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数学《比例基本性质》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比例基本性质》评课稿
今天听了冯老师执教的《比的基本性质》,冯老师课堂上快节奏的教学,学生精神饱满的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冯老师做到了引导者的驾驭,掌控课堂,带领学生在快节奏,高效率的氛围中有效学习,收获颇丰。
1、《比例的基本性质》作为一节认识比例后的概念教学课,冯老师能够抓住概念教学的特点,扎实有效的开展教学,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良好,突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2、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严密性是数学特有的,在课堂中,冯老师自己的语言的语简洁有力,不罗嗦,而对于学生的语言更是强调到位,让全体学生认真倾听,纠正数学语言中不足、不准的地方,集体强调,如对于一个分数形式的比的读法,比如对于两个比判断过程中的表述问题,冯老师都强调到位,一语中的`。
3、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有梯度,层层深入,教师能够吃透教材,把握考试的重点,将考试的知识要点在课堂上贯穿,这体现在教师设计的小组竞赛题上,体现在教学新课后的运用上,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与指正,反馈及时。练习的效果、练习的质量都非常高。
4、利用积分评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后面的抽取分值的方法,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将本节课的学习知识得到了延续,在教学中,冯老师还注重了对学生激励性评价,使得学生学习气氛很好。
5、课堂环节设计的题目吸引学生的眼球,有种数学中有语文,学科不分家的感觉,这些颇有新意的设计,“众人拾柴火焰高”,“试手气,展才气”等,既温馨,又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评课稿
《解比例》本课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充分,看得出老师平时上课就很重视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上课听课的积极性高,配合的较好,扫除了所授新课中的障碍。如: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等积式。在设计各个环节时,注重了知识的层层递进,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流畅,从学习前的温故知新,到引入新课解比例,再到最后的练习环节,无不体现了教师的备课功底。
2、本节课内容较简单,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教师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方法是掌握了,老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教师也是费了一番功夫:从环节的命名上来看,新颖的名称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让他们能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练习设计来看,所出示的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真正考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老师非常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步的算理的理解,这对学生理解数学问题非常有帮助。
4、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只是引领,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
第三篇:《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评课人:杨学进
赵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材简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2、教材处理
(1)坚持以教材为本的原则,把教材中的陈述性教学为猜想与验证性发现。
(2)把总结式教学转变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探究性学习。
(3)以教师的主导地位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尝试性学习。
3、教学过程
在新授过程中,赵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折纸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总结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赵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的也是由浅入深,形式多样。并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提升,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体现了自主学习。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下面提两点值得探讨的地方:
1、可以回顾下商不变的性质,利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进行一个简单的知识迁移。
2、学生的回答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二不一样大的时候可以追问她的想法。
第四篇:《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1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王老师在这节课教学中,沈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的也是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既复习了新知识,并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提升,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体现了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公开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2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戴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尽管是一堂旧教材的课,但在戴老师设计的课堂中,却让人欣喜的发现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为旧教材与新理念的有机结合作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1.教材简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2、教材处理
(1)坚持以本为本的原则,把教材中的陈述性教学为猜想与验证性发现。(2)把总结式教学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探究性学习。(3)以教师的主导地位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探究性学习。
2、教学过程
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习引入,通过一组练习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在新授过程中,戴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 ——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 “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戴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的也是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既复习了新知识,并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提升,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体现了自主学习。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很大的改进,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对结论的记忆和模仿,而这节课老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验证——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组组材料,让学生去观察、感悟,并且进行大胆猜想,进而又进行了验证。当学生验证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之后,教师并没有立即让学生去归纳,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感知的这一规律去写一组相等的分数,这样可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为后面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基础。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二、培养学生勇于猜想,大胆创新的精神。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从而发展数学思维。本节课,当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几组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情况后,先后鼓励学生猜测:分子、分母都乘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分母都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节课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几组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然后在猜测与动手操作验证中,逐步感知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最后在概括与运用中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形成了清晰的认识。每一个活动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 听了喻莉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本节课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习引入,通过一组填空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德关系,引导学生把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的形式,从而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题的设计也是由浅入深,尤其是分数大小的比较中,“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怎样比较大小”时,让学生自己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体现了自主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
今天听了花老师《分数的性质》,不落俗套,与学生真诚对话,和谐互动,听后令人回味无穷。花老师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数学语言表述准确。她通过引导观察→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我觉得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从中我得到了一些鲜活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具体概括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本堂课中,教师通过创设老和尚分饼的教学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急于想知道三个和尚分得的饼是否一样多,促使学生动脑想,达到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让学生感知分子不同,分母不同而大小却相同这一现象从而学生在思想上真正作好了探究新知的准备。
二、自主、合作探究。
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教师就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贯穿于故事情节中,使学生随着情节的推进一步步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学得趣味盎然,意犹未尽。《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及时练习,发展能力。
在练习设计方面,教师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同时也应注重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与开放性。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兴趣”对学习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竞赛活动更能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每一个神经细胞。
在课堂中设计了在一分钟之内写与相等的分数竞赛,强烈地刺激学生想一决高下的心理,从而更有效地掌握了知识。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发展了能力。
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能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求的空间,把探索、发现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力图让学生在开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习引入,通过填空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把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再通过学习例题,观察和比较大小,从而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王老师这节课充分运用资源视听和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唐僧分西瓜”复习引入,通过练习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在新授过程中,王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 ——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 “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杜家小学 黄淑珍
李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尽管是一堂旧教材的课,但在李老师设计的课堂中,却让人欣喜的发现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为旧教材与新理念的有机结合作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习引入,通过一组练习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在新授过程中,李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 ——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 “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老师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的也是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既复习了新知识,并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提升,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体现了自主学习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大岗镇大钟小学 石来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1页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先让学生学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简炼的分层练习,深化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渗透假设、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思想。
【教学预设】
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呈现:2:80和5:200 80:2和200:5(1)认识吗?叫什么?
(2)正确吗?为什么?(2:80=0.025,5:200=0.025,所以2:80=5:200)(3)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4:1.6=60:40 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2.4和4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1.6和60”叫做比例的內项。
3、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1)4.5:2.7=10:6 2)6:10=9:15 3)1/2:1/3=6:4 4)0.6:0.2=3/4:1/4 【设计意图:简洁的情境,简单的问答,准确定位教学的起点,沟通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嫁接新知探究的支点。】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一猜 想一想
在比例里2.4:1.6=60:40把两个外项相乘,也把两个内项相乘,看看它们的积会怎样?
2、猜想
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
3、验证
(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2)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呢?
示范:①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②求出比值;③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④组成比例;⑤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
(3)合作要求
1)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
2)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3)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3:5=4:6,为什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內项的积?
(2)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不完整的比例激发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猜数的兴趣,教师举例示范,为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搭建支点,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数——猜想——验证——归纳——完善”的知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示范:(1)6:3和8:5(2)0.2:2.5=4:50(3):和:(4)1.2:3/4和4/5:5 〖学法指导:假设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分别算出两个外项和两个內项的积,再肯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1.2: 组成比例可以吗?
(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和:5能否
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你会写比例吗?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对比例基本性质的掌握,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在动静结合的练习过程中获得发展,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渗透假设、验证、有序思考的解题策略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