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课本P101、105页。
学情分析:
学生对各部分知识已经掌握,关键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来制定实际的复习计划,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能快速地认识钟面上的时间,如整时和几时几分
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2、能准确地认识时间,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
教学方法:
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的时间、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玩具小猪、图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认识角的儿歌吗?一起齐诵一遍: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注意,先画顶点后画边。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和角有关的知识。
(一)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102页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二)复习认识时间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师拨钟,引导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1、在这个钝角的内部,从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2、想一想,填一填。
星期六上午,妈妈准备到商场买衣服,到银行交水电费,去餐馆买早点,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标序号。
导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习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导学难点:
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子白板、一个三角板、一个活动角
学具:三角板、活动角
导学过程:
师:小兔请我们二(2)班的同学参观他们的新房子,你们愿意去吗?
生:愿意
师: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屏幕显示:从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然后分别闪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引入:小朋友们,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认识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角交朋友
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理念:用情景引入,创设生动的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而且富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1、角不仅藏在图形里面,还藏在校园里面,你还能从校园的图形中找出一些角吗?(出示校园主题图)
先让学生说说那里有角,课件再演示。
鼓励学生: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么多的角都找出来了。
2、校园里有角,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地方,也有角,你还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图片:剪刀、吸管、水龙头
师小结:看来角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
[设计理念: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3、出示导学单
①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仔细观察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②画一画:试着画一个角,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③变一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角变大,让角变小?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师指导
全班交流、梳理盲点
认识角:
(1)学生齐读第一条自学小贴士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
师:你再摸一摸从顶点出发的这两条线,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
(2)教师总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边说边画: 边
顶点
(尖尖的)边(直直的)
(3)学画角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角的许多小知识,想知道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哪位同学们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个角呢?
指名画角、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角
师:你愿意把你画角的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吗?
课件:先画(),再画()
注意:在两条边的中间画一条弧线,作为角的标记。
[设计理念:画角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画,采用先“放”再“扶”的方法,既发展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再次加强学生对画角方法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展评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角的大小
师:老师手中有一个角,同学们有没有办法,让这个角变大?
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在一起商量商量,怎样让这个活动角变大?
生1: 我把两边的纸条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师:角变大了,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吗?
生用手指,师追问:角变大了,边有没有变化?
师: 相反,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角变小?
生1:把两边的纸条合拢,角就变小了
师: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小了?
生用手指,角变小了,边有没有变化?
老师用活动角演示:师拿一个活动角,慢慢变大之后,再减掉两条边的一少部分纸条,看一看角的边,有变化吗?
(5)红角与蓝角的争论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儿歌总结帮助记忆
小小角儿真好看;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千万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大小怎么辨;只看张口不看边。
1、判断角(见课件)
2、到创设情境小兔的新房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
4、用小棒摆角: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3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背景:
前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经历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各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和学会做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看!(出示红领巾、三角板、魔方)角藏在哪里呢?这节课请你们和老师一起来认识角、找找角,好吗?(板书课题:认识角)
(一)认识角
1、找一找、摸一摸。
(出示课件,剪刀、钟面、红领巾等图片)
(让学生到教台前的实物来摸一摸、看一看再让学生说这些图形的特点)
生:这个尖尖的就叫顶点。
(在黑板上板书:顶点)
师:除了顶点,角还有什么呢?
生:两条直直的叫边。
(师画出角的两条边,并板书:边)
师:现在这就是一个角了。那我们该怎样来画角呢?(师板书一弧线,边指边说“这是一个角”)
写作:∠1顶点边
读作:角1
师:谁能小结一下,角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判断角。
师:现在老师有一些疑问,你能帮我解决吗?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呢?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呢?
生:我是根据角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来判断的。
3、找出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出来吗?跟同桌说一说,你找出哪些角。
生:黑板的四个角,窗户的角、桌子上的四个角和三角板中的角……(学生在实物投影器上指出角。)
师:你们能找出下图的图形中的角吗?课本88页指一指(学生独自完成,再集体评讲。有的学生容易把第二个图形那些圆角看成是角,这就特意提出来说一说。)
4、折一折。
师: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圆形的纸,你能折出不同的角吗?
生:能。
学生作品:
5、画一画。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能折出那么多类型的角,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才是角,那么同学们能画出一个角吗?
生:能。
师:谁能介绍一下,角是怎样画的呢?
生:先画两条边。
师:这样的角完整吗?
