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探索
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探索
田永清
摘要:高校担负着知识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本文根据我院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和加强“班级指导员”和“宿舍联络员”制度的重要性,并对“两员”的工作素质提出具体的要求,以期对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一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途径
一、构建和谐社会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契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不仅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且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决定着高校工作的成败得失,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文化是体现大学精神和教育理念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中,高校文化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熏陶,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积极的人生态度、优良的道德品质,并逐步培养在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时所需要的严谨的学风、探索的精神、创新的勇气,是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高校还是智力密集、人才荟萃之地,应当领社会风气之先,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和辐射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应当大力建设和自觉弘扬和谐文化,为全社会做出表率。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科研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而创造,由全体校园人共享,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性的以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
高校德育工作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德育工作把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转化成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道德品德,并作用于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自社会存在,反过来又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它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道德观念,培养具有当代社会思想品德的人才,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我们要充分发挥德育的社会功能。
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性必须把握一些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各种思想观念都会进入大学校园。同时,敌对势力也在试图利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各种方式宣扬、渗透其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以此来影响青年学生。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确保高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文化是人的精神创造,不能采取强制统一的简单做法,而应尊重创造主体的多样性选择,鼓励他们在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营造产生新思想、新观念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一批具有创新理念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职责和任务。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师生为本,立足于广大师生员工特别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运用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为了积极探索提高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就需要先对德育工作中既是主体又是教育对象的高校大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当代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在人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9页)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诞生于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生活较安定而从容。在中国日益开放,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织的社会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眼界更加开阔。在面临众多机遇的同时,也经历着更多的诱惑。他们总体具有乐观、进取、勤奋、竞争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政治观念上,呈认同、乐观、上进态势;在社会热点问题上,关注多、忧患多、思考多;在成才意识上,求知、求新、求整体素质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既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关注社会整体的进步。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中也夹杂着不少负面的、消极的成分,如集体观念淡薄,责任感丧失,甚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大学同学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严酷现实,往往会给他们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和心理失衡,轻则造成学习障碍,重则对社会产生误解。既传统又前卫的“矛盾综合体”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思想行为特征的写照。
具体来说,有如下表现:
1、个人本位价值取向明显,但又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不少学生在对具体事件的判断和实际行为中,常以个人得失作为依据,并体现出明显的自利化倾向。在维护公共秩序的同时,表现出“个人自由不应干涉”的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国家或集体事件时,仍然保有中华民族重视国家利益,集体主义意识强的优秀传统。在观念上绝大多数学生认同“集体利益至上” 或“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认为有必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理想信念受实用主义影响,但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当代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追求明显弱化,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已经渗入日常生活。如为了个人的顺利发展已成为多数学生入党的现实动机,而不是基于对党的热爱。但这也并不排斥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如在汶川地震和奥运圣火传递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事件中,表现出的令人吃惊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与民族未来前途及命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以往的片面认识。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整体来说还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
3、具备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主意识凸显。当代大学生,由于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特别是生活在城镇中的大学生从小即得到家长和亲友高度的关注,所以使这一代人缺乏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然而,离开了父母的关注,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如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数学生表示学校应该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大部分同学最认同的是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还有少数同学认同“以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典型教育”和“形势政策讲座”。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认同学校应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对于说教式、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抱有明显的反感和不接受的态度,他们更希望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和自主探索而受到教育。
4、个人发展目标明确,成就动机较强,既有近期打算也有远期规划。
当代大学生多数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目标;虽然不像父母期望的那么宏伟,但很实际。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入校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有的学生对于大学毕业已有了初步的打算。有的学生觉得生活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努力竞争”或“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见,大多数学生对未来既有实际的目标,也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信心,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并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付出相应的努力。
