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时间:2019-05-14 04:4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第一篇: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浅析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由国家教育部制订,于2003年5月向全国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是一份由我国最高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并公开颁布全国各地,要求广大高中教师必须认真实施的有关高中语文教育的高级文件。这也是第一份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名称进入全国所有高级中学,要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督促所有高中教师按“标准”施教以求达到“课标”要求的“法规性”文件。

第二篇:第二次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第二次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乌江中心小学 徐淑敏)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研读了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学习期间,我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对比反思,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进行了及时反思,用新课改理念,对自己以前认为是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通过学习,我发现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现对这次学习活动做如下总结:

第一,教师要给自己洗脑,从改变新课改理念开始做起。新课标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的理论依据。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第二,教师要改变教法,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第三,教师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第四,今后的几点做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1.继续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第三篇:新语文教学5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答:在人文学科中,语文和历史等学科有所不同。历史由大量的史实和历史观构成历史知识系统,而语文课程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为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我们是很难从道理上讲得清楚的,而且没有必要从理论上掌握,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积累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语文教育应考虑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再者,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语文课程又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答:新课程中教师应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5、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一)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汉字见面。

(二)复现生字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在语境中复现生字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悟;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更多复现机会;

(3)重视课外活动引导,在生活的大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

6、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一)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二)定位

(1)它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其他学科性活动

(2)它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

(3)它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而不是“纯粹”的理性学习

(4)它是一种自主的文化生活,而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

(5)它是一种过程性的、非线性的语文实践,而不是结论式的、直线式的知识掌握。

8、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

(一)教学目标的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

(二)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 :

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标题。

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出现 “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明显词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都把二维或三维的目标交融在一起。

9、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2、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21

在语文教材中发现课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在校园活动中发现课题.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课题.18、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相同点:都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不同点:分解式目标按照三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三个维度叙写非常清晰、明确,便于操作。交融式教学目标不会出现有关三维的明显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目标交融在一起,叙写方便。

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 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0、什么是课程资源?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1、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一次革命。“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 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六、案例分析题

14、以下是浙教版第11册《三顾茅庐》的教学片段: 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你认为本案例“词义教学”给你什么启示?

答:《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大贤”这个词,一连问了5个问题,而且这5个问题都与“大贤”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就把文中的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变成孩子能够理解的东西。理解了“大贤”这个词,孔明那不同一般的丰满的形象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把握了全文的精神,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词义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文字背后的生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精彩,广化、深化、敏化了学生的思维,突出一点

盘活全文,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15、学习《五彩池》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试从教学方式的角度评述以上教学片段。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发展思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思维”应与“语言”共生。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语言示范:“在我的眼睛里,五彩池就像一块块奇异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引导学生发生思维的迁移,把学生已经停留在五彩池“形美”的比喻,牵引到“神美”的想像中。学生的思维就在这时从禁锢变得豁然开朗,“奇妙的想象”自然“脱口而出”了。由此,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对语言的自主构建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发生了偏差或禁锢时,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更层次的文本价值。案例中的教师就是运用了示范引导才使学生的想象能天马行空。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连接之处,以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案例中的教师就很善于“指点迷津”,只用了简简单单的例子,就给学生的思维解了禁。(仅供参考)

16、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评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 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这个案例,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明白了: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表现生活,只有在像生活一样的环境中才“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一句话:文无定法。(仅供参考)

17、请点评下面的识字教学片段:师:同学们,现在有4个偏旁娃娃急着想与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认识

它们吗?瞧,他们来了(课件显示偏旁“冫”“彳”“扌”“刂”)谁认识她们呀?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老师,我认识“刂”旁,我记得您说过刀字在旁边叫立刀旁,与锋锐刀箭有关。

生:我认识“冫”旁,三点水去掉一滴水,这一滴水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了,结成冰了。应该与水的温度有关。

生:老师,我想给小朋友介绍剩下两个偏旁“扌”和“彳”旁。“彳”旁表示有很多人,“扌”旁表示与手动作有关。

师:偏旁娃娃想与小朋友做捉迷藏游戏,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到她们藏在哪儿吗?生:老师,“刂”旁藏在“到”的右边,“秋一来到”的“到”。

