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模版]

时间:2022-07-03 02:2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模版]》。

第一篇: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模版]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1

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使本课的新知不断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初步认识11-20各数,但是这种认识局限于数字到名称的简单对应。对于数字所包含在进一步、深层次的含义即数的组成,理解不够深刻。这是一个将两位数量化的过程。需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再逐步抽象成数字。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学习经验的把握,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十位和个位。

3.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观察、分析能力。

4、了解数的文化,培养学生喜欢数学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读写以及组成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识的桥梁。因此打算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小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主要采取观察法和自主探索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使整个教学遵循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班上有个评比台,于是我巧妙借助学生身边的资源,通过“每十个笑脸换一个大拇指”的评价规则,让他们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为后面的“满十进一”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我将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

第一层次:用小棒表示11只海鸥。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一边摆10根,一边摆1根”,这种摆法能够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知“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第二个层次用计数器表示13个小朋友。

我用计数器直观地展示了“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再由形象的计数器过度到抽象的数位表。并初步渗透了“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个层次根据数位表写数,理解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的含义。

引导学生交流“11”这里面的两个“1”意思一样吗?

三个层次的环节教学结束后,再次设计巩固性小练习,这种练习及时有效地带领学生把前面零散的知识回顾整理,总之在这个大环节中,我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操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体验,实践中感悟。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既然数字是由于生活的需要产生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1)基础性练习。根据表格和数位表写数

(2)巩固性练习。11-20各数顺着数大家都会了,那么倒过来怎样数呢?

(五)课堂总结,知识延伸

知识的延伸是学习的继续,这个环节中我希望通过“数学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十进制”是怎样产生的,不但吸引了学生是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的情感。

在最后我又与“导入”呼应设计了“10个笑脸可以换成一个大拇指!那你要想得到2个大拇指,那就是贴多少个笑脸?3个拇指?……10个大拇指要贴多少个笑脸呀?

【设计意图】一方面可以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后、生活中去。

六、说板书设计

认识11-20各数

10个一是1个十

我设计的了简洁美观的板书,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认字不多,所以板书的字数不宜过多,除了课题以外,我就把“10个一是1个十”这个知识要点板书出来;至于“满十进一”究竟该不该写呢?我们团队经过反复研究,认为我们这节课,从开始的“大拇指”——“小棒”——“计数器”的操作中都渗透了“满十进一”,所以我决定板书出来,这为孩子以后学习更多数位的数打下基础。

以上是我对《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不足之处请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2

各位老师:

大家好!下面我就把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的一些想法和尝试跟大家汇报一下。

一、对教材的认识、理解与把握

《11-20各数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课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是能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部分的,而要想掌握这些知识,首先必须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另外,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二、教学设计说明

1、导入环节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因此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又向往的大海边入手,让学生回忆大海边都有什么?然后直奔主题达到引入本课的目的。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这一大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小环节:

(一)估数与数数

通过问题一: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的出示,引导学生对沙滩上海鸥的只数进行估计,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然后在估数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数来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的特点,突出数数方法的指导,渗透数数策略,并引导学生用做标记的方法来数,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二)初步感受10个一就是1个十。

小棒怎样摆能让人家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这一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有1个1个摆的、有2个2个摆的、有5个5个摆的,还有5加6的,还有10和1的……引导学生对这些摆法进行评价筛选是这一环节的关键,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逐个淘汰,最后选出10和1这种摆法,但是学生的这种摆法只是一个雏形,于是我运用课件对此进一步加工,边演示边解说,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出是10根,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并顺利成章的让学生体会了10个一和在一起就是1个十。

(三)认识十位与个位。

(1)通过小棒的操作,引导学生从意义上进行理解。

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操作,教师向学生渗十与个透摆放位置的重要性,并通过11进行重点讲解,引出十位与个位,并通过11的两个1因为位置不一样,身份就不一样向学生进一步揭示了每个数位上数所表示的意义。

