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上册《秋颂》公开课说课设计
七年级上册《秋颂》公开课说课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 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秋颂》,秋颂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济 慈, 是诗人济慈为后人留下的最后一首颂诗,也是他一生写得最完美的抒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用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色写生画。
学习这首颂诗,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时诗词,领会品味诗词的意境。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体会诗人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
教学中的重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领会品味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意境及诗人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
教学时间计划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如下:
一 自读济慈的《秋颂》
1.朗读诗歌
2.简介作者 约翰·济慈(1795—182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 年仅 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 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诗人 25 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 “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
3.学生自学并质疑
诗歌重点解析:
(1)本文的重点是体会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要着重通过读来品味语言文字。通过较师 范读,学生朗读来体会这篇文章所包含的感情。
( 2)朴素的语言文字饱含着对秋天的深深赞美之情。
难点理解: “雾的季节,成熟和结果的季节,是那一切催熟一切的阳光的好友”应该怎么 理解?明确:秋季是多雾和丰收、成熟的季节,而太阳则既是温暖的来源,又是使得世上的生 物得以成熟的主宰,所以称它为“催熟一切的阳光” 。秋季和太阳既然作用是一样的',因之就称它为“阳光的好友”了。
4.《秋颂》写法简析:
(1)总分的结构方式。文章第一节用概括性的语言点明秋天是一个成熟与结果的季节,而后又从果实、果枝、果仁、好花四个方面分别写了秋天是一个果实累累的季节。
(2)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节用第一人称----你,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充满繁忙,心怀 喜悦的秋天,显得亲切自然而又真实。
(3)语言赏析: 《秋颂》一文朴实的语言文字饱含着对秋天的深深赞美之情。
二 比较赏析
《登高》与《秋颂》两文同是写秋,你比较喜欢哪一首?谈谈喜欢的理由。引导学生多角 度弹出自己的理解。
三 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第二篇:2014年初中语文说课教案《秋颂》说课稿
2014年初中语文说课教案《秋颂》word版
免费说课稿
《秋颂》说课稿
遥观初级中学 张丽娜
一、说教材:
1、单元教学要求:我所说的篇目是《秋颂》,它是初一年级的课外配套阅读篇目,具体编排在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第七篇。本单元所选的十篇课外阅读文章除一篇现代诗以外,其它均为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
1、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3、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描述。
2、文章特点:《秋颂》系台湾女作家罗兰的抒情散文,体现出这位文人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罗兰在《秋颂》中,抓住秋的特征铺展文章,用飒爽秀逸的姿态美,凄楚的情感美勾画了一幅明澈的秋美图。《秋颂》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秀逸”、“飒爽”、“洒脱”、“孤傲”、“清寂”、“明澈”“淡淡然”、“悠悠然”,“可望而不可即”。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文章把秋天人格化、个性化了:闲云“淡淡”“悠悠”,“远离尘间”;秋风“纯净”“不带一点修饰”;秋水没有“忧心”“紧张”“执著”。文章既写景又写人,刻画旷达与淡然的态度,透彻与洒脱的思绪,突出其内在美,呼应秋“闲”、“逸”的本色。文章由写景构成一幅幅秋景图,但图中却透溢着作者饱满的赞颂是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罗兰是在用她的情感描绘出这样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的。郁达夫曾经说过:“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罗兰此文正是此话的良好典范。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文章语言与句式是诗化了的,作者运用灵巧的结构,巧妙的联想,多变的视角,饱含深情地赞美秋,描绘秋,渲染了秋之美的极致与底蕴。
3、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课内阅读篇目的总体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现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语文活动,学习抓住特征来选材、写景的方法。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
