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新语文主题阅读在我们班实施已有些日子了,通过学生的表现看,一主两翼的主题阅读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还是很有利的。
平时的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分析解决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阅读完成得不错的同学都是平常爱动脑筋的人。这部分同学中不乏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的同学。比如我们班的某位同学,他平时性格毛躁,写字光讲速度,但是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思维特别敏捷。于是在课堂中,我经常引导他发挥这个优势,让他全面的分析问题。因此,阅读方面的题,他完成得非常好。写作方面,我觉得也有了进步,部分以前无从下笔的同学,在看图写话中,也能够小试牛刀,尽管句子不是很优美,标点符号不是很到位,但确实是有话可写了。这说明一主两翼中的两翼让孩子们收获了不少。
随着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进行,我们班的孩子们养成了许多好的习惯,读书阅文的兴趣更浓厚了。在下一个阶段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力争从以前的教师点拨引导变成自己阅读分析。当然基础的字词也不能丢。下一阶段,我还是会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尽量的让甲类学生去帮助丙类学生,教他们如何去阅读,如何去通过查字典去解决识字问题,如何去寻找合适的朗读情感。图书角的活动会继续坚持开展下去,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找到学语文得乐趣!主题阅读中主题和课文如同“藤和瓜”的关系,单元主题是藤,22篇课文是瓜,顺藤摸瓜,自然之道。主题阅读倡导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痕迹教育,在教学中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培养孩子们自主阅读的能力。刚开始的教学中我有太多的困惑。农村孩子的理解能力似乎都不允许我放手让孩子们自主阅读,总觉得他们有太多困难。因此在最初的教学中,我本着半自主半讲授的模式。通过一个星期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的可塑性还是非常强的。不认识的字他们除了请教我之外还能主动的查字典,优美的词句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慢慢把它们圈出来,甚至还有部分孩子能试着在文章后面写一两句话的感受。这些都让我欣喜不已。在后来的教学中,有的时候我干脆把整堂课都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找单元主题,自己去找寻合适的朗读情感,自己去找出文章中的疑惑和亮点,自己去进行圈点批注。
在实施主题阅读两个月后的今天,班上的孩子们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很多孩子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养成了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了读文之前先去找诵读情感。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们读书的习惯,班上的图书角活动开展的热热闹闹,课余时间孩子们争抢着借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虽然他们也许并不能完全理解每篇文章的寓意,但至少他们有了读书的欲望,至少他们会在文中积累一些他们认为好的优美词句。
当然,主题阅读因人而异,特别是像我们这种条件有限的农村孩子,要想让全班的孩子们跟上节奏,那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把班上的孩子们分成甲乙丙三类学生进行教学。甲类学生是自主性比较强,基础好的学生,这类学生我要求他们除了掌握基础字词外,还要针对他们读的每一篇文章都写感受,摘抄好词句。乙类学生在教学中除了掌握基础字词之外,只要弄明白文章大致讲的什么意思,能圈出自认为好的词句。丙类学生在阅读中只要能自己解决识字问题,能把文章读通顺就可以了。在以后的主题阅读教学中,我想这些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一定会比以前有更大的提高!
总之,主题阅读是真正塑造心灵的阅读,主题阅读就像一缕温暖的春风吹到了我们的校园,就让我们师生共同沐浴着这温暖的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吧!