(2)计数器上数位的认识

首先让学生观察计数器,找到个位与十位,然后结合自己学的方位知识对个位的位置进行描述,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的含义。

(四)写数

通过问题“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来拨,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2个十是20,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也是20进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讲解20 的写法。

3、巩固练习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都是围绕着数的读、写及意义进行的,首先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然后通过提高练习对数的顺序进行判断。

三、教学特色

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学生经历实物操作(摆小棒)──表象操作(在脑中摆小棒)──符号操作(看数,直接说组成)的过程,从而建立起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的数学模型。可见,建立数概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的一些想法、做法,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3-74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2、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课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二、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1~20各数,并且知道它们的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欢迎吗?来点掌声好吗?下面张老师有个问题,你们知道今天教室里来了多少位听课的老师吗?我们转过头,按顺序从左边开始一起数一数,好不好?

2、看来我们身边很多事物的数量都超过了10,所以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大些的数,(板书、指着课题,让学生读)11—20各数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哪个小组学得最认真,最好。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

1、摆一摆,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请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10根后捆成1捆放在一边,然后继续往下数,满10根后再捆成1捆,现在开始。(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在展台上操作,如下图所示)

完成后提问:同学们已经数完小棒了,那你知道1捆有多少根小棒吗?(10根)那么1捆就是几个十呀?(1个十。板书)

(1)、我们是1根1根地数,数了10根,所以说它是几个一呀?(10个一。板书)

(2)、10个一是这一捆,一个十也是这一捆,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一个十。(板书,齐读)

(3)那2捆是几个十呢?(2个十)

2个十就是多少?(二十。板书,齐读)

2、说一说,加深理解

⑴认识11

刚才同学们数小棒数得很好,下面张老师再考考你们:刚才我们在摆小棒的时候,把10根捆成1捆是1个十,1捆就是10根小棒,同学们请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拿出11根小棒?(板书11)

学生摆小棒,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用最快的方法拿出11根小棒(1捆小棒加1根小棒)。

提问:为什么拿一捆小棒和一根小棒就知道是11根呢?

理解:(边演示边说)一捆小棒就是1个十,1根小棒就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一。所以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板书)(教师演示摆放11根小棒的操作过程)

强调: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都读作十几。(板书)

教师范读11(十一),让学生跟读。教师板书:十一。

⑵认识其它各数

师: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最先拿出19根小棒。你用什么方法很快就拿好?

A、提问:19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B、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满10根又捆成一捆,现在是几捆?(2捆)就是几个十?(2个十)20就是由2个十组成的。

归纳整理: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就是由2个十组成的。

游戏:跺脚表示十,拍手表示一,猜猜合起来表示几。

3、读一读,掌握数序

(1)、师: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自己动脑知道了11──20各数的组成,下面看这把尺子,你能填出空缺的数吗?

(齐读)

(2)、观察直尺,回答问题:

14前面一个数是多少?11后面一个数是多少?

16和18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比12大又比18小的数有哪些?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课本“做一做”

课本73页“做一做”上的学具各有多少?(先问画了什么,再板书,然后数,最后汇报)

2.1113 16 1917 1313 1514

3.1个十和6个一组成()。

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0里面有()个十,20里面有()个一。

5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四)、总结课堂,延伸新知。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呀!你们开心吗?老师也很高兴!今天小朋友学得真不错,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会有更多的收获!。

六、说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二十 19 20

读作: 十一 十九 二十

1个十和 1个十和 2个十

1个一 9个一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11—20各数的认识》课程资源包,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检测试题、教学反思五部分。

一、说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在第一学段目标中要求:应让学生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准备。教材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已有知识,创设小朋友在海边沙滩上喂养海鸥的生活情景图,借助“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由10以内的数数到10以上的数,从而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学情分析

通过课堂前测得知,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会读、写10以内的数,同时大多数学生已经会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但对于“十”这一计数单位和十位、个位这样的数位是第一次接触,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根据课堂前测和教材分析,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

