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的马著课件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
►
一、写作背景
► 19世纪90年代,由于资产阶级和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歪曲和篡改,否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导向作用,否定政治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宣扬资本主义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在工人中,特别在青年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理论界出现了混乱局面。
► 一方面,德国资产阶级教授巴尔特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起来,歪曲唯物史观,说马克思只承认纯粹生产、技术的决定作用,从而歪曲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理论。他污蔑马克思的理论为“经济唯物主义”。他指责恩格斯到处扩张“经济结构”的概念,超出了纯粹生产、技术方面的理解。巴尔特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错误地归结为工艺过程、技术的发展,因此,他把唯物史观说成是经济派的观点。
► 另一方面,与资产阶级思潮相呼应,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出现了反对派运动,即所谓“青年派”,他们多半是一些青年文学工作者和新闻记者,其代表人物为恩斯特。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简单化,宣扬机械论。把马克思主义歪曲的面目全非。
► 为了解答思想上的疑惑,许多人(包括约·布洛赫)直接写信给恩格斯,请求解释一些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以澄清是非。1890年9月3日,柏林大学生约瑟夫·布洛赫就两个问题写信给恩格斯,请求答复:
(一)血缘家庭绝迹之后,在希腊人那里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为什么并没有成为非法的?
(二)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呢,还是只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他所有关系的坚实基础,而其他关系本身也还是能发生作用的?
► 9月21(—22)日,恩格斯复信布洛赫,对他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回答。关于第一个问题,恩格斯认为这种婚姻形式是普那洛亚家庭形成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但它仅仅“局限于夫妻双方或者是不同母亲生的”兄弟姐妹之间进行婚配,而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已经不准婚配。我们这里节选的是恩格斯关于第二个问题的精辟回答。
二、中心思想
► 恩格斯在这封信中反对德国大学生将唯物史观庸俗化,全面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个人意志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除了承认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决定作用外,也承认意识等对人类历史有作用,应当将历史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统一起来,提出了“历史合力论”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唯物史观。
三、内容解析
► 第一,恩格斯阐明了应当正确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首先,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是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
► 其次,恩格斯强调:经济状况是基础,但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一斗争的成果;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理论以及宗教的观点,即社会意识形态。
► 再次,恩格斯指出,历史发展过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交互作用过程中,经济因素归根到底起着必然的、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种决定性的作用又是通过无数的偶然现象表现出来。如果把复杂的历史过程简单化,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原为经济决定论,就会犯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第二,恩格斯论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个人意志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
► 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 但是其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 其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由于每个人的内在需要和外部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的意志就各不相同,这样就形成了无数个相互交错、相互冲突的力量。正是由于许多单个意志相互冲突,就使得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往往与每个人所设想的都不一样。这说明历史不是个人意志的产物,而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它服从于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意志等于零,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历史的发展发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通俗地说明历史规律与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恩格斯用力的平行四边形作比喻,把每个人的意志看作是力的平行四边形中的每一个分力,而把历史的最终结果看作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所产生的合力。
第三,恩格斯教育德国青年,一定要根据原著来研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不肯下一番苦功夫来研究原著,热衷于依靠第二手材料,必然要走弯路。并且说明,由于马克思和自己在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把唯心主义从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所以,在反驳论敌时,曾经不得不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主要的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和机会对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论述。但是,如果要把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就必须考虑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复杂的具体的相互作用。
四、重要意义
► 《致约·布洛赫》是恩格斯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著名信件。恩格斯这封信有力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论对唯物史观的歪曲篡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对无产阶级科学地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分析历史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十篇
列宁 辩证法的要素
一、写作背景
► 《辩证法的要素》一文是列宁《哲学笔记》中关于黑格尔《逻辑学》一书 的摘要,完成于1914年9月一12月。
► 当时世界历史已经步入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侨居在瑞士伯尔尼和苏黎世,为探讨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人类发展前途问题,特别是回击第二国际理论诡辩的需要,系统考察了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逻辑,研究了古希腊朴素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思想,查阅了马克思、恩格斯1300多封书信,做了大量的摘录与笔记,进行了颇有价值的理论创造,终至撰写成他的哲学巨著《哲学笔记》。
► 《哲学笔记》被称为“列宁思想实验室”,记录了列宁对西方哲学家和学者的著述所作的系统研究和批判性分析,反映了列宁重要的哲学思想。其中的《辩证法的要素》和《谈谈辩证法问题》,集中体现了列宁研究辩证法的丰硕成果,极大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二、中心思想
► 《辩证法的要素》提出了建构唯物辩证法体系的一些基本原则,而且提出了若干对这个体系的整体设想。主要包括一下主要观点:
►(1)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思维系统都存在着多样化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普遍的,绝对的;自然、社会与思维的发展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联系与运动中实现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发展与运动都有自己不同的规律。
►(2)任何事物之所以运动与发展,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正是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在对立与矛盾中走向统一,在统一与和谐中存在对抗与斗争。
►(3)人类思维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不断上升、不断深化的螺旋式发展的无限过程。►(4)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内 容与形式、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抛弃与回归;在不断的抛弃与回归过程中,实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历史演化,这也正是辩证法思想的核心所在。
三、内容分析
► 辩证法的十六要素,按其内容和性质大致分为五个问题。►
(一)辩证法的客观性(第1条)
► “(1)考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
► 这条要素从辩证法就是认识论方面,说明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一致性。
► 所谓“考察的客观性”,就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本质地看问题,也就是如实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不附加任何主观成分。而要贯彻考察的客观性,就必须掌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即自在之物本身。
► 随便挑选一些个别的事实,并不是尊重事实,而是嘲弄事实,它与考察的客观性是格格不入的。考察的客观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原则和出发点,它体现着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紧密结合与高度统一。只有用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客观地、本质地考察事物,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二)辩证法的基本原则(第2、3、8条)
►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明确提出辩证法有两个基本原则“发展原则”和“统一原则”。“统一原则”就是普遍联系原则。
► 1.普遍联系原则(第2,8条)► “(2)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的全部总和。”
► “(8)每个事物(现象等等)的关系不仅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一般的、普遍的。每个事物(现象、过程等等)是和其他的每个事物 联系着的。”
这两条合在一起说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原则。
它的基本思想有三点:
► 首先,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关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样的,其中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各种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要做到全面地看问题,必须对事物间多种多样的联系进行切实的分析和考察。
► 其次,在这些多种多样的联系中存在着一般的、普遍的联系,即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因此,观察事物要把各种不同的联系区别 开来,注重抓住事物间的一般的、普遍的联系,做到从本质上看问题。再次,任何事物与其他一切事物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而 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因此,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对事物间的一切联系的总和进行综合的考察。这样才能做到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从而把握客观真理。
2.自己运动原则(第3条)► “(3)这个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它自身的运动、它自身的生命。”
► 这一条是讲辩证法的另一条基本原则,即发展的原则,其基本思想有两点: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而不是静止的,僵死的,所以人们观察事物、研究问题要有发展的观点;事物的运动是自己的运动,即事物有着内在的源泉和动力。
运动发展的原则和普遍联系的原则,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原则,它们既是不同的,又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同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事物的相互联系,就说明不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反之,离开运动、发展,也无法理解 事物的相互联系。运动发展原则和普遍联系原则相结合,构成唯物辩证法的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观。
(三)对立统一规律及其表现.(第4、5,6、9、13、14、15、16条)
► 1.对立统一规律(第4,5、6、9条)
► “(4)这个事物中的内在矛盾的倾向(和方面)。” “(5)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
► “(9)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规定、质、特征、方面、特征、方面向每个他者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过渡。” ► “(6)这些对立面、矛盾的趋向等等的斗争或展开。”
► 这四条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各条分别说明了下列思想:
第一,一切事物中都存在着内在矛盾(第4条),这种内在矛盾性是事物的生命所在和自己运动的源泉。
►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同一的,而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于自身的同一,即是由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其中一个方面是肯定的,也就是保持事物存在的倾向或力量;另一方面是否定的,亦即促使事物变化的倾向或事物内部的不安。事物自身的肯定倾向和否定倾向,决定了事物既是自身同时又是他物。事物自身的这种内在矛盾性,是这个事物的活的生命所在和自己运动的源泉。
第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第5 条)。
►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现象、过程等等,在自身中都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矛盾着的两方面本来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复存在。
► 事物是对立面的统一原理表明,事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无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维中,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作为矛盾的统一体而存在。简单的事物是由两个对立着的方面的矛盾统一体。复杂的事物则包含着更多的方面,表现为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矛盾体系。
第三,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9条)。
►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都不是静止地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处于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斗争状态。斗争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当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它们便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于是旧的矛盾统一体就被新的矛盾统一体所代替,旧事物也就转化为新事物。因此,观察事物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更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仅仅看到事物的相互依存,那只是认识到事物的现状,只有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才能预见事物的未来。
