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1:0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与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与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

第一篇:与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

——从劳动争议案件角度谈社会矛盾化解

论文提要:劳动是社会中重要的社会活动,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成为社会一个敏感而慎重的话题。劳动关系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在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化解劳动纠纷,兼顾社会和谐与劳动者权益保障却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些冲突,给法院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拟从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特点角度出发,谈谈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指出实践中二者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预防与化解对接的机制。

一、引言

建设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劳动关系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普遍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劳动者和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自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劳动争议案件类型也日趋细化,劳动争议案件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尤其一部分群体性劳动争议更是劳动争议中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形式,不仅牵涉面广,而且破坏性大。从该层面上说,劳动争议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极容易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劳资矛盾逐渐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社会,也成了司法实践中处理劳动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近年来我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特点(以公安法院为样本:略)

(一)劳动者维权程序复杂,维权时间长。一件普通的劳动争议案件,从发生纠纷之日起,总是要经历重重繁琐的程序,从单位内、外部调解,到仲裁,直至起诉,总要花费劳动者大量的时间。特别是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不属于劳动争议,不属其管辖范畴,发出不予受理通知书。但当事人以民事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诉后,法院经审查又认为是劳动争议,告知当事人先申请仲裁。如此反复,不论是否已仲裁的案件,至法院起诉时,双方矛盾均已至白热化的阶段,矛盾尖锐突出,稍处理不当,会引发上诉乃至上访,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

(二)争议内容多样化,群体性起诉案件增多。最近二年来,诉讼至我院的劳动争议案件,大多呈现争议内容多样化的趋势,从过去以往的单纯工伤保险等纠纷逐渐转变为以解除劳动关系、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等为主的纠纷,且诉讼至法院的案件有许多均为群体性单独起诉案件,矛盾集中,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案件审理周期长,审理难度大。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多为当地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内发生的纠纷,所反映的问题多为一些普通存在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典型性,一纸判决可能引发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在处理这类敏感案件时,法院是慎之又慎。基于以上因素,导致此类案件审理周期长,审理难度大。

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得劳动争议案件相对于其它案件而言,更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既要考虑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考虑社会和谐,兼顾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可在司法实践中,劳动者权益保障却常常遭遇一定的冲击,给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困境(重点)

(一)审判权独立行使与当地服务经济大局理念的冲突。(以本地企业现状为出发点)“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一直是法院工作的目标,公平和正义一直是司法审判的追求和生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但许多劳动争议案件往往涉及当地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当地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涉及到政府行为、企业改制及当地投资环境等问题,当地地方党委和政府极其关注,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到政府的压力,在维护司法公正与维护地方经济建设大局之间徘徊,在为大局服务与为人民司法之间抉择,人民法院总是难以找到二者最佳结合点,劳动者权益保障有时只是成为了一种流于形式的借口。有的当事人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或者精神的负累,或者体力的疲乏,他们在长时间的诉讼之中,往往选择了自愿放弃,虽然矛盾暂时从表面上来说不存在了,然而作为劳动者一方,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仍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保障。如我院受理的众劳动者诉湖北金安纺织集团保险待遇纠纷数案,起诉时劳动者诉称用人单位未为其购买保险等各方面待遇,但在庭审中,该类案件却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湖北金安纺织集团系公安县重点企业,职工起诉所反映的问题在该企业内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旦判决,在企业内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给企业管理必然带来一定的冲击。为此,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也缘于各方面的压力,在此数案的调解过程中,法官是一调再调,虽终修成正果,但劳动者在其中作出的让步是自愿还是被迫,可以想象而知,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已。