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能正确书写11-20各数,认识“个位”、“十位”,理解计数单位“个”、“十”。

3、经历10个一是1个十的操作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过对具体事物数量的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计数单位“个”与“十”的关系,认识“个位”、“十位”。

教学难点是: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了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准备材料有课件、师生每人一个计数器、操作板、20根小棒。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主要采用笔试与操作相结合,师评和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教学环节三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检测目标1的达成;通过学生在计数器上找数位、交流所拨的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试写数字检测目标2的达成;通过摆一摆、拨一拨检测目标3的达成;通过教学环节三中的估一估检测目标4的达成。

(七)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板块,使学生亲历自主发现探究的过程。1、复习旧知,导入新知;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借助学具,解决问题;4、分层练习,巩固提升;5、联系生活,拓展延伸;6、达标检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时间预设:1分钟)

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就是逻辑性、系统性比较强,新旧知识的关系总是环环相扣,因此,学生对新知识的接纳也是借助旧知识为跳板去领会新知识。复习数字0—10的数法,温故而知新,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时间预设:1分钟)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大海边的情境,通过观察情境图,逐步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借助学具,解决问题。(时间预设:27分钟)

(一)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时间预设22分钟)

1、估一估。

借助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猜一猜沙滩上海鸥的只数,引导学生经历估算的过程,初步感知估计方法,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数一数。

在数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数数,进行数数方法指导,体会数数策略的多样性。

3、摆一摆。

(1)用小棒摆11。

出示杂乱的小棒,让学生感受一根一根数的不方便,之后提出要求,把这些小棒重新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操作,使操作活动具有实效性。

(2)优化方法,建立计数单位“十”的表象。

教师先是引导学生为了一眼就看出是11根小棒,可以把10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十”的表象,初步渗透十进制。由于学生亲自经历了计数单位“十”的构建过程,感知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读十几,这样在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读数自然水到渠成。

4、拨一拨。

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表象,并在拨的过程中感知11—20各数的排列顺序,将写法贯穿其中,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解决“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时间预设:4分钟)

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用计数器体验了“19添上1就是20”后,让学生通过估计礁石上的海鸥和沙滩上的小朋友的数量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通过数一数进一步加深对11—20各数的数感培养,在练习中继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从而建立起1个十和几个一是十几的数学模型。

(三)引出课题。

(时间预设:1分钟)

第四环节:分层练习,巩固提升。(时间预设:5分钟)

在练习中第一题是一道基础的根据题意写数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起1个十和几个一是十几的数学模型。第二题融入了生活中的尺子,让学生在尺子上找11—20各数,还按不同的顺序读数、猜数,使学生巩固了对数序的掌握,从而继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第五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延伸。(时间预设:3分钟)

在学生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过11—20各数之后,课件出示生活中11—20各数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六环节:达标检测(时间预设:3分钟)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检测试题我注意到了问题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以闯关的形式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

第一关:填空,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第二关:按照规律填一填,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关: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领导和老师多批评指正。

第二篇:《1-5各数认识》说课稿

《1-5各数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5各数认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5各数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一理念、

(五)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如:“想想做做”中找朋友,看数画圈,看图写数等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更好的理解和认识1——5各数、

2,最后设计了一些用1表示1个整体的题目,如:1盘香蕉,1串葡萄,1双袜子等,渗透单位“1”的概念、

五,总结全课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参与面广,学得愉快,学习效果好、

《1-5各数认识》说课稿2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教学“认识1----5”这节课中,依据课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开课伊始,师生交谈:“今天的课堂老师为大家请来了许多好朋友,看看有谁?”学生们听后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数一数喜欢的小动物的个数,最后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通过创设这个儿童喜欢的情景串,既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在操作过程中巩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新授“认识1—5”各数,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下面四个环节来进行:

1、摆一摆

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根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二是根据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圆片个数。通过两部分的操作练习把数物体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摆一摆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由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的是否正确。