生:“到”字读音与右边“刂”旁读音相似。

生:“冫”旁藏在“凉”字左边,“凉快”的“凉”。

生:两点水加京就是“凉”,凉风、凉气。

生:“彳”旁藏在“往”字左边,“向往”的“往”,我很向往飞上月球拍张照。生:我听姥姥说,旧社会有很多地主欺负老百姓,“往”字边表示很多人,右边表示地主。

生:“排”字带“扌”旁,排队需要伸手,与手的动作有关。

生:老师,我还觉得右边像小朋友在排队,两竖是操场,两边三横是三排小朋友。我们海鹰小队可以演示这个“排”字。

生:我有好办法记住“树”,“木”加“对”就是树,果树、桃树。

生:我还想到敌人“又”进“村”子里就是“树”,梨树。

生:“丛”去掉横就是“从”。

生:两个小人手牵手也是从。

生:小时候姥姥讲故事开头都是“从前啊„„”。

生:“会”字我有好办法记住,上面是人,下面是云,就是开会的“会”,开会的人像天上的云那么多。

评析:

《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低段的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难以持久,但案例中的教师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与偏旁见面。她 把偏旁称为“偏旁娃娃”,把认识偏旁称为“与大家交朋友”,把找到字中的偏旁称为“捉迷藏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语言都迎合了儿童的心理,使学生对偏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为课堂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识字环境。所以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活跃,他们能结合各自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来记忆生字,效果颇佳。教学中,教师不但语言亲切活泼,而且采用了儿童最喜欢的识字教学形式——游戏(捉迷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兴奋不已,识字自然就欲罢不能了。游戏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运用。(仅供参考)

18、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台湾蝴蝶谷》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喜欢祖国的宝岛台湾吗?

生:喜欢。

师: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美丽的蝴蝶谷,大家听说过吗?

生:没有。

师:那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台湾蝴蝶谷》这一课,咱们现在就一块去认识这个闻名世界的“蝴蝶王国”,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蝴蝶谷是怎样的景象。

〔课件演示〕美丽的蝴蝶谷

(生看画面)

师:景色美不美?

生:美。(异口同声地说)

师: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生读)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现代媒体使用恰当吗?请加以评述。41

答;该教师使用不当。在本案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以至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老师采用了先呈现画面,再读语言文字的方法,看上去是一画面帮助理解语言文字,欣赏蝴蝶谷的美丽景色,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语文学习应该提倡先阅读感悟,在学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的基础上,借助教学媒体,加深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印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

第四篇:浅谈物理课程标准下的教学

浅谈物理课程标准下的教学

通过对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认真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我认为物理教学的改革应从一下方面入手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我们所在的中学地处农村,所教的孩子一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学习基础差,甚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已经失去学习信心。平时真正能学进去的孩子进占三分之一。要想给这些孩子上好物理,实属不易。因为尖子生很少,如果只照顾少数尖子生,除了对待学困生的不公平以外,也会使大部分孩子被远远甩在队伍的后面,其后果可想而知:大面积学生厌学,不听课,捣乱,课堂失控,教学任务无法进行下去,也耽误了学习的孩子。我认为在教学中 应“严”字当先,只有严格要求学生,从纪律上抓起,让自由散漫的学生,能够慢慢养 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我的学校一位老师,每天对在对犯错误的学生说教,可是一直不起什么作用,老师在说教,学生在一边笑,上课依然乱哄哄,班级不但纪律差,学习成绩也不好。所以要想教好课第一点必须要“严”。有好的纪律作为保障,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才能达到。

“慈”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俗话说的好“严慈相济”一味的板着面孔的老师是不受欢迎的,作为英明合格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不是一下子就会改好的,这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教师要一点一点的坚持,因为这些孩子收到的批评太多了,老师更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发现学生纪律有一点点进步,马上就得表扬,让他们觉得我也可以成为一名好学生。有时候你会发现淘气的孩子,除了学习的吃力外,在课下表现蛮好的,甚至表现出很多尖子生不具备的优点,我们做老师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且使它扩大化。这样孩子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还要多给学困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物理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物理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从中引出物理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物理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压强”时,首先让学生上台表演钉钉子:一枚是尖的,另一枚是钝的,让其分别用锤子钉入木头里,尔后让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接着引导每一位学生利用自己已削好的铅笔或圆珠笔,分别用两手指面用力压住其两端,体验一下两手指的感受,由此生活情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纷纷提出各种物理问题:为什么尖端的钉子更容易钉进去?钝的不容易且更要用力?与铅笔两端接触的手指,尖端痛而平端不痛?从而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情景之中,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三,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物理与数学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许多物理问题都要借助数学工具来解决,而数学又要在许多物理问题中得到发展。在初中物理中一些初等数学知识随处可见无需多言,而在初中 数学中也有不少知识属于物理问题。

