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递人员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课件
论文题目:
姓 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单位:报考机构: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广东劳动学会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劳动关系协调师
论文题目:
关于快递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问题
编号:
关于快递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问题
摘要:在互联网网购盛行的今天,中国快递行业飞速发展。短短几年内,快递业务量实现了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电商的助推是最大动力,快递员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容忽视。没有他们,就没有互联网行业的繁荣。但同时,我们也更应该关注到他们的就业环境恶劣、工作压力大、劳动保障不规范、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等问题。本文将从该问题的现状、造成的原因和解决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快递行业 快递员 劳动关系 权益保障
最近,顺丰集团员工被打一事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北京市某小区内一名骑三轮送货车的顺丰快递员,在派送过程中与一辆黑色小轿车发生轻微碰撞。车主连抽快递员耳光,而快递小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然而这样的被打事件还远远不止这一起。近日,西安快递小哥小徐称派件时,其三轮车被一轿车撞上。在双方交涉中,轿车司机辱骂并暴打了小徐30拳左右后开车逃逸。该行为已造成小徐眉骨骨折。
近年来这样的事件屡屡出现在公众视野,网络上也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快递员目前的生存压力和尴尬状态。更让我们了解到目前对于快递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尚存不少漏洞。在分析和探讨该问题的现状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快递行业的特点,这有助于理解后文所说的关于该行业的劳动关系问题。
一、快递行业
1、定义
快递:是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空运和航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
2、行业特点(1)资本投入较大
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到网点建设、运输工具、信息处理中心等方面,不仅如此,快递作为服务业,容纳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员工工资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投入。(2)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快递行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业之一,目前的现代化程度较低,且环节众多,多为人工处理,因此对于劳动力需求大。
(3)区域性
我国快递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近两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在东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业务量占比最大。
(4)季节性
快递行业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如我们所熟知的“双十一”,2015年的这一购物狂欢节的预计快递业务量高达五亿件。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节日带来的高峰形成了快递业务需求的旺季。这一急剧增加的快递量也对快递人员的工作提出了考验。
3、快递从业人员职责
依照公司要求,负责日常收件、送件工作;
负责客户快件不受损失,确保公司利益不受侵害,指导客户填并及时取回; 整理并呈递相关业务单据和资料;
客户的维护,客户咨询的处理和意见的反馈;
服务业的特征之一是劳动密集,而快递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样具有容纳大量劳动力的特点。来自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顺丰、申通、圆通、韵达等8家全国网络型快递企业的职工人数达108.4万人,快递行业的职工总数估计超过140万人。
如此庞大的快递员大军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该行业人力成本高,但快递公司不该为此而不择手段地为攫取更高的企业利润而置劳动者权益于不顾。快递人员的生存现状理应引起社会和主管部门的关注,从而完善保障机制,加强行业规范,提升从业人员的幸福指数。
还有大家一定要多参考法律规定和业内专家意见 中国劳动关系网 劳动关系协调仲裁案件评审意见、劳动关系协调资源网,都有相关的专家论证 如果实在找不到例子可以直接用啊 这样可以省去很多功夫 而且专家的肯定比你们自己总结的到位 然后再结合自己的语言修改
二、快递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1、超时超载作业
快递行业现在实行的是底薪极低、计件提成的薪资制度来激励“马儿快跑”。不少人看过不少快递员月薪超万的此类新闻,这确有其事,但是这背后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他们的工作常常伴随着超长工作、超载运输、和工作风险大的特点。
新华网记者走访时发现,在哈尔滨派送小件计费一元多,大件可以拿到两元。在大型快递公司或者北京等一线城市送件费用高一些。按照每个快递员日送150件、每月工作25天计算,快递员可以拿到绩效工资7000元,有些快递员拼命多送件,再加上基本工资,才可以达到月薪上万。
笔者在自己所在的小区收件时也了解到,由于一些顾客的不配合,他们甚至得跑个三四趟才能成功派件。不仅如此,对于一些非电梯房,快递小哥得爬上好几层楼送货上门,交通、地理位置、顾客需求等等各种因素的结合导致了快递员的工作时长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也无疑延长了他们的日常工作时间。
2、工作风险大
笔者还发现在一些快递员的招聘要求中明确写明应聘者需要自备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他们基本都是室外作业,在拥挤的车流和人群中穿梭,则进一步加大这些安全系数低的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如果大家平日有留意过快递送货小车的话也可以发现,他们所骑的电动车的尾
