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隆中对》教学反思
《隆中对》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隆中对》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隆中对》教学反思1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也就是写刘备前去拜访诸葛亮,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目的是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本文写的是“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简单说指的就是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
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即: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善于透过现状,掌握全局,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
《隆中对》教学反思2“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青史留名。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极早记载诸葛亮的篇段,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1、本文文字较为平易,学生的合作学习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2、对比阅读对“显影”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3、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表达水平和思维视角。
《隆中对》教学反思3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老师在讲台上一字一句一段的讲解分析,学生在下面拼命的记、课后使劲的背,似乎做到了文言文教学中常说的“字字理解、句句过关”,其实不然,学生最多是死记了老师讲解的字词的意思,真正课文的内涵与精髓一点都没尝到。原因是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但让学生学不懂文言文,更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于是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通过问题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到人物的心灵。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在导入中先给大家讲了几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再用多媒体展出“三国地图”,这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看到大家的兴奋点与课文接轨了,就适时地抛出几个问题,要大家带着问题自行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讨论,把握好故事情节尤其是人物形象,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等会全班一起解决。气氛就更活跃了,除了解决了我预先设置的问题,学生还生成了好多新问题。
接下来就要看看学生对人物的把握了,我设置了“角色演读”的教学环节,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
看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我也灵机一动,临时添加一个环节——“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问题——活动”学习法,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觉到学文言文不但不难,还很有趣。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由于是初次用这种方法,课堂比较开放,学生也有兴趣,但毕竟是初次,学生的表达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也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丰富知识面,还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隆中对》教学反思4早上教的是《隆中对》,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重视文字的积累,那么,上课就会变得很枯燥,学生很不喜欢,如果重视了“文”的教学,学生积累方面又会成问题,那么,考试则无法应付,所以,文言文总是摇摆于“文”和“言”之间。
早上我和学生一道,分析隆重对话中关于蜀国最后失败的原因,原文如此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两个人,何人是敌何人是友。曹操是强者,不可与之争锋,那么能不能和曹操结成盟友?学生也很明白,如果和曹操结为盟友,一旦曹操灭掉了孙吴,那么,回过头来肯定会吃掉刘备;东吴为何能为外援,因为东吴和蜀国一样,也面临强敌曹操,他们顾虑的应该和蜀国一样,就如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联盟,目的是为了对抗强大的美国。刘备在关羽被杀之后,出兵东吴兵败,破坏了蜀国战略,把蜀国带入了亡国的境地,这就是战略的重要性。
第三个人是刘表: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虽然刘表和刘备有一点亲戚的味道,但政治是没有感情的,无论《三国演义》怎么说,诸葛亮在隆中和刘备谈了这么一些话之后,刘表就是死定了,不管是骗还是抢,刘表如果不让出荆州,都会别刘备给灭掉了,还好刘表早亡。这就是战略的需要,刘备太需要一个战略的立足点,刘备前半生就是因为缺乏一个战略的立足点,所以如丧家之狗,到处依附,何况,就算刘备不夺荆州,刘表也守不住荆州,肥水不流外人田,刘备取走荆州是势在必行,赤壁之战之后,曹孙刘都拥有荆州的一部分,刘备拥有零陵、武陵、桂阳、江夏等地,实际上是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三国演义》说东吴为了联刘抗曹,借了荆州的这和时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无论如何,得到荆州是刘备的战略决策,非得拥有不可。同样的道理,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也是势在必行,无论是骗还是抢,都只不过是手段不同,政治是不讲感情只讲利益的。
荆州对于刘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关羽失荆州动摇了国本,再加上刘备进攻东吴,再次动摇国本,这直接导致蜀国后来的一蹶不振。
由此可见,诸葛亮做为一个战略家的先见之明。
《隆中对》教学反思5《隆中对》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考虑到这一 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 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 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因为有七年级上册学过《出师表 》做基础,所以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 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 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 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 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 发性的引导语。
《隆中对》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 ]
1、了解 “ 隆中对策 ” 的核心,明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及根据,并学习文章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的写作手法。
2、学习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的写法,领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
[ 教学设想 ]
1、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
2、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 教学准备 ]
本案例记录的是第二、三课时的授课内容。
在正式授课前一星期,可布置学生课余阅读《三国演义》中一些描写诸葛亮的精彩片段,对诸葛亮的性格、才能、人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利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培养其较好的文言语感,并借助课下注释或一些古译今之类的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昏下的古城背景前,大江滚滚东去,一渔夫撑一扁舟划过。同时,在悠扬的古筝乐曲的烘托下,《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缓缓出现)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老师带头,学生齐声诵读)
师:一位退隐江湖的高人,或闲情垂钓,惯看秋月春风;或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开怀畅饮,笑谈古今往事。许多的人事已随滚滚江水飘然而逝,而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却如同璀璨的明星长留于人们的心中。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隆中对》中的诸葛亮。今天,我们也来笑谈一把《隆中对》。(点击画面,出现课题。)
(画面切换到刘关张 “ 三顾茅庐 ” 的图片,图片的前景制作成雪花漫天飞舞的动画效果)
生:(倍感新鲜、交头接耳)呀!下雪了!
师:《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故事之一 “ 三顾茅庐 ” 大多数同学都听过、看过,谁来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一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番)
师:由于刘备的诚心拜访,“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 的诸葛亮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特点,对发展前景作出了天才的预见,这就是有名的 “ 隆中对策 ”,后人也称它为 “ 隆中对 ”。(点击画面,出现相关文字简介。)
(再次点击鼠标,出现三国时期的战略形势示意图 , 展示出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的势力范围。)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指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大致在什么位置?谁来指指?
(几个学生上来指点,但不是很准确。)
师:(指着地图上的 “ 夏口 ”)汉朝末年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叫 “ 夏口 ”,属于荆州管辖,刘表
是荆州牧,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长。我们孝感就在夏口的西北面。
生:噢,原来《隆中对》里讲的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这啊!(“ 找位置 ” 的环节一下子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学生啧啧连声,气氛渐渐活跃。)
二、进入角色,积极探究
(先布置学生齐读文章核心部分----“ 隆中对策 ”,即文章第 4 自然段,教师纠正字音错误、停顿不当的毛病)
师:读完了课文,接着我想请四位同学来扮演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曹操、孙权、刘表、刘璋,我们来进行一个表演,谁来试试?
(几个大胆的学生跃跃欲试,高高地举起了手。指定了四位同学后,再开始布置任务。)
师:假设你们就是曹操、孙权、刘表、刘璋,请你们分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说出来,记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最好能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和神态来表现。大家先快速看课文,旁边的同学可以为这四位同学出谋划策。作战最有利的条件是 “ 人和 ”,这四位同学可要好好利用啊!
(学生开始通读课文,接着就开始小声交谈,渐渐声音大起来,甚至有人在指手画脚。几分钟后,大家示意已经准备好了。)
师:好!下面我们先请 “ 曹操 ” 来表演!(底下有学生笑)
生:我曹操拥兵百万,皇帝小儿还在我手里,我利用皇帝可以号令各诸侯,没多久,我就要一统天下!
师:注意神态!再来一遍!好不好?
(“ 曹操 ” 想了想,然后故作昂首挺胸状,拍拍胸脯,又表演了一番。)
师: “ 曹操 ” 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把曹操的不可一世、骄横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师:很好!下面请 “ 孙权 ” 来表演!
生:(语速较缓慢)我孙权在势力上虽然比不过曹操,但我们据有长江天险,从我父兄到我已经历三朝,而且我们地势险要,百姓归顺。敌人要想攻打我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师: “ 刘表 ” 呢?
生:唉,想我刘表身为荆州牧,却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惭愧呀惭愧!
(另外一男生举手,老师示意他起来发言。)
生:老师,我想把 “ 刘表 ” 的表演发挥一下!
师:请!
生:(装出一副黯然伤神的模样,捶胸摇头道)想我刘表不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菜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吗?唉!“ 谁知盘中餐,便宜刘备家 ”!(师生鼓掌,笑声四起)
师: “ 刘璋 ” 来表演一下!
生:我刘璋真是一个昏君呀!我不仅生性懦弱,而且不知体恤百姓,我手下的人才都去投奔明主了!看来我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摇头叹息)
(对于几位同学的表演,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从大家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出几位同学的表演都很到位。可以看出,曹操、孙权势力强大,诸葛亮认为不可争,不可图,而二刘昏庸懦弱,所以占领荆州、益州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刘表、刘璋就没有优势吗?
(短暂的阅读之后,有几个同学举手)
生:刘表的优势是身据交通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书上说 “ 荆州北据汉、沔 …… 此用武之国 ” ;而刘璋的地盘是 “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师:不错!荆州身据要塞,兵家必争;益州物产丰饶,地势险固。那么,大家知道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拿下荆州、益州呢?
生:这样地势险要的交通要塞,物产富饶的宝地,谁不想占有呢?
师:对,这样的要塞、宝地就有占领的必要。我们再次明确一下曹、孙、二刘的势力情况。(分别点击地图上 “ 曹操 ”、“ 孙权 ”、“ 荆州 ”、“ 益州 ” 等字样,依次出现对四人势力的概括。)
师:对于这四个竞争对手,诸葛亮替刘备制定了什么样的斗争策略呢?
生:要刘备不与曹操、孙权争锋,并且与孙权结为友好,先拿下荆州、益州。
师:这是最终目标吗?
生:最终要打败曹操、孙权。
师:然后呢?书上有没有说?
生:(学生看书,有人说)成就霸业,兴复汉室。
师:不错,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最终目标。对那些少数民族部落又该怎么办呢?
生: “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
师:谁能完整地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斗争策略?
生:(讨论后明确)“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点击画面,出现诸葛亮制定的战略方针。再次点击画面,出现两个红色箭头,从荆、益两州向许昌运动,接着,红星闪动,出现 “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 的字样。)(形象直观的运动线路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作战策略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师: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除了表现在他制定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案上,还体现在他深知治国不光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要体恤百姓、任用贤能。大家能不能在书中找到这样的内容?同桌之间互相帮助,在书中找找有关的句子。
(大家齐心协力找到了答案: “ 贤能为之用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师:诸葛亮的这一思想如果用孟子的一句名言来说,应该是哪句?
生: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对,就是孟子强调的“人和”。刚才四位同学表演成功、同桌之间能很快找到答案,都是大家注重了 “ 人和 ” 作用的结果。
第三课时
三、龙争凤斗,互动生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领略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从上节课的讨论来看,诸葛亮是不是有惧强凌弱之嫌?
生:有一点。
师:能这么看吗?作者对诸葛亮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
生:肯定。
师:没错!那么,作者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我们进入 “ 谈古论英雄 ” 的环节。(点击鼠标,出现 “ 谈古论英雄 ” 的画面。明确要求:将男女生命名为 “ 龙队 ”、“ 凤队 ”,每队每次可起来一名同学谈一条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分析,答得有道理者,可分别点击 “ 龙队 ”、“ 凤队 ” 字样,电脑将分别在两队下方出现红旗,比比哪队红旗多,也就意味哪队对诸葛亮的分析更准确、更透彻。)
(学生讨论后,纷纷回答)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对曹操、孙权和二刘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他知道避实击虚,先拿下二刘,使自己的势力逐渐强大后,再考虑对付曹、孙二人。
生:我觉得诸葛亮不是一个惧强凌弱的人,如果他是个 “ 惧强 ” 之人,他怎么会有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计划?他这是有头脑的表现。文章里不是说 “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吗?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攻打曹操的。
师:除了 “ 隆中对策 ” 这一部分,大家还可以看看其它段落。
(短暂的阅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分析的是第一自然段。首先,我认为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非常自信,试想一下,若没有真本事,他敢这么比吗?其次,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都认为是这样,可见不是瞎吹。
生:我有点不明白,“ 时人莫之许也 ”,就是说当时世人都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也看过《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天才,那文章为什么还要写 “ 时人莫之许也 ” ?这不和崔州平、徐庶二人的说法自相矛盾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诸葛亮是不是有些自命清高,有些狂妄呢?大家同意哪种看法?