5、具有理性处理人际冲突的愿望,以及应对挫折的积极态度。曾经对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有人定义为,“冲动”、“叛逆”、“另类”„„提起“90后”,许多人习惯于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但事实上,大部分学生能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以较为理性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和法治的观念得到弘扬,当代大学生逐渐以理性、成熟的方式面对问题,并且具有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挫折和失败的良好愿望。
三、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探索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为了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新疆教育学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院原有思政工作队伍的基础上,建立了“班级指导员”和“宿舍联络员”(以下简称“两员”)制度,协助教学单位和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班级指导员”深入学生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通过与学生谈话,参加学生活动的形式,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宿舍联络员”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在吃住等生活管理情况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和学院相关部门联系,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通过课余活动,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能更好地针对实际做出引导。配合学院在民族团结、综合治理、消防安全等方面做具体工作。
笔者认为“两员”制度的实施,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要做好“两员”工作必须注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认清一个工作目的:实施“两员”工作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是要搞清两个分工:即班主任和“两员”的分工。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班级的日常管理和事务性工作;而“两员”则要将工作侧重点放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包括热点难点问题、心理问题,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要发挥好三个积极性:首先是发挥好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要主动把“两员”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而非“领导干部”。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寻求“两员”的帮助。只有学生提出需求才谈得上解决问题。其次是要发挥好班主任的积极性,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主动与“两员”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是要发挥好“两员”自身的积极性,“两员”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和亲人对待,以“大爱之心”主动关心、帮助学生。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信息接收快,知识面宽,凡事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对“两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要求。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做支撑,是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的。
首先要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两员”作为学生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准,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应当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熟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实际问题。
二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必须热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抱负和责任感,对工作极端负责,不怕辛劳,对业务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具有开拓进取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勇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且在奋斗的过程中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怕失败的气概。
其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工作要“去旧有时,变化有序”,针对教育对象的变化调整思维方式与教育方式,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两员”还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第一,基于宽容与理解的健康心态。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育人。教育的内容必须为教育者所接受,才会对其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也即所谓“入人、化人”。接受的前提即是宽容与理解的健康心态。学生对传统德育方式的反感很大程度上源于过去德育工作“板起面孔说教”和“以我为尊”的僵化模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现实情境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必然出现许多与传统格格不入的地方。这些“格格不入”需要德育工作者以更加宽容与理性的态度去对待,而不是视若洪水猛兽,严加防范。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当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偏失,并寻找其深层次的根源应成为对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素质的又一要求。
第二,基于平等对话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当代大学生崇尚成功,但不迷信权威。在大学课堂上虽然教师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依然占主流,但是,真正受学生欢迎或学生们热切期盼的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他们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之一是能够倾听,乐于又善于与他们交流,熟悉他们的“话语体系”。当然在倾听后稍加引导也是必要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说理说的好,说的恰当,那是会有效力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3页)。因此,基于平等对话的交流与沟通是德育工作者工作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基于长期积累的专业知识。长期以来,由于对德育工作的定位的偏差,学校中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在学术水准上与专业教师存在较大差距。曾几何时,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几乎成了学生的“高级保姆”,其工作繁重琐屑,缺乏专业水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专业教育中必须考虑并努力体现的一部分,也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因此,没有专业准备的德育工作者不可能做好德育工作。
第四,基于丰富实践经历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背景下,德育工作在立足本土的同时,也需要放眼世界。世界眼光或国际思维是培养新一代建设者的时代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德育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或者根本否定德育工作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及培养“世界公民”的维度,固守或片面强调德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大环境和大背景。德育工作要对本身已经有过或多或少、各种各样国际交往经历的当代大学生产生作用,德育工作者的国际交往经历和交往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大学学科建设凸显提升国际性议题的今天,大学德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交往能力,丰富自身的国际交流经历,形成对人类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这种经验对深化并丰富德育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意义非常。当代大学生成为校园学生群体的主体,并不意味着德育工作的“不可为”,恰恰成为创新德育工作的新契机。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的现实情境之下,在凸显人才培养质量的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的背景之下,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德育工作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对于面向未来社会的大学而言,更要像对待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学术大师那样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设计中体现德育与专业教育、道与术的和谐统一。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2006年10月。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
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二篇:法律视角下的德育工作的途径
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谈德育工作的开展
侯召伦
(青岛滨海学院文理基础学院,山东 青岛266555)
摘要: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综合因素影响,导致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加之自我价值观的变化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则成为个体犯罪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研究,全面分析并进行有效预防,加强德育教育,不断探讨德育工作的心途径,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德育工作;犯罪预防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建设的历史使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因此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关注和重点保护的对象。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的现象却日益突出,而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不得不成为人们深切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主要特征