生:还有一个顶点
师:看谁画的比老师画的更好,更有创意!画好的拿出来让同学欣赏一下。(利用实物投影器展示学生作品)
(二)比较角的大小。
1、做一做。
师:我们会画角了,现在,我要请你来创造一个角,行吗?有什么好办法?
生:我用两根小棒组成一个角。
生:我用两根吸管组成一个角。
生:……
2、做一个活动角。
(利用图钉和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师:(介绍活动角)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可以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
3、找出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张口有什么关系
师:四人小组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考: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提示:
角变大了,看看角的两边张口怎样了?角变小了,角的两边张口怎样了?)
生: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4、比一比
师:你们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教学过程中,取一名学生做的角跟老师做的角比较大小。介绍“重叠法”再请一名学生自己上台比较大小。)
师:刚才我们比角的大小时,有的角我们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怎么办呢?∠1和∠2谁大呢?
师:请同学们认真的看屏幕上角的变化
生:∠1慢慢移动到∠2,最后下面的一条边跟∠2重合,顶点也何在一起,∠1的张口比∠2的大。所以∠1>∠2.师:所以这种比较方法就叫做重叠法。
5、探讨: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的关系。
师:同学们,你说一说,下面两个角谁大?
生:∠4比∠3大,应为∠4的两条边比∠3的长,所以∠4>∠3。
生:一样大
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面说了,角的大小跟张口有关系。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重叠法来证明。
师:现在仔细观察屏幕两个角的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虽然∠4的两条边比∠3的长,但是两个角一样大。
师:现在再比较下面两个角,谁大?
生:我可以用重叠法比较这两个角。∠5比∠6大。
师:请观察屏幕。
师:通过∠4和∠3、∠5和∠6的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生: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跟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
三、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今天你学到什么吗?
生:我学会了什么是角,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生:我学会画角,还会做活动角。
生:我学会了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张口有关系,但是跟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
生:……
四、思维拓展。
师:既然同学们学了那么多知识,你能帮我解决这一问题吗?一共有几个角呢?
生:一共有6个角。
师:你是怎样数的?
生:我根据角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来数的,而且,这几条边都是同一个顶点,在两条边两条边的数。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你还能想出比较有条理的数法吗?
生:我是按照角的数量一个一个的数的。首先是一个一个角的来数,有3个,再来就是两个角合成一个角的就有2个,最后是三个角合在一起的有1个,加起来就一共有6个。
师:同学们很聪明能根据我们上课学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们真棒!
五、布置作业。
师:找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角,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的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大小:
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跟两边的长短没关系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4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图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三角形。
师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那我们是怎样猜出这些图形的?
2、揭示课题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认识角
(一)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这是一所美丽的校园,你能从图片的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二)感受角
1、看!图中那位老师手中的三角尺变到我手里来了,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3个角)
2、请你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尺,我们一起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听!
(交流学习)
3、汇报: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三)观察角
1、刚刚图片上的角 老师把它们单独拿出来,请你观察这些角,然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同桌交流角的特点
3、角的各部分名称: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它角的顶点,两边平平、直直的线我们叫它边。
4、小练习:判断哪些是角。
同学们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汇报后,师提问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说出理由。
(四)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活动角
老师出示教具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它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大或变小的。
动手操作(1):拿出手中的活动角,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渐变大或变小的过程。
说一说,角在变大,角两边的开口也在逐渐怎么样?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2、跟同学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比较时出现问题:有的同学角的两边有长有短。
这时我们怎么知道谁的角大呢?
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我们可以比一比,发现角两边的长短不影响比较。
师追问: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师小结:
出示填空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五)画角
我们了解的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出来?
1、师示范画角。
师:从一个点起,先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
2、课件展示。
3、学生总结老师是怎样画的。
4、学生尝试活出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角,三、巩固练习:在生活中找角。
孩子们画的真漂亮!角还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是教室里,你能试着找一找,看看哪些物品的表面有角呢?
其实角的世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等着你去研究、探索,如果你感兴趣,下课以后再继续研究吧!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5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
生: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
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灯片演示)
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活动一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剪刀 三角板
师: 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2: 角两边直直的生1: 角尖尖的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 边)《白板批注》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呢?
