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禹城市国地税合作范例课件资料
禹城市国地税合作办税范例
禹城市国地税合作是从2015年4月份国地税开展融合办税开始的。6月份《国地税合作工作规范》下发后,按照规范要求进一步抓好落实,通过“四统一、五联合”实现了国地税双方资源共享、服务联合、征管互助、执法协同,切实提升了服务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方便纳税人,同时实现税收的堵漏增收。
一、合作方式
以禹城市政务服务大厅为平台,通过“三整三优”(整合业务、优化办税流程,整合机构、优化服务方式,整合平台、优化办税环境),以资源整合的“加法”和流程再造的“减法”换取综合效益的“乘法”,实现“四统一、五联合”(办税服务统一、政策宣传统一、权益保护统一、信用评定统一,联合税源管理、联合风险监控、联合税务检查、联合税种管理、联合税收分析)。
二、合作内容
(一)融合办税服务四统一,服务合作提升水平。
1、共建融合办税厅,实现办税服务统一。市政府对原来的国地税窗口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成立的新的融合办税服务大厅,从硬件设施上对融合办税提供全力保障。国地税根据税收业务需求,统筹规划功能区域和服务窗口。办税厅设立5个区域,分别是导税咨询辅导区、前台办税服务区、后台业务支撑区、自助办税区和等待休息区。共设臵16个窗口,除国地税正式人员外,新进工作人员16人,全部为政府雇员。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税服务、“走进一家门,来到一个窗,办完两家事”。以“一人一屏双机双网双系统”为主要手段,实现每一个窗口都能办理国地税的业务;以信息共享为支撑,实行窗口人员“一岗双责”,对国地税税费、基金等同步征收,堵塞征管漏洞,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性税收流失。
2、联合宣传培训,实现政策宣传统一。利用税企QQ群、微信平台、LED显示屏、税务网站、12366热线等方式进行税收宣传。组建专家辅导团队,通过现场解答、深入企业等形式对纳税人进行税收辅导。联合创办纳税人学样,在政务中心成立纳税人学堂,实现国地税业务统一培训,真正达到“进一家门,受两家教育”。6月份以来,组织专题宣传6次,组织纳税人培训辅导5次。其中针对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落实宣传4次,培训3次。
3、联合共建纳税人维权组织,实现权益保护统一。我们在办税厅统一设立“纳税人维权中心”,畅通纳税人维权渠道,及时解决纳税人诉求。统一开展明察暗访,对税务人员工作作风、执法执纪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召开纳税人权益保护联席会议,及时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确保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4、联合纳税信用评价,实现等级评定统一。共同确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对采集的纳税人信息集中分析,对纳税
人等级共同评定,对评定结果统一运用,实现纳税人差别化管理和服务。联合评估A级纳税人49户,B级纳税人582户,C级纳税人87户,D级纳税人5户。对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的纳税人,联合向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推荐年度纳税先进;将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涉税违法失信行为纳税人列入黑名单,作为国地税稽查管理重点,定期向社会公布并通报相关部门,营造依法纳税氛围,促进纳税遵从。
(二)税收管理五联合,有效堵塞征管漏洞。在做好融合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与税源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税收管理“五个联合”,实现堵漏增收。
1、联合做好税源管理
一是共同开展户籍管理。联合设立、变更及注销登记,推行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效避免了漏征漏管户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定期交换税源管理信息,对开业、变更、停业、注销、外出经营、证件遗失、非正常户等信息进行比对,对异常信息双方共同开展清理。截止8月份,联合设立登记364户,变更登记185户,联合注销101户户。
二是共同开展税源调查。共同对所辖范围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产品价格情况、市场供求情况等进行综合性的调查摸底。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主要产品的市场形势,共同分析研究税收收入形势,为制定征管措施和工作重点提供依据,为提报地方级预算收入提供基础数据。
三是共同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加强大企业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共管机制。探索联合驻厂管理机制,搭建上下联通、相互沟通、税企互通的平台。联合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评估、税务审计、风险处臵和报送材料等工作。
四是联合欠税清理,统一公告。定期交换欠税数据,对共同欠缴税款的纳税人联合进行欠税情况分析、调研,有针对性地采取清缴措施。对同时欠缴国地税税款的纳税人,共同在指定媒体上发布欠税公告。
