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旅游区 课件
世界旅游区概况
板书:
①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② 南亚地区; ③ 中东地区; ④ 非洲地区; ⑤ 欧洲地区; ⑥ 美洲地区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世界六大旅游区概括,首先我们看一下 ①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面积为4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9.4%,为世界第一大洲,人口:32.39亿,占世界人口的60.5%,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大洲,居民多属于黄种人,即亚细亚人种或蒙古人种,约占全州人口的五分之三,其次是白种人。
包括49个国家,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简称东亚太旅游区,主要包括东北亚(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等)、东南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和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其他南太平洋岛国和地区。
东亚太旅游区的国家和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经济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二类是新兴工业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三类是发展中国家。
旅游份额:近30年来,东亚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世界平均速度,居世界首位 特征:东亚太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还主要是接待欧美游客,以发展入境旅游、赚取外汇收入为主要目的。至1991年,该地区出境旅游人数超过百万人次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及泰国。
今天的东亚太地区正在并已经成为全球继欧洲、北美之后又一重要的、富有潜力的旅游客源产出地。
组织:在亚太经合组织的10个专业工作组中,旅游工作组是最早成立并单独开展工作的一个。
主要景点:中国长城 兵马俑 韩国济州岛 日本富士山 樱花 ②南亚地区
南亚旅游区主要包括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以及印度洋上的岛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南亚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南亚地区全部是发展中国家。特征及份额: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一些国家政局动荡、民族和宗教纷争迭起的影响,本地区的旅游业起步晚、发展慢、起伏大。多年来。该地区接待的外国旅游者占世界总份额的比例始终很小(详见表)。相比而言,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优势:悠久的文化、名胜古迹、独特的民俗风情、滨海风光
劣势: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一些国家政局动荡、民族宗教纷争的影响,南亚地区旅游业起步晚、发展慢、起伏大。旅游业发展状况及挑战
现状:特点是起步晚、发展慢、起伏大。挑战:应发挥其历史文化、热带滨海和山地生态的特长。充分利用邻国优势,吸引亚洲市场。③中东地区:
中东一般泛指西亚和北非地区。本章所讲中东旅游区包括2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6个在西亚、6个在北非)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地处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红海之间,也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特征(1)经济: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的70%都集中在这里。
(2)宗教:中东还是世界上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3)文化:中东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如、巴比伦王国、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具有极为丰富而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地处欧、亚、非三洲交汇处,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所有这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该地区的旅游业前景看好。中东地区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明、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重要的战略位置,是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具备发展旅游业的便利条件。但二战后的四次中东战争、民族纷争、宗教冲突以及猖獗的恐怖活动,对该地区的旅游业产生了不利影响致使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发展概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东地区接待的国际游客以及其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总份额中的比例均在1%~3%之间。相比而言,中东地区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爱是埃及、以色列和土耳其。
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丰富而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古迹,海滨、沙漠,死海等自然景观。劣势:中东地区旅游业发展最大的约束是长期收到该地区战争和恐怖活动的制约,起伏不定,发展缓慢。
中东旅游业发展面临任务:社会稳定、和平发展;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合作,联合促销;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景点:迪拜帆船酒店,位于中东地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酋长国的迪拜市,为全世界最豪华的酒店。帆船酒店,又称阿拉伯塔,又叫做“阿拉伯之星”。金碧辉煌、奢华无比的阿拉伯塔是世界上第一家7星级酒店。客房面积从170平方米到780平方米不等,最低的也是总统套房房价要900美元,最高的皇家套房则要18000美元。④非洲地区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以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邻。非洲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陆,总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人口8.4亿。居民主要有黑种人和白种人,种族构成比较复杂。旅游份额:自20世纪50~90年代,旅非的游客人次仅占世界份额的2%~3%左右,国际间旅游收入占世界总份额长期徘徊在3%以下,客源分布也比较集中在欧洲(约占45%),本地区间的游客高达30%。
然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迷人的自然风光,奇异的野生动植物,使非洲旅欧也得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旅游发展劣势:国家经济比较落后,旅游设施不完善。地区社会动荡,自然灾害严重,非洲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差,发展缓慢。
特征:非洲土地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发展生产的良好条件。但长期的殖民统治,却使它成为世界上经济水平最低的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直接制约着非洲旅游业的发展,致使其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差、发展缓慢。
