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心得体会)
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临西县摇鞍镇中心小学
杨芹娥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没有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前提条件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让新授前的导入与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节课有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我先讲了一个孙悟空的故事进行导入:话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回到花果山,把仙桃分给众猴吃。“这些桃应该怎么分呢?”孙悟空问。一只年长的猴说:“每只猴1个。”“这样太少了,每10只猴分10个!”不知哪只猴嚷道。这时,一只年轻的猴子跳出来说:“我们花果山有10000只猴,分10000个我们就满足了。”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它们谁说的方法分得多呢?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让例题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例 7(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把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第一组有12个同学,请大家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平均分成3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哪份人数多?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过程,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三、让练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到家里去计算一下金鱼缸、苹果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积,并进行比较。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思想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
第二篇:浅谈如何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浅谈如何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联系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最后达到数学高于生活的目的。选择实际的、符合学生特点材料,抓住学生的本质,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把握准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主体,巧用素材,有效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
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写在家里,日常生活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如:爸爸妈妈今天卖胶水、卖槟榔都有哪些数学信息,上商店买东西,又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没有较强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
小学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变数学练习的“机械
演练”为“生活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1、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如,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之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你见过周围那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又如,在学习了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去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哪些部门是用24时记时法的,哪些地方、哪些部门又是用普通记时法的。
2、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包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而且可绽放绚丽的创造之花,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又如,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再如,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形后,可以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生活中那么多物体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要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可以先让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可以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等。
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自己家、邻居家或父母单位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就可以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还可以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献爱心活动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借此东风,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五、练习形式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和“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设计生活化。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以及门窗和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向生活靠拢,我们教师首先要拥有数学意识,数学的思维方式,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基础和前提,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关键。让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这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
第三篇:紧密联系生活有效进行美术教学
紧密联系生活有效进行美术教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美术课已经成为我国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教育的改革,很多先进的美术教学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课堂之中,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生活化教学对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并且对美术课的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美术教育具有艺术性、动手操作性等特点,因此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生活化教学方式在我国学校美术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育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对于美术课教学的积极意义
1.加深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从古至今,许多美术作品都是作者根据生活创作而成的,即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是通过将内心的情感与现实中的环境相结合完成创作的。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赏析能力。在美术课的教学实践中,以学习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如果学生能够积极观察大自然中的山水,那么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就能够事半功倍。此外,生活化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这样就能够实现以兴趣来主导课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兴趣和激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进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2.天人合一,提高创新能力
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将美术与生活进行融合,往往能够产生优秀的作品。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通常是教师通过课堂讲义来传授知识,效率十分低。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主张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促进美术作品中生活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极大提高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的质量。此外,真正优秀的作品都是以生活为基石的,因此,美术课的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自身的艺术细胞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针对美术课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1.多媒体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我国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美术课生活化教学主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使美术作品与生活元素相结合,进而提高美术作品的质量和意境,而现代的科学技术能够帮助美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以中国古代十分著名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为例,当教师要求学生描绘出这一画面时,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多媒体在创设情境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及音乐,在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放映相关的视频、图片和音乐来进行情境创设。在美术课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将生活化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由于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情境创设时,应该避免创设过于复杂烦琐的情境,应该创设与初中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相符合的情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此外,教师应该对所教的美术知识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将美术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这样不仅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学生进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保持自身文化与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不能故步自封。
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
不同于其他学科,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不仅能够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亦十分有利于教师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进程,并且对学生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这样能够使初中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其次,教师应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美术知识进行探讨,这样能够促进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并且有利于生活化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进一步开展。最后,教师应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真正的美术创作永远离不开大自然的碧海蓝天,在面对大自然清香的芳草以及温暖的阳光时,学生会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美术。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术作为重要的艺术学科被教育各界广泛关注,因此,为了改善我国的美术教育状况,必须充分重视生活化教学方式在美术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全体教师都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而促进我国美术教育工作的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玲.初中美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蒋丽清.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2014(6).[3]李冬青.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美育学刊,2012(1).
第四篇: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鲍春秀
本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乡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的摸索,获得一点点心得体会。在此,把它奉献出来,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结合农村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学生乐于接受。农村学生同样有着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设问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走进图形王国,去参观多彩的图形世界,看看哪些图形分别住在哪一座城堡里”。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同时,我引导学生寻找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如:学校门前的秋树叶子、黑板上方的五角星、他们家新房子的房顶等等。一堂课下来,我的学生既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又意犹未尽的还想要学习下一个知识点。为下一节课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动手实践,指导学生自制教、学具,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农村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加上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缺少相应的教具学具,在上课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不太妥当)。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创作和利用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一节时,这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数学课,没有教具学具,学生很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于是,我带领学生共同自制钉子板(家里的木板,量好距离订上铁钉)。在上《观察物体》一节时,我要求学生用家里的土豆、红薯切成一个个小正方体作为学具。这样,学生在自作学具的过程中,已经学到一些数学知识。结合理论知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还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从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让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大力运用表扬奖励,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一是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家人那里得到的表扬鼓励很少,甚至没有。如果我们课堂上给孩子适当表扬奖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 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哪怕老师奖励一个作业本给学生,也是莫大的鼓励。同时我自己买些小礼品,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二是针对数学课比较“枯燥乏味”和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我在班上建立了帮扶小组。让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用小手牵小手的形式,帮助后进生。当然,我会一直站在他们身后关注他们。这样,既让后进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让他们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他们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校成绩就会慢慢地好起来。
第五篇: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织金县大平乡新坪小学:余亚兰
我在乡村小学从事数学教学一年,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乡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的摸索,获得一点点心得体会。在此,把它奉献出来,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结合农村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学生乐于接受。农村学生同样有着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设问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走进图形王国,去参观多彩的图形世界,看看哪些图形分别住在哪一座城堡里”。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同时,我引导学生寻找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如:学校门前的秋树叶子、黑板上方的五角星、他们家新房子的房顶等等。一堂课下来,我的学生既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又意犹未尽的还想要学习下一个知识点。为下一节课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动手实践,指导学生自制教、学具,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农村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加上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缺少相应的教具学具,在上课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不太妥当)。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创作和利用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一节时,这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数学课,没有教具学具,学生很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于是,我带领学生共同自制钉子板(家里的木板,量好距离订上铁钉)。在上《观察物体》一节时,我要求学生用家里的土豆、红薯切成一个个小正方体作为学具。这样,学生在自作学具的过程中,已经学到一些数学知识。结合理论知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还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从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让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推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如果轻松和谐,就能让学生展示真实的自我,教学目的就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农村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即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农活多,父母
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沟通,造成孩子胆小怕羞,在课堂上不敢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我以鼓励为主,只要大胆回答问题的学生,我都会投以赞许的目光,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我则以信任、鼓励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如教学三年级《分数的认识》时,在明确分数的概念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拿出饼干平分给同桌,有的拿出几个本子来分,有的画图来分,当然有的同学也分得不够恰当。我让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并说说谁得到的分别是几分之几,如何书写。通过动手实践,大部分学生对分数就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我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会学、乐学的态度。
四、大力运用表扬奖励,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一是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家人那里得到的表扬鼓励很少,甚至没有。如果我们课堂上给孩子适当表扬奖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哪怕老师奖励一个作业本给学生,也是莫大的鼓励。同时我自己买些小礼品,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
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二是针对数学课比较“枯燥乏味”和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我在班上建立了帮扶小组。让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用小手牵小手的形式,帮助后进生。当然,我会一直站在他们身后关注他们。这样,既让后进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让他们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他们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校成绩就会慢慢地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