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一枚金币》评课稿(推荐5篇)

时间:2022-09-21 04:4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一枚金币》评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一枚金币》评课稿》。

第一篇:四年级《一枚金币》评课稿

四年级《一枚金币》评课稿

四年级《一枚金币》评课稿1

《一枚金币》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金钱”主题单元的课文,虽然语言通俗易懂,但要明白其中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朱老师以其高深的语文素养,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以三维目标为架构,将课堂教学设计成四大板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语文素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开放而厚实,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一堂高质量的语文公开课。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印象和思考:

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十分丰富

教学中朱老师神情专注,充满激情。她的语言是简明的但又充满启发性,是生动的但又很实在。她的教学语言在充分预设和随机生成之间自然游走,发挥了方法引导、培养思维、点拨提高、评价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导入环节(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深入课文环节(儿子一共交给父亲几枚金币?父子俩又是怎样对待这三枚金币的呢?),拓展延伸(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对这一家三口说的呢?)。在教学中,朱老师启发引导学生:为什么前两次儿子笑着走开了,第三次却受不了?在学生汇报交流后,她深情引读,进行了总结。这节课,朱老师激情有力的语言有效的落实了在师生平等对话中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

二、教学流程十分简明

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朱老师根据本文的特点,高屋建瓴,把本节课设计为四大板块。复习旧知,导入新课:通过复习重点字词、概述课文内容等自然的导入新课;深入课文,品读感悟:引导学生梳理儿子三次“挣”钱的过程,剖析儿子受不了的原因;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学以致用:写劳动经历,写出感受,写对话,写出人物性格。四大板块互为联系,层层推进,简明流畅。

三、对语感的培养十分到位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特质和最重要的目标。朱老师结合本文对话多的语言特点,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在剖析儿子受不了的原因时,朱老师出示了这样一句话:“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中把金币抓出来。”为让学生深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巧妙地出示了两个句子,把抓换成“拿”与抓字对比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读,很快把握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词语运用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学生带着这份情感,带着对一枚金币的再认识,自然流畅地表达出了自己对一枚金币的认识。

另外,朱老师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采访父亲、母亲等,把学生带到文本的特定情境中,让学生对语言的内涵有了丰富而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从而生成了丰实、灵动的`语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朱老师还将文本的解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课堂更加厚实、高效、精彩。

四年级《一枚金币》评课稿2

一、巧设质疑,突破文本的难点

教学中朱老师首先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其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儿子和父亲为什么受不了?怎么受不了?等等。通过质疑和阅读,突破文本的难点,朱老师的设计巧妙。

二、巧设感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教学时教师仍以“一枚金币”为线索,围绕儿子三次把一枚金币交给父亲的情节进行教学,抓住了两条线,一条是情节线,即引领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理解课文内容;第二条是抓重点词句来感悟,如对话部分。为体现“文道统一”,在第一遍理解的基础上,二遍理解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再一次整体回归课文,欣赏文章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交流讨论:而后又通过谈感悟的方式进一步挖掘理解课文。

教师出示了:“一枚金币虽...,可是它...”的句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有感而发,真情表达。

三、巧设朗读,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感情的重要方法。结合本文对话多的语言特点,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发挥学生的示范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螺旋上升的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特别是这个环节设计精巧:教师出示了这样一句话:“儿子受不了,用手从熊熊大火中把金币抓出来。”为让学生深入地走进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巧妙地出示了三个句子,把抓换成“拿”与抓字对比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读,很快地把握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词语巧运用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学生带着这份情感,带着对一枚金币的再认识,自然流畅地表达出了自己对一枚金币的认识。还有一个环节的朗读也让我们眼前一亮,那就是教师巧妙设计了一个丰富文本内容的环节:想像儿子在一星期内干了哪些活才挣上了一枚金币?由此引入到当父亲把金币扔进火炉时儿子的表现,由伤心到生气再到愤怒的情感变化,让学生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再次体会到“一枚金币”的来之不易,让学生懂得了珍惜的道理。

在收尾环节,教师让学生进行了精彩补白,以“我想对——说”的句式,让学生再次真情流露,给每一个学生表达的机会。把领会的道理与语言文字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好的提升,效果较好。

总之,朱老师的课是那么有激情,富于感染力,那么有语文味,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亮点频出。

第二篇:一枚金币说课稿

《一枚金币》说课稿

惠安东桥中心小班语文化备课组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东桥中心小学小班化教学实验班备课组团队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金钱》中的主体课文《一枚金币》。我将按以下五个程序来说课:

1、课标学段四结合——说理论建构

2、文本细读明目标——说教材分析

3、教学合一促和谐——说教法、学法构想

4、多元互动显高效——说教学过程

5、简洁精练突重点——说板书设计

一、课标学段四结合——说理论建构

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的现代阅读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核心阅读要求。

※ 小班化教学全员参与、个性张扬、合作互补、多元互动等优点。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课标》还强调: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阅读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这种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其二,小班化教学在人数少和空间相对大等有利条件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元互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和谐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了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小班化教学还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表现出更为主动和积极,参与面更广,个性更为鲜明。能使学生愉快、自由地学习,成长。

基于以上依据及课文《一枚金币》自身的特点,我们将设计理念建立在以学定教的基点上: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知识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文本细读析教材—说教材分析

※ 教材分析

《一枚金币》一文是格鲁吉亚民间童话,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金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它记叙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儿子通过劳动终于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不能不劳而获,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让学生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懂得珍惜。全文有两处“受不了”,前处是老人眼见长大成人的儿子不愿意挣钱,只会花钱,是个无用的人,非常失望痛苦;后者是儿子看见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枚金币不被认可而被羞辱,伤心与气愤使他难以忍受。课文的重点放在最后这层意思上,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意义。

简单完整,层次分明是本课的结构特点。先写老人有一个什么样的儿子,是整个故事的起因,接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一枚金币的故事。课文人物对话串联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展示人物性格。

※ 学情分析

由于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把握内容、阅读分析、品味语言的能力,但是对于把握人物的心情,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体会作者谴词造句之精妙,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

※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认字7个,写字6个,理解“懒惰、辩解、筋疲力尽”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重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3、感悟老人的行为是想让儿子懂得以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4、朗读课文,懂得用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人物的行动、语言的描写中体会儿子和父亲的心情。

难点:重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三、教学合一促和谐——说教法、学法构想

※ 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如何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落到实处?结合学生学情,在教学中我们设计分层推进,层层深入的流程,采用感知、品悟到升华的步骤,让学生深刻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精髓。

※ 说学法

设计着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确定以下学法:(1)感受批注法;(2)品读体悟法;(3)合作探究法;(4)朗读体验法。

四、多元互动显高效——说教学过程

我们准备分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

1、走进金钱单元,让生肤浅交流对金钱的看法,了解学生对待金钱的认识和态度。

2、初读课文,扫除生字、新词障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自主阅读课文,个性化理解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样安排,给学生充分研读课文的时间,扩大学生自主阅读、领悟、交流的空间。

第二课时

接下来,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激励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为主要教学形式。我们将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来达成教学目标。

(一)第一层次:整体感悟课文,体悟父亲的“受不了”。

(1)首先:在学生齐读课题后,问:“文章围绕一枚金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2)然后: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描写父亲和儿子的句子。

(3)师出示填空练习。

[课件]

※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父亲)让(儿子)去(挣钱)的事。(板书:父亲、儿子)

※这是一个(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的父亲,这是一个(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

从第一、二个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这样一位辛勤劳动的父亲却有一个很懒惰的儿子,父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儿子却花钱如流水,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是一种什么感受?从而引出下一个环节:父亲受不了儿子。他是怎样对妻子说的?此时,全班同学来朗读,体味。学生有可能会说父亲很伤心、有可能会说很气愤、或者很无奈很失望等,生说到哪种心情,师就请这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老人此刻的心情?待同学们各自带着自己的体悟朗读结束后,我设计这样一段过渡语:是啊,这样一个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放谁家谁也受不了,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了,文中还出现了一次受不了,是谁受不了呢?(生答是儿子受不了)。由此引入第二层次的学习。