(二)劳动者个人公正意识与司法固有规则的冲突。(从诉讼风险的角度)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虽然从法律上来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处于平等地位,但实质上受各种因素影响,用人单位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处于管理者的地位,对各方面知识相对完整。而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的一方,知识相对匮乏,难免会在其心中滋生官官相卫的想法,从而导致司法公正观念的片面性,其对法院司法公平正义的直接判断往往来自于个案的处理结果,而不会考虑程序、证据等审判规律的运行过程。劳动者个人的公正意识与司法审判的固有规则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劳动者与法院的沟通从开始即存在障碍。因此,当劳动者的权益因证据不足,或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而不被法院支持时,劳动者一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己作为弱势群体自始至终处在被欺压的地位,往往会不分缘由地主观上认为存在司法不公或司法腐败,从而情绪激动,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借以对法院施加压力,给法院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三)司法保障的有限性与劳动者权利救济多样性的冲突。(从法院主管与管辖的角度)法院作为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和灭火器,处于化解社会矛盾的最后一道关口,并不是万能的,对当事人的起诉并非一概予以接受。当事人起诉范围及其诉讼请求的保障程度受民事诉讼主管范围的直接制约。只有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和管辖的事项,才能使纠纷通过司法途径得到解决。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许多地方,因国家政策调整或企业体制改革,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大量下岗和整体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从事实表面上来说,这也属在履行劳动合同中发生的纠纷,但这种情况却不属人民法院主管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不能受理。面对此种状况,部分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往往对此无法理解和接受,在劳动者的权益未得到救济的情况下,部分劳动者不断进行上访、闹访,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四)法律立法规定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法律规定冲突的角度,结合案例)虽然我国现有立法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障力度,从各种形式、各种方面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予以了保护,但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各种现象却普通存在,有的是因为劳动者未能意识到或未引起重视,有的是因为虽已意识到但由于受从众心理的限制而自愿接受客观现实,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中一些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及事实却是大量而普遍存在着。一旦部分觉醒的劳动者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社会影响面大,涉及相关部门多,又必然会遭遇到一定的冲击。以我院受理的原告陈燕诉被告公安县麻豪口中心学校、公安县自强中学等要求给予双倍工资及保险待遇纠纷一案为例,原告系90年代初期聘用的民用教师,后因为国家政策调整及民办教师制度的改革,原告被予以辞退。在随后的数年中,原告又相继被反复聘用,在工作期间,单位并未为其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相关待遇。案件起诉到法院后,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及和县里主管教育的政府领导等均予以充分重视,因为该现象属在80年代末民办教师改革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稍有不慎,一处牵发全局皆动,教育工作局面相当被动。怎么办?是摆在用人单位及相关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权衡再三,数被告一致决定,对此原告应给予的权利予以充分保护,只要不扩大社会影响面。最后在双方的自我协商下,此案予以调解结案。此案是结案了,得到了圆满解决,但其它众多未曾认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劳动者,而实质上其合法权益已受到侵犯的现象仍在持续着,一旦有人再次觉悟,历史将再次重演。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与法律规定的若干冲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仍然受着潜在的威胁。

三、和谐社会视角下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建立预防与化解对接的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在矛盾中化解(重点)

(一)保障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劳动者为本的原则。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核心。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必须坚持以劳动者为本的原则。

2、坚持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二)方式

1、预防:(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1)立法:从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

(2)行政:从政府角色定位及加强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机制的角度

(4)劳资双方: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工会

(3)司法:从能动司法的司法服务体系角度

2、化解:(重点)调解制度的拓展与延伸

四、结语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应努力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追求社会和谐目标中寻找二者的最佳平衡点,通过健全劳动法治与调节体系,在预防与化解中引导劳资关系和谐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才是二者双重目标下的理性选择。

第二篇: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分析

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弱势群体基本权益难以保障的问题较为严峻,其中环卫工人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群体权益保障工作仍需进步。基于这一情况,本文从社会治理视角作为出发点,对环卫工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认为应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并且提升环卫工人自身维权意识与能力等。

关键词:社会治理;环卫工人;权益保障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前言

环卫工作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为城市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与此不相符的是环卫工人应有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社会大众对于环卫工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同时存在工作时间过长、基本工资低于平均收入、福利待遇差等现象,更加严重的是环卫作业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被殴打等事件时有发生,维护环卫职工基本权益仍有大量工作尚未完成,需要社会各界引起重视,共同努力,提升环卫职工的幸福感,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一、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公众意识淡薄

