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收获与困惑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收获与困惑
龙山学校:许美兰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内化和深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飞速发展,不仅早已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在教学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展示着无比的魅力,就如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数学课堂教学,给数学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广阔前景。然而,现实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存在盲目使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过多刺激、过重压力,增加学生负担,造成疲劳,影响学习效果的现象。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有效使用多媒体。
一、多媒体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收获
(一)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容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一项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开头,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学习动机激发起来了,学生就会处于积极参与和积极思维的状况;否则,对整一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在这个切入点上善于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健康向上的学习动机,变传统课堂教学“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数学教学的高效率。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所以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多媒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突破难点,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在探究新课时运用一个动画讲授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愿望。
如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中,教师通过课件播放了动物王国粮食被偷,要组织动物轮流值班,保护粮食的故事,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一个怎样安排值班人员的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带着急于想解决问题的心情,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起到“投石激浪”之功效。
在传授新知识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是构成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学习内容。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有其重点,抓住了它的脉搏,其他相关的内容就会迎刃而解。
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多媒体出示: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它的4/5,吃了多少千克白菜?一只鸭重3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2/3。这只鸡重多少千克?一个排球定价60元,篮球的价格是排球的5/6。篮球的价格是多少元? 每一道题都在在分率下面点了一个点,在单位“1”的下面用红色的线条重重的划了一下。学生归纳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后,多媒体配合音响闪烁:单位“1”的量*几/几=几/几对应的量,几/几和几/几对应的量同时多闪两次。将教学重点十分醒目的展示给学生,加深他们的印象。
又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节,过去我们上这里时总是强调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长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概念。利用多媒体颜色线条闪烁各种图形的边长,长方形式相对的两条边用同种颜色的线条飞入,正方形的四条边用一种颜色的线条飞入,帮助学生理解。形象的动画配以动人的音乐,使抽象的几何概念变成具体可感的有声画面。从而形成表象,进而获取知识。
教学中的难点是由于知识的深度、学生的经历以及知识的抽象性等因素造成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数学教学中,一些几何知识、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新知建构带来困难。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由静态变为动态来呈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化难为易。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学生动手探究后,多媒体演示公式推导过程:(1)多媒体课件演示同学们的不同的剪拼过程,验证方法的多样化和结果的统一性。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只要沿高剪,平行四边形就可以拼成学过的长方形。(2)运用C多媒体的动画技术,分别移动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进行比较,得到平行四边与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3)将学生推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显示出来,并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对比。这样设计,在学生自己动手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课件的动画技术进行转化演示,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从而顺利地化解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在练习、总结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如何,要通过练习检测才知道,巩固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智能的基本途径;又是动用知识智能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在这时候,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积极探索,紧张学习,都比较疲劳。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配上轻松的音乐和画面。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
如:在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我们可出一组题目,“智慧老爷爷”想考考我们学的怎么样,好吗?他请我们参观“动物园”,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大家数数看:熊猫有8只,小白兔有4只,天鹅有16只,狮子3只,小猴9只。填空:()是()的()倍?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在复习、练习课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发挥它收入信息多、反馈信息快,节省时间的功能。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前把复习、练习的知识制成课件,精心设计课时计划。
如: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做练习,做不对的再做。这样有的学生会认为很难算,不想做;有的学生会认为我会,不想听,不想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针对这一情况,我是这样做的,把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苹果队、香蕉队)进行比赛。把这章内容,设计几组有层次的题目,并用多媒体反馈。一节课下来,同学兴趣盎然,印象深刻。
