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民生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民生
(0630813049 张威威 企业管理 商学院)
摘要:民生问题历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改善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核心指标,因而长期以来,我党都对社会民生问题给与了高度的关注。本文从探讨“以民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民生现象和原因做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几点建议。关键词:和谐社会;民生;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社会以民生为本的理念
顾名思义,民生问题是指人民的生活问题。“民生”一直与“国计”即国家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生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课题。所谓民生,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抑或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认识到民生与国家政权生死存亡休戚相关。古诗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而民生的核心含义就是与民牟利,民利就是人民利益,就是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利益问题是一个关涉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利益则是民生的具体体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指出:“利益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纽带就是私人利益,经济关系就是利益关系,政治权利取决于经济基础。他认为:“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也证明,只有以民生、民利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把民生民利问题落到实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才得以贯彻实施,和谐社会才可能变成现实。郑功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实质上就是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的二十多年。然而,在我国社会分化加剧的现实背景下,现已经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又几乎均与发展中的民生问题直接相关。因而,构建以民生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和谐社会下的社会民生
改革开放越是深入,市场经济越是发展,民生民利问题越是凸显。按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规律,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发展阶段,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社会发展矛盾凸显期。2005年我国人均GDP1714美元,正处于这一关键阶段。据社会发展情况民调显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包括:其一,收入分配最敏感。有数据显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005年为3.2:1。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太大,已成为社会各种矛盾最主要的源头。其二,社会保障最关键。到2005年底,我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覆盖人数分别达到17487万人、13783万人、10648万人和8478万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059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将长期面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其三,扩大就业最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但我国就业形势近年都非常紧张。今后几年,我国每年需安排新增劳动力2400万,岗位缺口都在1300万人以上。其四,教育公平最迫切。农民工、农村居民普遍反映上学难、上学贵。其五,医疗卫生最直接。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六,住房问题最难解。截止2005年,在全国250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仍然有70%的城市没有实施廉租房政策,住房保障面不到4%。其七,安全形势最严峻。我国煤矿开采、化工、交通等行业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其八,社会治安最基础。增强安全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其九,资源环境最突出。我国GDP增长迅速,资源人均占有率低,环境退化严重。《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全国环境退化成本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对造成我国民生民利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其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2005年我国GDP总量2.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仅居世界第100位左右。生产力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国家财力有限,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需求还难于满足。其二,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利益关系模式和利益格局已被打破,而新的社会利益关系格局和利益协调机制、政策和法规都还很不完善,因而,在这种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利益分化必然会加剧。其三,市场经济本身的功能性缺陷。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是活力和效率,它强调按照生产要素的产权及其市场贡献分配利益,但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别、人们要素占有的差别以及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作用,必然会带来利益的分化;再就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效益不管是正还是负,都会在实质上造成人们之间的利益的分化,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完善,其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改善社会民生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民生问题事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又是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功。在努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基础上,关注民生民利,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和人民政府的光荣历史使命。因而,关注社会民生应该着力做到:
第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原则。以什么样的原则协调利益关系,代表着执政党的价值追求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
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以人为本之人,应该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以人为本之本,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我国国民的人权、尊严、价值、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民的物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利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每个人的最具体、最现实的、最关心的切身利益。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条重要原则。“解民难,抚民心,顺民意”,为他们争取合法的、最大化的权益,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通过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原始状态的假设,认为在人类社会之初应存在两个正义原则:一是平等自由的原则,二是机会的公平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另外,在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方面,他认为始终应该以最少受惠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民一直是“最少受惠者”,《决定》中党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加快改善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严格控制征地规模,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应该说既符合党的性质、宗旨和原则要求,也符合罗尔斯秉承正义原则、维护最少受惠者利益的思想要求。