(一)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我们一般倾向于这种观点,家庭不和、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出身的大学生犯罪的概率较大。2005年2月,致公党对北京市某法院审理的100个大学生犯罪案例的调研结果进行了公布,贫困大学生犯罪率较高,从在校大学生犯罪统计结果看,家庭贫困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现在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违法犯罪的大学生中,和睦的家庭、富裕的家庭均可能出现大学生犯罪的情形,干部子女,尤其是领导干部子女违法犯罪的情况,尤为突出。某省曾对查获的犯罪分子进行过调查,干部子女约占全省刑事犯罪分子总数的7%,其中多数是领导干部子女。[1]
(二)犯罪形式相对单一化。犯罪类型以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为主。2004年年12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武彬根据平日办理案件的情况,发表了《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其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类型,如“非法组织卖血”和“非法传销”等。恶性杀人罪增多,高智能犯罪率升高。
[2]
(三)“享乐型”犯罪有增加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的动机,虽然仍以满足物质和金钱的欲望为主,但是为了寻求感官刺激或者游戏取乐而犯罪的倾向大大增加。与成年人犯罪不同,大学生犯罪很少出于谋生的考虑,而大多是贪图享乐,即属于享乐型、高消费型的犯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批高级豪华的宾馆、酒楼、洗浴中心、娱乐场所纷纷涌现,商店里丰富的商品无一不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大学生的经济状况通常不佳,为了满足其消费欲望,往往采取偷窃、抢劫财物等手段,达到获取财物的目的,并随即挥霍一空。
二、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犯罪属于犯罪的基本范畴之一,具有一般犯罪所共有的原因。在犯罪原因问题方面,历来法学家和学者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大量的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很值得我们的研究和借鉴,较有典型意义的是犯罪人类学派和犯罪社会学派的理论。
犯罪人类学派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隔代遗传原因”,代表人是19世纪意大利实证法学家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是龙勃罗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犯罪学理论,他认为犯罪人是出生在文明时代的野蛮人,他们的生物特征决定了他们从出生起,便具有一种犯罪的可能性,龙勃罗梭通过对383名罪犯的头盖骨的定型研究及对5707名罪犯的骨骼和精神状态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正是由于隔代遗传,即“返祖”或“退化”的现象,使得个体成为原始野蛮人所具有的这些特质的载体。1
于是他强调,遗传影响个体的素质,遗传是导致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根源。
把犯罪原因归结为个体因素,该理论在实证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说影响了几个世纪,但我们这样说,如果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人的遗传特征的话,那么就可以按照龙勃罗梭的理论“按图索骥”,把有“天生犯罪人”特征的人直接管制起来不就一劳永逸了吗,所以,该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犯罪社会学家提出的社会发生论则刚好相反,他们强调,个体产生犯罪的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体特质,而更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决定作用。19世纪意大利社会犯罪学家菲利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不是人的自由意志命令的产物,而完全由于行为人处于某种特定的人格状态。他认为环境、气候、社会因素是影响人们犯罪的主要因素,强调个体产生犯罪的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体特质,而更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决定作用。20世纪后,于是形成了环境影响论[4]。环境影响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主要因素的影响,把大学生犯罪主要因素归结为外在因素的作用方面。
1.社会影响论认为,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拜金主义,盲目追求高消费,对物质的需求欲望不断膨胀,党内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上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对大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诱发犯罪的动机和行为。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介不断冲击传统的文化载体,国外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行为方式等也随着网络打破了国家、地域之间的固有障碍,来到我们每个人面前。
2.家庭环境影响论认为,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家庭结构上的缺陷即家庭不全。它的表现是一些大学生有父无母,有母无父或继父继母,这样的家庭一旦失控,便会使大学生的成长缺乏相应的支持,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家庭人际关系上的缺陷即家庭不和。再次,家庭教育上的缺陷。一种表现是溺爱放任。有些条件优越的家庭,常常信奉“树大自然直”的错误观念,对子女爱而不教、娇而不管,对孩子唯命是从、百依百顺,促成他们追求享受、贪得无厌、好逸恶劳、骄横任性、自私放荡。
3.学校教育影响论认为,学校是大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中的某些偏差,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对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高校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品德、情操、心理、意志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差;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工作滞后,怠于对各种心理异常加以正确引导;忽视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法律教学达不到实际的教学目的。学生管理环节上的偏差。有些校规校纪形同虚设,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管理和正确引导的意识和素质,使许多本应及时发现的问题未能发现。
试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相当独立和封闭,可以说大学是由学校到社会过度的纽带和桥梁,不是真正意义的社会生活,有本身特有的规律,本质上还是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旨的,不同于以劳动创造财富为特征的社会生活,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作用要相当小的多,尽管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如果把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定位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上,则有些过于勉强,不能正确反映大学生犯罪的真正原因,不能对症下药;其次,大学生是成年人,已经脱离家庭的监护自我发展,甚至说除了经济上以依赖家庭资助外,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家庭的影响应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决不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因素;再次,学校教育是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无容置疑的,但是,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小学生和中学生的特点,有着成年人的思维,有较为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他们勇于质疑和开拓创新,而大学又是一个学术开放,讲求民主的平台,因此,不能把大学生的犯罪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大学教育的失败上,让学校承担主要的责任。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论只反映了犯罪原因的一些共性的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犯罪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在正确认识环境对大学生犯罪影响作用的同时,应侧重从个体方面来分析其犯罪的原因。环境仅是外因,是条件,是次要的方面,而个体因素的主观方面是内因,而把犯罪的主要原因看作是环境因素的话,那么是先改造环境还是先改造人呢,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怎样对待人的教育,照此理论,把所有精力都用来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就足够了,不需要进行思想教育了,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个体的主观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二)研究导致大学生犯罪的特性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过高的需求结构与实际状况冲突的矛盾。