4、教学重点: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5、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在“景”中所寄寓的“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饿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以及学生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我的教育对象是普通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一般,但尽管如此,他们对散文这种文体其实并不陌生,因为在语文课本上第四单元就已经精读过三篇名家散文,一般学生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饿、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说策略:
新《课程标准》坚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原则,提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秋颂》是课外阅读篇目,是对本单元课文的拓展延伸,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倾向是把它当成一篇文学欣赏课来上,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构思:
1、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自渎。以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创设课文阅读情境:①本文的重点就是能抓住秋的特点来写秋,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创设一个“超市购物”情境来实现的,让学生找出本文所涉及的秋的“特产”,并为它们各自设定价值,根据其价值给这些特殊商品“明码标价”。然后让其他同学听完他们的发言后,自由选购“商品”。②本文的难点是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在“景”中所寄寓的“情”。主要通过“从文入画”、“由画寻情”、“将情附画”三个环节来完成。
3、小组合作、讨论:全班共分为12个学习小组,每组都有一份学案,同学可以根据此份学案完成小组学习,其间由合作小组组长做好组织记录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了,达到了通过活动,获得学习方法的目的。
情境一“寻找特产” “明码标价” “自由选购”
情境二“从文入画” “由画寻情” “将情附画”
四、说程序:
1、导入:
古诗有言——“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下加心就是愁,秋天不见人字形的大雁飞过,也不知道夏虫何时阴身而去,只觉得莫名其妙的寂寥,逃不掉凄楚的印象。“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也是这种心情很好的印证,但为何后面还有一句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呢?看来秋也自有它的惹人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台湾女作家罗兰为何也要颂秋。
2、初读初赏:
放声诵读全文,教师播放轻音乐,作为学生诵读的背景音乐,在放声诵读中体会本文的音韵美。读完后,再默读全文一遍,并使用勾画圈点法,解决阅读本文的一些最基本问题,同桌之间交换意见。
重点字词——△
重点段落——☆
段内层次——∥
精彩语句——﹌
有疑问处——?
段落序号——○
3、情境创设一
有一首有关与秋天的散文写道:曾经在古城南京住了一些日子,那时在一座旧楼里生活。楼前楼后尽是树木。到了秋凉的季节,楼下便有清洁工人在沙沙声中打扫着一夜的落叶。扫完以后,把秋叶垛成一垛一垛的;不多时,便有一股浓浓淡淡的轻烟袅袅升起,散漫开来,就像清晨里的秋雾那样轻笼住我住的旧楼,那时秋叶焚烧的轻烟,弥漫着一种浓香。我给起了一个很诗意的名字:焚秋。虽然一晃十余年了,但“焚秋”这个词让我久久难忘。
(1)正如我刚才讲的那篇文章那样,有特色的东西才会令人久久难忘,正如在刚才的作者心中“焚秋”就是秋的特色。那么在罗兰的这篇文章中又有多少秋天的特征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完成这样一个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现在“秋天超市”要进一批货,这些货物必须是秋天的“特产”,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可以代表秋天的东西(景物、情感、精神),并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质给它们明码标价,并说出你的根据:
货品名称价 格标 价 依 据
(2)假如你是一位顾客,根据刚才同学所列出的商品“进货单”和“价格”,你会选购哪一样或哪几样商品。
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对前面发言的同学的一个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相对于那种用好或不好来作出的简单的判断式评价,有着绝对的优势。学生在回答问题中不知不觉就已评价了刚才的回答,避免了评价中的“不敢言、言不尽”现象。
(3)作为店主,你认为你们店里最贵的商品是哪一件?
这个问题,其实是要问学生,在本文中最能代表秋的性格的是什么。如果学生能领会,那么文章中所要表现的“淡泊”的主题就能通过此题揭示出来。更多的免费说课稿、说课稿模板、说课课件、说课稿范文尽在说课稿网站。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4、情境创设二
①从文入画:通过诵读、默读,大家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本文的“诗情”,接下来,我们大家就来欣赏一下本文的“画意”。通过文字,你能读到图画吗?请用以下句式回答:
通过文中的“
”这句话,我读出了一幅
图。
②由画寻情:验证一下,刚才大家所说的那些图画,是否能体现“淡泊”?是如何体现的?
