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轮子的故事 教学设计
轮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2.会给小车安装轮子。
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及其作用。3.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4.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5.6.体会设计和发明离不开创新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持续的努力。7.通过口述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8.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教学重点】 轮子的作用和发展史。【教学难点】
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教学准备】
相关的视频、各种轮子、双面胶、钩码盒 【教学过程】
一、体会轮子的作用 1.观看视频:原始人推重物。
2.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让重物推起来更容易一点吗?我们用钩码盒充当重物,请同学们用篮子里的物品(木棒,轴,车轮,轴套,双面胶)试一试吧!3.分组活动。
4.交流使用的方法。(垫木棒、安装轮子)
5.谈话:原始人就是用滚木充当轮子的,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有橡胶轮胎的轮子。那轮子是如何从滚木演变成如今模样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轮子的故事》吧!
二、了解轮子的发展史 1.观看视频:轮子的发展史。
2.(出示几种轮子)你能按照轮子出现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吗? 3.分组活动。4.交流汇报。
5.出这些轮子的不同点。(轴、辐、边、胎)
三、1.问题:现在最常见的这种轮子,已经是最完美的轮子了吗?它有没有什么缺点? 2.学生回答。
3.图片欣赏:各种奇特的新型轮子。4.画一画未来的轮子。
第二篇:《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轮车吗?小明想做几辆玩具三轮车送给好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小明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板书:3的乘法口诀)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1.画一画、说一说、填一填。
师:(分发一张画有9个方格的草稿纸)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请您像老师这样为每辆三轮车画上轮子。并且数一数,边数边填表格。
师:谁来回报一下你数的结果。(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两辆三轮车有6个轮子……)
师:看来“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答案。
师: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全班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①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②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师总结: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2.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师:1辆三轮车也就是几个3?(1个3),那么1个3是3,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1×3=3.(板书到黑板)师;2辆三轮车呢?(2个3)2×3=6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辆、4辆、5„„ 9辆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请同学们利用“表格”,独立填写乘法算式的积,再结合左边的车轮图进行验证。同时让学生完成板书。
师: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3的乘法口诀吗?
学生独立编写乘法口诀,(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然后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1)自己练习背一背。看谁记得最快最准。
(2)口诀接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诀接龙比赛,接得又对又快的小组获胜。
(3)按顺序齐背。再拍手背一背。
(4)学生与学生对口令(按顺序),教师与学生对口令(打乱顺序)。再齐背一遍。
师: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请想想,你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
(在全班介绍交流时,特别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3是“三六十八”,减个3是“三四十二”;十个三是三十,减个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
师: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加强记忆,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真佩服你,善于发现知识的联系。
五、加强练习,熟练口诀。
师:你记住这些口诀了吗?那我可要出几道题来考考你。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二十一
()六十八
()二十七
三四()
()得三
三三()
三八()()得六
2、根据乘法口诀写算式。
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三五十五
3、咱们再来做一组口算题,看谁举手最快!(要求读算式说得数,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3×5
6×3 4×3
3×9 8×3
4、计算小竞赛。(书中37页过河题)
四、总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收获可真多,回家后,把3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好吗?
第三篇:一科轮子的故事
车轮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 2.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3.坐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难点:动手制作小车 教学准备:
圆柱形铅笔6支,小车组装材料一套(含车轮4个,纸盒1个,吸管1根,竹签2根,辅助材料)教学主要环节: 活动一:
体会轮子的作用。先让小组代表上讲台用手推一推教师准备好的鹅《新华字典》,之后在它的下面垫上六角形铅笔和圆柱形铅笔,来比较这两种的省力效果。
活动二:
1.阅读轮子的发展史。打开视频,让学生比较这些轮子有什么不同。2.用简短的文字介绍轮子的结构,如轮、轴、辐、胎等。活动三: 1.如何安装轮子 学生讨论,汇报
2.视频播放车轮的安装过程。3.友情提醒:安全事项 4.学生安装车轮
5.车轮完成后,进行交流、分享。如:轮子是否对称?是否能转动?等等 活动四:
1.让学生先回忆在生活中哪里用到了轮子?