学生由中学到大学,实现了人生发展中质的跨越,在经历了短暂的新鲜和好奇以后,较为简单的学习生活使之在思想上发生微妙的变化,那些缺乏目标,上进心差的同学,整天无所事事,以为考上大学可以松口气了,与此相反,却有着有强烈的物质占有欲、挥霍享受欲和畸变的性欲,当这种需求与自己的家庭状况及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以正当的手段无法解决,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畸高的欲望时,就会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极易引发各种犯罪,主要以盗窃、诈骗等类型的犯罪。也不乏爱慕虚荣者,往往成绩比人家好,吃的穿的却比别人差,许多公共场合显得很没面子,于是通过其他非法或犯罪的手段取得非法利益,以弥补物质生活的差距,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2.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价值观是影响甚至支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我价值出现了变化。在肯定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我们也不能否认为数不少的人的思想出现了消极、颓废的倾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状况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不少人注重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当看到社会中大学生比例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失业现象的频繁,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有过去大学生拥有的那种认为自己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者的想法,他们的自我预期下降,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往往表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 ,这会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同时,市场经济影响下,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甚至把物质收入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成功的唯一标志,这就诱发了众多大学生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人不择手段的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经济利益,连最基本的道德也放弃了,例如:目前社会比较敏感而又众多的女大学生卖淫、大学生傍大款等现象,进而发展为组织卖淫、组织淫秽表演等违法犯罪现象。
3.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脆弱性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其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并伴随相当程度的脆弱性。他们心理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加上大学生人生体验浅,而社会又极其复杂,很容易走上歧途,诱发犯罪。往往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而引发犯罪行为。比如报复心理,自己手机或值钱东西被盗后,产生偷一部补偿自己的想法,受害者转为新的侵害者。2008年,南京市800多名大学发生违法“传销”违法事件,又一次引起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与重视。之前的“马加爵案件””、“周一超刺杀公务员”等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出现,是很典型的表现。
三、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理性认识及预防。
针对大学生犯罪的问题,预防是减少犯罪的最有利的办法,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司法机关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任务。但最重要的应是大学生本人要自觉加强修养,树立和养成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切实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形成正确的认生观和价值观,防微杜渐,自觉远离犯罪。如何预防当代大学生犯罪,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的一定的成果。现就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一种价值观的是否科学,归根到底要看它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主体利益相一致。在国内外复杂的价值观冲突面前,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特别分清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和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担负着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的责任。高等学校本身在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的过程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的问题是,在实际工作和教育中,德育目标的理想化。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会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因此,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各种道德要求,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空、过高,德育内容的大而不当,宽而无边,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应改革现有的德育模式,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丰富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为预防犯罪打下基础。其次,强化学校的人文教育气息。人文教育的基本作用是通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塑造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造就健全的人格。人文课程的设置切忌流于形式,应结合各校实际情况,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及发展。把深受学生欢迎的美学艺术、公共关系学、心理健康等课程予以强化,让学生开阔视野,利于学生自尊、自强、自信意识的培养,学会与人相处,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多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诚然,在大学生犯罪的群体中,不乏知法犯法者,甚至能够规避法律进行犯罪行为,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将法律规范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校门着手,结合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校园内的案例讲危害,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尤其是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缺乏法律意识的现象,我们强调要强化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法律情感和法律信念。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时,不应片面地灌输知识,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将法律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价值准则和人格的核心。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抵御犯罪的心理承受力。当前,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偶然犯罪,激情犯罪数量增多,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防线经不住微小的外部刺激,有时仅为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为争一个座位而大打出手,以至发生本该避免的恶性案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预防犯罪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学校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根本上有效预防犯罪的发生。
(四)加强自我修养,消除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与行为方式,养成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要求的行为模式,这是最大可能减少犯罪的根本所在。道德行为是在良好道德品质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要注重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学校教育,社会影响,最终须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并在自觉不自觉中强化这种思维,使之升华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达到行为后果最优化的目的。外部因素必须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才能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应当积极地、主动地、有分析的接受和吸收外在的教育及熏陶,尤其是学会“慎独”,即在没有外力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增强预防犯罪的能力。
作者简介:侯召伦(1965—),男,籍贯(山东泰安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电话)86728748-8234(电子信箱)qdhouqq.com。
[1]、张学亮,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及预防[N],中国石油大学报,2002-09-16
[2]、金冰、邢强,浅谈大学生犯罪的原因[N],法制晚报,2005-04-15
[3]、加罗法洛,犯罪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张学亮,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及预防[N],中国石油大学报,2002-09-16
[5]、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6/17/content_1532168.htm
第三篇:论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论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作者:王耀辉
【摘要】本文从和谐社会的高度,在阐述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与创建的主要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稳定、文明和谐、安定有序、融洽祥和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奋斗目标。提出了明确一个指导思想,突出两个服务,抓住三大环节,建立四大机制,达到五项标准的工作设想。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大学 以人为本 安全保卫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这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大学,理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打造平安校园,构建和谐大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稳定的社会局面,构建和谐大学需要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高校安全稳定在构建和谐大学,打造平安校园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和思考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是一项崭新的课题。
