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8陋室铭教案语文版课件
陋室铭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2、深入理解“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3、背诵并翻译课文。【教学重点】
1、具体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2、深入理解“铭”这种文体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教学难点】
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体悟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来看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唐朝有位著名的诗人,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这位诗人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这位诗人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这位诗人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这位诗人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这位诗人想,这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
于是他会怎么做呢?故事没有完,想不想知道故事的结局?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大家就能找到答案了。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陋室铭》。(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美文三读:
1、一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按照朱熹的要求:①自由练读课文两遍;②指名一生朗读,师评价;③全班齐读课文。
2、二读:生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做标记。⑴师准确猜出学生不懂的句子并讲解: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碧绿的苔藓,长到台阶上;青葱的草色,映入竹帘里。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注:本句主要通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推出译文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
⑵除了老师猜到的,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吗?可举手提问。(生质疑)
3、三读:读出文章的音乐美。
⑴齐读课文后思考:你们刚刚读课文时读得琅琅上口,为什么会这么上口呢?(这篇文章是押韵的。先找出文章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明确基本押ing韵,“馨”除外;再找一找押韵的规律:一般偶句末字押韵。)男生齐读体会这种音韵和谐之美,女生认真听男生读得怎么样并且再思考:这篇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除了押韵,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⑵女生对男生的朗读进行评价。进一步明确:文章多用对偶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女生齐读体会这种整齐匀称之美,男生认真欣赏,用心跟着一起读。总结:音韵和谐之美与整齐匀称之美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篇文章的音乐美。正因为它具有音乐的美感,所以文章易读易诵。我的小表妹无意中翻开我的语文书看到这篇课文,就情不自禁地喜爱上了它,并且饶有兴趣地把它背了下来。我相信一节课下来大家也一定会背。
三、体悟“德馨”:
过渡语:一篇美文光有形式之美是远远不够的,这正如一位美丽的姑娘不仅要有光鲜的衣着,更要有一颗美丽的心灵。那这篇文章的内容美不美呢?
1、情景一:A同学和B同学在学习《陋室铭》的过程中,相互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并发生了争执。A同学:文章题目为《陋室铭》,作者就紧紧围绕题目来写陋室之陋。B同学: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觉得作者表面上是写陋室之陋,其实是写陋室不陋。如文中“ ”等具体写陋室的句子都可说明这一点。要求: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明确:B同学的观点较为合理。理由:
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意盎然,写出陋室环境 的别致幽雅。此句应读出作者的喜悦、喜爱之情。读此句时,语调应轻快明朗。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室中往来人物不俗,映衬出作者的博学儒雅。此句应读出作者的自豪、清高之情。读此句时,“鸿”、“无”应重读。
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反对照,虚实相生,写出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此句应读出作者的怡然自得、恬淡闲适之情。读此句时,语速应较慢。
学生发言后,教师予以总结,并板书如下: 居室环境——幽雅
陋室 交往人物——儒雅 德馨(不陋)生活情趣——高雅
2、情景二:经过B同学头头是道的分析,A同学同意了B同学的观点。但A同学紧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对陋室之景、陋室之人、陋室之事进行了详细描绘之后,为什么还要提到诸葛亮、扬雄、孔子这三个人呢?B同学面露难色:我一时也答不上来,我们还是先回家查查这三个人的资料吧!
要求:(看完资料后)假如你就是B同学,请给A同学一个满意的解答。
出示资料:这三个人是何许人也?诸葛亮: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扬雄:西汉时辞赋家,语言学家,曾官至上品。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为“圣人”。学生归纳三人的共同点:都是“有名的先贤”。
继续出示资料:诸葛亮:闲居草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扬雄:潜心修学, 对官职和金钱的淡泊,是后世的典范。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学生归纳三人的共同点:都有“淡泊的情怀”。明确:这三位有名的先贤都是作者仰慕的对象,作者把他们引为自己的同道和知己,从而使自己“陋室不陋”的观点更加充分有力。这三句话该用坚定自信、不容辩驳的语气来读。总结: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原来可以用我们的声音来传达,我们在朗读时,如果能够恰当地处理好语调、重音、语速、语气,就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刚刚我们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所以这篇文章不仅形式美,而且内容也美,真不愧是一篇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啊!