③将情附画:这个环节,由课内向课外作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大家在学习本课的抓住特征写景的基础上,对教师所发的一幅国画风景图,进行几句话的描述。注意先仔细观察,再描述,也可用一句恰当的诗概括画面内容。
5、思考题:
本文要颂的是秋的闲逸、淡泊,那么文题中的“颂”字是否符合秋的这种淡泊呢?请为本文重拟一个符合秋意的题目。
此题看上去是一般性的重新拟题式的题目,但却有一定的用意,学生要在理解秋意的基础上才能拟出恰当的题目。可以说这是对所学内容最快的一个反馈方式。而且不求同意答案,只求紧扣文本,言之有理,与现在的中考题趋势相吻合,且适合于全体学生,基础好的同学可能拟题更有深意,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通过引用原文词语的方法把它做出来,能够达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的目的。
6、课外作业:
学校行政楼二楼转弯处有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查找相关资料,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可能你会更进一步了解“淡泊”这个词语的内涵。
此题主要是联系学生的身边事,激发他们对“淡泊”一词的探究欲,做到课内外相连,学以致用。
五、说评价反思:
这是一篇诗情、画意、哲理集于一身的散文,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如果说要他们概括出文中的秋天象征的是哪一类人,那他们可能根据文章的提示,很容易就说出“淡泊”二字,但就他们现有的生活体验,是很难体会其中的真意的,即使是教师,对于这个问题,都是无从下手,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同学通过更多的课外阅读与感悟生活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此类文学欣赏课有别于精读课,课内可以更广泛地进行课内外联系,使学生“厚积博发”,这类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性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学到有效的阅读方法。而这个目的就全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实现。
第三篇:体育颂.说课
<体育颂>说课材料
-----“三说一演讲”活动
刘
芳
一、说教材:
《体育颂》这首散文诗热烈、充满激情的歌颂了体育,把体育看成是美丽、正义、勇气、荣誉、健康、进步与和平的化身。全诗高度评价了体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和作用。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诗人用充满诗意的形象化的语言赞颂体育,每段以“啊”字开头奠定了抒情色彩,每一自然段都可以从句末找到押韵的文字,例如第一段就有“力”、“地”、“已”、“意”、“地”,其它的段落也具有同样的语言标志。体育被诗人拟人化,运用第二人称,使文章亲切而热烈,情真而意浓。全文采用比较简短的句子构成段落排比,以简洁以简洁明快的节奏表现高昂、欢快、活泼的激情,读起来琅琅上口,音韵铿锵有力。
二、说教法(说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体育的内涵,结合六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三、说学法
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体验学习的快乐,走向成功的彼岸。我在教学《体育颂》一课时,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四
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创设情景,奠基情感。
通过对作者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体育颂》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感,并回顾课文中所赞颂的体育精神。
2、品读课文,激发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重点让学生学会以下语文学习方法:
a、用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帮助自己理解课文,让学生把课外搬到课堂上来。
b、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
c、个性化的理解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
这些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啊!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学会了这种方法,就会用这种方法来课外阅读,而且好的学习方法会大大提高阅读效果。这正是课外阅读辅助课内,课内帮助课外阅读,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回读课文,升华情感。
这一环节是配乐诵读,由于课文较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散文诗的写作特点,我从原文中提取出段首句和关键句子,组成了一首诗歌的形式。目的有二个,其一是让学生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对上一个环节的情感升华;其二是让学生整体把握散文诗的写作亮点,为下一个环节打基础。
4、研读课文,抒发情感。
这一环节让学生回顾全文,把握作者的写作亮点,从而仿写。对于散文诗学生接触的少,学生不仅仅要发现作者的写作特点,还应该仿写,仿写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法。课后让学生把课堂上仿写的内容整理一下,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吗?学语文重在用语文,课外是课内的延伸,课外才是语文大课堂。
总之,这节课重在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通过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以此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第四篇:公开课感谢教学设计说课