一、和谐社会、和谐大学的含义及特征
1、和谐社会的含义及特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和谐”一词指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两种以上不同要素的协调、结合、融合与发展。它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和谐社会。
2005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大特征既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静态描述,又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动态指导。这六大特征中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诚信友爱和充满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客观外在表现。
2、和谐大学的特征及构建路径。构建和谐大学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文化和技术的重要集散地,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构建和谐大学是建设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实现高等学校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大学”的含义是指大学系统中的内外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状态。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和谐大学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和谐大学应是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的大学;第二,和谐大学应是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大学;第三,和谐大学应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大学;第四,和谐大学应是人际和谐,团结奋进的大学;第五,和谐大学应是安定有序、环境优雅的大学。
如何构建和谐大学既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从学校全局的角度来看,要构建和谐大学,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发展求和谐。加
快学校事业发展是构建和谐大学的主题,必须一切着眼于发展,坚持用发展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发展的成果振奋人心;二是以改革促和谐。改革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动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学校发展才有不竭动力;三是以公平谋和谐。公平是和谐的前提,构建和谐大学要以公开、公平、公正、公信为基本特点,也是诚信友爱的前提和基础;四是以稳定保和谐。“稳定压倒一切”,安全稳定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是构建和谐大学的保障;五是以人为本创造和谐。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关键,大学的主题是师生,大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安定有序、安全稳定的校园设想
“和谐”是指以人为核心的多种要素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理论前提。“和谐社会”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人的本质联系的总和,是人的总体性和社会总体性的统一。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因此,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构建安定有序、安全稳定的校园创建工作体系。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
1、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安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进步的重要前提,是保障社会文明进步、经济、科技发展的首要条件。“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打造平安校园,构建一个安定有序、秩序井然、融洽祥和、职工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举措。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始终牢记,没有稳定的社会局面,就什么事也干不成。”高校没有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大学就无从谈起,学校事业就难以健康发展。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大学这一战略任务,按照构建和谐大学的总体要求,抓住打造平安校园这个关键,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不断提高安全稳定工作有效性。
2、突出两个服务。维护学校稳定,保障校园安全,其最终目的是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平安校园,始终牢记两个服务,把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利益放在首位,大力营造全力以赴抓教学,一心一意搞建设,同舟共济干事业,群策群力图发展的良好氛围。只有不断提升安全稳定工作的有效性,才能赢得广大师生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一切群策群力创建和谐校园。
3、抓住三大环节。
(1)科学预案创平安。高校是一个政治敏锐、人口密集、高科技人才集中的特殊社会群体。常常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重要目标。一旦发生恶性事件,社会影响巨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必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提升安全保卫工作的主动性。
(2)队伍建设保平安。坚持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没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也不能形成战斗力。要不断提高保卫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加强技术装备,提高保卫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处警能力。
(3)科技保障建平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打造平安校园也应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平安。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安全保卫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建立集监控、报警、消防、调度为一体的监控报警系统。以监控中心为核心,连结分布在校园各处的监控、报警、求助设备,构成一张庞大严密的安全防范网络。技防可以大大提升安全防范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效益。
4、建立四大机制。
(1)安全预防机制。有防则安,疏于防范,安全事故则生,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实践表明,排查安全隐患是落实预防为主的有效途径。学期始末,集体重大活动,公共聚集人员密集场所及学生公寓、食堂、重点实验室、消防设施和重点部位等,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学校安全。
(2)安全管理整治机制。安全管理与整治是打造平安校园的重要手段。对校内治安安全与公共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综合整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安全隐患要登记建档,限期整改,建立安全整改责任制。
(3)安全监督指导机制。严格的监督指导机制是打造平安校园的重要环节。建立多种形式的安全监督机制:如经常开展校内安全检查,建立安全事故通报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等。对职能部门、院系、直属附属单位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安全保卫主管部门的督促指导作用。
(4)安全教育及激励机制。安全教育强平安。开设法制安全教育课、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及竞赛、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演练等。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在师生中进行安全教育。此外,对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措施落实、未发生安全突发性事件,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安全工作不力,疏于防范以至突发安全事件影响较大的单位,实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
5、达到五项工作目标。
(1)营造四大环境:即稳定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和安定有序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2)确保四个低水平:即治安案件发生率在全省高校中处于低水平,刑事案件发生率在全省高校中处于低水平,火灾、交通事故在全省高校中处于低水平,重大群体性事件在全省高校中处于低水平。
(3)力争四个不发生:即不发生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件,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食物中毒和交通事故,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法轮功邪教组织非法聚集事件。
(4)做到四个保障:即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教学科研秩序稳定,保障学校安全稳定大局,保障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5)达到五个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即法制安全教育普及率位居全省高校首列,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位居全省高校首列,预防违法犯罪工作位居全省高校首列,学校安全稳定局面位居全省高校首列,师生校园安全满意率位居全省高校首列。实现“秩序好、发案少、学校安全、师生满意”的工作目标。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是一项新的重要研究课题。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和探讨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是时代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平安校园,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定有序、文明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在构建和谐大学中的神圣使命。由此看来,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任重而道远!