►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不仅存在于新旧事物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个事物的每个特征、规定或方面。当然事物的某个特征、某个规定或某个方面的转化,并非整个事物的变化,但是这些转化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事物由旧质到新质的转变。没有转化就没有发展,因为发展不是量的简单增长,不是同一事物的重复,而是通过质变而实现的前进上升运动,是旧质到新质的转化。所以,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原理是辩证发展观的实质。当然,对立面的依存与转化都是有条件的,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转化的,辩证法就是研究 们在什么条件下是相互依存的,又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相互转化。
第四,矛盾双方的斗争引起矛盾的展开或发展
(第6条)。
► 对立面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限制的情况,形成了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斗争贯穿于一切事物或过程的始终,并使一事物向他事物转化。但是,相互排斥的斗争性并非在任何时候都非常尖锐、非常激烈,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因为矛盾本身有一个产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一般地说来,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这样的阶段: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差别,差别是矛盾的初级阶段,差别的两极化形成对立,对立是矛盾的进一步展开或激化,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矛盾的斗争性随着事物的发展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激烈。因此,在观察事物、解决矛盾时,必须注意到矛盾本身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就是同一性质的矛盾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对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 总之,第4,5、6,9条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本内容,这就是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由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从而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第16条)
►”(16)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过渡。(15和16是9的实)“
► 这一条主要是讲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着量和质这两个方面,是量与质的对立统一。在质和量的关系中,事物的质规定着事物的量,事物的量又制约着事物的质。质总是一定量的质,量总是一定质的量,事物的质和量是变化着的。事物的量发生变化并超过一定的限度,就要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旧质灭亡,新质产生。新质又规定了新的量,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事物在量变阶段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是事物质变的准备阶段。质变是一个飞跃过程,在质变阶段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动状态,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事物就是这样,由量变转化到质变,再由质变转化到量变,循环往复,不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 第9条讲的是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因此,列宁认为质和量的相互转化是第9条的例证,即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
3.否定之否定规律(第13、14条)
►“(13)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并且
►”(14)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复归(否定的否定)。“
► 这两条要素实质上是一条,它们共同说明了事物发展的上升性和重复性的对立统一。
► 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不断地从低级阶段进到高级阶段,但它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是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上的某些特征。这种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构成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 否定之否定的原理,说明事物的发展是由其自身的否定性而使它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即由肯定过渡到否定,这个否定本身再进行自我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经过这样的转化之后,便完成一个发展周期。看起来,它似乎是向旧东西的回复,然而这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复。这个过程表明事物发展的上升性和重复性(曲折性)的对立统一。
► 事物通过否定之所以能向上发展,是因为否定不是全盘的否定,而是保持了肯定的东西在否定的东西之中,因此事物每经过一次否定,就增加一些新的内容而变得更加丰富、充实。事物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否定再否定的过程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4.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第15条)
►”(15)内容对形式以及形式对内容的斗争。抛弃形式、改造内容 “
► 这一条主要讲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些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彼此密切联系着,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离开形式的内容。
► 在事物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它就推动内容的发展,但这种适合,只能是基本上适合,不会是绝对地适合,其中仍然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不过,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矛盾就更加尖锐起来。有矛盾就有斗争,所以列宁说,内容和形式的斗争以及形式和内容的斗争。
► 当着事物的内容进一步发展,形式落后于内容,成为事物发展的障碍时,发展壮大了的新内容就要求改变旧形式,建立适合自身的新形式以取代旧形式。新形式的建立又开始了与新内容的矛盾运动,新形式将促进、推动新内容的进一步改造发展,所以列宁讲„抛弃形式、改造内容”的过程,是矛盾运动的过程,故也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
(四)认识的辩证法(第7、10、11、12条)
► 1.认识的过程是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过程(第7条)
►
„(7)分析和综合的结合,——各个部分的分解和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总计。
►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认识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认识过程中的表现。
► 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事物内部有许多矛盾,有许多对立面,这些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要认识事物,就必须把各个对立面、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分别地加以分析和研究,弄清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地位。综合,就是把各个对立面、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把握。这就是列宁说的事物的所有„部分的总和、总计。
► 分析与综合是相互结合的,二者彼此依赖,不能分割。首先,综合依赖于分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因为,没有分析,就不能对各个对立面、各个部分、各种要素有具体的认识,所以也就综合不起来。其次,分析也要依赖于综合。因为,仅仅有对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种要素的分析,而不对这些具体的分析进行综合,那么对事物的认识只能是片面的、局部的、零星的,把握不住事物的整体,得不出一个完整的结论。总之,正确的分析是正确综合的基础和前提,正确的综合则是正确的分析之提高和完成。因此,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2.认识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无限过程(第 10条)
“(10)揭示新的方面、关系等等的无限过程。”
► 这一条主要讲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在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不断变化发 的。变化发展,就其本质来说,不是量的增加或减少,而是新质 产生和旧质的灭亡,事物就处在新与旧不断更替的变化发展过 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一个事物的根本性质发生变化后,会 它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随之发生变化,就是在根本性质未变的 况下,也会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产生出某些新的因素或方面,而 些新的因素或方面构成了新的关系。因此,人们的认识总是从 识事物的某一方面到更多的方面,从认识某种关系到多种多样 关系。所以,人们在实践中对新事物的揭示和认识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揭示事物的新方面、新关系等等也永无止境。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逐步发展、永无止境。
3.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无限过程(第11条)
►“(11)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
► 这一条主要是讲认识的深化过程。人们从认识现象到认识本,是认识的深化。不仅如此,人们对本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地由浅入深的过程。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人类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事物的现象开始,这是因为现象是本质的外部 现,是直接呈现在感官面前的。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接触事物的现象,产生感性认识。人们的感性材料积累多了,经过大脑思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功夫,就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人一步,它已经由认识事物的现象深入到认识事物的本 质,由认识外部形态深人到事物的内部矛盾,抓住了现象中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所以,列宁说“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
► 认识不甚深刻的本质对于现象来说,无疑是深刻的;但是对于深刻的本质来说,无疑又是初级的、不深刻的。因为客观事物、现象、过程的本质有深浅不同的层次,分一级、二级、三级以至无限。因此,人类的认识,不仅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而且也是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本质的无限深化过程。正如列宁所说的,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
4.认识过程中范畴的发展与深化(第12条)
► “(12)从并存到因果性以及从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个形式到另一个更深刻更一般的形式。”
► 这条说明反映事物的认识形式(概念、范畴等等)是随着认识的发展和深化而不断发展和深化的。
►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许许多多、各种各样并列存在着的事物或现象开始的。当人们对这些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地观察和研究时,便发现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的彼此并列,有的前后相继,而最简单、最常见,也最容易觉察到的联系,就是因果之间的联系,即一个现象出现之后必然引起(或产生出)另一个现象。为了把这种认识巩固下来,人们就创造原因和结果这种思维形式去概括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
► 在客观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中,总是原因产生结果,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但是,在认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结果去认识原因。这是因为,原因产生出结果之后,就消失于结果之中或者说转化为结果,所以,人们总是在结果中寻找原因,认识原因。而要真正地认识原因,就要使认识从外在的现象深入到内在的本质。但这只是从事物的外在现象深入到内在本质的第一步。从因果联系中,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相互作用,即认识到在复杂的事物发展链条中,原因不仅是原因,同时也是结果:结果不仅是结果,同时也是原因。相互作用比因果性更深刻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
►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就是从一种联系形式到另一种联系形式的过程。客观世界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将会不断地揭示出更深刻、更普遍的联系形式,并创造出更多的范畴来反映这些形式。
(五)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 这是列宁对辩证法十六条要素的总结,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所作的贡献和发展。为什么说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呢?我们知道,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或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着的,其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辩证法的任务不但在于揭示事物或现象间的普遍联系及其形式的多样性,而且在于说明联系的内容和实质。为此,就必须透过事物的外在联系揭示其内在联系。而内在的联系就是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方面之间的联系,亦即又对立又统一的联系。这就是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实质。由于辩证法的任务不仅在于揭示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而且在于揭示出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其内在根据和源泉的,所以,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及发展的形式是螺旋式的上升。
► 总观列宁辩证法的十六要素,可以清楚地看到对立统一规律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于十六要素之中。除第一条讲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之外,其他十五条讲的都是辩证法的具体内容,其中第四、五、六、九条讲对立统一规律本身,第二、八条讲普遍联系的原则,而事物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矛盾关系;第三条讲发展的原则,自己运动的原则,而自己运动、发展的源泉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第十三条到十六条,无论是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还是内容和形式等等,都是矛盾的展开之表现和结果;第七、十、十一、十二条讲认识的辩证法,也就是认识的矛盾运动。
► 但是,列宁认为,仅仅指出这些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说明和发挥。为什么需要加以说明和发挥呢?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然而却没有对辩证法的这个核心问题展开充分论述,这个问题是列宁第一次提出来的。列宁后来在其写的著名短文《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又说明和发挥了这一著名论断。