〖活动二〗实际操作,丰富认识,制作角
师: 我们现在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课前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硬纸条,按扣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们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逐渐合拢活动角,并认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白板演示角变大,角变小)
生: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下面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们现在每人做一个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办法就能知道两个角一样大了呢?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的顶点要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角,大家猜一猜,这两个角的大小?到底谁说的正确呢?大家仔细观察,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五〗 画角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看来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师示范画角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并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并出示儿歌。板书:
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儿歌)
2.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6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尽量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在关键处启发诱导,直观教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感官上的效果,激发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1、授课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课本第38~39页。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对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对初步认识角有表象基础。
四、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一张长方形的纸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贴图片。图片中有红线勾画出的角。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找找教室里、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体上有角?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一一回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这几个物体上有角吗?(出示实物,请学生来指一指。)
4、(预设:学生可能指对,直接进入环节5。亦可能指错进入本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生答)对,这是一个点。想一想怎样才能将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学生重新指角)
5、师:这一次,大家指角的时候,不单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的图形(师示范画出来)。
6、师:它们就是我们数学王国图形家族中的角成员。刚才大家指的这个点与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教师边说边板书,一起口述一遍)
7、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弧)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学生书空)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8、(练习)师: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小客人,都说自己是角,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第1题)先仔细观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纸折个角呢?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10、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自己也动手折了角,现在我们要把角的样子画下来,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11、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七、板书
顶点 边 边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7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看,我们的校园多热闹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双杠
生3:有的小朋友在做操
生4:有位老爷爷在修剪枝叶
……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在这幅图里,也有很多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谁能说一说都是什么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球等)
1、初步感知角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课件出示角)这个图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看一看,除了园丁爷爷手里的剪刀张开以后可以形成角,图中还有哪些方现了角这种图形呢?
生1: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钟形成了角。
生2: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也有角
……
2、初步认识角
师:(课件演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数学中我们怎么来表示角呢?我们看(课件出示抽出来的角)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孩子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闭眼想角的样子)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个角吗?
(生用手比划角)
师:同学们都很棒,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都是尖尖的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角的尖尖的这部分是角的顶点,我们看一看,角有几个顶点?
生:角有1个顶点
(生说师板书)
师:我们再看,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角有几条边?
(师生共数)
师:角有几条边?
生:角有2条
(生说师板书)
师:这两条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两条边都是直直的师:(指板书)现在谁能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
生: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多找几个人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谁能说一说这是这个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顶点)
生:这是角的顶点
师:这是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边)
生:这是角的边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角了各部分名称,并知道了每一个角都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孩子们,你可以判断出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吗?
(课件出示练习)
4、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有角,现在你能想一想,你都在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
5、折角
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都是爱观察的好孩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那你现在能用你手中的纸来找一个角吗?
6、比较角的大小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棒,每个人都用纸折出了角,现在看,老师这也折了两个角(出示课前剪好的实物)你们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自由发言)
师:那到底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吧(师比较)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虽然这个角的两条边比这个长,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看(出示活动的角)
(生观察)
师:这时候的角比刚才大还是小?
生:比刚才大
师:这时的角比刚才
生:比刚才小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过关系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师: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画角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画角呢?
生:想
师:现在我们看黑板
(师在黑板上画角,生看)
师:在画角时,我们要先确定顶点为,然后从顶点向不同的方面画两条线,也就是两条边。这就是一个角,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吧?
(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角交上了朋友,谁能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38-39及练习六第1、2、3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平面图形上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看到角学生会在脑海里出现一角两角的角、角落等,而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再学一个平面图形。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可以接触到,如桌面上有角,教室的黑板和铁柜有角,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因此,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求知的、探究的状态。设计理念:
抽象建立角的几何图形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整堂课设计为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学习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
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在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板、圆片纸、活动角、边可伸缩的角、剪刀、两个信封、一人一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教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圆形,露出一部分)猜一猜里面装着什么图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作出圆形的猜测,学生猜测后,教师取出这个图形。
2、教师再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长方形,露出其中的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学情预设:在学生作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猜测后,教师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圆形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3、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入“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角、找角、画角
1、认识角
(1)、(老师拿出三角板)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学具尺子上有角吗?有几个角?请同学们也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也拿出三角板同学们摸角,并能发现三角板上有角,而且有三个角。课件演示:出示三角板,用重点符号出示角。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可以摸得到的东西入手,感知“角”。
(2)、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你们的学具尺子上有三个角,所以我们也就叫它三角板,你们看看它们有什么地点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角有一个尖尖的,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师: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把这个尖尖的叫做这个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
课件演示:顶点
边
边
(3)、师:请同学们同桌之间指一指、说一说三角板上角的顶点和边。
学情预设:学生之间说一说,摸一摸,老师参与指导。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三角板引出角,让学生摸一摸,感知角有个顶点和两条边。
2、找角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物体,你能在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
课件演示:
学情预设:学生从图片中找到角,并说出角的顶点和边。
(2)、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这三个物体中找到了角,我还有一幅教学楼的图,你能找到角吗?