(二)第二层次:品读课文,体悟儿子的“受不了”。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儿子的受不了,生说师出示投影,让生齐读25-26自然段。[课件] ※ 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先采用齐读,让学生通过朗读,谈谈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儿子?(学生可能一下子说不出来也可能会说仿佛看到一个生气、着急、愤怒的儿子等)不论学生怎样回答,师继续追问:“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让生充分去找这些词语并打上着重号。还可以告诉学生有一些无声的语言也在表示人物的心情,那就是感叹号!顺便也把标点符号的知识也悄然无声地渗透进去了。最后教师才小结后,请大家自由练读,给学生强调特别注意这些加点的词,看谁一会儿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个受不了父亲的儿子展现在大家面前。学生就尽情练读,体悟儿子的受不了。这时学生就能读出人物的心情了。读完教师继续追问:“儿子为什么受不了?(生可能答这是他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挣来的钱,却被父亲扔进了火炉。)在这个环节,为了深入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在情感上与儿子产生共鸣,我们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丰富文本内容:想象儿子在一周内都会帮人家干些什么?他会吃哪些苦?这些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使学生感悟到儿子挣钱的艰辛,再去体会儿子“受不了”的所作所为就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最后,孩子在朗读儿子因为受不了而质问父亲的话时,就能做到入情入境,声情并茂。还可以在这里设计一个小练笔:也许在他收割庄稼的时候„„也许„„ 也许„„”这样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接着教师小结:“是啊,这一个星期对儿子来说确实很难熬,他干了那么多脏活、累活、苦活,如果你就是那个儿子,此时,你会想到些什么?”让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学生可能会说:原来钱来得那么不容易,以后我一定不能乱花钱了„„也渗透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以,当他看到父亲把他辛辛苦苦挣来的那枚金币扔进火炉的时候,他受不了了,大声叫道:(出示投影)儿子朝父亲大声叫道的句子生接读。※“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最后,父亲面对儿子这样的动作,这样的语言,说了这么一句话: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

在这第二层次的学习中让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时,老师要提出学习要求:把最使你有话说的地方画下来,在句子旁作批注,写上自己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亲和儿子的话,真正地走进父子俩的内心,将文本语言极好地内化为自身的情感,真实的体验到各自的“受不了”是那么发自内心,那么强烈。

仅仅理解到这一点还不够,作为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之后,还应该引导学生从把感悟的触角延伸开去。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课文中隐藏的一些语言。

(三)、深化中心,再次提升两个“受不了”

课文学习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教师再次为学生设置障碍:从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父子二人“受不了”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我们已经各自感悟品读了,其相同之处又是什么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课文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再次给学生注入兴奋剂,每个学生的心灵又经历了一次碰撞,教师此时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放手让学生说说两个受不了的相同点。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共识:都是受不了对方不珍惜自己辛苦创造的劳动财富。然后一句结束语:那么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应该懂得(珍惜)!板书:懂得珍惜。

新课结束,在《劳动最光荣》的乐曲中我将为孩子们推荐阅读:

1、格鲁吉亚童话《金柄斧头》

2、《郑渊洁讲故事》

3、《格林童话》

教学到这里,新课就结束了,可我们相信两个“受不了”留给孩子们的思考将是无穷无尽的。

五、简洁精练突重点——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课题《一枚金币》,揭示所学课文;第二部分是课文主要人物父亲和儿子;第三部分是体现课文切入点的“受不了”;第四部分揭示课文中心。整个板书内容集中,主题突出,条理清晰,简短明了,富有新意,既突出了文章内容,又揭示了文章主旨。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专家、评委、同仁给予指导,谢谢!

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父亲 → 受不了 ← 儿子

劳动创造 懂得珍惜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一枚金币》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一枚金币》教学反思

《一枚金币》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七册第十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讲了父亲让儿子去挣钱的事。在学校教师公开课上我上了这一课,这节课我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景观较为活泼。这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落实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文章的含义,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我安排了丰富、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一次读有一次的目的,一次读有一次读的效果。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受人物心理。我觉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角色互换,体会人物心情

学生在阅读中易形成一种角色认同,我利用这点,让他们进行角色置换:“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拿着辛辛苦苦挣到的这枚金币,你想对父亲说什么?想从父亲那得到什么?”有了这样的心理积淀,再话锋一转,“父亲却把儿子一星期的心血扔进了火里”让学生在巨大的反差中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当学生把自己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时,我听出了“儿子们”的愤怒,伤心,我想这个环节的激情已经收到成效。

(三)联系生活学语文,再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

在体会父亲失望痛苦的心情时,还有儿子挣钱的辛苦时,都联系了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而在学文后,谈想对父母说什么,怎样看待父母的钱,又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语言文字熏陶的同时,又指导了学生的行动。

(四)对于积累和形象地理解词语进行再现扩展

如为了让学生真正懂得课文中“当牛做马”“苦差事”等词,我让学生结合文中儿子描写他在一个星期里为了挣一枚金币所做的事,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个儿子还有可能干了什么活,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这个环节既巩固了学生对于文中词语的积累,又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文中儿子的辛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在让学生理解儿子受不了的心情时如果能采用“抓”与“拿”进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来体会,我想学生不但能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情,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

2、如果能给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的时间,我想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

3、如果能将关于父亲“受不了”和儿子“受不了”的相关语句对比朗读,突出重点,这样对于学生的知识巩固效果会更好。

4、在课堂上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5、在对母亲这个人物的评价上也略显仓促,可以设置“你想对文中的母亲说什么”来激发学生的。

