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论文(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3:0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论文》。

第一篇: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论文

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研究

赵玉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专业)

摘要 运用文献研究法, 从研究者来源和研究内容两个维度对近二十年我国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者地域分布不均, 东、中、西部差异较大;研究者单位分布不均, 单位间合作少、学段分布不平衡;研究内容分布不均, 教学和心理健康研究多、行为和支持研究少;研究内容呈现出阶段性, 由关注安置模式转向关注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智力残疾儿童 随班就读 研究 现状与反思

随班就读是我国吸收西方全纳教育经验, 结合中国国情而自创的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特殊教育形式。自20 世纪80 年代在我国开始进行试点实验, 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2010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 我国目前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学生数,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60.99%。其中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中, 智力残疾儿童高达216756人[ 2][ 1] , 约占全国普小随班就读学生总数的57.99%, 远远高于听障和视障儿童的随班就读人数。因此, 可以看到随班就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多数轻度智力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但是他们在进入普通班级后, 是否受到了所需要的教育, 一直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而我国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的进行摸索和研究, 因此, 涌现了大 量的研究成果。本文检索了中国知网的相关资料, 力图从一个新的层面来梳理分析和反思近二十年我国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我国今后的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参考和启发。

【3】智障学生随班就读的意义

在1988年的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 当时的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指出: “为了加快特殊教育的步伐, 必须改革过去只办特殊教育学校的单一模式。实行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 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少年儿童教育格局。这样做, 既有利于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和促进, 又有利于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与发展, 从而逐步形成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发展的路子。”何东昌同志的讲话, 从某个方面说明了特殊儿童从自己狭小的天地里回到普通社会中来, 已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 并扼要说明了随班就读的意义。第一、实施智力落后儿童随班就读可以迅速普及智力落后教育, 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步伐。第二、实施智力落后儿童随班就读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重要意义。第三、实施智力落后儿童随班就读有利于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发展。2 随班就读研究结果分析 2.1 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2.1.研究内容分布不均, 教学和心理健康研究多,行为和支持研究少

【4】

随班就读的研究, 主要涉及七个方面 , 包括综合性概述、普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学业相关的能力(包括阅读、数学计算、协作等内容)、教学、行为研究和支持服务。其中, 教学和心理健康的研究超过半数以上,占绝对优势。

2.1.研究内容呈现出阶段性, 由关注安置模式转向关注教育教学质量

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呈现出清晰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从1990 年到1999 年, 研究关注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安置模式问题; 第二阶段从2000 年至2010 年,研究关注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两个阶段研究探讨的侧重点有较大的转变, 由关注入学率到关注教育教学质量, 说明人们研究理念的转变。

2.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2.2.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儿童的教学问题成为基层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关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学科教学、教育反思等方面。

教学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提出一些原则, 如《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四结合》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四个需要》

[ 6]

[ 5]

、《智力

等, 主张接纳、激励、整体与个别相结合、课堂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家校联合等原则来提高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质量。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 则以能力作为教学的依据。沈锦木在《智力障碍儿童全纳教育的多元教学模式》 中以杭州市萧山区对智力障碍儿童在普通学校学习的学制与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教育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优化整合、智力障碍儿童教学的校本教材确定与教学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四个方面进行了突破性实践, 形成了多元化的随班就读教育模式, 为我国其他地区随班就读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2.2.2

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学业相关的能力以及接纳态度引起高校研究者的关注

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儿童由于障碍程度和安置方式的不同, 使他们在心理发展上又区别于培智学校的智力残疾学生。大多数研究都表明普通班级中来自于学习的压力会使智力残疾学生更容易出现自卑、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如于素红等人在《三种不同教育安置模式中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人格特征比较研究》发现, 在普通班随班就读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人格发展落后于其他两类轻度智力落后儿童。除了教学和心理健康这两个研究重点以外, 与学业相关的能力和接纳态度也是高校研究者相对研究较多的内容之一。在此期间高校关于与学业相关能力包括的研究共有9 篇,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主。例如该校2009 年硕士学位论文中有关于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数学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等的研究, 通过调查的形式比对了正常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 从而提出更好的教学建议。通过接纳态度方面的研究发现, 与随班就读相关的不同群体(普小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城市和农村教师、家长、[7]

