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匠精神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探究
工匠精神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探究
摘要:创新的潮流导致部分大学生错误理解创新的深刻内涵,一味追求形式化、功利化以及高产出,浮躁的风气必然导致大学生创新质量的下降。而工匠精神所蕴涵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的尽善尽美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发展。工匠精神视角下注重创新典型宣传、推行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多学科”创新交流平台、打造校内外创新导师团队、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等是大学生创新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大学生;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大学生作为未来创业的主力军,也加入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但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体系方面尚未完善,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不足,大学生创新浮于表面,呈现出简单化和功利化等趋势,因此,“工匠精神”的回归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发展的价值蕴涵
在古代,工匠是“掌握某种娴熟技艺并赖以生存的人”,古代的工匠精神追求的是一种善美的境界,体现为尊师重道、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工匠指“在生产、服务一线具体操作或依靠自身技能提供服务的人”,工匠精神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即: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工匠精神”是匠人们的一种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是从业者在其世界观引领下所形成的职业思维、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大学生创新作为新时代创新创业浪潮中的关键部分,与“工匠精神”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工匠精神”之于创新,具有深刻的价值蕴涵。
(一)工匠精神凸显守正创新的思维
真正的工匠,享受的是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追求的是工作的内在价值,而不去计较所获得的利益,守得正道,不断突破与超越,方得始终。一名真正的匠人从灵魂深处燃起的是对工作的敬畏、热忱与执着。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他认为“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创新创业对于大学而言,应该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不能把创新创业功利化。”守正是继承传统、不忘初心,创新是开拓进取、推陈出新,大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正需要这种守正精神,需要坚守信仰、坚持底线、脚踏实地谋发展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倡导精益求精的创新态度
工匠终其一生,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思索、实践、再思索、再实践,以求将这件事做到极致与完美。精益求精的创新态度源于工匠在无止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生产产品进行学习、思考与再加工,最终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过程。大学生创新也是同样如此,同一件事情做就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要将精益求精的创新态度内化于心,摒弃浮躁、潜心钻研,不断用严格标准要求自己。
(三)工匠精神追求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
美国作家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中论述:“任何人只要有好?c子并努力实现,都可以被称为工匠。”这里的工匠所体现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反观如今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一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半途而废,他们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很大程度上不会取得成功。大学生应该学习匠人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在挑战与逆境中锻造出坚韧的心理素质,在创新征程中披荆斩棘、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
二、工匠精神与大学生创新的内在关联
(一)工匠精神与大学生创新的价值契合
大学生创新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等一系列基本素质养成的过程。同时,大学生创新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因此,大学生创新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承,即大学生要用纯粹的、精益求精的方式对待创新,摆脱以往灌输式教育形成的固化思维,逐渐形成自由自觉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性意识。工匠精神的培育鼓励大学生积极向未知领域探索,激励大学生养成精微的、不追求极致不罢休的气派,十年如一日,反复磨炼方成器的信仰。
(二)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创新的实践引领
大学生创新是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由于受到传统就业择业观念的束缚,一些大学生对创新缺乏热情,未能深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大多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将创新活动当做一种机械的、丰富履历的硬性任务,真正付诸于实践并坚持到底的只是少数。第二、部分大学生虽然有创新的想法,但是受到自身创新能力的局限,又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创新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目前大多数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的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没有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特色进行有效开展。第三、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指导的强力师资队伍。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多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担任,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经验与创新创业教育所需求的教师存在差距,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工匠精神与大学生创新的融合途径
(一)育匠人: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意识是大学生创新的前提,现今大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一是源自我国保守的传统思想观念,大多数父母认为稳定的工作是子女的首要选择,这无形中扼杀了青年人的创新意识;二是源自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出于应试考试的压力,学生们尊崇古板僵化的“标准答案”,严重压抑自身的创新意识。因此,要培育富有工匠精神的匠人需要通过高校采取如下手段,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
(二)注重大学生创新的典型宣传
以美国为鉴,许多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迸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创业典型的鼓舞,斯坦福大学特曼教授出资鼓励学生成功创立惠普公司,激发了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神经。美国的创业成功又激发了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同样是源于1999年“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上产生的“视美乐”等大学生公司的成功创办和运营。因此,要注意大学生创新成功案例的运用,通过课堂、校园品牌活动、特色校本教材等宣传渠道,树立成功楷模,加强正向引导,增加成功暗示,正确评价大学生创新失败的负面作用,为培育一个合格匠人提供良好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推行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
“广谱式”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新型教育模式。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三是教新创业教育普及不广、成效不显著。广谱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平等公正,鼓励人人创新,不放过任何一个创新创业的萌芽的种子。它着眼于广泛性和普及性,最大限度地惠及了每一位学生,拓宽了受众面,而在这面向全体普及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会受到鼓舞,卸除防备,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入创新创业行列。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要引导学生创新,而是要培养学生走向自觉创新,成为一名富有匠心的优秀青年。
(四)比匠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对国家而言,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际地位的核心竞争力。现今社会,与其说是人才的比拼,不如说是创造力的比拼。对高校学生来说,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创新意识是基础,有了意识就是创新开始的第一步;创新能力是关键,能力的高低甚至可以直接决定结果的成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如工匠苦心磨炼自己的技艺,不断比拼并超越原有水平,只为追求极致的匠术。
(五)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应有一套完备的符合本校实际情况、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并且随着教育趋势的不断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完善。首先,目标定位上,方案应该凸显出要培养国家及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其次,培养理念上,高校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最后,要构建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应根据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增设隐性课程,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从显性教学下的灌输、传授逐步转化到学生的自我发现、自主学习。
(六)搭建“多学科”创新交流平台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经验型知识的掌握,高校通过打造多学科创新交流的线上线下开放式平台,为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沟通渠道。在交流中,多学科的思想碰撞,创新火花的激荡,有利于学生长善救失,提高以匠术为本的创新能力。每个平台成员都拥有自己的专属“名片”,包括自己的身份信息、创新观念、擅长领域等。平台汇聚来自不同学科的力量,这就为组建一个个跨专业、跨年级、互传互带的创新团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打造校内外创新导师团队
各大高校应积极与周边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各院校专家定期开展有关大学生创新的交流研讨,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特色教育资源,同?r邀请名师名匠做兼职创新导师,与校内创新导师形成结构合理的创新导师团队。对于校内创新导师,既要注重指导学生创新课题的申报,又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监督并适时加以引导;对于校外兼职导师,高校应聘请有一定教学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的创新导师,外聘导师中也要增加年轻血液,因为青年导师的独特视角与创新思维往往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大的助力。
四、弘匠魂: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人敢于冒险,勇于判断,勤于发现,无惧质疑的气质,它是培育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匠人的灵魂。现如今,大学生创新精神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不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后天环境。因此,高校应营造个性化,自主性较强的校园氛围,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发展,在各种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不少被大学生用于参加竞赛的创新成果随着竞赛的结束,通常会被闲置甚至是抛弃,虽然高校都会有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但是它所起的效果并不突出。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就是加强对参赛后的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这一过程的监督,增加大学生从创意到科研开发全过程的参与程度,一方面给予有创意创新能力学生锻炼自我的机会,逐渐培养作为匠人之魂的坚持勇敢;另一方面监督消极怠工的学生,时刻提醒继续进行创新发展,鞭策培养创新精神。同时,高校要定期组织开展创新成果发布会或推广会,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机率。
