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生态城市发展路径选择
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生态城市发展路径选择 摘要: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供水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不足等“城市病”,本文运用公共管理的知识,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出发,指出建设我国生态城市的路径选择,旨在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
关键字:城市化问题 生态城市 路径
一、生态城市的涵义
“城市生态学”理论最早是1925年由帕克(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提出的,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建设生态城市,使得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环境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这必将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选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保持和增强资源环境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发改委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由现在的37.7%提高到50%以上,城市个数将由667个发展到1400多个,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城市人口规模最大、城市个数最多的国家。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生存环境恶化等,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
人口密集是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普遍现象。据有关资料,国外42个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918人,其中高于这个值的有14个城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城镇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8%,2050年则达到70%左右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关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力及人口承载研究报告》认为,“我国人口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绝不能超过17亿”,否则就会发生全面崩溃。如今,我们距离这条生命线只有3亿左右,形势十分严峻。庞大的人口增长量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人口增长过快,给人民的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不断改善,造成了很大压力。与其同时,重工业优先发展需要规模巨大的投资,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发展重工业所需资金只能从抑制消费取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行政投资分配机制,将大量资金投向重工业,以迅速形成工业生产能力,挤占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投资。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受到严重制约。由此带来的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繁还是没有根本缓解;建筑稠密,缺乏空地、阳光、绿地、新鲜空气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城市居住环境恶劣、周边支撑系统破坏使城市变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城市医疗、卫生、电力、通讯、供水、排水等许多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市民要求。这就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二)城市资源的短缺及环境的加速污染使城市之间的矛盾加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16亿的高峰,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城市化过程中,加剧了城市环境甚至是周边环境的污染,造成城市环境恶化的累加循环。我国历年垃圾的堆存量已高达64.4x108t,占地5.6X104hm2,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我国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3%,97%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只能运往城郊长年露天堆放。在我国的垃圾中,有机物占36%,无机物占56%,其他占8%,其中无机物的主要成份是煤灰和残土。在垃圾中危害最大是要数“白色垃圾”这类垃圾很难自然分解,会进一步造成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这些正威胁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步入加速阶段将更加突显用地与供地之间的矛盾。然而,城市垃圾、工业和城市建筑工程排出的废渣和污水处理的污泥不断堆积,一方面占用了城市的大量土地,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一些有毒废物又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循环污染。截至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虽有所减缓,但整体污染水平仍较高。城市噪声己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据国家统计显示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工业噪声比例占8一10%;交通噪声比例接近300k;公共活动噪声影响面最广,己经达到城市范围的47%。
(三)不重视城市历史文脉的挖掘与保护
一个城市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注重城市特色的建设。像巴黎塞纳河中的西岱岛,1000年前的建筑巴黎圣母院就在这一小岛上。从古代的巴黎到现代的巴黎,一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卷可以得到清楚的展示,整个城市有条清晰的历史脉络,这样的城市具有非常成熟的美感,充满了魅力。而我们有的城市 “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了,但变得没有任何文化感,没有任何历史层次感和地方特色。毫无特色的“千城一面”的开发模式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也成为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供水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不足等“城市病”,亟需建设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来缓解这一困境。