(学生开始争辩、讨论)
生:时人,我想是当时社会上的普通人,普通人怎么能发现高人的真正面目,我想诸葛亮是个深藏不露的人,他不夸夸其谈,四处张扬,一般人自然不知。
生:对!这说明他是一个沉稳的人、谦虚的人,要不徐庶怎么说诸葛亮是一条 “ 卧龙 ” 呢?
生:老师,我认为诸葛亮还是个美男子。(众人笑)“ 身长八尺 ” 说明诸葛亮一定是个高大魁梧的人。
生:文章结尾处刘备说 “ 孤之得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这也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师: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有几个问题我要问问大家:文章为什么要写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诸葛亮为什么要隐居田野?为什么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
生:诸葛亮隐居田野,我想可能是由于他的性格决定的,前面大家不是讨论了吗?诸葛亮是一个不张扬的人,他深藏不露,我想他的官瘾也不大。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我认为是在考验刘备是否诚心诚意。至于他为什么好为《梁父吟》,我没想出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想出来的?(学生摇头)
师:既然这样,我来补充一下。《梁父吟》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忧伤战争、乱的歌曲,诸葛亮借古抒怀,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
生:这么说,诸葛亮可以说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师:不错。他厌恶军阀混战,所以隐居田野,所以甘做一 “ 卧龙 ”。后来,他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才决定出山辅佐刘皇叔。
生:这让我想到,许多人绞尽脑汁想升官发财,而诸葛亮却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身上有一种 “ 傲气 ”、有一种 “ 傲骨 ”。
师:你的思维极具发散性。没错,正如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所说: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他不想升官发财。诸葛亮对名利、对地位的淡泊,从 “ 白帝城托孤 ” 一节也能有所了解。当时,刘备临终将刘禅托付与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并且说,若刘禅扶不起,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可诸葛亮一直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绝无贰心。可见诸葛亮对名利的淡泊程度。
师:现在,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作者在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方法?(点击鼠标,出现描写方法的提示: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描写人物时,可对其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根据提示,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一学生代表起来发言。)
生: “ 隆中对策 ” 部分应该是对诸葛亮进行正面描写,重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开头和结尾处应该是侧面描写,以崔州平、徐庶的评价、推荐,和刘备对诸葛亮的认可,来从侧面烘托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显示竞赛结果,“ 龙队 ” 获胜。大家鼓掌祝贺。)
四、古今对话,拓展思维
(点击鼠标,出现下面文字: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师:假设我就是诸葛亮,你们会对我说些什么?
生:我会说,诸葛亮先生,你真了不起,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拥有像您一样的天才头脑?
生:那还用说,好好学习呗!(众人笑)
生:诸葛先生,我认为您看错了人。您的英明远见曾使得刘备能和曹操、孙权抗衡,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刘备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并没完全照您的意思去做,再加上刘禅昏庸无能,使您统一天下的计划落空。要是您去辅佐孙权的话,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种样子。
师:你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古人注重忠孝,一臣不侍二主;更何况刘皇叔对我有知遇之恩呢?
生:孔明先生,我认为您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您的健康。您若能重视这个问题,我想您会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留给后人,历史也许会因您而改变。
师:多谢你的关心!可是,为报先帝知遇之恩,我愿肝脑涂地。当然,若我能再活一次,我一定会注意养生之道。也希望你们能珍爱生命!
(教师小结,结束本节课的授课任务)
[ 教学反思 ]
一般来说,文言文学起来会让学生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所以,要想上好这一课,老师必须在课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以及设计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
总结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因为我准确地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 “ 激趣导入 ” 部分中的 “ 渔樵 ”、“ 扁舟 ”、“ 雪花 ”、“ 三国地图 ”、“ 古筝曲 ”、“ 找位置 ” 等景物和环节,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 “ 天下三分 ” 的策略。在 “ 进入角色 ” 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 “ 团队精神 ” 的重要,这和诸葛亮 “ 隆中对策 ” 中所提倡的 “ 用贤 ” 有很多相似之处。“ 龙争凤斗夺红旗 ” 的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 “ 主角 ” 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最后 “ 古今对话 ” 的环节,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使他们了解了古人与今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课堂要精彩,工夫在课外。这是我这堂课最深的体会。
《隆中对》教学反思7教学依据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最早记载诸葛亮的篇章,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新课标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体会“记言”的史传写法
这篇文章对刘、诸葛二人会面的经过写得相当简略,大部分笔墨都用来写二人的对话,这种“记言”的写法是我国史传的特色,它降低了文章故事的情节性,但却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精神和思想反映得清晰明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特点。
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个性
“记言”写法有效地突出了诸葛亮的宏韬伟略和超群才干。他身居乡野而指点江山、定鼎天下。教学中,要能领会这种杰出人物的非凡之处,欣赏和追慕历史天空永恒星座的光彩。
学习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古代词语,尝试和练习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辨析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意义,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方式
推动合作学习
文言文的学习要加强诵读,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同伴互教、互读、互评、互议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推动学生形成合作学习习惯,指导多种方式的互助学习。
组织阅读比较
通过史传文学《隆中对》和小说《三国演义》(片段)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照中辨别和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了解它对小说等其他语言艺术方式的影响。
启发思考感悟
学习者的学习,不应该是教师的灌输和给予。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针对性的思考和感悟。教学构思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通过吟诗,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关注的目光逐步引到隆中和隆中对上。
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分享朗读疑难文
言语句,辨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词语存在的多种意义,辨析词语古今的变化,为深入阅读课文做进一步的铺垫。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引导学生理清刘备、诸葛亮二人对话的含义,重点品读诸葛亮话语的深刻含义和政治价值,体会其超群的政治智慧。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段),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段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
缭绕清流牵一脉——读物为活水,推舟
交流自己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印象和感受,布置学生搜集整理诸葛亮的故事的课外作业。
课堂实录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师:“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份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轻松短小四句诗,却颂赞了《隆中对》里惊天动地的一桩事啊。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事。
师:你从这诗中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豫州”指的就是刘备,“卧龙”谁不知道啊,诸葛亮呗。
师:看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人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的事情和收获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啊。这首诗可不只是写到“茅庐三顾心相知”的佳话,写的还有“先生分鼎画图中”啊!
生:这几句诗是在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师:不错,正是写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天下大事一事。《隆中对》也就是在写这次诸葛亮如何“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随着陈寿的《三国志》去回访那一次令后人赞叹不已的会面吧!
文从旬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一会儿大家共同解答。(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长句如“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
师:本文长句不多,朗读起来比较顺畅。那我们就重点来扫除一下理解上的障碍。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理解大致的含义,概括一下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如果不太理解的词句,就标记下来,我们共同讨论。(师范读)
生: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这个诸葛亮的基本情况,第2段是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事,第3、4段写三顾茅庐见面后的一番对话,第5、6段写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感受。
师:这位同学已经把文章的大意逐层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文章中还有哪些词句你不太理解,请提出来向大家请教。(学生就“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语句的理解提出质疑在同学中进行讨论和解答)
师:扫除了阅读的障碍,让我们回到阅读的主阵地上来,欣赏这为后人景仰的会面。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师:隆中对的关键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这番对话是否确实让刘备有如获至宝之感呢?如果让你通过阅读来判断这一点,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生1:我会分析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生2:我会分析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生:还可以观察刘备在隆中会面前后对诸葛亮有怎样的变化。
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中选择一个阅读任务和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小组,认真阅读课文,共同发现,一会儿,结合原文或者你了解的资料把你们的收获谈出来让大家鉴别和分享。(生分组,自由阅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重点参与从“诸葛亮的筹划是否有道理”的角度来思考的同学的讨论)
生:我们是从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这个角度来阅读的。我们共同阅读了第4段,感到诸葛亮的分析是面对现实、讲求实际的。
师:为什么说是“面对现实”的呢?
生:诸葛亮分析了刘备面临的现状只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占领荆州和益州。因为,背面的曹操十分强大,“已拥有百万之众”,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舆论优势;而东边的孙权,“国险而民附”,也是很难战胜的。而荆州的占领者“不能守”,益州的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最适合刘备去发展。
师:为什么说诸葛亮的分析是“讲求实际”的呢?
生1:诸葛亮指给刘备的出路是一个退可守,进可攻的地方。益州拥有有利的地形条件——“岩阻”,可很好地“内修政理”,而荆州四通八达,是“用武之国”,“天下有变”则可以“向宛、洛”,益州之军也可以“出于秦川”。这样的政权所在地可谓攻守兼备。
生2:我们是从“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的角度来看的。刘备在寻找诸葛亮时已经是一败再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有一块稳定之所,而自己又无计可施,就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的分析指明了他的出路。
生3:我们感到刘备在与诸葛亮会面前后的态度变化明显。先前,刘备对诸葛亮还有轻视之心,在别人推荐时,根本就没有打算去请,只是说了句:“君与俱来”;在徐庶的劝告下才发生了变化。三顾茅庐之后,与诸葛亮情感“犹鱼之有水”,显得十分欣喜和满足。
师:大家的发言都说明诸葛亮隆中一席话确实有充分的价值。除了像刚才同学们谈到的那样解决了刘备安身之所外,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呢?我们再听听这段谋略,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和课文,辨别出这番话中还有哪一条治国良策?(师朗读)
生:诸葛亮还向刘备提出了“与孙权联合”的思路一“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师:这条谋略有什么价值呢?结合课文的分析谈一谈。
生: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依靠单个力量是难以应付的。
师:“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也正是诸葛亮谋划的“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关键所在。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师:刚才我们阅读了晋代史籍《三国志》里的隆中对,明代的罗贯中以此作为影子,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小说里的文字,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呢?(下发小说片段,学生阅读,讨论)
生: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了,而且从很多细节上进行了文学加工,而史籍很少注意事件发展中的细节,但是对人物的语言表述得十分详细。
师:把事件的经过简略带过,但把人物的语言记载得十分详尽,这是我国史书记实的一种方式,成为“记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史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生讨论)
生:清楚地记下历史人物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人物的思想。
师:那,小说有更多的细节描绘和加工的写法有什么作用呢?
生:读起来有吸引力。
师:大家一定更喜欢读这段摘出来的小说喽。那我们就来看看它在史籍纪录的事实基础上做了哪些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
生1:小说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就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
生2: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特别是张飞,开始大骂诸葛亮是“村夫”,还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后来又一再忍耐不住要耍横,这样就衬托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
师:课文里有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衬托手法呢?
