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发展视角下,管理创新问题探索[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2:0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永恒发展视角下,管理创新问题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永恒发展视角下,管理创新问题探索》。

第一篇:永恒发展视角下,管理创新问题探索

永恒发展视角下,管理创新问题探索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院系:经管学院

摘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方法等必然发生改变。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可持续发展和永恒发展的指导下,探索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企业

企业,只有企图才有事业。企而创新,图而突破。[1]

企业的管理创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日本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法变革和企业管理变革所代表的“管理革命”为标志;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也掀起了生产组织方法和企业管理的变革。这些管理的新变化表明,管理创新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企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其对企业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为它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这种效率最终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目前的效益,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

提高未来的效益者,如战略创新与安排。都增加了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二)降低交易成本。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即管理层级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在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三)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形成新的管理层级制。“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层级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2]即管理层级制的这一创新不仅使层级制本身稳定下来,而且使企业发展的支撑架构稳定下来,这将有效地帮助企业长远的发展。

(四)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更新管理观念、改善组织结构、创新企业制度、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方法,促使企业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从以上可以看出企业的管理创新作用巨大,但怎样才能做到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到启示:

(一)利润最大化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是企业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二)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企业运营能力的竞争。

(三)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其他模式,现代企业不能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与技术专长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四)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重要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五)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绩效管理。

(六)信息技术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

(七)顾客观念受到重视,要了解顾客的需求,目光长远。

(八)自身利益转变为履行社会职责,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企业声誉。

总结以上材料:探索管理创新问题的意义和作用是巨大的,只有做好企业的管理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未来的经济领域中牢牢的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企业的管理创新》,百度百科

[2]《看得见的手》,钱德勒,1977

第二篇:探索终身教育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探索终身教育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摘要】:终身教育思想对教育事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人们不仅重视终身教育,也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将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终身教育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促进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关键词】: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 教育新模式

终身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从其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思想由最早的理念设想走向了教育实践的行程,并最终将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终身教育的发展,尤其在思想方面的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世界各国也在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的体制下应运而生。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逐渐成熟,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发达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和适应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有效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途径之一,加强全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中国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在我国数百年的教育历史中,职业教育往往仅成为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盈亏的缓冲措施,并且是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无奈之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不断为人们所重视和提倡,愈来愈显示出它重要的社会作用。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力发展水平而产生的。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教育是大众化的,即依靠经验来进行教授。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需求大量的标准化的专门人才,原来依靠经验生存的工匠等人员,逐步划分成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并且又逐步发展成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这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培养专门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但是这又与传统的学术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在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教育只能是很少数的人,因此,实施的只能是精英教育。在这种教育制度、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指导下,阻碍了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现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中小学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面向大众化,但是精英教育的思想依然存在,有些地方甚至还成为了教育的主要方向。我国封建历史悠久,传统教育思想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被人们所熟知,如而“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这也使我国终身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

二、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区别

(一)教育类型不同。长期以来,根据社会的需求,人才的培养大体分为四类:即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由于四种人才的培养就相应的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即学术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由此,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也就随之产生,并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技能的人才,终身教育属于普及教育,职业教育属于中高级技术教育。

(二)本质属性不同。终身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为提高个人素质而进行的教育,而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是专业化。这是区分两种类型教育的关键,也就是区分两者的本质的最佳方法。职业教育以帮助学生获得某种职业为主要手段,有利于个人将来从事的工作和生产经营等活动,但是终生教育则不同,会对人的潜移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些人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所有教育都是终身教育,这就犯了同一而论的错误。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类型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

(三)培养的人才能力结构不同。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的虽都是人才,但终身教育的一般性特性决定了其培养的是大众性和社会化的人才。在专业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往往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专业性强的问题,而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因此,与终身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是具有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相对于终身教育的人才来说,这种人才面临更多的是技术性的问题,也常常会因此而感到苦恼,因为,它要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面更为突出,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要强,经验和经历对于工作质量往往会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类人才还要具备更多一线的操作技能。由此,终身人才和职业人才在能力的组成上有各自的特点。

三、探索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一)建立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之间的连接机制

终身教育要求各种类型的教育和模式之间要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取长补短,不断发展,要将职业教育列入为终身教育的行列,从而提升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主动性。要建立文明开放的终身职业教育,应加强体系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协调,确保无误。具体采取的方式一是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文凭并行制度,利用国家正规的职业技能考核标准来进行严格的审查,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认定,这样可以有利保证人才的培养。二是采用学分制的方式,采用活学机制和弹性管理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之间的有效联系,同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自己的专业学业,学习和就业有机的联合起来,充分的发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也可以继续升学深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面向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指导和服务机制