第二,要加强利益协调的制度、机制的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对于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体制转轨进程的全面推进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政治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利益多元所导致的社会利益要求分化和差异程度的日益增大,加快了社会分层的速度,推动了社会利益群体的增生,公众的利益表达愿望也随之不断增长,这就对利益表达机制效能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党、人大和政府的引领作用,健全和完善理性化的利益表达机制,让人们把自己的利益要求充分表达出来,从而及时地对人们的利益关系进行整合与协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通过选举制度改革,让不同阶层的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充分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畅通无阻。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专家委员会和社会团体组织共同参与的利益诉求模式,应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性合法的利益表达形式。
第三,调整与完善分配政策,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一是初次分配中坚持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初次分配的效率原则是不容置疑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已充分证明。但初次分配也必须保证社会公平,尤其要通过完善制度来保证机会均等、竞争公平和合法权益的保护。法律的运用、倾斜性政策的实施,往往是扶强不扶弱,要保障弱势的工农群体的利益,就必须做到扶强的同时更要扶弱。二是再次分配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虽然说再分配也要注重效率和成本的社会核算,但再分配的主旨在于政府利用强
有力的税收、财政等手段来调节初次分配造成的过大的收入和财富的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保证人们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和谐社会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支撑。三是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和机制。第三次分配在照顾孤寡和残障群体、保护弱势妇女、收救流浪人以及帮助失业者、贫病者、爱滋病患者等方面,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经过多次利益协调,最终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利益分配结构。
第四,完善法律保障。
促使和保障人们利益协调的直接的、有效的、合理的途径应该是法律。法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的特点,它作为一种定型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体系在进行利益协调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实现自身的利益而不至于因某些特殊原因出现激烈冲突和对抗,它有制度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所不同的强制力,运用这一措施,不仅可以建立宏观利益制衡机制,还可以从微观上干预、管束利益主体及其利益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在完善的法律框架内,在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下,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既充分享有权利、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又切实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真正建成各阶层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2]陆学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更加重视调整社会结构[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李君如.中国能够实行什么样的民主[N].北京日报,2005
[5]谭世贵.应从本质上理解依法治国[N].法制日报,2006
第二篇: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
讨班上的讲话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在构建和谐无锡与法治无锡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专题研究,结合无锡实际和依法治市的内在要求,探索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可行路径和有效方式。
一、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
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a protean face),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且有极不相同的面貌”。①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准是历史的、具体的,内涵是十分丰富和不断变化的。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讲,社会公平正义要求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消费水平和社会地位比较接近,不至于差距过大。从法学角度讲,社会公平正义是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相统一。从伦理学角度讲,社会公平正义是一种个人美德或者是对人类需要的一种合理满足。胡锦涛同志关于“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论述,概括了当前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社会公平正义包括权利平等、分配公平、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等多方面。
二、构建和谐社会、法治国家与维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辩证关系
社会和谐的根本、法治的精髓都在于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原则。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一定要公正。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当前,在构建和谐无锡与法治无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认识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辩证统一、协调互进。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法治繁荣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必须把社会公平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创新的重要依据。只有遵循公平正义原则,制度安排和创新、各项决策和措施才能取得各界广泛认同、广泛支持,法律才能得到普遍服从,社会资源才能得到有效整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才能从中受益,真正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与法治繁荣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公平正义是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没有公平正义,社会就不可能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同时,也要认识到,只有在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中,公平正义才有可能实现。