第二篇: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近日来,我在网上看了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黄田小学校长刘宪华专家的专题讲座,感受颇多。
如今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重要。然而生命是如此短暂、学海却无涯,知识却无边。而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读影响人一生的书,成了人生的大事。小孩子们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是重要,因为那是小孩子们的启蒙教育、启蒙读本。陆恕校长曾经说过:启蒙读本,像初恋情人一样先入为主,难以忘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古典诗文则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诸子散文到楚词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千百年来,流行至今的经史子集,唐诗宋词、格言警句,已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其情韵之美和语言之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在诵读古诗文活动中,可以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之功效。
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视野开阔、心胸宽广,为学生的一生奠基。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中华文化经典,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灵、提升审美品位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就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奠基。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要“有所知”,更要“有所得”。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欣赏,在诵读中成长。经典诗文往往都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通过广读博览,及早让学生琅琅上口,濡染于心,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培养学以致用、从善如流的好品格,使学生变得更有修养,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的精神营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成长。做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
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文化。通过朗诵比赛、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使经典诗文诵读丰富多彩、喜闻乐见;让我们的学生知书明礼,谦让宽容,让我们的校园书声朗朗,书香弥漫。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培养“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把学生的经典诵读有机地融入新课改实践,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为孩子们的一生发展打下厚实的文化基础。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小学生正是学习古典,践行实践的黄金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良好时机,藉由先哲的风范,熏习我们的子弟,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淳朴的儿童。以“知、悟、行”为线索,贯穿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使学生博学、睿智,“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让每一个学生都“好读书,读好书。
第三篇:新语文主题阅读心得体会
浅谈对“新语文主题
阅读”的 认识和感受
很开心也很荣幸能有这样宝贵的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我对“新语文主题阅读”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今年11月份,我有幸聆听了刘俊祥老师执教的“以文带写”课《走进诗的王国》也深深感动了我及现场的每一个人,这节课为我们解决作文教学难的问题指引了方向,那就是培养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能力,把课堂引向生活,用我们的眼睛看世界,把生活引进课堂,用我们的真情去描述世界,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主题阅读”享受最好的语文教育。刘宪华校长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生命的成长史”、“一个人从小喜欢读什么书,将来就有可能走什么样的路,乃至成为什么样的人”、“读是学生走进文本的唯一桥梁”、“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重要”。这些话语发人深思,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难以忘却。
“主题阅读”提倡“三少三多”,即少提问,多读书;少讲解,多读书;少做题,多读书。这样的教学思想让《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有了充分的落实,从而保障了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有效完成,让我看到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曙光。在“主题阅读”的课堂上,我们听不到老师繁琐的讲解,琐碎的提问,听到最多的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看到最多的是学生专注的自学。有主题的阅读与随意读,不求甚解的读有天壤之别。的确,主题阅读“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和“单元主题教学法”在潜移默化中如春风化雨般对学生进行着心灵与思想的塑造。我想,这也正是“主题阅读”能够成为“深度阅读”和“心灵阅读”的根本所在。我坚信,这样的课程能够扎实、快速、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观摩了几节“主题阅读”展示课,课堂上师生声情并茂的诵读,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何谓“口诵心为”。我是一名身处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有着3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一直以来,我以“精讲品读”的模式去授课,自认为教学效果还不错,在与“主题阅读”近距离接触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主题阅读“情感诵读”的魅力。我也在课堂上运用“情感诵读”法进行教学,虽然用得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但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读书的兴趣比过去要浓厚得多,以前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也渐渐喜欢上了读书,而且背诵效果也不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情感诵读”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最有效的方法,这就是诵读的价值所在。