四、总结及意义
► 16条的内容可以简述为: ►
(1)事物的客观存在;►(2)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关系;
►(3)事物的自己运动;
►(4)事物的内在矛盾;►(5)对立面的统一;►(6)对立面的斗争;
►(7)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8)事物的普遍联系;
► 有人把16条称做“16要素”,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并不是每一条都是一个要素。有人认为16条的顺序是 一严密的体系,这也是不确切的,因为(1)至(7)表现了一定原则,(8)至(16)就显 得零乱。仔细研究列宁手稿,我们发现(1)至(7)是按照一定原则排列的,而(8)至(16)则是分别补充了(1)至(7),具体说,(8)补充(2),(9)补充(5),(10)(11)(12)补充(7),(13)至(16)补充(4)(5)(6)(的。如果以前7条为纲加以重组,可以看出一个符合上述建构原则的辩证法的要素的体系:
辩证法体系雏形
►(1)存在;►(2)(8)普遍联系;►
(3)自己运动;
►(4)(5)(6)(9)对立面的统一、斗争和转化;►(13)(14)(15)(16)对立 统一规律的表现:
否定之否定、内容和形式、质和量;
►(7)认识的基本因素;
►(10)(11)(12)认识的过程。
► 这个体系以存在为起点,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按 存在一联系一运动一矛盾一认识矛盾运动的顺序展开,这是符合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的。这些要素是列宁从黑格尔的一句话中引伸出来的,但这并不是纯逻辑的推演,而是对他研究《逻辑学》成果的总结。还应指出,这个体系不过是辩证法体系的一个雏形,严格讲,它不很完整,也不很严谨。《哲学笔记》中谈到的许多要素如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主体和客体、实践、人类历史辩证法等都没有包括进去,对立统一规律、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也没有彻底贯彻,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的辩证法体系已经隐约可见,为后世建立这样一个体系开辟了道路,这个贡献是巨大的。
五、思考题
► 1.列宁提出辩证法的十六要素,在辩证法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 2.辩证法要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十六条要素中的一条红线?
第十一篇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1、重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的实质和核心,是区分辩证法与诡辩论的标志。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理解矛盾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把握两种发展观的本质区别;领会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掌握认识的辩证本质,领会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2、难点:列宁关于认识的辩证本质的论述。
<学习指导>
►
一、应知知识
► 通过本讲的学习,同学们应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掌握认识的辩证本质,领会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
二、知识、能力拓展方面
► 把握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自觉地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分析今天的现实问题。
<背景链接>
►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在瑞士侨居期间写作的一篇笔记式的短文,完成于1915年。
► 1914年前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国际社会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化,无产阶级政党处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面临许多新问题。第二国际大多数党背叛《巴塞尔宣言》,堕落成为支持本国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沙文主义的党。一些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为了替自己政治的堕落辩解,他们用诡辩冒充唯物辩证法,抹煞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欺骗工人参加战争为帝国主义卖命
<内容精析>
►
一、历史地位 ►
(一)科学价值
►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经典著作。它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思想武器。
►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列宁第一次精确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次指明了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第一次揭示了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问题。
(一)科学价值
► 其次,第一次论述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认识的辩证本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学说;第一次从论识论和阶级利益的角度深刻分析了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 第三、列宁彻底清算了社会沙文主义的理论根据的反科学性,指出诡辩论的形而上学实质,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
(二)现实意义
► 当前学习《谈谈辩证法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二、中心思想
►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长期研究辩证法的总结。全文20个自然段。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认识的辩证本性,论述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露和批评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和阶级根源。
三、逻辑结构
► 全文20个自然段,可分为二个方面来把握:
►
1、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1—§12)►
2、阐述认识的辩证本质,论证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3—§20)
[原文精读]
►
一、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1—§12)►
1、提出命题(§1.1)
► 列宁开宗明义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2、列宁的说明、发挥和论证
►(1)、对立统一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1—§7)► 文章一开始就明确之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独立统一体,矛盾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法,也是认识的内容和认识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的、普遍的,世界就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区分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8--§9)
► 首先,列宁指出,哲学上的矛盾概念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的方面既分又合,既斗争又同一,构成了矛盾。
► 其次,列宁还论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由于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事物的一切发展过程都是自己的运动,要把它当作对立面统一来认识。
(3)它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
其他规律的钥匙(§10)
► 无论是量变质变规律还是否定之否定规律,都是有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引起的,也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把握了对立统一规律,就可以正确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掌握了对立统一规律,也就从本质上抓住了辩证法。这说明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4)是否承认它是辩证法和诡辩论的分水岭(§
11—§12)
► 列宁在进一步论述对立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是否承认相对和绝对的辨证关系是区别辩证法和主观主义即怀疑论、诡辩论的分水岭。诡辩论和怀疑论都是否认绝对的相对主义,是形而上学绝对化和片面性的表现形态。
二、阐述认识的辩证本质,论证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3—§20)
► 列宁在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后,进一步阐发了对立统一规律也是人们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的核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根本的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列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1、唯物辨证的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
方法(§13)
► 马克思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认为,马克思这种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一切事物的正确方法。
► 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矛盾的分析,我们看到,对立统一规律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而且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因此,矛盾分析法应当是认识一切事物的科学方法。
2、任何命题都包含着丰富的 辩证法因素(§14—§15)
► 辩证法是人类全部认识所固有的。人们认识事物或研究人类认识的成果,都必须应用辩证法。这是因为一切事物以及反映它们的每一个命题都包含着矛盾,包含着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萌芽。
(1)个别和一般的辨证关
► ①个别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 ②个别和一般具有差别性 ► ③个别和一般可以相互转化
(2)最简单的命题中都可以发现辩证法的“一切
要素的萌芽”
► 列宁认为任何一个命题不仅包含个别与一般的辩证法,还包含着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例如说“伊万是人”这个命题,已经把伊万的年龄、性别、高矮等偶然的、非本质的特征与“人”这个必然的、本质特征区分开来了。“伊万是人”这个命题就是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的对立统一。“这就表明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所以列宁得出结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3、人类认识史的辩证发展进一步证明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16—§18)
►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而认识的辩证法又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人类认识发展史以及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必然呈现出一个近似螺旋式的曲线。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辩证法的集中体现,由此,列宁以哲学史为例证明了人类认识史的发展,就是按照辩证法规律辩证发展的。
哲学史发展的辩证过程
► “古代:从德谟克利特到柏拉图以及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文艺复兴时代:笛卡儿对伽桑狄(斯宾诺莎?)。►近代:霍尔巴赫——黑格尔(经过贝莱、休谟、康德)。► 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
整个哲学发展的辩证图景
► ①古代哲学发展的第一个圆圈,是从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到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再到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
► ②文艺复兴时代哲学发展是第二个圆圈,它是从笛卡儿的唯理论到伽桑狄的经验论,再到斯宾诺莎的唯理论的辩证发展过程。
► ③近代哲学发展是第三个圆圈,它是从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可知论,经过休谟和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再到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的辩证发展过程。
► ④哲学发展的第四个圆圈,是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经过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然后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三)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19—§20)
► 列宁在全文最后两段,根据认识的辩证法,揭露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1、认识论根源
► “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2、阶级根源
► 列宁还分析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阶段根源是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当人们把直线性和片面性的认识,死板性和僵化性的看法,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形成唯心主义哲学时,“统治阶段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这就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阶级根源。
3、唯心主义历史地位
► 列宁生动形象地把人类认识比作一棵大树,而唯心主义就是生长在这棵大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就是说,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它的根基就是它的认识论。唯心主义是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产生出来。所以它是人类之树上开放出来的一朵花。但由于唯心主义只抓住了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某个片断,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因而把这个片断夸大到脱离物质,变成神化了绝对,这就从根本上歪曲了客观世界本身。因此,哲学唯心主义既不能科学解释世界,也不能有效改造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曲不结果实之花”。
<理论动态>
► 关注我国哲学界近几年来关于认识的真理性的研究。
<思考与练习>
►
1、列宁是如何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
►
2、为什么说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
3、学习《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有何重要意义?
第二篇:马金平课件
临床输血流程与安全输血
-菏泽市立医院输血科马金平
输血学是一门由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新学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免疫学、遗传学、低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深入,使输血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重大突破,国家先后颁布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及条例,建立专门的采供应机构,可见输血工作重要性,特殊性。本人通过对输血法规学习理解,结合输血科实际工作经验及本市临床输血的现状,谈几点体会。
一、临床输血的组织建设
输血是个救治患者的过程,不是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一个环节,由采供血单位、临床医生、护理、输血科共同协作实施完成。必须建立一种组织即输血委员会或输血管理领导小组,用以制定各环节标识流程,协调、监督各环节工作,最大限度保证输血的安全疗效。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本院输血管理章程、操作程序、质量管理体系,以文件形式明确各环节工作人员职责,定期组织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监督评审,制定紧急情况下操作预案包括方案、流程、程序,以便应对灾害事故的影响。质量监督评审标准可参考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超标准制定。一个医院输血管理水平,计划用血,科学用血的优劣都与输血组织建设是否规范,重视程度相关联。荷泽很多医