例如有一道代数题要求学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一辆列车比汽车长125米,汽车每秒行驶18米,列车每秒行驶14米,如果两车同向而行,汽车从列车尾部到超过列车所用的时间是35秒,求两车的长。这道题涉及到了物理中的速度计算问题,要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三者的关系来解决,一般这样列式:

设汽车长为x米,则:汽车比列车多走(2x+125)米,所以有方程:18×35-14×35=2x+125 当然,如果再借助物理中的参照物知识进行处理,问题会变得更加简单:若以列车为参照物,则列车速度为0,汽车速度就为:(18-14)米/秒=4米/秒,可列式为:4×35=2x+125 从而使该数学问题得到了简化。

另外,物理和化学中有很多相同的实验仪器:天平、量筒、烧杯、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等等。各仪器的使用规则及某些实验步骤十分相似初中生物中用到的物理知识也很多,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就有着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物理中在能量守恒定律一节教学中一定要举到该例;再如,生物中讲鱼类时讲到鱼鳔的作用就和物理中的浮力有关,鱼可自由沉底、悬在水中或浮在水面,就是靠 鱼鳔改变自身的体积v,从而改变鱼自身受到的浮力:F=ρg v,当F=G时,鱼可处漂浮状态也可处悬浮状态;当F∠G时,鱼就沉底;在血液循环中血压知识也是物理中压强知识的又一应用;生物中食物消化及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又包含着物理的能量转化问题了初中物理在语文、地理、英语等学科中都有点点滴滴联系。四,提高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理《物态变化》一节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的知识为核心的。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做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再讲解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过程特征。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以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熔化和凝固概念的规律本身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凝固和熔化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上。首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水结成冰、冰熔化成水”这样的典型事例引出熔化和凝固这种现象;然后结合事例引导学生猜想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猜想不是瞎想,应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或者对一些可能性做出假设。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记录,以便在验证之后和开始时猜想情况进行对比,这也是一种学习。有了猜想之后就要进行验证,看猜想是否正确。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物理,教师应根据探究的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1.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水中,通过烧杯对水进行加热?2.烧杯中要放多少水才合适呢?3.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什么位置才比较合适?4.怎样才能把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合适的位置?5.实验当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记录?6.实验操作的程序是什么样的?7.怎样才能保证实验的过程安全操作?”学生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实验方案也就已经确定

五,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涨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物理课程要特别注重活动表现评价,活动表现评价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以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活动成果。学生可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和制作档案资料等方式展示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在教学中,活动表现评价可以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尽管评价的途径多种多样,要创造性地做好小组评价,作业评价,物理学习习惯养成评价,创新性思维养成评价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五篇:基于课程标准六年级语文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单元教学

【标准相关陈述】

1.基于课程标准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观点以及第三学段(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要求,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避免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己读诗词、描述大意、欣赏意境、畅谈感想、练习诵读;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全员全程共同参与教学,在参与中达到自读自悟。

2.基于教材特点

六年级下册的古诗词学习与小学阶段的各册不同,它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之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个共10首的“古诗词背诵”单元。选编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受到古典诗词美的熏陶;二是要加强古诗词的积累。第12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更是明确提出了“学生在课余利用自己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能力来独立学习”的要求。因此,这组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而是留给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大体了解诗(词)意和读读背背上。

3.基于学生实际

六年级的学生处于三、四学段的衔接期,求知欲强,已经有了近六年的学习经验,具备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而且十首古诗词语句平白,字面意思好理解,学生能够通过课外搜集资料、运用结合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词典准确无误地认读十首古诗中难读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词。

2.运用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学习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理解古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3.乐于讲述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感受诗句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