二、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生态城市思想提出后,目前国外己有不少城市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健全了相关法规制度和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展开有关的示范建设,并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效果。新加坡经过几十年努力,已建设成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和生态型城市。澳大利亚的哈里法克斯生态城项目是该国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社区和建筑的物质循环规划,还涉及社会与经济结构,它走出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革新与垃圾循环回收入项目、能源保护项目曾荣获国际大奖。德国Erlangen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有关决议,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生态规划,成为德国“生态城市”先锋市。日本的九州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构想。以下介绍一下巴西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市是巴西的生态之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也受到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称赞,还由于垃圾循环回收项目(联合国的环境项目)、能源保护项目(国际能源保护协会的项目)而分别获奖:并因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的革新成就而获奖。库里蒂巴的建设经验包括:
(一)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库里蒂巴市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相结合,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的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目前,城市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研究人员估计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2700万次。
(二)关注社会公益项目
库里蒂巴有几百个社会公益项目,较为著名的是环境项目一1988年实行的口号为“垃圾不是废物”的垃圾回收项目,垃圾的循环回收在城市达到95%。回收材料售给当地工业部门,所获利润用于其它的社会福利项目,同时垃圾回收利用公司为无家可归者和酗酒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简单的、讲究实效的、成本很低的社会公益项目旨在成为库里蒂巴环境规划的一部分,并使得城市在环境和社会方面走上了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对市民进行环境教育
一个城市成为生态城市的前提是对其市民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其环境责任感。库里蒂巴对此十分注重,儿童在学校受到与环境有关的教育,而一般市民则在免费环境大学接受与环境有关的教育。
三、从公共管理视角提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借鉴国国内外的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念和建设方针,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前提,这适用于世界上所有城市,我国自然也不能例外,要建设这种生态城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大局
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绿化管理的实践,就是要坚持循序渐进,“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发展途径,更加注重丰富发展内涵,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要树立以下“四个理念”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现新的跨越。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推动上海绿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
政理念,充分体现绿化作为公益性事业的公共服务功能。针对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中心城区缺少绿化、公园窗口服务水平整体不高、老居住区绿化质量较低等问题,要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抓紧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切实解决好市民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公园内要因地制宜地设置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无阻碍设施和健身设施,满足市民休憩、健身和娱乐的需要。
其次,要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坚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推进绿化建设和管理。城市绿化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绿化建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必须坚定不移地在绿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引入生态优先理念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完善绿化规划设计规范、建设养护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完善绿化市场管理、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等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以此提升城市绿化建设管理水平。
再次,要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管理理念,坚持依靠市场推进绿化发展,坚持培育社会公众参与绿化的机制。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在绿化建设管理微观领域全面引入市场化机制;另一方面充分尊重绿化社会性、群众性强的特征,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城市绿化管理社会化的经验,积极探索社会公众参与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方式方法。
最后,要坚持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管理理念,坚持依法治绿,推进“管办分离”,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要增强规则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健全法制,推进制度创新;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改进政府管理部门工作方式方法,切实贯彻“强化、转化、弱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二)更新观念,提高政府生态建设管理水平