上完本节课我深深地感到要使自己的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得心应手地驾驭好一堂课,全方位把握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卓有成效的引导,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十分的把握,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有深刻的了解,也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应变能力。

第四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信息化教学设计

宝鸡市高新区千河镇黄贺小学

齐关会

教材依据

这篇课文出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金钱”。本篇教学设计的内容是《一枚金币》第二课时。

设计思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一枚金币》这篇文章的学习,是要让学生感知金钱所包含的现实的文化内涵,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懂得金钱所包含的劳动价值。具体来讲,它揭示出一个道理:哪怕是一枚金币,只要是亲手挣来的,也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过程应当以让学生读通课文、联系实际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作为主体目标。

从素质教育目标来看,这篇主题鲜活,情节生动的课文,是初步培养学生正确金钱观和劳动观念的良好契机。结合学情来看,当前的四年级小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优越环境中,对金钱的概念只停留在向父母索取零花钱、压岁钱的层面,喜欢花钱,却并不关心也不了解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不了解劳动的艰辛,借助本文教学,正好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父亲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时,儿子先“笑了起来”到“受不了”的表情变化的内在原因,理解劳动的可贵,关注父母的劳动。

从有效教学要求来看,这节课要引动学生充分感悟,读出情感,就要克服课文的背景和学生的距离感,让学生开放性地联系上下文,对一枚金币蕴含的劳动价值有正确的估计,对父亲三次烧金币的举动,和父亲的语言,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一部分的铺垫,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父亲扔金币时内心的巨大痛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能读出对话所暗含的人物情感变化。

2、能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人物内心活动。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捕捉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反复精读课文,品味父亲力图让儿子幡然悔悟的良苦用心,理解妈妈对儿子的爱,感悟儿子终于愿意付出艰辛劳动挣到金币之后的巨大转变和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反复品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三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可贵。

2、通过学习课文,初步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关注父母工作的疾苦,珍惜劳动成果,理解认同节俭的理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课文主体情节中,父亲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的原因和结果变化,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和责任,感悟老人多么想让儿子懂得要以劳动换取金钱的强烈愿望。

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文中三个人物的独特心理,感悟儿子从“花钱如流水”到“笑了起来”,再到“受不了”这种变化的主因。

教学准备

1、查资料,了解一枚金币大约值人民币多少元。

2、了解父母每天能挣多少钱。

3、调查:你能用什么方式,用多长时间挣到十元钱?

4、教师准备一枚金币或纪念币、准备相关课件特别是有关劳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体会每一个字怎样才能写好。

一枚金币相当于多少钱?各国的金币价值不等,有的值几千元,有的值几万元,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来吗?(等于儿子一个星期的劳动价值)

(二)、指名读文,熟悉故事情节

1、读第一部分

老人受不了儿子的什么毛病?他担忧什么?他为什么会想出了挣一枚金币 2 来让儿子改掉毛病的办法?(板书“懒惰,花钱如流水”)

画出有关句子,讨论。

2、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儿子拿回了金币,爸爸一句也不问,凭什么不相信金币是儿子挣的?)

(预设讨论:妈妈的辩解,一天时间,设身处地爸爸知道辛勤劳动挣一枚金币,的不易)

(预设问题: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爸爸会怎么想?)

(儿子果然挣不来一枚金币。一枚金币哪能这么好挣的)(花钱如流水,烧钱不可惜)

3、读第三部分

(预设问题:儿子已经筋疲力尽,满头大汗了,爸爸为什么还是不相信金币是儿子挣的?)

引导学生联想有关句段: 第一部分的叙述;妈妈的表现。讨论展示。

4、读第四部分

(预设问题:爸爸这回为什么相信儿子了?)

(三)、精读第四部分

1、精读妈妈的话,你觉得该怎么读?为什么?你读到了什么?

(预设品读:不能,哪怕

一两文

慈母有败子。儿子的毛病是妈妈惯的。妈妈看到了爸爸的坚持,希望儿子真的挣到钱)

与前面两次对比,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2、精读描述儿子做法这一段,你觉得怎么读更好?为什么?你读到了什么?(预设品读:真的 整整

一个星期

儿子真的吃苦了,为什么能受得了这个苦,儿子不是很懒惰吗?)

播放有关劳动场面的视频,结合视频,体会儿子挣钱的辛苦。

3、精读18自然段

怎么读更好?为什么?你读到了什么?

(预设品读:爸爸心疼儿子,心碎,真盼望儿子能大叫起来。)

4、精读19自然段

(预设问题:儿子为什么受不了了?他不是花钱如流水吗,才烧了一枚金币他怎么会受不了的?)