(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社会不公的现象,如贫富、城乡、区域差距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稳定。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通过经济发展,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律途径。因此,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当前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性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必须直面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我国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不公平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配不公。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富民政策包含了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但有些地方不讲辩证法,造成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过大。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的相关调查显示,在领导干部对2002 年所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判断中,收入差距问题被列在第一位。
(二)就业和用人不公。就业过程普遍存在着一些歧视性的做法,如性别、户口、生理等方面的歧视,安徽芜湖就曾发生过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的“乙肝歧视案”。买官卖官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已构成职务犯罪,如近两年查处的少数党政领导干部贪污贿赂犯罪,以权谋私,买官卖官,造成权力和地位方面分配不公。
(三)教育不公。主要表现为:不同社会群体在各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上的不公平,同一社会群体的个体在发挥其潜能方面的机会不公平,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农民子女所占比例下降,贫困生比例上升。就无锡而言,在高等教育方面,既享受不到北京、上海等地的高入学率,也享受不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低入学标准。同时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更为突出,贫困农民和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严重。
(四)社会保障不公。相对而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情况逐步改善,而非国有单位的职工,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展缓慢,很不理想,政府提供的相应保障非常有限。可以说,农村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看病难”、“因病返贫”问题相当突出。有的地方国家机关医保改革比较“彻底”,但配套措施并没有跟上,同时有的单位仍实行老办法,医疗保障不公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五)立法不公。主要表现在:立法机关人员构成不够合理,相当一部分人员是从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中产生,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色彩比较浓厚,以贫困农民、民工和失业下岗人员为主体的弱势群体很难直接参与立法过程,不利于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有的法律规定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要求不相适应。
(六)司法不公。有些地方不严格执法、不重视程序和人权的问题时有发生。突出表现为: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违法采取强制措施,超期羁押,有罪判无罪,重罪轻判,罚不当罪,罪刑不适应,权钱交易,以钱抵刑,徇私、徇情枉法,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如近年来检
察机关在某市中级法院就查处了多起法官职务犯罪案件,其中反映的司法不公、不廉问题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七)私权保障不力。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以公共利益为名,侵占私人权益和私人财产,或在私权受到侵犯后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如有的地方政府以国家和公共利益的名义,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再以低价转让给开发商,或虽然按公开的市场价格将农民土地转让,但从中获取差价,从而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对策思考
深入认识和分析当前无锡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完善地方性法规与政策,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当前加快推进和谐无锡与法治无锡构建进程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树立科学的和谐正义观。所谓和谐正义,就是“为了达到万有存在共同体的和谐发展而调适互为对象性存在的诸方面关系的共同法则。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和谐正义是平衡万物价值的金规则,是整合程序上的和谐正义和实质上的和谐正义的平台”。②具体来说,要着力做好三点:一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平的实现程度。把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过程作为追求和实现公平的过程,在动态发展中提升公平的实现程度。二是以强化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监督是文明社会进行社会关系调适的最基本的手段,它的发挥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针对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种种侵犯社会公共资源的行为和一些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谋取个人私利的非正常现象,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体系”。通过有效的监督,逐步消除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政策性障碍和人为性障碍,同时加大反腐败力度,降低因以权谋私行为对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的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三是全面认识公平的历史性和相对性,防止把公平等同于平均主义,或脱离具体历史条件追求公平。
(二)把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放到社会发展更为突出的位置。“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③而且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深化各方面改革的同时,必须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来抓。只有把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好、实现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否则,就难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影响经济社会和法治的健康发展。
(三)维护和实现行政公平。市场行为是实现效率的主要手段,政府行为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从市场经济的逻辑上看也应如此。因为真正的市场经济逻辑是:效率由市场去安排,公平则由政府管理”。④实践表明,政府不主持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会严重缺失。当前,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即:将注意力由集中于国有企业改革转向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建设,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从制度上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及相关问题,如三农问题和土地、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问题等;协调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在法治建设中率先垂范,公平正义需要通过政府来维护和实现,而政府能否依法行政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实现。