四、回应开头:
1、学到这里,刚上课时看的那个故事的谜底该揭晓了吧?(提示学生“铭”的特点:刻在器物上。)揭晓谜底: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 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2、续写故事:和州知县得知此事,气得七窍生烟,于是怒气冲冲前来兴师问罪。刘禹锡远远看见知县而来,便故意大声读起了《陋室铭》„„
此时你就是刘禹锡,请对着和州知县大声朗读《陋室铭》。(生摇头晃脑地吟诵《陋室铭》,读出对势利的和州知县的轻视。)
五、总结收束:
最后,让我们一起看黑板,大声地、有感情地把这篇课文背诵一遍。(师生齐背课文)下课前,我有两句话送给大家:愿《陋室铭》一文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耳际,愿《陋室铭》一文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心间。
课后作业:任选一个题材,仿写课文,如 “考试铭”、“省运铭”、“公仆铭”等等。下课。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陋室铭》精品教案 语文版
《陋室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刘禹锡的文学常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文言词语;背诵、默写全文。
2、了解作者,背诵默写全文,体会托物言志及反向立意的写作手法。
3、理解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4、学习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乐趣,培养自己高洁的情操。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这篇短文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陋室,作者给自己的居室取的名字,意思是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即给陋室作的铭。
3、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洛阳人。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浪淘沙》等。
4、关于刘禹锡陋室的处所,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河北定县,一说在安徽和县。持“定县”说的理由是,刘禹锡是中山人,今定县南三里庄有陋室存世;持“和县”说的根据是,刘禹锡曾任和州刺史,和县城中也有一陋室。
一般认为,和县的陋室与刘禹锡关系更为密切。
和县的陋室,是刘禹锡于长庆四年(824)至宝历二年(826)在和州刺史任上修筑的。《历阳典录》载:“陋室,在和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和县与采石隔江相望,地处冲要,唐末黄巢起义、宋金战争、元末农民起义都曾在此渡江或作战。晚唐以后,和州屡遭兵灭,陋室连同碑铭遂毁于兵火。刘禹锡之后,很少再见到有以此为题而讽咏成章的大概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5、学习生字词:
苔痕(tái)案牍(dú)鸿儒(rú)唯吾德馨(xīn)....
三、古代汉语常识:
1、古今异义:
(1)、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今义为样子。).(2)、唯吾德馨。(馨:美好,今义为芳香。).(3)、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4)、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常指鸿雁,书信。).
2、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名”,形容词“灵”受副..词“则”修饰,用作动词,出名,带有灵异。)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乱”,动词“劳”均为使动用法。“使„„..乱”,“使„„劳累”。)
3、特殊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即“有何陋”。)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山”、“水”、“仙”、“龙”引出“陋室”,经过一番环境描写、交友的叙述、志趣的抒发,直至篇末以诸葛、杨雄自况,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
文中的比兴手法,将室陋而不以为陋,反以为“馨”的高洁伟岸的节操凸现出来。文中一系列的对偶短句、否定句,表现了作者的情怀,特别是最后的用类比引出诸葛亮、扬子云,用所居之室同这些名人居住的“草庐”、“玄亭”媲美,不仅肯定此室不陋,还隐隐与名人自况,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情趣。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辞精练,读来铿锵有力。“陋室”,简陋的屋子。题目简洁,点明写作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指名朗读课文。
2、理清条理,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第一层:开头到“唯吾德馨”。点明主旨“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作者以“山”“水”起笔,引出陋室。陋室之所以不陋,在于室主人的品德高尚。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紧扣“唯吾德馨”从环境清静、优雅,室中人博学多识,生活情趣高雅脱俗三个方面写陋室不陋。具体表现陋室主人的高洁伟岸的情操,儒雅的宾客,高雅情景的室中乐事。
第三层:运用类比法,暗示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抱负和节操,与开头“唯吾德馨”,遥相呼应,强调陋室不陋。
三、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四、细读课文,品析诗句。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连用两个比喻起兴,以虚衬实。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深刻含意?
明确:“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而为陋室增添了光彩。
3、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写陋室环境,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可知“陋室”环境恬静、雅致,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
4、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明确:鸿儒,无白丁(雅)。写室中人,来往的都是志同道合的学者“鸿儒”,以交往之雅见“惟吾德馨” 而明“陋室”不陋。
5、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明确: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虚实结合,表现出“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
6、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以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五、合作探究:
1、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2、“鸿儒”可否换成 “群儒”?
明确: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3、“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
明确: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4、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5、首尾句有何关系?(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6、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明确: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7、“比、兴”手法的运用有什么特点?