课件演示:
学情分析:学生在这幅图中找到各种角包括:学生伸开的手臂,足球场,球门,环保叔叔手上的剪刀,教学楼上的钟面,教学楼的面等等。
(3)师:同学们,你们在这幅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角,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角呢?你能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以“你在哪儿见过角”为切入口,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激活学生的潜能。
注:学生在讲角的时候,如果可以摸得到的可以让学生来摸一摸,在摸的过程中体验一个平面。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顶点和边。
3、画角
(1)、师:同学们,我们找到了那么多的角,你们想把它画下来吗?那你们觉得应该
怎样画角才能让你画的角变的漂亮呢?
学情设计:学生说的画角的方法可能不是很规范,教师可以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的角到数学中的角的认识过程,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数学的模型——角,初步感知角的外貌。
(2)师:我们画角,要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边时我们要和尺子做好朋友,用尺子来画边。(老师边说,边板演)
(3)师:画角时,我们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中间所夹的部分就是角,用圆弧表示。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
(4)师:小朋友,现在你能画一个吗?请在你的练习本上画一个角。并给你画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取各名字好吗?画完了以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师怎么样画的。请你画出一个你心中最大最美的角。
学情分析:学生画角,老师巡查。学生大部分能画出角,并给画出的角写上顶点和边。(5)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从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出角、认识的各部分名称,这个环节从直观到抽象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时蕴含了“数学从生活中来”的数学观。为了说明这个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我们用一个弧线来表示,为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做铺垫。
4、练习巩固认识角。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我想下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们,想试一试吗? 课件演示:
1、在下面的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再举手回答。
学情分析:学生大部分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在小组之间找到问题。
设计意图: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数学题目中,并及时复习角应该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让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信息交流,知识互补的过程。
(2)师:你们刚才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来找一找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课件演示:
学情分析:第一和第二个图形,大部分学生能很快的找到,第三幅图可能有部分学生会说错。
设计意图:巩固角的特点,对角的特征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巩固。
三、自主探究,创造角,比较角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那好,下面我们当当设计师,请你做一个角,可以用你身边的东西。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桌合作,用学具、笔、纸片等东西完成,学生做的角肯定是五花八门的,请他们上台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凭借着已有的经验和刚才学习的新知识建立了角的初步模型,但对角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引导学生再认识,再创造,利用身边的材料做角。
2、老师从学生制作的角中拿出两个大小比较明显的角,请学生比一比这两个角大小?
学情预设:因为这两个角大小比较明显,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角的大小,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可能部分学生想不到。
师:我们比较角的大小的时候,除了用眼睛看以外,还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先把这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也就是点对点,再把这两个角的其中一条边重合,再比较另一条边。注:用课件动画帮助演示。
设计意图:角的大小比较,顺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所认识之后安排,以学生组装的活动角为学具,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群体互动与教师引导有效整合,并相机指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强化了对角的认识。
3、老师再从学生制作的角中选择两个大小不是很明显的角,让学生进行比较。
(1)师:同学们,这两个角谁能说一说谁大呢?
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第一感觉,学生定有人说是第二个角大。但也有学生会否认这个答案。
(2)师:看来刚才我们的观察法在这里不能用了,这两个角我们一眼并不能看出哪个角大,那我们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比较,看看哪个角大。
(3)请这两个角的制作者上台演示,比较角的大小,通过演示发现第一个角大一些。
4、师:我这里也有两个角,你们能帮我当当裁判吗?这两个角谁大?