在终身教育的制度中,职业指导和服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它可以满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根据经济发展的速度,职业指导和服务要面向社会所需要的成员,并对每个接受服务的人负责。从中小学阶段把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程,从小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所了解。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工作重点是推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对以后的择业有清晰明确的目的。对于为寻找工作和转换工作岗位的成年人提供有关企业的信息资料,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为使职业指导和服务机制能够有效便捷的开展起来,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使个人的选择达到科学合理的指导。职业指导和服务不单单是教育机构的职能之一,政府也应该介入其中,由劳动管理部门与学校以及企业之间协同合作下,在信息充分掌握的情况下,职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三)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道路的选择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会一下子实现,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在最后选择进入职业岗位之前都首先必须熟悉这些信息,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发展社会的发展等情况。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生涯教育显得有所缺失,这不仅使得中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职业规划更无从谈起,以至于没有职业选择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定格自己的人生坐标或在遭遇职场挫折时就会产生深深的困惑。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础知识教育同个人兴趣爱好等其他能力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关系,职业规划、人生目标、专业选择、就业环境等因素,都是与此十分重要的关系。因此,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就要通过设立职业指导必修课、组织参观访问、开设职业知识讲座等形式,把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任务中去,使学生从小接触关于职业信息的内容。在中小学阶段进行职业意识培养教育,然后进行职业方向认证,逐步去进行社会实践,这样就可以安全有效的、合理的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职业教育的情况下,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信息,培养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基础和求职保证,同时也可以使选择专业时更为有利。

(四)以学生为本的学校职业教育

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和运行的根本保障,是终身教育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学校职业教育运行是否有序合理和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技术保证,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从事的职业,职业教育的开展关系到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关系到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学校要办得有自己的特色,要吸收学生选择自己的学校,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路,为那些有志于向社会技能方向发展的年轻人开设成功之路。其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术和技能水平的造诣。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注意两个误区,一种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课程不能成为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一个缩影,使职业教育成为中学课程的延续;另一种则是不能过分强化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而忽略了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这种两种方法已经过实践的证明都是不可取的。职业教育的改革有必要针对教育目标、课程结构、内容等进行系统深入的改革,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重视学生的学术理论基础的培养,使他们能从容应对多种不同岗位的需求。其次,要使职业教育学生向更高教育阶段过渡变得自然可行,我们也可借鉴外国的经验,通过技术课程、学士学位课程以及远程教育的模式,可以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最后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体化。最后,要不断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化的、职业教育评估体系。在本着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在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使传统的职业教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结语

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职业教育的范畴和概念变得越来越广泛,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灵活性强、适应性强,可以培育出面向市场化的人才,为改善人们的就业,安定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主要以提高学员技能,拓宽所知道的知识,为更好地胜任工作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所以,必须面向市场,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为办学理念,再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习者的实际能力。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尤其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异性越来越显现。要正确把握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教育实践中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关系,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 曾淑惠,基础教育阶段推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2008年第9期 [2] 董珉等,基于职业群模式的美国终身化职业教育实践评析[J],2010年第9期 [3] 朱榴芳,评鉴专业化的概念与发展对我国教育评鉴专业化的启示[M],2009年8月 [4] 陈晶晶等,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3期

第三篇: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的土地制度创新

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的土地制度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农业及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1.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因时而变,因各地具

体情况的不同也有差异。对于什么是现代农业,目前国内外尚无定论,综合各种观点我们可以把现代 农业的内涵理解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

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

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

展理念引领农业和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为基

础。以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

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

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途径。“3以保障农产晶

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农村和谐繁荣为目标的农业综合产业体系。

2.土地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土地制度是农业问题的核心。从土地制度的功能角度分析我国土地制度的缺陷,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于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土地制度具有

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约束功能、保障功能、利益分配功能。现代农业的建设主要是通过适度集中 土地、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机械装备和设施、采

用现代科技、应用企业化的组织管理,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我国目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的小农经济显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行土地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土地所有权虚置,权利主体不明确。权利划分不明晰。按照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

归集体所有。但现实中,“农村集体”或“农民集体”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没有法律 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而且范围也相当模糊。[2’我国

