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一年级《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感受草原早晨的特有生机和牧民们的欢乐。
2、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民主导学:
1、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季节:春天——新绿铺满草原;时间:早晨——黎明)
自由讨论并交流:“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来了。)
(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人们一样睡着了。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一样了。
指名读全段。(重音:响亮、黎明、新绿)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牧民)
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
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牧民们,追赶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对“一只只”、“蹦跳着”、“无边”、“跨上”等词语的理解。(一只只:羊儿多;蹦跳着羊儿欢快;无边:草原大;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
(板书:一只只 涌出 跨上 追赶)
这一段写草原上羊儿和牧民怎么样?(羊儿多,牧民欢乐)
小组内有感情地练读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 无边 欢乐)
指名读二段,其余生评价。
3.第三自然段。
轻声读全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谁会读的?
指名朗读后提问: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
你为什么这么说?(“一群群”说明羊儿多;“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说明牧民心里很欢乐,放声歌唱)
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写草原上的羊儿多,牧民乐)(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儿”,这一段是“一群群羊儿”羊儿更多了。上一段通过写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群表示欢乐,这一段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来表现牧民的欢乐)
作者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为什么这么大比方?(羊儿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个样;羊儿一边吃草,一边活动,白云在空中也不断移动。它们有相似的地方。)(板书:一群群 飘动歌声)
引读:远处,一群群羊儿——学生接着读,师读:蓝天下回荡着——学生接着读。
4、总结全文:
读了《草原的早晨》,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草原上的羊儿真多。牧民们的生活很快乐)(板书:多乐)
三、检测导结: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鞭声()草原
()羊群()清香
照例填空
一()春雷 一()气 一()白鹅
一()小船 一()梅花
【苏教版一年级《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2.《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3.《草原的早晨》语文课教学设计
4.《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范文
5.《草原的早晨》的教学设计
6.《草原的早晨》语文教学设计
7.草原的早晨的教学设计思路
8.草原的早晨精品教学设计
9.一年级语文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宝应县广洋湖镇中心小学 袁洪花 225818
一、教材简析
《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课文描写了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文意在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好课例。
二、目标预设
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7个绿线条的生字只认不写,认识三个新偏旁(厂字旁、牛字旁、折文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特别是突出描写草原的辽阔,牧民放牧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文中对草原的描写,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 “醒来了”“涌”“回荡”等词语,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设计理念:
《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通过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现语文素养、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等多种能力的整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些人性化的情境,使课堂上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 息,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悟读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们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课学习的目标。
2、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故本课教学活动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归宿; 以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欢乐为情感目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乐曲导入,交流感受
1、小朋友们,喜欢听歌曲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首歌曲请欣赏。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边听边欣赏边感受草原的美丽。
欣赏完歌曲,你想到了什么?(自由汇报)你觉得草原美不美?你们知道吗,草原的早晨更加美丽,想不想去看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草原早晨景色的文章——草原的早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早晨的草原是什么样子呢?让咱们一起到大草原上去游玩游玩吧!
多媒体出示:“铺满新绿的草原”,“涌出圈门的羊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等画面。(学生自主欣赏草原美景)你能谈谈自己对大草原的感受吗?
3、交流自己对草原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这么美的草原,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学生边听边看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生字。
3、检查学习情况(分段读课文)
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学的可真起劲,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读不准的再集体学习)
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景
1.来到了大草原,你最想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呢?(学生想像)
2.把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3.小朋友在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呢?(带着问题学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草原的早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熟悉课文内容。
2、(多媒体出示早晨铺满新绿的草原)现在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自由发挥,说出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铺满新绿”的草原,板书“铺满新绿”
现在的草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静、睡着了)
(老师播放)“啪、啪”
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叫醒了熟睡的草原,在草原上传得很远很远,该怎样读呢?
3、指名读(如果学生没有读出来,老师要进行范读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醒来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呢?