《感谢》教学设计
王会芹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范读,学会如何写好“感谢”这篇作文。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会作文的同时,用心去体会爱。懂得感恩,要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朝夕相处的伙伴,学会关爱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学准备:
1.学生写好作文,教师批改 2.教学课件及音乐 一个关于感谢的真实故事。教学设想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爱,但我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少了几分真诚,少了几分谦让、友善和宽容,多了一些争执。但通过批改作文发现,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事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写感谢小伙伴的有十几个同学,并且是真实的事情,我看了很感动。通过这次作文批改,交流,我想传递一种正能量,让学生学会作文的同时,用心去体会爱,感受爱。懂得感恩,要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朝夕相处的伙伴,学会关爱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学时间:
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歌曲《感谢你》
今天我们的课就是作文评改课。
二.学生念作文,教师评点,学生谈心得。1 顺序:感谢妈妈二篇,感谢奶奶一篇,2感谢爸爸一篇,以此为例,进行作文讲评。
3学生继续念作文,感谢我的老师3篇,感谢我的伙伴5篇。三.教师总结,讲一个关于感谢恩人的真实故事,升华情感。四.齐读小诗。
五.播放音乐,下课。
《感谢》说课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爱,但我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少了几分真诚,少了几分谦让、友善和宽容,多了一些争执。但通过批改作文发现,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事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写感谢小伙伴的有十几个同学,并且是真实的事情,我看了很感动。通过这次作文批改,交流,我想传递一种正能量,让学生学会作文的同时,用心去体会爱,感受爱。懂得感恩,要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朝夕相处的伙伴,学会关爱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因此,本节课不想讲太多关于作文的知识,只是想在这节课中呈现学生用心写的好文章,读给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的感受爱,懂得爱,学会感恩,同时自己也学会了写作文。学生的作文主要分为三类,感谢亲人,感谢老师,感谢朋友。以亚东同学的作文为例,进行作文批改,渗透作文的有关知识。补充一个感谢的故事,是为了让学生在感动的故事中,领悟爱,体会爱。最后齐读诗歌,深化情感。
预设问题,学生在评课的过程中词语匮乏,不会表达,教师要实时指点。选出的作文共11篇,可能因时间有限,无法念完,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各位领导都是教学高手,第一次尝试讲作文批改,确实班门弄斧,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第五篇:《秋颂》七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陶冶自己爱美的心灵,锻炼自己发现美的眼力,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
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优美语言,揣摩词语。学习难点:
1、体会本文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之景是不同的,春天给人以柔和,夏天给人以热烈,秋天给人以萧瑟,冬天给人以肃杀,同学们可以举出人们对秋天的描绘吗?(提示:诗词名句)
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眸子 酡红 寂寥 执著 澹 .....sà shè juàn()爽
()住
()顾
你认为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生字请写在下面
2、作者简介:
罗兰,原名靳佩芬,天津宁河人。台湾女作家,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从《罗兰小说》到现在,已有近30部作品问世。除《罗兰小说》五辑外,还有《罗兰散文》七辑,长、短篇小说多集,以及书信体文集、诗歌剧、论文集等。其中《罗兰散文》第一辑、第二辑获台湾中山文艺大奖。
3、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2)、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3、欣赏文章,感受美感
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深沉的,秋天给人以收获,你认为罗兰的散文《秋颂》,给你带来了哪些美的享受呢?
4、思考:作者用哪两个字概括了秋天的特征?(提示:依据第九段答.)
二、交流研讨
1、本文作者只写了秋,赞颂了秋吗?
2、作者呼吁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呢?颂人的句子有哪些呢?
3、文章还有既写秋,又颂人的句子,你能找到吗?
4、能力提高
(1)、在第11段“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清清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这句中,为什么作者要把“秋”字单提出来,而与前面的内容用逗号隔开?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可为何末尾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呢?