农村集体有;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村民,但所有权在这三级之间界定不清楚,经常处于 重复和相互纠结的状态。造成了我国土地所有权虚置,权利主体不明确,权利划分不明晰。所产生的 严重问题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和集体管理者处于强势地位,弱化了土地制度的约束功能,造成了宝贵土 地资源被侵占,耕地面积减少。损害了农民利益。

(2)从土地制度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激励效应来

讲,理论与历史经验证明适宜的土地制度对农业经济主体有一定激励作用。制度的激励作用有两个层 面,对主体努力方向的激励和努力供给量的激励。如

果一项土地制度安排使主体付出的努力与他应得的报酬相一致,其努力供给量就大,反之则努力供给 置就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在1984年之后.粮食生产连续 四年停滞不前。制度变迁对生产的激励效应明显减

弱。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土地承包权的频繁调整和土

地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生产者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在资金、技术、劳力等方面的长期投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同时,生产者追求承包期内利益最大化往往

以牺牲资源的长期利益为代价.从而导致农业生态

环境的恶化。’而现代农业是高投入、可持续的农

业,现行制度已不能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不能激发劳动者对现代农业投入和建设的积极性。

(3)不同的土地制度,会导致不同的土地资源

配置方式,进而影响农业的其它资源配置造成不同的生产绩效。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阻碍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小型土地经

营模式及细碎、分散的土地分割局面。无法形成规

模经济,难以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装备。

另一方面,农户小规模经营资金积累能力弱.元力

对土地作大量和长期的投资。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条

件难以改善,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力无法提高。这

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背道而驰。此外,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劳动力转移,抑制了土地流

转和有效利用.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发 展。

(4)土地制度对交易费用的影响。根据新制度 经济学的理论,交易是体现在物品之中的人与人的 权利交换,交易的成本就是交易费用。在土地产权 制度缺乏保障的情况下,土地的产权交易很难达成,即使达成,交易的费用也会十分高昂。现行土地制 度,由于农民和村集体、乡政府间的权利界定不清 带来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降低,不利于 农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由于单门独户的小规模经 营,也增加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交易费用,不 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可见,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所有 权不明晰,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交易费用I土地承包 权不稳定,抑制了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土 地的流转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现 行土地制度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二、土地制度创新

由于土地制度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乃至经济 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土地制度创新始终是我国理 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关于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的观点,目前主要有3种,即土地国有化、土地私 有化、坚持和完善集体所有制。

1.土地国有化

土地国有化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 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节}有利于国家对土地的 统一规划和管理;有利于建立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等 价交换契约关系,保护农民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 适度规模经营等。但土地国家所有制也有比较明显 的弊端:

(1)国家难以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国家采 取什么方式获得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是实施国有化的 关键。可采用的两种方式:无偿剥夺和有偿赎买。前 者是国家对农民集体±地所有权的无偿剥夺,可能

第四篇: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扶贫攻坚战的战略导向。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关注个体及社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注重激发案主的主体能动性和抗逆力,与精准扶贫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注重脱贫效果的持续性等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优势视角具有降低负面标签效应、避免扶贫对象被客体化、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等优点。通过对扶贫对象个体开展“优势视角”教育进行精神扶贫,并依据各自优势进行分类技能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挖掘社区资源与优势,推动社区资产建设;链接社会资源,促进多方合作等路径,将优势视角融入农村扶贫工作,能够使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困,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优势视角;赋权;资产建设;链接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3-0046-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村进城隔代教养的祖辈老人生活困境与干预模式研究”(17YJC84004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精准与有效:社会扶贫的理念创新及其实现路径”(201610304010Z)阶段性研究成果;南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高梅书(1974-),女,江苏响水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季甜甜(1996-),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2017年6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发挥作用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为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指引。在脱贫攻坚阶段,精准扶贫成为关键词。精准扶贫是反贫困系统的综合实践过程,它更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实践。精准扶贫要把目标的精准考量同效果意义上的精准联系起来,即脱贫效果要有持续性[1]。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强调对案主的需求、特点和优势进行科学评估,激发案主的能动性,在对话与合作中促进案主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可见,优势视角与精准扶贫的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本文尝试将优势视角引入农村扶贫社会工作,阐述其基本理念、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及实践路径,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优势视角扶贫模式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从而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让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困。