院输血组织建设多形式化,是制约输血工作进步的重要因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
输血科工作人员目前多是医学检验专业。输血专业是新兴专业,如ABO血型发现后的半个多世纪,血型一词只是用来描述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别。如今血型的概念已被扩展为各种血液成份的遗传多态性标记,并被广泛应用于输血治疗,某些疾病的诊断等方面。输血前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检验与临床化验性质不同,输血检验是输血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其检验报告是确定值。临床化验室检验是疾病诊断疗效分析的参考值。医学检验人员从事输血科检验工作。从观念和技术上一定要通过输血技术学习,培训加以转变,才能开展输血前检验工作。目前我市还没有设立输血科(血库)业务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学习基地,制约着各类医疗机构输血业务的发展水平。输血科必须建立流程,确保科室人员的培训需求,向任何影响输血业务质量活动的员工提供培训,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和持续能力评价,才能更好地保证输血安全性、有效性。
三、输血科技术管理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主要包括:血样和用血申请、献血者和患者的ABO和RH系定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和特异性鉴定,交叉配血、血小板免疫血液学检查等。
(1)、血样和用血申请。血液及血液成份的申请和受血者血样的记录须包括充分和唯一受血者识别信息,输血科只接受完整准确和清晰的用血申请,对于血样,试管粘贴的标签要包括受血者唯一信息,血样采集日期,以及识别采集受血者血样的护士。输血科发现不一致或有疑问时必须另外抽取血样。供,受血者血样在完成输血后至少冷藏保留七天。在输血前对献血者血液成分,必须通过留样采血管进行ABO和RH血型血清等确认试验,对于弱D确认试验不要求,发现血型不符合,向供血部门报告,在血液发往临床输注前解决任何血型不符合的情况。
(2)、ABO和RH血型鉴定。用于配血的血液要进行ABO血型,RH血型和针对红细胞抗原的不规则抗体的检测。ABO血型必须正定型和反定型同时做,这两种实验可以做为相互验证的质量控制方法。正定型可以使用玻片法,但是出现差错率在1/1000左右,玻璃片法不适用病人和献血者血清中的ABO抗体测定,同时要区别干燥的边缘与凝集。〈见于上海血液中心刘达庄教授著免疫血液学〉。经典ABO和RH定型的实验方法是试管立即离心法,另外有微量板法和凝胶法等,当发现血型不符合而问题未解决前必须输血时,只能向临床交付0型红细胞。RH定型必须使用抗—D试剂,对于受血者血液不要求弱D检测。
(3)、红细胞抗原的不规则抗体筛选。临床使用的方法必须能证实那些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当发现不规则抗体时候,应该做进一步的试验以确定抗体的临床意义。对有输血史,或病人在前3个月内怀孕过的或病史不清楚的的病人标本有严格要求,是抽取病人计划输血3天内的血样。对于过去病人已经确定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检测方法要能确定那些其他过去未确定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凡每次结果均为阴性的抗人球蛋白试验,必须使用IgG致敏的红细胞做对照质量控制。(有的输血科开展不规则抗体实验多年,很少有阳性的,应该和试剂,方法和操作有关系,需要做质量控制)。
(4)、交叉配血与血液成分的相容性输注。交叉配血用以检测,受供者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交叉配血试验通常包括主测,次测及自身对照。交叉配血实验中的一些特殊的问题主要包括:
1、红细胞缗钱状形成,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何杰金病。
2、交叉配血不相容显示有同种抗体。
3、在室温反应中显示有自身抗体。
4、抗体筛选阴性和交叉配血结果阳性。
5、离心力不当造成假阴性和假阳性。
6、水温箱温度不正确。
7、血清中补体存在而使容血。
用于检测IgM血型抗体的经典方法是试管立即离心法,检测IgG血型抗体的经典方法是抗人球蛋白法。必须使用两种及以上的配血方法相合血液及成分才可以发往临床。
输注用相配合的血液及血液成分的选择:
1、ABO RHD同型相输。
2、针对RHD阴性受血者中使用RHD阳性的红细胞成分,医院输血科应建立相应的方案〈目前全国各医院基本没有这样操作,媒体报道过很多例因此原因病人死亡病例,输血政策不明确等〉。
3、当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或受血者有这类抗体的病史时候,用于输注的全血或红细胞成分不得含有相应的抗原,且交叉配血是相合的。
4、血站含有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血液成分发往临床的,血站也必须建立相应的方案。
四、输血文件和记录
输血科必须建立相应的方案,流程和程序,确保输血组织,输血过程以文件形式得到识别,平审和保存,以及按照记录管理的规定确保记录的形成,保存,归档。记录系统是安全输血的重要步骤和环节,记录系统必须能够追溯从血站开始采集血液到最终处置的任何单位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审定特定血液成分的相关记录和调查受血者发生的输血反应。并防止未经过授权的记录查询,确保记录的保密性。每次检测结果必须是立即记录,根据检测完成的结果,必须记录检测的最终结论。
五、不合格血液和输血反应
输血科应建立相应的方案和流程,发现并对不合格的血液和血液成分平审职责和处理权限加以规定,并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一旦发现必须得到评估和处理。输血科必须建立流程,以发现,报告和评估疑似输血反应。凡发生与病人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都被似为疑似输血反应。当出现疑似输血反应时候,护理病人的人员要立即通知负责的医生和输血科,必须在病人病史中保存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所有疑似输血反应必须立即获得评估,血站和输血科保持密切联系交流。协同调查对各种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病等。
对即发输血反应,输血科必须建立相应的方针,操作流程和程序,对即发输血反应进行评估,评估不得延误对病人进行必要的临床救治,不需要将血液循环负荷过重或轻度的过敏反应如丘疹反应做为可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进行评估。对迟发性输血反应,必须进行检测以
查明原因。评估的结果要向临床医生报告。
六、输血专业的内部和外部的评价机制
输血科应确定相应的方针,流程,和程序,以确保定期接受外部的评价平审和检查。如省市输血质量检查平审。并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施内部平审,内部和外部的评价结果以及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报告给院级管理层。输血科主要应用的临床监控计划有:
1、用血申请。
2、血样采集送检。
3、血液使用。
4、应用的合理性。
5、输血方案。
6、满足病人需求的能力。
7、监控计划要求的符合性。
输血事业是高尚的,血站和医院输血科是不在一个战壕的战友。相信只要加强合作交流,按照规范科学的标准执行,我市临床输血会有一个新的的提高。
2010年12月12日
第三篇:马原课件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本义:爱+智慧(2).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物理学——研究具体事物的学问 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抽象 《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抽象)
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具体)(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世界观
哲学家用一定的哲学术语、按一定的逻辑结构、采取概念体系的形式,即理论的形态完整地表达出来 自发的世界观
不系统、不完整、不以理论形式表现 方法:具体方法
哲学方法 方法论——哲学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证明世界观
辩
证
法——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反
映
论——由物质到意识的反映路线
(事物和经验先于认识)
先
验
论——由意识到物质的反映路线(人的认识先于经验)1.物质
(1)恩格斯关于物质的两个原则性论述:
A.属加种差定义法
辨证定义法
B.“ 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物质就是在这一总和中抽象出的 最大共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又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区别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B.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区别于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C.正确区分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区别于旧唯物主义 2.意识
(1)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改变了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动物——被动适应
人类——主动改造 ◆劳动改变了主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动物——遗传关系
人类——伦理关系 ◆劳动改变了主体自身的特性.直立行走——手——工具——大脑——语言(2)意识的本质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差异性是主观的,但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的创造性是主观的,但创造的原型是客观的(1)运动是存在和非存在的对立统一(2)思维运动
(3)社会运动
质变(4)生物运动
——运动的高级形式
(5)化学运动
质未变
静止(6)物理运动
位未移(7)机械运动
——运动的低级形式
(8)
位移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静止——事物的既存状态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动中有静
运动是绝对的 静中有动
静止是相对的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世界是按照一定规律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A.时间指的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过去——现在——将来
不可逆性
历史——现实——未来
B.空间指的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方位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即它们的个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
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生产实践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关系的实践
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精神生产实践
以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的认识为直
接目的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实际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
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内在联系:
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接触点及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联系的的特点(1)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的多样性
(4)联系的整体性(5)联系的条件性(6)联系的开放性 1)普遍联系原理
◆每一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内部联系的普遍性(机械整体)
★整个世界是由无数具体事物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任何事物都处在和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外部联系的普遍性(2)方法论意义 ◆整体性原则——把事物看成是由要素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的方法原则。正效应(集体主义);负效应
(——系统性原则)
◆条件性原则——把事物放在一定条件下考察的方法原则。——环境性原则(顺境;逆境)
——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2、坚持联系的思维方式,防止孤立的思维方式
确立
整体性(系统性)
条件性(环境性)
观念
开放性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
内部联系——对内搞活
外部联系——对外开放
1962年,在一本由雷切尔·卡森写的名为《沉默的春天》的书里,化学工业、政府和农业部门被指责毒化了环境。雷切尔·卡森描绘了一幅未来可怕的景象。《沉默的春天》随之而来的争论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从 1945年开始,卡森关注DDT等一系列杀虫剂的问题,她组织专家向美国农业部呼吁停止使用对自然有害的杀虫剂,否则小鸟将消失,春天将是一片寂静。1963年,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卡森说: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抗自然就是对抗自己。”1964年卡森去世。
直到如今,仍有学者认为,杀虫剂将毁灭生态环境不过是一个神经质女人的胡说,但《寂静的春天》一书依旧成为环保主义的经典。卡森推动了全球性民间环保运动的发展,它不仅促使美国人反思他们对于生态作出的破坏,也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成为所有人类的共识。
“······每个生命 ······ 注定要与危险的 化学物品打交道。无论老少,这些化学 物质现在正贮存在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当 中。它们出现在母乳中,有可能出现在 未出生孩子的血液中。《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内容简介: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等学者聚会罗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其工作目标是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使国际社会对人类困境包括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诸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提出应该采取的能扭转不利局面的新态度、新政策和新制度。
受俱乐部的委托,以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为首的研究小组,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于1972年提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
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5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继而得出了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的结论。由于种种因素的局限,其结论和观点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但是,报告所表现出的对人类前途的“严肃的忧虑”以及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论述,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它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对立面:事物之间
——外部矛盾
事物自身两方面 ——内部矛盾
(1)矛盾的斗争性
——
对立面的对立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
——
对立面的统一关系
A.每一事物都包含矛盾(事事有矛盾)(无处不在)
B.矛盾贯穿每一事物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无时不有)
方法论意义——敢于正视矛盾;反对消极逃避主义
(2)矛盾的特殊性:
——每一事物的矛盾体系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不同事物矛盾的性质不同(事事矛盾各不同)
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矛盾的性质不同(时时矛盾各不同)
A.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根本矛盾
内部矛盾
对抗性矛盾 非根本矛盾
外部矛盾
非对抗性矛 B.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相互限制
保证发展 相互协调
促进发展 相互竞争
刺激发展 一方克服、消灭一方 双方融合新的发展 双方脱离
另行发展 双方消失
新体取代
&意义:A.揭示了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个性-共性-个性)
B.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 相结合原则的哲学依据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A.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a.互相依存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因素以促进各自的发展(5)c.互相转化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6)B.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7)a.肯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使事物处在量变中(8)b.否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最终使事物发生质变 A.内因——内部矛盾