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社会公众环卫意识淡薄的现象,对环卫工人权益保障缺乏正确认识。首先,我国很大一部分群众缺少最基本的环境卫生意识,尤其是随手丢弃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处处可见,而这无疑给环卫工人增加了工作负担。同时,由于晨昏时分光线弱、部分司机思想麻痹或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环卫作业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环卫工人生命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环卫工作也成为风险性极高的职业。其次,尽管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群体留有封建保守思想,给职业划分等级,认为自己高出环卫工人一等,对环卫工人表现出轻视、不尊重的态度。因此,社会公众意识淡薄是环卫工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2.财政支持不足

目前,政府对环卫行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对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不足,机械化程度发展缓慢,人力仍然是环境清洁的主导力量。同时环卫事业资金投入的比例相对不高,环卫职工工资标准基本都是参照最低工资标准。环卫工人清扫工具主要是扫帚、铲子,尽管也提供了一定的口罩、手套等劳保产品,但是往往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在酷暑、寒冷等恶劣条件下,环卫工人工作间隙没有固定的场所进行能量补充、节假日对环卫工人提供的福利待遇较少等。城市建设中个别路段的路灯设置不科学,路灯之间的间隔过长,或者在路灯损坏后没有及时进行维修,而环卫工人夜间同样需要进行清扫工作,由于路灯光照不足,给工作增加了难度,更重要的是一些环卫工人在夜间出现车祸、遭遇抢劫的事件更加严重,极易威胁到环卫工人的生命安全。

3.环卫工人自身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

环卫工人自身缺乏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是权益保障中的重要问题。目前,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已经难以在本地招工,绝大部分环卫工人都是从相对贫困地区劳务输入,年龄相对偏高,受教育程度偏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在自身基本权益受到侵犯后,不仅缺少维权意识,同时也缺少维权能力。首先,有很大一分部环卫工人自身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实际上正是对自身权益有所忽视的一种表现,并且也有一部分环卫工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由于担心失去工作,失去稳定经济来源,因此选择妥协退让的居多。其次,尽管也有一部分环卫工人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有积极维权的意识,但是由于受教育水平不够,对法律知识缺乏了解,无法以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二、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路径

1.增强舆论引导,引起社会关注

环卫工人权益保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增强舆论引导,引起社会关注。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进行积极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引起社会对环卫工人的广泛关注,并且要增强社会大众的环卫意识,减轻环卫工人工作负担[1]。其次,树立环卫工人良好形象,树立榜样力量,向公众宣传并介绍环卫事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引起社会大众对于环卫工作者的认同和尊重。第三,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展开关爱环卫工人的活动,例如开展暖冬、共建等活动,提倡有条件的单位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休息的场所、免费饮水、免费用餐等。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首先应当加大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环卫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例如,增强路灯设计安排可续性,并及时检修各个路段路灯故障,从而保证环卫工人夜间作业过程中充足的光照,降低夜间交通事故等意外发生的可能性,为环卫工人人身安全提供保障[2]。第二,增加对环卫事业资金投入力度。例如,为各个区域配备一定熟练的垃圾清扫车,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放口罩、手套等劳保用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添加事业编制,增强环卫工人的工作水平、福利待遇等;按照区域设置临时休息室,对环卫工人进行人文关怀。

3.对环卫工作进行培训,提升权益保护意识和能力

针对当前环卫工人缺乏维权意识与能力的问题,应当要加大培训力度,培养环卫工作者主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首先,政府应当设立相应的部门为环卫工人权益保护提供专门的服务,帮助环卫工人解决工作中所遭遇权益被侵害的问题;定期举办培训班,向环卫工人传输法律知识,增强环卫工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正确认识,从而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才能够主动采取相应的维权措施,并且能够正确的使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具备维权的能力[3]。第二,用人单位对环卫工人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应当将个人素质纳入到考核因素中,激励环卫工人不断学习进步,从而扩大视野,同样能够起到提升维权意识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环卫工作者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十分严重,甚至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也受到极大威胁。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环卫工人工资、社会保障以及福利待遇,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且对环卫工人进行培训,提升维权意识与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曹文.?h卫工人权益保障调查研究――以湖南地区为例[J].才智,2014,11(12):291.[2]胡艳姣.环卫工人权益法律保障调研报告――以河南省H县D镇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2(24):77-78.[3]倘凌越.如何维护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F市环卫工人罢工事件调查[J].中国工人,2015,10(04):38-41.

