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锈钢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不锈钢的发明经过,虽然初衷与结果不相吻合,但这项“歪打正着”的发明,意义却十分重大。
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存有浓厚的兴趣。
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理解和朗读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崇敬与热爱。
重、难点:1、在阅读中了解和复述不锈钢发明的过程。
2、感悟作者表达准确、语言简洁的写作方法。
教 法:讨论法。
第一节
时 间:
过 程:
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导入新课
(1)可以从资料入手,请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不锈钢的资料。
(2)初读课文
一是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强调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是请学生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用笔划出来,读一读。
三是说说不锈钢的发明过程。
(3)深入精读
了解不锈钢的特点、主要成分及用途。
了解不锈钢的发明过程。
理解“歪打正着”的意思。
回归全文。
可以引导学生小结,说说从不锈钢的发明过程中想到里什么。
作业:自选
板书设计: 防腐 耐高温
不锈钢的发明 发明过程
歪打正着的世界发明
第二节
时 间:
过 程:
一、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课本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三言两语即可。
二、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
要注意把写字指导到位。
“治”引导学生与“冶”区别、“诺”的读音要准确。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方面的作用。
(3)除了课后出示的两个句子外,还可以引导体会其他句子。
布诺雷本来是研制枪膛用钢,结果研制出了不生锈的钢,所以,人们戏称不锈钢是布诺雷“歪打正着”的一项发明。
三、语文实践
阅读发明家的故事。
五、作业:自选
板书: 防腐 耐高温
不锈钢的发明 世界发明
发明经过
第二篇:发明与设计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爱动脑筋,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较认真,学习习惯较好。有少数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相对弱些,希望能通过老师、家长、同学等各方面的配合与帮助,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发明与设计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发明与设计》教材借鉴国外美、日、德、英、法等技术教育先进经验和理念,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对技术课程的需要,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动态生成的知识观、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技术观及建构性的学习观和互动式的教材观,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发明与设计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发展学生的一定发明能力和设计技能力”为主要任务,以“高起点、有特色、能操作”为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这里的“高起点”主要是指立足于较高的理论视野,体现全新的教材设计理念;“有特色”主要是指在体现地方课程教材的一般要求的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品牌意义的“特色课程”;“能操作”即指所设计的课程具有实施上的可行性。
教材的设计特色在于:
(一)超越学科局限,整合技术与设计。
基于技术课程所具有的整体性和设计课程所具有的综合性,发明与设计不仅通过技术概念、技术原理、技术方法、技术精神与态度等技术教育要素与工具、材料、工艺、方法等技术因素在科技活动中的有机融合、互相渗透,体现出一定的整合特征,而且通过强调各分支学科之间、技术各类别的具体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技术与语文、数学、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基础知识的紧密结合,强调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心理、环保等思想或视角的有机渗透,体现出更为广泛意义上的整合特征。
(二)突出技术素养,强调探究与创造。
本教材以“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为核心、以“发明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为主线,它鼓励学生在掌握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发现身边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可能存在的答案作出分析,并通过调研、收集证据、构思、制作等活动进行设计,通过试验、评价、优化等活动来探究,以发展自己想象力,开拓自己的思维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注重共同建构,协同项目与主题。
教材的编写以“共同建构”的有效性学习活动为具体线索构思和组织教材,以“主题为引领、项目为载体”,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与价值观等。项目与主题相互映衬,成为教材之经纬线。
(四)采用全新体例,兼顾新颖与实用。
教材的编写采用全新的主题活动设计思路,使互无关联的手工制作连成有机一体,并形成一种以活动展开为中心的学习评价标准。
本教材体现了课程的实用性、时代性,贴近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精选范例及学生实际设计与操作内容;同时注意科学性、综合性和探究性,有计划、分层次地安排各种必要的技术训练;此外,还注意了普适性和开放性,尽可能降低对教学条件的要求,使教学载体的选择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以便不同学校能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发现身边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可能存在的答案作出分析,并通过调研、收集证据、构思、制作等活动进行设计,通过试验、评价、优化等活动来探究,以发展自己想象力,开拓自己的思维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3、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4、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5、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6、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调查以及各种实践活动。
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发明与设计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提高写作水平。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教学进度
参照教育局下发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发明与设计的教学。
第三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想像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伟大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其中一位有名的医学家——华佗的故事(读准多音字:华huà)
2出示课题:第一个发现麻醉剂的人
自由读课题学生质疑:提出课题中的“发现”应该为“发明”
讨论:发明与发现的不同用法(发现是已经存在了,而发明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创造新事物的活动)
3修改板书顺势提问:那么华位发现了什么,从而发明了麻醉剂(板书:发明)
二、感知课文,了解华倍
1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默读课文
2回答问题:华位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如:⑴华佗发现病人动手术时很疼痛
(2)华佗发现喝酒之后人会昏睡,手术就不会有痛苦了
(3)华佗发现中药麻醉剂一一麻沸散有使人麻醉的作用
3小结:对,华位是一个非常关注病人的医生,因此他发现了在麻醉的情况下动手术,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而这一切,首先来自于华佗仔细的观察(板书:观察)
三、细读课文,完成表格
1课文写了华位从医中的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在这两件事情中,他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呢?