(注:此文获2006湖北省高校保卫研究论文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J]党建,2005,(3-4)
[2] 杨连专:《浅论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J]法制与经济,2006,(3)
[3] 刘川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6,(9)
[4] 范明:《关于构建和谐大学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5,(11)
[5] 林世选:《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第四篇:02 财务管理视角下的高校企业化探索
财务管理视角下的高校企业化探索
烟台职业学院 梁 红 张凤英
【摘 要】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视角研究高校企业化的可行性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高校企业化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财务管理视角; 高校企业化; 和谐社会
一、对“高校企业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认为,高校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事业单位,高校运行既包括了非经济活动,也蕴含了许多经济活动,高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企业化就是在高校内部管理方面借鉴企业运作模式,运用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对高校中的有关经济活动以及人事、财务等基础管理实施企业化。但是高校的经费来源还是以财政支持为主,高校的办学理念还是以社会效益为重。另一种理解认为,高校企业化就是向西方国家学习,随着国家对大学公共财政资助的削减,国家在大学中的角色弱化,市场运作机制在大学中逐步确立,大学的各种知识活动和教育研究逐步商品化,反映到大学组织特性上,则是大学日益带有企业的特征,像企业一样,以盈利为目的,在竞争中求生存,回应市场调整自身“产品”的质量,打造自身形象,实行企业化管理,计较成本效益,追求卓越等。
由于以上两种对高校企业化的不同理解,在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上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前者强调的是高校内部管理的企业化,也称为高校企业化管理;后者强调的是高校的全面企业化制度,也称为高校企业化制度。如果说高校企业化管理只是一种手段的话,那么高校企业化制度则是一种目的,即将高校演变成企业的目的。高校企业化管理是对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上贯彻企业化理念,目的是加强高校内部管理,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不变;企业化制度则是在对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造,要改变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使之变成企业单位。所以,在研究高校企业化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所谈的高校企业化是指的哪一种高校企业化。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研究问题的本质。笔者以为,对于高校内部的企业化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界的共识。大家都认为,高校内部应该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样可以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金,少花钱,多办事,从而提高高校办学的社会效益。但是,对于高校是否要像企业一样以盈利为目的,全面实行企业化制度,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以追求低成本高效益作为最高准则,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等等,还没有得到业界人士的共识,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所以,笔者就这个有争议的问题(以下简称高校企业化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明辨是非、擦亮眼睛、看清道路,这是在经济危机的今天稳妥地处理好高校发展生存的大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不折腾”和求发展同时并存的大局,关系到在经济危机中全民族共渡难关的大局。
二、对我国“高校企业化制度”可行性研究
(一)从产权制度上对“高校企业化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企业按照产权制度,一般划分为三类:个人业主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个人业主制结构最简单,其特点是由业主个人出资,个人直接经营,个人的全部资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企业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个人集资兴办,共同经营的企业。从法律的角度看,合伙企业也属于自然人企业。这两类企业都会由于资金规模受到限制和业主个人经营素质太低而影响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我国目前的民营高校就属于这种类型。
公司制企业是指依照公司法登记设立,以其全部法人资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种
企业组织形式。与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同,公司制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公司制的核心内容是公司法人制度,即公司有自己独立的财产,可以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同时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作为现代企业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具有以下特征:1.公司是独立的法律主体;2.股东对公司债务只负担有限责任;3.公司股份可以自由转让;4.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公司制企业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对企业组织的要求,克服了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法律地位脆弱、融资渠道狭窄、资本规模小和投资风险大的缺陷,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取向。如果高校实行企业化制度必然是要实行公司制。所以高校企业化制度应该是指这种公司制企业制度。这样一来,高校可以成为独立的法律主体;高校的规模可以迅速扩张;高校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高校的产权关系更加明朗;高校可以和公司一样实现并关注盈利;高校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国家作为高校的股东可以只承担有限责任。所以,我们将其高校企业化制度称为公司制度下的高校企业化,这种形式在我国已经有了,但是还不是普遍现象,许多经验还在摸索中。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还是从计划经济继承而来的事业单位制度的高校。国家要减轻财政负担,要促进高校的高速发展,要在高校投资方面对国际资本开放国内高校市场,是可以在高校企业化制度方面做文章的。那么高校就可以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了,国家只是一个普通的股东而已,国家没有必要为高校的一切投资买单;企业、个人都可以通过购买高校的股票成为所有者;高校的管理模式完全是公司制的。总之,适应公司的一切法律制度都同样适合于高等学校。