我们还发现,多媒体教学在活动课中更能施展它的优越性。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从学生的活动经验出发,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玩”中“学”,“学”中“玩”。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数学活动课,它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都能最大限度开发智力。多媒体技术及设备能再现声形,图文并茂,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使用这一手段,无疑会收益更大。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认识》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 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多媒体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困惑
多媒体在经历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显现出了它的“全貌”,既有阳光的一面,也有很多让人困惑的地方。
(一)教师层面的缺失
1、教师过高估计多媒体的作用,辅助手段变成了主要手段,追求形式,为用而用。现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教师是越来越多了,这种教学手段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象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以及本应由教师做出的反应也由电脑代劳了,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的局面。这种认识和做法过分强调了多媒体的教学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
2、教师过度依赖课件,忽视或轻视了教学方法的研究。
很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导致课堂应变能力差,一旦多媒体设施异常,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有的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授课,完全放弃了直观的形态教具模具、板书,使得课堂教学缺少新意;少数教师把以前做好的课件拿来使用,课前不再注重教学内容的演练,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学错误;还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件做得漂亮,在课件的制作上付出高倍的时间和精力,相反忽略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教学模式的选择,本末倒置,以至于取得的效果并不与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正比,失去了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学生层面的缺失
1、多媒体教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很多来自网络,通过嫁接、改编,变得大体上符合我们的学生实际以后,就搬进了我们的课堂。在者个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画面的色调不统一,动画的出现不协调,风铃声、打字声、爆破声不绝于耳的情况,而这些可能会使学生看得眼花缭乱,甚至被爆破声吓一大跳,学生的注意力一旦被分散,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方面。
2、多媒体教学影响学生的想象力。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实现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大都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者可7件知识的思路走下去,有时甚至因为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中不敢“越雷池半步”,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当碰到学生的想法与课件不一致时,由于无法及时演示等原因,要么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要么忽略不管,学生的想法老师难以顾及,学生的主动性不言自退,想象也没底气了。
3、多媒体教学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
较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虽然知识变得较为直观,学生更易理解,但却降低了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培养明显不利,使学生往往不易理解一些图表等要表达的本质性内涵。斯宾塞说过:“教学要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所以,如果单纯地把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只有动眼动耳的份,而无动脑的份,就少了思维、想象的余地。所以应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使学生 “跳一跳摘到果子”,而非直接浅层次的呈现。
(三)我们的思考
1、更新教师的观念很重要。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教师要有一种全新的学生观、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针对当前实际情况,有两种观念需要更新,一种是为技术而技术,看见他人或别的学校有了新的教学技术,就趋之若骛;另一种则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省时省力。一次费力作好课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一劳永逸”。这样的心态驱使下,多媒体手段就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教育实践证明,仅仅有形技术(多媒体手段)的介入并不能使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课前充分熟悉教材,认真备课,了解目标对知识点的要求,把握好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提高课件实用性。课件的表现形式要简洁明了,不能繁琐,更不能花哨,切忌为了 5
装门面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且有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东西。第二,呈现信息的容量要适当,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堂课突破一两个难点足矣,不要面面俱到。第三,内容、形式不可牵强附会,以免偏离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注意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最后,在多媒体课件编辑合成过程中,要通过艺术性、教育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有效地在教学中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
3、找准切入点,把握最佳时机,恰当运用多媒体。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快节奏、高效率,把整堂课教学内容和板书都储存在电脑中,教学时只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多媒体成了“电子黑板”,教师成了“机器操作者”,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效的“机灌”。这样“满堂灌”的教学效果会“高效”吗?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善于把握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不能为使用而使用,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简单易懂的内容演示时间要短,复杂难懂的画面时间要长,甚至要反复几次,重点内容要突出,掌握好放映的最佳时机等。还要注意和其他教学手段的切换协调,防止造成学生眼花缭乱,引起视觉和和思维上的混乱。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依据指导纲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出周密的多媒体介入方案,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 火候”,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达到手段与效果的有机统一。一般情况下,当学生思想分散、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运用多媒体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精神振作;当教学内容重要,需要强化时,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思路受阻,学习困难时,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实际情况,如对已设计好的教学程序、答案及板书内容大胆取舍,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如可以利用学生的一些准确回答来作为板书内容,用粉笔写在黑板上,也同样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加深知识的理解,使多媒体的运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对于一些教学的内容并不适宜利用多媒体,要舍得取舍,试图以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4、板书设计不能少。