政府要更新观念,首先,实现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公民义务本位向公民权利本位的转变。要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接受人民监督。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利之源。政府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属性的本质。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
其次,政府应当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有限责任政府的新理念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1)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政府虽然承担着直接的责任,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必须由政府直接来提供,要树立公共物品提供主体可以多元化的新理念;﹙2﹚适应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改变靠单一的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传统思维,树立主要依靠市场培植资源的新理念;(3)适应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不讲成本、效益的旧思维,树立政府管理同样要讲究投入、产出、成效益的新理念,并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传统公共管理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造。
再次,由“依权力行政”向“依法行政”转变。“依权力行政”和“依法行政”,是区分人治国家和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公共管理方式和手段。在法治理念上,应当实现从法律的治民、治事向法律首先治官、治权的转变。要通过推行依法行政,建立法制政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法律成为政府的行为准则和办事依据。这其中重要的就是政府管理的组织机构、工作权限要清晰,工作程序要明确,工作责任要到位。
(三)科学地制订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发展指明方向
从国外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相关成果来看,21世几特大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区域性、生态性、舒适性、可利用性和可达性5个方面。首先,要突出区域特征和资源特征,将规划扩大到市域甚至区域范围,建立城较结合、城乡一体的大绿地系统。其次规划要更加注重绿地的生态效应,作最大限度地保存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繁衍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以更贴近自然的生态环境来取代过度精细栽植、缺乏生态价值的“绿色沙漠”。另外,规划还要更重视绿地空间的环境改善和功能拓展,致力与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并增加郊野休闲、森林旅游、湿地保护等更多功能内涵。同时,还应通过拓展绿化的影响和服务半径,增加与周边的内在联系等方法,不断改善绿化的可达状况。
(四)转变公共管理职能,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组织机构首先,在体制上进一步完善分级、分权管理,重点是梳理关系,管理重心下移,调整职能配置,强化职权利挂钩,从而构筑起上级政府管理的,下级政府不管,条管的,块不管,但以块为主的格局。同时,对块与块、块与条边界模糊的领域建立一种磋商和协调机制。在运行机制上变应急管理、事后管理、突击整治为源头管理、跟踪管理和长效管理:变人为因素较强的指示、政策管理为主导为以法律法规约束和经济手段调节为主导;对涉及成熟整体和长远利益的领域实行垂直管理;同时,有选择地开放市场,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分解管理责任,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扩大城市管理的张力。
其次,坚持高效能、科学化管理原则,建立强有力的、统一协调的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考虑到要兼顾水、土地、能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目的是要安排好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因此,城市领导者,特别是主要领导和决策者一定要端正城市建设管理思想,处理好城市开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建设规划与财力、物力的关系,处理好生活和建设的关系,一切从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办好事、讲实效。
再次,建立责任机制。何政府都需要建立一套责任制。这样才能在社会广泛的支持下进行运作。对任何主张民主的社会来讲,责任机制都是基本因素,要成为民主社会,就需要一套适宜的责任机制。政府组织由公众创立,为公众服务,就需要对公众负责。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形成责任机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是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具体操作复杂,需要众多部门共同协作的一项系统性、社会性工作,因而,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倾力关注城市绿化,要建立城市绿化管理责权制和各级领导目标责任制体系。同时,按照“明责放权、重心下移、理顺关系、各负其责”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责权,逐步理顺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完善绿化法规和政策,推进城市绿化管理法治化
在实现政府绿化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的过程中,城市绿化管理将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与社会化机制互为补充的局面。政府部门直接参与具体运作应该减少,更多要依赖于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来实施管理和调控。因此,法治建设将是未来绿化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根据城市绿化发展的目标和实际工作需要,不断跟踪绿化建设管理前沿性问题,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强调绿化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法律效应。第一,明确编制绿化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主体,同时增加在详细规划编制时,应当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明确绿地、林地结构、功能、形态、布局等要求。第二,依法划定绿线,在操作中缺乏配套制度和内容。为完善此项制度,需要调整应划绿线的范围,对已划定绿线的控制方式、手段等加以细化和补充,如对已确定的绿线应向社会公布、并规定市绿化局应当配合市规划管理部门共同控制规划绿线规定。第三,突出绿化比例在法规中的强制性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的有关法规政策制定。如研究制定社会公众参与绿化养护管理的 权力和义务的配套规章;研究制定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社会企事业单位、公众参与绿化认养、认建的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社会公众参与绿化规划、绿地设计方案决策机制相关配套规则等等。