2、联合开展风险监控
成立国地税联合评估小组,建立联合评估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采集涉税分析数据,推动建立第三方信息共享机制,构建重点行业风险指标、模型。协同部署行业评估方案,合作开展共管户的纳税评估工作。定期交流互通风险疑点信息,集体讨论确定评估对象、提出应对风险的措施。联合开展案头评估、约谈和实地检查,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集体讨论拟定处理意见,风险点相互印证,举证资料“一证两用”,评估结果双方共享。联合采集11个部门信息,共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1233条。发现风险点纳税人29户次,通过补充申报、评估自查入库税款260万元。
3、联合开展税务检查
一是共享案源信息。定期交换案源资料信息,提高了选案的准确率。在受理税收违法举报案件、办理税收协查案件时,发现属于对方管辖范围的案源线索,及时向对方移交线
索、信息。查处共管户税收违法案件时,及时向对方移交案件线索和相关证据资料。
二是共同开展检查。坚持“减轻纳税人负担、减少重复检查”的原则,对国地税共同管辖的纳税人,统筹协调“进户”人员和时间,共同检查、统一标准、分别执行。
三是共用稽查成果。对被查的国地税共管纳税人涉嫌对方管理税种可能存在问题的,及时通知对方进行处理;定期交换已查处的税务稽查案件信息,共享共管纳税人涉税案件查处结果。
4、联合加强税种管理
一是加强协调沟通,共同做好“营改增”工作。及时交换营改增纳税人涉税风险信息,协调解决过渡期间征管范围问题,重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开发票等涉税风险,有效避免两不管和重复征税的现象。
二是联合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统一所得税政策执行口径,统一所得税管理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管理以及股权转让所得税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三是联合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联合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非营利性组织、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调查。
四是建立国际税收共同管理机制。联合开展非居民涉税信息的获取工作,统一征管尺度和判定标准。联合做好“走
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定期到商务、外管等部门走访、座谈,主动获取第三方信息,全面开展税源调查。联合开展反避税调查,定期交流企业境外投资和对外支付信息。
5、联合开展税收分析
一是共同建立税收分析制度,开展税收政策效应分析,联合发布重大政策调整、重点行业、区域和领域的分析报告,综合反映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等重点关注的问题,共同向党委政府提出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探索建立统一的数据分析平台,定期交换税收月报及会统报表数据,及时交换重点税源监控、税收资料调查和减免税普查等数据,定期上传分行业、分税种的数据信息和双方认定的重点企业财务信息、税种申报信息等数据,为双方开展税收微观分析提供资料。三是定期召开由国地税参加的税收分析会议,着重分析组织收入过程中存在的经济、政策、征管等方面的问题,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发现管理漏洞,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联合召开税收形势研讨会3次,联合上报专题报告1次。
三、合作初步成效
一是实现了空间的整合,共享人力资源与空间资源。国地税在一个服务大厅融合办税,实现了国税和地税事项在同一空间的全方位联合。咨询服务实现了“三联合”,办税合作做到“五联办”,所有岗位通过“一人双机双系统”“一键
切换”的模式,全部实现了国地税的联合联办,真正达到“进一家门 办两家事”,提高了征管效率,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二是服务统一规范,确保办税程序顺畅。自《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推行以来,在服务环境、岗位设臵、业务流程等方面做到“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对原本复杂的税收业务进行融合,按照总局要求全部梳理与简化,减轻纳税人负担,解决了纳税服务在国地税间不均衡的问题。
三是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多头找的问题。所有职能科室全部实现实体化,推行“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办税模式。把涉税审批事项、税法咨询等后台工作前移至办税大厅办理,使纳税人足不出厅即可办结全部涉税事项。
四是强化了税源管理,堵塞了征管漏洞。通过税源管理的五个联合,完善了征管措施,避免了国家税费的流失。联合户藉管理,有效避免了漏征漏管户的发生,确保了国地税户籍管理信息一致。对国地税税费同步征收。避免了国家税收的流失。共同采集分析涉税数据,联合开展纳税评估,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性税收流失。
四、政府和上级局支持