生l:有。课文最后两段中写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日益密切时,“关羽、张飞不悦”,此时刘备放下三人过去长期形成的友谊,表明自己“有孑L明,犹鱼之有水“。这个细节有力衬托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
生2: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生3:诸葛亮推辞刘备,并不是真的推辞不受,而是试探刘备邀请自己的诚意罢了。
师: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的感受呢?
生:“玄德日:‘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日:‘愿闻将军之志。”’当刘备一再恳求的时候,诸葛亮就改变了态度。
师:课文中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呢?你从哪些话语中感受到这些特点?
生1:课文中的诸葛亮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他为刘备确定政治路线时的一番话分析非常深刻。此外,诸葛亮给人的印象还有孤傲的特点,这可以从课文两处地方看出来:一是第l段中写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时人莫之许”,只有少数几个朋友了解。常人不了解他的才干,说明他很少与常人接近,当然就难以被大家所熟悉了。
生2:诸葛亮的孤傲还有一处体现,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他不像有的人追名逐利,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求荣。
师:想不到,通过小说的启发,我们还得到了对史籍中的人物的很多新发现。读了《隆中对》,读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段精练的话表达你对他的感受。
缭绕清流牵一脉——课外为活水。推舟
生1:诸葛亮神机妙算,深谋远虑,沉着果断,战无不胜,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代名词和化身。
生2:诸葛亮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悲剧,他为刘氏王朝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然而懦弱无能的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他不仅不能继承他父亲的宏图伟业,而且连自己的德性都不能约束好,最终成为别人的阶下囚,让诸葛亮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历史好像给超凡脱俗的诸葛亮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
生3:他有空城计退敌的镇定,有草船借箭的神机,有七星坛借风的诡异,有挥泪斩马谡的柔情,有火烧赤壁的刚毅,有三气周瑜的尖锐,……他,诸葛亮,一生就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师:我发现大家对诸葛亮的感受,很多都来自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而历史中那个真实的诸葛亮呢?他就隐藏在我们熟悉的这个诸葛亮之后。不过,不要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诸葛亮。让我们多多搜集和整理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诸葛亮”成为最精彩的一个吧。
教学反思
本文文字较为平易,学生的合作学习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对比阅读对彰显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 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的表达水平和思维视角.
《隆中对》教学反思8即刻反思、调整。下午在七班上课时,去掉文本解析环节,插入与课文 相关的《三国演义》中的视频,突出了学生的朗读训练。视频中的人物 对白与课本基本吻合,学生借助画面加深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朗读效果较好。拓展训练的题目是:
质疑诸葛亮:“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何不投奔曹操 尽快统一中国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男生对此话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参与者情绪高涨。
教训:授课内容宁精毋滥。与其水过地皮湿,不若拣起一粒芝麻。
《隆中对》教学反思9讲授本篇课文时,我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提问比赛为辅”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收效很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由于目标明确,精力集中,同学们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明显增长,无效劳动时间明显减少。
二、学生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学习欲望强烈、钻研深入、理解透彻,效率很高。
三、普遍掌握得好,通过提问发现,即使平时学习很差的学生,也能掌握百分之九十以上。准确率也很高。
但,整个课堂教学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问题探究部分,对“侧面描写”这一手法进行学习与训练时,我提出了三个话题,对这三个话题均进行了训练,但都不太深入,没有充分展开。如果能把三个话题压缩为一个话题,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他们写一段话,从多个侧面来说说“今年的冬天不太冷”,然后提读,给大家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效果一定比较好。
二、最后的拓展延伸部分,给学生的时间有点短,个别同学可能学得不是很透彻,如果能把前边自学部分的时间压缩两分钟,用到这里就可以了。
《隆中对》教学反思10《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
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猜谜语”,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之交。在“抓亮点”的环节中,学生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对话,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总结刻画人物方法”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隆中对》教学反思11《隆中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前面已经学习了《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后面还要学习《出师表》。考虑到这一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
有七、八年级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本教学设计有不足之处;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再认真设计启发性的引导语。
《隆中对》教学反思12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三国地图”,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问题——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文言文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近年来,我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讨论阅读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一点收获,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隆中对》教学反思13《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弥补这一缺失,力争把每一课都上到最好。
王棣
第二篇:隆中对教学反思
隆中对教学反思
隆中对教学反思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青史留名。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极早记载诸葛亮的篇段,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1、本文文字较为平易,学生的合作学习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2、对比阅读对“显影”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3、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表达水平和思维视角。
隆中对教学反思2
讲授本篇课文时,我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提问比赛为辅”的方法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收效很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由于目标明确,精力集中,同学们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明显 增长,无效劳动时间明显减少。
二、学生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学习欲望强烈、钻研深入、理解透彻 ,效率很高 。
三、普遍掌握得好,通过提问发现,即使平时学习很差的学生,也能 掌握百分之九十以上。准确率也很高。
但,整个课堂教学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问题探究部分,对“侧面描写”这一手法进行学习与训练时,我提 出了三个话题,对这三个话题均进行了训练,但都不太深入,没有充分 展开。如果能把三个话题压缩为一个话题,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他们 写一段话,从多个侧面来说说“今年的冬天不太冷”,然后提读,给大家 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效果一定比较好。
二、最后的拓展延伸部分,给学生的时间有点短,个别同学可能学得 不是很透彻,如果能把前边自学部分的时间压缩两分钟,用到这里就可 以了。
隆中对教学反思3
早上教的是《隆中对》,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重视文字的积累,那么,上课就会变得很枯燥,学生很不喜欢,如果重视了“文”的教学,学生积累方面又会成问题,那么,考试则无法应付,所以,文言文总是摇摆于“文”和“言”之间。
早上我和学生一道,分析隆重对话中关于蜀国最后失败的原因,原文如此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两个人,何人是敌何人是友。曹操是强者,不可与之争锋,那么能不能和曹操结成盟友?学生也很明白,如果和曹操结为盟友,一旦曹操灭掉了孙吴,那么,回过头来肯定会吃掉刘备;东吴为何能为外援,因为东吴和蜀国一样,也面临强敌曹操,他们顾虑的应该和蜀国一样,就如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联盟,目的是为了对抗强大的美国。刘备在关羽被杀之后,出兵东吴兵败,破坏了蜀国战略,把蜀国带入了亡国的境地,这就是战略的重要性。
第三个人是刘表: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虽然刘表和刘备有一点亲戚的味道,但政治是没有感情的,无论《三国演义》怎么说,诸葛亮在隆中和刘备谈了这么一些话之后,刘表就是死定了,不管是骗还是抢,刘表如果不让出荆州,都会别刘备给灭掉了,还好刘表早亡。这就是战略的需要,刘备太需要一个战略的立足点,刘备前半生就是因为缺乏一个战略的立足点,所以如丧家之狗,到处依附,何况,就算刘备不夺荆州,刘表也守不住荆州,肥水不流外人田,刘备取走荆州是势在必行,赤壁之战之后,曹孙刘都拥有荆州的一部分,刘备拥有零陵、武陵、桂阳、江夏等地,实际上是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三国演义》说东吴为了联刘抗曹,借了荆州的.这和时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无论如何,得到荆州是刘备的战略决策,非得拥有不可。同样的道理,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也是势在必行,无论是骗还是抢,都只不过是手段不同,政治是不讲感情只讲利益的。
荆州对于刘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关羽失荆州动摇了国本,再加上刘备进攻东吴,再次动摇国本,这直接导致蜀国后来的一蹶不振。
由此可见,诸葛亮做为一个战略家的先见之明。
隆中对教学反思4
即刻反思、调整。下午在七班上课时,去掉文本解析环节,插入与课文 相关的《三国演义》中的`视频,突出了学生的朗读训练。视频中的人物 对白与课本基本吻合,学生借助画面加深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朗读效果较好。拓展训练的题目是:
质疑诸葛亮:“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何不投奔曹操 尽快统一中国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男生对此话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参与者情绪高涨。
教训:授课内容宁精毋滥。与其水过地皮湿,不若拣起一粒芝麻。
隆中对教学反思5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
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猜谜语”,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之交。在“抓亮点”的环节中,学生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对话,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 “总结刻画人物方法”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隆中对教学反思6
[ 教学目标 ]
1 、了解 “ 隆中对策 ” 的核心,明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及根据,并学习文章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的写作手法。
2 、学习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的写法,领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
[ 教学设想 ]
1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
2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 教学准备 ]
本案例记录的是第二、三课时的授课内容。
在正式授课前一星期,可布置学生课余阅读《三国演义》中一些描写诸葛亮的精彩片段,对诸葛亮的性格、才能、人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利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培养其较好的文言语感,并借助课下注释或一些古译今之类的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昏下的古城背景前,大江滚滚东去,一渔夫撑一扁舟划过。同时,在悠扬的古筝乐曲的烘托下,《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缓缓出现)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老师带头,学生齐声诵读)
师:一位退隐江湖的高人,或闲情垂钓,惯看秋月春风;或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开怀畅饮,笑谈古今往事。许多的人事已随滚滚江水飘然而逝,而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却如同璀璨的明星长留于人们的心中。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隆中对》中的诸葛亮。今天,我们也来笑谈一把《隆中对》。(点击画面,出现课题。)
(画面切换到刘关张 “ 三顾茅庐 ” 的图片,图片的前景制作成雪花漫天飞舞的动画效果)
生:(倍感新鲜、交头接耳)呀!下雪了!
师:《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故事之一 “ 三顾茅庐 ” 大多数同学都听过、看过,谁来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一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番)
师:由于刘备的.诚心拜访, “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 的诸葛亮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特点,对发展前景作出了天才的预见,这就是有名的 “ 隆中对策 ” ,后人也称它为 “ 隆中对 ” 。(点击画面,出现相关文字简介。)
(再次点击鼠标,出现三国时期的战略形势示意图 , 展示出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的势力范围。)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指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大致在什么位置?谁来指指?
(几个学生上来指点,但不是很准确。)
师:(指着地图上的 “ 夏口 ” )汉朝末年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叫 “ 夏口 ” ,属于荆州管辖,刘表
是荆州牧,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长。我们孝感就在夏口的西北面。
生:噢,原来《隆中对》里讲的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这啊!( “ 找位置 ” 的环节一下子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学生啧啧连声,气氛渐渐活跃。)
二、进入角色,积极探究
(先布置学生齐读文章核心部分 ----“ 隆中对策 ” ,即文章第 4 自然段,教师纠正字音错误、停顿不当的毛病)
师:读完了课文,接着我想请四位同学来扮演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曹操、孙权、刘表、刘璋,我们来进行一个表演,谁来试试?
(几个大胆的学生跃跃欲试,高高地举起了手。指定了四位同学后,再开始布置任务。)
师:假设你们就是曹操、孙权、刘表、刘璋,请你们分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说出来,记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最好能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和神态来表现。大家先快速看课文,旁边的同学可以为这四位同学出谋划策。作战最有利的条件是 “ 人和 ” ,这四位同学可要好好利用啊!
(学生开始通读课文,接着就开始小声交谈,渐渐声音大起来,甚至有人在指手画脚。几分钟后,大家示意已经准备好了。)
师:好!下面我们先请 “ 曹操 ” 来表演!(底下有学生笑)
生:我曹操拥兵百万,皇帝小儿还在我手里,我利用皇帝可以号令各诸侯,没多久,我就要一统天下!
师:注意神态!再来一遍!好不好?