1、学生自读,感知本段内容
2、(多媒体出示羊儿涌出圈门,牧民们追赶羊群的画面。)从“一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配以欢快的音乐)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第三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在大草原上,放眼看远处,你看到了什么?(一群群羊儿就像蓝天下的白云在飘动)
2、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歌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3、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歌声?
4、这么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很远的地方,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到!书上用了一个词,是什么?(生回答,师点击:回荡)
5、我相信,这么美的歌声,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脑海中,让我们放声 3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我们游玩了大草原,此时你心里最想对大草原说些什么?
2、用喜爱之情集体朗读课文。
(五)作业练习
1、读读、写写下面的生字词: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
草原的早晨
羊儿
牧民
一只只 涌出
跨上 追赶
一群群 飘动
歌声
(多)
(乐)
第三篇:《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厂、斤、牛、力等,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欢乐。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板书:草原()的早晨)领读。
3、讲述草原:我国的内蒙古及西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适宜放牧牛羊。
4、谁能说说记住原字的办法?(用部件法记原:厂、白、小)结合教厂字头。
二、初读指导
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本跳着向前奔)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着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指出:宁、静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③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啪,象声词;鞭,结合插图理解)④教者小结。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刚亮的时候。宁静:安静。
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叶露出了新芽。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
④教师讲: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牧民们骑上了好马)指名读第三自然段。①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③交流对生字词的理解。(远处:远的地方;飘动:联系生活实际讲)
4、复习巩固生字词
出示下列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啪鞭黎明宁静铺满跨骏马 结合认读生字词教新的偏旁
5、自由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
三、作业
读读、写写下面的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听写: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说出处、牧、原的偏旁名称。
3、指名朗读课文。静读训练
1、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季节:春天新绿铺满草原;时间:早晨黎明)口头填空。鞭声打破了宁静。的草原醒来了。自由讨论并交流: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来了。)(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人们一样睡着了。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一样了。指名读全段。(重音:响亮、黎明、新绿)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牧民)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 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牧民们,追赶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对一只只、蹦跳着、无边、跨上等词语的理解。(一只只:羊儿多;蹦跳着羊儿欢快;无边:草原大;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板书: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
这一段写草原上羊儿和牧民怎么样?(羊儿多,牧民欢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无边欢乐)3.第三自然段。
轻声读全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谁会读的?
指名朗读后提问: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
你为什么这么说?(一群群说明羊儿多;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说明牧民心里很欢乐,放声歌唱)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写草原上的羊儿多,牧民乐)(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儿,这一段是一群群羊儿羊儿更多了。上一段通过写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群表示欢乐,这一段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来表现牧民的欢乐)
作者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为什么这么大比方?(羊儿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个样;羊儿一边吃草,一边活动,白云在空中也不断移动。它们有相似的地方。)(板书:一群群飘动歌声)
引读:远处,一群群羊儿学生接着读,师读:蓝天下回荡着学生接着读。
三、课堂练习
1、读了《草原的早晨》,我们又懂得了什么?(草原上的羊儿真多。牧民们的生活很快乐)(板书:多乐)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鞭声()草原()羊群()清香 照例填空
一()春雷 一()气 一()白鹅 一()小船 一()梅花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复习检查 出示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背诵指导
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来了。
(2)羊儿圈门,奔向。牧民们,追赶那。(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结合口头填空练习,理清文章结构。练习背诵。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无打处民动牧原新 2.指名认读。
仔细看田字格内的打、动、牧、新,比较在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根据学生发言,老师归纳:
虽然这四个学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在安排上还是有区别的。打,左高右低;动,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齐平。牧左右两部分一样高。新左右两部分的上面部分齐平,右边的斤字的竖稍长。