由此可见,在理论上讲,从产权制度上而言,高校企业化制度基本上是可行的。但是,在目前经济危机的时刻,如果对高校企业化实行一刀切,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由于产权的分化,同时国家要减少财政负担,高校的产权不再全部属于国家,而是属于广大投资者。随着国际资本的渗透,可能国际资本超过 50%的时候就属于国际资本了。那么,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权利也就属于国际资本了,根据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那时候一些政治课程和思想意识领域的课程还能否进入大学课堂就应该由出资人说了算了。这就是所谓的“政治风险”吧。高校除了为企业培养人才以外,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研究人才,肩负着国家的法律、哲学研究等任务,这些领域毕竟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而企业是属于经济基础的。非要一刀切地把高校企业化制度推行下去,是否应该权衡利弊以后再做决定呢?因此,笔者以为:可以选择少数条件比较成熟的应用型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试点,进行企业化制度改革,取得经验以后,可以在大多数或者所有应用型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进行推广。不必操之过急。
(二)从财务管理目标上对“高校企业化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由企业的总目标决定的。企业的总目标是生存、盈利和发展。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在权衡企业利益相关的约束下实现所有者或股东权益最大化。根据这一目标的基本思想就是保证高校像企业一样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在高校价值增值中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根据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高校需要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性,将风险限制在高校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高校应该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创造高校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高校要加强企业代理人(即是校长)的监督控制,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以便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不断加强与高校债权人的关系,请债权人参加高校重大决策讨论,培育可靠的资金供应者。还要关心本高校一般教师职工的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合理恰当的福利待遇,培养教职工长期努力地为高校工作。要关心学生及其家长的经济利益,以便保证高校有稳定的生源;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关注高校形象,遵守承诺、讲究信誉,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合法纳税等。首先,高校的经营者如果把股票价值最大化作为奋斗目标,就可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资本增值比较快的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等方面,从此放松对教育改革的投入。因为教育改革投入
是见效慢、收益低的投资,对其投资不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其次,高校的科研项目投资和教学仪器设备的投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上短期投资的收益大见效快,所以,很有可能经营者(即高校的决策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本应该用于科研项目和教学仪器设备上的投资用在对资本市场的短期投资运作方面,这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第三,处于资金收益的考虑,若无国家财政和社会福利基金会等的投入,高校决策者会认为对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和困难补助金是不合算的,因此,很可能取消或降低这些方面的投入。这样将会使许多贫困学生断送了继续求学的机会,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提高我国全民素质。
(三)从主营业务利润的角度对“高校企业化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根据调查了解,我国高校的主营业务——教学和科研大多数是没有利润的,如果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投入或少投入资金,让高校自给自足,那高校只有不务正业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可能会不再追求科研和教学质量,反而将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国内许多民办高校教育质量低下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高校不能成为只追求盈利的完全企业组织,即不可能实行企业化制度。这种情况不仅是国内高校,就是在国际上也是如此。一个高校不仅仅是靠收学费来支持其庞大开支的,主要资金仍是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调查,就是美国的社区大学其资金 85%来源于地方财政支持,其他的是企业的捐款和学生的学费。可见,高校要靠主营业务——教学和科研收入维持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高校不适合实行企业化制度,只能在内部管理中借鉴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而已。
(四)从筹资的角度对“高校企业化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由于实行了企业化制度,高校的筹资方式可以是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也可以是留存收益、融资租赁、发行公司债券等。这一切对于大多数高校经营者来说都是不擅长的。
(五)从投资的角度对“高校企业化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由于高校企业化制度的实行,高校可以进行项目投资、证券投资和各种短期投资,而每一项投资都是和教育截然不同的业务,许多企业家都头痛不已,教学单位怎么可以胜任?