2.出示轮子在方方面面的应用,认识轮子的重要性,生活中离不开轮子。板书设计:
轮子的故事
省力
一段木头---增加轴、辐---金属加固----增加轮胎----增加轴承 教学反思
第四篇:《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创设小动物郊游的情景,获取小动物有几只的数学信息,促使学生复习乘法的意义导入。通过说一说、填表格的方式探求三轮车的轮子有几个,感悟每多1辆车就是多一个3,探究三轮车的轮子可以用乘法算式解决,寻求解决几辆车有几个轮子的简便方法是利用口诀,进而学生编制3的乘法口诀。发现口诀的规律,获取口诀记忆的技巧。
在情景创设部分,利用小动物郊游的情景,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学生说出数学问题时,可以相关的引入说出数学信息,从如拉入主线部分。
说一说有几辆车有个轮子呈现三轮车有几辆,相应呈现出数字,降低学生说的难度。同时熟悉3个3个数,以及几个3的感悟。悬接下面填写表格2对应的几辆三轮车与几个几的关系降低难度。
表格2的重点是编制口诀,所以其余有几个几、乘法算式、口诀,适当的降低难度。例如:口诀可以写出前面的两个字,算式符号应该写出来,采用填空降低学生书写的时间。同时在写之前,教师先讲解,学生更明白。把这部分的时间降低,整节课更紧凑。
学生交流部分,口诀编制后,学生交换口诀,说说错误的口诀是什么,哪里错了,加强生生交流。培养生生交流能力,促进倾听能力的提高。
反馈部分,表格
1、表格2的反馈都不足。表格1,学生的表达,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反应出学生算理的不清晰,进而说不好。
探索3乘法口诀规律时,应呈现出3的口诀,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找出规律。同时利用习题,加强对规律的运用。3的乘法口诀规律的探索应在学生大量朗读之前进行。口诀的记忆是在读、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有技巧的操作活动。口诀的记忆是种丰富的活动经验,不可舍弃,致使学生死记硬背。能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问题解决部分教师注意学生思维表达的完整性,只有明晰算理。学习才是有效的活动。
今后加强以问题为主导的学习方式,通过一个个问题促使学习走向深入,促使知识不断内化。知识内化的过程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学习如何更好的追问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的本质特征,在语言表达上有长远的进步。
整节课中,缺乏整体调动学生情绪的主线。活动较少,教师评价不足,情绪感染力不强,不够新颖有趣。
改进措施:注重整体把握学生、教法、教材。多学习教师评价语言!
教学应该是拉着蜗牛走路,是需要慢动作的,让每个环节都处理的精致,紧密,每个环节都紧扣。
第五篇:轮子工程师
科学《轮子工程师》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进一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图形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轮子工程师》教师教学资源。
2、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积木若干。
3、幼儿学习资源4第14—15页
活动过程:
1、欣赏轮子工程师的作品。
(1)请幼儿观看教师教学资源,看看这里都有什么东西?
哪些有轮子,哪些没有轮子?
(图中包括自行车、飞机、摩托车、轮椅、轿车、卡车、火车、旱冰鞋、轮船等)(2)讨论:这里很多东西都是轮子工程师的作品,轮子工程师就是造轮子的人。找一找,哪些是他造的轮子?
2、观察并思考圆形轮子的作用。
(1)工程师设计的轮子都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2)一个轮子的是什么车?两个轮子的是什么车?三个轮子的是什么车?四个轮子的是什么车?许多轮子的是什么车?。
3、比较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轮子图,说一说它们能做轮子吗?为什么?(进一步认识圆形具有无边无角的特征)。
(2)如果把圆轮子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轮子,会发生什么事?(3)玩一玩,试一试,看看哪些积木能滚动。
(4)有一次,轮子工程师做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的轮子,他想用来干什么呢?(原来,工程师把坏人的自行车和汽车轮子换成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坏人骑上这样的自行车就摔跤,想开汽车却开不动。哈,坏人跑不掉啦!)。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画一画、说一说幼儿学习资源4第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