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课件——印度音乐介绍
印度音乐
印度是世界上人种、宗教、文化和音乐方面种类最为繁杂的地区之一。印度音乐受波斯、希腊、蒙古、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外来影响与印度原有文化相融合,形成完整、独特的印度音乐文化。印度音乐,尤其是印度古典音乐与宗教、神话有密切的关系。印度的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多为歌舞形式。
歌舞在印度电影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每部影片都穿插绚丽多姿、优美动听的歌舞场面。印度电影音乐吸收了印度古典
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素材,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风格。
电 影《两亩地》反映了印度贫苦农民的生活遭遇。故事情节:忠厚朴实的农民夫妇向波和芭罗以及他们的儿子,依靠两亩地为生,但财主霸占了这仅有的两亩地。失去生活来源的向波带着儿子到加尔各答谋生,历尽苦难,幼小的孩子偷偷地以擦皮鞋赚钱,最终没能摆脱苦难的噩运。
《摇蓝曲》是影片里贫苦农民向波的妻子芭罗接到丈夫从加尔各答奇来的信,但是她不识字,去找雇她做帮佣的女主人,请她读信,当她走近主人家时,女主人正对着自己的婴儿唱着这首摇蓝曲。
这是一首具有印度民族风格的摇蓝曲。复杂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以及波浪式、螺旋式的旋律进行,给人以深情、婉转、缠绵的感受。歌曲宁静平和,带有祈祷式的音调,既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也表达了盼望生活安宁的愿望。曲调具有摇蓝曲的共同特点,也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第二篇:课件音乐介绍
课间音乐简介
《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5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该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此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献给爱丽丝》(fo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
《童年的回忆》,又名《爱的纪念》又名《爱的克里斯汀》,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理查德·克莱德曼,1953年12月28日出生在法国巴
黎的一个小镇上。是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是一位用琴声来传递浪漫的人。他弹的钢琴曲,音色华丽、旋律优雅。如同一首首浪漫的钢琴诗,激发出人们对生活的爱,唤醒那些沉睡在心中的浪漫情怀。每当提到这位“世界现代钢琴王子”,我们心里就会想到“爱”和“浪漫”。这些年来,理查德·克莱德曼以琴键间流淌出的爱与浪漫,感动了世界。
《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From The New World)”交响曲》。中文名称e小调第九交响曲(又称《自新大陆交响曲》)由德沃夏克创作。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
《彩云追月》民乐合奏。1932年,任光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时,同聂耳一起,为百代国乐队写了一批民族管弦乐曲灌制唱片。《彩云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创作于1935年。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竖笛、二胡的轮番演奏,弹
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的空旷音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渔舟唱晚》古筝曲,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万顷碧波的画面。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著名的傣族乐曲,以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幽攸抑扬,轻清淡雅。作词:倪维德,作曲:施光南,以葫芦丝演奏的版本最为常见;后燕妮、关牧村等也演唱过该曲目的歌唱版本。其他乐器也有过演奏
第三篇:印度音乐 深情 音乐教案
印度音乐 深情
教学内容:欣赏印度音乐《深情》。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深情》可以了解印度音乐,了解印度音乐的特点、风格。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了解印度音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应该也知道唐僧所信仰的是佛教。那你们知道佛教源于哪个国家吗?对,佛教源于印度。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学习印度。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印度音乐。播放《深情》音频。
学生仔细聆听,并试着说出音乐的演奏乐器。师:你们听出来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了吗? 生回答
师:这首音乐的演奏乐器是西塔尔和小提琴。介绍西塔尔
拨奏弦鸣乐器。为木制长颈的琉特琴,是印度最重要的乐器,主要流行于印度北方。西塔尔琴的琴身呈梨形,由掏空的木头或葫芦和木制的音板组成。有的上方还有一个葫芦,主要是用来装饰,但也用于将乐器放倒时使其不接近地面。西塔尔琴的琴颈非常长,指板有16~18个可移动的环形金属品,用来指示旋律弦按音的位置。它有4~7根金属弦和两根持续音弦(不用按弦,但每根只发出一个单音),在它下面可以有11~13根金属共鸣弦,每根调成不同的音高,与旋律弦和持续弦产生振动,起增强共鸣的作用。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用带在食指上的拨子来拨奏。西塔尔琴适于演奏装饰滑音,音域达3个八度,多用于北印度古典音乐的独奏或伴奏。二.介绍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是印度半岛特有的音乐,由于印度在历史上长期受到外来民族的侵略,印度文化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波斯、希腊、蒙古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与印度原有的文化融合,形成特有的印度文化。印度音乐理论上在一个八度音程中细分为22个微音程(斯鲁蒂),所以音高有非常细微的变化,而不采用固定音高,歌手会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即兴演唱。印度音乐从古代开始有两个程式,一是“拉格”,为旋律的程式,另一个是“塔拉”,为节奏的程式。
师:不知道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有没有关注过印度音乐呢?如果有,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请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对印度音乐的了解。
师:印度音阶组成称为史瓦拉,其组成的音符称谓沙/利/加/马/帕达/你SA/RE/Ga/Ma/Pa/Dha/Ni这和西方的音符Do/Re/Me/Fa/So/Ra/Te很近似,但并不等同。西方的钢琴可细分到12个微分音程,因为印度的音阶则可分成22个微分音程,称之为书如替。印度古典音乐最重要的二种元素拉格(Raga)和搭拉(Tala)。三.再次欣赏音乐 四.总结
第四篇: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教案
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教案
篇一:高中音乐《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word教学设计
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印度民族乐器及歌舞;
2、能力目标:总结出南亚印度音乐的基本特征:
3、德育目标:通过对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及了解,进而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本土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感受印度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印度古典音乐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印度电影《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
1、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吗?(印度)
(展示亚洲地图)印度是我们亚洲南亚地区的音乐。
南亚音乐文化区包括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的地区。(突出印度音乐的重要性)
2、对印度的社会文化做简要介绍
提问抢 答的形式:首都、人口、旅游、语言等方面
二、乐器
播放MTV,由孙燕姿所演唱的〈神奇〉,找出其中有特色的伴奏乐器并加以描述。
1、西塔尔
2、塔布拉
三、欣赏印度乐曲〈晚上的拉格〉
1、提问:该乐曲的速度大体发生了几次改变?每一次的变化你能让你想到什么?