明确:《陋室铭》首先用诗的比、兴手法,通过“山”“水”“仙”“龙”引出“陋室”。比兴中一反一正,弱反强正,认为山真有仙,才是名山,水惟有龙,才为胜水。如此开头,已把凡事不图形式而一定要探求实质的思想融合了进去,而后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陋室”,并紧接着突出“惟吾德馨”这个核心。认为“室”尽管“陋”,而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它陋。显然,那山水仙龙是陪衬之笔。用了这个比兴的陪衬之笔,便把室陋而不以为它陋,反以为“馨”的那种高洁伟岸的节操凸现出来。这样写来,没有丝毫的枯燥艰涩,反而让读者倍觉形象生动了。
8、本文文题为“陋室铭”,为什么文中却没写“陋室”如何“陋”,而是强调“不陋”? 明确:这是一种反向立意的写法。文中只字不写“陋室”的“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陋室”的“不陋”,这样就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 “何陋之有”,最后对陋室的“陋”字作了彻底否定,这种新奇别致的写法,使文章的立意不落俗套,是文章构思的精妙之处。
六、教师小结: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其悠闲自在!但“丝竹”“案牍”二词都与官府有关,可见诗人逃避的是官场。当时的官场黑暗透顶,在上者颐指气使,夜夜弦歌;在下者阿谀奉承,不务正业,正直的官员无端遭受排挤。耿直的诗人早已厌倦了无聊的官场生活哦,早已看破了腐朽黑暗的官场内幕,显示了诗人的铮铮铁骨及与当朝权贵决裂的大无畏精神。
志存高远,勤修立身之美德。“惟吾德馨”是《陋室铭》的主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人处世的根本要求,立身做人,仁为首,德为先,勤修德养德,既是传承民族优良传统的要求,也是事业兴旺的现实需要。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八、板书设计:
22、陋室铭
1、点明题旨:山、水、仙、龙;陋室、德馨——陋室不陋。
2、具体描述:清幽的环境、博学的友人、高雅的生活——乐在其中。
3、总结全文:诸葛庐、子云亭——何陋之有?
——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点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
【灵】灵异。
【斯】这。
【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气。
【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
【金经】指佛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案,文书,案卷。牍,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二、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三、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理解赏析
1.“陋室”为什么“不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结合文章分析如何表现“陋室不陋”。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优雅。
“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高雅。
要想知道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情趣雅致
在陋室里,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闲适、安贫乐道。
写日常生活,则先展示主人抚琴调弦、展卷读经的怡然情态,这是实写;而之所以有如此雅兴,则是因为这里没有世俗的羁绊(即没有杂乱的丝竹声乱耳,也没有纷蒙的书薄、繁忙的公务劳形),这里虚写。这样,一正一反,相互依存,将世俗生活的“乱”、“劳”与陋室生活的“雅”、“闲”映着写,既生动活泼,又相得益彰。
总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开头写山水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比兴的手法,山水比作陋室,仙龙比作居住陋室的君子品德高尚,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比兴”:以比喻起兴,先言他物再咏所咏之物。是我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
4.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其用意是什么?
用类比的手法,作者用诸葛庐和、子云亭和自己的陋室作类比,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也表明作者以这二人为楷模,说明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
(“类比”是同类事物或有同种性质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5.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总结全文,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暗含以君子自称,回应上文“”惟吾德馨“这一句,自比言志,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的主题概述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美,极力形容“陋室”不陋。同时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点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第5单元教案
化石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心导入
【展示一组恐龙图片】大家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恐龙)那位同学能告诉我恐龙生活在什么时期吗?(侏罗纪和白垩纪)那么这两个时期距今有多少年了呢?(约6500万年)恐龙在这个世界上早已灭绝,那么我们怎么知道恐龙就是长这个模样呢?(化石)对,是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推测出来的,化石保留了亿万年前的古生物信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化石所告诉我们的奇幻神话——《化石吟》 出示课题,并析题 化石:
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大多数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贝壳,骨骼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化石等。化石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我们了解了化石的基本知识,我想大家更关注的是化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对吗?老师搜集了一些化石图片,让我们通过这些图片进一步加深对化石的了解)展示化石图片
“化石吟”是什么呢?我们小学学过《石灰吟》、《游子吟》,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生齐背)所以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作者要赞美什么呢?为什么要赞美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疏通字词
投影生字词,让两名学生上黑板注音,其他学生在课文中标注。听配乐朗诵
注意听清上面字词的读音,并体会朗读的语气、语速、感情和节奏。核对注音,讲解词语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配乐齐读
(这是一首科学抒情诗,读诗就要按照诗的方式来朗读。要把握好节奏、语气,还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听了朗读录音,你们想不想也像录音里的朗读那样把课文朗读一遍?先给时间练习一下)整体把握
1,、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找出相关段落,并给诗歌分层,概括大意。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
(7节)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研读赏析
齐读1-2节,思考问题
第1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通过连续的四个问句,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了读者想象与联想的阀门。
2、诗的第一、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七节是对第二节的回答,构成前后照应的关系。“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 万载的世界可否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话了”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前有 结构完提问,后有回答,有放有收,这样写,使全诗整而又严谨。
(师生共读:师读2节,生读7节,一句一句对应,感受前后相互照应的关系。)课堂小结(第二课时)导入
《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这节课,让我们的思绪也随着化石飞向远古,去领略那奇幻的景象。研读赏析
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歌的3-6节具体描绘了化石引发的联想,我们一起来把阿和一部分读一下。
1、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你”指代苏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承上启下,总领下文内容。
3.应如何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古代的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已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生命之躯的证据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 怎样理解的? 不是写人。“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
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怎样理解作者在这节抒写的感情? 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赞叹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三、课堂活动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 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
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有何感想?发挥你的想象力,向大家说说。
四、布置作业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②体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
③掌握小品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通过课件,制作出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猜谜导入
昆虫的世界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同学们所认识的昆虫有哪些?