[8] 师范生和普小学生等)对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均不太乐观, 持排斥和不接纳的较多。如刘春玲等人关于《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研究》 和万莉莉在《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 中都一致的认为, 普小教师和本科师范生对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低于肢体障碍、低视力、重听、病弱和学习障碍。而李晓杰在《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同伴接纳态度的干预研究》通过干预可以改善普小学生对弱智同伴的接纳态度。教学建议与反思

【12】

【11】[9]

[10]

中发现

3.1 确立适切、具体的教学目标, 创造“双利”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质量, 必须突出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要求的双重性, 既要满足普通学生学习的需要, 又要满足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同时, 为了让智障儿童能够更自然地受到教师的关注及个别化教育, 教师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 要确立适合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的实际、具体的教学目标, 明确智障儿童的障碍类型和程度、特殊需要等基本情况, 并评估其在该学科上原有的水平, 分析其学习上的优势和弱项、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等。

3.2 充分利用课堂实践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中学 智障儿童由于身心的缺陷,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成功少、失败多, 他们的自信心也因此不断被损伤, 并产生消极的自卑思想。因此, 多数情况下, 智障儿童往往会因为自卑而产生许许多多不良的心理和道德观念, 加上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不足, 甚至会被别有居心的人利用而走上不法犯罪道路, 所以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 非常有必要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于普通人来说, 这是真理, 对于智力障碍的儿童来说, 更是如此。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必须要和具体的真实情境联系在一起, 教师除了帮助其解决课外与同学之间相处的问题之外, 还应当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3 注重特长培养, 以长补短

一个人往往愿意去做某件事, 就是因为曾经有过成功的经验。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与赞扬, 这个孩子就更愿意去做、去尝试。不管有多么严重的残疾问题, 这个学生的身上都是有优势与潜能的, 他们有的擅长体育, 有的擅长绘画, 有的热爱劳动, 有的尊敬师长,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当把这些优势作为着眼点, 扶植他们的优势和长处, 而不是注重弥补他们的缺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当创造条件去展示智障儿童的优势和长处, 着力去发掘和培养他们的优势和长处。例如对于有手工和绘画特长的智障儿童, 教师可以让其帮助制作教具和学具, 在使用教具和学具时, 向全班学生介绍教学具的制作者, 并给予表扬, 为其在学生中间树立一个较好的形象, 甚至是让同学羡慕智障儿童的这一特长和能力,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有用、有价值的人。课堂上的各种游戏可以专门为智障儿童“量身定做”, 旨在展现其优势。

分析近二十年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 从研究群体和研究内容的变化上显示出人们对随班就读的认识和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也证明了随班就读是我国实现教育平等的一种有效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国际社会全纳教育思想的推动,有理由相信我国的随班就读也会在实践和研究上获得更多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0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 / /www.xiexiebang.com /edoas /website18 /09 /info***9.Htm 2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综合统计数据[EB/OL]. http: / /www.xiexiebang.com /tjsj /ndsj /2009 /indexch. Htm 3 熊琪,王辉.近二十年来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9,3:33~38 唐如前.关于智力落后儿童随班就读的思考.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2:91~92 5 何萍. 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四结合[J]. 现代特殊教育,2000,(4)6 黄英.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四个需要[J]. 现代特殊教育,2008,(9)7 沈锦木, 方凌雁.智力障碍儿童全纳教育的多元教学模式.中国特殊教育, 2004,(3): 7-12 8 于素红, 曾凡林.三种不同教育安置模式中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人格特征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4): 18-21 9 刘春玲, 杜晓新, 姚健.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研 究.中国特殊教育, 2000,(3): 34-36 10 万莉莉.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中国特殊教育, 2005,(1): 28-31 11 李晓杰.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同伴接纳态度的干预研究.教育探索, 2009,(10): 120-122 12 金璟.轻度智障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6,(2):53-57

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Zhao yu(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article synthesized studi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from two dimensions: sources of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content.This study indicated there first existed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researchers from the West, East, and Middle China.Second, the research units are from various areas with less cooperation and partnership between each.Third, the research focus is various in terms of the age of the children.Forth, more research is on teaching and mental health and little done in the field of behavior and support research.There existed less cooperation between special education.Last, the content of research indicated a gradual process from the focus on students.placement to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Keywords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flections

第二篇: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学后感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学后感

目前我国实施特殊儿童教育的形式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等。其中,随班就读作为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在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提高特殊儿童的入学率、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谈谈我对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的一点看法:

1、随班就读有利于实现普通教育与智障教育的融合实现教育融合,也是当今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班就读能为智障儿童提供受最少限制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能和同龄的正常儿童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促进他们和正常学生一体化,融入社会主流。

2、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由于随班就读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教育方法落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使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难以真正受到符合其残障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出现了“随班就坐”和“随班混读”的情况,极大地限制了特殊儿童的发展。如:大多数的教师认为,智障儿童存在许多不足,在潜力上比不上普通儿童,这种认识给师生在沟通上造成了障碍;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对智障儿童的发展期待不足,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对他们一味迁就,课堂上听任他们自由发展,能学多少算多少,没有明确的具体目标;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在时间划分上理解“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还有的教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照顾智障学生,就多让智障学生回答问题,可是有的问题并不适合他们回答,为了让智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就不厌其烦地启发、等待,而置大多数普通学生于不顾,占去课堂上不少时间。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搞“一刀切”的多,照顾差异的少,普通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多,智障学生参与机会少。这些做法都影响了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也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智障儿童随班就读需加强师资培训。有研究认为校长和行政人员对于随班就读的重视程度影响着该校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领导越是重视,态度越是积极,该校的随班就读教育质量越好,反之随班就读工作则难以开展。因此可以首先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的特殊教育培训,使其从观念上发生转变,重视随班就读教育,这样对于广大的普校老师是一个榜样和促进。针对普通学校教师与特殊学校教师针对随班就读持有更消极的态度,应组织进行适当学习,使其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我国开展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以来,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相信以后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障碍会越来越少。也相信教师、学生和家长能够为了特殊儿童的教育能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我国的特殊儿童才会有良好的发展。

第三篇: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与对策分析

我国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与对策分析

刘建会

(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111110041024)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法,对我国近二十年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目前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

智障儿童

随班就读

现状与问题

建议

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ly Handicapped and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

LIU JIANHUI

(College of Education,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111110041024)

Abstract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article synthesized studi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ly handicappe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On the basis of this, we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ly handicapped in China at present development and aim at the existing problem

solution.Key words

mentally handicapped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advice

前 言

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 是指普通学校招收能够跟班的残疾学生, 如肢残、轻度智障、弱视、重听等学生, 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有效形式,它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在当今国际上, 经历了“正常化”、“回归主流”和“一体化”运动之后, 以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的“国际特殊教育需要大会”及其所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为标志, 特殊教育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即“融合教育”[1]。我国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开始于 20世纪 80年代末, 是受北欧“正常化”思潮和美国“回归主流”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其是特殊教育所提倡的“正常化”教育、“回归主流”和“一体化教育”在实际教育中的一种体现,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包括特殊教育探索融合教育的一种创新。在我国大陆地区基本实行随班就读,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这种教育模式称为“全纳教育”或“融合教育”。所谓融合,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教育策略或仅解决一个安置问题,融合是要做到归属于一个团体、一群朋友,一个校区或一个社区[2]。因此,随班就读的目标应该是使这一群体的儿童享有像普通儿童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尽可能的使残障特殊儿童经过教育后回归正常社会,回

归主流,最终达到生活自理、自立。然而,能否维护每一个儿童, 尤其是各类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权利, 最大限度地为个人提供实现潜能的机会, 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3]。

随班就读在我国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2010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 我国目前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学生数,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 60.99%[4]。可以看到,随班就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多数轻度智力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但近年来各地随班就读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出现了有学者指出的“随班就混”等现象, 这些新问题掣肘了随班就读的质量及其有效性。本文通过文献法,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试图梳理和分析近二十年我国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以期为我国今后的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现状 1.1 关注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安置模式

通过对调查文献的分析后,我们了解到从1990年到1999年这十年间,是我国随班就读工作大规模开展的 并于本世纪初提出了“融合保教”的理念,即在幼儿园附设特教班,同时让轻度残疾和有一些问题行为的儿童在普通班中接受保教。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了完全融入、部分融入和间断融入三种融入模式[5];《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调查报告》调查了1996 年 5 月至 1997 年 1 月北京市所属 18 个区县教委管辖下的随班就读工作, 弱智生随班就读人数为 6640 人, 远高于盲生、低视生和聋生[6]。这些都说明了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是一种良好的安置模式, 但在实施中有些具体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故而,人们在以随班就读的形式来追求融合的同时也要注意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随班就读模式。