第三篇:劳动者权益保障法修改提议

劳动者权益保障法修改提议

我国是劳动人口大国,但由于我国法律制定的比较晚,所以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内容不尽完善,导致劳动者自身权益不能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只有修改完善,才能更好为劳动者服务,为劳动者保障权益。

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应该修订立法,规定劳动者所在工作单位或企业要在劳动者入职前提供《劳动者权益保障法》知识普及。在我国,每年都有许多在外劳动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很好的保障自己的权益。正由于劳动者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于法律知识也是知之甚少,最终导致自身权益受损。劳动者由于缺少认知,很少求助于相关法律援助中心。许多劳动者不是不想学知识,而是学习的条件有限。劳动者受到法律知识的熏陶,会逐渐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应该再加入一条,规定在各个地区,特别是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建立为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的固定地点。这项要真正落实到实处,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劳动者外出工作,是为了给家人提供好的生活,但由于他们受到了伤害,不仅给自己,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伤害。只有给劳动者提供法律上免费援助,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幸福的小康生活,才会发展中国。

最后,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法更要修改关于合理分配退休金比率的内容。在我国,许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至少三四千,而许多在职人员每天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所在单位贡献力量,但在工资上还不及退休人员,在心理上会受到很大伤害,更会挫伤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短时间可能造成工作单位经济的受损,但长时间里会给整个国家带来不利的因素。

总之,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法还不完善,国家立法要都听取劳动者真正的声音,真正做到为劳动者所用的法律。

第四篇:黄山头镇多渠道保障劳动者权益

黄山头镇多渠道保障劳动者权益

7月23日,黄山头镇组织公安、工商、卫生及妇团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全镇各用工开展务工权益保障专项检查活动。

黄山头镇地处湘鄂边界,流动务工人员约5000余人,一直以来,该镇通过多种渠道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一个渠道是务工呈报制度。各用工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招工情况必须在劳保中心备案,以便及时掌握企业用工情况,保障劳动者权益。第二个渠道是对口联系制度。针对企业中的女职工和青年职工分别由妇联、团委对口联系,对于因企业用工出现的矛盾纠纷由妇联、团委及时介入调解,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第三个渠道是定期检查制度。采用每年一次普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深入企业,通过“看、听、问”了解劳动者权益实现情况。“看”就是看企业是否建立劳动者职工档案。包括年龄是否为童工,从事工种,身体健康状况等。“听”是听取企业负责人对贯彻执行用工制度方面的情况。是否购买保险,建立工会等。“问”就是深入车间,向职工了解情况。看是否按汇报情况予以落实。

正是由于多措并举,极大地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该镇至今未出现一起因劳动纠纷引发的上访事件,极好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高芳范宏萃

第五篇:《快递人员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课件

论文题目:

姓 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单位:报考机构: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广东劳动学会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劳动关系协调师

论文题目:

关于快递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问题

编号:

关于快递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问题

摘要:在互联网网购盛行的今天,中国快递行业飞速发展。短短几年内,快递业务量实现了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电商的助推是最大动力,快递员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容忽视。没有他们,就没有互联网行业的繁荣。但同时,我们也更应该关注到他们的就业环境恶劣、工作压力大、劳动保障不规范、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等问题。本文将从该问题的现状、造成的原因和解决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快递行业 快递员 劳动关系 权益保障