5、小结:本文作者通过对秋景的描述,既颂了秋,又颂了人,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极度喜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隽永,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秋的形象具体可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加以借鉴,用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6、师生留白
7、课堂训练(1)仿写句子:
例: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香飘田野。仿:人们都爱。
(2)仿照句式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造句
例:春天鸟儿欢叫,夏天野花盛开,秋天树木葱茂,冬天雪花飞舞。
(3)秋日私语:选择一个写作目的,用三言两语写下有关秋天的话语。① 在卡片上写作。② 集体交流。③ 建议赠送。
8、赠语:
在这无尽的秋光中,我们相聚一堂,感悟这浓浓的秋韵,也许在某一年的秋季,你偶尔会想起今天,想起我,但愿今天我们的相聚让你回味无穷!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也一定对“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通过想象,绘制一幅属于自己的“秋”吧!`
《四季交响曲》学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景物描写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写作手法,学习将景观人格化、形象化的诗一般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赏析诗一般的语言;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领会作者对社会陋习的批判,对公平、公正、无私、善良、坦诚、拼搏等美德的热烈追求。学习重点:
1、景物描写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2、将自然景观人格化、形象化的诗一般的语言。学习难点:四季顺序安排的意图。
学习方法:诵读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饕餮()蛰伏()困juàn()明mèi()情愫().... 慷慨()guǐ计()淘tài()..你觉得还有那些字的字音字形需要注意请写在下面。
2、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作者的散文集《心灵的笔记》。这是一篇歌咏大自然的散文作品,作者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努力发现大自然四季容颜的变化,并用深刻的笔触抒写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思想意境,都称得上一篇赏心悦目的佳作。
3、诵四季
诵读任务:
(1)语音规范、表情诵读;(2)勾划文中优美语句;
(3)整体感知文章的体裁及写法:本文属写景抒情散文,运用了托物言志(咏物抒怀)的写法。
4、品四季
迅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1)这篇文章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色?有什么好处?
(2)作者在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时抓住了每个季节的什么特点来写?请用文中的一两个词语进行概括。
二、交流研讨
5、悟四季(1)、作者在每个季节摄取了哪些景物变化着力描绘?
(2)、你能从文章哪些句子中体会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每个季节都表达了作者什么人生感受?
(3)、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托“四季”言了作者什么“志”?
(4)、本文还触摸社会各个层面哪些人?意图何在?
三、赏析与提高
6、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句子或语段写得好?好在哪里?
7、为什么不按原有的四季顺序安排,而把冬放在最前面?
四、小结:希望同学们都能炼就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慧眼,培植一个善于思考和感悟的心灵,他日,让我们在生活与艺术的交接处,收获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文学之花!
五、师生留白
六、布置作业
8、绘四季:搜集关于四季的歌曲、诗词、美文等。
七、拓展延伸
秋天的思绪
正是秋天,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秋高气爽,窗外青山蓝天离得那么近,对自然的感受忽然复苏了。在鸟语花香中,整个人的思想心情,有一种干净清幽的感觉。
容?又该以怎样的目光去审视?又该以怎样的灵魂去接纳? 谁都知道,人生并不是永远都像想象中那般美好的,其中有许多无可奈何的悲哀和痛苦!其实啊,人的快乐与否,只取决于你有没有一种美丽的心境。生活就如一面镜子,当你对它拂面哭泣时,它给你的是恼人的愁容;当你对它展颜欢笑时,它所回报你的一定也是醉人的笑容……而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的心灵深处才能发现。作为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终生难忘,也有许多事情不会遗忘。如果生活没有遗憾,那就会失去许多美好,如果生活没有经历,那就会失去许多回忆;人生就是这样一段一段的连接,一节有一节的归属,一节有一节的缤纷绚丽。时间的距离,可以拉得很远很远;久违的记忆,可以拉得很近很近……
闲暇之余,不妨在清茶伴书,倾听音乐之际,感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感动于生活中那些早已逝去的东西。比如:一次生日、一次约会、一次郊游、一次患病……亲人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如果彼此多些宽容、谦让、理解、坦城、友爱;放下不必要的猜忌、虚伪、尖酸、刻薄、嫉妒,那么,得到的不就是快乐吗? 想想看,每当我们心情淡然,每当忧伤走过心底,在绵绵的思绪里,在秋天的细雨迷茫又伤感的朦胧里,在突然来临的泪水里……这时,一个深深凝望的眼神,一句真情流露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关怀动作,一片夹在日记里暗红的枫叶……不是总能拨动你心的琴弦,在温情的乐声里,闪现往昔生活的片断和瞬间的美好吗!
