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介入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意义的论文
信息技术介入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意义的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介入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意义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智障儿童对事物的注意范围较为狭窄,对同一知识点的兴趣和关注度持续时间不长,注意力容易分散,对知识的理解难于用口头表达。这些特点对于教学的推进有很大的难处,而对于具有一定抽象度的数学教学来说,如何采取更为科学的教学手段与策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学习方法,培养与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是一件事关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事项。现依托于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已经取得较大反响,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引入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化解为浅显易懂的直观具体问题,这将发挥着极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一、以信息技术的吸引力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思维能力低下、接受能力弱的智障学生来说,采取传统普通的板书教学,显然很难架起良好而顺畅的教学桥梁,难以促使他们保持强劲而持续的关注力,自然也难以激发他们深厚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具体事例,可以将文字、图形、图片、声音、视频与动画等多类教学元素聚集在一起,并融为一体,为智障儿童展现出耳目一新的画面,或优美动听的音乐,或生成有趣的视频动画,可以促使智障儿童以听觉、视觉、肌肉感觉乃至其他触觉在全方位的刺激,以强大的吸引力牵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探究欲,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升他们的理解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层次与水平,从而焕发出更加强劲的学习动力,最终获得更加优质的数学素养。
例如,引领学生进行4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处理完成的课件,呈现出3只小鸟在小树上飞来飞去的动画场景,并带领大家一起数多少只小鸟,并提问动画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当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3只之后,点击电脑鼠标,让一只色彩不同于此前的3只的鲜艳小鸟徐徐飞入画面,然后久留于其中,接着配合着电脑播放的'悦耳音乐对孩子们提问:小朋友,大家都看到了吧,又有一只小鸟飞进来了,那现在画面上有几只小鸟呢显然,此时孩子们的注意力被悦耳的声音和色彩鲜艳而各异的小鸟所吸引,从而将精力集中于课堂教学,并投以专心致志的听讲之中,沉睡的思维也得以激活,将被动式学习模式转入到主动式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与自觉性。并通过展现一面迎风飘扬的国旗,让他们更好地掌握4的字形,同时配合顺口溜4像国旗空中飘来帮助记忆,由此,这样不仅促使学生较快地获取数学知识,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信息技术的鲜活性引入生活化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应用的知识,同时又是高度浓缩的抽象知识。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生活情趣,增强时代感,促使教学与日常生活建立起更加形象、生动而具体的联系桥梁。而对于智力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孩子来说,通过信息技术引入生活化素材,可以促使他们的思维和记忆得到更好地唤醒,让他们体验和感悟贴近生活实际的事例,帮助他们正确剥离数学知识,感受生活化的数学魅力,让数学问题展现得更加逼真和鲜活,从而更加有效地促使他们的数学能力得到更好地提升。例如:在引领智障儿童进行方程的认识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处理过的多媒体,创设非常鲜活的生活化情境,比如,周末小明同妈妈来到超市进行购物,在画面上呈现出鲜活的超市售货架,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孩子们喜爱玩的小玩具,并呈现出一些简明的标价。接着,示意小明手中只有1张100元的钞票,然后引导孩子们挑选画面中的几种商品,尝试着不同组合,分别可以采购到多少数量。进而引导他们建立关系式。或者利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择几类商品,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引领他们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型,从而为他们学习关系等式这一新知获得切入点,搭建通俗易懂的理解桥梁,唤起多元数学认知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术的启迪力提升思维能力
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的思维方式,促使数学知识的逻辑推理得以更加直观地呈现,有效降低知识的抽象度。这对于思维发展较为滞后的智障儿童来说,显然更加有利于促进他们以直观的感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产生思维启迪,渐进于对抽象数理的感悟和认识。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过程中,可以引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课件,比如:在画面中展现出1只可爱的小鸡,接着又有2只小鸡跳跃着进入到画面,此时,引导学生问1只小鸡加1只小鸡,是几只小鸡呀,显然,他们很快便可以得到1+1=2直观而具体的认知;接着变换画面,在水中游动着2只小鸭,接着又游入2只小鸭,引领孩子们认知2+2=4。继而,出示4只小马在草地上跑,接着又跑来者4只小马,不断地引入难度更高的问题,在不断启迪中,提升他们的思维力,在不知不觉中愉悦地消化和吸收了新知识。
综上,智障儿童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大多停留在较为形象而具体的思维阶段,综合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独立性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批判性都较为缺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直观、简洁、形象而生动的优势,促使在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中,多种感官得以更加有效地激发与调动,生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孩子们的升数学素养。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智障儿童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智障儿童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与其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活动,以求实现教育和教学的最优化。它不仅在普通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中更发挥着极其独特的作用。