1.2 关于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教学研究

在编制、调整和选择课程中,邓猛(2004)认为,全纳学校的课程“应该具备弹性,应该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多样性,反映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学习需要。”在课程调整上,要注意三点。一是课程准入,即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充分地参与到学校各种教学和活动中,不得因学生的残疾而将学生排斥在教学活动之外;二是要为残疾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服务。三是课程分层,即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不同的课程内容[7]。兰继军等(2003)探讨全纳教育的原则是正常化原则、早期干预原则、成功教育原则、平等教育原则、系统教育原则和个别化教育原则[8]。李青燕和罗文达在《分类教学在“随班就读”课堂上的应用》初步探索了整体分类, 集体教学, 异步要求;局部分类, 分组教学, 异步调整式以及混合分类, 个别教学, 异步训练

这三种课堂模式, 并通过教学实例加以说明,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这些模式[9]。以上这些研究实践性强, 但是专业性不够,因此需要加强理论上的研究与指导。1.3 关于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

崔艳萍等人(2012)对山西省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进行调查后得出,50%的教师认为随班就读形式多少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 并且这种形式会影响到班级上普通学生的学习, 尤其是对自制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10]。严冷(2008)对北京市的幼教工作者调查发现,66.4%的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园招收特殊需要儿童持中立态度[11]。

1.4 关于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师培训研究

崔艳萍等人(2012)对山西省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进行调查后得出,仅有 48.28%的随班就读教师“经常参加特殊教育培训”, 41.38%的随班就读教师“有时参加特殊教育培训”,10.34%的随班就读教师“没有参加特殊教育培训”。培训多数是学校组织的、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而教育局或者其它部门组织的培训多是通过讲座的形式进行, 内容偏重于一般残疾儿童教育的理论且缺少实际操作的指导, 培训效果欠佳[12]。上海一份 普通中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研究中显示, 多数教师(占 81 8%)对亲自教育特殊儿童有无力感[13]。这表明目前的特殊教育培训仍难以满足一线教师的真正需要。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 2.1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模式较为单一

随班就读是我国独特的特殊教育模式,属于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体系。随着融合教育的开展,各国实行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融合教育发展最好的美国,目前主要有四种融合教育模式:(1)咨询模式(Consultat ion);(2)团队教学模式(TeamTeaching);(3)助手服务模式(Aide Services);(4)有限的移出式的服务模式(Limited Pullout Service)。亚洲日本的融合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1)巡回教师模式;(2)资源教室模式;(3)助教模式。[14]我国大陆地区的随班就读模式主要为2类:(1)巡回教师模式,往往是由各地方教育局的特殊教育专员或特殊学校中的骨干教师来充当, 主要工作是指导各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2)资源教室模式。这是我国发达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就我国目前的实践来看, 此两种模式还未完全发挥作用。其次, 在我国普通班级中还没有助教的参与, 普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

2.2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体系的支撑

目前我国随班就读的理论基本上从国外引进,尤其是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的思想和理论,而我国本土产生的理论较少,而经验总结性的“理论”较多,基本上是以引进为主,并结合我国各地区情况加以改进其引进的理论。有些国外理论引进后或许呈现出“水土不服”的情况,有些经验还有待验证。

2.3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师资培训

崔艳萍等人(2012)对山西省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即使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也偏重于一般残疾儿童教育的理论且缺少实际操作的指导, 培训效果欠佳。而实际情况中,有些学校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较少,名额有限,而且往往是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资格参加培训,这就导致普校教师的能力业务水平难以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需要。2.4 普校教师对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有待改善

韦小满等人在对普通小学教师和特殊学校教师(包括聋校、盲校和培智学校的教师)教师进行调查以及张莉对上海市幼教工作者的融合教育观念进行调查后分别发现,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认识上,特殊学校教师的态度比普通小学教师要更为积极;普通幼儿园教育者得分最低[15]。可见,普校教师关于随班就读的观念态度有待改善和提高。2.5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缺乏法律支撑

另外,通过文献的调查以及我国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发现,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特殊教育的专门成文法律。例如,1795年,美联邦政府颁布了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法案,即《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该法案指出,美国社会要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免费的适当教育,为每个符合规定的儿童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我国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律,使得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发展缺乏法