有的老师在一堂课下来,黑板“一层不染”,这样不好。一堂课知识结构的梳理一定要留在黑板上,这样有利于巩固课堂知识,让学生一看就明白,而且在课堂后几分钟老师可根据板书做知识小结,让学生在大脑中重复放映,可起到巩固的作用。
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喜悦,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还要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在教 6
学实践,认真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不断反省完善,一切从学生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总而言之,我校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数学课堂的实践时间还很短,还在探索、实践和研究阶段。以后,我们还要多总结多交流,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真正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切实贯穿数学思想,充分展示数学美,吸引每一位学生,让我们的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第二篇:浅论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
浅论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
响水县南河镇平建小学 陈兆银 邮编:224633 [摘 要]多媒体是高科技的产物,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能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符号、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进行集成;
二、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使之按用户的习惯显示在屏幕上;第三、多媒体技术利用其强大的图形交互和窗口交互操作,使人们能通过十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多媒体信息的显示。由于多媒体的这些特点,它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灵活调用声、像、文并茂的教学信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同时还能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多媒体 应用 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人才竞争。邓小平同志在《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一文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人才建设的奠基工程。而数学教育又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要让学生们不但学好数学课,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我们教师培育下一代的重要任务。而要解决好这两方面的课题,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本文就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由于多媒体课件用动态图演示,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愉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多媒体应用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圆的认识》的制作中,我们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时行调节,在上课前,不再让班长叫起立,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CD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圆的认识时,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圆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画图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
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画面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圆的概念、定义及圆的面积的公式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针对“火车过桥”的“相遇问题”应用题制作课件,在制作上采用了多种不同方式来表达相遇时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如教科书中的学生上学、追击、相向及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赛跑等问题,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体验相遇问题的存在,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3、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学生都比较好奇、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能把教学内容通过文本、图形、图像、音频、活动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传授知识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开阔知识视野,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闰年的来历,回归年,光是靠老师的解说,学生较难理解,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自转、公转的时间,配合说明地球自转一周和24小时相差多少,一年就是365天多一点,四年
就要少算一天,所以有了闰年,又因为“四年一闰”,四百年就多算了三天,又有了“百年不闰”。这样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利用计算机课件的鲜艳色彩、旋转的画面,直观形象地把两个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180度平移一系列动感的画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屏幕上生动逼真地显示了图形的剪拼、旋转、平移的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美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江泽民主席曾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创新教育中,多媒体教学以其高新的技术,新颖的形式,丰富灵活的手段,具有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和学习密切相关。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灵感的源泉。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还会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去探索,去创新。“多媒体教学”能够便捷地根据思维科学关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叉进行和谐发展的原理,启发学生通过各种形象化教学媒体的观察、思考,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感知教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创设情景。教师可根据教学内
容编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多媒体图像的形声,声光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老师运用电脑动画,以童话故事导入新课:一群猴子在山上,山上的梨子熟了。老猴王说:“把50个桃分给5只猴子。”这时小猴子说:“太少了,有这么多梨子为什么不多分点?”老猴王又说:“那把100个梨分给10只猴子,够多了吧?”小猴子还是说不够。这时,老猴王说:“那把500个梨子分给50只猴子,你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高兴地走了。猴王在一旁笑了。为什么猴王会笑了,那是老猴王聪明,还是小猴子聪明?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调动了,到底谁聪明呢?以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这时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拓展知识的范围。你想知道谁最聪明吗?今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借助电脑教学,自然有趣地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三、变静为动,活跃创新思维