一、有利于集中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信息的选择。心理选择某种信息,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选择的对象。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发育受损,其主要缺陷之一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稳定,走神之后收不回来,有的同学上课连5分钟、3分钟集中注意不走神也是很难做到的。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老师讲课也常常不能在他们的大脑皮层激起兴奋,对学习文化知识表现得十分淡漠。所以他们听课时,常常是似听了又似没有听,没有什么印象。另外他们总是精力非常旺盛,课堂上活动不停,一会儿转身,一会儿离开座位,一会儿交谈这个,一会儿交谈那个,一会儿大声喊叫,一会儿大声哭闹,注意力高度不集中,情绪十分不稳定,一节课下来,仅组织教学这个环节就让老师感到很头疼。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恰恰能满足这些智障儿童的心理,适应他们的需要。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活泼的画面,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等能在课堂的一瞬间很快抓住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随着老师的语调、手势和讲解,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和掌握新事物、新知识,使他们感到易学、爱学、乐学。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第六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借助直观手段,尽量增加感性材料,让他们亲自去看一看、听一听、读一读、摸一摸,利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使比较抽象的知识生活化,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着快乐,没有超越智障儿童可承受的压力,学生自动自发参与的动机很大,他们个个都被优美的图片,奇特的方法吸引住了。有的同学在课堂上还情不自禁发出“老师,真好看!”的赞叹,抽象的数学变得直观形象起来,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二、符合智障儿童的思维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智障儿童的核心缺陷是思维发展滞后,这与他们的思维摆脱不了对具体事物和具体表象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既不善于通过思维的间接性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也不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又不善于把事物的属性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中抽取出来,推而及于同类事物,并从同类事物中把这些属性归纳概括起来形成这类事物的概念。所以智障儿童对概念形成难,对概念理解难,使用概念也是混淆不清,这是智障儿童思维的致命弱点。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能直接把画面呈现在智障儿童的面前,具体直观,容易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表象,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在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中,为了让智障儿童了解加法的含义,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了课件:先出示一只黄色的小鸭子在淡绿色的草地上玩耍,又过来一只,问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学生很快做出回答:2只。这样在同学们的大脑中就留下了增多了的印象,逐步形成“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并起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再理解“连加”就容易的多了。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先出示6只黄色的小鸭子在蓝色的小河里游,又游过来一只,列式就是6+1,再游过来一只,问学生是几只?学生很快回答7只,就是在6+1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只,列式就是6+1+1,一共加了两次,连加的含义很显然就是连加了两次。就这样,在老师精密的细致的编排及带领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欢乐的愉悦中消化和吸收新知识,使每个同学在学习上都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树立了信心,发展了兴趣。
三、有利于创设教学情景,使智障儿童保持兴趣
愉快和轻松是保持学生兴趣的法宝。智障儿童的好奇心强,但持久性差,要让他们保持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的状态,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必须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时注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以达到“以趣激学,以学促趣”。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随时向课堂输入愉快的教学气氛,能以丰富有趣的内容,生动鲜明活泼的画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智障儿童,把比较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加以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知识变得更加趣味性,简单化,根据课程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制做课件,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因为“活动”的整个过程,学生都亲历过,体验过。在教学中,只有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才能体会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例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一幅欢快的游乐场的场景画面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有的小朋友在玩转转车,有的在玩翘翘板,有的在湖中划船,还有的在买饮料„„.然后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统计一下每种好玩的有多少人?完成统计表。同学们被生动场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很快就进入角色,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了。
总之,在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体验,提高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智障儿童掌握和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三篇:信息技术 智障儿童素质发展的助推器
信息技术:智障儿童素质发展的助推器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手段,在培智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从拓宽认知视界,优化学习方式,促进官能康复,实施精细管理,培养适应能力,完善评价机制,维护心理健康等维度,用真实生动的教育案例,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对智障儿童的素质发展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智障儿童 素质发展
随着我省特殊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深层次进展,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培智学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应用。从认知技能、学习方式、适应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有效改善了培智课堂教学活动难组织、智障儿童知识技能难掌握、身心素质难评价的“三难”现状。
随着特殊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强势推进和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发展培智教育、提高康复质量、发挥育人功能的主要手段,为培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为智障儿童的认知发展、官能康复、心理健康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搭建了高效的平台。
一、激趣益智,拓宽认知视界。
在培智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学生最喜欢的莫过于微机课程了,虽然他们有的计算机操作并不熟练,在搜索和打开网页时还存在一定的侥幸和偶然的成份;有的在文本输入、应用程序控制、软件运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有瞎猫碰死耗子之嫌,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狂热的向往。一下课,他们就会围到讲台前,动动鼠标、摁摁键盘;一到微机课,他们就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地奔向微机室。
究其原因:
(一)陌生的、新颖的、未知的网络环境,对智障儿童来说是一个充满活力、诱惑与挑战的全新世界。唤醒他们的好奇心,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激起了他们深入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开放的、虚拟的、交互的网络平台,为智障儿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或者游戏的主题,营造了平等、民主的氛围,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展。
(三)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拓宽了他们的认知视界,让他们有一种走出狭隘的井底看到广阔的天空的豁然开朗的体验。
以曾经风靡一时的益智游戏《连连看》为例,分门别类的水果连连看、蔬菜连连看、动物连连看让智障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五大智力因素得到集中强化发展;聚合思维中的归类意识得以萌发;在成功闯关、游戏难度攀升时体验成功、挑战自我的心理情感得以产生;在能量耗尽、积分归零的情况下,虽然屡战屡败,仍然屡败屡战时,自我调控能力、风险规避意识、遇到困难扬长避短、遭遇失败再接再厉等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心理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整合课程,优化学习方式。
新课改理念强调“要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培智教育来说,实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创新、教学方式的优化、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都不是难事,只要培训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实现。
囿于培智教育的发展现状,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等不争的客观因素,“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命题,已经成为广大培智工作者致力探讨和研究的课题。“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亲历体验的学习方式”对智障儿童来说,同样存在活动组织难、目标实现难、效果评价难的三难现象。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可以让智障儿童在特定的环境——开放、虚拟、互动、平等的网络环境下,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平台,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摸索、发现、探讨、交流、体验、验证等过程,来建构认知体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构建主题学习网站,实现个性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构建主(专)题学习网站,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各种与主题相关联的教育教学资源,指导智障儿童利用主页提供的学习菜单进行个性化学习。在《寻找春天》的生活常识课中,我制作了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学习网站——《春天在哪里》,为学生提供了古诗儿歌、语言训练、趣味数学、歌曲绘画、音效视频等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读、背、说、算、唱、画、听、看等手段,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感官来寻找春天、触摸春天、感受春天。
由教育者精心设计或选择的教学软件和教学主页还有利于对智障儿童实行分层次教学,为每个智障儿童提供更多的可供自主选择的学习材料,让不同智力水平的智障儿童在主题框架内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二)应用专业学习软件,实现自主学习。
一些常用的学习软件如金山打字通、金山画王、音(视)频播放器、计算器以及由教师自行设计的教学课件,如用Authorware编写的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题库等,都可以作为智障儿童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在反复的强化训练过程中,在大量信息持续不断地正强化刺激下,锻炼了智障儿童听、说、读、写、算、画、唱的技能,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专业人士编写的学习或评估软件。如泰亿格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软件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专业的仪器,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
(三)基于网络互动平台,实现协作学习。
基于学校网站或班级主页的BBS论坛、留言栏、评论栏等网络互动平台,可以让智障儿童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实现协作式学习。在《春天在哪里》的主题学习网页中,智障儿童利用《我找到了春天》的论坛平台,将自己检索到的有关春天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讯息上传,让全班同学实行资源共享,并相互发表评论,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三、训练感官,促进感统康复。
智障儿童由于感觉统合失调而引发的学习、生活、活动障碍的问题屡见不鲜。近年来,以刺激感官为手段,训练感觉为目的的感觉统合训练日益盛行,五花八门的训练器械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不少人误以为,只有通过专门的器械,对儿童进行听、视、触、嗅、味、前庭和本体等感觉的训练才是感统康复训练。事实上,智障儿童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耳、眼、手、脑高度兴奋,相互配合,感觉学习、运动学习得到发展,这也是感统康复训练。他们在敲击键盘、点击或滚动鼠标的时候,手指与键盘接触力量的轻重缓急、十指之间的相互协调性、前后左右的方向感都得到了强化训练。在应用快捷键或鼠标进行选取、拖拽、点击等操作的过程中,左手的拇指、食指分工合作,右手的拇、食、中三手指的弹、按、滚、拖等精细动作均得了训练。计算机操作,使得智障儿童的听觉、触觉、视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特别是当智障儿童通过反复强化、刻苦努力,他们的键盘操作、文本输入熟练程度达到盲打的水平时,视觉不平顺、听觉识别不足、前庭平衡失常等感觉统合不协调的现象就会减少,本体觉就会得到锻炼。眼睛不用看,就会本能地进行相应的操作,达到了人机一体的自动化程度。
四、评价激励,完善人格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网络的普及,在培智学校(班)内建立智障学生素质发展或个性成长的电子档案的条件已经成熟。我认为电子档案至少有以下三大优势。
(一)信息传输安全可靠,数据处理客观科学。
家长、教师、学生本人通过口令进入后台管理界面,及时进行更新。涉及隐私的内容,可以通过注册用户和VIP用户的方式进行管理,保证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可靠。
实验的数据通过专业的软件或固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处理,即时生成图表,减少人为计算的误差。
(二)实时异地互动,打破时空限制。
残障学生成长档案袋各建设主体间不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更新和补充。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及评价建议可以通过留言、论坛、信箱等方式进行。
(三)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有了电子档案,传统的纸质文本无法体现出来的视频、声音等成长信息也有了呈现的载体,电子档案记录的成长信息更加丰富,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生动。
电子档案及时、客观、生动地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动态,是学生智力发展、心理完善、技能养成、素质提升的写真。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漫都可以作为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在信息化、数字化的环境下,档案的记录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化。
智障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网友评价等方式,对自己的成长历程作出冷静、客观、公允的判断,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尽力避开或弥补自身的缺陷,发挥自己的特长,完善人格特征。
五、调节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信息技术在培智学校(班)内的应用,有利于创建一个和谐、团结、快乐的学习团队或集体,调节学生的情绪,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把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作为一项强化刺激物。