(四)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维护宪法和法律的统一和尊严,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是司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讲,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核心就是实现司法公正。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为此,必须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当前,应高度重视司法机关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尊重司法权威,确保司法公正,为构建和谐无锡与法治无锡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司法机关也应切实负起责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满足人们的合理诉求,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第三篇: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第05版:法律文化周刊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钟小凯
--------------------
□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影响司法过程,也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法治社会基础。
□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审判大楼,而在于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发挥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使法院精神对社会公众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文化所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法院文化一词发祥于上世纪末,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后,一些法院院长在当时文化热的影响下借鉴已在中国本土蓬勃发展的企业文化概念,相继在人民法院报等报刊发表关于文化建院的文章,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后,法院文化作为专用名词开始在法院官方文件中出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自此,法院文化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法院工作。
法院文化的提出并非随心所欲的结果,它是在我国法院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一个新鲜词汇,是根据我国法院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产生的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事物。
法院文化的内涵丰富,包括内在的法院精神理念和外在的文化表意符号,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法院管理文化、审判管理文化,包括对法院文化传统的挖掘和型构,以及借助法院文化的方法论工具价值使社会公众了解法院工作、支持法院审判,使法院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代表,并最终养成法治理念。法院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密切。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弗里德曼首次使用法律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法律职业者形成的法律文化,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统治地位,倡导“法院是法律中的王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的司法主导型的法律价值理念。国内一些法律文化研究学者提出,应从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出发阐释法律文化的内涵,并注重方法论法律文化研究。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影响司法过程,也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法治社会基础。在法院文化研究中,应努力发掘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并应注重在对传统文化型构或转型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法院文化内涵。
法院文化具有法官文化、审判文化的印记,法院文化必须以法官为中心、突出审判特色,不能脱离审判、疏远法官而盲从中国古代文人情结开展法院文化工作,改变法院文化就是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的观念。要从法律、法院、法官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法院群体精神品质和群体精神,提炼出具有法院特色的法院文化目标。法院文化产生的土壤是法院,但又不能仅仅限于从法官、审判的角度来理解法院文化,要在更广阔的社会视角下对法院文化进行探讨。
第一,法院文化并不是“法院的文化”,而是“关于法院”的文化。
在法学理论探讨中,法院文化被认为是法院所提倡的精神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以及法院中不同个体有关法律和法院活动的看法、态度、评价等观念形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法院制度和器物等。在法院文化建设实践中,法院文化被认为是法院在审判和管理等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院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由此,有人将法院文化解读为“法院的文化”,法院之外没有法院文化。
“法院的文化”必然将所有的法院工作都纳入法院文化的范畴,不仅包括与审判工作高度关联的法院精神、制度规范、审判言行及法院大楼、法庭设施等,还包括法院所开展的捐助扶贫、计划生育等工作,法院文化成了一个大箩筐。同时,将不是法院形成的文化成果但与法院高度关联的文化成就排除在法院文化的范畴外,造成法院之外无法院文化,比如社会民众对法院的期待、社会与法院的互动等被排除在法院文化范畴外的情形。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形式,是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法院文化的创建主体不应只是法官群体,不能将法院文化封闭在法院内。法院文化是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其关联载体,其核心内涵是“关于法院”的精神观念,而这种精神观念是法院群体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法院文化应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及当前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法院文化实现法院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并在法治语境下努力勾画中国特色的法院文化图景。
第二,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法院文化应是具有审判工作特点的文化形式,必须体现法官职业特征,审判文化、法官文化是法院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法院文化和审判文化、法官文化也不能等同视之,不能将法院文化限于为审判工作服务,不能将法院文化功能限于提高法官素质。
审判文化是指以法官为主体的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审判工作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载体。法院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部门,法院文化必然具有浓厚的审判特色,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首先,法院文化的价值目标是建立司法主导型的法治社会,审判文化以促进审判工作为目标。其次,法院文化的渊源非常丰富,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文化构建都是法院文化的渊源,包括审判工作及其他法院实践,还包括法院外的文化表达。审判文化则侧重于在审判工作实践中的提炼升华。最后,法院文化的创建主体是包括法院群体在内的全社会,而审判文化的主体更多的指向审判法官。