4.搜集资料,尝试抓住要点展示并交流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拓展文本资源,在角色体验、对比与情境创设朗读中揣摩、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养成正确搜集与处理信息及课外积累的好习惯。【学习重点】

了解诗(词)意,感情诵读并背诵古诗词。【学习难点】

揣摩、领悟诗人的情感。【学习准备】

教师:

1.设计一张学习单(见附件1)2.制作PPT课件 学生:

1.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学古诗词,填写学习单。

2.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确定汇报发言内容,制作幻灯片讲稿。【课时预设】2课时

【评价方案】(此环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可以简单写出“通过

什么手段、方法达到什么目标”即可。)

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力求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在评价上主要采用课前预习检测和课堂随机观察两种途径。课前预习检测分笔试和口试,从而检测目标的适切性和达成度。

目标1:关注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有前备经验,因此扫清诗词中

出现的字音障碍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课堂上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对学生字音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评价。

目标2:关注的是“过程与方法”维度,学生已经具有古诗词学习方法的储备,“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学习古诗词常用的几种方法。《学习单》中设计的第1、2题“回忆、归纳以往学习古诗词、理解诗(词)意的好方法”,就是对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检测和评价。另外,在“小组展示汇报”这一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对诗(词)意的理解情况,及时点拨、评价,在交流和评议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标3: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因为每首古诗词不仅仅是写景、叙事,更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所以《学习单》中设计的第3题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检测。其实,这样的检测也可以体现到课堂教学之中,更有利于及时反馈,做到“以学定教”。

目标4:这是“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在《学习单》第3题“知诗人”和“填写与之类似的诗句”中进行检测。检测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三言两语,抓住要点介绍作者”、“汇报同类诗”的环节体现。这样,课堂内的交流,可以使学生明白处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一种诊断,时刻关注学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学习活动方案】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复习以往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2.师生简单交流《古诗词背诵》单元的课前自学情况。

二、分组汇报,交流成果。

1.各组依据“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诗句”的方法派代表上台汇报学习成果。

2.生生互动质疑、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评价。预设点:

①“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②“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⑥《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⑦《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⑨《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分类总结,延伸文本。

1.教师引导学生给十首古诗词分类。

古诗词按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写景抒怀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送别诗、边塞诗„„

写景抒怀诗:《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浣溪沙》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咏物言志诗:《石灰吟》《竹石》 即事感怀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祭神诗:《己亥杂诗》

2.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评价检测】

1.背诵十首古诗词。

2.以古诗分类或以作者为生发点,复习积累古诗词。【板书设计】

我学古诗词 解诗题知诗人 明诗意悟诗情诵诗句

附件1:

学习单

1.回忆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写下来。

2.请写出几个有助于你理解诗意的好方法。

3.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学古诗《七步诗》,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与小组同学共同商议。

注:每组自学的古诗不同,仅以《七步诗》为例。

下载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8基于美术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设计

    基于美术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设计 针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现状,根据课改精神的学习心得,以及教学体会,我认为值得我们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设计·应用”学习领......

    基于课程标准下的课时教学设计(5篇材料)

    基于课程标准下的课时教学设计 开学第一周,市教研室王春锡主任召开了市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发展成长的会议。这足可见王主任对于我们青年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作为青年教师我们......

    新语文教学下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5篇)

    浅谈新语文教学中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贾雅琴 长武县巨家中心小学 713600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

    新课改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汤庆蕊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反映生活中听到、看到、感受到、体验到的事情写出来,并不断地加以训练,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

    中英两国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比较文献综述

    姓名:李欢学号:20134……班级:教育一班 中英两国小学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比较 文 献 综 述 中英两国小学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探讨-基于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

    教学做模式下《内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发(最终定稿)

    教学做模式下《内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发 摘 要:《内科学》课程标准是落实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推进《内科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实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

    论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建模教学的优化

    论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建模教学的优化 傅海伦 国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

    我的新语文老师 作文

    我的新语文老师 新洋实验学校四年级 丁恩慧学期一开学,我兴高采烈地走进新洋实验这所新学校,教我们语文的老师,姓刘,我们都亲切地叫他刘老师。 刘老师身材魁梧,高平顶,圆圆的脸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