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比较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若教师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行思考、探索,可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以自建新的认知结构。例如:学习“角的认识”显示屏上先出一个会闪烁的亮点,然后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通过演示蕴含了角的定义及角的大小与
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又如:“圆的认识”中利用荡秋千的轨迹引出“曲线、圆心、半径、直径”在用动画展示了画圆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圆的各部分名称。这样,利用多媒体演示功能把复杂的概念分解为直观形象的简单信息,利于学生自行探索,展示思维,归纳概念,理解概念。
四、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可以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悟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创新的能力。例如,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把圆形纸片等分成八份,再拼成近似长方形或梯形等,然后让学生在投影仪上显示操作过程,接着运用计算机模拟剪拼,出示演示界面将圆越分越细。这样就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灵感,最后学生们想象如果把圆面分得很细很细,拼成的图形将会怎样„„这样,剪纸操作、投影显映、计算机演示,学生想象多种手段相结合,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得到解决。
多媒体(Multimedia)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
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学好数学,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篇: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技术不仅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通过多种感官的感觉,直观、形象生动的学习,在轻松的环境中理解、分析、掌握和运用知识,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空间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多媒体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中,使得多媒体这一科学技术在小学教学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和有效的推广。
一、活用多媒体,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此可见,教学的艺术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巧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是那么的重要,一节成功的课必须由每一个好的教学环节组成,而“开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如何在“开始”就“引人入胜”,如何巧用活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科学合理地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和改进教学方式,确实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已刻不容缓。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有意识地创设一个数学活动的情境。比如,一个问题、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段音乐、一幅图画、一次游戏、一个实验、一个情节、一种状态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好奇,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当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到内心产生主动的“我要学”的动力时,创设的情境才能称得上成功。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场面:火帽子要坐车去找红袋鼠,先坐长方形轮子的汽车,车开动不了。接着改坐椭圆形轮子的汽车,车虽然开动了却不稳,一颠一颠的颠得厉害。最后,它坐上了圆形轮子的汽车,汽车奔驰向前,舒服极了。问题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圆形和长方形、椭圆形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圆形轮子的汽车才开得稳?„„形象生动的画面,美妙无比的音乐,儿童化的语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萌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此时,教师适时把握时机,导入新课,这样就抓住学生的心,栓住学生的思想。
二、活用多媒体,巧妙突破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以一种新的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调呆板,改革创新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多媒体以其独有的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生动的动画及声音三维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循循善诱,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只要用课件中的动画展现给学生,就能帮助学生清楚的看到每个细节,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并能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难以理解。如果用多媒体来演示:平分一个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接着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跑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形象化的认识,直观的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比起传统的应用教具的展示,更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学得更快更好。
三、活用多媒体,巧妙突出练习。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具有常规电教媒体的特有功能,并且能综合它们的优点。老师们都知道,就练习而言,单一的依靠黑板、卷子、书本等传统呆板的练习形式,时间久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表现出厌倦,甚至不做作业。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多媒体课件设计可按照教学要求安排几个层次的练习,每个层次的练习力求形式多样、新颖有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的整理与复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把练习分为“填一填”76×102=76×()+76×();“判一判”7.5×99+7.5=7.5×(99+1);“露一手”382+75+618+125; “想一想”0.7×24.5+0.7×76.5-0.7;“试一试”18×25﹪+0.25×60+41×0.25+0.25;“动一动”20.09×37+2009×0.63等等。学生借助已有的数学经验,自由交流,互相讨论,一环紧扣一环,练习难度层层递进着加深,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也被一浪紧接一浪地不断掀起,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学得轻松,也就没有了枯燥乏味之感。利用多媒体课件省时、多变优势,加大课堂容量,增强信息反馈,提高了练习技能,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了学生。上课时教师轻松,容易控制上课进程,教师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上,题型多样,趣味性强,由浅入深的基本训练题、目标达成题、能力拓展题,层层递进,达到了因材施教,适用个别化教学需要。学生每通过一关的练习,电脑就会及时做出评判,以一种新的形式给予奖励(如用图文、动画等),巧妙打破了“齐步走”的局面,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充分得到发展。