智障学生大多喜欢玩电脑,虽然他们操作起来不如正常人那样熟练,但他们哪怕是按按键盘,动动鼠标,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的这一爱好,选择了一些适合他们玩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易学的小游戏和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网站(页)作为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强化物。智障学生只要在学习、常规、劳动、运动的任意一个方面有了进步,得到老师的表扬,就可以玩电脑游戏或上网一定的时间从而获得自我满足和崇高自豪感。
(二)调节学生的情绪,渲染学习的氛围。
智障学生的情绪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不少培智教育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每逢阴雨天气,智障学生的情绪便会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有的烦躁不安,手脚不住;有的自言自语、喋喋不休;有的举止异常,行为乖张,俗称“作阴天”。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给学生播放一引起轻音乐或民乐,或者播放一段学生热衷的动漫,或者让学生打一会儿自己喜欢的小游戏,以此来分散他们的注意,调控他们的情绪。
我国古代素来重“礼”“乐”。《乐记》中说:“„„乐至则无怨。乐行则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里谈到了音乐对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轻柔舒缓的音乐有利于智障儿童自我调节情绪,让自己的情绪跟随音乐的节奏张弛有度,趋于平稳。
有趣的动画片、好玩的电脑游戏不仅可以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而且还能渲染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学习气氛,让智障儿童心情自然放松,并由衷地感到快乐。
六、精细管理,建设和谐团队。
在网络环境下,培智教育已经走出学校教育孤军奋战的绝地,逐步向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联合体的体制转型。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学生、家长、亲友、爱心人士(志愿者)组成了一个齐心协力的和谐团队,为智障儿童的生活技能习得、身心素质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
(一)家、校、社联系纽带
信息技术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联系的纽带。在我们江苏,80%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班)建成了自己的网站(页),即使没有建站的学校,也有部分班级利用各大门户网站提供的博客和空间平台,建成了班级管理博客、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联系群等网络实体。
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利用学校网站或班级博客,了解学校的日常教学行为,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以及班级的学科教学目标、教改措施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学生家长可以从“教学日志”栏目里了解到老师的教学内容以及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从“家校互通”栏目里可以了解一些家庭辅导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向教师提出可行性建议,教师根据家长提出的合理性建议,及时对教学设计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亲友团助威平台
在智障儿童的身边,凝聚着一群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健康成长的亲朋好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有各的特长和优势,他们组成了“智障人士亲友团”。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声援培智教育,为智障儿童呼吁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智障儿童;为培智教育出谋划策,让智障儿童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在网络平台中,亲友团与家长、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在班级建设与管理,知识技能培训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宣传队”、“智囊团”、“助威团”的作用。
(三)志愿者沟通桥梁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对智障儿童充满着同情与关爱,他们渴望走近智障儿童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信息技术让他们的这一美好愿望得以实现,为他们与智障儿童,与培智教育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社会爱心人士可以通过网络这座桥梁,全方面、深层次地了解智障儿童的生活、学习、身心的发展概况,有针对性地自主开展一些对学生身心健康、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扶助行动,从身心、物质、精神等方面对智障学生进行援助。
这样,教师、学生、家长、亲友团、志愿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班级博客、电子信箱、QQ群、电子成长档案等网络媒介为平台,实时沟通,扬长避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组建成一支有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和谐团队,发挥出了教育的合力。
七、加强沟通,培养适应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行为水平低、道德行为失范倾向严重等现象。
由于他们自身心理发展迟缓,导致个性发展受阻,加之参与社会交往的活动少,社交范围狭窄,所获得的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因此,他们的社会适应行为往往表现出缺少鲜明的个性;自主性,独立性较差;人际关系简单;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固执;是非观念、道德意志薄弱、易受外部环境和他人言行、情绪的暗示;自我控制能力差,伴有不可遏制的冲动性等现象。
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用鄙视、冷漠的眼神看待智障儿童,这更加剧了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弱化的趋势。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日臻完善的今天,网络已经触及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智障儿童也能够以网络为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语音聊天、发表论坛评论、留言、短信(飞信)互发或者发送电子邮件、贺卡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观点,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我利用腾讯QQ平台,组建了一个由老师、家长、学生、志愿者组成的QQ交友群,帮助智障儿童结识新朋友,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技能。在群聊时,家长和老师可以对陌生人的消息进行监控,实时保护智障儿童。
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在班级博客或好友的个性空间里发表评论或留言,相互之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每逢节假日,我都要向学生和家长发送电子贺卡,当然也会受到许多学生发送的电子贺卡。智障儿童在与亲人、熟人、陌生人等不同角色进行交往的过程中,积淀了与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人进行沟通与交往的情感体验,锻炼了交际的技能,掌握了谈话的技巧,为他们日后走进社会、融入生活积累了经验,夯实了基础。
在网络中环境下,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超时空性,智障学生可以屏蔽自身的缺陷,掩藏自卑的心理,超越智力缺陷和其他伴生疾病所带来的孤寂与苦恼,参加到各种自己感兴趣的群体中,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在交往中处于平等甚至掌握交往的主动权而成为对话的首席,而不用像平时那样,看别人的眼神,受别人的脸色,被动地进行不平等的对话。