部,快件堆得超高,外面甚至直接用麻绳把这件快件绑起来,这会造成快递员上路时事故高发,对于车辆追尾、撞到猫狗、转弯摔跤等险情,他们都基本经历过。中美快递员在工作环境及待遇上差别很大。在美国,快递员开公司的汽车进行派件,并且车上装有空调,冬天暖和夏天凉爽,与中国的快递员相比,他们的工作环境的确更加人性化,也更加舒适。同时他们派件也不需要用户签收,只需放在客户收货门口便可以了。他们也基本不存在上文提及的超时工作问题,只需完成8个小时的工作量即可。如果碰上超时工作,会有加班费补贴提供。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快递员则大多风里来雨里去,工作环境差。夏季高温情况下,快递员大多领不到高温津贴。工作时间长,快件承包的方式让不少快递员甚至一周工作七天,出现月入过万元却没时间找对象的怪相。
3、未签劳动合同未缴纳保险
《法制日报》曾经报道过一起快递员因为难以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劳动纠纷。李某2012年在苏州某快递公司当了快递员。前几个月平均月薪能拿到五千多,但好景不长,不久李某就因为公司业务进入淡季而被解雇。李某想让公司多付一个月工资,但公司没有同意,于是引发了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最后由于没有签劳动合同导致李某无法证明自己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而被法院驳回了索要赔偿的请求。
新华网则报道了另一件因未纳保险而无法取得赔偿的案例。2013年5月20日,申通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小陆在一次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腿部受重伤,经鉴定构成八级伤残。当地的社会保障局将其认定为工伤,年底,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仲裁裁决,申通快递支付小陆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共计约27.9万元。可两年过去了,小陆至今未拿到任何工伤赔偿。
没有社保,就意味着当发生严重工伤时,快递员会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对于一般的没有月薪过万的快递员来说,一次大额的医疗费用就足以剥光他们的所有储蓄。小陆的例子也足够诠释这一点。
不与员工签合同也不缴保险,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素云表示,按照《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规定,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无论是个体经济组织、还是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必须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快递公司也不应例外,“哪怕是新兴产业也要遵纪守法,规范运行,只有起步是正确的,以后才能走得又快又好”
三、行业劳动争议众多的原因
为什么快递行业劳动争议此起彼伏?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这些:
1、行业监管薄弱,恶性竞争激烈。
为争得市场份额,部分企业相互压价,加剧了业内恶性竞争。有些无良的快递企业会以牺牲员工利益来降低成本,从而产生劳动争议。
南京市法院公开的裁判文书显示,自今年初至11月,全市审理的“快递小哥”诉讼已有20余件,其中快递圆通、申通、天天等主流快递均当过被告,讨薪、鉴定工伤、确认劳动关系、支付劳动补偿金,成为快递员的主要诉请内容。物流企业集中的上海青浦区劳动及人事争议仲裁院统计,2012年-2013年间,该行业仲裁受理案件473起,其中劳动报酬类及工伤引发的劳动关系确立类纠纷数量居前两位,分别占到总案件数的46%及14%。
2、行业准入门槛低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快递企业因为业务量过大、自身条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选择外包、倒手给不具备运送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在公司层面,但在这些加盟商中,一张桌子、几部电话、一个租来的门店便可以组成物流园区里的一家快递公司,他们中大多数都没有运输车辆与固定资产,公司没注册,办公一旦出了问题,员工想维权都找不到人。有的快递公司缺乏一定的场地,货物就堆在马路边。因此形成了快递行业小、散、乱的管理现状。
3、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目前不少快递企业都采取加盟形式,大区域有加盟商,加盟商再把区域下属的若干个片区划分给承包商,每个承包商会招四五个快递员。有时候,加盟商也会把一些好的片区留给自己,招几个快递员运作。
分属的网点流动性大,有承办商以此而不与快递员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费,更谈不上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而有些承包快递的直接就是老夫老妻店,劳动人事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
4、快递人员维权意识差
对于快递员自身而言,笔者发现,快递员的招聘要求中写着“高中及以上学历”,现实生活当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快递员甚至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他们自身的职业素养意识较为薄弱,而且维权意识较差,觉得开车送快递不过是个简单的体力活,所以所谓岗前培训是没有必要的,认为导致出了事故才想起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害。可谓是有苦自己咽。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很多快递人员没有经过之前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差。
四、解决措施
1、国家层面:出台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上文提到的相关快递公司不依法签约合同缴纳社保的行为,国家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申诉与执法联动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至于因加盟商良莠不齐而导致的管理乱象,有法律专家表示,《快递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对经营主体的范围规定应更为严格,从规范快递经营主体的角度来规范快递业的劳动关系。明确加盟主体必须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同时禁止经营主体采取分包、转包、承包等其他形式,防止经营主体规避《劳动法》,以有效保护快递员的劳动权益。同时应改进快递行业车辆管理,制定快递专用机动车辆系列标准,及时发布和修订车辆生产企业公告。研究出台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国家标准以及生产、使用。管理规定。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快递专用三轮车用于城市收投服务的管理办法,解决当前快递员骑三轮车等安全性能低的交通工具送货的乱象。