出示教具:(是边可以伸缩的角)
注:若有学生说第二个角大,可以把第二个角的边缩短后,再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设计一题,边不同长短,大小相同的两个角,让学生学生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得到巩固,让学生直观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且利用一个可以伸缩的边的角让学生亲自体验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师:我们已经能比较角的大小,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变一变的游戏,一个学生先做一个角,同时发令变大,另一个同学就做一个比这个角大的角,如果她发令变小,另一个同学就做一个比这个角小的角。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总结提升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折角
师:同学们,刚才上课前我们知道圆是没有角的,你能想办法折出一个角吗? 师:折好了以后,找你旁边的两个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
3、剪角
师:在同学们的桌上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上面有4个角,如果沿着一条直线剪下去,剩下部分会有几个角呢?角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请你动手试一试,并用笔把角标出来。老师巡视。
学情预设:剪掉一个角,还剩下5个角;如沿着对角线剪,剩下3个角;若剪成一个梯形,还是4个角。
设计意图:在这里设计了学要猜想、操作和验证的拓展实践活动,学生再次获得积极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老师这里有一些用角设计的图片,想看看吗? 课件演示图片:一些建筑物、窗户、家具等物体的角。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因为有角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的美好,下课后请同学们设计一幅有角的作品。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和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背景:前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经历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各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和学会做角。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看!(出示红领巾、三角板、魔方)角藏在哪里呢?这节课请你们和老师一起来认识角、找找角,好吗?(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角
1、找一找、摸一摸。
(出示课件,剪刀、钟面、红领巾等图片)
(让学生到教台前的实物来摸一摸、看一看再让学生说这些图形的特点)生:这个尖尖的就叫顶点。(在黑板上板书:顶点)
师:除了顶点,角还有什么呢?
生:两条直直的叫边。(师画出角的两条边,并板书:边)
师:现在这就是一个角了。那我们该怎样来画角呢?(师板书一弧线,边指边说“这是一个角”)写作:∠1 顶点 边 读作:角1 师:谁能小结一下,角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判断角。
师:现在老师有一些疑问,你能帮我解决吗?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呢?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呢?
生:我是根据角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来判断的。
3、找出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出来吗?跟同桌说一说,你找出哪些角。
生:黑板的四个角,窗户的角、桌子上的四个角和三角板中的角„„(学生在实物投影器上指出角。)
师:你们能找出下图的图形中的角吗?课本88页指一指(学生独自完成,再集体评讲。有的学生容易把第二个图形那些圆角看成是角,这就特意提出来说一说。)
4、折一折。
师: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圆形的纸,你能折出不同的角吗?
生:能。
学生作品:
5、画一画。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能折出那么多类型的角,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才是角,那么同学们能画出一个角吗?
生:能。
师:谁能介绍一下,角是怎样画的呢?
生:先画两条边。
师:这样的角完整吗?
生:还有一个顶点
师:看谁画的比老师画的更好,更有创意!画好的拿出来让同学欣赏一下。(利用实物投影器展示学生作品)
(二)比较角的大小。
1、做一做。
师:我们会画角了,现在,我要请你来创造一个角,行吗?有什么好办法?
生:我用两根小棒组成一个角。
生:我用两根吸管组成一个角。
生:„„
2、做一个活动角。(利用图钉和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师:(介绍活动角)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可以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
3、找出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张口有什么关系
师:四人小组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考: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提示: 角变大了,看看角的两边张口怎样了?角变小了,角的两边张口怎样了?)
生: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4、比一比
师:你们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教学过程中,取一名学生做的角跟老师做的角比较大小。介绍“重叠法”再请一名学生自己上台比较大小。)
师:刚才我们比角的大小时,有的角我们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怎么办呢?∠1和∠2谁大呢? 师:请同学们认真的看屏幕上角的变化
生:∠1慢慢移动到∠2,最后下面的一条边跟∠2重合,顶点也何在一起,∠1的张口比∠2的大。所以∠1 > ∠2.师:所以这种比较方法就叫做重叠法。
5、探讨: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的关系。
师:同学们,你说一说,下面两个角谁大?
生:∠4比∠3大,应为∠4的两条边比∠3的长,所以∠4>∠3。
生:一样大
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面说了,角的大小跟张口有关系。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重叠法来证明。
师:现在仔细观察屏幕两个角的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虽然∠4的两条边比∠3的长,但是两个角一样大。
师:现在再比较下面两个角,谁大?
生:我可以用重叠法比较这两个角。∠5比∠6大。
师:请观察屏幕。
师:通过∠4和∠
3、∠5和∠6的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生: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跟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
三、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今天你学到什么吗?
生:我学会了什么是角,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生:我学会画角,还会做活动角。
生:我学会了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张口有关系,但是跟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
生:„„
四、思维拓展。
师:既然同学们学了那么多知识,你能帮我解决这一问题吗?一共有几个角呢?