( “ 曹操 ” 想了想,然后故作昂首挺胸状,拍拍胸脯,又表演了一番。)
师: “ 曹操 ” 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把曹操的不可一世、骄横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师:很好!下面请 “ 孙权 ” 来表演!
生:(语速较缓慢)我孙权在势力上虽然比不过曹操,但我们据有长江天险,从我父兄到我已经历三朝,而且我们地势险要,百姓归顺。敌人要想攻打我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师: “ 刘表 ” 呢?
生:唉,想我刘表身为荆州牧,却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惭愧呀惭愧!
(另外一男生举手,老师示意他起来发言。)
生:老师,我想把 “ 刘表 ” 的表演发挥一下!
师:请!
生:(装出一副黯然伤神的模样,捶胸摇头道)想我刘表不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菜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吗?唉! “ 谁知盘中餐,便宜刘备家 ” !(师生鼓掌,笑声四起)
师: “ 刘璋 ” 来表演一下!
生:我刘璋真是一个昏君呀!我不仅生性懦弱,而且不知体恤百姓,我手下的人才都去投奔明主了!看来我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摇头叹息)
(对于几位同学的表演,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从大家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出几位同学的表演都很到位。可以看出,曹操、孙权势力强大,诸葛亮认为不可争,不可图,而二刘昏庸懦弱,所以占领荆州、益州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刘表、刘璋就没有优势吗?
(短暂的阅读之后,有几个同学举手)
生:刘表的优势是身据交通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书上说 “ 荆州北据汉、沔 …… 此用武之国 ” ;而刘璋的地盘是 “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
师:不错!荆州身据要塞,兵家必争;益州物产丰饶,地势险固。那么,大家知道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拿下荆州、益州呢?
生:这样地势险要的交通要塞,物产富饶的宝地,谁不想占有呢?
师:对,这样的要塞、宝地就有占领的必要。我们再次明确一下曹、孙、二刘的势力情况。(分别点击地图上 “ 曹操 ” 、“ 孙权 ” 、“ 荆州 ” 、“ 益州 ” 等字样,依次出现对四人势力的概括。)
师:对于这四个竞争对手,诸葛亮替刘备制定了什么样的斗争策略呢?
生:要刘备不与曹操、孙权争锋,并且与孙权结为友好,先拿下荆州、益州。
师:这是最终目标吗?
生:最终要打败曹操、孙权。
师:然后呢?书上有没有说?
生:(学生看书,有人说)成就霸业,兴复汉室。
师:不错,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最终目标。对那些少数民族部落又该怎么办呢?
生: “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 。
师:谁能完整地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斗争策略?
生:(讨论后明确) “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 “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点击画面,出现诸葛亮制定的战略方针。再次点击画面,出现两个红色箭头,从荆、益两州向许昌运动,接着,红星闪动,出现 “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 的字样。)(形象直观的运动线路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作战策略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师: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除了表现在他制定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案上,还体现在他深知治国不光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要体恤百姓、任用贤能。大家能不能在书中找到这样的内容?同桌之间互相帮助,在书中找找有关的句子。
(大家齐心协力找到了答案: “ 贤能为之用 ”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
师:诸葛亮的这一思想如果用孟子的一句名言来说,应该是哪句?
生: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师:对,就是孟子强调的“人和”。刚才四位同学表演成功、同桌之间能很快找到答案,都是大家注重了 “ 人和 ” 作用的结果。
第三课时
三、龙争凤斗,互动生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领略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从上节课的讨论来看,诸葛亮是不是有惧强凌弱之嫌?
生:有一点。
师:能这么看吗?作者对诸葛亮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
生:肯定。
师:没错!那么,作者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我们进入 “ 谈古论英雄 ” 的环节。(点击鼠标,出现 “ 谈古论英雄 ” 的画面。明确要求:将男女生命名为 “ 龙队 ” 、“ 凤队 ” ,每队每次可起来一名同学谈一条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分析,答得有道理者,可分别点击 “ 龙队 ” 、“ 凤队 ” 字样,电脑将分别在两队下方出现红旗,比比哪队红旗多,也就意味哪队对诸葛亮的分析更准确、更透彻。)
( 学生讨论后,纷纷回答 )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对曹操、孙权和二刘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他知道避实击虚,先拿下二刘,使自己的势力逐渐强大后,再考虑对付曹、孙二人。
生:我觉得诸葛亮不是一个惧强凌弱的人,如果他是个 “ 惧强 ” 之人,他怎么会有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计划?他这是有头脑的表现。文章里不是说 “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吗?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攻打曹操的。
师:除了 “ 隆中对策 ” 这一部分,大家还可以看看其它段落。
(短暂的阅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分析的是第一自然段。首先,我认为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非常自信,试想一下,若没有真本事,他敢这么比吗?其次,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都认为是这样,可见不是瞎吹。
生:我有点不明白, “ 时人莫之许也 ” ,就是说当时世人都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也看过《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天才,那文章为什么还要写 “ 时人莫之许也 ” ?这不和崔州平、徐庶二人的说法自相矛盾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诸葛亮是不是有些自命清高,有些狂妄呢?大家同意哪种看法?
(学生开始争辩、讨论)
生:时人,我想是当时社会上的普通人,普通人怎么能发现高人的真正面目,我想诸葛亮是个深藏不露的人,他不夸夸其谈,四处张扬,一般人自然不知。
生:对!这说明他是一个沉稳的人、谦虚的人,要不徐庶怎么说诸葛亮是一条 “ 卧龙 ” 呢?
生:老师,我认为诸葛亮还是个美男子。(众人笑) “ 身长八尺 ” 说明诸葛亮一定是个高大魁梧的人。
生:文章结尾处刘备说 “ 孤之得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这也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师: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有几个问题我要问问大家:文章为什么要写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诸葛亮为什么要隐居田野?为什么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
生:诸葛亮隐居田野,我想可能是由于他的性格决定的,前面大家不是讨论了吗?诸葛亮是一个不张扬的人,他深藏不露,我想他的官瘾也不大。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我认为是在考验刘备是否诚心诚意。至于他为什么好为《梁父吟》,我没想出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想出来的?(学生摇头)
师:既然这样,我来补充一下。《梁父吟》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忧伤战争、乱的歌曲,诸葛亮借古抒怀,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
生:这么说,诸葛亮可以说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师:不错。他厌恶军阀混战,所以隐居田野,所以甘做一 “ 卧龙 ” 。后来,他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才决定出山辅佐刘皇叔。
生:这让我想到,许多人绞尽脑汁想升官发财,而诸葛亮却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身上有一种 “ 傲气 ” 、有一种 “ 傲骨 ” 。
师:你的思维极具发散性。没错,正如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所说: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他不想升官发财。诸葛亮对名利、对地位的淡泊,从 “ 白帝城托孤 ” 一节也能有所了解。当时,刘备临终将刘禅托付与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并且说,若刘禅扶不起,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可诸葛亮一直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绝无贰心。可见诸葛亮对名利的淡泊程度。
师:现在,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作者在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方法?(点击鼠标,出现描写方法的提示: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描写人物时,可对其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根据提示,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一学生代表起来发言。)
生: “ 隆中对策 ” 部分应该是对诸葛亮进行正面描写,重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开头和结尾处应该是侧面描写,以崔州平、徐庶的评价、推荐,和刘备对诸葛亮的认可,来从侧面烘托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显示竞赛结果, “ 龙队 ” 获胜。大家鼓掌祝贺。)
四、古今对话,拓展思维
(点击鼠标,出现下面文字: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师:假设我就是诸葛亮,你们会对我说些什么?
生:我会说,诸葛亮先生,你真了不起,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拥有像您一样的天才头脑?
生:那还用说,好好学习呗!(众人笑)
生:诸葛先生,我认为您看错了人。您的英明远见曾使得刘备能和曹操、孙权抗衡,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刘备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并没完全照您的意思去做,再加上刘禅昏庸无能,使您统一天下的计划落空。要是您去辅佐孙权的话,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种样子。
师:你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古人注重忠孝,一臣不侍二主;更何况刘皇叔对我有知遇之恩呢?
生:孔明先生,我认为您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您的健康。您若能重视这个问题,我想您会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留给后人,历史也许会因您而改变。
师:多谢你的关心!可是,为报先帝知遇之恩,我愿肝脑涂地。当然,若我能再活一次,我一定会注意养生之道。也希望你们能珍爱生命!
(教师小结,结束本节课的授课任务)
[ 教学反思 ]
一般来说,文言文学起来会让学生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所以,要想上好这一课,老师必须在课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以及设计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
总结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因为我准确地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 “ 激趣导入 ” 部分中的 “ 渔樵 ” 、“ 扁舟 ” 、“ 雪花 ” 、“ 三国地图 ” 、“ 古筝曲 ” 、“ 找位置 ” 等景物和环节,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 “ 天下三分 ” 的策略。在 “ 进入角色 ” 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 “ 团队精神 ” 的重要,这和诸葛亮 “ 隆中对策 ” 中所提倡的 “ 用贤 ” 有很多相似之处。 “ 龙争凤斗夺红旗 ” 的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 “ 主角 ” 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最后 “ 古今对话 ” 的环节,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使他们了解了古人与今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课堂要精彩,工夫在课外。这是我这堂课最深的体会。
隆中对教学反思7
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也就是写刘备前去拜访诸葛亮,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目的是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本文写的是“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简单说指的就是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
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即: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善于透过现状,掌握全局,,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
隆中对教学反思8
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三国地图”,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问题——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文言文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近年来,我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讨论阅读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一点收获,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隆中对教学反思9
《隆中对》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考虑到这一 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 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 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因为有七年级上册学过《出师表 》做基础,所以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 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 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
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 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 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 发性的引导语。
隆中对教学反思10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三国地图”,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问题——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文言文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弥补这一缺失,力争把每一课都上到最好。
隆中对教学反思11
教学依据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最早记载诸葛亮的篇章,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新课标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体会“记言”的史传写法
这篇文章对刘、诸葛二人会面的经过写得相当简略,大部分笔墨都用来写二人的对话,这种“记言”的写法是我国史传的特色,它降低了文章故事的情节性,但却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精神和思想反映得清晰明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特点。
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个性
“记言”写法有效地突出了诸葛亮的宏韬伟略和超群才干。他身居乡野而指点江山、定鼎天下。教学中,要能领会这种杰出人物的非凡之处,欣赏和追慕历史天空永恒星座的光彩。
学习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古代词语,尝试和练习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辨析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意义,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方式
推动合作学习
文言文的学习要加强诵读,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同伴互教、互读、互评、互议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推动学生形成合作学习习惯,指导多种方式的互助学习。
组织阅读比较
通过史传文学《隆中对》和小说《三国演义》(片段)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照中辨别和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了解它对小说等其他语言艺术方式的影响。
启发思考感悟
学习者的学习,不应该是教师的灌输和给予。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针对性的思考和感悟。教学构思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通过吟诗,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关注的目光逐步引到隆中和隆中对上。
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分享朗读疑难文
言语句,辨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词语存在的多种意义,辨析词语古今的变化,为深入阅读课文做进一步的铺垫。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引导学生理清刘备、诸葛亮二人对话的含义,重点品读诸葛亮话语的深刻含义和政治价值,体会其超群的政治智慧。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段),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段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
缭绕清流牵一脉——读物为活水,推舟
交流自己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印象和感受,布置学生搜集整理诸葛亮的故事的课外作业 。
课堂实录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师:“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份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轻松短小四句诗,却颂赞了《隆中对》里惊天动地的一桩事啊。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事。
师:你从这诗中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豫州”指的就是刘备,“卧龙”谁不知道啊,诸葛亮呗。
师:看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人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的事情和收获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啊。这首诗可不只是写到“茅庐三顾心相知”的佳话,写的还有“先生分鼎画图中”啊!