2、行业层面:完善行业标准,提高准入规则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一是引导企业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淘汰落后企业。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和协调作用,当发生快递员被侵权的事件时,行业协会应该积极主动地站出来予以帮助,协调各方力量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让这个行业一线员工感到温暖且心安。
3、公司层面:依法与员工订立合同和缴纳保险
《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同时《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应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服务快递做一家良心企业。公司内部应同时努力发挥其法务部门的作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4、个人层面:提高维权意识和职业素养
《劳动法》第44条第3款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所以当快递公司实行的是定时工作制时,员工可依法索要加班费和节假日加班报酬。如果实行不定时工时制时,原则上在法定节假日不用支付,但地方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再者,《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属公法范畴,属强制缴纳。快递公司不给快递人员缴纳或未足额缴纳时,快递员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公司在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期间,快递人员生病、生育、受伤等无法享受医疗、生育、工伤等保险待遇,所产生的相关损失,均由公司赔
偿。因此快递员们应该提高职业素养,多了解自己所处行业的相关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以便于当发生被侵权的事件时,自己懂得如何寻找法律途径维权。
五、结束语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快递员作为新职业已纳入我国新修订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是其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首次得以确立,也意味着快递行业将逐步规范起来。希望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可以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和谐的快递行业环境,让辛苦工作在一线的快递员们可以不再“心寒”。
(1)网易新闻《快递员没有劳动合同该如何维权》http://news.163.com/15/0306/21/AK28NG9I00014AED.html(2)人民网《曝全国近百万快递从业人员未签合同未缴保险》http://js.people.com.cn/n/2015/0708/c360302-25499195.html(3)新华网《透视快递员高压生存状况:从“月薪过万”到“过劳死”风险》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1/21/c_118238447.htm(4)劳动报《
快递
员权
益
保护
也需
“
提
速
”》http:///Home/report/107982-1.htm
(6)新华网《快递员工伤两年未获赔偿 劳动保障别落下快递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12/10/c_128516705.htm(7)《工友》 2015年第11期《那些一直在路上的人们——武汉市快递员生存状况调查》
第二篇:劳动者权益保障法修改提议
劳动者权益保障法修改提议
我国是劳动人口大国,但由于我国法律制定的比较晚,所以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内容不尽完善,导致劳动者自身权益不能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只有修改完善,才能更好为劳动者服务,为劳动者保障权益。
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应该修订立法,规定劳动者所在工作单位或企业要在劳动者入职前提供《劳动者权益保障法》知识普及。在我国,每年都有许多在外劳动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很好的保障自己的权益。正由于劳动者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于法律知识也是知之甚少,最终导致自身权益受损。劳动者由于缺少认知,很少求助于相关法律援助中心。许多劳动者不是不想学知识,而是学习的条件有限。劳动者受到法律知识的熏陶,会逐渐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应该再加入一条,规定在各个地区,特别是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建立为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的固定地点。这项要真正落实到实处,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劳动者外出工作,是为了给家人提供好的生活,但由于他们受到了伤害,不仅给自己,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伤害。只有给劳动者提供法律上免费援助,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幸福的小康生活,才会发展中国。
最后,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法更要修改关于合理分配退休金比率的内容。在我国,许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至少三四千,而许多在职人员每天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所在单位贡献力量,但在工资上还不及退休人员,在心理上会受到很大伤害,更会挫伤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短时间可能造成工作单位经济的受损,但长时间里会给整个国家带来不利的因素。