生:一共有6个角。
师:你是怎样数的?
生:我根据角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来数的,而且,这几条边都是同一个顶点,在两条边两条边的数。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你还能想出比较有条理的数法吗?
生:我是按照角的数量一个一个的数的。首先是一个一个角的来数,有3个,再来就是两个角合成一个角的就有2个,最后是三个角合在一起的有1个,加起来就一共有6个。
师:同学们很聪明能根据我们上课学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们真棒!
五、布置作业。
师:找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角,说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的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大小:
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6
跟两边的长短没关系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认识角
认识角
【教学内容】
二上课本第64—6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能创造性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角.【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活动角的模型;制作角所需要的一些材料和工具(纸若干张、剪刀、扇子、钟面、毛线、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新课。
1. 创设情境:教师出示孩子们熟悉的图案——三角形。
提问: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图形?(三角形)为什么叫三角形呢?(因为它有3个角)你能上来指给小朋友们看吗?学生上讲台指指出3个角。小朋友们可以跟着一起数。她指的对吗?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角。
2.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一)抽象角——观察感知,建立表象。
1.谈话:角这个朋友呀,可调皮了,就喜欢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
学生从各种图形中找到角。
电脑出示图片,抽象出角。2.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谈话:看到这么多角,想不想自己动手摸一摸。学生摸角的顶点和边并说出摸的感觉。师板书画出角。
3.找一找:在你的周围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4.现在大家闭着眼睛想想角形状。
(二)判断比较,深化表象。听说我们今天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呢,那它们到底是不是角呢,请看大屏幕。
1.学生判断思考,哪些是角,对于反例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2.继续看,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三)制作角——提供材料,操作内化。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既然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做个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角,好吗?那现在,用准备好的材料,小组活动,开始。
2.独立尝试。请学生合理选择自己身边的材料亲自做几个角。3.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制作方法,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要求小组内交流时说清楚是用的什么材料,是怎么做出来的? 4.展示成果。
现在咱们展示小朋友的作品,介绍一下你做的角,说出各部分名称。
(四)比大小——自主探索,意义建构。1.动手操作,感悟体验。
其实除了小朋友的这些方法外,我们的钟面上也可以造出一些角来呢,请看大屏幕。①展示第一个小的角,这个角是怎么造出来的? ②两位同学,一人拿一个活动角。先一人做一个角。
谈话:他们两做的角一样大吗?怎么不一样啦?你能做的比现在这个角大一些吗? 提问:大家看,他是怎么做的?那你能把这个角边小一些吗?他又是怎么做的呢?那我们看现在这两位同学做的角,谁的大,谁的小呢?
2.实践比较,迁移内化。
请学生用彩色的纸折出几个角,同桌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学生总结角的特征。
学生介绍认识的朋友的特征。
四、展示生活中的角。
多媒体展校园里美丽的角。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4、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五角星;学生每人准备彩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角。
1、出示升国旗课件,同学谈感想。找出国旗上的图形——五角星。
2、出示五角星。
师:它的名字为什么叫五角星?你能找出五角星中的角吗?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3、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带有角的物体和图形?
活动二:体验角的特征。
1、折一折,比一比。
(1)拿出一张圆形彩纸片,请同学帮忙折出一个角,再摸一摸。
(2)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3)教师将折出的角画到黑板上。
(4)同学们比试谁能在最短时间内,用身边的物品摆出一个角。
(5)教师出示课件,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想一想: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6)示范画角,同学试画,并出各部分名称。
(7)课件展示习题: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8)出示课件,角的记法与读法,学生练习。
(9)学生完成书中第67页指一指的内容:请你用铅笔画出图形中的角。(出示课件核对答案)
活动三:体验角的大小
1、用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角,体验角的大小。
小组活动:
(1)任意拉一个角,同桌比一比两个角的大小,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在四人小组内比一比谁的角大。
(3)如果想使你的角变大一些,应怎么办?
(4)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理解:角的两边*口越大,角越大。
2、出示课件比较角的大小
(1)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大的画“√”。
(2)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开的大小有关。
练习题——智慧水晶宫。
课件出示字母“NMT”,原来这是一个密码,只要数出这三个字母里有几个角,洞口就会打开,你知道?(有7个角)
1、学生谈收获、谈感想。
2、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