要记住:“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的香味,每一棵树都有它自己的价值。”要做真正的自我,不要做别人的奴隶,你就会感到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绿,花是那么的香,人是如此的亲。
朋友们,到大自然中舒展开美丽的心情吧!让我们生活得更潇洒一点,滋润一点,亮丽一点……
17.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快乐与悲哀?
18.“人生就是这样一段一段的连接”中的“这样”具体指什么?
19.作者认为在平凡生活中如何获得快乐?
20.如何理解下面这句话? “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的香味,每一棵树都有它自己的价值。”
21.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论读书》学教案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本文的读书观。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习重点:体会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体会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的作用。学习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的精炼及作用。资料链接
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散文家,是他将随笔这种文学体裁引入了英国。他的随笔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培根的随笔语言除了有诗歌的韵味,还有格言的深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文章的作者是(),()国著名的()、()。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消遣()轻鄙()炫耀()梗概()
3、你认为文中有哪些词语应该积累下来,写在下面
4、整体感知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作了哪些论述?
(读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提示:在议论文中,能表明作者观点的,能给我们以启迪的,或者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等等,都可以称之为关键句。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第一部分:(1-6自然段)第二部分:(7-10自然段)第三部分:(11-12自然段)
5、把握文章内容:
(1)第一部分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
、和。
重点阐述了。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最后指出:
(2)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3)阅读第三层: 可以分两个小层理解:
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6、试着总结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二、交流研讨
1、作者妙语连珠,格言迭出,堪称一本读书名言集锦。这些句子透露出作者对问题冷静而透彻的思考。所以,请在各小组合作为这篇文章编写一本《读书名言精评》。
(点评的角度自主确定,可以挖掘句子思想内涵,可以分析论证方法、赏析修辞手法,也可以涉及谴词造句,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采用“先自主解读(建议:先把你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再在字里行间作批注)——后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究。
2、你能说出你搜集到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3、通读课文,说说读书有什么好处?
4、小结:
5、师生留白
三、拓展延伸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以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形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
1、选文要说明什么观点?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
2、选文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你认为用得好吗?
3、“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既然容易出错,还要研习数学,那不是有矛盾吗?
4、心灵上的缺陷还可以通过什么来治疗?
5、作者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句话在你身上是如何体现的?作者还说“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你有类似的感受吗?
《我的长生果》学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学习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一)、把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字词及注音归纳到下面,课上和同学们交流
(二)、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1、文中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2、速度课文,把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读了哪些书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时间
地点
书
3、读书使作者有哪些收获?悟出了哪些道理?
4、选读文中你认为准确、生动的3--5个四字词,组成一段连贯的话。
二、交流研讨
1、作者为什么说书是“长生果”?
2、作者叙述了两次作文的经历与感受,依据课文内容,说说作文的“创造”之源是什么?
3、选读文中你认为优美生动的句子、结构巧妙的句子、句式特别的句子、蕴含哲理的句子,进行品析。
4、小结
5、师生留白
三、拓展延伸
(一)、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悦()凄惨()千人一面()
烦恼()孤单()独树一帜()(二)、能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流光()彩()囵吞枣()然神伤
()肠挂肚 浮想联()()()有味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这时我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记描写的。
(2)作文首先构思要
,落笔点也要 ;作文要写,开始离不开,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四)、仿写练习
1、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书是________,能___________。
2、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
读书,;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