2、拔一拔

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器的基础上,尝试着自己在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也就渗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利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在原来的数上添一得到一个新的数,可以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最后在小组内开展拔珠的活动,由学生独立的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强对“1-5”各数的认识。

3、写一写

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师重点指导写5,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4、说一说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的重点。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周围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开始学生的思维并不活跃,局限于仅有的几个例子,于是我以“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为例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时间,想一想说什么,怎样说。在充分想的基础上,学生的兴致高涨,思维活跃,有了许多精彩发言:我们小组有4个人。我是一年级2班的学生。我家在XX路5号。……看到学生们积极参与的样子;听到学生们富有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我都不忍心打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不像想像中那样只是解答应用题,而是有趣得多,生动得多了。让大家深深体会到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习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如学生观察画面时,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堂评价:“你观察到的这么多,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多的收获!你在观察时还做到了按一定的顺序!”。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依据学生情况,进行课堂评价:“你的动手能力真强!把你想到的动手摆了出来,真了不起!”。通过及时、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评价语,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本节课重视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数学活动中,感受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但是从课堂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在“说一说”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觉此部分课学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计不足。因此,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的放失的进行课堂教学。

《1-5各数认识》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篇: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罗龙实验校一年级集体备课组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小学一年级上册四单元的内容。

2.教材位置、作用和意义:

11~20的认识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课在整个数的学习系统中存在比较主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连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算理基础。可以说这一节在整册教材中不仅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还在全部学习阶段乃至今后的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11-20各数的认识”这局部教材是在学生把握10以内数的基本上,通过操作实际,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辅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筹备。教材支配了一幅主题图和3个例题。分辨从数数,数的涵义,数的组成,数的写法,数的顺序,数的加减法六个方面对教学进行了细化。第一,是先创设一幅公园里热闹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第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视察思考,建破十根小棒绑成一捆的观点,进而赞助学生树立11~20各数的表象。二是摆一摆,想一想。这部门内容的着重点是数的组合,让学生知道11--20的数分离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合成的。三是数的认识的拓展。为了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数,教材部署了在直尺上读数的运动,其目标一方面拓展学生对数认识的范畴,另一方面也能形象地让学生看到20以内数的排列,为他们认识数的大小、数的顺序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A常识技巧目的:通过《11-20各数的意识》的教养,学生应当取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1~20”之间物体的数目;充足懂得“10个一组成1个十,1个十里有10个一”;晓得11~20这些数都是由1个十跟多少个一组成的,并懂得各数的意思;控制数位顺序,能按11-20各数的大小次序数数,并能根据尺子能够比拟各数的大小。

B进程与方式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与配合交流,充分感知10个一就是1个十,造就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和交换能力,自主摸索中培育其察看、剖析、口头表白能力,以及初步的形象概括才能。

C情绪态度目标: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触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起源于生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与生活的接洽,树立估算的意识,并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学思考、情感立场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如数感。《数学课程标准》从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从详细的情境中掌握数的绝对大小,能用数来抒发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抉择恰当的算法。新课引入时,老师可以手上抓了一把铅笔,先让学生猜一猜共有多少支?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想和猜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A初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教训为起点,掌握教学的重点,处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现状和发展程度,对11-20的数数,读写11-20的数,学生并不生疏。

B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理解10 个一组成1个十,掌握1个十和几个一是11--20各数的组成,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11~20各数的组成”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理解10 个一是1。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说教法学法:

上课开端,我运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主动参加到后面的学习活动。最后,我又设计全部同学一起数小棒和捆小棒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在他们强烈的兴趣下坚固新知。

2、引导探索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新知识时采取引导探究法,给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亲自阅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通过探索,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直观的认识,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学法