此外,多媒体练习课件还能克服教材内容的有限性,增大课堂练习的容量,因不抄题,且能及时反馈,可以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能接收到更多更有价值的练习题。这样一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增长了知识,而且使他们的情感与态度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
综上所述,多媒体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给学生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全面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第四篇: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收获与总结
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收获与总结
建筑工程学院 测绘1401 孙丽君 14120901031 经过这一学期选修课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此课程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如今,信息技术使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成为可能,而多媒体课件是目前实施形象化教学的主要手段,极大地提升了教与学的效率。教学课件中的基本要素主要有这几类:文字、流程图、表格、线图、结构图形、实践过程。下面结合我的学习情况来探讨一部分教学素材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处理方法及学习总结。总结如下:
多媒体课件制作是21世纪最热门的十大产业之一。多媒体课件是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软件。是依据教学设计,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制作软件有很多种,主要有Authourware、flash、PowerPoint等,其中PowerPoint就是课件制作软件。由于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并且课件是由教师或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使用,因此课件的设计与制作需体现一定教学目标,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的教学策略。它不仅可以储存、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还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多媒体课件是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辅助教学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因此它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方式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具有知识密
第1页,共5页
度大、表现力强的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uthorware 是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图标导向式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它融合了编辑系统与编程语言的特色,只要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数据汇集在一起,通过对图标的调用来编辑一些控制程序的流程图,赋予其人机交互功能,有效地简化了多媒体制作的创作过程。编制的课件(软件),经过打包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可在Win 9X环境下脱离Authorware 制作环境直接运行。而且它还可以与Flash、Powerpoint等软件结合起来使用,充分发挥这些软件的功能,大大丰富了课件的内容,提高了我们制作课件的质量和速度。Authorware为我们开发多媒体课件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只要我们平时多收集、整理,并和其它软件结合起来运用,相信我们都会做出更加专业的课件来。一:用PPT制作课件的优点:
※容纳百川:它能够把声音、图片、文字甚至是动画及影片集合在一起,供我们的教学使用,实现多元素综合,增强趣味感。
※简单易学:它的基本结构跟我们经常使用的Word软件十分相似,很多地方都有共通性,操作播放简单易学。
※操作方便:PPT制作的课件在上课期间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教学工作,能够方便的操作,也异于Word文件的繁琐。二: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编程标准:1.界面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画面要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从而引起共鸣,达到教育学习的目标。2.为使对象更加逼真,可
第2页,共5页
以采用动画效果或其他特殊效果。3.动画要流畅,无停顿、跳跃的感觉,但运动的对象不要超过两个。4.配音要恰当,且音色优美,能够吸引观众眼球,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内容方面:1.程序无误:能够正确运行,没有出错信息。播放之前要认真检验和调试。2.重点突出:突出重点难点,符合教学规律,内容要紧紧围绕重点。3.叙述正确:演示内容正确,没有任何错误。4.内容完整:内容覆盖面广,符合教学大纲,适合教学和自学。◎界面方面:1.颜色搭配:协调、自然、简洁、主次分明,不喧宾夺主。2.区域处理:内容、标题、按钮固定在某些区域,便于操作与观看。3.标题协调:每页有标题,章节知识点清楚,大小位置适中。◎表现方面:1.字体设置:字体、字号、颜色、位置、相互协调,前后对应。2.图形处理:位置、大小、色彩协调,有出现、消失方式。3.声音处理:吻合主题,有开关能随时控制,能循环,能自由播放或者能够自始至终的存在。4.屏幕效果:屏幕综合表现印象好,符合学习心理,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
◎课件合成:进一步统一各部分,诸如声音、颜色、界面等,使整个程序浑然一体。较对脚本设计和程序运行中是否有错误。打包整理,刻录成光盘,并做成自动运行。最好做成可安装程序,减小程序容量,以便推广。
没学这门课程之前,我只会做简单没有技术含量的PPT幻灯片,在经过老师细致的讲解之后,我可以尝试着自己去做一些复杂的组合动画效果,例如山水画卷轴的形式,设计太阳东升西落的动画,还可第3页,共5页
以自如的插入音频,视频,扇形图,条形图或者插入一些统计数据表格以及剪切画等等,通过不断地学习摸索,我还可以剪辑视频插入到幻灯片去制作成精美的动画效果等,在设计字体,插入背景,设计幻灯片方面也游刃有余了,不像之前无从下手,达不到自己满意的效果。一些之前做课件遇到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并且一些简单的技巧性的东西也在课堂上掌握,今后,我一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件制作的实践当中,积极探索并和同学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一起学习这门课程,精心制作一些精品的教学课件,并运用到实际学习当中。我也会努力的去发掘一些更高深的技巧性的方法,在这次学习中,我也深刻认识到:
多媒体课件的课件整体的质量一般可以从课件的内容、界面、表现、风格四个方面着手,来评价一个课件的好坏。
◎对于学生来说,教学课件的制作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才能发挥课件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课件制作十分繁琐,制作过程中劳心劳力,要注意方方面面的搭配和协调。如:构图、用色、搭配、音乐的合成、画面的配合以及与活动进行有效的衔接的问题等等。
◎制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测试、调配,在测试之前一定要先保存一个副本,以免由于软件原因导致制作的课件失去。
◎现在很多人在制作课件上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过分的强调了课件制作的技术含量问题,要求运用深奥的技巧才是好的,那样的理解是错误的,课件制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化难为易,第4页,共5页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就是好的。
◎并非现代化科技的运用就是万能的,只有用再合适的平台上才能发挥它的强大作用。
因此我认为:常规教学和课件的运用应该是相互辅助的,多媒体课件的形象通俗的特点可以帮我们了解很多东西,我们要结合实际合理运用课件,不能过于依赖课件,课件在教学活动中合理的运用才能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将实际与课件的运用相结合。
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制作课件有了新的认识: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不同的制作软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制作课件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制作软件。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该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有头绪,有条理的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从课件中学到知识,明白更深层的意思。