在网络中,他们可以走出传统世俗的阴影,舒展自己的心情,以正常的社会人的身份加入到各种群体中,超越时空,释放情感,尽情尽性地挥洒自己的个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人。从这一意义上说,网络甚至是治疗智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低下,恢复他们人生自信的灵丹妙药。
综上所述,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其服务、康复、评价、调节诸方面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广大培智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更深更广地挖掘其教育功能,将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培智教学的内容,与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培智教育教学质量,共同促进智障学生身心素质显著提升。
第四篇:智障儿童教学文献翻译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英文标题 Improving Memory Skills in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 中文标题 提高弱智儿童记忆技巧的实证研究和干预策略
学 生 安陈立
指导教师 隋春玲 副教授 年 级 2010级
专 业 教育学
系 别 教育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2014年5月
Improving Memory Skills in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Library Large-scale Digitization Project, 2007.Objective The poor memory skills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have attracted attracted widespread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nterest.Research in this domain can be traced back as far as Galton's(1887)and Binet's(1904)pioneering studies of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Almos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lligence testing movement, memory items such as digit span have been included on standardized intelligence tests.It became clear, however, that the acknowledgment of memory inefficiency as one potentially definitive characteristic of mental retardation neither explained the source of memory deficits nor implied that the deficits were unmodifiable.Accordingly, during the past 15 years, attention has been directed toward investigating why the memory skills of mentally retarded persons appear to be inefficient and how the deficits might be remediated through training.The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 in the remediation of memory defects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convergence of the concerns of the researcher with the interests of practitioners in education and clinical settings.In light of this shared interest, the goals of this chapter are two-fold:(a)to present an overview of advances i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accounts of the memory performance of retarded school-aged children and(b)to discuss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improvement of memory skills through training.Since there are a number of recent, quite detailed reviews of research areas relevant to this topic(e.g.,Borkowski & Cavanaugh, 1979;Brown, 1978;Brown & Campione, 1978a, 1978b;Campione & Brown, 1977;Detter man, 1979;Glidden, 1979), our discussion will present a selective, less technical review of this literature.In-stead of striving for completeness, we have selected research paradigms and investigations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those interest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is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and clinical settings.A Statement about Memory Theories
Although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memory theories would not be appropriate here, it is useful to introduce a few distinctions and indicate the kind of research we will be considering.Many different memory theories have been proposed, but there is agreement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wo components of memory.One has been called long-term memory(LTM)and is presumed to be a store of accumulated knowledge.A person's LTM is conceived of as having enormous capacity, and information stored there is presumed to be fairly permanent.Although information in LTM is regarded as being relatively permanent, the fact that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in memory does not guarantee that a person will be able to access that information when it is required.We shall return to this distinction later because one major component of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access stored information on the occasions when that information would be relevant.As will be seen, retarded children frequently fail to use relevant knowledge even when we know it is available, a fact that causes them problems in many areas, including those requiring deliberate memorization(Brown & Campione, 1980;Campione & Brown, 1978).A View of the Retarded Child Having sketched an overview of memory components, we need to ask wherein this system retarded children experience specific problems.Although we cannot review the entire literature here, we would like to indicate what seems to be the majo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To