出示表格:
手术看到听到想到
给小孩动手术活蹦乱跳
给喝醉酒的汉子动手术
2学生自由学习课文,找出课文所写的两件事,完成表格
(1)再次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2)交流随机解决:“活蹦乱跳撕心裂肺呻吟任人摆布沉思这些词在文中的意思或质疑其他的字词
(3)根据表格,老师指导朗读尤其是下列两个问句:
①有什么办法能使动手术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②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反复渎,体会华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高尚医德)
3展开想像:这两件事情给了华佗很大的震惊,那么,大家想像一下,此时此刻的华佗会想些什么,还会问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4小结:对,两件事虽小可是给了华佗启发,使他思考,更促使他去研究板书:思考研究
5再读课文第2—7节
四、学习课文第8节
1指名读
2比较句子:
(1)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踵,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2〉从此,华佗留心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一一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入睡,手术结束后才苏醒
(3)通过朗读,体会叠词的作用:更能表现华馆对医学的执著,对病人的关心
3引读第8节
五、拓展延伸
1收集华佗的资料,整理之后交流
2你还知道有哪些伟大的医学家?他们有些什么贡献?
3开展小小辩论会:医德与医术哪个更重要?
板书:观察:活蹦乱跳软绵绵
撕心裂肺任人摆布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华佗
思考:有什么办法使动手术的人没有痛苦呢?
(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研究:时时留心处处搜集
第四篇:《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锯是怎样发明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2、学会12个生字。
3、理解“传说、发明、需要、徒弟、陡、厉害、发现、口子、启发、工具、果然”等词语的意思。能照样子写句子,会用“发现”造句。
4、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字词,让学生知道鲁班发明锯的过程。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实物(锯)。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实物“锯”,问:这是什么?(生:……)锯有什么用呢?(生:……)是由谁发明的叫锯?他为什么要发明锯?是怎样发明的?(小黑板出示问题)这节课潘老师就要和大家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学习一节新课《锯是怎样发明的》。
2、与教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指名读。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用疑问的这是一个问句)
二、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正音,通读文句。
(1)题目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看到这样的课题,同学们的小脑袋中会冒出不少的小问号。会问的小朋友也一定很会学习。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开始。学生自由读课文。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边读边圈画生字,认读生字。(挑战读、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朗读展示,指名接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边读边评。(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2、教师范读
四、围绕重点,精读感悟。
1、默读课文,集体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读书,自主感悟,并及时交流读书体会。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2、讨论
(1)谁发明了锯
(2)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这是棵怎样的小草?课文的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体会“仔细一看”、“发现”。指导用“发现”造句。说说“发现”的意思(区别“看见”)。
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可真厉害!课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个意思?请你读读课文把它们划出来。
(3)这几句话该怎么读才能显出小草的锋利?互相评议,指导读。
3、这时鲁班又怎么想?