律支撑,有些学校在接收智障儿童上表现的很不积极,而且很多轻度智障儿童也并未得到很好的教育。建议

3.1 完善智障儿童教育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国智障儿童教育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单一,在广大地区基本上是以随班就读的形式呈现,虽然发达地区已经有了巡回教师和资源教室模式,但也只是少数,并不能满足广大智障儿童的教育需求,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关于智障儿童融合教育的成功模式,如美国的咨询模式、团队教学模式,同时还应结合我国发展的具体实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广大地区的智障儿童教育安置模式,以使更多的智障儿童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和尊严,尽可能地步入正常生活。

此外,我们在进行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实践研究,如具体的教学、安置模式等方面时,应注意加强理论研究,充分吸收借鉴西方的成熟理论和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情况,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建立我国智障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使实践研究有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3.2 实行“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普校教师特殊教育培训机制

实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特殊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而实行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即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同时拥有普校教师资格证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的制度。在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成功,而我国已经建立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高

级、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是制度,但目前却尚未建立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我国应借鉴和吸收国外特殊教育的成功管理经验,推进我国特殊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另外,针对普校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教师,还应加强其特殊教育培训,建立普校教师定期培训制度,提高普校教师关于特殊教育的知识素养。如: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安排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教授到普校进行讲座,定期培训。

3.3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构建多元包容文化

普通大众尤其是普校教师对智障儿童的态度对于实施随班就读具有很大的意义。几乎所有的随班就读的学生都会受到忽视、排斥与歧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许多普通儿童家长对随班就读生的态度也会影响自己孩子对这些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态度。因此,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如果想要得到发展,一个更加多元、包容的社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很大,覆盖面积广泛,因此这是可以改善普通民众文化观念、改善对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的最有效和最为直接的手段。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变普校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观念,传播人道主义的思想观念,积极创设特殊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环境和理念。

3.4 健全特殊教育法律法规, 提供政策性支持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尚未建立专门的特殊教育方面的法律,使得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支持,这也导致特殊教育

的发展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许多国家的经验都表明, 为了维护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 除了一般的号召、动员和倡导之外, 必须发挥国家各级政府干预和指导的职能, 明确各级组织机构和个人在负责儿童教育方面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一定的特教立法和相应的法规是绝对需要的。各级政府有关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对特殊儿童的评估、认可和接纳做出必要的规定, 它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促进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意义、任务和具体途径, 为实施随班就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制定必要的评估制度, 从宏观指导和管理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因此, 建立我国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 提供政策性支持是开展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尹敏敏,袁茵.论随班就读视觉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J].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学报.2010(2).[2] K.Eileen Allen, Ilene S.Schwartz著.特殊教育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M].周念丽,苏雪云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6.[3] 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3).[4] 201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PPwww.xiexiebang.comPedoasPwebsite18P09Pinfo***9.htm, 2011-08-09 [5] 蔡蓓瑛.融合背景下特殊早教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特殊

教育,2010(6).[6] 李慧聆, 张思堂, 覃海琪.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 1997,(4).[7]

邓猛.从隔离到全纳对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变革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8]

兰继军,李国庆,刘树森.论全纳教育的教育原则[J].中国特殊教育,2003(6).[9] 李青燕, 罗文达.分类教学在随班就读课堂上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 2004,(8).[10] [12] 崔艳萍,丁相平等.山西省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问题及发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 严冷.北京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8(5).[13] 刘春玲, 杜晓新, 姚健.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0,(3).[14] 曹洁琼,昝飞.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地区融合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3(4).[15] 虞洁.对教师、家长融合教育认识的调查及智障儿童的个案研究D].硕士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2.

第四篇: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初探 文档[推荐]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初探

双流县华阳锦江小学 刘 秀

运动的发展是人类各种活动发展的基础,人从出生起便有了某些本能的动作。从最初的非条件反射到后来的随意运动,最终使人类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力,运动发展与人的感知觉、思维活动的发展都有密切关系。随着动作的发展,儿童对事物的感知范围扩大了,内容丰富了,感知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了。动作的发展为感知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因为人的神经遍布全身,在受到刺激后肌体会有相应的反射与反应,改变肌肉张力而发生动作,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神经中枢。从这个意义看,通过运动训练可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提高。

智力残疾儿童的运动发展比正常儿童迟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跳跃能力等都相对较差,因此,对智障儿童进行科学系统的运动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改善其运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智力发展及适应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因此,我在这学期中对随班就读的智障孩子的运动能力康复训练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关注生活细节,训练智障孩子的跳跃能力