2、乐曲分析
3、印度古典音乐的两种基本要素:
(1)
拉格:指旋律框架
(2)塔拉:节奏、节拍的总称
实际演奏时,音乐旋律一边合着塔拉,一边错开,往往形成切分,使旋律与塔拉之间产生微妙的变化关系。
四、学唱印度民歌〈流浪者之歌〉
1、初听 :思考该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旋律线条是曲线型,用了装饰音—波音
2、学唱
3、加入特色节拍齐唱
五、印度歌舞
1、欣赏一段传统印度歌舞片段
2、欣赏印度电影片段—现代歌舞
印度电影中常伴有大量的歌舞表演,随着印度电影的发展,印度歌舞也具有现代的风格
3、总结印度舞蹈的特征
印度舞蹈特点:身体语言异常丰富,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夸张地舞动,讲究的是舞蹈者手势、眼神、内心所想、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都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表达出舞蹈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六、知识回顾
印度的旋律—拉格
印度的节奏、节拍—塔拉
印度的乐器—西塔尔(琴)、塔布拉(鼓)
答对奖励、答错惩罚
七、总结印度音乐的基本特征
1、缠绕着几个骨干音上下迂回曲折进行的旋律
2、各种滑音和装饰性音型的点缀
3、富于变化的鼓点
4、情韵浓郁、略带鼻音的歌唱
5、富于变化的即兴演奏及演唱
八、能力拓展
为什么印度音乐的特色如此鲜明?
九、教学反思
篇二:(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15年高二音乐 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教案
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印度民族乐器及歌舞;
2、能力目标:总结出南亚印度音乐的基本特征:
3、德育目标:通过对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及了解,进而激发学生对本民族
本土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感受印度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印度古典音乐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印度电影《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
1、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吗?(印度)
(展示亚洲地图)印度是我们亚洲南亚地区的音乐。
南亚音乐文化区包括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的地区。(突出印度音乐的重要性)
2、对印度的社会文化做简要介绍
提问抢 答的形式:首都、人口、旅游、语言等方面
二、乐器篇三:(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5年高二音乐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教案
(2015年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南亚音乐之——印度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印度民族乐器及歌舞;
2、能力目标:总结出南亚印度音乐的基本特征:
3、德育目标:通过对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及了解,进而激发学生对本民族
本土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感受印度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印度古典音乐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印度电影《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
1、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吗?(印度)
(展示亚洲地图)印度是我们亚洲南亚地区的音乐。
南亚音乐文化区包括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的地区。(突出印度音乐的重要性)
2、对印度的社会文化做简要介绍
提问抢 答的形式:首都、人口、旅游、语言等方面
第五篇:介绍一点音乐掌故
介绍一点音乐掌故
中国第一首近代合唱曲——《春游》
民国二年(1913)李叔同在杭州创作,三声部。歌词是一首七言律诗。现在只找到单声部曲谱。前不久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了一场纪念李叔同专场音乐会,演唱了《春游》。
********************************************
《满江红》的曲作者是黎锦辉
民国九年(1920)12月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编印的《音乐杂志》发表了湖南籍校外作曲家黎锦辉为元朝萨都剌填的词《满江红——金陵怀古》写的曲谱。满江红金陵怀古元。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伤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蛩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发生日方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的“五。卅惨案”。上海圣约翰大学师生集会抗议,被美籍校长粗暴阻拦,甚至当场扯掉中国国旗,激起众怒。该校爱国师生纷纷离校,罢教罢学。在爱国热情鼓舞下,该校杨荫刘君用黎锦辉创作的曲谱,而把萨都剌的《满江红 金陵怀古》改为岳飞填词的《满江红》,传唱至今。
黎锦辉是中国创作儿童歌曲的先驱者,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还创作过《总理纪念歌》,《欢迎革命军》,《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其中《桃花江》和《毛毛雨》备受诟病。建国后的作品以电影音乐及儿童歌曲为主,仍是一位中国音乐史上不可抹杀的作曲家。
********************************************************
+
1880年伊凡诺维奇发表一首管弦乐曲《多瑙河之波》,后来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改编成钢琴曲,之后罗马尼亚拍摄电影《多瑙河之波》,填入歌词作主题曲。美国人拍摄电影《一代歌王》时又选用这个曲谱,再用英文填上新词。
附件: 《春游》曲谱
《多瑙河之波》曲谱
外语合唱团201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