为了更好地施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演一演、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猜一猜等多种情势,让学生踊跃自动地学习,领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休会知识的构成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数数,复习1-10的各数,新课开始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温习1-10的数。然后,数到10当前不会数了,怎么办?根据这一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深入感受到“比10大的数”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引出本课,出示主题图。这一环节可以适当支配时间,因为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会数数就可以了。因为一年级学生在学前就已经会数数了,所以这部分内容我只安排了3分钟。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数小棒的方法首先创设情境出示小棒,让学生猜一猜大概有多少根?然后亲身数一数。通过估算小棒的数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又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引出数数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数数,让学生数出20根小棒,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感触到一根一根的数太麻烦了,因此我又采用了“想一想,有什么好措施,不必数,只有摆一摆,一眼就能看出有20根?”这样一个问题入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棒的根数,让学生感悟到把10根捆成1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明白你的请求,这样学生才干清楚本人该做什么。当他们回答问题停止,给予他们确定的回答和激励性的评估。

2.1个一和1个十的认识

教师要学生理解:1根小棒是“1个一”两根小棒是“2个一”。。10根小棒是一捆,一捆小棒里有“10个一”,就是“1个十”里有“10个一”。即:1个十里有10个一。10个一组成1个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10个一组成1个十的过程,并且以开火车的形式强化学生记忆:10个一是1个1十,1个十里有10个一。

3.数的组成A认识“11”。

在11-20各数中,最“特别”的就是11了,这不仅是因为11是继10后呈现的第一个数,更由于11的个位和十位都由1组成,假如学生可能理解11的意义,对其余数的生成绩会牵强附会,首先通过课件出示小棒11,让学生看表现几,而后学生在理解1个十的基础上看小棒图问学生一捆是几个十,一根是几个一,让学生对11的组成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学生的答复中标准学生的语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B学习“

15、20”,加深理解组成

接着涌现15,让学生数出15根小棒,动手摆一摆,捆一捆。导学生运用上面发现的轻易看出数量的方法,摆一摆,捆一捆,同桌交流,根据小棒说数的组成,再倒过来根据组成说出这个数。如:“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目的是对十几的数组成进行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用小棒摆数,也是进一步强固十几的数的组成,在大批的动手操作中,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也发现了十几的数的组成的方法。

C20的组成

学生应用10根捆成一捆的办法在很短的时光里就能理解“2个十是20”解决了知识的重点。并请同学们说一下20和我之前学的那些数有那些不同,教师总结。

在这里完整撒手让学活泼手操作,探索数的组成,并相互说一说、猜一猜,通过什物说出数的组成,加深学生对以1个十和1个一的理解,冲破学生学习数的组成的艰苦,让学生由理性认识回升到感性认识。学生在操作探究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思维能力,协作交流能力,自信念都得到加强,贴近了与数学的感情。

4.数序比大小

一年级学生基础掌握20以内的数,我先让学生顺着数一数,然后倒着数一数。斟酌到学生对屡次反复熟习的事物会损失兴趣,因而,随后我设计开放题让学生坚持学习兴趣。如,出示直尺图,和直尺图填空,通过这两项趣味性的活动使学生对2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大小有比较明白的认识。同时让他们机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事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衅性的。在此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训练题(在课件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色,以富有情趣的亲热的第一人称表述,以满意不同档次学生发展的须要,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愿望。

五、巧固新知

课外延长:

回家找找身边的数,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猜猜你的谜语。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11-20各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的意义,感想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领会到用数学的乐趣,拉近与数学的情感,培养他们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总结播种,体验快活。

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培养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这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负心。

课堂总结以与学生总结的方式来进行,先引诱学生回想所学知识。最后先生总结。总之,整节课中,我提倡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失掉胜利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个一,1个十

1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11 2个十是20

第四篇: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 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上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的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出11~20各数。

2.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等。3.在富有情趣的数数活动中,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神火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难点是: 会讲11-20各数的组成。