反复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是什么让他改变了?辛勤劳动会对人改变很多。过去,父母烧掉一百枚金币,他会受不了吗?劳动得来的一枚金币,价值超过了父母给的几百枚金币。)

(预设:儿子从“花钱如流水”变成对一枚金币如此“珍惜”,反复品读有关儿子珍惜这枚金币的描写的句段。)(板书“珍惜”)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儿子的改变?(预设:忙,熊熊大火

大声

你疯啦

当牛做马,整整,才)

5、精读第20自然段,(预设问题:老人是凭啥相信儿子的话的,你觉得老人这时候会怎么想?作者为什么不把后来的事情写出来?)

预设:自然结尾法,余味无穷。留下想象。

(四)、分角色朗读第四部分。你有什么感想?

(预设:爸爸的办法妙在哪里?儿子会改掉这两个毛病吗?儿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毛病?这个儿子有什么优点吗?)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五)、总结

这一枚金币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哪儿?为什么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

(六)、作业:记述自己第一次通过劳动挣到钱的经历。

教学反思

从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来看,较好地实现了主体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精读课文,反复体会,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了儿子“受不了”时的内心感受,不同程度感悟到了“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珍惜”。学生喜欢上了这个精彩的故事,也受到了故事的感染。

学生对比理解自己的父母和文中的父亲母亲的对儿子的爱,是引发学生理解课文生动简洁的语言表达,理解文中人物细腻情感的一个内在因素,也是帮助学生达成情感态度目标的好办法,在教学的导读过程中,没能适时引导学生更多联想实际生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足。

课前反复研读了课文,根据学情预先设计的问题,是自己揣摩生情,针对教学重难点的引读线索,这个线索应该更好的贴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由学生悟出,在这一点上还应更合理的处理。

在角色朗读体悟环节,总是没能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机会,是自己内心过高估计学生感悟能力的表现,忽视了学生自身阅读实践的实际需要,有待改进。

第五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课文记叙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母亲在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直到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基础知识:

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3个汉字。

2、通过查资料了解钱的作用。

3、进一步积累词语。

1、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不同视角透视金钱的价值;

2、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通过学习课文,学会从小认识金钱,懂得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1、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

2、小结钱的重要性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A重点指导惰的书写

B认识多音字差

2、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受不了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老人因为什么受不了了?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4、夫妻俩商讨的结果是什么?

5、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了父亲与儿子的几次对话?

6、小组里读读这三次对话?找找儿子的表情、动作的句子重点读读

7、引导质疑;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第三次为什么会是那样?

8、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

⑴想像儿子在一个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⑵读读这次对话,有感情的朗读

指导学生读出儿子的愤怒的语气。

9、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10、对比儿子上两次的表现,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1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说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12、小组间共同讨论,学习课文后的体会,全班汇报。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作业 设计: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一枚金币

老人

受不了 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儿子

下载四年级《一枚金币》评课稿(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一枚金币》评课稿(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十一枚金币》观后感

    《八十一枚金币》观后感暑假期间,我看了一部很感人的电影,片名叫《八十一枚金币》,主要讲的是留守儿童丫丫非常渴望妈妈回到自己身边的故事。主人公丫丫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因为......

    《八十一枚金币》观后感

    《八十一枚金币》观后感看完《八十一枚金币》这部影片,里面的电影情节还历历在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同时也让留给我深思。 影片里几个印象深刻的细节画面。开始孩子醒来之......

    八十一枚金币观后感

    八十一枚金币观后感 八十一枚金币>观后感(一)石步小学 602 学生:张梓进暑假里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名字叫《八十一枚金币》,主要讲的是留守儿童丫丫非常渴望妈妈能回到自己的......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枚、炉、疯、懒、惰、俭、挣、筋”8个生字和多音字“差”,指导书写“懒惰”。 2、 抓重点词语“懒惰、受不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 理解课文内容2. 懂得以诚实的劳动换来金钱的道理3.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学重点明白老人的用意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一枚金币》(第二课时)教案

    《一枚金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的目的。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儿子“受不......

    《一枚金币》教学反思5篇

    上午与学生合作学习了《一枚金币》一课,总的感觉是比较成功的,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其中有几个教学细节让我惊喜让我忧。学习课文时,学生很顺利地填写好表格:次序钱的来源父亲怎么做......

    《一枚金币》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路:1、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人物,引导学生通过三次的不同事件反应对比质疑分析,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2、指导学生质疑:父亲为什么这样做?分析体会父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