(六)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认真贯彻依法行政“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的原则,政府管理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办事,秉公执法。要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要着眼于理顺当前综合执法和专业执法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建立健全“双向告知”、“案件移送”等执法工作制度和工作运转机制,形成执法管理的长效、常旨在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态工作体制。要坚持“依法治绿”,进一步加大绿化执法力度,加强绿化执法队伍建设,对毁绿占绿行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并依法进行严惩,有
效巩固和保护绿化成果。要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解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出现的后续监管不力的问题,抓紧建立审批事项取消后的后续监管办法,建立和完善对行政审批行为和效能的监督制约办法;加强对审批事项执行情况的监察,建立审批后续监管的工作规则和办法,研究制定立法与监督、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相互协作、相互制衡的执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推进城市绿化管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化保障。
综上,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各省市自身的条件及特征制定相应的发展措施、方向。要达到城市的生态化必须是全社会、全体公众、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并且要实现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也不能从单一方面出发,而是要通过建设的不同方面指定的相应的发展措施,在各个方面的整体作用下达到实现城市的生态化。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生态城市使人类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和理想的曙光。
参考文献
[1]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5).[2]杜鹏.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生态责任[J].甘肃农业.2006(8)
[3]杨志峰徐琳瑜,《城市生态规咙d学》,〔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康晓光马庆斌,《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闭,化学1】卫出版社,2007
第二篇:电子商务视角下安顺城市经济发展路径思考
电子商务视角下安顺城市经济发展路径思考
吕明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由于城市群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相对低下,使黔中城市群构建有别于东部城市群,这要求周边城市必须从城市定位出发考虑自我发展问题。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契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物流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使本市电子商务发展有了保障,根据对安顺城市资源的分析,本文提出借助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电子商务城市经济路径设计
一、城市群建设困境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群构建一直是热点议题,地方政府期望通过城市间紧密联系加速产业升级,实现产业一体化,不断增大GDP贡献额,以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区域发展。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崛起引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构建十大城市群,其中包括了僻处内陆的川渝与关中城市群。2011年上半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GDP总和达到90147.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比例从2008年的38.2%升至44%①,号称经济发展三大引擎。因应经济发展形势,贵州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建立贵阳城市经济圈,继而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黔中城市群,期望形成区域新增长极。
以城市群建设的既有经验看,其成长有赖于地理上的便利、产业链的高关联度、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及周边城市的功能定位、自我发展。与东部城市群相比,作为黔中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贵阳并不具有强大的带动辐射作用,安风楼等(2011)对36个大中城市经济分析中,其位于落后城市之列②,这使黔中城市群的构建较东部城市群有更多困难,并因之突显安顺、遵义等周边城市基于合理定位之上的自我发展重要性。① 中国经济网:《2011年上半年各省GDP数据一览》,http:///xwzx/gnsz/gdxw/201107/28/t20110728_22569946.shtml
② 安凤楼等在《2009年我国36个城市经济实力分析》中,选用地区生产总值、货运量、地方财政收入等八个经济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城市经济实力排名。
基于中心城市欠发达的考虑,黔中城市群的各周边城市理应从其现状出发,结合城市群构建进程需要,充分发掘潜在优势,设计一条有利于加速城市经济发展的合理路径,并通过城市群内部产业整合,使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得以实现。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物流公司与电子商务公司大量涌现,与线下交易相比,电子商务交易在时空便利上优势非常明显,其对城市发展特别是中西部二三线城市发展有着特殊价值,因此,基于电子商务交易的经济发展路径设计对远处西部的安顺市具有现实意义。
二、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基于internet建构的信息网络,并利用网络外部性和正反馈机制,大量网络企业迅速成长,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升,又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早期的电子商务只是线下交易向网络平台的转移,拓宽企业销售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供产销流程整合及供应链整合等均被包含于电子商务范畴。
由于信息流与资金流可通过互联网络达成,电子商务三流中,物流往往成为甁颈,便利的交通及发达的物流业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传统商务相同,电子商务发展还取决于稳定的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则与产品价格及差异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电子商务角度对潜在优势分析,首先考虑的是城市合理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确保路径设计的长期有效,其次须考虑对电子商务的有用性,同时,还需考虑资源的节约或合理利用,确保经济发展趋向于低碳化。
(一)以旅游城市为定位