法官文化是法官群体在审判实践中共同遵行的信念和价值观念,是在长期的审判实践、管理和组织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影响和决定法官行为的一系列职业意识、理念等文化要素的综合体现。法官是法院之构成主体,主司法院审判职责,法官文化和法院文化之间联系密切。但是,二者依然存在显著差别。首先,法院文化比法官文化立意更高远,是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而法官文化主要是依靠法官在审判工作中长期积累而养成。其次,法院文化主要是立足于法院,以法院为场域构建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法官文化是站在法官的角度,强调的是法官素质建设。
第三,法院文化的重心在法院精神的淬炼,但外在的物质、行为等载体建设也不容忽视。法院文化的核心在于树立一种法院精神,提炼出一种价值、一种理想作为法院的追求,塑造法院的形象,其他所有外显的文化载体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内涵展开。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法院又是一个追求确定性、稳定性的组织机构,因此法院文化应该极其重视稳定性、连续性。一般来说,内在的精神内涵比外在的物质载体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内在的法院精神内涵是法院文化构成的基础部分,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从“关于法院”的各种思考和实践中提炼而来的具有法院特征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法院精神、职业道德、价值目标、群体意识等,以维护法院职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凝聚法院职业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法院是社会正义的守护神,是社会纠纷的最终裁判者,难以想象没有精神理念支撑的法院如何肩负起这一神圣职责。唯有法院文化内含的精神理念能通过司法过程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构建法治社会基础。
无形的价值理念的培育和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必须通过外在的物质、行为等载体来传递、来养成。通过法院建筑、法庭设施、法官行为等外在的文化表意符号来养成法院文化也需一番工夫,尤其在法院实践中,对无形的内在的精神内涵我们往往无从下手,而只能通过外在的行动建立起一整套表意系统,逐渐积累,养成文化的氛围。这种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往往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辛劳,需要投入极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强调法院文化内在的精神内涵的同时,绝不能轻视这种努力。当然,作为表意法院文化的载体,应该具有与法院相关或者高度相关的文化特性。具体包括由审判礼仪、行为规范等所构成的行为文化,法院的建筑、设施和装备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在审判活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法院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所构成的制度文化。
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反映法官素养的法官行为文化,这是当前法院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如《从律师角度看法官素质》(载人民法院报2012年2月24日,第6版,法律之声)所言,有的法官法庭主持不知所云,有的法官庭审中心不在焉,有的法官对当事人、代理人无故发火,甚至有的法官当庭抽烟、打瞌睡等,都是现实中曾出现过的不良现象。如果法官缺乏法官修养,不遵循法官行为规范,损害法官职业形象,那么法院文化建设最起码的基础就会丧失,法院文化也将无从谈起。当事人希望什么样的法官,“社会”希望什么样的法官,这也许是我们当前法院文化建设的起点,也是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形式,是包括法院群体在内的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一套包括法院建筑、法庭设施等作为表意符号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法院文化是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其关联载体,其核心内涵是“关于法院”的精神理念。在法治社会里,社会公众往往将法院视为实现公正的地方,冠以“公平正义化身”之美誉。的确,法院的庄严与神圣可以通过巍峨挺拔的办公大楼体现出来,但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审判大楼,而在于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法院文化要体现审判色彩,以法官为本,但实现法院文化的社会价值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法院文化本身除了内部的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法院文化的外部特色。法治社会的真正权威是公正的司法,实现公正不仅是社会公众对法院的美好期望,更应该成为法院文化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当前法院文化与社会的认可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文化特质,发挥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使法院精神对社会公众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文化所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第四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广东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广东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 要: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考察了广东大学生 就业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并从社会保 障、高校建设和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 基本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 大学生 就业
大学生就业是就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 到和谐校园的建设,更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党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 盾和问题之一。
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一直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吸 纳区域,省内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在珠三角地区愈演愈烈。广东 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统计数据表明,广东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由过去 的投资拉动为主,转向以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为新驱动力的集约 型发展轨道。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广东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 严峻。从2006年广东省就业情况来看,就业矛盾越来越尖锐,影响着我 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业矛盾包括:新增大学毕业人数与就业岗位供 给不足的矛盾、大学生就业预期与现实落差之间的矛盾、地区和行业就 业状况不均衡的矛盾。本文拟从广东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大学生 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以期能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对策及建 议,逐步达到大学生和谐就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一、广东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广东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较完善的地区,就业岗