(二)在高校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高校弘扬工匠的灵魂品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在高校内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氛围是慢慢烘托出来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因此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比如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创新创业交流峰会,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出名的风险投资人、著名学者等前来交流讨论,并使这类活动成为一种惯例,成为高校的品牌活动。学生们可以在校园内时常见到相关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士等,从而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除此以外,高校可以加大对创新型社团的扶持力度,高校社团是学生自发集合、学生参与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广的学生组织群,学校应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促进创新型社团的茁壮成长,通过此类社团的壮大来影响整个学校的创新氛围。大好的创新发展局势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持久性创新,有效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亚力克?福奇.陈劲,译.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07).[2]张凯亮.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3]王芳,曹云峰.工匠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内涵及培育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7(12).[4]李丽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5]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6]杨坤.教育自觉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7(10).(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坚持创新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
坚持创新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
姓名:曹东亮 学号:1552818 专业:机械电子 联系方式:*** 上课时间:星期三8-10节课 任课教师:周莉莉
2016-12-13
同济大学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 承诺书:
我承诺:我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通过学习、研究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内容。本论文的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背景: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30余年艰苦奋斗,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为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即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其重大意义正如全会所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全局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将十分深远,为全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因此作为在校大学生我想结合我的理解和实践来探讨创新发展对于国家、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把创新发展正确的运用到我国的制造业、工业中去与工匠精神像结合,来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一、创新发展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在习近平的执政思路中,“创新”始终占 据着重要位臵,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无论是在推进改革中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臵”,还是在经济转型中提出“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抓住了谋划未来发展的关键。随着创新发展理念的落实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将走出一条民族复兴的创新发展之路。为什么习总书记在重大会议再三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并把创新提升到“民族进步的灵魂”如此之高的高度,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其实不难得出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创新发展史的辉煌篇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放眼看世界,为寻找中华民族的出路选定了共产主义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了中国共产主义实践探索。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缺泛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革命失败。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同志开始了理论创新探索,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 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期间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这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如《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通过这些文章,毛泽东做出了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解放战争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军事原则、战略策略和政策、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等方面,均有新的重大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毛泽东在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为什 么说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结晶?正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正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创新与实践结合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物。正是由于毛泽东思想并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在实践中创新,所以其才有长远的生命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中国梦”、五大发展理念等,正是我党有着创新发展澎湃源动力,党的理论才能不断创新丰富,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近来,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创 新型国家“三步走”的目标。在今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可以说,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明确、部署科学,关键在于大力实施、加快落实,尽快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创新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其中强调的科技创新,作为我个人的理解,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义务,更是我们企业的责任,面对着生产成本以及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势必一些生产水平低下的企业必将受到冲击;面对国外对核心科技的垄断,我国一些企业看上去产量高,但其实利润却微乎其微。在这种社会形势下,科技创新以及是迫在眉睫,作为生产水平低下的中小型企业应该考虑调整生产模式,引进先进设备,加强品牌效应;作为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不应该只考虑利润最大化而应该加强发展核心技术,从长远考虑,打造中国制造的“新标签”。
“万众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能充满活力。习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创新发展是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宏伟事业。弘扬创新文化,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习惯。激活民间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最大程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潜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也是富于创新创造精神的。只要中国人民心往创新上想、劲往创新上使,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亿万人民的创新创造中梦想成真、梦圆世界!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开始了又一次全民的创新发展新征程。
创新发展不仅需要有创新的勇气,更需要工匠的精神,否则创新发展是不能持之以恒。
二、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的立足之本
从国际发展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 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这为中国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世界近代史上,中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令人扼腕叹息。今天,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进展使我们具备了参与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潜力,历史将不能容忍我们丧失这样的重大发展机遇。从国内发展形势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产业结构、供给能力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依靠创新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创新已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正是在这样的重大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之本。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份挚爱,一门手艺,一种事业。工匠精神,是一份专注,一份坚持,一份严谨,一份细致,一份诚信,一份执着,是一种品质,是敬业之魂。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他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千万不要让“中国制 造”还没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工匠精神内涵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工匠精神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 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可见工匠精神之重要,没有这种精神,生存都成问题,又何谈创新发展。
要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目前中国的制造业结构不均衡,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中高端制造业严重不足,大家口袋里有钱,却买不到中意的产品,由此中高端消费市场长期为欧美、日韩等国垄断。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中国制造业,它引以为傲的人力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本土回归”“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思路。竞争加剧、外需萎缩、内需不足、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也在不断萎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生死挑战。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是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工业 文明。我们的国家、社会是怎么看待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恪守怎么样的标准,心怀怎么样的期待。一个国家工匠精神匮乏的背后,其实是工业文明的匮乏,品牌、百年老店、匠人、企业文化以及一整套相关的体制机制,乃至社会心理、共识和氛围。我们应该向德国、日本学习,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更需要党和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让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活得体面、有尊严,让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拥有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三、弘扬工匠精神从我做起