生:这几句诗是在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师:不错,正是写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天下大事一事。《隆中对》也就是在写这次诸葛亮如何“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随着陈寿的《三国志》去回访那一次令后人赞叹不已的会面吧!
文从旬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一会儿大家共同解答。(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长句如“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
师:本文长句不多,朗读起来比较顺畅。那我们就重点来扫除一下理解上的障碍。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理解大致的含义,概括一下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如果不太理解的词句,就标记下来,我们共同讨论。(师范读)
生: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这个诸葛亮的基本情况,第2段是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事,第3、4段写三顾茅庐见面后的一番对话,第5、6段写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感受。
师:这位同学已经把文章的大意逐层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文章中还有哪些词句你不太理解,请提出来向大家请教。(学生就“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语句的理解提出质疑在同学中进行讨论和解答)
师:扫除了阅读的障碍,让我们回到阅读的主阵地上来,欣赏这为后人景仰的会面。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师:隆中对的关键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这番对话是否确实让刘备有如获至宝之感呢?如果让你通过阅读来判断这一点,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生1:我会分析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生2:我会分析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生:还可以观察刘备在隆中会面前后对诸葛亮有怎样的变化。
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中选择一个阅读任务和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小组,认真阅读课文,共同发现,一会儿,结合原文或者你了解的资料把你们的收获谈出来让大家鉴别和分享。(生分组,自由阅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重点参与从“诸葛亮的筹划是否有道理”的角度来思考的同学的讨论)
生:我们是从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这个角度来阅读的。我们共同阅读了第4段,感到诸葛亮的分析是面对现实、讲求实际的。
师:为什么说是“面对现实”的呢?
生:诸葛亮分析了刘备面临的现状只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占领荆州和益州。因为,背面的曹操十分强大,“已拥有百万之众”,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舆论优势;而东边的孙权,“国险而民附”,也是很难战胜的。而荆州的占领者“不能守”,益州的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最适合刘备去发展。
师:为什么说诸葛亮的分析是“讲求实际”的呢?
生1:诸葛亮指给刘备的出路是一个退可守,进可攻的地方。益州拥有有利的地形条件——“岩阻”,可很好地“内修政理”,而荆州四通八达,是“用武之国”,“天下有变”则可以“向宛、洛”,益州之军也可以“出于秦川”。这样的政权所在地可谓攻守兼备。
生2:我们是从“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的角度来看的。刘备在寻找诸葛亮时已经是一败再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有一块稳定之所,而自己又无计可施,就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的分析指明了他的出路。
生3:我们感到刘备在与诸葛亮会面前后的态度变化明显。先前,刘备对诸葛亮还有轻视之心,在别人推荐时,根本就没有打算去请,只是说了句:“君与俱来”;在徐庶的劝告下才发生了变化。三顾茅庐之后,与诸葛亮情感“犹鱼之有水”,显得十分欣喜和满足。
师:大家的发言都说明诸葛亮隆中一席话确实有充分的价值。除了像刚才同学们谈到的那样解决了刘备安身之所外,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呢?我们再听听这段谋略,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和课文,辨别出这番话中还有哪一条治国良策?(师朗读)
生:诸葛亮还向刘备提出了“与孙权联合”的思路一“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师:这条谋略有什么价值呢?结合课文的分析谈一谈。
生: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依靠单个力量是难以应付的。
师:“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也正是诸葛亮谋划的“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关键所在。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师:刚才我们阅读了晋代史籍《三国志》里的隆中对,明代的罗贯中以此作为影子,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小说里的文字,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呢?(下发小说片段,学生阅读,讨论)
生: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了,而且从很多细节上进行了文学加工,而史籍很少注意事件发展中的细节,但是对人物的语言表述得十分详细。
师:把事件的经过简略带过,但把人物的语言记载得十分详尽,这是我国史书记实的一种方式,成为“记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史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生讨论)
生:清楚地记下历史人物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人物的思想。
师:那,小说有更多的细节描绘和加工的写法有什么作用呢?
生:读起来有吸引力。
师:大家一定更喜欢读这段摘出来的小说喽。那我们就来看看它在史籍纪录的事实基础上做了哪些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
生1:小说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就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
生2: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特别是张飞,开始大骂诸葛亮是“村夫”,还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后来又一再忍耐不住要耍横,这样就衬托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
师:课文里有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衬托手法呢?
生l:有。课文最后两段中写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日益密切时,“关羽、张飞不悦”,此时刘备放下三人过去长期形成的友谊,表明自己“有孑L明,犹鱼之有水“。这个细节有力衬托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
生2: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生3:诸葛亮推辞刘备,并不是真的推辞不受,而是试探刘备邀请自己的诚意罢了。
师: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的感受呢?
生:“玄德日:‘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日:‘愿闻将军之志。”’当刘备一再恳求的时候,诸葛亮就改变了态度。
师:课文中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呢?你从哪些话语中感受到这些特点?
生1:课文中的诸葛亮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他为刘备确定政治路线时的一番话分析非常深刻。此外,诸葛亮给人的印象还有孤傲的特点,这可以从课文两处地方看出来:一是第l段中写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时人莫之许”,只有少数几个朋友了解。常人不了解他的才干,说明他很少与常人接近,当然就难以被大家所熟悉了。
生2:诸葛亮的孤傲还有一处体现,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他不像有的人追名逐利,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求荣。
师:想不到,通过小说的启发,我们还得到了对史籍中的人物的很多新发现。读了《隆中对》,读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段精练的话表达你对他的感受。
缭绕清流牵一脉——课外为活水。推舟
生1:诸葛亮神机妙算,深谋远虑,沉着果断,战无不胜,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代名词和化身。
生2:诸葛亮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悲剧,他为刘氏王朝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然而懦弱无能的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他不仅不能继承他父亲的宏图伟业,而且连自己的德性都不能约束好,最终成为别人的阶下囚,让诸葛亮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历史好像给超凡脱俗的诸葛亮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
生3:他有空城计退敌的镇定,有草船借箭的神机,有七星坛借风的诡异,有挥泪斩马谡的柔情,有火烧赤壁的刚毅,有三气周瑜的尖锐,……他,诸葛亮,一生就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师:我发现大家对诸葛亮的感受,很多都来自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而历史中那个真实的诸葛亮呢?他就隐藏在我们熟悉的这个诸葛亮之后。不过,不要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诸葛亮。让我们多多搜集和整理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诸葛亮”成为最精彩的一个吧。
教学反思
本文文字较为平易,学生的合作学习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对比阅读对彰显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 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的表达水平和思维视角.
隆中对教学反思12
《隆中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前面已经学习了《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后面还要学习《出师表》。考虑到这一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
有七、八年级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本教学设计有不足之处;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再认真设计启发性的引导语
隆中对教学反思13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弥补这一缺失,力争把每一课都上到最好。
王棣
隆中对教学反思14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老师在讲台上一字一句一段的讲解分析,学生在下面拼命的记、课后使劲的背,似乎做到了文言文教学中常说的“字字理解、句句过关”,其实不然,学生最多是死记了老师讲解的字词的意思,真正课文的内涵与精髓一点都没尝到。原因是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但让学生学不懂文言文,更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于是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通过问题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到人物的心灵。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在导入中先给大家讲了几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再用多媒体展出“三国地图”,这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看到大家的兴奋点与课文接轨了,就适时地抛出几个问题,要大家带着问题自行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讨论,把握好故事情节尤其是人物形象,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等会全班一起解决。气氛就更活跃了,除了解决了我预先设置的问题,学生还生成了好多新问题。
接下来就要看看学生对人物的.把握了,我设置了“角色演读”的教学环节,
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
看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我也灵机一动,临时添加一个环节——“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问题——活动”学习法,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觉到学文言文不但不难,还很有趣。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第三篇:隆中对教学反思
隆中对教学反思
隆中对教学反思1
今天第三节是我班的公开课,上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社会行为》。说句实话,感觉这节课不适合进行公开课,感觉本节课表演性不强,或者说老师不好上。但是教学进度恰好在这里,只好就这一节课的内容,毕竟课堂主人是学生。
121课改模式改变以前教师的讲为主,注重学生的学,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课堂节奏感觉还不错,一节课还比较顺利。但是感觉这节课还是有不满意的几个地方。
一是概念讲解不到位。本节课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社会行为的特征和通讯。书中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社会行为的特征”,事实上是不够的。如果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具有社会行为动物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分享,或者老师列举一些事例,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社会行为的特征,可能会更好一些,在此基础上拓展出分工、合作和竞争意识等。在讲解“通讯”这个概念的时候讲解不够透彻。没有注意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完以后并举例说明哪些属于动物的通讯,那些不是动物的通讯,在进一步探讨信息交流的方式会更好。二是难点突破不是很好。本节课的难点是: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两个突破不是很好,后来想一下可以通过小品形式(学生看到词语用比划的形式来让另一个学生猜测的意思,一个学生往下一个学生传递)来说明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互动性、效果会更好。
三是在设计导学案中有两个地方需要商榷。就是预习案中有一个题:6、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多种多样,教材中探究“蚂蚁的通讯”和P42科学家的故事“珍妮·古多尔和黑猩猩交朋友”分别主要运用了和。这个题难度偏大。第二个题就是检测案中:9、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由蚂蚁组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这是刘邦手下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大字,招来许多蚂蚁,项羽不知是计,而中计身亡。
(1)、蚂蚁能够按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蚂蚁喜欢。
(2)、蚂蚁之间靠传递信息。当侦查蚁发现食物后,会在返巢的路上留下,返巢后向其他蚂蚁做出动作,其他工蚁收到这种信息后,会沿路寻着去搬运食物。难度有点大学生不好答。
(3)、蚂蚁是靠头部的触角嗅到气味的,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还能搬运食物吗?,原因是。
(4)、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行为特征的动物。
最后是为了符合121课改模式,后面检测案中时间稍显较多,时间分配不合理。
正因为有不足,才有下一次做得更好。
隆中对教学反思2
[ 教学目标 ]
1 、了解 “ 隆中对策 ” 的核心,明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及根据,并学习文章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的写作手法。
2 、学习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的写法,领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
[ 教学设想 ]
1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
2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 教学准备 ]
本案例记录的是第二、三课时的授课内容。
在正式授课前一星期,可布置学生课余阅读《三国演义》中一些描写诸葛亮的精彩片段,对诸葛亮的性格、才能、人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利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培养其较好的文言语感,并借助课下注释或一些古译今之类的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昏下的古城背景前,大江滚滚东去,一渔夫撑一扁舟划过。同时,在悠扬的古筝乐曲的烘托下,《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缓缓出现)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老师带头,学生齐声诵读)
师:一位退隐江湖的高人,或闲情垂钓,惯看秋月春风;或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开怀畅饮,笑谈古今往事。许多的人事已随滚滚江水飘然而逝,而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却如同璀璨的明星长留于人们的心中。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隆中对》中的诸葛亮。今天,我们也来笑谈一把《隆中对》。(点击画面,出现课题。)
(画面切换到刘关张 “ 三顾茅庐 ” 的图片,图片的前景制作成雪花漫天飞舞的动画效果)
生:(倍感新鲜、交头接耳)呀!下雪了!