1985年,安顺市被确定为国家甲级旅游开放城市,07年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业的薄弱更使旅游经济长期主导安顺经济发展,因此,以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是合理选择。近年来,地方政府更注重对市区内历史遗迹的修复和重建,并力求将市区内外旅游项目进行整合,这使旅游城市定位更为清晰。
(二)原生态地域文化资源
多民族聚居、历史遗留、及长期的对外封闭使安顺市拥有很多独特的、原生态资源,如蜡染及蜡染文化,屯堡文化,竹王节文化、原生态音乐及舞蹈等。原生态文化资源既是对历史的传承,同时也可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并且,对这类资源的利用充分满足低碳发展要求。
(三)特色饮食资源
在城市生活中,安顺市小吃早已成为亮点,荞凉粉、油炸鸡蛋糕、松糕荸粉等独有小吃极大满足市民休闲需要。事实上,即使非独有的其他饮食资源,在与其他城市对比中也有很大优势,如安顺剪粉(陕西称作米皮)比遍及全国的陕西
米皮更薄软口味更好。
东西合壁是安顺市饮食另一不为太多人所知的特色。历史上的屯田制造就顿堡文化的同时也将传统江南饮食带入本地,并因本地口味需要被改造形成独到美食,如由南京卤旺蛋变化而来的安顺炒寡蛋。特色饮食对本地人而言,是休闲生活的组成部分,对企业及地方经济而言,则可成为巨大商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上升至城市名片高度,如兰州拉面、德州扒鸡。
(四)商业文化传统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安顺市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的称谓,并因之发展成为商贸集镇,“商业之盛,甲于全省”,商业文化氛围浓厚,其商业形态与温州历史商业形态类同。不同的是,在资金短缺、业内整合不够及东西部发展失衡背景下,本地商业发展已严重滞后,外来商业企业规模远超本地。尽管商业发展处于不利地位,但市民商业文化传统并未衰落,在重构传统商业和创新流通业态进程中,商业文化传统仍将是潜力所在。
(五)互联网及物流资源
东西部发展失衡格局下,除自然资源外,西部地区全面落后于东部。相比于其他差异,互联网发展差异则相对较小,并呈现出差异缩小的趋势。互联网沙弥空间距离,实现区域间信息共享,有利于虚拟企业等新型企业组织在东西部间的形成,也使区域间频繁交易成为可能。
上世纪末以来,为加快经济发展,贵州省以十年时间构筑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在省内各城市间大量建设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着力建设四主四辅对外铁路通道网,实现与川渝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的快速铁路通道。借力于省内交通条件的迅速改善,安顺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并强调加快航空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③。既有交通网络及“十二五”期间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将使本地物资对外输出更为便利,形成网络经济视角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城市经济发展路径设计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且由于地理位置及城市吸引力等因素,电子商务为二三线城市提供了更多商机,并有望成为东西部差距缩小的重要动力。以电子商务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可使黔中城市群形成发展中中心城市带动效应不足得到弥补。综合分析现有资源潜力,结合本地既有发展定位,可从电子商务角度设计安顺城市经济发展的合理路径。
第一,继续发展旅游经济
根据旅游城市定位,应将旅游经济发展置于首位。在目前旅游经济已有一定③ 安顺市人民政府网:《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fgw.anshun.gov.cn/news/show.php?itemid=476
规模基础上,应建立专门网站做全面旅游宣传,随时更新旅游资讯,并利用论坛、留言板等与网民互动。同时,应注重旅游业的内部整合,如旅游形象的统一化、景区间旅游流程改造等。此外,必须着力培养旅游业从业者,提高其职业素质。
第二,资源整合下的口碑营销
在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应将特色饮食、原生态地域文化等整合入旅游业,这里的整合并非简单化地将饮食摊点置入景区或并入景区企业,而应首先根据旅游资源的文化特点对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模块化分解,再对饮食及原生态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相关度做分析,按照相关度大小在各模块中分别融入特色饮食和原生态地域文化。通过整合,使旅游者对本地饮食与文化印象深刻,借助旅游者的口碑宣传增进本地饮食及原生态文化的了解,扩大潜在消费者规模。
第三,政府加大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力度
潜在消费者规模的增大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在此条件下,政府一方面应鼓励中小企业增大电子商务运作的力度,同时可适当出资鼓励个人从事电子商务交易,从而拓宽本地产品的销售渠道,加速企业发展。
第四,借助物流网络开拓区域电子商务市场
快速铁路通道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为本市饮食的网络输出提供可能。借鉴速冻食品的成功经验,应可对本地特色饮食进行特殊冷冻处理,并通过省内与川渝城市群间快速铁路通道实现在西南区域的电子商务交易。
第五,城市群电子商务整合发展
电子商务的深层发展涉及到更多复杂的系统建设问题,单个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发展将遇到资源不足、后发劣势等瓶颈,因此,在电子商务深化发展阶段,应融入城市群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中心城市的居中调配,形成合理的电子商务综合发展平台,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
从旅游经济发展到口碑营销,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外输出本地产品,最终融入城市群发展,是安顺城市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由于其符合安顺城市定位,且与区域发展规划相结合、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相吻合,因而确保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张成文,李恒杰.基于GIS的城市电子商务平台的实现方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5):77-79
[3]安风楼等.2009年我国36个城市经济实务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5):230,229.[4]谭蓓等.内陆开放城市发展电子商务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7):133-134,149
第三篇: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近些年来,不同类型的公共卫生事件在农村地区频发不断,不断影响着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给政府和农村卫生事业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新医改方案的背景下,如何抢抓机遇,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的网底和基石,最大限度减少各种疾病给农民带来的危害,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和挑战,本文根据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现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与办法,为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一、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战略重要性