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高铁、大飞机都造得出来,圆珠笔珠竟然还不能生产!如果不是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和我一样真不知道。我是学机械电子的大学生,这对我触动很大,工匠精神必须青少年开始树立,作为国家未来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是必须要有工匠精神,时不我待,从现在开始做起。
树立工匠精神必须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人生观价值观是工匠精神源动力。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可能树立起工匠精神的,建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当下高校生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12月7日总书记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我国高等 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指明了当前高校思想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我们每一位学子都应该在大学这个人生极其重要的美好时光里,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树立起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培养起工匠精神,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理想道的人才。
发扬工匠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当前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静下心来努力学习,为提升自我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繁华缤纷的世界里诱惑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用工匠精神鼓励自己,鞭策自己,用工匠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来学习每门功课;像优秀工匠师一样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拾起公德心、钻研心,恒久心,弥补信仰的缺失,诚信的缺失,感恩的缺失,在学习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心性,每天踏实、用心、精细、严谨的将功课学通学精;像优秀工匠师一样每天反思反省,实务精进,磨炼灵魂,修炼心智,做一个快乐进取的优秀学生;像优秀工匠师一样,多一份专注心,少一份功利心,多一份精进心,少一份浮躁心,多一份感恩心,少一份利己心。要把实现“中国梦”当作信仰,把实现“中国制造”当作学习的动力,努力学习,将以优异的学习成 绩去面向人生新的征程。
参考书目:
1.《20世纪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段寒冰
2.《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人民日报 》(2015年12月18日 07 版)
3.百度百科“工匠精神”
4.有关习近平论“创新”讲话(在百度查找)
第三篇:柔性管理视角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论文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对于高校来说,如何利用柔性管理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效果,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文章通过阐述柔性管理,分析组织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柔性管理视角下完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管理;柔性管理;高等教育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人文本教育教学模式成为高校组织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主流,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适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校在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将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确保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基于此,从柔性管理的角度研究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柔性管理
1.柔性管理的含义。所谓柔性管理指在研究人们心理、行为的过程中,借助非强制性措施,对人们进行引导,同时将组织意志转变成自觉行动,通常情况下,柔性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柔性管理符合人们的心理、行为规律;其次,柔性管理属于非强制性管理;第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第四,培养人们自觉行动的习惯。从管理效果来看,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人,侧重人与人之间需求的差异性,采用柔性、非强制性方式实施管理,对人给予高度尊重。
2.柔性管理的特点。对于柔性管理来说,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管理的对象是具体的人。在人与人之间,无论是思维,还是情感需求,彼此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需要以人为本,正确协调处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其次,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从应用领域来说,最初人们将柔性管理应用于企业管理,后来逐渐向其他领域扩张。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不断扩大,能够对其进行约束的条件已经非常宽松。第三,管理侧重稳定性、动态性。在管理过程中,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或改变,确保柔性管理不断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需要重视管理人员的稳定性,进一步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管理队伍。第四,管理效果的实操性、塑造性。对于高校来说,实施柔性管理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树立自觉的意识。
二、组织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缺乏人本理念。以人为本需要高度重视人的主导性地位。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所以社会构成要素需要被人掌握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开展管理工作才有意义。然而,当前高校在组织开展教育工作时,普遍缺乏人本理念,没有对人给予高度重视。长期以来,高校在组织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沿用刚性管理思想,教育管理者借助规章制度对大学生进行约束,进而制约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尤其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高校主要采用处罚的方式进行管理,很少使用耐心教育的管理方式。
2.目标抽象。高校在组织开展管理工作时,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侧重点集中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高校通过制定实施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衡量,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对于高校来说,实施刚性管理的前提是组织的理性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行政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强调高校的权威性、规范性,弱化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世界观等柔性能力或技能。高校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实施管理,忽略横向沟通,弱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文化等因素,进而难以帮助学生做到自我管理。
3.心理与行为管理存在脱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发生改变,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例如紧张、自卑、抑郁等,一方面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对他人构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在组织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情感、心理等方面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大学生消除负面情绪,树立阳光心态,同时,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跟踪,避免将心理管理等同于治愈百病的良药。
三、柔性管理视角下完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1.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优化教育管理体系。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评价方面侧重量化,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相反,采用柔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这是由柔性管理的对象决定的。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难以通过数字的方式量化人的心理、思维、行为等,而柔性管理的模糊性,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进而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高校来说,通过柔性管理模式组织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从生活、学习方面关心大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鼓励,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增强自信心,搭建一个互尊、互爱的教学平台。在学习、生活中,教学管理者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将有困难的学生作为重点帮助对象。借助心理咨询对困难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这些学生真心感受教学管理者的关心与照顾。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要用柔和的语气,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育管理工作,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调整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从矛盾论的角度说,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以说,刚性管理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刚性管理,管理工作就会难以开展。而柔性管理则是刚性管理的一种补充,如果没有柔性管理,刚性管理就会缺乏持久性,进而难以实现管理效果。在新时期,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时,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调整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帮助学生实施自我管理,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时代发展趋势,对于高校来说,借助柔性管理有利于顺利开展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借助柔性管理对大学生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并不是排斥、否定刚性管理模式,而是对刚性管理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借助柔性管理模式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之间的融合,确保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以刚性管理为基础,然后融入柔性管理,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的时效性。所以说,高校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措施,充分挖掘柔性管理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以此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丹,何伟强,赵静.大学生党员管理教育现状与柔性管理机制建设探究—基于中山大学案例的实证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2]霍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满意度探究—以柔性管理理念为视角[J].学理论,2013(36).[3]巩长芬.浅谈柔性管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5(10).