一、优势视角的含义及基本理念

优势视角是美国查尔斯?拉普教授及其团队于1982年在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介入过程中提出的。该研究团队采取全新视角看待那些精神病患者,认为他们虽处于困境、具有疾病或人格缺陷但仍具有优势,而以往这些优势通常被他人和患者忽略。在治疗过程中,拉普研究团队不但充分挖掘精神病患者自身优势,而且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帮助他们成功融入社区生活[2]。后来,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丹尼斯?塞勒伯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将优势视角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优势视角是在反思传统问题视角的弊端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弥补了传统社会工作中放大案主问题而对其优势、潜能关注不足的缺陷,认为所有的案主都是有潜能的,即便是处于困境中的案主也有改变的可能。优势视角对于案主优势和潜能的关注,在社??工作领域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优势视角已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开发并利用人的潜能,协助案主从挫折和不幸的困扰中挣脱出来,最终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3]。

优势视角的基本理念可以用以下几个核心概念来概括:第一,优势。优势视角不再是专注地集中于案主的问题,而把目光投向优势和可能性,认为任何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都具有自身的资源与优势,即便是处于挫折、压迫、困难中的案主仍具有内在的潜能。“在创伤、痛苦和苦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动员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这样案主将会有更好的生活质量。”[4]4第二,赋权。“赋权意味着帮助个人、小组、家庭以及社区在其内部或周围探求和扩展其资源与手段的意图和过程。”[4]14赋权概念强调:助人者要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扩大案主的能力和优势;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第三,成员资格。某个个体或群体,若没有成员资格,就可能有被边缘、异化和被压迫的危险。优势取向承认我们服务的所有人是某一种类的成员,并享有随成员身份而来的自尊和责任。第四,抗逆力。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克服和超越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抗逆力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抗逆力是一个过程――源于迎接自己世界的需要和挑战的关于能力、知识、洞察力和美德的持续成长和阐明[4]16-17。

二、优势视角运用于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优点

优势视角在扶贫工作中的运用,能有效弥补传统问题视角扶贫模式的不足,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减少贫困的负面标签效应,让贫困群体获得应有的尊严

传统问题视角下的扶贫工作,大多只关注贫困者面临的问题,对其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关注不足,长此以往,贫困者很容易忽视自身优点,给自己贴上“问题标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吉林大学的万艳对488个贫困者的心理状况调查显示,725%的人认为贫困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953%的人认为低保户的身份给自己带来了负面影响,542%的人认为外界的人轻视自己且不愿与自己合作交流[5]。这种“标签”效应下的不健康心理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越发变得消极、悲观,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优势视角强调为案主“赋权”,认为任何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介入过程中帮助贫困群体挖掘自身的优势,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励他们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梦想,找回自信和尊严。同时,突出贫困群体的优势可以改变外界对于贫困群体负面刻板印象,使外界认识到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对他们表达尊重和平等相待。

(二)有利于发挥贫困群体的主体性,避免其被“客体化”

我国传统扶贫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帮扶模式,也就是“输血式”的扶贫模式,主要是向贫困群体直接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资金的援助并不能真正改变贫困群体的现状,贫困群体更应该实现“能力脱贫”。虽然我国近年来的扶贫模式逐渐从“输血”模式向增能型的“造血”模式转变,但“问题视角”下的“增能型扶贫”也只是通过引入外来资金,兴办当地教育、建设基础设施和开展科技培训等方式开展,其间扶贫对象的主体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具有“盲目增能”“被动增能”等缺陷。吉林大学教授李文祥对东北贫困山村――河村的扶贫实践研究发现,以所谓的“增能”扶贫为核心的河村大搞农业科技、小额信贷、就业培训,但在2005―2009年间的脱贫率和返贫率都达到了80%以上,呈现双高现象,并没有真正实现脱贫[6]。返贫率如此之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此过程中村民只是被动地配合扶贫项目行动,主观能动性未能有效发挥。后来,李文祥等人在河村已有的“增能型”扶贫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型”扶贫,既通过资源合作实现了增能,又在管理合作中引导村民养成与现代生产相匹配的观念与习惯,建立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从而实现了有效扶贫。正是在积极的参与管理中,村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养成了与现代生产相匹配的观念与习惯,才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并且这种积极观念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效应,能使他们最终真正意义上彻底摆脱贫困。