师:《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故事之一 “ 三顾茅庐 ” 大多数同学都听过、看过,谁来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一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番)
师:由于刘备的诚心拜访, “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 的诸葛亮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特点,对发展前景作出了天才的预见,这就是有名的 “ 隆中对策 ” ,后人也称它为 “ 隆中对 ” 。(点击画面,出现相关文字简介。)
(再次点击鼠标,出现三国时期的战略形势示意图 , 展示出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的势力范围。)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指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大致在什么位置?谁来指指?
(几个学生上来指点,但不是很准确。)
师:(指着地图上的 “ 夏口 ” )汉朝末年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叫 “ 夏口 ” ,属于荆州管辖,刘表
是荆州牧,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长。我们孝感就在夏口的西北面。
生:噢,原来《隆中对》里讲的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这啊!( “ 找位置 ” 的环节一下子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学生啧啧连声,气氛渐渐活跃。)
二、进入角色,积极探究
(先布置学生齐读文章核心部分 ----“ 隆中对策 ” ,即文章第 4 自然段,教师纠正字音错误、停顿不当的毛病)
师:读完了课文,接着我想请四位同学来扮演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曹操、孙权、刘表、刘璋,我们来进行一个表演,谁来试试?
(几个大胆的学生跃跃欲试,高高地举起了手。指定了四位同学后,再开始布置任务。)
师:假设你们就是曹操、孙权、刘表、刘璋,请你们分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说出来,记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最好能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和神态来表现。大家先快速看课文,旁边的同学可以为这四位同学出谋划策。作战最有利的条件是 “ 人和 ” ,这四位同学可要好好利用啊!
(学生开始通读课文,接着就开始小声交谈,渐渐声音大起来,甚至有人在指手画脚。几分钟后,大家示意已经准备好了。)
师:好!下面我们先请 “ 曹操 ” 来表演!(底下有学生笑)
生:我曹操拥兵百万,皇帝小儿还在我手里,我利用皇帝可以号令各诸侯,没多久,我就要一统天下!
师:注意神态!再来一遍!好不好?
( “ 曹操 ” 想了想,然后故作昂首挺胸状,拍拍胸脯,又表演了一番。)
师: “ 曹操 ” 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把曹操的不可一世、骄横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师:很好!下面请 “ 孙权 ” 来表演!
生:(语速较缓慢)我孙权在势力上虽然比不过曹操,但我们据有长江天险,从我父兄到我已经历三朝,而且我们地势险要,百姓归顺。敌人要想攻打我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师: “ 刘表 ” 呢?
生:唉,想我刘表身为荆州牧,却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惭愧呀惭愧!
(另外一男生举手,老师示意他起来发言。)
生:老师,我想把 “ 刘表 ” 的表演发挥一下!
师:请!
生:(装出一副黯然伤神的模样,捶胸摇头道)想我刘表不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菜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吗?唉! “ 谁知盘中餐,便宜刘备家 ” !(师生鼓掌,笑声四起)
师: “ 刘璋 ” 来表演一下!
生:我刘璋真是一个昏君呀!我不仅生性懦弱,而且不知体恤百姓,我手下的人才都去投奔明主了!看来我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摇头叹息)
(对于几位同学的表演,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从大家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出几位同学的表演都很到位。可以看出,曹操、孙权势力强大,诸葛亮认为不可争,不可图,而二刘昏庸懦弱,所以占领荆州、益州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刘表、刘璋就没有优势吗?
(短暂的阅读之后,有几个同学举手)
生:刘表的优势是身据交通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书上说 “ 荆州北据汉、沔 …… 此用武之国 ” ;而刘璋的地盘是 “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
师:不错!荆州身据要塞,兵家必争;益州物产丰饶,地势险固。那么,大家知道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拿下荆州、益州呢?
生:这样地势险要的交通要塞,物产富饶的宝地,谁不想占有呢?
师:对,这样的要塞、宝地就有占领的必要。我们再次明确一下曹、孙、二刘的势力情况。(分别点击地图上 “ 曹操 ” 、“ 孙权 ” 、“ 荆州 ” 、“ 益州 ” 等字样,依次出现对四人势力的概括。)
师:对于这四个竞争对手,诸葛亮替刘备制定了什么样的斗争策略呢?
生:要刘备不与曹操、孙权争锋,并且与孙权结为友好,先拿下荆州、益州。
师:这是最终目标吗?
生:最终要打败曹操、孙权。
师:然后呢?书上有没有说?
生:(学生看书,有人说)成就霸业,兴复汉室。
师:不错,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最终目标。对那些少数民族部落又该怎么办呢?
生: “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 。
师:谁能完整地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斗争策略?
生:(讨论后明确) “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 “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点击画面,出现诸葛亮制定的战略方针。再次点击画面,出现两个红色箭头,从荆、益两州向许昌运动,接着,红星闪动,出现 “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 的字样。)(形象直观的运动线路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作战策略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师: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除了表现在他制定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案上,还体现在他深知治国不光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要体恤百姓、任用贤能。大家能不能在书中找到这样的内容?同桌之间互相帮助,在书中找找有关的句子。
(大家齐心协力找到了答案: “ 贤能为之用 ”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
师:诸葛亮的这一思想如果用孟子的一句名言来说,应该是哪句?
生: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师:对,就是孟子强调的“人和”。刚才四位同学表演成功、同桌之间能很快找到答案,都是大家注重了 “ 人和 ” 作用的结果。
第三课时
三、龙争凤斗,互动生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领略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从上节课的讨论来看,诸葛亮是不是有惧强凌弱之嫌?
生:有一点。
师:能这么看吗?作者对诸葛亮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
生:肯定。
师:没错!那么,作者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我们进入 “ 谈古论英雄 ” 的环节。(点击鼠标,出现 “ 谈古论英雄 ” 的画面。明确要求:将男女生命名为 “ 龙队 ” 、“ 凤队 ” ,每队每次可起来一名同学谈一条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分析,答得有道理者,可分别点击 “ 龙队 ” 、“ 凤队 ” 字样,电脑将分别在两队下方出现红旗,比比哪队红旗多,也就意味哪队对诸葛亮的分析更准确、更透彻。)
( 学生讨论后,纷纷回答 )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对曹操、孙权和二刘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他知道避实击虚,先拿下二刘,使自己的势力逐渐强大后,再考虑对付曹、孙二人。
生:我觉得诸葛亮不是一个惧强凌弱的人,如果他是个 “ 惧强 ” 之人,他怎么会有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计划?他这是有头脑的表现。文章里不是说 “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吗?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攻打曹操的。
师:除了 “ 隆中对策 ” 这一部分,大家还可以看看其它段落。
(短暂的阅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分析的是第一自然段。首先,我认为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非常自信,试想一下,若没有真本事,他敢这么比吗?其次,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都认为是这样,可见不是瞎吹。
生:我有点不明白, “ 时人莫之许也 ” ,就是说当时世人都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也看过《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天才,那文章为什么还要写 “ 时人莫之许也 ” ?这不和崔州平、徐庶二人的说法自相矛盾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诸葛亮是不是有些自命清高,有些狂妄呢?大家同意哪种看法?
(学生开始争辩、讨论)
生:时人,我想是当时社会上的普通人,普通人怎么能发现高人的真正面目,我想诸葛亮是个深藏不露的人,他不夸夸其谈,四处张扬,一般人自然不知。
生:对!这说明他是一个沉稳的人、谦虚的人,要不徐庶怎么说诸葛亮是一条 “ 卧龙 ” 呢?
生:老师,我认为诸葛亮还是个美男子。(众人笑) “ 身长八尺 ” 说明诸葛亮一定是个高大魁梧的人。
生:文章结尾处刘备说 “ 孤之得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这也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师: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有几个问题我要问问大家:文章为什么要写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诸葛亮为什么要隐居田野?为什么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
生:诸葛亮隐居田野,我想可能是由于他的性格决定的,前面大家不是讨论了吗?诸葛亮是一个不张扬的人,他深藏不露,我想他的官瘾也不大。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我认为是在考验刘备是否诚心诚意。至于他为什么好为《梁父吟》,我没想出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想出来的?(学生摇头)
师:既然这样,我来补充一下。《梁父吟》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忧伤战争、乱的歌曲,诸葛亮借古抒怀,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
生:这么说,诸葛亮可以说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师:不错。他厌恶军阀混战,所以隐居田野,所以甘做一 “ 卧龙 ” 。后来,他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才决定出山辅佐刘皇叔。
生:这让我想到,许多人绞尽脑汁想升官发财,而诸葛亮却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身上有一种 “ 傲气 ” 、有一种 “ 傲骨 ” 。
师:你的思维极具发散性。没错,正如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所说: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他不想升官发财。诸葛亮对名利、对地位的淡泊,从 “ 白帝城托孤 ” 一节也能有所了解。当时,刘备临终将刘禅托付与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并且说,若刘禅扶不起,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可诸葛亮一直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绝无贰心。可见诸葛亮对名利的淡泊程度。
师:现在,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作者在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方法?(点击鼠标,出现描写方法的提示: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描写人物时,可对其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根据提示,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一学生代表起来发言。)
生: “ 隆中对策 ” 部分应该是对诸葛亮进行正面描写,重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开头和结尾处应该是侧面描写,以崔州平、徐庶的评价、推荐,和刘备对诸葛亮的认可,来从侧面烘托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显示竞赛结果, “ 龙队 ” 获胜。大家鼓掌祝贺。)
四、古今对话,拓展思维
(点击鼠标,出现下面文字: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师:假设我就是诸葛亮,你们会对我说些什么?
生:我会说,诸葛亮先生,你真了不起,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拥有像您一样的天才头脑?
生:那还用说,好好学习呗!(众人笑)
生:诸葛先生,我认为您看错了人。您的英明远见曾使得刘备能和曹操、孙权抗衡,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刘备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并没完全照您的意思去做,再加上刘禅昏庸无能,使您统一天下的计划落空。要是您去辅佐孙权的话,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种样子。
师:你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古人注重忠孝,一臣不侍二主;更何况刘皇叔对我有知遇之恩呢?
生:孔明先生,我认为您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您的健康。您若能重视这个问题,我想您会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留给后人,历史也许会因您而改变。
师:多谢你的关心!可是,为报先帝知遇之恩,我愿肝脑涂地。当然,若我能再活一次,我一定会注意养生之道。也希望你们能珍爱生命!