第四篇:美好乡村视角下都市近郊村庄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下都市近郊村庄规划建设探讨
——以合肥塘拐田园生态社区---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详细规划为例
周熊飞 规划设计二所
【摘要】
都市近郊型新农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类型之一,因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而成为这种变革的先锋,解决城郊型农村的发展问题,对于其他区域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都市近郊型村庄建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明显的区位发展优势,一批村庄依托大城市,充分挖掘农业资源,创新农村发展模式,迅猛发展,异军突起,成为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但大部分都市近郊农村依然存在着缺乏经营思路,过分依赖政府扶持等问题,不能与大城市共同发展繁荣。本文以合肥塘拐田园生态社区---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详细规划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寻找都市近郊村庄规划建设的路径。【关键词】
美好乡村
都市近郊
乡村旅游
1.新型城镇化对近郊村庄规划建设的要求。
都市近郊村庄由于区位特殊,与城市联系紧密,常常会分担城市的部分功能,如作为产业集聚地、特色旅游区等。近郊村的建设体现着该城市的城乡风貌、凸显城市特色。因此,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也必将深刻地影响着近郊村的规划与建设。对于都市近郊村庄的规划建设的工作重点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宜居。宜居是一个蕴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综合概念和综合发展过程,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抓发展促和谐的一条主线。——特色。坚持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相结合,避免“千城一面”,体现城市和地域特色。
——保障。从都市近郊村庄所处的区位出发,重点关注如何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如何完善日常生活所需的配套需要,改善居住环境以及完善市政设施配套,为村民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安全的居住环境。
2.案例研究——合肥塘拐田园生态社区---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详细规划
2.1 规划背景
2012年9月10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并下发实施《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要求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 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城乡一体、统筹发展,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生态优先、彰显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县为主,合力推进的原则,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2.2 发展条件分析
依据包河区村庄布点规划,该自然村庄为永久保留村庄,为保留提升发展型村庄。村庄北侧紧邻东大圩水果采摘、田园风光、农家乐旅游都市农业公园,南侧紧邻滨湖(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
大圩都市农业公园: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都市农业。先后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那个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现有林地面积10250亩,集城市森林、湿地森林、文化森林于一体,具有休闲观光、康体健身、科普教育多重功能,是中国独具特色的都市湿地森林景观,2008年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游湿地森林公园一睹安徽版的“西溪湿地”风采,体验中国独具特色的都市湿地森林。
2.3 规划定位
包河两大主题公园的观光驿站与中转站,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2.4 规划性质
大圩都市农业示范园、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环境和农耕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型生态乡村。
2.5 规划构思
——让村庄成为景点:大圩4A级旅游景区,建议将磨滩、新河、晓南、圩西、沈福、前杨村作为一个美好乡村主题景区体系联合打造,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塑造“一村一景。并利用绿道串联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滨湖森林湿地公园、以及美好乡村主体景区,沿圩西河而下接自环巢湖金项链。
(1)结合两大主题公园,建设塘拐旅游服务及集散地
随着大圩都市农业园和滨湖森林湿地公园的发展建设,塘拐村的功能区位与交通区位优势日趋明显,建设塘拐旅游服务及集散地迫在眉睫,将打造塘拐村为包河两大主题公园的观光驿站,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农耕文化的展示区和参与区。
(2)随形就势,因地制宜
以自然布局为主的手法,安排人文景观的建设。通过构建环水、水街两条步行系统,步随景移,结合游者心理过程,在区内形成一条环状“流动的绿色”,串联起整个规划区的旅游动线。同时,结合地形高差和现状村庄建设肌理,形成自由式和规则式两种村庄布局模式,体现村在园中,景在村中的村庄建设风貌。
(3)保护环境、合理布局
反对单纯以赢利为目的而破坏完整的自然风貌景观的做法,保护整个片区的生态环境。在建筑环境要素中,乡村旅游项目与生态环境的有效结合,合理布局,将建筑环境融于自然景观内,将景观融入项目内,增强游客的参与性。
2.6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特色塑造
(1)园在水中:在把水环境转变为景观水体的同时,沿河岸适当规划了以亲水为主题的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驻足观水赏花创造了条件,增加亲子乐园(水上拓展)、垂钓带、湿地水草园、水车坊间等游乐设施,结合亲水景点和游乐设施新规划了部分环湖景观步道,强化滨水游步系统,串联村庄内部景观系统,极大增强了区域的特色旅游氛围。
(2)景在村中:建议民居农舍在不破坏原有结构基础上,通过立面改造、院落内外环境整治、围墙改造等方式,打造体现地域乡土风情的“农家旅舍”,注入了旅游功能,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服务。形成了以原住民为依托的农民新村,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风貌。在两排农舍中间结合水系,建设滨水景观带,设置游船码头、观景亭、滨水广场、文化墙、石拱桥、水街;同时结合水系建设亲子乐园、鱼趣园、水车坊间等旅游景点项目。
(3)村在园中:结合现状农舍散落布局的特点,充分利用台地、水面、宅前屋后空地等现状布局特征,规划见缝插绿,建设院落核心绿化;景观节点;绿化景观带;景观廊道。使得绿化景观串联每家每户。农舍整治在不破坏原有结构基础上,通过立面改造、院落内外环境整治、围墙改造等方式,打造体现地域乡土风情的“农家餐厅”,为游客提供吃农家菜的场所。
(4)农耕文化展示:划分5个停车组团,每个停车组团之间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以园路串联,沿园路结合绿化规划多处各具生态教育意义的田园雕塑群,将江淮地区的田园文化和农耕文化以艺术的形式凝固下来,每组雕塑都包含一个趣味的生态故事;在美化大地艺术的同时,提醒和警示生活在现代化城市的人们,保护环境生存环境,爱护生态家园,引起游客深思。2.7 交通组织规划
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各个城市热切期望发展的新方向。因此新型城镇化需要有绿色交通体系的支撑,大量研究表明,减少出行的需求和出行距离,支持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限制小汽车是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法则。
道路系统的组织合肥塘拐田园生态社区---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规划道路分为车行道路、绿色交通路径及步行路径,充分考虑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旅游游览、绿道四大功能的和谐统一,形成多类型交通体系,丰富游览流线。重点考虑通过非机动车道、步行道与绿道建设的结合,丰富了绿道的使用功能。2.8 村庄整治规划
