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护鼻子教学设计(大全)
《保护鼻子》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缺乏一些必要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针对幼儿对鼻孔的好奇心,我设计了“保护鼻子”的健康教育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会保护鼻子,在鼻子出血,异物入鼻时,不慌乱、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他人。活动中通过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课件,让幼儿了解鼻子的用处,并学会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教育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2、在发生鼻出血、异物入鼻时不害怕,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救护或帮助别人。
3、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准备:
课件,花露水一瓶,镜子 活动过程:
一、猜谜。
引出课题: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鼻子)
二、观察鼻子的外形。
师:每个人都有鼻子,请小朋友互相看看旁边的小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了解鼻子的功能。
1、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的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是什么感受。(提醒幼儿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
3、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鼻炎、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
四、通过欣赏故事课件,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1、师:鼻子里有很多细细的血管,很娇嫩,容易受伤,出血,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鼻子,让它健健康康的。有一只小猪,它不爱护自己的鼻子,就发生了意外。
2、提问:噜噜平常有什么坏毛病?有一天它在家做了什么事情?噜噜把东西塞进鼻孔后,感觉怎样?妈妈送噜噜去动物医院,熊医生怎么解决的?熊医生还说什么了?
3、师:鼻子是人体的器官,对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喜欢有东西打搅它,因为这样会影响它好好工作。噜噜的做法多危险呀,我们可千万不要像噜噜那样。那你知道哪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4、小结:我们平时应该不挖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不把东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不要用力擤;游戏时注意躲闪,避免碰撞„„
五、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一些意外情况
如果东西已经进入了鼻孔,或者鼻子出血了,你会怎么办。东西放入了鼻孔,应该尽快告诉大人,让他们按住另一个鼻孔,自己用力把鼻孔里的东西擤出来,决不能用力吸或用手挖。
如果鼻子出血了,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暂时用嘴呼吸,请大人帮忙处理。在额头上敷冷水毛巾,用药棉塞出血的鼻孔都可以。
六、学做鼻子保健操
师:让我们一起为鼻子做个按摩吧!在感冒、鼻塞、流鼻涕时,这样的按摩可以减轻症状呢!
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操作:将两只手相互摩擦发热,以两手中指向上推擦两侧鼻翼,用力适度,反复多次。
七、户外活动
户外体验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用鼻子深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
第二篇:《保护鼻子》教案
15、保护鼻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鼻子,初步认识鼻子的作用。
2、使学生了解鼻毛、鼻粘膜的功能。
3、提倡科学用鼻、护鼻,教会学生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养成正确用鼻、护鼻的习惯。教具 教师准备:挂图、醋、酒精
学生准备:小镜子、棉签、醋。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指导认识鼻子外观。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认识鼻子的外部构造,体会作用。(1)了解鼻孔和鼻毛
提问:鼻孔有几个?里面有什么? 讨论,交流。
(2)认识鼻字和鼻毛的作用。
思考:①人为什么要长鼻子?(捏住鼻子做实验)。
②你怎么知道呼吸需要鼻子的?实验时你有什么感觉?你认为鼻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3)谁知道鼻毛有什么作用吗?(4)讨论,交流。
(5)小结:鼻子是呼吸器官,是呼吸的主要通道。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2、怎样保护鼻子。如果鼻子生了病会怎样呢?(学生会答)
三、结。
四、作业。(课后 检测站)
第三篇:《保护鼻子》教案