do this, we intro-duce another distinction, that between involuntary and deliberate memorization(cf.Brown, 1975)or automatic and effortful memory(cf.Hasher &Zacks, 1979).The main point is that much of what a person remembers about the world finds its way into LTM with no apparent effort.People and places may be recognized, the details of personally experienced events maybe recalled(including when and where they took place), and the essentialist of a conversation or story, etc., may be remembered without any deliberate attempt to remember them at the time these events were experienced.The memory system on these occasions seems to function automatically and requires minimal effort to function.The situations here are ones that tend to involve meaningful information and which require recall of general details.While there is not enough research upon which to base any strong claim, there is at least som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in memory situations like these, mildly retarded children tend to perform quite well(Brown, 1974).The suggestion here is that this aspect of the memory system is relatively intact, i.e., it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 that the entire system of the mildly retarded adolescent is in some way defective.In contrast, there are many situations wherein we are forced to deal with information that is not meaningful or wherein we need to recall events in more detail than would be the case if we were to fall back on automatic memory processing.In such cases, effortful processing is required, and we often run into problems impo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working memory.Here there are two potential sources of problems for the retarded child.The first is the capacity of working memory.Although it is clear that there are func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working memory(e.g., the well-known problems retarded children have with many memory span tests, most notably digit span),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the actual number of bins available or to the efficiency with which maintenance operations are carried out.The second potential source of problem is the availability of memory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 capacity limitations of working memory, regardless of their size.The data on this issue are very clear: in general, mildly retarded children fail to pro-duce such strategies spontaneously even when they are obviously necessary(see any of the reviews mentioned earlier).We will review some of this research below.Implications of this research.The most general and optimistic view which can be proposed is that, while the retarded child's memory system appears to function relatively well in automatic memory situations, problems result when the child is required to employ any of a number of strategies designed to overcome working memory limitations.This view is an optimistic one, as it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 problem underlying the retarded child's poor performance is in the area of strategy use.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improve his performance by teaching him to use these devices.It is this possibility which has motivated recent research, and a large proportion of memory studies with retarded children in the past decade have included a training component.Before looking at some of that literature in more detail, we would like to place it into its historical context to account for what seems to be a paradoxical limitation in that research.Specifically, while many training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t is in some sense true that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at research is really relevant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memory improvements of an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instruction.To understand why this is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briefly the history of the training study and its use in comparative/develop-mental research.In this chapter, we have considered some of the research aimed at understanding and remediating the memory performance of mildly retarded children.We found areas in which their retention seemed quite good and concluded that the overall memory system was not just generally deficient.When, however, mnemonic strategies were required, retarded children did perform poorly.Teaching them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or leading them to engage in appropriate activities did result in much enhanced recall, thus 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memory.While the