内因在外因的影响下起作用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外因——外部矛盾
“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坚持矛盾思维
1)一分为二地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 2)具体地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的矛盾及其解决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道德手段
教育手段„„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不平衡性原理
两点论——全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重点论——重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辩证统一(防止片面;分清主次
1)质 ——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性)
质与属性;与实践结合(2)量 ——同质事物相区别的外在规定性
内涵量(程度)
外延量(广度)
3)度——保持事物质的量界限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有质之量
▲关节点——度的极限(常数;幅度;过程)
▲事物存在的基本格局——一度两点
适度原则——把事物放在度范围内考察的方法原则
胸中有数
适可而止
因势利导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2、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
(1)量变——事物存在期间的变化
A.特点:连续性
不显著性
B.形式:内涵量变
外延量变
(2)质变——事物产生和灭亡时的变化
A.特点:间断性
显著性
B.形式:爆发式飞跃
非爆发式飞跃
3.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1)互相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质变是量变的结果(2)互相渗透: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
根本质变中包含量的扩张
▲ 部分质变
局部性部分质变(空间)
阶段性部分质变(时间)(3)互相转化:量变必然转化为质变
质变必然转化为新的量变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自我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1.肯定和否定
肯定方面—— 肯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
否定方面—— 否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
肯定活动——肯定方面肯定事物性质的活动 否定活动——否定方面否定事物性质的活动
肯定阶段——肯定方面通过肯定活动使事物
达到的阶段
否定阶段——否定方面通过否定活动使事物
达到的阶段.辨证否定
(1)辨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自我否定(合理;好)——延续
他物否定(恶劣;坏)——中断(2)辨证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辨证否定的实质——
“扬弃” 3.否定之否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1)含义
A.狭义:事物自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重新肯定阶段。B.广义:指事物自我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三个阶段:①肯定——②否定——③否定之否定
低级阶段——中间阶段——高级阶段 两次否定:辨证否定对肯定的否定
否定之否定对辨证否定的再否定(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周期性
列
宁:螺旋式上升
毛泽东:波浪式前进
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与实质
内容: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实质:事物的自我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反对肯定一切与否定一切
1、现象与本质
(1)区别与联结(辩证统一)
现象
本质 标志事物表面特征
标志事物根本性质
外在联系
内在联系
多样多变
相对稳定
感官直接感知
思维理解把握
本质的体现
现象的根据
原理
思维要求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划清界限
防止颠倒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具体分析依存关系
具体分析渗透关系
具体分析转化关
◆每一事物都处于
◆寻找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预测后果
增强行动自觉性
原理
思维要求
◆因果链条的 ◆具体分析
分别对待 复杂性
多样性
必然性
偶然性
联系与发展趋势
联系与发展状态 的确定性的不确定性 产生于内部本质因素
产生于非„外„
表现为大量偶然性
根据在于必然性
(这一事物的偶然性
不同于另一事物„)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结构
功能 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
系统对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 结构决定功能
优化结构
演化中功能不适应改变结构
自然系统 生物进化的例子
社会系统当前改革的例子
(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怎样来确定各种规律的共性? 一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考虑 二是,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来考虑 三是,从偶然和必然的关系来考虑
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1)意识可以反映物质
(2)意识可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3)意识可以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人的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生理活动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尊重客观规律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意识能动性的效果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意识能动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来源)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广度和深度)
新课题;新工具;新经验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二、认识的含义、结构、特点和形式
(一)含义——是实践基础上人对事物反映
(二)结构
1.主体
2.客体
3.手段
4.结果
(三)特点
1.反映性
2.选择性
3.重构性
(四)形式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三、认识的规律(实践——认识——实践)
(一)由实践到认识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
(1)含义:人通过感官对事物现象的直接反映
能动的(2)特点:直接性;具体性(3)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2.理性认识
(1)含义:人通过抽象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间接反映(2)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3)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理论——高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1)互相依存: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2)互相渗透: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的成分
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的因素(3)互相转化:感性认识必然上升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必须回到感性认识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培根 4.由实践到认识的条件(1)搜集材料(2)整理材料
(二)由认识到实践(由理性认识到实践)1.由认识到实践的必然性
(1)理性认识的要求——得到检验(2)实践的要求——需要指导
2.由认识到实践的环节(实践意图——实践计划 ——实践方案——典型试验——实践)
3.由认识到实践的条件(实践条件;群众基础 三)认识的总规律
1.含义:实践——认识——实践,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2.意义:群众路线
(1)从群众中来——由实践到认识(2)到群众中去——由认识到实践
1.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
确反映。(主观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性的内容是客观的(本质和规律 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二)真理与谬误
1、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分是绝对的,不能混淆。
2、真理与谬误的联系: ①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现实意义:
我们要敢于相信真理总会战胜谬误,敢于坚持真理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指真理的绝对性。
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②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2、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
——相对真理指真理的相对性。
①真理是对特定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时间检验)②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能最终指导实践
3、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的。
②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的。③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转化的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纯粹的主观性不能检验真理(逻辑证明)2.纯粹的客观性也不能检验真理(客观事物)
3.只有主客观统一的客观实践才能检验主客观统一的真理
★实践检验真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唯一性
2、不确定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具有条件性(局限性)
实践总体
抽象真理
具体实践
具体方
(一)含义——客体属性对主体需求(要)的满足关系
(二)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1.客观性
2.主体性
3.社会历史性
4.多维性
(三)价值评价——主观性
——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价值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
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四)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1.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
2.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二)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第一,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
第二,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第三,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三)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2、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3、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4、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2、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4、现实意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2、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3、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认识世界。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物史观(群众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1)宿命论(客观唯心主义)
(2)唯意志论(主观唯心主义)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过程。
(1)地理环境
A、含义
B、作用(影响)促进;阻碍
(2)人口因素(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流动)
A、含义
B、作用(影响)促进;阻碍
(3)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决定作用——性质,面貌,发展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过程。
(1)社会心理——感性形式
(2)社会意识形式——理性形式
A、非意识形态(不具有阶级性)
a.自然科学
b.一部分社会科学
c.思维科学
B、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思想观念
3、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5、意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
(1)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的物质力量。(顺应)(2)构成:(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实体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非实体要素——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科学管理
2、生产关系
(1)概念: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经济关系)。①广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②狭义:生产和分配(占有、地位和分配)(2)两种基本类型(所有制)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按生产要素分配;其他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产生、性质、发展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适应—— 促进;不适应——阻碍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适应——不适应——适应的发展运动过程
3、现实意义: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按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经济体制改革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生、性质、发展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通过干预社会生活,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由适应-不适应-适应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 3、现实意义: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文化体制改革。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
社会历史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2、多样性:每个国家或民族有其各自的发展历程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合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阶级的产生
阶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同时又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消亡。2、阶级的实质:
所谓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的作用:
①质: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更替 ②量:在同一社会形态中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 2、阶级斗争的形式:
①经济斗争:被剥削人民为争取现实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②政治斗争:为了追求被剥削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 ③思想斗争: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人是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2、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
①社会主义的阶级结构:初级阶段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 ②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趋势:是逐渐趋于缓和但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 ③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方式:不再是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而变成少数的敌对分子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对抗
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制度更替过程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社会革命的实质: 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 1、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极大的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主动性
四、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平时期 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①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②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③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
1、科学技术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
2、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①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②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3、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局限性
1、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要受到人民群众自身精神条件的限制
3、要受到统治阶级、剥削阶级有意志的压迫。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①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③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④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个人——历史人物(历史名人)
——历史杰出人物——政治领袖
——无产阶级政治领袖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㈠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形成
⑴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⑵资本集中 ——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⑶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在竞争中除了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外,还必须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2.垄断的形成
⑴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⑵垄断产生的原因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激烈的竞争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⑶垄断组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垄断组织的形式:
短期价格协定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
垄断组织的本质: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㈡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㈢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及其形成
⑴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⑵金融资本的形成: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2.金融寡头及其对国家的控制
⑴金融寡头——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⑵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对国家的控制。
通过掌握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实现对国家内政外交的左右。㈣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⑴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⑵垄断利润来自剩余价值
A.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B.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D.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2.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⑴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⑵垄断价格的形式
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⑶垄断价格并未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造成的后果
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
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价值总额。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①宏观调节——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②微观规制——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类型:
反托拉斯法
公共事业规制
社会经济规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加快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
㈡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的输出。
3.资本输出的类型
⑴私人资本输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证券投资;私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私人在国外的房地产投资和存款;私人对外开展商品和服务贸易等。
⑵国家资本输出:政府及其所属的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政府的对外援助,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向国际机构的投资;政府在国外的资产等
4.资本输出的目的和实质
私人资本输出的目的: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或利息;加强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
国家资本输出的目的: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资本输出的实质:攫取巨大利益和扩大垄断实力。5.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作用
⑴对于资本输出国的作用
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
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
⑵对于资本输入国的作用
积极作用:①吸收外资;②引进技术和管理;③优化了产业结构;④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⑤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不利影响:①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②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③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④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⑤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6.国际垄断同盟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⑴国际垄断同盟的早期形式——国际卡特尔
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国际卡特尔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谋求垄断利润。
⑵国际垄断同盟的当代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①跨国公司——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的或者说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7.国际经济调节机构
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
二战以来的国际性协调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8.一分为二地看待资本国际垄断及其调节机构
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和危机。
从根本上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㈢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帝国主义及其实质
(1)含义 ①泛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国家称为帝国主义国家。②特指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在其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和德国经济学家希法亭在其1910年出版的《金融资本》等著作中试图系统阐述自己关于帝国主义的观点。列宁在1917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 :“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2)帝国主义的实质
——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积累、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成为它们维持其垄断统治和经济实力的源泉。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世界大战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或重新瓜分世界。
用新殖民主义政策代替旧殖民主义政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生产的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水平分工——以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贸易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3.金融的全球化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
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标志: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㈡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㈢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积极效应: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2.消极后果: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世界各国面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3.在经济全球化中扬长避短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个体资本所有制——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雇佣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使用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无偿地生产剩余价值。
2.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特点: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整个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凭股票以股息的形式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二战后资本所有制的新形式
⑴国家资本所有制——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
特点:国家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⑵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特点: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形式: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性质: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的变化
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对资本的隶属由形式上的隶属变成实质上的隶属。
2.缓和劳资关系的新制度
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
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
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
经济危机的阶段性差别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明显。
㈤政治制度的变化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㈠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意义也是不可取的。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废除人身依附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在历史上曾经具有进步性。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本原因
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⑵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2.资本积累是推动资本主义灭亡的物质条件
第一,资本的不断积累使社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大规模的生产本身必然会冲破私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第二,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这在客观上势必导致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使资本的社会化占有成为可能;
第三,资本的不断积累使对生产过程的管理社会化了,相应地派生出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管理机构,而这些都弱化甚至排斥私人资本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灭亡的社会条件
资本社会化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
4.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培育出无产阶级这个否定自身的力量。
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代表者,是真正的革命阶级。
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必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彻底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㈡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于两个途径: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小生产者在激烈竞争发生两极分化:
经营兴旺的作坊主成为早期工业资本家,原来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