《保护鼻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鼻子,初步认识鼻子的作用。
2、提倡科学用鼻、护鼻,教会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用鼻、护鼻的习惯。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幅鼻腔及口腔挂图、一小瓶醋、一小瓶酒精。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一根棉签、一小瓶醋。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认识鼻子外观。
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出鼻子的外观。问:它是什么?长在哪里?(学生回答问题)2.揭示讲授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鼻子作用,并学生保护鼻子的方法。㈡引导学生认识鼻子的外部构造,体会其作用 1.引导学生了解鼻孔和鼻毛。
师:刚才同学说到鼻孔,请大家互相看看鼻孔有几个,里面有什么。(学生互相观察,汇报观察结果。如果学生回答鼻孔内有粘液、“鼻屎”等,教师应认可)师:大家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鼻子及鼻孔,看看自己的鼻子里是不是也有这些物体。
(出示鼻腔、口腔挂图及投影)
师:大家看图指出鼻孔内物体所在的位置。2.指导学生认识鼻子及鼻毛的作用。
师:人和许多动物都有鼻子,你们知道人为什么要长鼻子吗?(学生讨论、回答)
师:你怎么知道呼吸需要鼻子的?怎样加以说明?(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知道实验方法,学生捏住鼻孔的?到不能忍受时松开)师:刚才实验时,你有什么感觉?你认为鼻子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
师:鼻子是呼吸器官,鼻孔是呼吸的主要通道。
有的同学在观察鼻孔时发现:鼻孔里有鼻毛(粘液“鼻屎”),你们知道鼻毛有什么作用吗?(粘液、“鼻屎”是怎样来的)
(学生讨论、回答。如果讨论不出来结果,可启发学生观察鼻毛上有什么,思考鼻毛上的脏物是怎样来的)师:(指鼻腔、口腔图,小结)鼻子是重要的呼吸器官,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所以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科学、卫生。鼻子还有哪些作用?假如这里有一瓶醋和一瓶酒,在不用嘴尝的情况下,怎样区分?(学生讨论、回答)师:(让几个学生闻一下醋瓶、酒瓶)哪些是醋,哪些是酒?(学生回答)
㈢介绍怎样保护鼻子
师:鼻子是我们重要的呼吸器官和嗅觉器官,人人离不开它。如果它生了病,就会影响呼吸与嗅觉,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它。大家以前一定听说过保护鼻子的方法,结合刚才学习的内容,你们知道应该怎样保护鼻子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针对不足处给予补充)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讨论)
(教师补充介绍学生未说出的方法和原因)
㈣总结 师:(总结全课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保护鼻子就是维护自己的健康,我们必须养成科学用鼻的好习惯。板书设计:
保 护 鼻 子
作
用 保
护 呼吸: 鼻毛过滤灰尘
1、适时增减衣服 嗅觉: 嗅气味
2、单独使用洗脸用具
3、不挖鼻孔,不往鼻孔里塞东西
4、正确擤鼻涕
5、不拔鼻毛
6、冷水洗脸,搓鼻两侧
7、防止感冒
8、用鼻呼吸
9、不直接闻刺激性气味 教学反馈: 问答:
1、鼻孔里有了脏东西怎么办?
2、怎样正确的擤鼻涕?
3、剧烈运动时怎样呼吸?
第四篇:《贴鼻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贴鼻子游戏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游戏过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当时的场面
2、引导学生学习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游戏过程。
教学重点:
细节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1、细节描写
2、点面结合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及场面活动的好词佳句;
2、大头娃娃画像一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快乐互动
1、出示PPT图片,展示孩子们尽情玩耍时的愉快场景,猜猜我们这节作文课要聊些什么?
2、那你最喜欢什么游戏呢?举个例子吧。
3、游戏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能给我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二、现场游戏,引导学生观察
1、出示大头娃娃(故意不画鼻子)问:娃娃缺少了一个什么?
(鼻子)
2、说一说,你刚刚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观察教师动作。
3、明确要玩的游戏,《贴鼻子》。
4、游戏过程:指名一位同学上台,用布条蒙住他的眼睛,转三圈然后让他把鼻子贴到大头娃娃相应的位置上。(提醒学生留心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现场的气氛,留意自己当时都想到了什么)
三、初步讲述
1、同学们玩得真开心啊。谁来说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讲述过程、场面,感受气氛)
2、我们来一起采访一下贴鼻子的人,看看他当时的想法?