(教师小结,结束本节课的授课任务)
[ 教学反思 ]
一般来说,文言文学起来会让学生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所以,要想上好这一课,老师必须在课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以及设计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
总结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因为我准确地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 “ 激趣导入 ” 部分中的 “ 渔樵 ” 、“ 扁舟 ” 、“ 雪花 ” 、“ 三国地图 ” 、“ 古筝曲 ” 、“ 找位置 ” 等景物和环节,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 “ 天下三分 ” 的策略。在 “ 进入角色 ” 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 “ 团队精神 ” 的重要,这和诸葛亮 “ 隆中对策 ” 中所提倡的 “ 用贤 ” 有很多相似之处。 “ 龙争凤斗夺红旗 ” 的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 “ 主角 ” 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最后 “ 古今对话 ” 的环节,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使他们了解了古人与今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课堂要精彩,工夫在课外。这是我这堂课最深的体会。
隆中对教学反思3
《方程的意义》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概念教学是一种理论教学,理论性、学术性较强,往往会显得枯燥无味,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基础教学,是以后学习更深一层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的知识支撑,因此这节课我重视了概念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与概念形成的自然性。这节课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数学教学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要让学生乐学、好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结合这节课,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看法:
一、猜数字游戏导入,激趣揭题
课开始前,先来做一个抽扑克牌猜数字的游戏,老师通过了解学生利用扑克牌上的数字“先乘2,再加上3,用所得的和乘5,最后减去25”得出的结果是50,很快猜出学生抽到的扑克牌是6。此时学生表现的很惊奇,此时,老师问“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猜得这么准这么快吗?是数学王国的”方程“帮了老师的忙。你想知道什么是方程吗?咱们就先从它(出示天平)学起。”游戏的方式激起学生对方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本课最后一环节的“游戏揭密”不仅沟通了数学活动之间的联系,更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方程作为一种数学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二、合作交流,总结概括
通过天平的演示:认识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在这个环节要充分发挥低视的动手能力,注意了对学困生的引导,在这个方面给学困生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天平,起码让他们对天平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天平的观察得出许多式子。让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式子进行分类,得出等式的概念,通过比较等式与方程,以及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得出方程的概念,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实际情景中列出等式和不等式,让学生用数学的符号把要说的话(两件事情等价)表达出来,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的简洁方式表达生活现象的过程,不仅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方程的表现形式,更渗透了建模思想。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回归生活,体会方程
让抽象的方程定义融入一种生动的思辨情境中,使学生在对“被墨迹掩盖了的式子是不是方程”的合理解释中,形成对方程外部特征的深刻印象。不仅为检验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思考空间。学生不仅展示了学习的结果,感知了方程的多样性。同时在对自己所列方程的一一判断中,加深了对方程意义本质的理解。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四、在“看”“说”和“写”中体会方程
当方程的意义建立后,我让学生观察一组式子判断它们是不是方程,通过判断说明这些式子为什么是“方程”,为什么“不是方程”,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再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展示自己写的方法。
五、实际运用,升华提高
设计了闯关比赛摘智慧星的练习形式,展开练习。在练习设计中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使学生对于方程意义的理解更为深刻,特别使让学生自由创作方程这一练习题,既让学生应用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课时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学习方式,利用课本的静态资源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数学情景动态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归纳,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自己探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突出得不够。对方程的定义中“含有未知数和等式”这两个必要的条件强调不到位,导致学生在选择题时有个别学生把y+24选择为方程。
2、对学生“说”的训练不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表述的机会。
3、自己的课堂语言还不够准确、不够丰富,有待于提高。
经常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才有不断的进步,也才能将遗憾降到最低点。
隆中对教学反思4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三国地图”,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问题——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文言文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弥补这一缺失,力争把每一课都上到最好。
隆中对教学反思5
《隆中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前面已经学习了《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后面还要学习《出师表》。考虑到这一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
有七、八年级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本教学设计有不足之处;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再认真设计启发性的引导语。
隆中对教学反思6
一、朗读中感知: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学《石榴》这课时,没有用繁琐的串问让学生被动地去回答,而是通过精当的提问,实物的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在有层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读过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首先,我让学生默读全文,设计了几个简短、精当的提问,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个季节?石榴有什么特点?同时相机板书:春天,叶;夏天:花;秋天:果;接着又设计三个层次的读,第一次是学生的自渎,边读边想石榴叶、花、果的样子,有什么特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字读、自悟;第二次是让学生边听同学读,边看插图,视听结合,使学生对石榴的样子有形象、直观的感受;第三次是通过实物的演示,教师引谈,师生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
二、表达中领悟:
在学生通过多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如课文中写花时有这么一段话“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在教学这部分时,老师不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让学生读中领悟,“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一双双小手如林般树起,有的同学说:“小喇叭”写出了花的形状。有的同学说:“正鼓着劲在吹呢。”讲花开得多,开得旺。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同学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状,涨红了脸,摇摆着头,多么像一朵朵美丽的石榴花,学生对这样形式的表达、领悟非常感兴趣,同时也让老师感受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有一颗灵动的心。
隆中对教学反思7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按照“夕阳西斜——下沉——躲到西山背后”的顺序,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让心灵穿梭于在美丽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文字之间,孩子们用眼睛去观察夕阳,用大脑去想象夕阳西下的美景,让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感受夕阳的神奇魅力,深入体会夕阳慢慢下沉时的变化和不同的美,一起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太阳西斜的景象,我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体味“刺眼的光芒”,启发学生与中午时太阳的光芒相比较来领会。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连绵起伏”的含义,我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孩子深入感知、体会西山的连绵起伏。我还带领学生用手指比画群山“连绵起伏”的样子,使动手、动口、动脑结合起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的形象,也同时体会了西山日落的壮丽景观。
课文第三、四段重点体会太阳下沉时自身及其周围云朵色彩的变化并感受夕阳落山后留在天边的霞光的“灿烂”景象。我先让学生自学文本,有选择性地品悟语句,通过课件展现落日的景观,进一步将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直观影像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方式感受到晚霞的多彩、霞光的灿烂,感悟夕阳的美。并通过进一步朗读、体验,深入感受夕阳的美丽。
我认为本课有特色的一个方面是利用简笔画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能使学生对夕阳西下的过程变得更形象、易懂。
其次,多媒体的适当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课件表现夕阳落山全程中太阳位置、颜色的变化以及周围事物的变化。调动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感悟,并用自己语言的表述,这一过程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语言能力,同时也使“夕阳西斜——下沉——落山”的过程,由文字转变成图像,由抽象转变为直观,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体验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使他们能更真切地感受课文中所蕴涵的感情。在指导学生朗读《夕阳真美》一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需要,采用了个别朗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或读句,或读段,或读全文等多种朗读形式,并且注重读前指导与读后品评,努力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品评中进行情感的体验和熏陶。如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句子看来平淡,但用词传神,含义也深。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连绵起伏、壮丽”这些词的字面含义,然后联系生活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品词析句,体会文中所描述的夕阳下山时周围景色的美,那种动态、颜色变化的美,在指导朗读时自然而然地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
这节课还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比如在背诵第2、3、4自然段时,我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背给大家听,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背诵,学生于是学得更加主动,读得更加投入了。在背诵课文时配合课件出示的三副图,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背诵自然、流畅而不费力,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从学生一个个声情并貌的神态中,我感受到他们的确被这么美的夕阳所吸引了。
在教学中,觉得有以下几点不足的地方:
1、教师的过渡语言不够优美,这是篇美文,教师的语言如果也能够更富有诗情画意就更能感染学生。
2、在指导朗读方面,教师对于朗读的指导还不到位,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单调,还没有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3、在课文刚开始让学生自读课文时,提出的自读要求:太阳的位置和它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在太阳的映照下,景物又有什么变化?可以一边读一边把你找到的地方用笔圈圈划划。教师只是简单地说了一遍,有的学生没有听清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教师其实可以在做课件的时候把这些要求打出来,上课时出示出来。
4、总结课文时,对课题“夕阳真美”挖掘得太深。没有充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其实只要点到为止。在这一环节花的时间比预期的多了些,以至于最后教学生字这一环节匆匆带过。
一节课上下来,仔细琢磨有有特色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知道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将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隆中对教学反思8
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本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增加人生阅历,激励他们从小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凡卡》一文是俄国文豪契科夫优秀短篇小说。它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比凸显。而在本文教学中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长文短教?”,第二如何体现对比凸显的写作手法?第三文章末段暗示的写法如何讲明?为此,我是这样设计来解决这三个难题的。教学中还存在有些重点句子读得少,学生体会不够,教师不够放手。
隆中对教学反思9
记得曾在一本教学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实践反思=成长。在教中反思,在学中反思,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收获。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反省,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概括,不反思,他就很难不断提高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得到一定的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这就也需要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我一般会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撰写自己的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的反思。我在每次数学课结束时,都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回味。我认真思考哪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没有掌握,哪一个知识点讲的不是很顺利,哪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很好地解决。通过长时间坚持,我发现自己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并对教学问题有了较深层次的思考。例如我教的是两个班的数学,常常发现不论我课前做怎样的准备,讲完两个班课后,总感觉第二个班的课,总比第一个班强,原因就在于每上完第一节课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在处理某些问题的方式上都会作出调整,从而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课堂上的疏漏、失误,在下一节课都会加以关注,经常性的反思,把这些“智慧的火花”记录下来,并进行探究和剖析,确实使我的教学少走了许多弯路。
2、作业效果的反思。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错误,师生都应积极关注,要对错误进行反思,分析错误的根源,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吸取教训,以提高解题能力。小学生数学作业出错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认真分析这些错误的原因,概括起来: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不科学,讲课步骤与思路不清晰,没有把握住重点、难点,作业要求不规范等;二是学生听课不认真,对学习的知识不理解,课堂知识没巩固,影响了新知识学习,或者做题步骤不规范,审题失误等。面对小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让他们明了错误之所在,知晓错误的原因,从而真正获得正确知识。
下面请允许我以一个教师的视角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计算错误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平时我们在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同事们抱怨:“这些题,我都评讲好几遍了,强调了又强调,可是这次考试,错的人还是很多,这些学生真是没法教了。”其实试想想老师讲得多,讲得透,学生就能听懂吗?就能真正理解吗?往往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如坠云雾,对于学生的错题,教师只注意娴熟地解题,却不重视学生错误思维的过程疏导,学生就悟不出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即使课上听懂了,课后遇到新题型便又无所适从,以致错误再犯。