运动能力与儿童生长发育紧密相关。动作能力是反应其生长发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刚开学,这孩子一点也不喜欢动,但是我发现他经常一个人静静的在那儿看别的同学跳皮筋、打沙包。因此,我借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相应的环境中,就生活学生活,通过适应生活,达到学会生存的目的。分析他喜欢看别的同学调皮筋、打沙包,不难发现,他想跳,但不会。为此,我给他设计了“取卡片”的训练,“取卡片”这个活动主要是训练孩子的粗大动作——双脚向上跳跃,但是又必须做到手眼协调地去触摸头顶上方的物品。刚开始时,我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练习基本动作双脚向上跳跃,然后利用活动室的环境布置各种高低不同的悬挂玩具,让孩子在较宽松的生活环境中自己主动练习跳跃,从而也过渡到手眼协调的训练,同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最后,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我又利用集体游戏“取卡片”,让其与其他同学一起比赛,同时与家长统一训练内容,并指导家长在家也为其创设练习跳跃的环境,与其一起比赛,就这样循序渐进,他终于学会了双脚协调地向上跳跃,取到卡片。

二、巧用游戏活动,训练智障孩子的动手能力

大家都知道,手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人在一生的生活及工作中都离不开手。手是认识事物某些特征的重要器官,手的动作的发育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使用和创造工具的工具,是人类进化的显著标志,通过手的动作,可使儿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联系,使儿童知觉的完整性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健康的人手指、手腕很灵活,能够受大脑的支配,能够很协调的运动。而这个孩子手指、手腕不够灵活,拿东西不准、不稳,针对这个现状,我对症下药,把训练智障儿童的动手能力作为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促进智障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游戏是提高智障儿童活动兴趣的有效方法。游戏对智障儿童的感官和运动缺陷具有明显的矫治作用。孩子在游戏中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从而获得发展运动技能的充分机会。特别是动手操作,能使手指、手腕、手臂肌肉的力度和灵活性得到锻炼、手的控制力得到加强。

在游戏中,视、听和触觉等感觉以及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游戏活动要比单纯的感知训练活动效果好得多,是最有效的运动能力训练手段及途径。我为这个孩子安排了“给布娃娃扣纽扣”这个游戏,主要是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手指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刚开始训练时,我说,布娃娃起床了,来咱们帮他穿上衣服,扣上纽扣。我看见他很高兴、很配合的样子,知道他有兴趣了。然后给他示范了扣第一颗,再协助他扣第二颗,最后放手让他自己扣。在我的帮助和引导下,他终于完成了任务。为了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进步,我让孩子在游戏反复练习,我就让他做给“布娃娃扣纽扣”的游戏,他的手指、手腕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因为不断的练习而得到了发展。

三、再现生活情景,提高智障孩子手眼协调能力

肢体动作智能在人类基本学习能力的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儿童动作的发展涉及身体肌肉、骨骼、筋腱等各个部位,在这些部位中,分布许多感觉神经细胞和神经传导装置,通过动作活动,使人的大脑获得许多有关身体各部位的信息,获得身体与外界环境平衡与否的信息,而使动作协调起来,对外界做出正确反应。从这一意义来看,通过运动协调训练是可以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帮助智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为了让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还可以利用生活情景的再现方式来帮助训练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如:完整的空塑料瓶,把瓶盖、瓶身分开,并把它们打乱放在盒子里,让孩子自己去配对、找朋友。这就需要孩子启动自己的记忆,无论是色彩、大小,他都要进行回忆,才能找到配对的瓶子。为此,我给他安排了“找朋友”的训练。

这个活动主要训练孩子的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协调发展。我收集了好多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瓶盖、瓶身完好无损的空塑料瓶子,事先将这些凭盖、瓶身分开、打乱放在一个大纸盒里,先是让他按大小、颜色等来配瓶盖,然后提供盖上瓶盖的瓶子,让其拧开瓶盖,最后练习为空瓶配瓶盖及拧上瓶盖。经过大约三、四周不断地练习,他能较为熟练地拧瓶盖了。为了巩固技能,我又提供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塑料制作的螺丝与螺帽,让其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分类、配对,为塑料螺丝和螺帽找朋友,不仅提高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将他的感知能力、思维活动的发展有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四、运用协同教育,提高智障孩子手脚协调能力