最近,顺丰集团员工被打一事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北京市某小区内一名骑三轮送货车的顺丰快递员,在派送过程中与一辆黑色小轿车发生轻微碰撞。车主连抽快递员耳光,而快递小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然而这样的被打事件还远远不止这一起。近日,西安快递小哥小徐称派件时,其三轮车被一轿车撞上。在双方交涉中,轿车司机辱骂并暴打了小徐30拳左右后开车逃逸。该行为已造成小徐眉骨骨折。

近年来这样的事件屡屡出现在公众视野,网络上也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快递员目前的生存压力和尴尬状态。更让我们了解到目前对于快递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尚存不少漏洞。在分析和探讨该问题的现状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快递行业的特点,这有助于理解后文所说的关于该行业的劳动关系问题。

一、快递行业

1、定义

快递:是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空运和航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

2、行业特点(1)资本投入较大

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到网点建设、运输工具、信息处理中心等方面,不仅如此,快递作为服务业,容纳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员工工资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投入。(2)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快递行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业之一,目前的现代化程度较低,且环节众多,多为人工处理,因此对于劳动力需求大。

(3)区域性

我国快递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近两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在东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业务量占比最大。

(4)季节性

快递行业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如我们所熟知的“双十一”,2015年的这一购物狂欢节的预计快递业务量高达五亿件。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节日带来的高峰形成了快递业务需求的旺季。这一急剧增加的快递量也对快递人员的工作提出了考验。

3、快递从业人员职责

依照公司要求,负责日常收件、送件工作;

负责客户快件不受损失,确保公司利益不受侵害,指导客户填并及时取回; 整理并呈递相关业务单据和资料;

客户的维护,客户咨询的处理和意见的反馈;

服务业的特征之一是劳动密集,而快递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样具有容纳大量劳动力的特点。来自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顺丰、申通、圆通、韵达等8家全国网络型快递企业的职工人数达108.4万人,快递行业的职工总数估计超过140万人。

如此庞大的快递员大军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该行业人力成本高,但快递公司不该为此而不择手段地为攫取更高的企业利润而置劳动者权益于不顾。快递人员的生存现状理应引起社会和主管部门的关注,从而完善保障机制,加强行业规范,提升从业人员的幸福指数。

还有大家一定要多参考法律规定和业内专家意见 中国劳动关系网 劳动关系协调仲裁案件评审意见、劳动关系协调资源网,都有相关的专家论证 如果实在找不到例子可以直接用啊 这样可以省去很多功夫 而且专家的肯定比你们自己总结的到位 然后再结合自己的语言修改

二、快递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1、超时超载作业

快递行业现在实行的是底薪极低、计件提成的薪资制度来激励“马儿快跑”。不少人看过不少快递员月薪超万的此类新闻,这确有其事,但是这背后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他们的工作常常伴随着超长工作、超载运输、和工作风险大的特点。

新华网记者走访时发现,在哈尔滨派送小件计费一元多,大件可以拿到两元。在大型快递公司或者北京等一线城市送件费用高一些。按照每个快递员日送150件、每月工作25天计算,快递员可以拿到绩效工资7000元,有些快递员拼命多送件,再加上基本工资,才可以达到月薪上万。

笔者在自己所在的小区收件时也了解到,由于一些顾客的不配合,他们甚至得跑个三四趟才能成功派件。不仅如此,对于一些非电梯房,快递小哥得爬上好几层楼送货上门,交通、地理位置、顾客需求等等各种因素的结合导致了快递员的工作时长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也无疑延长了他们的日常工作时间。

2、工作风险大

笔者还发现在一些快递员的招聘要求中明确写明应聘者需要自备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他们基本都是室外作业,在拥挤的车流和人群中穿梭,则进一步加大这些安全系数低的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如果大家平日有留意过快递送货小车的话也可以发现,他们所骑的电动车的尾