多数作坊主在竞争中衰落破产,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商人或高利贷者侵入手工业领域成为工业资本家,作坊主丧失独立生产者身份,连同其帮工和学徒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的雇佣工人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原始积累的缘由
资本原始积累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资本主义的自然生长的速度不能适应这样的需要,只能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靠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实现。
2.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
3.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
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分为简单的商品经济和发达的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
社会分工——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社会分工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而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
物品的使用价值——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3)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对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自然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前提);价值(社会性)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本质要素)。
(4)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
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5)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三者的关系: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
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统一:它们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对立:
具体劳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决定
(1)商品的价值量——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抽象劳动量(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I)
(3)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公式: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率)成反比(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自然条件等。
(5)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⑴价值规律的含义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价值量——价值)
⑵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机制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竞争机制
供求机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社会分配给商品的劳动时间 ⑶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资源配置)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竞争)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⑷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配置有一定盲目性。(市场失灵)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1)简单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价值的被表现物
等价形式——价值的表现物(等价物)
2.货币及其职能
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⑴价值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⑵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W ──
G ── W(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4)支付手段:货币在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5)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的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3.货币的作用
⑴货币与商品的两极对立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⑵货币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局限: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关系
(1)私人劳动——由私有制决定的具有私人性质的商品生产劳动。
(2)社会劳动——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属于社会总劳动一部分的具有社会性质的商品生产劳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同一商品生产劳动的两面。
没有私人劳动就没有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是各私人劳动之总和。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统一只能在完成商品交换之后。
2.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主要表现是: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资本主义阶段——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
1、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交换中的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最终导致货币的产生;
3、私有制商品经济的 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交换的完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莫定了基础。
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优秀成果
——认识到了商品的二因素,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缺陷
——不能回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 ——不能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 ——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⑵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
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劳动二重性理论不仅克服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缺陷,使其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而且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应当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所创价值远远高于简单劳动。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价值分配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
2、劳动者一无所有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成因
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志。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⑵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2.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商品流通公式:W—G—W
资本运动公式:G—W—G′
G′— G =ΔG =M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㈠所有制和所有权
1.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
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成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的支配者,而劳动力的拥有者则成为被统治、被支配的对象。
2.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排他性功能:排他护权、垄断得利、转让分享。
3.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1)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
(2)所有权维护和巩固着所有制,所有权更好地实现了所有制。
㈡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1.私有制的历史类型
⑴奴隶社会私有制:以奴隶主对奴隶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
⑵封建社会私有制: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
⑶资本主义私有制:基于劳动者的完全人身自由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㈠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⑴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⑵价值增殖过程——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 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 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
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⑴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⑵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
必要劳动=劳动力价值=可变资本价值
剩余劳动=剩余价值
⑵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
㈡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用延长劳动日和增加劳动强度来提高剩余价值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是资本家常用的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依赖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相当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其客观后果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最终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
(1)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
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
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所谓“无人工厂”。
(2)实质:A.包括机器人在内的所有自动化设备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B.这些自动化设备只能转移而不能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C.由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只能从“总体工人”的劳动、特别是其中的脑力劳动寻找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根源。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1.资本积累的本质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简单再生产的实质: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进而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积累必然加剧两极分化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无产阶级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
3.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⑴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 :v)。
资本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比——c :v
⑵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般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
相对过剩人口——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4.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积累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
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
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㈣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⑴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 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形式的运动。
⑵资本周转
——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
资本周转的时间。
生产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
——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
分多次转移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流动资本
——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
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2.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
——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
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⑵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要求
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客观要求:
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平均利润率规律
利
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之间
的比率。
平均利润率——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同社会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
平均利润——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
平均利润率规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利润率平均化,各经营职能部门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则分割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的分配(分割)
(1)产 业 资 本——产业利润(利润)(2)商 业 资 本——商业利润(3)借 贷 资 本——借贷利息(4)银 行 资 本——银行利润(5)土地所有权——地租
(6)股
权——股息
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第一,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第三,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四,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生产关系中的集中体现
(1)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生产过程中人们高度社会分工与合作同资本追求私利的管理的矛盾