构建“生态村落旅游乡村”的旅游形象。根据现场踏勘,近期本次规划提出“四整治”的村庄整治措施:庭院空间与农宅整治;村容村貌整治;道路整治;饮用水生活污水整治。
2.9 项目策划
(1)旅游服务点(绿色农品展示馆、饮品酿造生活馆、餐饮、旅游商品)
为游客提供餐饮、旅游商品购物、绿色农品展示、饮品酿造展示馆等空间场所。
(2)农家旅舍 整治前 特色的农家旅舍。
(3)旅游商品一条街
结合农家旅舍,沿水街原住民可自主销售农资农具工艺品及绿色生态蔬果等旅游商品。
(4)鱼趣园
此项目是见效快的、参与性、趣味性强的娱乐活动,老少皆宜。供给游客自由观赏抓摸,就近农家进行烧烤或者制作。
(5)亲子乐园
设立“凌波微步”、“水上漂”、“水上行走球”、“鞍马桥”等适宜于家庭团体的水上拓展设施组合项目,让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对难题,携手完成任务,通过体验式的水上活动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引导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生态化。
(6)水车坊间
打造景观水车坊间,设置水磨、水转纺车、榨汁机等器具,让游客打打糍粑、推推石磨、纺纱作线,亲身深度体验传统农事活动,获得自己劳动的果实,是休闲身心,体验农趣的绝好乡村旅游项目。
(7)农耕文化雕塑园
结合生态停车场,在停车组团之间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以园路串联,沿园路结合绿化规划多处各具生态教育意义的田园雕塑群。
(8)景观花海
一个临近水面的开放式的花卉带,位游客提供观赏花海的场所。(9)农家餐厅
结合自由布局的农舍,由原住民自主经营,为游客提供餐饮农家乐功能。形成各自特色的农家餐饮店。
(10)音乐果圃
在农舍的间隙适宜栽种小金橘、葡萄、桃树等本地易活果树,可修剪为各种雕塑造型的果树景观。可配合在不同区域的音乐系统的设置营造音乐果圃。2.10 开发模式
“公司+农户”开发模式:这类具有旅游特色的乡村旅游,通过引进有经济实
整治后
结合水街的建设,由原住民自主经营,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功能。形成各自
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环境,指导乡村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这种开发设计充分考虑了农户利益,在社区全方位的参与中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这种开发还可演化成 “公司+社区+农户”开发,公司先与当地社区(如村委会)进行合作,通过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但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则要经过公司的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3.新型城镇化下都市近郊村庄规划建设工作体会
合肥塘拐田园生态社区---都市近郊旅居休闲情景村落充分结合绿道建设、村庄环境特色、旅游与城市的关系,最终决定依托水、田、园、村落、周边旅游景点等旅游资源,发展生态体验乡村游。积极拓展节庆旅游活动,创造出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合理的生态乡村空间。为增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新型城镇化要求,结合合肥市的实际,对于近郊村的规划建设重点关注一下问题:
(1)充分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体现人本、宜居、特色的建设。由于新型城镇化密切结合当前城乡发展态势,是以人本、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的集约型城市发展道路。因此,近郊村的建设应充分体现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理念和思路。
(2)基于近郊村与城市联系密切的特点,关注城市建设与村庄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民生问题。例如,配套设施的相互促进与协调、经济生产的分工与互补、风貌特色的差异化建设与地域特色的凸显等方面。同时,着重考虑未来村庄发展的动力问题。对于村庄的发展动力的研究,应紧扣市场需求,强化城乡发展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方向的判断,在城乡统筹发展格局下促进农村经济综合提升。
(3)创新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突破原有村庄规划的编制方式方法,例如,塘拐村形成“概念规划(村庄发展定位)——市场咨询(招商引资与开发模式)——方案深化——村庄规划”的工作框架与流程,使规划成为政府、企业、村委会以及村民四方的共同行动指南。
4.小结
当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农村地区的发展应抓住机遇,实现发展转型。
正是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原则以及基本要求为基点,提出创新性的村庄规划特别是都市近郊型村庄的规划思路,最终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2]合肥市美好乡村规划建设导则(试行).[3]袁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4]张天文.浅谈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J].活力.2011(8)
[5]黄光宇,陈勇著,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张泉.城中村问题与留地安置方式探析——以安徽省凤台县城关镇缪郢社区(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4)[7]张泉.村庄规划[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陈静 王其东.广东省新型城市化下城市近郊村规划建设探讨——以增城市“莲塘春色”国际生态旅游示范村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9]理想空间——新农村与城乡统筹发展.2012
第五篇: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扶贫攻坚战的战略导向。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关注个体及社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注重激发案主的主体能动性和抗逆力,与精准扶贫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注重脱贫效果的持续性等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优势视角具有降低负面标签效应、避免扶贫对象被客体化、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等优点。通过对扶贫对象个体开展“优势视角”教育进行精神扶贫,并依据各自优势进行分类技能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挖掘社区资源与优势,推动社区资产建设;链接社会资源,促进多方合作等路径,将优势视角融入农村扶贫工作,能够使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困,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优势视角;赋权;资产建设;链接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3-0046-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村进城隔代教养的祖辈老人生活困境与干预模式研究”(17YJC84004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精准与有效:社会扶贫的理念创新及其实现路径”(201610304010Z)阶段性研究成果;南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高梅书(1974-),女,江苏响水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季甜甜(1996-),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2017年6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发挥作用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为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指引。在脱贫攻坚阶段,精准扶贫成为关键词。精准扶贫是反贫困系统的综合实践过程,它更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实践。精准扶贫要把目标的精准考量同效果意义上的精准联系起来,即脱贫效果要有持续性[1]。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强调对案主的需求、特点和优势进行科学评估,激发案主的能动性,在对话与合作中促进案主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可见,优势视角与精准扶贫的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本文尝试将优势视角引入农村扶贫社会工作,阐述其基本理念、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及实践路径,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优势视角扶贫模式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从而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让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困。