(一)农村公共卫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迫切任务
当前我国农村卫生工作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发展水平与飞速增长的农村健康需求水平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见》还指出,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卫生,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国家重大决策能否真正落实,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一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公共卫生是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的交汇点
首先,农村公共卫生是农村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卫生关系到振兴农村经济、维护社会发展和稳定和谐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卫生事业的延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不断丰富着农村卫生工作内涵,使农村卫生工作内容逐步多元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当前,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作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精神的重要举措来抓,说明了农村公共卫生在农村卫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农村公共卫生是公共卫生工作的网底。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很丰富,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慢病管理、精神卫生、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因此,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必须将精力和财力向基层领域倾斜,将更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广大农村延伸,才能够真正实现《意见》中提到的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
二、当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境
(一)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缺乏运行保障机制
由于当前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村公共卫生防控工作形势严峻,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爱国卫生以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能力极为薄弱。从当前了解的情况看,绝大部分农村基层卫生单位将工作的定位放在谋求生计上。为了生存,基层医疗单位依然走着以药养医的老路,缺乏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来发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这种现象在村卫生室表现得尤为突出。绝大多数村卫生室都没有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多为自负盈亏,主要靠开展基本医疗业务创收,且收入十分有限。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收益仅仅只有每个月的100 元左右。业务收入微薄及公共卫生服务补贴不到位决定了村卫生室一方面在人员配置上不足,大部分村卫生室只有1~2 名村医;另一方面要多看病,多创收,其结果是导致在公共卫生服务上精力不足。当前,能配备专职防疫保健医生的村卫生室麟角凤毛。因此,从整体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网底功能弱化,缺乏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长效激励机制,主动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二)农村卫生人才极度缺乏,且配置不合理
由于农村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的限制,导致农村卫生人才严重不足。目前能长期在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很少,大部分是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知识技能掌握不够的人员。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学历偏低,未接受过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等专业教育,且由于财政困难所导致的人员编制缺乏,使得很多应该开展的公共卫生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三)农村卫生资源乏匮,医疗设施落后
首先,目前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和结构尚不够合理。数据显示,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2/3 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资源严重不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转型,农村卫生工作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支撑,原有的卫生筹资机制、办医形式以及农民健康保障制度等受到影响。近年来,农民健康水平提高缓慢,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城乡卫生状况和居民健康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如农村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均高于城市3倍,一些农村地区重大传染性疾病、地方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居高不下,甚至死灰复燃。其次,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农村中,农民普遍缺乏卫生知识,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小病扛、大病拖的后果往往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劳动力丧失,甚至倾家荡产。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在变成中国城乡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巨额医疗费用或劳动能力的丧失使许多人的生活水平降到贫困线以下。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保健网本是我国卫生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在第一次农村卫生革命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其中,乡镇卫生院是三级保健网的枢纽,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担着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等多项基本卫生服务;村卫生室是网底,在为村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的常见病诊治服务,在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大批专业医疗人员从农村返回城市,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大量流失。加之乡镇财政实力有限,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所获的补助是越来越少,生存面临危机。