语言是美的,只有被吟诵的语言,才能有如此丰富的生命力,才能如此深刻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如此浓浓的语文情感。我觉得,儿童在阅读的实践当中,会慢慢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转变,“主题阅读”正是在追求语文自身规律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于永正老师说:从语文教育的角度讲,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大程度上是在阅读中形成的,三分筑基在课内,七分筑塔在课外。得阅读者得天下,成阅读者成一生-----抓住阅读就抓住了语文的根,得到阅读之“乐”就得到了语文的魂。这正是刘宪华校长倡导的“主题阅读”的宗旨。今天,乘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走在回归语文教学本色的道路上,我相信,我们巡镇小学一定会将“主题阅读”进行到底,“主题阅读”也将会在我们巡镇小学生根发芽,在忻州乃至全国遍地开花,最终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四篇:新语文主题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语文教学的革命”心得体会 城区八小 李晓
10月份,我们去西安参加了刘宪华校长组织的主题阅读研讨会,感触颇深。
说心里话,会议还未开始之前,我甚至有些担心这次会议的内容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可是当会议开始时,刘宪华校长气场十足的声音以及生动有力的语言令我不禁刮目相看,对于研讨的主题充满了好奇。
刘校长以“新语文主题阅读是一场语文教学的革命”开启了话题,报告中指出: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实施主题式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地指引下读、读、读,背、背、背,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增加积累,进而达到真情实感地写这一目的。在聆听了刘校长的讲话后,我终于对《新语文主题阅读》的教策略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建构“一主两翼”的阅读课程体系
一主:是以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为主,两翼:即《新语文主题阅读》和《主题式经典诵读》为辅,以“单元主题教学”为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语文主题阅读》所选内容均是中外现代经典散文,这些散文描写的景物、记录的事情,和现在的儿童生活比较接近,孩子们可以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进行自读、自学。《主题式经典诵读》,一是题材以诗歌、韵文为主,洗炼明快、琅琅上口,更具语言美、音律美、意境美。二是在内容选取上更加“经典”,注重了教育与文化的共生。在教学中采用“单元主题教学”,在精读每一篇讲读课文后,将学生的阅读视点引导到与教材配套的《新语文主题阅读》和《主题式经典诵读》,进一步提升儿童的阅读质量和品位。这样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而不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去教。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文章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痛恨战争,渴望和平”为主题,组织“单元主题教学”,首先让学生采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用4课时自读教材中的《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四篇文章,《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这两篇文章记录着战争时期儿童的智慧与勇敢,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作品,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用文本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让自主阅读;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两篇文章,就要在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围绕“哪篇文章、哪个段落、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让你痛恨战争、渴望和平”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从而深化情感,分享认识。然后再以“哪篇文章、哪个段落、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让你痛恨战争、渴望和平”这一问题为核心进行以借鉴语言为导向的深入阅读。然后利用6课时分别阅读《同步阅读》中的《今天是儿童节》《鸡毛信》等文章及《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功勋》《请把我埋得浅一点》等8篇文章。再利用一课时进行阅读分享。最后利用两课时进行吟诵展示、背诵《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诗歌,用1课时进行巩固练习。这样,学生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采用多种方法,阅读了22篇文章,相当于原阅读量的 五倍。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自能理解文本内容,自悟文本语言和文章写法,自觉积累读书方法;让学生在涵泳精思中进行价值判断、意义筛选,最有个性的赏评。
二、采用主题式阅读方法
(一)主题式批注阅读
主题式批注阅读是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学能力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情形进行画、注、批,遇到精彩处,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鸣,或是与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让学生自觉地画上一些记号,注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读书,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主题式批注阅读,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主题的思想,主题的精神,主题的情感。这一阅读过程,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到“道”,再从“道”到“文”,从理解到吸收,再从吸收到表达的思维加工过程。
(二)主题式经典诵读
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先诵读后反刍的“鲸吞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经典,“吞下去”,背诵下来,快速记忆,高效积累。二是先理解再诵读的“蚕食诵读法”。要让学生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把不懂的学懂了,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慢慢品味、咀嚼、体味、感悟。按照“读正确、读明白、读出感情、读出色彩”这四个一一递进的层次入手,运用以气带声、以声传情、心领神会、寓情于声的技法让学生放声朗读,在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使阅读过程成为精神的洗礼、情感的回荡、心灵的旅行的过程。三是不求内容同一的“鸟鸣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围绕一个主题,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留给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你读我听,你听我读,进行散文式的“形散而神不散”的个性化阅读。不求读的内容统一,但求读出个性特点。在读中,要求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茫茫书海,让儿童有主题的阅读;浩浩文化,让儿童有主题的积淀。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将会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探索。