下面有几个关于昆虫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1、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
2、细细身体长又长,身后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立功劳。
3、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
4、一个姑娘真可爱,专把桑叶当饭菜。辛勤吐丝献终身,织成丝绸做穿戴 同学们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呢?(因为这些谜语都写出了昆虫的特点,我们就是根据谜语中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猜出来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细心观察,抓住事物特征。)
我们认识了昆虫界运筹帷幄的军事,身手敏捷的空军,威武勇猛的武将,勤劳可爱的纺织姑娘,这节课我们将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认识昆虫界的绿衣仙子——绿色蝈蝈。作者作品介绍 法布尔
(1823-1915):法国作家、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昆虫记》第一卷,到1920年他80岁时第十卷问世。
《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 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 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法布尔写《昆虫记》并不局限于仅仅 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 反观社会人生,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
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给这部
普通的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使这部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制。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寻找绿色蝈蝈吧,先听听,它在哪里。【播放绿色蝈蝈鸣叫声】不见其虫,先问其声。大家随着声音开始抓蝈蝈吧,看谁抓得最快最准。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2)、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3)、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2、读准字词
3、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看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同学们抓到绿色蝈蝈了吗?仔细观察它,完成黑板上的绿色蝈蝈档案。①绿色蝈蝈的外形是怎样的?(你捉到的是绿色蝈蝈吗?)②绿色蝈蝈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③大家把捉到的蝈蝈养在笼子里,做进一步的观察,你会用什么食物喂它? 图片欣赏【播放绿色蝈蝈的图片】
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合作探究 品味语言
我喜欢——————,因为该句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色蝈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些什么方法(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作比较
课文写绿色蝈蝈时还写到了哪些动物?与他们比较分别突出了蝈蝈的哪方面的特点? 摹状貌(举例说明)打比方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说明文,抓住动物的特征,字数在500字左右。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情分析:
指导学生在快速阅读中中获取文中的信息,提取课文主要内容; 还要学习本文按
时间顺序清楚明白的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片和相关录相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引人课题。
教者出示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地貌的图片,先简要解说图片内容,了解有关月球的科学知识。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我们的宇航员上月球后拍摄的。(或是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 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月亮上的足迹》。一起去见证那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习词语,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畅谈:尽情地谈。
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2、指名学生用上列词语造句。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请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时、地、人、事)。
在书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且了解整个事件是如何发展的。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4、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指名学生回答第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一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一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⑤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5、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6、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2.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
第1题,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第2题,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稍作归纳。“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一年前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
让学生谈谈,互通有无,增长见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五、课堂总结
这篇记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 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 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第五篇: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5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a、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在朗读在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b、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来熟悉课文,通过合作探究,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意志。【教学方法】:尝试、朗读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黄河。
2、让学生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激起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不同角度,不同地域的黄河,加深对黄河的认识。
(二)、过程:
1、介绍写作背景与作者。
背景介绍: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2、出示生字,让学生注音,检查课前预习情况。澎湃()()
气魄()高山之巅()狂澜()哺育()浊流()屏障()
3、朗读课文。要求,通过范读、自读、齐读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容。
4、整体感知课文,通过结组讨论,教师指导,让学生明确作者思路,理解文章结构,并初步了解课文中心。
(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作者思路是“序曲—主体—尾声”请结合诗歌判断一下。
(3)这首歌词的一、三节是首尾呼应,但两段文字的着眼点一样吗?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颂黄河
(4)赏析、探究:
1、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这一部分,应该是哪个字?统领到哪?
这些句子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认为是从哪些角度写的,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近镜头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俯瞰全景 “望”统领 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河之边;纵向描写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横向展开
2、“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是哪句话? 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黄河的自然特点
黄河的地理特征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摇篮 养育
黄河的历史贡献 屏障 保卫 臂膀 激励
4、诗人歌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你是怎样理解的?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
5、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 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气概。
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拓展练习:
黄河今天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状堪忧。请针对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是广告词,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爱我黄河!爱我中华!【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