如果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强得多吗?
(1)这句话很长,谁能读好?指导读。
(2)这句话的意思懂吗?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3)互助解疑,齐读句子。
4、鲁班的设想成功了吗?读第四节的最后一句。
(1)哪儿个词最能体现鲁班成功了?(果然)
(2)指导读句。
五、明白道理,积累运用。
1、你知道了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2、古代的鲁班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并勇于实践发明了锯,那现在人那?(最后一自然段)
3、创设情景:当时与鲁班一起干活的人也十分佩服他。有的还十分好奇,追问鲁班是怎么发明出锯的。你猜,鲁班会怎么说?
六、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信息交流会
展示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锯是怎样发明的一天砍不了几棵
上山
被草划破手
又快又省力 发明锯
第五篇:《如果发明……有多好》教学设计之二
教材简析
《如果发明……有多好》是本单元的半命题习作练习。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文字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范围和要求;二是一幅参考插图,既反映出本单元的主题,又拓展了学生思路。
设计理念
想象作文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象,因此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学生是整个习作过程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抓住特点,写出自己设想的这项发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想象大胆,表达有条理,善于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该项发明去想象、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2.谁能用几句话说一说,这些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预设:
(1)笔记本电脑的发明使电脑用起来更方便,即使在户外也可以使用。
(2)微波炉的发明让我们做饭更简单,好吃的饭菜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做好。
(3)探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到危险的地方去进行科学试验,这样既能搞科学研究,又保证了我们人类的安全。
……
3.正是有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和不断的探索,我们才能分享着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和快乐。法拉弟曾说过,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今天我们就展开自己的想象完成习作:《如果发明……有多好》。(板书课题)
[结合现实生活,深入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激发学生的想象,为习作找好定位。]
二、明确要求,理清结构
1.在进行想象之前,请大家打开书,细读本次习作提示。
2.汇报交流,明确习作的要求。
要求:(1)给想要发明的东西起一个名子,把文题补充完整。
(2)讲清楚这项发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结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和习作要求,你认为要写好这类想象作文,必须把握住哪几点呢?(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应有意引导学生有序地描述发明的产品。最后归纳小结并板书以下几点。)
(1)结合生活你想发明什么?
(2)这项发明的原理或外观(样子)的介绍。
(3)这项发明的主要特点、性能。
(4)具体想象它在未来生活、工作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好处。
4.要想把你的发明介绍得清楚而具体,哪一部分应该详写?(教师引导学生详写发明的产品在未来生活、工作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好处。随机板书:详写。)
[引导学生把握住文章的脉络,把想象出的发明有序地描述出来。]
三、交流点拨,展开想象
1.静心思考,确定说的内容。
假如现在你们都是科学家,在科技展览大会上,你们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的发明创造,请你准备一下,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发明创造。
2.小组内交流,评评议议。
(1)在小组内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有序地介绍一下。
(2)认真倾听,按习作要求小组内评评议议。
(学生可能会随意想象,发明一些让人们不劳而获的机器,教师应把握好主流方向,对学生加以引导,要求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3.推荐代表,台前介绍。
(1)大家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了发明,你们的发明与众不同,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好处。请各组推荐一名代表,把你的发明介绍给同学们。
(2)分别介绍。
4.针对每个发言人介绍的发明,教师可以相机点拨,也可以集思广益,加以评价和补充。
[依据题目,集思广益,进行合理而大胆的想象,说清楚这种发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在互动中,使想象更合理,内容更完善。]
四、完善想象,起草习作
1.听了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仿佛可以想象到未来生活的多彩和美好。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发明创造用文字描绘出来。
2.起草拟写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2课时
一、自改习作
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习作要求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相互评改
1.小组内互批互改。
此处的评改,重在评改的过程,引导学生依据习作要求进行,以突出文章的重点部分。
2.课堂交流,美文共享。
选出有代表性的习作读一读,师生共同评价。
3.对通过修改习作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进一步调动学生修改的积极性。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拓展思路,借鉴他人的写法,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切实提高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