二、说教法 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数学资源,为了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情景教学,为学生提供现实情景图,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各数,通过交流讨论,初步感知数的大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解除困惑。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通过采用读讲精练评等教学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把个人的知识和直接经验作为重要的数学资源,与大家分享,从而使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学中,为了形象直观的展示学习内容,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塑料小棒、数字卡片等教具。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出示教材上的图片,并加以解说: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接着向学生提问:这幅图有什么?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选择性的板书,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揭示本节课的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环节以富有情节的故事情景引入,在数人的时候很自然地将新旧知识之间架起认知的桥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安排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数小棒,感知满十。教师拿出一捆小棒,先让学生猜一猜大概有多少,再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让学生明白,1捆小棒就是1个十,一个十就是十个1。

第二层面是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15:请学生拿出小棒来摆一摆,明确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教师板书并领读。2.认识11和20: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摆出11和20,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和20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同时领读。最后由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第三层面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2.教师提问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在这一环节,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增加学生的数感。

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电脑出示)

1、比一比,摆一摆 用数字卡片摆下面的数:12 16 17 20(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2、连一连,猜一猜(电脑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图)出示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連起来 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7页完成第2题。

3、读一读,排一排(电脑出示小狗汪汪并配音)小狗汪汪:同学们,你们爱吃苹果吗?今天,我带来很多苹果送给你们,但是你们必须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才行,你们愿意吗? 这时,老师出示小狗汪汪带来的上面有数字的红苹果图片,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们能找一找,说一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让学生找身边的数,使学生学会用数去观察事物,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之,以上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充满童趣的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交流,让孩子们感觉到数学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好玩,他们一次次在教师的引导中操作、思考、解决问题,其外部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情感,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机的整合。

第五篇:《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内容是人教2012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 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上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根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的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出11~20各数。

2.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等。

3.在富有情趣的数数活动中,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神火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难点是: 会讲11-20各数的组成。

二、说教法

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数学资源,为了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情景教学,为学生提供现实情景图,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各数,通过交流讨论,初步感知数的大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解除困惑。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通过采用读讲精练评等教学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把个人的知识和直接经验作为重要的数学资源,与大家分享,从而使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学中,为了形象直观的展示学习内容,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塑料小棒、数字卡片等教具。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接着用猜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今天的课题,然后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揭示本节课的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这一环节以富有情节的猜数情景引入,在猜数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将新旧知识之间架起认知的桥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安排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数小棒,感知满十。

教师拿出一捆小棒,先让学生猜一猜大概有多少,再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让学生明白,1捆小棒就是1个十,一个十就是十个1。第二层面是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15:请学生拿出小棒来摆一摆,明确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教师板书并领读。

2.认识11和20: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摆出11和20,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和20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同时领读。最后由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第三层面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2.教师提问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在这一环节,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增加学生的数感。

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电脑出示)

1、比一比,摆一摆

用数字卡片摆下面的数:116

20(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2、连一连,猜一猜(电脑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图)出示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連起来

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6页完成第5题。

3、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们能找一找,说一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让学生找身边的数,使学生学会用数去观察事物,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之,以上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充满童趣的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交流,让孩子们感觉到数学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好玩,他们一次次在教师的引导中操作、思考、解决问题,其外部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情感,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机的整合。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个一就是1个十。

1个十,1个一,合在一起是11。11里面有 1个十和1个一。

余培 2013年11月15日

下载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的认识》的说课稿

    《0的认识》说课稿 易门县六街镇白龙小学 何秉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第24页的例......

    《0的认识》说课稿

    《认识0》说课稿 授课教师:罗子卉2017年03月30日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培智类教材《快乐生活》一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板块第二单元的第一课部......

    0的认识 说课稿

    《0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0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践教课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第30页内容。“0”的含义比较宽。在生活中应......

    0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说课稿 李旭杨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0页的内容和书本第31页练习六的1、2题。......

    《0的认识》说课稿

    《0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 下面我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课后反......

    《0的认识》说课稿★

    《0的认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0的认识》,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 一、深入文本说教材 二、《0的认识》是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

    1---5各数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

    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1 下面就结合这节课和大家做以交流:本节课我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一、说教材:这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