总之,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法还不完善,国家立法要都听取劳动者真正的声音,真正做到为劳动者所用的法律。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市煤炭、造纸、耐材、建材等行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外来农民到我市就业、创业和发展。目前在我市务工就业的外来人员已达8万人,加上本地就业的农民,我市的农民工超过14万人。这些人员大多来自农村,多数 在煤矿、建材、耐材、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和其他脏、累、苦、险等工种岗位工作,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促进我市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犯,尤其是一些私营企业主,只重经济效益,不重视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因此,如何保护好农民工的权益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关系不规范。2005年上半年人事劳动局对全市的砖瓦窑厂、石灰石料厂、小煤矿的用工情况进行了专项治理,共检查了376家用工单位(其中砖厂64家,石灰石料厂127家,小煤矿185家),这些单位共使用农民工15172人(其中砖厂1996人,石灰石料厂1924人,小煤矿11252人)。检查中发现,有
144家单位没有或未完全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其中砖厂29家涉及农民工759人,石灰石料厂45家涉及农民工1222人,小煤矿78家涉及农民工5139人),无证经营63家(其中砖厂54家,石灰石料厂9家)。检查中发现,目前我市的用工秩序比较混乱,大部分砖厂没有营业执照,不具备用工资格;部分用人单位没有按《劳动法》要求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合同到期后没有及时续签。部分已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存在着许多“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内容和条款。如一些从事建筑、采矿等危险行业的用工单位私下与农民工签订“事故责任自负”的“生死合同”。
(二)部分农民工劳动权利受到侵害。主要表
现在:一是加班不给或少给加班工资。多数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待遇低。一些私营企业,每天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有的高达18个小时,超时工作现象严重。二是拖欠甚至拒绝给付工资和其它福利待遇。我市在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非法使用童工,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收取抵押金,强迫劳动等行为。2003年劳动部门接待举报投诉266起,查处违法案件93起,涉及职工3250人,共追回工资169.8万元,退还押金3万多元,补交社会保险金17万元;2004年接待举报
投诉346起,立案查处128起,涉及职工4271人,共为劳动者追回工资277.82万元,返还押金4.12万元,补缴社会保险费14.7万元。2005年春节前到现在,劳动部门已接待职工举报上访119次,涉及劳动者670人,立案处理41起,协调处理16起,为劳动者追回工资38.6万元,返还押金1.6万元。三是休息休假权利没有落实。不少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和国际劳动节等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也不让农民工休息。四是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有的用人单位不给农民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农民工经常进行“没遮拦”作业,导致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率较高,容易造成伤亡事故。
(三)社会保障权利缺失。目前我市大部分用人单位还没有为农民工进行社会保险登记,不给农民工买社会保险,农民工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的情况下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没有保证。
(四)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歧视。农民工这一称谓不仅是对民工身份与职业分离的形象描述,也是一种歧视性称谓。随着农民工在城市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城市对农民工的认识正逐步深化。但是,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农民工子女得不到良好
教育。城市学校入学的户籍体制使很多农民工子女不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既使能够进入学校学习也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
二、建议
(一)完善权益保护的政策机制。一是要尽快出台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劳动法》的配套管理措施,尽快制定有关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规定和办法,建立起劳动者工资支付责任制和预警制度,对拖欠工资的企业进行惩治。二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以劳动合同执法检查等形式推进劳动合同全面普及,实现劳动关系合同化和规范化。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登记制度,让广大农民工都能参加社会保险,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二)加强就业前培训工作。重点搞好两个培训:一是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力价值。二是做好农民工维权教育。通过教育使农民熟悉法律,提高农民工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
(三)转变城市主体的管理理念。城市管理部门要转变管理观念,实行积极的农民工管理政策,取消对农民工的各项歧视。要多增设一些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上学,不增收其他费用,确保农民工子女正常上学。
(四)加大执法力度和提供法律援助。劳动保障部门
要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用人单位,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确保用工市场信息准确。司法行政部门要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开展法规咨询服务,常年为农民工提供帮助,法律援助中心及法律服务机构要及时为外出农民工提供代理、辩护等帮助。
第四篇:黄山头镇多渠道保障劳动者权益
黄山头镇多渠道保障劳动者权益
7月23日,黄山头镇组织公安、工商、卫生及妇团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全镇各用工开展务工权益保障专项检查活动。