results are sufficient if the goal is to achieve retention of some specified material, we argued that they are not sufficient if we want more widespread effects.In this case, practically important benefits would accrue only if we could als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generalization of training effects.While early data were not encouraging in this regard, more recent work aimed at producing generalization has been more successful and has served as the basis for increased optimism.As a final comment, we try to practice what we teach and have engaged in some checking and monitoring activities ourselves with regard to the current state of our memory and instructional theories.We feel that theories are developed so sufficiently that we are willing to try to develop a memory package which we can take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some hope of success.While we may turn out to be wrong, this willingness is at least a measure of our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A few years ago, we would not have been nearly as willing, and the inference is that the field as a whole is making progress toward some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applications.Further, we would expect more rapid advances in the future, as many workers in the field have come to view such practical success as an important yardstick against which to evaluate theories, resulting in a convergence of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goals;we anticipate that this distinction will become even more blurred with time.中文翻译:
在弱智儿童的实证研究与对策提高记忆力的干预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Library Large-scale Digitization Project, 2007.摘要 弱智儿童的记忆技能受到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和实际利益。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高尔顿(1887)和比奈(1904)的智力表现,开拓性的研究。几乎从智力测试运动开始,如数字广度记忆项目已包括在标准化智力测试。它变得清晰,然而,记忆效率低下,确认为一个潜在的精神发育迟滞的明确的特性也没有解释源记忆障碍也不意味着赤字是不可修改的。因此,在过去的15年中,已经注意朝向调查为什么智障人的记忆能力似乎是低效的,如何通过培训赤字可能修复。在记忆缺损的修复目前的研究兴趣是一个收敛的教育和临床从业者利益研究者开始关注。在这种共享的利益,本章的目标是双重的:
(一)目前在弱智学龄儿童的记忆成绩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帐户的研究进展(B)通过训练讨论记忆能力提高的实际影响。因为有一些最近的研究领域,是本课题相关的详细的审查(例如,美国与卡瓦诺,1979;Brown,1978;Brown & Campione,1978年,1978 b;Campione & Brown,1977;的人,1979;格利登,1979),我们的讨论将提供一个选择,这文献较少的技术审查。而在泛泛而谈,我们选择研究范式和那些在本研究在教育和临床实际应用感兴趣的特别的关联研究。
一份关于记忆理论
虽然记忆理论详细讨论将不在是适当的,这是介绍一些区分有用的,表明这种研究我们会考虑。许多不同的记忆理论已被提出,但有协议,有存储器的至少两个组件。一个被称为长期记忆(LTM),被推定为是一个存储知识的积累。一个人的LTM被设想为具有巨大的能力,和存储的信息有可能较持久的。尽管信息在LTM被认为是相对固定的,事实上,在内存中的信息是可用的并不能保证一个人将能够访问的信息时,它是必需的。我们稍后再回到这个区别,因为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访问存储信息的场合时,将有关的信息。可以看出,弱智儿童经常无法使用的相关知识,即使我们知道它是可用的,事实上,使它们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那些需要深思熟虑的记忆(Brown & Campione,1980;Campione & Brown,1978)。
一个视图的弱智儿童
有勾勒出内存组件的概述,我们要问,其中该系统弱智儿童经验的具体问题。虽然我们不能检讨整个文学,在这里,我们想表明什么似乎是主要的长处和短处。为此,我们引入了另一个区别,不由自主的和深思熟虑的记忆之间(参见布朗,1975)或自动和付出努力的记忆(参见散列器和萨克斯,1979)。主要的一点是,多少人记得的关于世界落入LTM没有明显的努力。人和地方的细节可能被认可,亲身经历的事件,也许回忆(包括何时何地发生),和一个对话或故事,等。本质上,可能还记得没有任何刻意的去记住他们的时候,这些事件的经历。在这些场合记忆系统似乎功能自动和需要最少的努力,功能。这里的情况是那些倾向于有意义的信息,需要通用召回的详细信息。虽然没有足够的研究基础上的任何强声称,至少有一些相信记忆这样的情况的原因,轻度弱智儿童往往表现的很好(Brown,1974)。这里的建议是,这方面的记忆系统是比较完整的,即,它是不一定的情况下,轻度智障青少年整个系统是以某种方式的缺陷的。
相反的,在很多情况下,其中,我们不得不处理的信息是不是有意义的或所需要的召回事件的更多细节的情况要比如果我们回到自动记忆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努力的处理是必须的,我们常常陷入由工作记忆的性质施加的问题。这里有两个潜在的对弱智儿童问题的来源。首先是工作记忆的容量。虽然它是明确的,有在使用工作记忆功能的差异(例如,众所周知的问题有很多弱智儿童记忆广度测试,最显着的数字跨度),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差异是由于箱的数量或可用的实际效率与维护进行操作。问题的第二电压源是记忆策略来克服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的可用性,无论其规模大小。对这一问题的数据是很清楚的:在一般情况下,轻度弱智儿童未能产生这样的策略自发即使他们显然是必要的(见前面提到的评论)。我们将回顾一些在这研究。
本研究的意义。最普遍和最乐观的看法,可以提出的是,虽然智障孩子的记忆系统似乎在自动内存的情况下,比较好的功能,导致当孩子需要使用任意数量的设计来克服工作记忆的局限性策略。这种观点是乐观的,因为它表明,主要的问题相关的智障孩子的不良表现是在策略使用的地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它应该有可能通过教他使用这些设备,提高成绩。正是这种可能性有动机的研究,和一个大比例的记忆的研究与弱智儿童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包括了培训组件。看着眼前的一些更详细的文献,我们想把它变成它的历史背景来解释什么似乎是在研究一个自相矛盾的限制。具体地说,虽然许多训练已经进行了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真的,只有一小部分是真的,研究是否任何实际意义记忆方面的改善可以通过指令的问题有关的。要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有必要考虑简单的训练研究和比较/使用发展心理研究的历史。
我们考虑了一些研究旨在理解和修复轻度弱智儿童的记忆成绩。我们发现,在这方面他们的保留似乎很好,认为整体存储系统不仅是普遍缺乏。的时候,然而,记忆策略是必需的,弱智儿童也表现不佳。教他们有关策略或导致他们从事适当的活动,并在提高了召回的结果,从而表明改善记忆的潜力。如果目标是达到某种材料的保留的结果是足够的,我们认为,如果我们想更广泛的影响就不足以。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重要的好处,只要我们还可以提供维护和培训效果综合证据。虽然早期的数据不鼓励在这方面,最近的工作旨在生产的概括是更成功的,作为增加的乐观主义的基础。
我们努力实践我们教什么和从事一些检查和监测活动自己方面的当前状态的记忆与教学理论。我们认为理论的发展充分,我们愿意尝试开发一个记忆包,我们可以考虑一些成功的希望教室。虽然我们可能会被证明是错误的,这种意愿是我们目前的知识状态的至少一个测量评价。几年前,我们就没有希望,并推断出磁场作为一个整体正在通过一些实际应用。进一步,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更快速的进展,在该领域的许多工人都认为这样的成功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标准去评价理论,导致在一个收敛的“基本”和“应用”的研究目标;我们预计,这种区分将变得更为模糊的时间。