联合办税的成功推行,得益于德州市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禹城市委市府的大力支持,没有多方的大力支持,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无从谈起。德州市局、禹城市委市政府和禹城市行政服务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投 7
入几百万元的资金为我们购买专业设备,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从根本上为我们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五、社会认可
融合办税工作得到了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与倾斜和支持,经过前段时间的辅导培训,窗口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提升,也得到了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年7月2日大众日报对我们融合办税进行了宣传报道,随后,多家报纸进行了相关报道。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提升了部门站位,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二篇:国地税合作报告材料
红原县国地税合作报告材料
今年以来,红原国地税两部门认真落实上级要求,全方位、多层面推动深度合作,建立了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全面合作机制,有效破解了国地税信息不对称的瓶颈,达到了征管提质、服务增效、成本降低的积极作用。
一是联合办税方便纳税人。为了方便纳税人办税服务,红原县国地税利用国地税现有办税资源,共创合作新格局,优势互补、推进协同、深度挖潜、优化效率,进一步密切了双方各职能部门间的联系,经协商确定设立联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促进办税服务一体化,便捷化。确定唐鸿与陈丽冉杰同志为联络组长,冯伟同志为国税派驻地税人员;莆尔瓦同志为地税局联络员,王春桃同志为地税派驻国税人员,吴春和王仁新同志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及相关联络工作。
二是联合推进数据实时互通。为深化信息交换共享合作,提高信息互通效率,红原国地税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定期对合作情况和数据传输应用情况进行沟通,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数据交换渠道,数据传输通过国地税外部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进行传输,每个月进行一次数据更新,在保障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实效性;联合提升数据应用效率,在数据交换的同时双方共同进行数据应用,对彼此数据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集中解决;提高大数据分析效率,为征管和稽查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协同促进风险管理完善。联合制定税收风险管理合作计划,共同确定风险管理合作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协同对税收风险等级高的企业联合开展风险应对,对各自推送的风险任务,涉及双方共同管辖的,因地制宜安排管理资源,按照统分结合、分级分类原则,协同开展风险应对工作;联合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按照“互联网+税务”的发展思路,不断扩大信息来源,充分利用金税三期有关数据,加强信息共享,提升国地税双方对大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使系统能真正成为提升大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
四是共同开展数据分析调查。建立联合税收分析小组,重点加强营改增政策研究,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实时共享纳税人涉税信息,共同开展营改增效应分析;积极利用政府牵头构建的信息平台,定期搜集、整理综合治税成员单位提供的数据信息,拓宽信息交换途径与渠道,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集中加工分析,综合研究利用;厘清合作分工重点,实现信息快速、全面传递,最大限度的利用涉税信息,确保不留死角、盲区。
红原国地税充分利用双方在信息方面的共同性、互补性,通过数据比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填补因信息数据差异造成的税源漏洞,确保了税户管理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第三篇:国地税合作完成
国地税合作完成“金三”信息采集
近日,内蒙古国税局、地税局税务人员经过两个半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国税局、地税局共管户的金税三期信息采集工作。此次金税三期信息采集工作涉及内蒙古国税局、地税局共管户511328户,采集信息面占国地税共管户的72.4%。内蒙古国税局、地税局多次就信息采集和核对工作沟通,达成一致意见,按业务需求建立国地税共管户采集数据库,先通过后台技术,比对相同项,确定为同一户,核实无误后形成《国地税共管户采集表》。“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在国税局办理税税登记证的同时,填写《国地税共管户采集表》,税务人员对汇总后的采集表修正后统一编码。