旅游发展优势:历史文化遗迹、迷人的自然风光、奇异的野生动植物、各种专项旅游活动:例如沙漠探险游、民族风情游、奇特风光游、考古旅游,海上旅游。非洲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任务: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改进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并进行得力的促销。开动脑筋:
如果让你向一位游客介绍一下非洲旅游的特色,你会怎么讲。⑤欧洲地区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三面环海,北临北冰洋,南面是地海和黑海,东面与亚洲大陆连为一体。面积为1016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人口7.2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1.7%。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对近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和生产分的变化影响很大。在当代,欧洲是“资本主义心脏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欧洲共有50多个国家,皆属经济发达国家。欧洲是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日耳曼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发达的地区,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特征:欧洲历史悠久,经济基础雄厚,交通、通讯发达,文化绚丽多彩,旅游资源特色显著,其中人文景观中的“欧洲三绝”——王宫、教堂和古城堡,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这已经成为欧洲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
旅游份额:欧洲是近代旅游业的发源地,也是当代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历来居世界各大洲之首。二战后的半个世纪当中,尽管欧洲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创汇在世界总份额中的比例在逐渐减少,但迄今为止一直独占鳌头并占世界之半。
⑥美洲地区:
美洲位于西半球,陆地面积为4219.8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8.2%。人口为8.5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4%。居民大都是英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其次是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人种。
整个美洲包括35个独立国家和15个地区。国际上通常将美洲分为北美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旅游份额:美洲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旅游区之一。
特征:美洲的国际游客中,70%以上是本地区内的居民,这是美洲国际旅游最突出的特点。在美洲,旅游最发达的是北美地区,其中美国是世界头号旅游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各国的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广袤的土地、漫长的海岸线、良好的环境,加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文化遗迹和殖民时期的特色建筑,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在拉美各国中,墨西哥和阿根廷是旅游最为发达的国家,尤其是墨西哥,历史上曾是世界十大旅游国之一。
第二篇:海底世界课件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完成生字词的教学,并理清课文脉络,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通过讲解海底动物的声音与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特产丰富的世界。
过程:
揭题,初读课文
(放音乐)听,碧波浩渺海面上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而在这惊涛骇浪之下却有一个奇异的世界,这就是:海底世界!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读(齐读课题。)
一、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这些预习要求你们都做到了吗?(出示3个预习要求)
既然都做到了,那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1)我们先来读读海底动物的名字吧:海参梭子鱼 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
指名读,这个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shēn。
(2)再来看看这些词:
出示:海底窃窃私语 危险肌肉伸缩爬行 长途旅行 汪汪
会读的做小老师来领读。
(3)这些变红的字是本课的生字,接下来,只要你会读,你就立刻读出来。
出示:底()低()
你能给这两个字分别组组词吗?
“旅”字的笔画特别容易写错,请跟着老师书空,并在书上写描红,请注意你的书写姿势。
2.生词掌握了,句子读顺了吗?
出示:第二句: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你读出了这个问号,让老师对答案充满期待)
课文下面两句是这样写的:(出示: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这些句子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一问一答)
师:原来是自问自答,这样的句子就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出示:(再来一句,能否读好)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一齐来读好这几个句子。
原来海底不是没有声音,而是普通人的耳朵听不到而已。如果想听,要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点红)
第二板块:理清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老师通过检测,发现你们的预习是有效的.
课文一开始就这样问我们,读(你可知道,大海深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吗?边说边出示第一段文字)
2.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概括描写海底的一句话,并用笔划下来。有很多同学的默读速度很快,也很会动脑筋)。
交流对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你们找到了吗?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中心句呀,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掌握了这个小窍门,就可以很快找到。这句话就是在课文的„„。(结尾)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这句话中的两个词语概括了海底的特点,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写“异”时要把上面的口封住](我们一起来读写海底特点的词语,景色奇异是指?特产丰富是指?景色特别美,特产特别多,我们再来读好这两个词。
3.现在我请男生读上面一句,文章的开头。女生读下面一句,文章的结尾。看看,你们又发现了什么?(一问一答),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写:开头提问,最后答问。这就叫首尾呼应!真是巧妙!
4.同学们,大海占有了我们地球三分之二的面积,单海底生物就达1000多万种,课文通过写哪些事物来表现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呢?