(三)有利于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提高扶贫工作效率

优势视角注重挖掘案主自身及其所在社区的资源优势,并对这些优势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传统问题视角下的扶贫工作往往只看到贫困者的问题,而忽视对其资源和优势的挖掘。比如许多扶贫项目经常会对扶贫对象进行“一刀切”的某种技能培训,而在培训之前并未对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的能力、资源、优势和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等人对云南绿寨的扶贫实践研究发现,之前基层政府在绿寨反复调整产业结构,传授给村民换种新品种(甘蔗、洋芋、青刀豆等)的多种技巧,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村民的生计状况并无好转,甚至许多农民负债累累。后来,张和清的扶贫团队竭力挖掘当地的优势资源,从当地居民最擅长的老品种水稻种植入手,帮助村民大幅度提高收入[7]。可以看出,绿寨后来的扶贫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在于从村寨既有的优势入手,而不是盲目引进农业科技。优势视角要求对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有足够的了解,充分重视在地资源,将外部资金、技术与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的文化、历史、优势有效结合,保证扶贫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优势视角下农村扶贫社会工作的创新实践路径

优势视角专注于从案主内部建构自我支持,同时从外部建构社会支持,形成双向的社会支持网络。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挖掘贫困群体的优势,提升其人力资本

1.开展“优势视角”教育,进行“精神扶贫”。受自身弱势的经济状况、边缘化的社会处境等因素影响,贫困人口大多从“问题视角”看待自己,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甚至不少人在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影响下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陷入“精神贫困”。这种“精神贫困”会成为一种精神桎梏使贫困者裹足不前,甚至自我贬损,消极退缩,影响外界扶贫介入措施的实施效果。若要使扶贫工作精准有效,首先要开展“精神扶贫”。根据优势视角理论,精神扶贫可以从赋权和抗逆力训练着手。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赋权就是“将案主视为?e极的能动主体”并“扩大案主的能力和优势”。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尽管最初这样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人们不但获益于成功经验,而且获益于受到的挫折[4]72-73。上文还提到,“抗逆力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克服和超越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基于这些对人的优势、潜能、战胜逆境能力的乐观假设,扶贫者对贫困群体开展精神扶贫时首先要学会接纳和聆听,案主的故事和叙事都包含着他们的优势、兴趣和愿景。要为受助对象创建一个充满关怀和信任的环境,通过积极的设问,引导案主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并从中获得自豪感,进而激发其改变现状的内在动力。比如可以问一些“生存问题”:当你必须面对无数的挑战时,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或者面对这些困难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哪些困难给了你特殊的力量?你需要依赖哪些特殊的品质才能战胜困难?还可以问一些“例外问题”:生活中哪些时候感觉状态还可以?你是怎样进入那种好的状态的?生命中的哪些时刻或者事件曾经给了你特殊的抗逆力和指导[4]77-78?通过这些问题的询问,引导扶贫对象看到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并非总是束手无策,还是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而有信心实现从自我怜悯到重生、从失败到复活、从抗争到抗逆的转变[4]74。

2.挖掘优势,依据各自优势进行分类技能培训。扶贫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类问题的设问来挖掘贫困群体的优势和资源:首先,问一些“可能性问题”:你所追求的未来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做哪些事情?我如何帮助你达到你的目标?第二,问一些“评价问题”:当人们表扬你时,他们一般会表扬你的哪些方面?第三,问一些“支持问题”:什么人给了你特殊的理解、支持和指导?这些人给了你哪些不寻常的东西?在过去的日子里,什么样的社团、组织曾经对你有过特殊的帮助[4]75?通过“可能性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询问,可以帮助案主发现其被忽视的优势。比如案主想要改变贫困处境的意愿;对扶贫工作者的信任和积极配合的态度;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等。通过“支持问题”的询问,可以挖掘扶贫对象可以利用的资源。

在对扶贫对象优势和资源充分挖掘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优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类技能培训。一方面,分类培训要结合每个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特长等因材施教。对文化程度较高者要结合其特长、优势进行一些技术性强、科技含量较高的技能培训。对文化程度较低者虽然不适合开展高技术含量的技能培训,但要结合其自身优势开展一些针对性培训,比如有些女性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动手能力强,可以对她们进行一些手工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对扶贫对象的技能培训要与其所在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相配合,使个人的发展与社区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根据优势视角理论,社区的发展也要充分重视本社区资源和优势的挖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挖掘社区资源与优势,促进社区资产建设

美国学者迈克尔?谢若登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资产建设理论。他将资产分为有形资产(主要是指货币储蓄、金融债券等经济资产)与无形资产(包括个人信用、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政治资本等)[8]。下面着重从中观的社区层面探讨如何挖掘社区的物质、文化及人际资源促进社区资产建设。