第四篇:国地税合作经验材料
2015年7月1日,《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1.0版)》正式全面实施,标志着国地税合作进入新阶段。工业园区分局主动作为,积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联合办税、联合执法、联合征管、联合宣传、联合维权、信息共享,确保了《国地税合作规范》的全面落实。实现“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各方都省事”的目标,达到效率最大化、服务最优化、纳税人负担最小化。
工业园区分局以便民办税为出发点,全力推进国地税合作示范区建设,切实解决办税“多头跑”、政策“多口径”、执法“多头查”、资料“多头报”等问题,为“营改增”保驾护航。
一是全面落实国地税合作规范1.0版和2.0版,重点要在合作征收税款、协同开展定期定额户的核定工作、协同落实税制改革任务等方面取得实效。
二是共建办税服务大厅,避免办税“多头跑”。以联合办税为突破口,采用互设窗口、互派人员、共建办税大厅方式,整合优化办税服务资源,实现“前台一家受理、后台分别处理、限时办结反馈”的服务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纳税人“多头找”“多头跑”的办税难题。统一宣传辅导区、办税服务区、等候休息区、自助办税区域,统一叫号、统一导税,实现税务登记、发票办理、税务认定、申报纳税、优惠办理、证明办理等涉税业务的集中受理,实现了国地税联合征收,有效避免了纳税人缴纳地方税费“两头跑”。
三是联合稽查,杜绝执法“多头查”。国地税双方结合深化税务稽查改革相关内容,建立健全随机抽查制度和案源管理制度,联合进户稽查;税警合作,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有机衔接,完善对税收违法“黑名单”当事人实施的联合惩戒措施。四是共享涉税信息,力避资料“多头报”。按照“互联网+税务”的顶层设计,紧跟大数据时代的脚步,依托金税三期,深入数据交换、开展联合申报、简并资料报送、构建联合查询等重点工作,持续满足纳税人需求、减轻征纳双方负担,着力推进国税、地税服务深度融合、信息高度聚合。
五是联建纳税人学堂。针对当前营改増办税事项、税收政策等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需求,国地税共同组织师资力量,制定了全年培训方案,适时开展纳税人培训辅导。
国地税以改革引导合作,以合作促进改革,确保“营改增”顺利实施。目前,工业园区分局“营改增”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国地税双方还将共同推进“营改增”期间的税源调查、政策效应分析、风险防控、征管衔接和业务对接等工作,促进改革任务顺利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国地税合作清单
附件2 合作规范3.0版合作事项分类落实清单
一、基本合作事项
(一)联合办理设立登记
(二)联合办理变更登记
(三)协同办理注销登记
(四)联合大厅办税服务
(五)共用基层服务资源
(六)联合采集财务报表
(七)联合开展税收宣传
(八)联合开展培训辅导
(九)联合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满意度调查
(十)联合维护纳税人权益
(十一)联合开展纳税信用评价
(十二)联合推进“银税互动”
(十三)联合为大企业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
(十四)联合服务管理“走出去”纳税人
(十五)合作征收税款
(十六)联合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十七)协同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管理(十八)协同管理非正常户
(十九)协同开展定期定额户的定额核定(二十)联合实施欠税管理
(二十一)联合实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二十二)协同做好非居民纳税人境内常设机构管理
(二十三)协同做好非居民纳税人源泉扣缴管理(二十四)确定联合稽查对象(二十五)联合实施检查(二十六)协同案件审理(二十七)协同案件执行
(二十八)联合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二十九)协同发布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三十)统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三十一)共享双方内部涉税信息(三十二)联合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三十三)共享涉税信息的应用(三十四)联合开展税收分析(三十五)协同落实税制改革任务(三十六)互鉴税收管理经验(三十七)联合开展税收调查
二、创新合作事项
(一)联合网上办税服务
(二)联合推进移动互联办税
(三)互认数字证书(CA证书)
(四)联合与纳税人签订委托划缴税款协议
(五)联合建设12366咨询热线和纳税服务平台
(六)协同管理建筑服务企业外出经营税收
(七)协同实施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一体化管理
(八)协同制定税收风险管理合作计划
(九)协同实施风险应对
(十)协同做好对外支付税务管理
(十一)协同开展反避税调查
(十二)联合开展跨区域税收协作
(十三)联合开展干部挂职交流
(十四)联合开展干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