(3)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与少数资本家在占有财富上两极分化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具体体现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发展,这一矛盾就越尖锐,这一矛盾发展的最终趋势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
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过剩
不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了社会需求还过剩,而是劳动群众由于购买力下降不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生活消费品。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表现。
资本的增殖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必然经历萧条、复苏、繁荣、危机(衰退)的动荡。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㈠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
⑴政治统治的职能: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职能的根本目的。
⑵社会管理的职能: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社会公共生活和各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公共管理职能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
2.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向外扩张甚至发动侵略战争。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职能,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都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3.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
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⑴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民众以平等自由的民主权利。
⑵资本主义的法制
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私有制原则。
“主权在民”的原则。
分权与制衡原则。
人权原则。
2.资本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权制衡。
国家政权的意向和行使常常是各种不同利益集团政治合力的结果。
3.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
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
选举制度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4.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1)政党——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目的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2)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作用:
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控制议会;
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操纵选举;
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等
3)政党制度的类型:两党制——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交替组织政府,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多党制——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或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
5.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 促进新旧生产方式更替和生产力发展。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的、资产阶级精英统治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6.必须认清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对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那些表现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因素应该加以继承和借鉴。
对于体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的部分不能直接拿过来。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观念的总和。
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1.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分析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的。
“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列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必将走向没落。
3.对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态度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应该认真学习、参考借鉴。
对于体现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偏狭自私的人生价值观等应坚决批判否定
第四篇:马未都著《醉文明(下)》
读后感:
下面接着为大家介绍马未都先生的新作《醉文明》下册,马未都著《醉文明(下)》。
今年正值龙年,博主也引用马未都先生书中有关龙袍的两段叙述。
龙身上共有九种动物的特征:一是头似驼、二是角似鹿、三是眼似虾牛、五是身似蛇、六是腹似蜃、七是鳞似鱼、八是爪似鹰、九是掌似虎,读后感《马未都著《醉文明(下)》》。由此也可以看出龙身上集合了中国人认为最吉祥、最威猛动物的特征。
我们还有一句老话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民间传说龙共有九个儿子:
老大叫囚牛,喜好音乐,成为今天胡琴头上的刻兽;
老二叫睚眦,嗜杀好斗,刀柄上的龙吞口就是其造型;
老三叫嘲风,好险,殿角走兽便是它;
老四叫蒲牢,它能够抓在钟上面;
老五叫狻猊,好坐,今天佛下坐骑就是它;
老六叫赑屃,能负重,驼碑的就是它;
老七叫狴犴,有威力,好诉讼,原来衙门上的狮子头就是他的形像;
老八叫负屃,石碑两旁的纹龙是其意象;
老九叫螭吻,排行老末,殿脊兽头就是它。
第五篇:马概课件
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的实质和作用(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2)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对应范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对该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某种特殊程度的调整,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其次,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而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再次,社会革命就其一般规律而言,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和牺牲,但一般说来,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3)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2、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2)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阶级往往是在被统治阶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的。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虽然也能满足群众的某些利益和要求,但从根本上说是从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为了更有效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因而不能广泛的唤起民众,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使社会主义社会进到更高的阶段,并在条件具备时前进到共产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的矛盾,但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这种矛盾,只有通过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才能最后得到解决。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所以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改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4)改革是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变革过程。(5)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6)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小岗人与承包制
案例文本: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省风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一间茅舍里,聚集了全队的18户农民。他们在决定一桩关乎18户小岗人身家性命的重大事情。
小岗人是穷怕了,被逼无奈才挺而走险的。
全队18户,家家讨过饭。18户人家都有人当过生产队干部,但都没有解决好吃饭问题。上级每年都派工作队,最多时每户摊上几个工作队员,结果照样无济于事。除了1955年同国家卖过4万斤余粮外,以后的23年再没有一粒余粮可卖。1961年搞责任田,小岗人刚刚尝到甜头,但很快就被批作“复辟田”,收归大队。“文化大革命”一来,一批二斗三割,搞得人心惶惶,虽然穷得响丁当,但照样要割“资本主义尾巴”。
队长严俊昌、副队长严宏昌、会计严立学,这三位都当过乞丐的汉子私下商量:如果“包产到户”能干好,咱们就豁出去了。不然,也是饿死。当晚他们召开的秘密会议,就是商议分田到户的事。
与会者都知道事情的分量,会场上鸦雀无声。一份早就拟好的保证书在每个人手中传递。大家用食指蘸上鲜红的印泥,在自己的姓名上重重地按下指印,这份保证书是这样写的:
保证书
一、“包产到户”要严守秘密,任何人不准对外说。
二、收了粮食,该完成国家的就完成国家的,该完成集体的就完成集体的,粮食多了,要向国家多做贡献,谁也不要犯罪。
三、如果因“包产到户”倒霉:我们甘愿把村于部的孩子抚养到18岁。
签字人:严宏昌 严俊昌 严立学 严立富 严立华 严立坤 严立昌 严学昌 严富昌 严家齐 严美昌 严国平严家芝 严美中 吴灰江 吴庭殊 关友章 韩国云
1978年11月24日
纸包不住火,小岗队分田到户的事不久被公社领导知道了。
在一次生产队长会上,公社书记发火吼道:“刘少奇是国家主席,推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怎么样?还不是活活折腾死了!你小岗尿得再高,还能有刘少奇的本事么?”后来又硬性叫他们并到组里干,不干就不发给种子、化肥、耕牛和贷款。
公社干部还匆匆向县委汇报,说小岗分田单干,搞资本主义。
县委书记听完汇报后,长叹一声,摇摇头说:“他们穷„灰‟了,还能搞什么资本主义?就让他们搞到秋后再说吧!”县委的态度,保护了小岗。秋后,小岗生产队竟出现了惊人的奇迹,当年打了13多万斤粮食。这个合作化以来23年从未向国家贡献一粒粮的“三靠队”,包产到户头一年,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农民收入每人平均311元。凤阳的奇迹,使人们思想开了窍,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979年春,万里专程就包产到户进行调查。在5月25日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上,万里指出:农民为什么要包产到户,这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也是对极“左”错误的抵抗。
1979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中,对安徽肥西包产到户和风阳的大包干予以坚决的支持。于是,包产到户这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便迅速在全国农村推开,迅速取代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体制。
相关知识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案例讨论:结合上述案例,谈谈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案例点评:小岗人带头实行家庭承包制,为中国农村革命打响了第一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存在和发展,而对现存的制度、体制作一定的调整和革新。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或局部质变的准备。
我国的农村改革也是为了解决过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某些部分或环节,它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制度来说,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就是该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阶级社会,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是阶级斗争,因而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有的概括为人们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有的说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有的说是阶级斗争等等,都是错误的。50年代中期,我们党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由于对这些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国情的判断出现失误等原因,曾经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一味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和企图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结果遭到了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它在根本上不会成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而应该是可以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的。但是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都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究其原因,一是政策过“左”,超越发展阶段,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体制僵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根本任务就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我们搬用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纯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实行产品经济,排斥商品和货币关系;在运行机制上,实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不要经济杠杆,排斥市场调节;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国家直接管理企业。这种体制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还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很快就显露出弊端:过分集权,管得太严,统得过死,排斥商品和市场,妨碍基层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成为一种“僵化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改革,转换成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转换的根本途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这就一方面使改革成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基本形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改革具有了解放生产力的性质。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制度,扫除障碍,解放生产力。因而可以说,比起革命是通过摧毁旧的基本制度,解放生产力,两者显然不是同一个层次,改革属于第二个层次。无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论断,还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观点,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