1.挖掘社区物质优势与文化优势,促进社区“有形资产”建设。社区的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及“农林牧副渔”等产业资源。社区发展应该因地制宜,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并重视在地资源的挖掘。“社区建设催化着扎根于本地生活和优先性的变迁过程……社区自己的优势或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被视为核心所在。”[4]16比如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就应在农业发展方面做文章,挖掘当地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既有优势,并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培育和提升。张和清教授的团队在云南绿寨的扶贫就是成功范例。在以渔业为主的渔村,则应充分发挥当地渔业优势,并进行一些产业化的运作以锦上添花。比如在广西北部湾的渔村,有人建议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休闲渔业[9]。若是在具有良好自然生态的村庄,则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资产建设。比如台湾地区一个名为“桃米里”的村庄以“生态社区营造”为方向,成功实现了从一个传统农村向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转型,目前与日月潭一起被大陆游客所了解,成为大多数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必去之地。[10]

除了社区物质资源的挖掘,在扶贫工作中,还要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化,增加社区有形资产――经济资产。“优势视角在扶贫方法上更加注重个别化和差异化,符合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和贫困群体实际需求成为衡量扶助方法专业性的重要指标[11]。文化资源的挖掘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有较多实践,大多数以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及民族舞蹈、音乐等形式呈现,尤其在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做得比较好。其实,其他非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各地独特的文化可供挖掘利用,或者即便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也可以盘活在地资源进行“文化深耕”。在此方面,日本的“造町运动”及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计划”值得借鉴。无论是日本的“造町运动”还是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计划”都特别重视“在地性”和“文化性”。比如?_湾地区山楂脚社区挖掘了红茶文化,再造了传统的红茶产业;桃米村重新认识到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利用青蛙、蜻蜓、蝴蝶等在地资源打造生态旅游产业。

2.提升社区社会资本,促进社区“无形资产”建设。谢若登的资产建设理论中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个人信用、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政治资本等。社区中的无形资产就是指社区成员所拥有的上述资本。社区成员的人力资本等内容在上文已经加以讨论,此处着重对社区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建设问题进行讨论。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有助于提升社区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就是指社会连结,以及伴随而生的规范和信任。”[12]1普特南对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决定地区政府是否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是结社生活是否有活力,以及在这个区域里陌生人之间的信任程度。[12]7类似地,要想促进贫困农村社区的发展,除了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及提高村民个人的人力资本,还必须加强社区的人力资本建设,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连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任,这样才能使政策更有效地执行,资金更高效地利用。那么,如何加强社区民众之间的连结和信任?可以运用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帮助村民组成多种民间社会组织,通过在组织内的互动、交流,协商社区事务,共同探讨脱贫致富之路,同时还能提高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多例实践案例已经证明了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对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比如钱宁教授的团队在云南的扶贫实践中,通过建立社区议事会、社区文化夜校、妇女小组和农业技术小组、建立社区发展基金等多种草根组织,由村民自己推选负责人,自己组织活动,管理资金,协调生产、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村民们不再像开始时那样消极被动,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商讨社区事务,自己组织起来解决社区问题,社区参与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13]。社区居民最了解自身需求,只有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使扶贫工作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至于出现服务与需求脱节错位现象。需要强调的是,在农村社区人力资本建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乡村精英对地方内在资源与文化底蕴了解充分,在农村内源式扶贫,特别是关注贫困主体自我发展能力、探求地方特色反贫困路径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4]。