位较多,大学生就业平台相对比较齐全。但即使如此,广东省内大学生 的就业仍存在愈来愈紧张的趋势。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就业基数增多与岗位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广东省劳动和社会 保障厅的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广东省内的高校毕业生已超过27万 人,比2006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再加上外省院校来广东就业 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2007年在 广东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超过了40万人。①许多毕业生未能在学校或 人才市场找到工作,只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机会。广东2007年前3 个月登记失业人员增加,说明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这种局面如果没 有根本扭转,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不容乐观。
2.大学生的预期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当前的主要情况是:大学生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一方面,大学生即将踏入 社会,对将来的期望较高,却逐渐意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例如,从 要求工作地点上看,根据广东省学联在广东高校中的调研显示,希望在 广州、深圳的占76.9%,而该地区企业的用人需求只占总需求的 38.3%。因此,很多大学生没法在广州、深圳找到合适的工作。此外,毕业生对工资薪水预期也随着现实的残酷不断降低。
另一方面,企业对毕业生素质表示不满意。首先是部分大学生的态度不务实,既希望得到丰厚的工作回报,却又不愿承受工作的困难和 劳累;其次,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专业素质下降。由于读书期间对自 己缺乏严格要求,有些同学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娱乐、恋爱、课外活 动等方面,导致工作能力不足而无法胜任某些岗位要求。此外,有些学 生的诚信度不够高,希望借企业作为跳板,工作一段时间就跳去更大的 企业中工作。
3.就业状况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大学生的对薪酬、地点、专业对口
率、发展空间预期等满意度较低,这些都是导致广东大学生就业中的不 稳定因素。2006年广东大学生就业率虽然达96.18%,但据统计,灵活
就业者和暂缓就业者占了就业率的62%,②已成为就业中的不稳定因素。许多毕业生就业质量
不高,满意度与原期望值相去甚远。部分毕业
生虽然已落实工作,却仍认为是“短期的”“、暂
时的”,不算真正的就业。这些毕业生实际上已
加入“未就业”行列,加大了“就业难”的队伍。
综上所述,广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由多
因素组成的。不管如何,我们都必须予以正视
和重视,既要看到“难”的暂时性和可克服性,不
要过分渲染;又要看到“难”的真实状况及其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 解决。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经过深入分析,笔者以为当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
下几方面:
1.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经济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空间的不同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建国以来的城乡二元化结构,造
成了诸多的社会不公,表现在大学生进入大学前高考的不平等、毕业后 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的不平等等。生活在不发达的地区,将面临收入
低、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的问题,相对发展空间较小。③常言道:“人往高 处走,水往地处流”,大学生就业趋向大中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是可以 理解的。因此,如何解决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的差异,引导大学生 就业走向基层就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难的根本途径。
2.教育成本的上升和经济结构调整,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
整,就业结构性矛盾也随之凸显。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收费制度,培 养一名大学生的成本很高,保守估计每年也有2万元左右,靠借债和贷 款来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很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与一般资本的 性质相同之处是通过投资支出期望将来能持续地获得收益,即能给受 教育者本人和家庭带来较高的回报。”④因此,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 的很多,结构性失业严重。
3.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够。很多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市场需求错位,造成冷门专业毕业生多,就业率却很低的局
面。高校为毕业生的就业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不够,我国《高
等教育法》第59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 指导和服务。”就业指导部门比较差的服务意识和较低的工作效率,使 学生的就业权受到损害。
4.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招聘时对性别、地区、语言、年龄、专业、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用人单位盲目 提高用人标准也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例如,女研究生面试时,一 般都被招聘单位问及结婚生子问题。据悉,女研究生求职的种种艰难 已受到社会关注。中国社科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车伟呼 吁,国家尽早针对性别和年龄歧视问题立法。⑤
三、实现大学生和谐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解决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
身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基于上述所分析的原因,现提 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1.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保证。由
于政府掌握了社会各种资源和信息,所以政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难的核心力量。其一,政府要在解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实行全民社会保 障、消除区域交流壁垒等制度层面下功夫,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各个区 域的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机会与控制失业率并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 就业乃至社会各层面的就业问题。⑥其二,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配套 的公共就业及人事代理等方面的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形式实现就 业。其三,进一步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的社 保补贴、税费减免以及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措施。
2.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
效方式。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和机制甚至组织机构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在加 快课程配置的同时,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 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