部,快件堆得超高,外面甚至直接用麻绳把这件快件绑起来,这会造成快递员上路时事故高发,对于车辆追尾、撞到猫狗、转弯摔跤等险情,他们都基本经历过。中美快递员在工作环境及待遇上差别很大。在美国,快递员开公司的汽车进行派件,并且车上装有空调,冬天暖和夏天凉爽,与中国的快递员相比,他们的工作环境的确更加人性化,也更加舒适。同时他们派件也不需要用户签收,只需放在客户收货门口便可以了。他们也基本不存在上文提及的超时工作问题,只需完成8个小时的工作量即可。如果碰上超时工作,会有加班费补贴提供。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快递员则大多风里来雨里去,工作环境差。夏季高温情况下,快递员大多领不到高温津贴。工作时间长,快件承包的方式让不少快递员甚至一周工作七天,出现月入过万元却没时间找对象的怪相。

3、未签劳动合同未缴纳保险

《法制日报》曾经报道过一起快递员因为难以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劳动纠纷。李某2012年在苏州某快递公司当了快递员。前几个月平均月薪能拿到五千多,但好景不长,不久李某就因为公司业务进入淡季而被解雇。李某想让公司多付一个月工资,但公司没有同意,于是引发了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最后由于没有签劳动合同导致李某无法证明自己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而被法院驳回了索要赔偿的请求。

新华网则报道了另一件因未纳保险而无法取得赔偿的案例。2013年5月20日,申通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小陆在一次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腿部受重伤,经鉴定构成八级伤残。当地的社会保障局将其认定为工伤,年底,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仲裁裁决,申通快递支付小陆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共计约27.9万元。可两年过去了,小陆至今未拿到任何工伤赔偿。

没有社保,就意味着当发生严重工伤时,快递员会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对于一般的没有月薪过万的快递员来说,一次大额的医疗费用就足以剥光他们的所有储蓄。小陆的例子也足够诠释这一点。

不与员工签合同也不缴保险,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素云表示,按照《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规定,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无论是个体经济组织、还是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必须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快递公司也不应例外,“哪怕是新兴产业也要遵纪守法,规范运行,只有起步是正确的,以后才能走得又快又好”

三、行业劳动争议众多的原因

为什么快递行业劳动争议此起彼伏?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这些:

1、行业监管薄弱,恶性竞争激烈。

为争得市场份额,部分企业相互压价,加剧了业内恶性竞争。有些无良的快递企业会以牺牲员工利益来降低成本,从而产生劳动争议。

南京市法院公开的裁判文书显示,自今年初至11月,全市审理的“快递小哥”诉讼已有20余件,其中快递圆通、申通、天天等主流快递均当过被告,讨薪、鉴定工伤、确认劳动关系、支付劳动补偿金,成为快递员的主要诉请内容。物流企业集中的上海青浦区劳动及人事争议仲裁院统计,2012年-2013年间,该行业仲裁受理案件473起,其中劳动报酬类及工伤引发的劳动关系确立类纠纷数量居前两位,分别占到总案件数的46%及14%。

2、行业准入门槛低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快递企业因为业务量过大、自身条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选择外包、倒手给不具备运送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在公司层面,但在这些加盟商中,一张桌子、几部电话、一个租来的门店便可以组成物流园区里的一家快递公司,他们中大多数都没有运输车辆与固定资产,公司没注册,办公一旦出了问题,员工想维权都找不到人。有的快递公司缺乏一定的场地,货物就堆在马路边。因此形成了快递行业小、散、乱的管理现状。

3、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目前不少快递企业都采取加盟形式,大区域有加盟商,加盟商再把区域下属的若干个片区划分给承包商,每个承包商会招四五个快递员。有时候,加盟商也会把一些好的片区留给自己,招几个快递员运作。

分属的网点流动性大,有承办商以此而不与快递员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费,更谈不上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而有些承包快递的直接就是老夫老妻店,劳动人事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

4、快递人员维权意识差

对于快递员自身而言,笔者发现,快递员的招聘要求中写着“高中及以上学历”,现实生活当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快递员甚至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他们自身的职业素养意识较为薄弱,而且维权意识较差,觉得开车送快递不过是个简单的体力活,所以所谓岗前培训是没有必要的,认为导致出了事故才想起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害。可谓是有苦自己咽。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很多快递人员没有经过之前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差。