不要说不认真计算错误是学生的通病。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计算时,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否则将会出现错误。例如当学生学完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后,有部分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学生依然先算前面的加法,再算后面的乘法。我一开始也会认为是学生在计算时粗心,不够认真,因此要求学生上课要如何如何地认真听讲,练习时要如何如何的细心。可是如果仔细分析他出错的原因,就会发现并不是来自粗心,而是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只是机械地模仿以前所学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知识。因此,在要求学生订正时,不能只要求学生“认真,认真,再认真。”而应先让学生对计算的结果进行质疑,然后再出示正确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明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这样学生在进行改错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错误原因,又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又如,在教学笔算除法时有的学生列了和加减乘法一样的竖式。笔算除法是学生系统学习除法的开始,在这之前,学生通过学习表内除法,已经初步了解笔算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因此像这样的列式在他们认为也没有什么不妥,甚至在他们认为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虽然学生具备了口算除法的基础,计算结果也是对的,但这种计算方法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当我们要这些做错的学生进行改正时,他们是无法从算理上来解释错误原因的。我们要逐步引导他们分析,谈谈为什么除法竖式不能像加减乘法竖式那样写的原因,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当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教学工作,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都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找出错误规律,并加以解决,把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
总之,通过这几年来撰写使我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能将我在课堂上的意外收获、得心应手、一吐为快;它能把我的失误记载成文,作为前车之鉴;它能让感性的实践升华成理论性的经验,从而使我在教学中得到更深刻的历练……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
隆中对教学反思10
1、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集体备课显得特别重要。集体备课重在集体的交流和研讨,这是提高备课质量、节省时间的最好的方法。我们要确实做到个人自备──集体交流──个人整理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一次备课都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同时强调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制作课件,让师生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2、新课程提倡开发课程资源和活用教材,但是开发课程资源不能冷落教材。四个省份的课改实验区唯一政治教材统一采用人教版,所以在重视教材的前提下用好教材,学会拓展教材,但是不能过早、过多和无限地补充教学内容。
3、活动设计中,要从新的教材观、学生观出发,并且结合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遵循相应的科学性、操作性、开放性等原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使活动课更具有实效性。
4、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认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不确定因素将大大增加,这对我们教师的应变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形成严峻挑战。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做“教书匠”,更要做新课程的“研究员”。我们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自觉地更新观念,主动、积极地投身于教育创新的研究和实践之中,与时俱进,才能走在课程改革的前例。
隆中对教学反思11
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也就是写刘备前去拜访诸葛亮,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目的是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本文写的是“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简单说指的就是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
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即: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善于透过现状,掌握全局,,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
隆中对教学反思12
文言文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一词多义、实词、虚词的用法等。然而这种规律的获得不应完全由教师讲解,而应该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建构起文言语感。本次自主听课周我执教的《郑人买履》就是本着这个原则设计的
开课初,我和学生通过交流预习感受,探讨总结文言文四步学法::读准、读通、读懂、背诵。即一、借助工具书和范读读准字音;二、借助范读模范断句读通句子;三、借助译文、注释小组合作读懂原文;创设情境,感悟品味,探究寓意;联系生活,明理养性;四、背诵积累,课外拓展。
一、交流感受、探讨学法。
开课时交流预习感受,既可了解学情解除其畏难情绪,又利于共同探究学法拉近了教师和学生间的感情,使课堂一开始就洋溢着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
二、初读课文,感受方法。
找到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文言文中有些异音字,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如《郑人买履》中“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一句的“度”不读“dù”而应读“duó”。“宁信度”一句中的“度”应读“dù”。初读文言文,我让孩子们先对照范读标记易错字,交流正音后模仿范读断句自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为止,从中感受读文言文的方法。轻松巧妙地解决了读通、读顺文言文的问题。
三、读懂原文,感悟品味。
北师大教材五年级文言文是原文+译文,没有一个文言字词的注释。细读课文时,学生在理解中遇到困难教师就要予以帮助。特别要对疑难字词提供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意。鼓励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联系上下文,去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内容,说清楚,以达到读懂文言故事的目的。当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了文言故事内容,品出其中的味道、思想感情后,这时再进行个性化的诵读,孩子们定会读得抑扬顿挫,有滋有味。但是,由于课前学生预习没有做充分,这节课我的教学进程亦未没有把握好,诵读不扎实以至于没有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这个做容易出彩的环节。
四、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其实,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虚词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我们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虽然没必要告诉学生其定义,但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郑人买履》中的“度”前后意思不同,一个作“尺码”讲,另一个当讲“量”,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在教学中,碰到此情况,决不放过,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在《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小故事出现五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但几个“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有动词“去”的意思,有名词“尺码、脚”的意思,情况比较复杂,教学时学生先找出所有带“之”的句子,然后弄清楚分别是什么意思,最后通过分类汇总,在全班进行交流,得出“之”有两种用法:1、代表某种事物;2、去、往。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综合比较、触类旁通,才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之目的。
五、启迪思维,明理养性。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既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更说明了古人读书的追求——读书志在明理。《郑人买履》这则文言小故事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学生在读熟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之后,要把读书与个人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鼓励他们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谈一谈故事中告诉人们的道理,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受到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阅读质量。
六、背诵积累,扎实基础。
背诵文言文是语文素养的积累之一。短小的文言文寓言故事精炼、生动,节奏明快,内容深刻,有丰富的内涵正是中华悠久文化的传承之作,是祖国语言文化的优秀遗产。教学时,孩子们熟读成诵,会为今后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对于语言的积累和接受文化熏陶都大有裨益。教学时,我设计让孩子们依据故事提纲讲述文言文故事以达到当堂熟读成诵之目的,可惜的是因为时间不够没有实施。
七、走进作者,课外拓展。
在读熟读懂,感悟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后,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韩非子文言小寓言,进一步了解作者,既巩固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又拓宽了阅读面。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现代文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重视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以有效的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改进:文言文的朗读最容易破句。如读:“宁信度,无自信也。”这句话时,学生出现语气不到位。在此处我设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郑人形象,通过学生的评价,使学生对郑人,对课文的寓意更加理解,读的语气也会到位了。此处如再引导得流畅些,读得再充分些教学效果会更好。
带“之”的句子交流时应该在大屏幕出示全文,彩色突出带“之”的句子,以便学生交流时联系语言环境体会用法。最后通过分类汇总,在全班进行交流,得出“之”的三种用法。
困惑: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以读为本,让学生读、悟;读、背;细细品位。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可是考试却考得相当精准,那么如何设计文言文教学?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把握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度?
隆中对教学反思13
早上教的是《隆中对》,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重视文字的积累,那么,上课就会变得很枯燥,学生很不喜欢,如果重视了“文”的教学,学生积累方面又会成问题,那么,考试则无法应付,所以,文言文总是摇摆于“文”和“言”之间。
早上我和学生一道,分析隆重对话中关于蜀国最后失败的原因,原文如此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两个人,何人是敌何人是友。曹操是强者,不可与之争锋,那么能不能和曹操结成盟友?学生也很明白,如果和曹操结为盟友,一旦曹操灭掉了孙吴,那么,回过头来肯定会吃掉刘备;东吴为何能为外援,因为东吴和蜀国一样,也面临强敌曹操,他们顾虑的应该和蜀国一样,就如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联盟,目的是为了对抗强大的美国。刘备在关羽被杀之后,出兵东吴兵败,破坏了蜀国战略,把蜀国带入了亡国的境地,这就是战略的重要性。
第三个人是刘表: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虽然刘表和刘备有一点亲戚的味道,但政治是没有感情的,无论《三国演义》怎么说,诸葛亮在隆中和刘备谈了这么一些话之后,刘表就是死定了,不管是骗还是抢,刘表如果不让出荆州,都会别刘备给灭掉了,还好刘表早亡。这就是战略的需要,刘备太需要一个战略的立足点,刘备前半生就是因为缺乏一个战略的立足点,所以如丧家之狗,到处依附,何况,就算刘备不夺荆州,刘表也守不住荆州,肥水不流外人田,刘备取走荆州是势在必行,赤壁之战之后,曹孙刘都拥有荆州的一部分,刘备拥有零陵、武陵、桂阳、江夏等地,实际上是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三国演义》说东吴为了联刘抗曹,借了荆州的这和时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无论如何,得到荆州是刘备的战略决策,非得拥有不可。同样的道理,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也是势在必行,无论是骗还是抢,都只不过是手段不同,政治是不讲感情只讲利益的。
荆州对于刘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关羽失荆州动摇了国本,再加上刘备进攻东吴,再次动摇国本,这直接导致蜀国后来的一蹶不振。
隆中对教学反思14
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三国地图”,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问题——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文言文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近年来,我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讨论阅读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一点收获,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隆中对教学反思15
从图入手,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材中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景图,例如《g k h》这一课,在三个声母g k h旁配了一幅图,图上一只和平鸽衔着弯曲的橄榄枝飞来,湖里有蝌蚪和水草,湖边有两个小朋友坐在靠背椅上喝饮料。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得细致,发言也非常积极。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准“鸽子、蝌蚪、喝水”的读音,为揭示字母打好基础。同时,还要求学生对所描述的事物尽量做到全面具体,如一位同学说:“我看到天上有一只鸽子。”我就引导他:“能说出什么样的天空,什么样的鸽子吗?”这个孩子略微思索了以下,就流利地说出:“蓝蓝的天空中飞着一只洁白的鸽子。”我继续提问:“谁能再补充?”马上就有学生回答:“鸽子的嘴里还衔着一枝树枝。”我给学生介绍:“那是橄榄枝,代表和平。谁能完整地说出鸽子这一部分的图意?”回答的学生将刚才同学的发言综合起来,就成了完整的一段话。书中的插图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口语训练资料,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料,能让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第四篇:隆中对 教学反思
《隆中对》教学反思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
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猜谜语”,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之交。在“抓亮点”的环节中,学生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对话,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总结刻画人物方法”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第五篇:隆中对教学反思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隆中对教学反思范文,望大家喜欢。
隆中对教学反思范文一
一般来说,文言文学起来会让学生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所以,要想上好这一课,老师必须在课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以及设计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
总结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因为我准确地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 “ 激趣导入 ” 部分中的“ 渔樵 ”、“ 扁舟 ”、“ 雪花 ”、“三国地图”、“古筝曲”、“找位置”等景物和环节,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 “天下三分”的策略。在“ 进入角色”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 队精神 ”的重要,这和诸葛亮 “隆中对策” 中所提倡的“ 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龙争凤斗夺红旗”的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 “ 主角 ”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最后 “ 古今对话 ”的环节,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使他们了解了古人与今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课堂要精彩,工夫在课外。这是我这堂课最深的体会。
隆中对教学反思范文二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三国地图”,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问题——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文言文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弥补这一缺失,力争把每一课都上到最好。
隆中对教学反思范文三
早上教的是《隆中对》,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重视文字的积累,那么,上课就会变得很枯燥,学生很不喜欢,如果重视了“文”的教学,学生积累方面又会成问题,那么,考试则无法应付,所以,文言文总是摇摆于“文”和“言”之间。
早上我和学生一道,分析隆重对话中关于蜀国最后失败的原因,原文如此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两个人,何人是敌何人是友。曹操是强者,不可与之争锋,那么能不能和曹操结成盟友?学生也很明白,如果和曹操结为盟友,一旦曹操灭掉了孙吴,那么,回过头来肯定会吃掉刘备;东吴为何能为外援,因为东吴和蜀国一样,也面临强敌曹操,他们顾虑的应该和蜀国一样,就如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联盟,目的是为了对抗强大的美国。刘备在关羽被杀之后,出兵东吴兵败,破坏了蜀国战略,把蜀国带入了亡国的境地,这就是战略的重要性。
第三个人是刘表: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虽然刘表和刘备有一点亲戚的味道,但政治是没有感情的,无论《三国演义》怎么说,诸葛亮在隆中和刘备谈了这么一些话之后,刘表就是死定了,不管是骗还是抢,刘表如果不让出荆州,都会别刘备给灭掉了,还好刘表早亡。这就是战略的需要,刘备太需要一个战略的立足点,刘备前半生就是因为缺乏一个战略的立足点,所以如丧家之狗,到处依附,何况,就算刘备不夺荆州,刘表也守不住荆州,肥水不流外人田,刘备取走荆州是势在必行,赤壁之战之后,曹孙刘都拥有荆州的一部分,刘备拥有零陵、武陵、桂阳、江夏等地,实际上是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三国演义》说东吴为了联刘抗曹,借了荆州的这和时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无论如何,得到荆州是刘备的战略决策,非得拥有不可。同样的道理,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也是势在必行,无论是骗还是抢,都只不过是手段不同,政治是不讲感情只讲利益的。
荆州对于刘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关羽失荆州动摇了国本,再加上刘备进攻东吴,再次动摇国本,这直接导致蜀国后来的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