(出示:课文通过写海底的写出了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5.这个问题就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咱们不要急着回答,像这样介绍事物类的文章,先要知道每段写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2-5小节,想想每段写了什么?
评价:一句话就说清了整段的内容。
评价:看来用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你早就学会了。
当每段的内容都知道了,那这个填空你会了吗?(生答)
采访生:你用的什么方法?
段意合并就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看来,把段意合并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6.概括越简炼越好,加深难度,这样一变,你会吗?(出示:课文通过描写海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出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师:这么长的一篇课文,被你用短短的几个词概括出来了,语文高手啊。
7.课文就是通过描写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物写出了海底的特点。在写动物时特别详细,写了声音和活动特点这两个方面)(板书时讲)
第三板块:海底声音
过程:
1.让我们先潜入海底,听一听海底的声音。
2.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动物们常常在(加点)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是怎样地说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是的,这就叫窃窃私语)
奖励你读好这个词。一起读。
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我们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要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到。老师把这听音器戴上:谁来读听到的声音。
3.指名读
4.听了这些声音,你想说什么?
5.齐读
6.想看一看它们窃窃私语的情景吗?(播放:看,它们独占一方幽静,倾心交谈;它们呢,在赌气呢,好像在说: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这帮小家伙呀,被眼睛情景惊呆了,正边欣赏边谈论,而这两条鱼好像密谋着什么„„)
真是趣味十足!动物们的窃窃私语我们虽然听不清,搞不懂,但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把它读出来。
7.师领读一句:这些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生接着读。
8.这里的嗡嗡、啾啾、汪汪是非常有特色的词语,叫拟声词。
9.你也会来这么一句吗?
出示有的像()一样()(2到3人回答后)
10.出示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有的像()
11.这一句里可没有拟声词了,你能再来一句吗?(你想有什么声音,它就有什么声音。
12.引读:他们行进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发出警报。
他们吃着美食的时候可能会说„„,和朋友再见时又似乎在说„„(发现声音响亮,老师示范一下:我觉得他们可能会这样说)
13.让我们一起来读海底动物们的这种窃窃之语。(如果读不好:海底动物可是在窃窃私语哦)
14.师:海底动物的声音真是千奇百怪,它们的活动特点更是独具一格。
第四板块: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
过程:
1.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动物,把他们的名字划下来。(你找对了吗?)
2.海参:
(1)出示海参的句子,指名读。(请你来读描写海参的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能用一个字或词概括它的行动特点吗?
(3)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海参的慢?
海参的确有点慢,一小时才行4米,也就是一节课加两个下课时间只走我们一块黑板的长度。慢吗?老师送你们一个成语,速度很慢,可以用“蜗行牛步”来形容。(像蜗牛那样爬行,像老牛一样慢慢走路)
你看,作者用了数字来说明了海参的慢。这样的方法叫“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读书要字字入味,我建议你们把这句话大声地再读一遍,还会发现也有一个词也写出了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确是有道理的。)
(4)让我们一起读,感受这慢吞吞的海参。
师小结:刚才我们用找关键词的方法读出动物的行动特点,现在就再来学以致用:请您选择一种喜欢的海底动物,读一读句子,抓住关键词想一想它的行动特点。)
3.先扶后放,学其他动物
交流:
(1)梭子鱼的特点是快。说关键词。
每小时行几十千米,聪明的同学,发现这与写海参时用的方法差不多。都是列数字!
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读出快)与熟悉的火车作比较,这样我们马上就明白到底有多快了。这种方法就是——作比较。(板书:作比较)
你们看,两种动物真是截然不同。
一个是(蜗行牛步),另一个却是(风驰电掣)!我们来读出他们的特点。
(2)章鱼和乌贼行动特点是(退)
章鱼和乌贼迅速后退是有原因的。当它们和强敌突然遇见时,会喷射出浓黑的墨汁,掩护自己逃走。(加红: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请你来读!
“突然、迅速”两个词读得好:评,你为什么这么读?
读得不好评:此时的章鱼正处于千钧一发之时,情况万分紧急哪。谁来读?