黄山头镇地处湘鄂边界,流动务工人员约5000余人,一直以来,该镇通过多种渠道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一个渠道是务工呈报制度。各用工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招工情况必须在劳保中心备案,以便及时掌握企业用工情况,保障劳动者权益。第二个渠道是对口联系制度。针对企业中的女职工和青年职工分别由妇联、团委对口联系,对于因企业用工出现的矛盾纠纷由妇联、团委及时介入调解,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第三个渠道是定期检查制度。采用每年一次普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深入企业,通过“看、听、问”了解劳动者权益实现情况。“看”就是看企业是否建立劳动者职工档案。包括年龄是否为童工,从事工种,身体健康状况等。“听”是听取企业负责人对贯彻执行用工制度方面的情况。是否购买保险,建立工会等。“问”就是深入车间,向职工了解情况。看是否按汇报情况予以落实。
正是由于多措并举,极大地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该镇至今未出现一起因劳动纠纷引发的上访事件,极好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高芳范宏萃
第五篇:侵犯劳动者权益新动向问题探讨
以资本强势的权力,明目张胆地抢先故意规避《劳动合同法》,逃避责任和义务,实际上就是对职工根本权益的恣意侵犯,是“资本无道德”对劳动法规尊严和社会道德底线的又一次公然挑衅。
距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生效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个别企业提前拆招卸力现象:有的企业与工作年头较长的职
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目的就是尽量延迟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时间;有的企业索性鼓励职工“主动辞职,重新竞聘”,目的同样不乏有回避“无固定期限合同”之嫌;有的企业则打着“优化重组”的旗号搞“突击裁员”、“突击解聘”,以防将来为一些所谓的“临时职工”履行更多义务……
本来,《劳动合同法》表决通过之时,针对该法许多条目,不少企业已经心生畏惧;公开征求建议期间,甚至有企业公然以“撤资”相威胁。因为,在一些企业眼里,“《劳动合同法》侧重劳动者利益,对己不利”。原以为,通过几个月来各路专家、政府部门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解释,企业对此会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思想转变。但令人失望的是,依然有个别企业明目张胆地抢先故意规避《劳动合同法》,逃避责任和义务。
仅仅因为新的劳动法规可能对企业利益产生“影响”,就不惜牺牲职工利益紧急“应对”。虽然有的企业“拿钱补偿”,但最终还是伤害了职工的感情,凉了职工的热心,年轻职工心里动摇了归属感,工作年头较长的职工更是感到企业的无情。《劳动合同法》强调: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便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很多职工理解并期待的“固定员工”或“永久员工”。既然是“固定员工”,那就意味着企业不能随意辞退。这其实是维系和稳定劳资关系,却被一些企业视为“妨碍了用工权,增加了用工成本”。现实表明,不少企业热衷短期劳动合同,一年一签,一年两签,甚至不乏一年四签。企业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和职工签合同,说白了就是可以少履行很多义务,降低用工成本,过度利用“劳动力黄金期”……这种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相当普遍。不少劳动者提心吊胆,干了没有几个月,就要考虑下一步饭碗还保不保得住,单位还用我不用?试问,劳动关系又怎能做到和谐、稳定?
不少企业顾忌的《劳动合同法》中的一些条文,恰恰正是为了遏制这种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因此,一些企业抢在法规生效之前想方设法加以规避和逃脱。看似优厚的“经济补偿”的“安慰”背后,实际上潜藏着“驱逐职工”的冷漠,尤其是“驱逐老职工”,为老职工的未来添加了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和变数。以企业强势的权力去利诱职工乃至协迫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实际上就是对职工根本权益的恣意侵犯。这种对职工不尊重和不负责任的做法,是“资本无道德”对劳动法规尊严和社会道德底线的又一次公然挑衅。
令人担心的是,一些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这种误读可能会被生效之前的这种规避暗流因此而放大。规避新法,也让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生效后的执行情况多了一分担忧。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凡是能促进社会进步与繁荣的也都能增强企业实力,带给企业繁荣与利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曾经撰文指出,中国不能接受“资本无道德”。文章称“中国企业正面临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
“资本无道德”,企业便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拥有稳定的职工队伍,拥有老职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财富,而不是包袱。常识告诉我们,没有稳定、长期的劳动合同,就难有稳定的劳资关系,也难有稳定的职工队伍。那些认识到这一点的企业,大多都鼓励职工终身制和年功序列制,鼓励职工与企业共存亡,也正因此,才大大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即将施行的《劳动合同法》无疑对一些不规范的企业用工行为带来冲击,但企业应该积极应对,而不是故意规避,设法逃脱法律的制约。必须要强调这样一个共识,一个企业要想赢得长远、持久的发展,必须尊重法律,尊重和善待企业职工,这是一项重要课题。从短期来看,《劳动合同法》固然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会让一些企业感到不适应甚至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劳动合同法》有利于推动企业规范用工,敦促企业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是夯实企业长青的基石。
国际上,“漂绿”(greenwash)一词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让自己“染上绿色”,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好名声会让自己受到更多公众的青睐。如果企业一味贪恋自身短期利益,不顾职工长远利益,这样的企业的道德水准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