一、优势视角的含义及基本理念
优势视角是美国查尔斯?拉普教授及其团队于1982年在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介入过程中提出的。该研究团队采取全新视角看待那些精神病患者,认为他们虽处于困境、具有疾病或人格缺陷但仍具有优势,而以往这些优势通常被他人和患者忽略。在治疗过程中,拉普研究团队不但充分挖掘精神病患者自身优势,而且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帮助他们成功融入社区生活[2]。后来,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丹尼斯?塞勒伯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将优势视角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优势视角是在反思传统问题视角的弊端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弥补了传统社会工作中放大案主问题而对其优势、潜能关注不足的缺陷,认为所有的案主都是有潜能的,即便是处于困境中的案主也有改变的可能。优势视角对于案主优势和潜能的关注,在社??工作领域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优势视角已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开发并利用人的潜能,协助案主从挫折和不幸的困扰中挣脱出来,最终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3]。
优势视角的基本理念可以用以下几个核心概念来概括:第一,优势。优势视角不再是专注地集中于案主的问题,而把目光投向优势和可能性,认为任何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都具有自身的资源与优势,即便是处于挫折、压迫、困难中的案主仍具有内在的潜能。“在创伤、痛苦和苦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动员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这样案主将会有更好的生活质量。”[4]4第二,赋权。“赋权意味着帮助个人、小组、家庭以及社区在其内部或周围探求和扩展其资源与手段的意图和过程。”[4]14赋权概念强调:助人者要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扩大案主的能力和优势;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第三,成员资格。某个个体或群体,若没有成员资格,就可能有被边缘、异化和被压迫的危险。优势取向承认我们服务的所有人是某一种类的成员,并享有随成员身份而来的自尊和责任。第四,抗逆力。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克服和超越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抗逆力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抗逆力是一个过程――源于迎接自己世界的需要和挑战的关于能力、知识、洞察力和美德的持续成长和阐明[4]16-17。
二、优势视角运用于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优点
优势视角在扶贫工作中的运用,能有效弥补传统问题视角扶贫模式的不足,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减少贫困的负面标签效应,让贫困群体获得应有的尊严
传统问题视角下的扶贫工作,大多只关注贫困者面临的问题,对其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关注不足,长此以往,贫困者很容易忽视自身优点,给自己贴上“问题标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吉林大学的万艳对488个贫困者的心理状况调查显示,725%的人认为贫困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953%的人认为低保户的身份给自己带来了负面影响,542%的人认为外界的人轻视自己且不愿与自己合作交流[5]。这种“标签”效应下的不健康心理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越发变得消极、悲观,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优势视角强调为案主“赋权”,认为任何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介入过程中帮助贫困群体挖掘自身的优势,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励他们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梦想,找回自信和尊严。同时,突出贫困群体的优势可以改变外界对于贫困群体负面刻板印象,使外界认识到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对他们表达尊重和平等相待。
(二)有利于发挥贫困群体的主体性,避免其被“客体化”
我国传统扶贫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帮扶模式,也就是“输血式”的扶贫模式,主要是向贫困群体直接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资金的援助并不能真正改变贫困群体的现状,贫困群体更应该实现“能力脱贫”。虽然我国近年来的扶贫模式逐渐从“输血”模式向增能型的“造血”模式转变,但“问题视角”下的“增能型扶贫”也只是通过引入外来资金,兴办当地教育、建设基础设施和开展科技培训等方式开展,其间扶贫对象的主体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具有“盲目增能”“被动增能”等缺陷。吉林大学教授李文祥对东北贫困山村――河村的扶贫实践研究发现,以所谓的“增能”扶贫为核心的河村大搞农业科技、小额信贷、就业培训,但在2005―2009年间的脱贫率和返贫率都达到了80%以上,呈现双高现象,并没有真正实现脱贫[6]。返贫率如此之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此过程中村民只是被动地配合扶贫项目行动,主观能动性未能有效发挥。后来,李文祥等人在河村已有的“增能型”扶贫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型”扶贫,既通过资源合作实现了增能,又在管理合作中引导村民养成与现代生产相匹配的观念与习惯,建立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从而实现了有效扶贫。正是在积极的参与管理中,村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养成了与现代生产相匹配的观念与习惯,才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并且这种积极观念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效应,能使他们最终真正意义上彻底摆脱贫困。
(三)有利于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提高扶贫工作效率
优势视角注重挖掘案主自身及其所在社区的资源优势,并对这些优势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传统问题视角下的扶贫工作往往只看到贫困者的问题,而忽视对其资源和优势的挖掘。比如许多扶贫项目经常会对扶贫对象进行“一刀切”的某种技能培训,而在培训之前并未对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的能力、资源、优势和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等人对云南绿寨的扶贫实践研究发现,之前基层政府在绿寨反复调整产业结构,传授给村民换种新品种(甘蔗、洋芋、青刀豆等)的多种技巧,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村民的生计状况并无好转,甚至许多农民负债累累。后来,张和清的扶贫团队竭力挖掘当地的优势资源,从当地居民最擅长的老品种水稻种植入手,帮助村民大幅度提高收入[7]。可以看出,绿寨后来的扶贫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在于从村寨既有的优势入手,而不是盲目引进农业科技。优势视角要求对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有足够的了解,充分重视在地资源,将外部资金、技术与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的文化、历史、优势有效结合,保证扶贫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优势视角下农村扶贫社会工作的创新实践路径