人的大脑神经系统活动的技能,是通过个体内外环境中丰富的刺激物的不断刺激作用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刺激得当,就有利于大脑功能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的运动能力稳步提高,我同体育老师一起对这个孩子进行研究分析,在体育课上给予相应的针对性的指导,训练他的运动协调能力。他不会跳绳,体育老师针对这个孩子的跳跃和手脚协调进行了特别的训练,示范跳,刺激他视觉;握着他的手摇绳,刺激他的触觉;带着他跳,边跳边数,刺激他的节奏感„„我在旁边帮助他完成相应的动作,并给予指导,并及时帮他纠正错误动作。在训练中,视、听和触觉等感觉以及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从刚开始的不会跳,到现在的可以跳两个,可以看出他的手脚协调能力有进步。

通过这段时间的运动康复训练,这个孩子运动能力有所提高。事实证明,“天生我才必有用”。总之,对智障儿童进行动作协调训练,意义十分重要的,训练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安排,细心去指导必然会取得显著的成效。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这份特别的爱,这些迟开的花朵也会一样的绚丽、一样的多姿。

(此文荣获全国特殊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贰等奖)

第五篇:随班就读论文

和风细雨润心田

巷道学区西八里小学 王治军

摘要:随班就读的智力低下儿童的心里发育较差,他们与人交流甚少,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果我们再不关注这些孩子,他们很可能自我封闭,造成各种心理问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耐心、恒心去滋润随班就读生。让他们的天空更加绚丽多彩,精彩纷呈。

关键词:随班就读生 爱心 潜能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但随班就读学生在我们正常的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其实这些孩子是最需要我们关注的,尽管他们在学业上很难更上一层楼,他们与正常孩子的学习水平相差甚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因材施教,一视同仁,将每个随班就读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给予他们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一些实用的生活常识,教他们更加有规律的作息生活。由于本班的随班就读学生的思维比较直观,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在教学中本人就运用直观的实物、图片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采用其他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只要他们能专心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同样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为了让随班就读的孩子们在学校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更快地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笔者总结了以下方法来开启他们的智力潜能,探究随班就读孩童的学习方法。

一、关注随读学生,用爱贯穿教学。随班就读的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育较差,智力低下,并伴有一定的适应性行为障碍。在正常的孩子面前,他们表现得比较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经常躲在角落里。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本人就主动去接近学生,让他们消除与老师的隔阂,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开始愿意与老师交流,并将心里话与老师诉说。就如本班的赵文森同学,基础较差,不善于表达,很多学生都不愿意跟他在一起。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本人每天早晨都去跟他沟通,拉拉家常,让他心情舒畅。接着本人给他找了一个憨厚的同桌,帮助他,与他共同学习。如果他今天举手发言了,就会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并将给他一颗星。得到了全班的表扬,他的脸上洋溢了幸福的笑容。在复习单韵母“a、o、e”时,考虑到这个比较简单,于是本人就推选他来当当小老师,当全班同学都跟着他一起读时,也许其他同学是无所谓的,但是对他而言,分外高兴。这节课以后我发现,他变得活泼了。在大课间活动中,他兴高采烈地跳着兔子舞,和同学间相处得很融洽。

实践证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这些随班就读生,对他们的点滴成功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他们就会精神振奋。他们也会做错事情,我们要学会宽容对待。如果他们在学习上反映迟钝,或者成绩不理想,多次讲解依然不见效果,我们也不能用犀利的言语指责他们,以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相信用我们的爱心关注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关爱,她也放开胸怀,坦然与他人相处。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多考虑她一点,尽量让他们从简单的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他们也会向着智力正常的学生靠近。

二、利用生活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随班就读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很容易分散,如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注意力,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旦对事物产生了兴趣,精神就会高度集中。学生开始关注学习时,我们就要把握时机,让他们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更好地吸收“营养”。例如在教学“爸、妈、我”时,面对抽象的文字随班就读学生一脸愁容。这时,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投影了事先准备好的随班就读学生的全家福,让他们来猜猜照片上都有谁?当然,他们都能顺利回答。你们也来喊一喊吧:“爸爸、妈妈。”他们都在做什么呢?有的学习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说:“爸爸、妈妈还有我在逛公园。”这时,老师马上鼓励孩子,“你能说一个完整的句子,真的让老师刮目相看,老师要送一个大拇指给你!”这时孩子们正高兴,就适时出示生字宝宝,他们的印象就深刻了。于是就把生字贴在了图片的一角,让本班的江欣欣再去亲切地称呼,再次加深记忆。江欣欣对这三个汉字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本人设计了一个情景,端了一个茶杯,让孩子们说说,你会怎样送给爸爸妈妈?此时,课堂氛围更加浓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各个都来演习。“爸爸、妈妈请喝茶!”江欣欣很轻声地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一句句暖人心脾的话语让我人深深地感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知识,也知道父母的辛劳,学会孝敬父母。