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需求。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和院校要建立健全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和困难,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充分发挥人才市场、招聘会的作用,是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渠道。我国各级政府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利用人才市场和招聘会 两块阵地,积极为大专院校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提供对接 服务。要定期为大学毕业生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组织行业专场招聘活动, 为供求双方搭建对接平台。要建立公用的高层次人才、实用人才、高技 能人才信息库,加大人才网的建设力度,实现信息在大学毕业生、企事业 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共享,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配套、高效的公共就业 服务。
4.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工欲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学生要在学习好自身专业的同时,更要广泛涉 猎相关知识,把知识的学习与自己的工作理想结合起来,并为之努力奋 斗,达到精通本专业、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目的。同时,大学生要努力培
养自主创业意识,在大学阶段树立创业理想,参加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 验。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就业过程中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5.转变大学生思想、积极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
业难的理性回归。从趋势来看,大型外资企业、国有垄断企业、国家事业 单位以及公务员的人才需求变化不大,但是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却越来越 旺盛。⑦中小民营企业是招聘单位的主力,平均有85%以上的单位和超
过90%职位由中小企业提供。显然,大学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是这种就业形势的客观要求。对于大学生去基层也是有政策支持的,我国
在2005年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中办发(2005)18号],大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 就业。
四、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广东大学生就
业难的现象只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缩影。为此,一方面,我们需 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把深化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 构和扩大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大学生能力与素质 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只有从内因和外 因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彻底解决好。
注释:
①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2007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
供求状况分析,2007.7.31
②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06年省内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
业率,2006.9.25
③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④周济.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R],2005.12.8
⑤张车伟.当前就业新趋势与对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 2006
(9)
⑥崔宏.提升就业率是政府的责任.人民论坛,2007(3)
⑦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 研究,2005(6)
第五篇:论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论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作者:王耀辉
【摘要】本文从和谐社会的高度,在阐述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与创建的主要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稳定、文明和谐、安定有序、融洽祥和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奋斗目标。提出了明确一个指导思想,突出两个服务,抓住三大环节,建立四大机制,达到五项标准的工作设想。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大学 以人为本 安全保卫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这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大学,理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打造平安校园,构建和谐大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稳定的社会局面,构建和谐大学需要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高校安全稳定在构建和谐大学,打造平安校园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和思考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是一项崭新的课题。
一、和谐社会、和谐大学的含义及特征
1、和谐社会的含义及特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和谐”一词指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两种以上不同要素的协调、结合、融合与发展。它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和谐社会。
2005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大特征既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静态描述,又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动态指导。这六大特征中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诚信友爱和充满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客观外在表现。
2、和谐大学的特征及构建路径。构建和谐大学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文化和技术的重要集散地,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构建和谐大学是建设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实现高等学校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大学”的含义是指大学系统中的内外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状态。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和谐大学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和谐大学应是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的大学;第二,和谐大学应是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大学;第三,和谐大学应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大学;第四,和谐大学应是人际和谐,团结奋进的大学;第五,和谐大学应是安定有序、环境优雅的大学。
如何构建和谐大学既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从学校全局的角度来看,要构建和谐大学,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发展求和谐。加
快学校事业发展是构建和谐大学的主题,必须一切着眼于发展,坚持用发展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发展的成果振奋人心;二是以改革促和谐。改革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动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学校发展才有不竭动力;三是以公平谋和谐。公平是和谐的前提,构建和谐大学要以公开、公平、公正、公信为基本特点,也是诚信友爱的前提和基础;四是以稳定保和谐。“稳定压倒一切”,安全稳定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是构建和谐大学的保障;五是以人为本创造和谐。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关键,大学的主题是师生,大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安定有序、安全稳定的校园设想