(三)链接社会资源,促进多方合作

除了提升村民的人力资本以及促进社区资产建设,还要发挥社会工作链接社会资源的功能,帮助村民建立外部的社会资源网络,推进村民与政府、社会、市场间进行有益互动。

1.及时了解政府和社会的有关扶贫信息,帮助村民与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链接。目前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于边远地区,信息闭塞,对政府的扶贫政策及有关扶贫信息不能及时了解。扶贫者要及时向村民传达政府的扶贫政策,并在科学评估村民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传递相关扶贫信息,以帮助村民在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获得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近年来,一些国家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但在项目的选择、项目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国家意志占据主导地位,从项目实施的效果来看,出现了国家意志和地方政府的一些冲突。[15]之所以出现冲突,主要是这种自上而下的项目实施方式,未能对村民及社区的问题、需求和优势进行充分评估。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有一套严谨的程序,强调需求调查――问题分析――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跟进的动态评估与介入的规范性过程。在国家大力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及其工作者应尽快深入贫困农村地区对当地进行精准的需求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将政府及社会资源与村民的需求进行精准链接,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2.及时传达市场信息,搭建城乡公平贸易平台。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进行权力、利益交换活动的最重要资源。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民由于信息的匮乏很难根据市场信息有效地组织生产,经常出现农产品大片滞销的状况,甚至有一些掌握信息的强势集团,通过对农民封锁信息,坑害农民,从中渔利。所以,增强贫困农民获取信息的意识、渠道和能力对其脱贫至关重要。社工在初期要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并向扶贫对象有效传达,之后要逐步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意识,拓宽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强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除了在信息方面的帮扶,社工还应帮助农民加强组织化,成立各种合作社,增强与城市工商业者谈判的能力。同时,社工还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城乡之间搭建公平贸易的平台。比如“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通过在城市建立公平贸易的直销平台这种城乡合作式的扶贫策略在帮助村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6]。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J].社会工作,2016(3).[2]宋丽玉,施教裕.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6-37.[3]庞飞.社会工作两种视角的比较分析[J].社会工作,2009(9)(下).[4]丹尼斯?塞勒伯.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5]万艳.贫困群体心理问题解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3∶20.[6]李文祥,郑树柏.社会工作介入与农村扶贫模式创新――基于中国村寨扶贫实践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4).[7]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J].社会学研究,2008(6).[8]迈克尔?谢若登.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M].高鉴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1-202.[9]庞云云.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的广西北部湾渔村社区发展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25.[10]陈统奎.再看桃米: 台湾社区营造的草根实践[J].南风窗,2011(17).[11]李芳,向德平.社会工作引领扶贫济困“精准”时代[N].中国社会报,2016-10-25(002).[12]大?l?哈尔彭.社会资本[M].黄克先,黄惠茹,译.“国立编译馆”与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翻译发行,2008.[13]钱宁.农村发展中的新贫困与社区能力建设: 社会工作的视角[J].思想战线,2007(1).[14]曾明,曾薇.内源式扶贫中的乡村精英参与――以广西自治区W市相关实践为例[J].理论导刊,2017(1).[15]谢冰雪.资产为本视角下的社区发展――基于新疆H村社区发展项目的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6]张和清.社会工作如何助力扶贫济困[N].中国社会报,2016-03-04(004).【责任编辑:张晓妍】探讨与争鸣探讨与争鸣

第五篇:以人为本视角下成人教育管理的发展论文

论文摘要:在“以人为本”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我国当前成人教育学生管理面临着社会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终身教育理念被广泛认同的新形势,在新形势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保证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人本管理成为成教学生管理的新选择。通过对成人教育管理的分析,提出了高校成人教育学生人本管理的基本思路。

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成人教育管理;人本管理

成人教育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它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人教育系统能否充分发挥上述作用,为国民经济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管理。

而成人教育管理面临的新形势要求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具体说来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要尊重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以人为本具有以下三层基本含义:其一,它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地位的肯定。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创造性。其

三、不断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和发展人的现实生存环境,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各个领域开始探索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和发展模式。作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其管理者是人,管理对象是人,其“产品”也是人。这一特殊性要求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必然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就高校成人教育管理而言:一是,首先要确立人在成人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的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二是,通过以人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实践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通过竞争性工作学习活动,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的目的,使人获得超越束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二、人本管理是新时期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学生的权利、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多元化的价值观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同时,依法管理、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已成为学生管理的目标;社会发展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产业化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渐趋完善,劳动将逐渐不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而越来越成为个人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于精确定量的、刻板单一的管理模式,乃至追求共性统一的、只有简单的“是”与“否”的教育方式,就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抗拒和排斥。因此,成人教育管理不仅要满足成人的多元化需求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助于释放人的“自由能量”和挖掘人的潜在智能的个人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终身教育理念被广泛认同成人教育既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终身教育的载体和主要基地,“教育如果延续不到成人阶段,就无所谓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被普遍认同逐渐被广泛实践。而人本管理把师生员工的需求、欲望、兴趣放在第一位,重视用各种手段去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本管理注重对教职工和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同时人本管理强调自主管理、参与管理,激励教职工和学生发表意见,提倡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决策,提高了他们参与决策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促进学校的发展;人本管理注重协调人际关系。