几周的学习,我学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不仅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精美的PPT,而且可以有头绪的去自己摸索着设计一些动画效果,增强PPT的可见的效果,同时也让我对多媒体课件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不断调试,通过上网查询,询问同学帮助等方式不断的学习,我觉得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人之间的交流。因为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提高效率,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5页,共5页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2012数学学科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望江新坝中心学校
檀根犬
摘要: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之后,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变化,尤其是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生思维的发展上更是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也更有了指向性,那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多媒体课件已渐渐地走进了我们课堂,给我们平日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也渐渐成为大家讨论的主题。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对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几点想法。
(一)课件设计的学习方式应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要达到这一目标,课件的设计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心里需要为出发点,真正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以达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的,而不是让课件“走过场”、“凑热闹”。
因此,课件的设计必须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氛围,提供挖掘和发挥潜能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做数学”而不是传统的“听数学”的活动中。
如:一年级教材中“认识图形”一节,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发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并体会“面在体上”,可以设计这样的课件:
各种颜色的长方体、正方体、圆体、三角形的椎体,并在各个立体图形上用更亮的对比色描出它们的一个面,并动态的闪动。
这样动态、直观的课件,就给每个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和思维刺激,它们就会有“我要学”“我乐学”的积极性,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现各种平面图形及“面在体上”,那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方式,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二)课件的设计的情境应是有目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特点的学科。在数学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延伸、发展和运用;任何法则、公式的推导、理解和验证;对任何一组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的掌握,都需要一定的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而这种需要与6—12岁儿童的思维水平有一定差距。怎样缩小这种差距呢?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些实际意义的情境,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做法。
(1)创设情境,给学生体验和感知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信息主要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完成的,传统式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教师口头的说、一支粉笔的写来传递的,而现代多媒体课件都将枯燥的知识动态的演示出来,给学生以不断的惊奇,课件设计的情境,更是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步步呈现出来,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感知也是真实、具体的,对内容的抽象概括也是贴切的。以一年级“加减应用题”为例,学生对“加”和“减”的概念没有完全建立,为了让学生准确描述,可以设计以下的课件:
1.大树上停了5只小鸟,(动态演示)又飞来了3只小鸟。(用闪动的圈将它们圈起来,并用语音提出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鸟? 2.停车场原来有9辆汽车,(动态演示)开走了四辆。
问:还剩下多少辆?
创设了这种学生熟悉的情境,并借用动态的演示,学生体验了“加”与“减”的过程,很自然的就对“加”和“减”有了较深的感知,也加快了它们从形象入手到抽象概括的发展。
(2)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重点的内容
心里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4个阶段,在经历两岁前的感觉运动阶段和两到七岁的前运算阶段,再到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指七岁到十一岁,初步逻辑思维的形成。在这一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将会有质的变化,但它们对概念的获取和使用仍需要实际经验作支柱,需要借助具体事物和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因此,对于重点知识内容的课件,还需要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
如:“认识分数”一课中,认识分数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产生的前提是“平均分”,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这样的课件: 1.出示两个苹果,两个小朋友分,并提出问题:怎么办? 2.出示一个苹果,两个小朋友分,并提出问题:怎么办 3.出示一张饼,两个人怎么分? 并动态演示分的过程和结果。4.出示饼,3个人怎么分?4个人怎么分?(同时动态演示分的过程和结果。)
看似很简单的分东西情境,却将全课的重点——“平均分”多次地从学生口中引出,并用课件的图、声、文并茂帮学生构建了一个活跃的“思维场”,帮他们体验和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推理并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更重要地是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课件设计的评价方式应是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学中
应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元评价”,以往的课堂评价关注的仅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这是不科学的,科学的评价应是关注过程、情感态度以及结果。心理学提出,人在知道自己在接受评价时,心情会很紧张,平价的结果不一定可靠,因此潜移默化式的才是最好。而多媒体更是一种让学生全身心放松的媒介,所以课件的设计也应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很可喜的是,身边的许多前辈和同事给我做了榜样: 1.课件中出现:小组中互相评一评,等某个同学回答结束后,2.课件出示:你觉得他说的怎样?你自己呢? 3.如果你是老师,会给他几颗星?(并到台上涂一涂)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两张画面的介入,但给学生自我评价和 师生评价的机会确实无限的。
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整合为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但它的设计应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从儿童心里发展特征和认知规律出发,为课堂教学服务,我们也只有在不断的研究中才能发挥出它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3、《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