评:真是有惊无险,胜利逃脱。
4.贝类的行动特点谁来概括。(巴)如果这墙壁就是轮船的底,贝类怎么巴的?(表演)边表演边问:小贝,小贝,你为什么巴得这么紧?(贝类有坚硬的外壳,壳中的肌肉不仅可以伸缩还
很有力,它可以牢牢地吸在船底)这样的动作就是“巴”,这个词语多精炼呀!
船儿悠悠向前进,贝类轻松免费游。真舒服,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仔细看,帮老师评一评.你觉得这样读可以吗?(这种介绍事物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1.深水鱼它的特点是什么?(发光)你来读一读。想看这闪烁的星星吗?(放图)在漆黑的大海中,深水鱼发出的点点亮光多神秘呀。作者把这亮光比作了闪烁的星星。这就是打比方。(板书:打比方)我们一起来读吧。
海底动物的活动有快有慢,有前进也有后退,有的一动不动,有的一动就亮,真是妙趣横生。所以作者在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写到: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5.这一句话其实是这一段的(总起句,中心句)。
先总写特点,后面分写几种动物,这样的构段方式就是叫“总—分”。(板书:总-分)
6.那我们就用总分的方法来读一读这段文字。第一句谁读?其余的就一组读一种动物。
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海底动物的声音和活动特点,其实海底动物可奇特着呢!它们长得不一样,吃饭不一样、睡觉不一样„„而且呀,这样的海底动物有4万多种!所以说: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
7.下节课,海底的植物和矿物还等着我们去探索呢!下课。
作业:
a)看书上插图,用总——分的写法写一写海底动物的外形。
b)阅读《奇妙的海底世界》。
第三篇:世界民族之声课件
世界民族之声课件
教学目标:
1、能专心聆听亚洲部分国家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
2、能结合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在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基础上对有关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进行简单的评述。
教学重点:
亚洲部分国家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对听到的音乐作品进行简单评述。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联想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引导表现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幻灯片、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欣赏新疆、蒙古、西藏三个地方的音乐片断
2、提问
采用分组进行抢答方式,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列举三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3、展示亚洲地图,设置情景,组成“音乐文化交流团”赴亚洲各国交流传统音乐文化。
4、确定“游览”方向。
教学设想:以学生比较熟悉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通过竞赛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旅游”的形式进行新授部分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新授活动――――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踏上”旅途
(一)、东亚――――日本
(1)出示课件,飞机飞往日本,出现日本富士山和日本的樱花。
(2)提问:同学们说说日本印象?
(3)欣赏东亚的日本歌曲《樱花》及《五木摇篮曲》
(4)学生通过上述音乐共用性材料的欣赏与感悟,归纳出日本歌曲的有关特征。
(5)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使用的乐器和中国的哪种民间乐器相似?
教学设想:使用情景教学法、联想欣赏法,利用学生好奇,对未知知识的渴求的天性,教师充当一名导游,以旅游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各地音乐风格的不同
(二)、东南亚――――印尼
(1)出示课件一段印尼的海滨风光图片和印尼的民间歌舞画面
(2)欣赏印尼歌曲《鹦鹉》
(3)提问:同学们讨论下歌曲的音乐风格,试试说说印尼音乐的风格特点。
(4)哼唱歌曲主旋律
教学设想:在欣赏图片的基础上,引导表现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对音乐的感悟,讨论思考,得出印尼音乐的风格特点,帮助他们建立参与探索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表现活动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南亚――――巴基斯坦
(1)播放一段巴基斯坦影片,让学生说说巴基斯坦的服饰特点。
(2)介绍巴基斯坦著名的歌曲《美丽的国土》
(3)播放歌曲。
(4)学生学唱歌曲
(5)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一两首赞美和歌唱祖国的歌曲?
教学设想: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比较容易接受,播放有异地风情的电影片段,缓解学生的听觉疲劳,同时通过影片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使学生增长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将大有收获。
(四)、西亚――――沙特阿拉伯
(1)播放沙特阿拉伯舞蹈音乐《阿拉伯舞曲》。
(2)提问:音乐中有几种什么乐器
(3)分发铃鼓、沙锤等打击乐器让学生随音乐律动。
(4)全体学生随音乐旋律歌唱。
(5)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说说阿拉伯音乐的风格?