第五篇:新语文之心得体会
参加语文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名师论
坛之心得
杨卫丽
每次,参加一些语文活动,都有很多收获,有教学方面的,有思想方面的,有价值观方面的。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而这次的“语文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名师论坛”有幸在我校举行,使我可以近距离接近专家且有机会聆听教诲,我内心是十分激动的,万分珍惜这大好机会。两天的活动,内容很丰富,对我而言,收获颇丰,具体如下:
一、教学方面
第一天主要是名师授课,我总共听了四节课,两节初中语文课,两节作文课,同课异构,异彩纷呈。两节语文课上的诠释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授课老师分别是太和县的一位老师和昆山的一位特级老师,我认为他们的课各具特色,体现了两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太和的冷老师干净利索,层次分明,时间紧凑,节奏舒缓,是一节剪裁得当的公开课,充分体现了北方太和人的大气,不拖泥带水的风范。而昆山的刘恩樵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课稳扎稳打,刚听下去,觉得平凡如你我之辈,注重基础,慢慢过渡,再听下去,到欣赏句子之时,已渐入佳境,再到人物文化,风景文化,书法,时间文化,汉字文化,酒文化,称谓文化,我们才发现,原来这百十来字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文化知识,又到从全文中提取三个关键词,我更觉得此老师有先见之明,他居然在初中七年级便让学生有关键词的概念,试想到了高三复习时,讲到缩句时,学生会茫然无知吗?到此,我们都以为课要结束了,其实不然,刘老师又出示一首《江雪》,然后让同学按此诗的形式把本文浓缩为一首绝句,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分析的头头是道,几分钟之后,一首署名为安太和的《湖雪》便形成了。这还不够,又继续对对联,抓住本文的两大要点即雪和人进行扩展,学生包括听课的老师兴致也越来越高。真是一片痴心在雪湖!这节课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上,充分证明了“教材只是个例子”这句话,试想,若老师每天如此授课,三年下来,学生能考多少分,我们不敢保证,但学生的文化底蕴一定很深厚,刘老师的课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气息。让人听后欲罢不能,同时也启发了我,应该怎样定位教材,怎样把握四十分钟,应该教学生什么,这节课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而两节作文课更是启发了我,该如何去上作文课。
二、教研方面
以前在私立学校,只管教书和学生成绩,从没关心过教研,现在受学校和周围同组同事的影响,也开始关注起教研来,但是当我提笔想写的时候,又不知该写什么,命题要么太大,不知从哪下手,要么太小,没什么可写。而且在思想上还不能正确处理理论与教学的关系。
阜阳六中的许文标老师则为我指明了方向,许老师举实例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发现小课题,如“小、真、短、强”。如何展开研究,当然更强调要多写,也就是关于写作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他说,只教学不写作的老师和只写不好好教的老师都不是好老师,仔细一想,我恰恰属于前者,是啊!若理论没用,怎会有“理论指导实践”一说。且他的“写好就是为了教好”也启发了我,以后应认真写作,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思想境界方面
这方面主要是葛维春老师带给我的,第一次接触他,我就被他的气质和博学折服,他真的是一位诗意的栖居在世间的诗人,我觉得现阶段诗人的称谓不一定非要指那些写诗的人,只要他拥有一种诗人的气质,过着诗意的生活,在我眼中,他也可以是一位诗人,而他,葛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虽然从没有和他近距离接触,但是光那样一种感觉,就足够影响我,使我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大大提升,并换一种思维去对待我的工作,在我本就喜欢语文的心上又深深地划上一道,也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是的,我总是认为,诗意理想的生活只能存在内心,在这个烦扰的现实生活中是找寻不到的,因此就把它压在心底吧!但是,接触了葛老师以后,我发现自己是错误的,自己的境界还是没有不够高,理想的生活是可以在现实中追寻的,人,是可以诗意的活着的!
这次,我再次聆听了他的讲座,每次,听他讲话,我都意犹未尽,思想被大大拓宽,豁然开朗之感,他的智慧和博学让我万分仰慕。
如他提到我们教学的目的与追求时,他强调要全身心投入,不为名利,不为金钱,不为校长的赞扬,不为晋级,只为深爱讲台,这么无私的心境其实也是我追寻的,但是在追寻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总是被周围的人和事影响,以致怀疑和停滞自己的追求,他的话给了我勇气。
他还让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批判精神,不应迷信一些名人和名言,走出“技法崇拜”的误区,敢于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要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去分析一些理论,如他严重批判一句话“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句话很长一段时间让许多老师自责痛苦,每当学生学不会时,所带班级在自己尽心尽力下依然没有进步时,我们都把所有的错误都压在自己身上,而葛老师说这话大错特错,他举孔子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圣人,然而圣人也说过:朽木不可雕也!也就是有的人资质本来就差,再好的老师也难教好。其实事实也是如此,但我们被那句话吓怕了,把错都揽自己身上了。听了他的分析,我心理一下子轻松了,但并不意味着我给自己找到不负责任的理由了,而是我学会了看问题应全面,而且应该敢于挑战权威,不应迷信权威,同时,也确实减轻了我教学上的心理负担!
同时,他还让我们懂得审美,用审美的观点去教语文,去学习,这样才会发现语文的美,不再把教学当做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并且还提醒我们去正确定位美的定义,什么样的才是美的,美应具有多样性。
其间,他时而严肃,时而幽默,时而开怀,时而吐露一些太和话,真是大俗大雅,妙语如珠,举例得体而有趣,妙趣横生,大家听得如痴如醉,跟着他一起笑,一起思考,一起审视,一起畅想。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每一个例子,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记在了我的心里,让我以后教学生涯如有了一盏指明灯,不会迷失方向!谢谢你,葛老师!我尊敬的长辈和老师!
每一次的聆听,每一次都会受到洗礼!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举行,我亦多多参与。若每个老师都是一朵花,有牡丹花、玫瑰花、菊花等,哪怕我是一枝狗尾巴花,那也是一种花,那也是我尽力开出的,我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