“和谐”是指以人为核心的多种要素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理论前提。“和谐社会”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人的本质联系的总和,是人的总体性和社会总体性的统一。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因此,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构建安定有序、安全稳定的校园创建工作体系。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
1、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安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进步的重要前提,是保障社会文明进步、经济、科技发展的首要条件。“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打造平安校园,构建一个安定有序、秩序井然、融洽祥和、职工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举措。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始终牢记,没有稳定的社会局面,就什么事也干不成。”高校没有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大学就无从谈起,学校事业就难以健康发展。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大学这一战略任务,按照构建和谐大学的总体要求,抓住打造平安校园这个关键,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不断提高安全稳定工作有效性。
2、突出两个服务。维护学校稳定,保障校园安全,其最终目的是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平安校园,始终牢记两个服务,把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利益放在首位,大力营造全力以赴抓教学,一心一意搞建设,同舟共济干事业,群策群力图发展的良好氛围。只有不断提升安全稳定工作的有效性,才能赢得广大师生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一切群策群力创建和谐校园。
3、抓住三大环节。
(1)科学预案创平安。高校是一个政治敏锐、人口密集、高科技人才集中的特殊社会群体。常常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重要目标。一旦发生恶性事件,社会影响巨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必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提升安全保卫工作的主动性。
(2)队伍建设保平安。坚持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没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也不能形成战斗力。要不断提高保卫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加强技术装备,提高保卫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处警能力。
(3)科技保障建平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打造平安校园也应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平安。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安全保卫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建立集监控、报警、消防、调度为一体的监控报警系统。以监控中心为核心,连结分布在校园各处的监控、报警、求助设备,构成一张庞大严密的安全防范网络。技防可以大大提升安全防范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效益。
4、建立四大机制。
(1)安全预防机制。有防则安,疏于防范,安全事故则生,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实践表明,排查安全隐患是落实预防为主的有效途径。学期始末,集体重大活动,公共聚集人员密集场所及学生公寓、食堂、重点实验室、消防设施和重点部位等,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学校安全。
(2)安全管理整治机制。安全管理与整治是打造平安校园的重要手段。对校内治安安全与公共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综合整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安全隐患要登记建档,限期整改,建立安全整改责任制。
(3)安全监督指导机制。严格的监督指导机制是打造平安校园的重要环节。建立多种形式的安全监督机制:如经常开展校内安全检查,建立安全事故通报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等。对职能部门、院系、直属附属单位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安全保卫主管部门的督促指导作用。
(4)安全教育及激励机制。安全教育强平安。开设法制安全教育课、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及竞赛、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演练等。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在师生中进行安全教育。此外,对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措施落实、未发生安全突发性事件,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安全工作不力,疏于防范以至突发安全事件影响较大的单位,实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
5、达到五项工作目标。
(1)营造四大环境:即稳定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和安定有序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2)确保四个低水平:即治安案件发生率在全省高校中处于低水平,刑事案件发生率在全省高校中处于低水平,火灾、交通事故在全省高校中处于低水平,重大群体性事件在全省高校中处于低水平。
(3)力争四个不发生:即不发生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件,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食物中毒和交通事故,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法轮功邪教组织非法聚集事件。
(4)做到四个保障:即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教学科研秩序稳定,保障学校安全稳定大局,保障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5)达到五个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即法制安全教育普及率位居全省高校首列,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位居全省高校首列,预防违法犯罪工作位居全省高校首列,学校安全稳定局面位居全省高校首列,师生校园安全满意率位居全省高校首列。实现“秩序好、发案少、学校安全、师生满意”的工作目标。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是一项新的重要研究课题。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和探讨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是时代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平安校园,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定有序、文明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在构建和谐大学中的神圣使命。由此看来,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任重而道远!
(注:此文获2006湖北省高校保卫研究论文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J]党建,2005,(3-4)
[2] 杨连专:《浅论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J]法制与经济,2006,(3)
[3] 刘川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6,(9)
[4] 范明:《关于构建和谐大学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5,(11)
[5] 林世选:《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J]高校理论战线,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