无和民都是独体字。着重指导写好最后一笔: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从田字格的中心起笔,沿竖中线往下写,写至与撇平时再向右拐,最后向上钩。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处,复习折文旁,再与外做比较。处,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平捺,卜在平捺上方。外是左右结构。作业
练习描红。
各自练习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背诵课文。
板书: 5 草原的早晨 羊儿 牧民
一只只 涌出 跨上 追赶 一群群 飘动 歌声(多)(乐)
第四篇:《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 张雪梅)
教材分析:
《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里的一篇课文。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从“草原醒来”、“牧民赶羊群去放牧”、“远处的羊群和牧羊人的歌声”等方面展示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文章简短,但语言优美,很多文字用得特别传神,如“草原醒来了”、“涌出”、“蹦跳着”、“回荡着”等。所以整篇课文既有蓬勃的活力,又不缺少诗情画意。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绿线内的生字。
3、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繁荣气象,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醒来了”、“涌出”、“回荡着”等词语的深刻含义,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繁荣。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学生自主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提高学生基本的 语文能力素养。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应着重引导学生 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自主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成为一个 组织者,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悟、探究、内化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设计思路:
以现代教学技术为依托,利用多媒体创设创设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以自主学习、自我探索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自主感悟 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文本,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感受美、体验美、创 造美为最终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激情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美丽的景色数不胜数,我们欣赏过神秘而美丽的大海,浏览过春天梅花山的秀丽风光。今天,我们来领略一种可能你从未看过的美景。(边说边出示“草原组图”,放背景音乐——腾格尔的《天堂》。)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学生用“我看到了
的 ”说话。)
3.同学们说得真好,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令许多人梦萦魂牵的草原美景。(板书:草原。)当第一缕曙光映入草原的时候,草原的早晨来到了,那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接着板书:的早晨。指导朗读课题。)
(设计意图:孩子们身处江南,对远在北方的草原景色不是很熟悉,知识储备上的不足可以用直观的课件进行弥补。当一幅幅带着浓郁草原味道的图片展示在眼前,耳边响起著名歌手天籁般的嗓音时,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入情还需入境,此时这个目标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一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草原的早晨和小朋友们平日里的早晨有什么区别呢?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会读的字要看清楚拼音,多读几遍。给课文标好自然段。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难读的一些词语,指名朗读,帮助纠正字音。
鞭声
黎明
宁静
醒来了
涌出
圈门
蹦跳
跨上 飘动
回荡
(2)现在,让我们把词语宝宝们送回课文,看看谁能读好课文里的句子和段落。(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帮助纠正读得不好的句子,读得好的地方要给予表扬。)
(3)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草原早晨的什么最吸引你?(4)谈谈初读感受。
(设计意图: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是学习课文的首要条件,也是语文课堂,特别是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必须训练的内容。虽然学生在课外都进行了预习,但是这一步骤还得在课堂上得到强化。在这一环节上,教师不能吝啬时间,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朗读情况,利用各种形式,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的训练。)
三.入情入境,精读课文。
1.教师情感朗读第一自然段:“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2.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听过鞭子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出示词语:啪!啪!指导朗读。)
3.这响亮的鞭子声是什么时候发出来的?你知道什么时候是“黎明”吗?
4.“黎明”的时候,一般人都在干什么呢?是啊,黎明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还在睡梦中呢!四周静静的,草原上的任何东西似乎都躲了起来,这样的情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吗?(宁静)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情景?(安静、静谧、静悄悄等)5.“啪!啪!”的鞭子声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再来读读这两个词语,你会怎么读?(再次出示“啪!啪!”,指导朗读)
6.在响亮的鞭子声中,小草醒来了,花儿醒来了,牛羊醒来了,风儿醒来了,铺满新绿的——(引读第二句,指导突出“醒”。)7.读了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说。相机出示草原图片,理解“铺满新绿”)
8.铺满新绿的草原被牧羊人勤劳的鞭子声唤醒,多么神奇啊,我们一起来读好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第一段的教学着重围绕几个关键词进行,教师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和知识储备,采用看图、想象、联想、情感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对于“醒”字的教学,老师没有多花时间,因为笔者相信,在孩子们眼中,铺满新绿的草原的确是从梦中“醒”来了,老师过多的解释和分析只会打破孩子们童话般的想象,那将是一种可怕的失败。)
9.过渡:鞭子声唤醒了宁静的草原,草原变得怎样了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请你用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10.是啊,此时的草原多热闹啊!课文哪些词语写出了草原此刻的热闹呢?请你划出来读一读。
11.学生交流找到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果说得不好,教师可以用以下问
题适当引导。)(1)“一只只、涌出、蹦跳着”:
一只只写出了羊儿的什么?