(六)从高校的发展壮大中看“高校企业化制度”的可行性
2001 年以前,烟台教育学院、烟台职工大学、烟台广播电视大学、山东省轻工业经济管理学校、烟台工业学校等一些学校都因为经费不足、办学质量差、学校之间无序竞争等原因,面临着倒闭的生存危机,如果实行企业化管理,单靠收学费养活学校,必然引起各个学校间更加激烈地无序竞争,结果必然会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烟台市政府果断地将三所成人大专和四所普通中专合并,组建烟台职业学院,成为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成为省内最早的高职院校和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院校。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试图用高校企业化来减少政府开支的做法是欠妥的;全面推行高校企业化制度在现期内是行不通的。无论从产权制度上还是从企业理财目标上看,高校企业化制度暂时是不可行的。如果从筹资和投资以及主营业务利润等方面考察,高校企业化制度推行的时机也不成熟。从教育本身发展的角度而言,它是全社会的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崇高事业,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仍应该用做事业单位来定义高校,尚不能在多数高校中实行企业化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建奇.从管理视角探讨高校实行企业化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方小斌.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理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
第五篇:探索养成教育途径 增强德育工作实
探索养成教育途径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青龙山小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千教万教教人成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古人说 “凡做学问与大事者,必先做人”,从古自今,不管是仕途官道,还是商贾之流,进而到凡人俗夫者,无不唯“人”至上,做人不立者,必为众人弃之哲学。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哲理。在种种思想的启发引导下,我校德育工作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以德育为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我校德育工作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走“以德育人、严抓常规、形成特色”的德育工作之路,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开展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
一、抓好一条主线,养成教育日常化
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点滴小事抓起。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让行为规范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经常性的活动过程。发现学生坐姿、站姿、握笔的姿势不正确,就提示学生“请你像老师这样做”;发现学生仪容仪表不规范,就提醒学生“请佩戴好红领巾”、“请把服装整理一下”;发现学生进校或劳动后手脸脏,就指导学生洗干净;发现有追跑打逗现象,就在醒目处设臵通俗易懂、礼貌温馨的提示语。疏导结合、严中有爱,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
二、突出一个重点,养成教育自主化
让学生全员参与学校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求规范、求提高,进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具体做法是:以四、五、六三个年级为主,实行值周班轮换制。值周班具体负责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校门口的礼仪示范,校内各重点教育设施的维护及纪律检查。此外,我们还在班级之间开展卫生、纪律、班级管理、课间活动四项评比活动。两名教师分管,设学生
监督员2—3名,每天检查一至两次,每周公布一次评比结果,做到周评月总,学期末表彰,并将四项评比结果作为量化班主任、评选三好班集体的重要依据。这些做法极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规范了学生的言行,锻炼了师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撑起一个支点,养成教育起始化
新生入学、新学期开始是抓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做法:一是低起点。新生入学第一周就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其他年级新学期第一周,分班召开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提出新的要求,不断进行强化矫正训练。二是小坡度。小坡度的要求和训练,循序渐进,学生容易接受。既促进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又培养了乐于学习、懂事明礼的良好品质。三是贴近生活。指导学生剪指甲、洗衣服、做卫生、整理书籍等,促使他们逐步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四是要求具体。对学生提出的每一点要求,都是明确具体的。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
四、拓宽一个空间,养成教育方位化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在配合学校教育、塑造学生精神世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持连续性、一致性,就必须加强家校联系。我们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接待日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开展关于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宣传,向家长详细宣讲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和对各个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样,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不让孩子进游戏厅等形成共识。制定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将学校某阶段内教育的主要内容、重点工作向家长通报。
五、塑造一个亮点,养成教育模式化
在习惯培养我们以“认知——行为——反思”的模式有序列地进行。习惯培养的认知是对习惯情感的激发,习惯培养行为实践是对习惯情感的内化,对行为习惯的评价反思是对习惯情感的巩固。
(1)认知明理
首先说服教育。主要通过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和课余时间这是一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正面教育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求得进步的方法。其次学科渗透。教育专家说:“无论从时间、空间、重要性上看,学科德育都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习惯培养的主要途径,把习惯培养渗透到思品、晨会、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如小学思品、语文课,重点让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并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形式,使他们进入角色体验,实现情感升华,同时也提高了自主能力。我校各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自己任教学科,发挥各自学科的教学特长,及真切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学生行为文明程度的提高。
(2)行为实践。学生的每一项文明行为初步形成后,常常是容易反复的。一个教育目标要达到目的,设计学生实践活动是至关系要的。我们每个学期安排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使学生的情感内化为行为。每个主题活动都要精心组织,一般都要经过“准备——实践——感悟——展示”这四个环节,使养成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给学生以全新而深刻的印象,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真正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3)评价反思。根据小学生行为易反复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文明之星评比、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寝室评比,以班为单位开展以列队、纪律、广播操、眼保健操、举止文明、出勤、红领巾佩戴、卫生等比赛,对学生的文明行为进行动态评价。我们设计了《学生行为习惯督查及通报表》、《学生行为习惯评价表》,让学生自行记载、自我监督、自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