四、解决措施

1、国家层面:出台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上文提到的相关快递公司不依法签约合同缴纳社保的行为,国家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申诉与执法联动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至于因加盟商良莠不齐而导致的管理乱象,有法律专家表示,《快递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对经营主体的范围规定应更为严格,从规范快递经营主体的角度来规范快递业的劳动关系。明确加盟主体必须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同时禁止经营主体采取分包、转包、承包等其他形式,防止经营主体规避《劳动法》,以有效保护快递员的劳动权益。同时应改进快递行业车辆管理,制定快递专用机动车辆系列标准,及时发布和修订车辆生产企业公告。研究出台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国家标准以及生产、使用。管理规定。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快递专用三轮车用于城市收投服务的管理办法,解决当前快递员骑三轮车等安全性能低的交通工具送货的乱象。

2、行业层面:完善行业标准,提高准入规则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一是引导企业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淘汰落后企业。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和协调作用,当发生快递员被侵权的事件时,行业协会应该积极主动地站出来予以帮助,协调各方力量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让这个行业一线员工感到温暖且心安。

3、公司层面:依法与员工订立合同和缴纳保险

《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同时《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应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服务快递做一家良心企业。公司内部应同时努力发挥其法务部门的作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4、个人层面:提高维权意识和职业素养

《劳动法》第44条第3款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所以当快递公司实行的是定时工作制时,员工可依法索要加班费和节假日加班报酬。如果实行不定时工时制时,原则上在法定节假日不用支付,但地方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再者,《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属公法范畴,属强制缴纳。快递公司不给快递人员缴纳或未足额缴纳时,快递员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公司在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期间,快递人员生病、生育、受伤等无法享受医疗、生育、工伤等保险待遇,所产生的相关损失,均由公司赔

偿。因此快递员们应该提高职业素养,多了解自己所处行业的相关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以便于当发生被侵权的事件时,自己懂得如何寻找法律途径维权。

五、结束语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快递员作为新职业已纳入我国新修订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是其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首次得以确立,也意味着快递行业将逐步规范起来。希望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可以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和谐的快递行业环境,让辛苦工作在一线的快递员们可以不再“心寒”。

(1)网易新闻《快递员没有劳动合同该如何维权》http://news.163.com/15/0306/21/AK28NG9I00014AED.html(2)人民网《曝全国近百万快递从业人员未签合同未缴保险》http://js.people.com.cn/n/2015/0708/c360302-25499195.html(3)新华网《透视快递员高压生存状况:从“月薪过万”到“过劳死”风险》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1/21/c_118238447.htm(4)劳动报《

快递

员权

保护

也需

”》http:///Home/report/107982-1.htm

(6)新华网《快递员工伤两年未获赔偿 劳动保障别落下快递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12/10/c_128516705.htm(7)《工友》 2015年第11期《那些一直在路上的人们——武汉市快递员生存状况调查》

下载与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与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调查报告

    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就业制度、就业方式、就业理念快速变化,出现了大量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有效扩大了就......

    人力资源外包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研究

    人力资源外包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对于中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选择将一些岗位进行外包。我国的劳动法和劳务派遣制度逐渐完善,......

    选修——就业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1、课程内容回顾 本课程主要学习的是劳动者在就业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在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如何利用法律来解决。教学目标是:一是把握就业形势,做好职业规划;二是普及......

    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第05版:法律文化周刊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钟小凯 ------------------- - □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

    论与谐社会之人与自然与谐相处

    论和谐社会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

    龙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企业劳动权益保障

    龙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企业劳动权益保障 诚信等级评价试行办法 为推动企业劳动权益保障诚信建设,规范企业劳动用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

    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土木工程系的大学生,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都很关注。正好借着这次在寒假往返的列车上近100个小时的时间里,接触了很多民工,在......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