第五篇:重度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重度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摘要] 重度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一直是特殊教育中的难点,随着学生障碍程度的加重和个性化差距的拉大,千篇一律的教学理论难以在实践中展开。本文从一线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相关思考,试图探索一些重度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求得反思性的教学改进。
[关键词]重度智障儿童
数学教学
方法
随着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对象的变化,在校学生已从过去的轻度智障儿童向中重度智障儿童转变。随之而变化的,是教育教学的一些具体目标和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的适应性改变。本学年笔者针对本班学生大多属于重度智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一些符合本班数学教学的实践,也是对重度智障儿童在以学科教学为主的体制下怎样学习数学知识的探索。
(一)注意了让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他们学了能较灵活反馈于生活。新课改大力倡导生活化教学法,让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与现实社会紧密的联系和融合;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也是秉承这个原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更符合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对于重度智障儿童而言,他们接受能力非常有限,勉强学了又不会运用;如果所学数学基础知识他们完全不能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那这样的学习和教学都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笔者在教学中注意了将生活引进课堂中,设置生动的教学环节,丰富学生感知,充分利用教材中本来就有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并在学生日常的住校生活中实时指导数学知识的运用,初步体现了“生活即课堂”的理念,增加学生的积累。例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数教室里的桌椅、电灯等的数量,又带他们在寝室、食堂、操场等地方寻找各种物体,并数清楚它们的个数,并能够对班级的人数进行初步的统计。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下,尚存学习能力的智障儿童能够学得有兴趣,并在激励下表现的很好。
(二)各门学科都是有联系的,它们的知识点互相渗透,相互影响,要让学科之间能够协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发现有的数学语言学生不能够理解,那是因为他们的语文文字的理解能力比较弱。而语文老师也提到,数汉字笔画的时候,如果学生数数不过关,就很难数清楚。所以语数老师联合起来,注意让各种知识以比较综合的形式呈现。比如,数学老师提问班级中有多少学生,就要求他们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来回答,既要答对数目,也要说清楚这句话。再比如看图列式,问红色的气球和蓝色的气球一共有多少个,学生首先就要能够区分出蓝色和红色;很多重度智障儿童不能够区分清楚,做题的时候就会遇到障碍。这时候辨别色彩的美术和数学教学就相互联系起来了。
(三)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正因为弱智儿童的思维非常迟钝,迁移能力差,记忆力也很糟糕,所以必须减缓教学进度,采用一些极小步骤的连接和引导手段,让他们尽量的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这就要尽量采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一小步一小步的达到教学目标。这些小的链接包括一些口型提示,眼神提示,板书提示,口头语言的提示等等。学生能够理解的就尽量少提示,重点难点和一些“卡壳”的地方就着重引导。这些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时候是匪夷所思的,常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他们可能很难搞的清楚。所以一句话要分成很多句来讲,一点内容要分成很多步骤来分析。比如在教看图列加法算式的时候,就要先由老师用非常慢的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左边的方框里有多少个物体,要一个一个的数,右边方框里有多少个,又要数。因为他们独立数数的能力也是欠佳的,所以老师要全程监督,否则思维就会乱。接着提问一共有多少个.你不能直接问他们应该怎样列式,甚至不能问应该是几加几,这样的提问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比较难的。你要说明是左边的个数加上右边的个数,而且要把个数先板书在黑板上,学生看着黑板才能基本正确的列式。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在脑海中画出脑图的能力是非常差的,逻辑思维更是差,很难将一些简单的联系理解清楚。教师要做的是尽量调动起学生残存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的利用他们的感官,达到能够达到的学习水平。教学的内容要注意复习巩固,采用一些较能理解的形式多练习,这样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体现分层次教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重要教学原则;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普通教育教学,更适用于特殊教育。因为个别差异的显著存在是智障儿童的很大特点,因此在重度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中,根据他们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给与他们合适的教学是很必要的。在本学年,学校将智障儿童的分层次教学提高到了课题的高度,各位教师更是以此为激励,不断完善这方面的内容。笔者经过认真分析,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四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目标,采用他们能够理解的形式对其进行教学。例如,笔者对理解简单口头语言都吃力的学生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班级中能够理解简单语言的学生学习起来能够有一些好的基础,但对那些对“翻开书”、“找到第一幅图”都听不懂的学生,教师只好反复示范和解说。比如要叫他翻开书,就一边帮着他慢慢的翻书,一边大声的清晰的慢慢的说“翻开书”,并要求他看教师的口型,并跟着说。长期训练,会有一些进步。对这类学生,要制定一些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不仅要补偿他们的缺陷,更要发挥他们在某一个方面相对自己来说的优势。有的学生经过训练能够写一些数字,有的能够“鹦鹉学舌”般的说说话,有的能够认读一些数字或加减算式,都是他们的进步。
(五)对重度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对分层次教学而言,一个班的学生层次太多,一大半都需要个别辅导,而一堂课的时间里一名授课教师的辅导覆盖范围却很有限,要照顾到所有学生其实是比较难的。怎样解决或权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需要思考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资源或师资的不足,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班级中智障学生学习状态的复杂性。
具体到教学中,一般来说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但我发现重度智障儿童对仅仅理解一种形式也是颇为费力的,在理解形式的过程中往往就忘了目的何在,注意力很快就分散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较为单一的形式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也更能让他们理解形式和目的的联系。因此教学中出示的有关内容的形式要“少而精”,不宜“多而杂”。重度智障儿童的数学学习似乎存在一个“上限”,某个重度智障儿童达到一个学习程度之后,几乎就不能够再有新的突破。数学学科要求有逻辑思维能力,而这对重度智障儿童来说正是他们的弱项中的弱项。因此,改变传统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形成良好的有效的课程体制,似乎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