优势视角专注于从案主内部建构自我支持,同时从外部建构社会支持,形成双向的社会支持网络。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挖掘贫困群体的优势,提升其人力资本
1.开展“优势视角”教育,进行“精神扶贫”。受自身弱势的经济状况、边缘化的社会处境等因素影响,贫困人口大多从“问题视角”看待自己,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甚至不少人在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影响下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陷入“精神贫困”。这种“精神贫困”会成为一种精神桎梏使贫困者裹足不前,甚至自我贬损,消极退缩,影响外界扶贫介入措施的实施效果。若要使扶贫工作精准有效,首先要开展“精神扶贫”。根据优势视角理论,精神扶贫可以从赋权和抗逆力训练着手。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赋权就是“将案主视为?e极的能动主体”并“扩大案主的能力和优势”。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尽管最初这样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人们不但获益于成功经验,而且获益于受到的挫折[4]72-73。上文还提到,“抗逆力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克服和超越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基于这些对人的优势、潜能、战胜逆境能力的乐观假设,扶贫者对贫困群体开展精神扶贫时首先要学会接纳和聆听,案主的故事和叙事都包含着他们的优势、兴趣和愿景。要为受助对象创建一个充满关怀和信任的环境,通过积极的设问,引导案主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并从中获得自豪感,进而激发其改变现状的内在动力。比如可以问一些“生存问题”:当你必须面对无数的挑战时,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或者面对这些困难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哪些困难给了你特殊的力量?你需要依赖哪些特殊的品质才能战胜困难?还可以问一些“例外问题”:生活中哪些时候感觉状态还可以?你是怎样进入那种好的状态的?生命中的哪些时刻或者事件曾经给了你特殊的抗逆力和指导[4]77-78?通过这些问题的询问,引导扶贫对象看到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并非总是束手无策,还是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而有信心实现从自我怜悯到重生、从失败到复活、从抗争到抗逆的转变[4]74。
2.挖掘优势,依据各自优势进行分类技能培训。扶贫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类问题的设问来挖掘贫困群体的优势和资源:首先,问一些“可能性问题”:你所追求的未来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做哪些事情?我如何帮助你达到你的目标?第二,问一些“评价问题”:当人们表扬你时,他们一般会表扬你的哪些方面?第三,问一些“支持问题”:什么人给了你特殊的理解、支持和指导?这些人给了你哪些不寻常的东西?在过去的日子里,什么样的社团、组织曾经对你有过特殊的帮助[4]75?通过“可能性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询问,可以帮助案主发现其被忽视的优势。比如案主想要改变贫困处境的意愿;对扶贫工作者的信任和积极配合的态度;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等。通过“支持问题”的询问,可以挖掘扶贫对象可以利用的资源。
在对扶贫对象优势和资源充分挖掘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优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类技能培训。一方面,分类培训要结合每个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特长等因材施教。对文化程度较高者要结合其特长、优势进行一些技术性强、科技含量较高的技能培训。对文化程度较低者虽然不适合开展高技术含量的技能培训,但要结合其自身优势开展一些针对性培训,比如有些女性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动手能力强,可以对她们进行一些手工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对扶贫对象的技能培训要与其所在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相配合,使个人的发展与社区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根据优势视角理论,社区的发展也要充分重视本社区资源和优势的挖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挖掘社区资源与优势,促进社区资产建设
美国学者迈克尔?谢若登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资产建设理论。他将资产分为有形资产(主要是指货币储蓄、金融债券等经济资产)与无形资产(包括个人信用、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政治资本等)[8]。下面着重从中观的社区层面探讨如何挖掘社区的物质、文化及人际资源促进社区资产建设。
1.挖掘社区物质优势与文化优势,促进社区“有形资产”建设。社区的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及“农林牧副渔”等产业资源。社区发展应该因地制宜,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并重视在地资源的挖掘。“社区建设催化着扎根于本地生活和优先性的变迁过程……社区自己的优势或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被视为核心所在。”[4]16比如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就应在农业发展方面做文章,挖掘当地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既有优势,并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培育和提升。张和清教授的团队在云南绿寨的扶贫就是成功范例。在以渔业为主的渔村,则应充分发挥当地渔业优势,并进行一些产业化的运作以锦上添花。比如在广西北部湾的渔村,有人建议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休闲渔业[9]。若是在具有良好自然生态的村庄,则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资产建设。比如台湾地区一个名为“桃米里”的村庄以“生态社区营造”为方向,成功实现了从一个传统农村向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转型,目前与日月潭一起被大陆游客所了解,成为大多数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必去之地。[10]
除了社区物质资源的挖掘,在扶贫工作中,还要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化,增加社区有形资产――经济资产。“优势视角在扶贫方法上更加注重个别化和差异化,符合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和贫困群体实际需求成为衡量扶助方法专业性的重要指标[11]。文化资源的挖掘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有较多实践,大多数以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及民族舞蹈、音乐等形式呈现,尤其在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做得比较好。其实,其他非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各地独特的文化可供挖掘利用,或者即便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也可以盘活在地资源进行“文化深耕”。在此方面,日本的“造町运动”及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计划”值得借鉴。无论是日本的“造町运动”还是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计划”都特别重视“在地性”和“文化性”。比如?_湾地区山楂脚社区挖掘了红茶文化,再造了传统的红茶产业;桃米村重新认识到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利用青蛙、蜻蜓、蝴蝶等在地资源打造生态旅游产业。