“涌”这个字是什么偏旁,它原来是形容什么的呢?“涌”形容很多水一下子流出来,放在这儿能说明什么呀?
读了“蹦跳着”这个词,你有什么想说的?
(2)“跨上、追赶”:
看到羊儿快乐地奔向远方,牧羊人着急了,他们
骏马,欢乐的羊群。想看一看牧羊人飒爽的英姿吗?(播放视频)
你能学一学他们的动作吗?(边做动作边朗读第二句话)12.此时的草原多么热闹啊,羊群乐,人更欢,我们把这一份热闹、欢乐读出来。
(教学意图:在第一自然段教师引导阅读为主的基础上,这一段的阅读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围绕“热闹”一词让学生自主朗读感悟。学生自己寻找文中的关键词进行感悟,在领悟不到位的基础上教师再适当引导,并采用“动一动”的方式带领学生体验羊群的快乐、牧羊人的潇洒,入境又入情,孩子们的心灵特别愉悦,学习也充满乐趣。)
13.过渡:感受了草原早晨的非凡快乐,让我们把目光伸向远方。(配合悠扬的草原音乐,教师深情朗读第三自然段。)14.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填空:我看到了
,听到了。15.羊儿像白云在飘动,为什么像呢?草原上的羊儿这里一群,哪里一群,它们慢慢地吃草、移动,还像什么? 16.辽阔的草原上,牧羊人的歌声传得很远很远,那是在怎样的歌声?(填空: 的歌声。)17.那歌声,时而远,时而近,时而高亢,时而低缓,在大草原的上空飘荡,这就叫——“回荡”,你能把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18.四.指导背诵,深入感悟。
1.这悠扬的歌声深深印在小朋友的脑海中,老师相信,草原早晨的美景也永远留在了小朋友的心目中了。现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背一背,也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一起背一背,比比谁有感情。2.指名两三个学生背诵,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
(设计意图:低年级语文教学要重视背诵,这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最好方法,课堂上的背诵能起到“趁热打铁“的功效,作用不可小视。)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拓展练习,自主发展。
1.开展“请到草原来作客”活动,以草原小主人的身份向远方的客人介绍草原的美丽风光或牧民们幸福的生活。
2.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由准备后进行介绍。(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草原人民的服饰、头饰,佩戴小导游证,营造更好的氛围)
六.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当小老师领读,扩词。2.你想学哪个生字,自己看清笔顺表学习。
3.交流,说说如何记住它,说说各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描红。
(设计意图: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字基础,可以进行自主的写字学习了,所以这时教师要大胆地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索,不要继续包办写字的教学活动。)
七.布置作业,完成练习。1.学生书写生字。(课堂作业)2.背诵全文。(回家作业)板书设计:
草原的早晨
羊儿:一只只 涌出 一群群 飘动
牧民:跨上 追赶 歌声 回荡
第五篇: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燕儿 教学过程
乐曲导入,交流感受
1、小朋友们,喜欢听歌曲吗?老师为你 们准备了两首歌曲,请你点击歌曲按钮。
(学生戴上耳机边听边欣赏边感受)
欣赏完歌曲,你想到了什么?(自由 汇报)说的太好了!你觉得草原美不美?