3、指导同学们把游戏过程说说,你刚才这么多贴鼻子的同学中,你印象最深的那个同学,他是怎样贴的,他当时的动作、表情是什么样的?现场得气氛如何?你贴了吗?说说你是怎么贴的?贴的过程中,心里有哪些想法。必要时重现游戏时的动作。(动词有:拿、蒙、走、贴、打开、看等等)除了说贴鼻子的'经过,还要注意整个场面,例如:如果鼻子贴歪了,同学们有什么反应?(注意说好“笑”的情景,如:哈哈大笑,前仰后翻、捧腹大笑,笑出眼泪,眼睛眯成一条线等等)
4、老师出示“好词大礼包”,小组合作说一说你印象作深刻的画面,尝试用上大礼包中的好词。
5、指名讲述,师生共同点评。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生动,要是能将游戏场面再现于习作中,将情景跃然纸上,岂不更美?小结:要把游戏经过说清楚,必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具体。(还要注意动词的用法,把句子说通顺。)
四、指导习作
1、同学们,在写游戏活动作文最主要的方法是点面结合。
2、展示课前搜集的搜集有关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及场面活动的好词佳句,讲解后指导同学们应用。
3、趁热打铁,让同学们在讲述的基础上把过程写在草稿本上。
4、指导添加开头、结尾(PPT展示几种开头结尾自己选,也可自己写)
5、拟题
6、把写好的草稿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习作点评
选二篇好的作品朗读,选二篇中等的作品朗读,让同学们比较,讨论,然后修改。
板书设计:
贴鼻子
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情(态)、心理 点面结合【《贴鼻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贴鼻子》的教学设计
2.贴鼻子日记
3.贴鼻子的活动作文
4.贴鼻子作文300字
5.贴鼻子作文600字
6.贴鼻子作文500字
7.贴鼻子作文800字
8.贴鼻子趣事作文
9.贴鼻子作文400字
第五篇:贴鼻子教学设计
《贴鼻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贴鼻子游戏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游戏过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当时的场面
2、引导学生学习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游戏过程。[教学重点]:
细节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1、细节描写
2、点面结合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及场面活动的好词佳句;
2、大头娃娃画像一个,橡皮泥鼻子一个。[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快乐互动
小朋友们,都玩过游戏吗?喜欢玩游戏吗?游戏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能给我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二、现场游戏,引导学生观察
1、出示大头娃娃(故意不画鼻子)问:娃娃缺少了一个什么?(鼻子)
2、明确要玩的游戏,《贴鼻子》。
3、游戏过程:指名一位同学上台,用布条蒙住他的眼睛,转三圈然后让他把鼻子贴到大头娃娃相应的位置上。(提醒学生留心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现场的气氛,留意自己当时都想到了什么)
三、初步讲述
1、同学们玩得真开心啊。谁来说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讲述过程、场面,感受气氛)
2、老师在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也玩过贴鼻子,那老师先说说是当时是怎么玩的(出示范文,讲解范文中语言、动作、神态、场面描写)
3、指导同学们把游戏过程说说,你刚才这么多贴鼻子的同学中,你印象最深的那个同学,他是怎样贴的,他当时的动作、表情是什么样的?现场得气氛如何?你贴了吗?说说你是怎么贴的?贴的过程中,心里有哪些想法。必要时重现游戏时的动作。(动词有:拿、蒙、走、贴、打开、看等等)除了说贴鼻子的经过,还要注意整个场面,例如:如果鼻子贴歪了,同学们有什么反应?(注意说好“笑”的情景,如:哈哈大笑,前仰后翻、捧腹大笑,笑出眼泪,眼睛眯成一条线等等)
4、同位交流,说说评评。
5、指名讲述,师生共同点评。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生动,要是能将游戏场面再现于习作中,将情景跃然纸上,岂不更美? 小结:要把游戏经过说清楚,必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具体。(还要注意动词的用法,把句子说通顺。)
四、指导习作
1、同学们,在写游戏活动作文最主要的方法是点面结合。(展示PPT,依据刚才的范文讲解)
2、展示课前搜集的搜集有关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及场面活动的好词佳句,讲解后指导同学们应用。(喜欢的词记在浪花集上)
3、趁热打铁,让同学们在讲述的基础上把过程写在草稿本上
4、指导添加开头、结尾(PPT展示几种开头结尾自己选,也可自己写)
5、拟题
6、把写好的草稿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习作点评
选二篇好的作品朗读,选二篇中等的作品朗读,让同学们比较,讨论,然后修改。
[板书设计] 贴鼻子
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情(态)、心理 点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