三、构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人本管理模式”。

(一)、确立师生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主体地位。高校成人教育管理过程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以人为本是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确立以人为本意味着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一切管理工作都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匆为了人的指导思想,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而学校管理活动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活动,每个人都要按社会管理的要求扮演一定的角色,这种角色既可能是管理主体,也可能是管理客体。在不同的学校部门或在同一学校部门的不同时间以及在不同的学校管理关系中,人们经常扮演不同的角色,变换自己的角色,表现为教育管理主体和客体的转换。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人本管理模式强调“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在“参与管理”中,教职工和学生在作为管理客体的同时,又充当管理主体的角色,参与决策、执行、监督等管理的全过程,行使管理主体的权力;在“自我管理”中,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而作为高校各层次的管理者的学校领导又往往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在履行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履行教师的职责,在这个意义上讲,又是学校管理的客体。总而言之,在高校人本管理中,强调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基本条件。人际关系是社会、组织和各种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它又无时无刻不对社会、组织和群体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学校成人教育管理的核心,只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高校成人教育的人本管理的理念、方法、原则贯彻到管理的实践中去,取得良好的实效。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首先要分析和掌握高校成人的人际关系特点:第一,高校成人教育中人际关系的教育性。高校人际关系是同高校的任务和目的紧密联系的,因此具有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的双重意义。第二,高校成人教育中人际关系的丰富性。在学校,全部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在人际关系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学校成员在年龄、教育水平、价值观念、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高校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第三,高校成人教育中人际关系的开放性。在高校,学术活动频繁,人才交流和科研联合攻关,在校园内外形成了横向人际关系,而且日趋国际化,具有开放性特点。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高校成人教育的人本管理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为了人,从人出发。

(三)、加强成人教育人本管理文化的建设

校园不仅是一个教育环境而且是一个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本管理的完善与发展:(1)文化是主体智慧的外化,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校园中活跃的学术活动,科学创造,会激发员工创造力;良好的学术环境,会对校园生活的主体,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形成一种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氛围。(2)文化是主体人格的展现,表现为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自我完善的追求。在员工交往、社团活动、日常生活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通过思想的交流、观点的认同、情感的感染、行为的养成等,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在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上的共同趋向和对共同信念的追求。(3)文化是审美意识的开发,表现在人们通过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使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得到了开发,高尚的情操得到培养。加强成教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持久的、艰苦的努力。成教管理文化建设既要强调全员参与,使每一个被管理者都充分认识到他们都是管理目标的制定者,又要让全员受益,将被管理者的工作、学习成绩与其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既要实施必要的物质牵引,也要倡导持久的精神激励;创造一种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使管理“软件”起到管理“硬件”不能起到的作用,极大地提高管理的效能。

人本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免会产生把“以人为本”变为“以我为本”;只注重人性,而忽略了法制等偏离人本管理本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结合高校管理的具体特点和规律,强化民主意识,淡化“官本位”思想。要把人本管理和依法治校紧密结合起来,搞好高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成效。并注意不断根据实践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才能切实发挥人本管理的优势,从而推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翠微.成人高等教育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探索,成人教育,2005(6).[2]赵国杰,邢小强.基于对人不同认识的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3):29-33.[3]姚作为.人本管理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

下载永恒发展视角下,管理创新问题探索[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永恒发展视角下,管理创新问题探索[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内部审计发展视角下的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审计探索

    基于内部审计发展视角下的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审计探索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基础性社会保障设施建设工作的完成以及人们对于社会保障设施依赖性的提升,公立医院的社会地......

    创新管理,微笑永恒

    创新管理,微笑永恒 春天,在令人向往每一个清新的早晨,树上鸟儿叫了,绿叶们都慢慢探出头来呼吸外面的空气了,窗帘,推开门窗,微风吹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 春天......

    校企合作视角下旅游管理教学实践探索[精选5篇]

    校企合作视角下旅游管理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旅游业是举世公认的无烟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美丽产业,是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司法行政新作为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司法行政新作为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司法行政机关,必然是社会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特别是伴随......

    试论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职务犯罪预防探析

    试论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职务犯罪预防探析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惩治职务犯罪形势仍十分严峻,只有惩防并举,才能彻底铲除滋生职务犯罪的土壤。因此,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

    管理创新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Microsoft Word 文档

    管理创新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 保障与提升的策略研究 梁 华 (鞍山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时代背景与教育纲要......

    02 财务管理视角下的高校企业化探索

    财务管理视角下的高校企业化探索烟台职业学院 梁 红 张凤英【摘 要】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视角研究高校企业化的可行性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高校企业......

    管理视域下的制度视角

    管理视域下的制度视角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靠人治不依法制,凭热情、靠感觉处理事务,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不落实,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