2.提升社区社会资本,促进社区“无形资产”建设。谢若登的资产建设理论中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个人信用、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政治资本等。社区中的无形资产就是指社区成员所拥有的上述资本。社区成员的人力资本等内容在上文已经加以讨论,此处着重对社区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建设问题进行讨论。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有助于提升社区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就是指社会连结,以及伴随而生的规范和信任。”[12]1普特南对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决定地区政府是否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是结社生活是否有活力,以及在这个区域里陌生人之间的信任程度。[12]7类似地,要想促进贫困农村社区的发展,除了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及提高村民个人的人力资本,还必须加强社区的人力资本建设,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连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任,这样才能使政策更有效地执行,资金更高效地利用。那么,如何加强社区民众之间的连结和信任?可以运用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帮助村民组成多种民间社会组织,通过在组织内的互动、交流,协商社区事务,共同探讨脱贫致富之路,同时还能提高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多例实践案例已经证明了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对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比如钱宁教授的团队在云南的扶贫实践中,通过建立社区议事会、社区文化夜校、妇女小组和农业技术小组、建立社区发展基金等多种草根组织,由村民自己推选负责人,自己组织活动,管理资金,协调生产、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村民们不再像开始时那样消极被动,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商讨社区事务,自己组织起来解决社区问题,社区参与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13]。社区居民最了解自身需求,只有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使扶贫工作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至于出现服务与需求脱节错位现象。需要强调的是,在农村社区人力资本建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乡村精英对地方内在资源与文化底蕴了解充分,在农村内源式扶贫,特别是关注贫困主体自我发展能力、探求地方特色反贫困路径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4]。
(三)链接社会资源,促进多方合作
除了提升村民的人力资本以及促进社区资产建设,还要发挥社会工作链接社会资源的功能,帮助村民建立外部的社会资源网络,推进村民与政府、社会、市场间进行有益互动。
1.及时了解政府和社会的有关扶贫信息,帮助村民与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链接。目前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于边远地区,信息闭塞,对政府的扶贫政策及有关扶贫信息不能及时了解。扶贫者要及时向村民传达政府的扶贫政策,并在科学评估村民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传递相关扶贫信息,以帮助村民在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获得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近年来,一些国家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但在项目的选择、项目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国家意志占据主导地位,从项目实施的效果来看,出现了国家意志和地方政府的一些冲突。[15]之所以出现冲突,主要是这种自上而下的项目实施方式,未能对村民及社区的问题、需求和优势进行充分评估。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有一套严谨的程序,强调需求调查――问题分析――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跟进的动态评估与介入的规范性过程。在国家大力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及其工作者应尽快深入贫困农村地区对当地进行精准的需求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将政府及社会资源与村民的需求进行精准链接,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2.及时传达市场信息,搭建城乡公平贸易平台。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进行权力、利益交换活动的最重要资源。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民由于信息的匮乏很难根据市场信息有效地组织生产,经常出现农产品大片滞销的状况,甚至有一些掌握信息的强势集团,通过对农民封锁信息,坑害农民,从中渔利。所以,增强贫困农民获取信息的意识、渠道和能力对其脱贫至关重要。社工在初期要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并向扶贫对象有效传达,之后要逐步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意识,拓宽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强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除了在信息方面的帮扶,社工还应帮助农民加强组织化,成立各种合作社,增强与城市工商业者谈判的能力。同时,社工还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城乡之间搭建公平贸易的平台。比如“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通过在城市建立公平贸易的直销平台这种城乡合作式的扶贫策略在帮助村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6]。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J].社会工作,2016(3).[2]宋丽玉,施教裕.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6-37.[3]庞飞.社会工作两种视角的比较分析[J].社会工作,2009(9)(下).[4]丹尼斯?塞勒伯.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5]万艳.贫困群体心理问题解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3∶20.[6]李文祥,郑树柏.社会工作介入与农村扶贫模式创新――基于中国村寨扶贫实践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4).[7]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J].社会学研究,2008(6).[8]迈克尔?谢若登.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M].高鉴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1-202.[9]庞云云.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的广西北部湾渔村社区发展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25.[10]陈统奎.再看桃米: 台湾社区营造的草根实践[J].南风窗,2011(17).[11]李芳,向德平.社会工作引领扶贫济困“精准”时代[N].中国社会报,2016-10-25(002).[12]大?l?哈尔彭.社会资本[M].黄克先,黄惠茹,译.“国立编译馆”与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翻译发行,2008.[13]钱宁.农村发展中的新贫困与社区能力建设: 社会工作的视角[J].思想战线,2007(1).[14]曾明,曾薇.内源式扶贫中的乡村精英参与――以广西自治区W市相关实践为例[J].理论导刊,2017(1).[15]谢冰雪.资产为本视角下的社区发展――基于新疆H村社区发展项目的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6]张和清.社会工作如何助力扶贫济困[N].中国社会报,2016-03-04(004).【责任编辑:张晓妍】探讨与争鸣探讨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