你们知道吗,草原的早晨更加美丽,想不想去看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草原早晨景色的文章——
5、草原的早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课前欣赏歌曲,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意境,而且引发了学生的联想,自然地导入课文的学习中去。
2、早晨的草原是什么样子呢?让咱们一起 乘着网络的快车,到大草原上去看看吧!请进入第二页点击视频资料“铺满新绿的 草原”,“涌出圈门的羊群”,“羊儿像朵朵 白云在飘动”。(学生自主查阅视频资料)
你能谈谈自己对大草原的感受吗?
本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精彩生动的视频信息,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感性上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1、这么美的草原,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请点击“学习课文”,点击每一段的播放按钮,听范读录音,要边听边看课文内容。(课文的每一段都有播放、结束按钮。)
2、自主学习生字。
遇到不会的字点击超级连接。(本课出现的生字都在连接中出现,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生字。)
3、检查学习情况(分段读课文)
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学的可真起劲,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读不准的再集体学习)
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出大体意思即可)新课标指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本环节设计了不加拼音的课文内容,生字在超连接中出现,就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学习生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草原的早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大屏幕展示早晨铺满新绿的草原)现在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挥,说出他们的感受。)这就是“铺满新绿”的草原,板书“铺满新绿”
现在的草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宁静、睡着了)
(老师放录音)“啪、啪”
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叫醒 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 了熟睡的草原,在草原上传得很远很远,该怎样读呢?
3、指生读(如果学生没有读出来,老师要进行范读指导)通过“草原的早晨”视频资料地展示,“鞭声”地插入,帮助学生理解“铺满新绿”的意思,感受草原的“宁静”,体会“醒来了”的情景。把观察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理解和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醒来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呢?
1、学生自读,感知本段内容。
2、(老师大屏幕展示羊儿涌出圈门,牧民们追赶羊群的视频资料。)从“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欢乐的羊群
3、(配以欢快的音乐)学生读课文。
通过视频资料“羊儿涌出圈门”的展示,并配以欢快的乐曲,让学生感受到一幅鲜活、跳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课文的意境。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羊儿越跑越远,越跑越远,好像跑 到了天边,你们看——(大屏幕展示:
远处,一群群羊儿在飘动的画面,接着字幕出示“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板书:飘动的白云
(播放蒙古歌手腾格尔演唱的歌曲《梦》的前奏音乐,字幕出示“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你们听,牧羊姑娘的歌声传到我们的耳朵里。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歌声?(生回答)
2、这么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得到呢!书上用了一个词叫——(回荡)
3、看着美丽的景色,听着悠扬的歌声,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吗?(学生读读、画画、唱歌、表演的等)
4、让几名学生到前面用不同的形式表达。
是啊,草原太美了,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绿的,平地是绿的,山丘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板书:美丽
你喜欢这美丽的大草原吗?那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学生加动作表演等自读课文)
本环节通过视频展示和欣赏音乐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引导学生进行想像,意会“回荡”的意思。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词语,丰富了情感,拓宽了词汇。
(六)、拓展空间:
你们还想更多的了解大草原吗?再搭上网络的快车,到美丽的大草原来游览吧!请 你进入“拓展空间”点击“风俗习惯”,“美 丽风光”,“读读背背”。(学生自主查阅学习资料)
1、风俗习惯
2、美丽风光
3、读读背背
同学们,你们已经更全面的了解了美丽的大草原,现在你想到了什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本环节的设计正是为了这一目的。
(七)、创新园地
同学们,美丽、辽阔的大草原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相信你们想做的事,想说的话一定很多很多,老师也在网络上给
你们留了“创新园地”,请你们到里面看一 看,写几句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摘抄几句有关 草原的诗句,在边上配上相应的图画,展示
给同学们看,再相互比一比、评一评,看谁 办得最好。
本环节的设计,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内化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板书设计:
草原的早晨
铺满新绿
欢乐的羊群
飘动的的白云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