通过直观的图形和真是情景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认字、识字的能力也有所加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通过了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

三、注重成功体验,激发孩子潜能。

随班就读生平时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相反,对他们来说,羞辱、嘲笑可能更占据了大多数,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完全丧失。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态度,本着对每一个学生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多鼓励,多表扬,少一些批评和冷漠的眼神。在一次体育课上,全班同学进行跳绳比赛,结果很令人惊讶,本班的王敏建同学获得了第一名。本人不禁思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回到教室,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奖励给他一本笔记本,并让全部同学都对他表示祝贺。这时,本人仔细地打量着他,发现他腼腆地笑了,他可能也意识到了他在跳绳方面的潜能。这次比赛之后,本人经常在课间看到他在锻炼:跳远、跑步、跳绳„„他的身影无处不在,老师也替他感到高兴。这些孩子一旦一方面的潜能被激发出来,很有可能在其他方面也突显才能。因此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其特长,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经过我们老师细心地呵护,这些嫩芽也在拔节成长。

四、加强家校互联,提高生活能力。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要重视与家长的联系,与家长一起配合,使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培养的合力。作为一名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他们也很难为情主动找老师,我们就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家长接送时间、或者电话来沟通交流。咨询学生在家期间的情况,告知家长学生最近在校期间的表现,哪方面有所进步,哪方面欠缺,还得继续努力。同时也提倡家长能在空余时间多陪陪学生,与他们聊天,一起做家务,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我们可建议家长多带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扩大孩子的社交范围。例如,每周带孩子到朋友家做客,带孩子购物或郊游,指导孩子独自招待客人,激励孩子购买生活用品,买票,识记方向等。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家长教孩子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与人进行交流。如,将老师和同学的电话号码亲手记载在一个小本子上,如果自己因故不能到学校上课时,可以打电话跟老师请假;当同学生病时,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过节了,同学互相打电话祝福。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本人发现创设良好的家校关系,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如果长期坚持,随班就读学生就会有基本的沟通和自理能力。

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已经是刻不容缓了。看到那些孩子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笔者猛然觉得教育的意义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感”,而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唤醒”,激励是成功教育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所在。和风细雨润心田,用慈母般的爱心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阳光雨露的滋润,他们也会茁壮成长。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概论》,朴永馨,华夏出版社,1992; 2.《特殊教育概论》,汤盛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研究》,陈云〃英,华夏出版社,1999; 4.《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王晓柳、邱学青,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下载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论文(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论文(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随班就读论文

    浅谈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 ——“随班就读”工作开展 一、“随班就读”法律支撑: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学校应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

    浅谈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特殊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

    浅谈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 ——特殊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 目前我国实施特殊儿童教育的形式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等。其中,随班就读作为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

    浅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浅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摘 要:在教育历程中,我们已认识到,特殊儿童往往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心理障碍――自卑、孤僻、固执……但他们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社会不应歧视他们,而应关爱......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教育教学》学后感(范文)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学后感 教育智障儿童对于普通学校里的教师来说是个重任,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包括一些智障儿童,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工作,既是摆在教......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教育教学》学后感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学后感 此次在继续教育学习网上,我选学了《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这门专业科目。让我知道了:随班就读是指在小学正常的班级里,招收少量......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学后感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学后感 罗文 尊敬的专家,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已经三年了,从踏上讲台那一刻逐渐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是光荣的、神圣的。 但是在平常的......

    随班就读论文(精选5篇)

    编号:题目:如何从心理上关爱和教育随班就读学生内容提要:随班就读学生虽然在智力上有一定的缺陷,但是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尊重。如何才能早日让他们成为班级中的普通一......

    浅谈随班就读儿童的课堂教学

    浅谈随班就读儿童的课堂教学------------------ 录入时间:2007-6-25 9:23:00 阅读人次:3749 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要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