教学设想:在理解阿拉伯音乐特征的基础上,使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与创造力,进行即兴创作表演,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对学生的表演予以充分的肯定,激励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三、整合与拓展
1、听辨竞赛
(1)启发学生自己确定利用何种体态语言来表现各个地方的音乐特点
(2)听歌曲片段,学生做出反应
2、整合在引导学生听赏本课音乐的基础上,谈谈它们在音乐情绪、风格、表现形式、主题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3、拓展
请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国家,搜集该国的风土人情及图片,下次课交流。
教学设想:通过听辨竞赛、整合与拓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比较,学生互相引导,你追我赶的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表达出来,教学气氛因此而热烈起来。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亚洲几个国家的音乐,了解了它们不同的体裁特征,尤其是同学们精彩的表演,给了老师极大的艺术享受和美感体验,大家对这几个国家音乐体裁都把握得十分出色,希望同学们回去后继续收集自己喜欢国家的音乐资料,下节课上提供给我们一起来欣赏、鉴别。同时,还请大家留意一下书本,看看除了我们今天学的几个国家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国家的音乐体裁有什么特点,并且收集有关的音响或文字资料,在下节课进行交流。
第四篇:包装袋的世界课件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会欣赏、讨论、评价,能积极参与欣赏活动,了解包装袋的特性与用途。
2、能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装饰,发展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包装袋、服装袋;废旧包装袋、剪刀、笔、纸、装饰品等制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活动
1、教师展示各式各样的包装袋,组织幼儿欣赏,请幼儿边欣赏边讨论:包装袋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幼儿讨论后回答:
(1)这些袋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觉得哪个包装袋最漂亮?你喜欢哪种款式的袋袋?为什么?(式样多种)
(3)包装袋有什么用?
3、教师向幼儿介绍包装袋的特性及用途。
二、制作包装袋
1、教师:“包装袋是怎样做出来的?你们想试试吗?你还想自己来设计一只漂亮的包装袋吗?”
2、介绍材料:“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废包装袋、剪刀、彩色贴纸、彩笔等许多材料,请小朋友自己选择。赶快行动吧!”
3、幼儿自选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先进行拆开研究、讨论,再进行装饰。
三、包装袋展览
1、请幼儿把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进行评价。
2、集体选出最佳作品。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第五篇: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世界气候类型和名称
2、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能够分析各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看地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种气候类型,并说出他们的分布地区,提高学生的能力
2.联系以前的气压带风带和降水,以小组为单位,个小组选择气候类型分析其成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气候类型的分布,知道不同纬度气候不同,甚至同一纬度不同位置气候类型也不相同,因此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通过回忆以前的知识解释新的知识,使学生明白知识具有联系性,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教学重点〉
1.气候的类型
2.气候的分布
3.气候的成因
〈教学难点〉
气候的成因分析
〈教学用具〉
以PPT为主
〈教学过程〉
一、天气和气候
二、气温的变化
1.变化规律
(1)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14是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与北半球为例陆地上最高值在七月,海洋上在八月;陆地上最低值出现在一月,海洋上出现在二月。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一般来说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大致与纬线平行
(2)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最高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
(4)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冬季相反
(5)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升高 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6)一月和七月海陆等温线的凸向(不分南北半球)
3.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的影响: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级递减。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温度高;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温度低。
(2)海陆差异的影响: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冬季低于海洋。且陆地冬夏温差大,海洋冬夏温差小。
(3)地势高低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降低。
(4)洋流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所以有暖流经过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降温减湿,所以有寒流经过的地方等温线向低微凸出。
(5)人为原因:城市的热岛效应和全球变暖
4.等温线的判读
(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3)等温线为闭合曲线,中间气温高为盆地和低地;中间气温低为高原和山地。
(4)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凸向高纬;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等温线凸向低纬。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
1.主要降水类型
(1)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凝结形成降雨。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多对流雨。
(2)地形雨:湿润气流遇到山坡,沿山坡爬升,在上升中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在迎风坡产生地形雨。
(3)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北纬60度多锋面雨。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
(2)两级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4)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
3.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分布地区
(1)全年多雨型:分布在赤道附近
(2)全年少雨型:分布在两极和干旱地区
(3)夏季多雨型:南北纬300到550的大陆东岸
(4)冬季多雨型:南北纬300到400的大陆西岸
(5)常年湿润型:南北纬400到600的大陆东岸
四、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五、气候类型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