优点,共享课堂教学反思。但是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材料——教参。在备课之前,我应该熟读教参,明白教学的重难点,按照课程的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
倍这个概念是学生第一次经历,经过了第一节课理解倍的概念以后,我再进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节课就方便了许多。本课从一个例题开始,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图: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从这个情境图中让同学根据题目信息提出相关问题,问题一:擦桌椅和扫地的一共几人;问题二:擦桌椅比扫地人数多几个人;问题三:擦桌椅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几倍,教学反思《共享课堂教学反思》。接下来就让同学们思考这几个问题该如何处理。在这个环节中,我可以不全板书这三个问题,问题一、二跟本节课的内容并无太大关联,可以进行口头叙述,我只需在黑板上板书第三个问题即可。在解决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解释,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让同学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这样更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他们自己解释的不好,我可以进行提示,让他们自己思考。等到同学解释完以后,我可以根据图示,再让同学们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解决完例题,紧接着就进行练习。本节课设置了三个练习,让同学们在练习中更深层次的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本课教学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点是我充分应用了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让同学们能更直观地得到结果;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备课的时候没有熟读教参,没有充分理解本课的重难点;(2)本课教学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与本课无很大关联的地方,这些地方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带过;(3)在解释一个概念或一种问题的解法时可以让同学自己解释,用同学们自己的话解释就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用专业性的语言进行总结;(4)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表达过于通俗,数学教师要用专业的、严谨的语言教学,在解释问题的时候可以用通俗的语言,但在解释一些概念或者做题方法时要用专业性的语言。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重视教参的作用,用精确的语言和良好的耐心教授学生知识和道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做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第五篇: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又能为以后学习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例题出示了“杨树有 5 棵”和“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3 倍”这两个条件,要求“柳树有多少棵”这一问题。我先让每位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在第1 行摆5 根小棒表示杨树的5 棵,再在第2 行摆小棒表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 倍,这一过程让学生独立操作。巡视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知道要在第2 行一共摆15 根,但大部分学生都是把这15 根放在了一起。于是在我的要求下,孩子们开始调整小棒的位置,也就是把每一份中的小棒靠得紧一些,份与份之间离得远一些,这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 倍。这也是为后面将“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做好准备。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的关键就是“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学生摆好小棒后,教师可以结合小棒图讲述: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 倍,也就是说柳树有3 个5 棵。并让学生看图练习说一说这样的话。整个过程是由直观操作到抽象思考,引导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之后的练习也要让学生分析每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