第四篇:城市园林绿化规范化管理路径选择论文
摘要:在低碳绿色城市发展中,城市绿化作为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并美化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入手,着重分析了现在我国在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深入探讨了提升我国规范化管理城市园林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实现我国城市园林的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范管理;实现路径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发生了从追求温饱到追求审美的转变。城市园林做为城市人民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使人民在劳累的工作中放松心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在绿色规范化的城市园林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城市园林的规范化治理的实现,因此,解决城市园林的管理规范化问题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审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城市园林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者法制意识的缺乏
在我国的城市园林管理中,管理者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甚至不具备完整的法制意识。人们在对城市园林进行恶意破坏或者对其草坪进行踩踏时,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游客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而是在管理中凭借自身常识对其破坏者进行教育。甚至存在管理者自身管理行为不规范,在管理中凭借自身暴力行为执法,而不是通过法制约束游客,从而影响城市园林规范化管理的行进路程。
1.2管理法制的不健全
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法律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法制体系,因此规范化的依法治理的城市园林管理很难实现。管理法制的不健全很容易出现游客在违背公园治理时没有可靠的、可行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约束,而只能通过口头行为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种管理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游客恶意破坏城市园林的恶意行为。法制体系的不健全也使懂法着很容易钻法律的空子,并对其进行恶意破坏。
1.3管理者不能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园林管理
在园林管理中,管理者由于自身管理知识的匮乏,不能按照规定的法定程序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园林管理,从而减少了城市园林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可能性。管理者在对现代的城市园林管理中,只是在城市园林出现问题时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不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案对其进行适当的规范化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受人的情感因素影响较大,而不是以规范的法律程序做为执法标准,从而不能实现规范化管理。
1.4管理者绿化意识的缺乏
管理者在对城市园林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管理者绿化意识的缺乏,在对园林设备进行检查时很可能自身就会违背园林管理条例,例如出现践踏草坪、折取树枝等不当行为。管理者带头违背园林管理条例,这样就很难在公众面前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并且自身行为的不当很容易引起孩童的效仿,从而不能实现规范化的园林绿化管理。
2、实现我国园林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2.1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要想实现我国城市园林的规范化管理。首先,必须提高管理者自身管理水平,只有管理者自身综合素质得到相应的提升,才有可能实现现代化的规范管理。管理者自身知识结构对于规范化的园林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会在管理中合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对园林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最后,管理者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在管理中对现代的城市园林进行相应的保护,从而实现现代化的园林规范管理。
2.2健全绿化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在一方面会约束管理者的自身行为,使之按照既定的法制程序对城市园林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提升现代化的园林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健全的绿化管理体制也会对游客进行相应的约束,从而减少游客不适当行为的发生。一旦在现代园林出现管理问题时,管理者可以有参考依据,并按照相应的法制法规对违反者进行相应的惩罚或教育,从而减少个人情感的融入,实现真正的规范化的城市园林管理。
2.3对绿化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
为了保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有效进行,政府应设立相应的绿化管理监督体系,对现代园林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借助外界约束力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规范化程度。监督体制在设立时要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对于按照规范化的管理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形成良好的鼓励规范化管理的氛围,同时,对于违背规范化管理者要实施一定的惩罚手段,从而使管理者认识到自身错误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使之改进自身不当行为,从而做到规范化管理。另外,公民也是监督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也是最有可能接触管理者的人,设立适当的举报机制可以让广大群众执行自己的权利,从而进一步约束管理者自身不当行为。
2.4打造特色绿化,实施程序管理
对于城市园林管理首要任务是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从而提升现代化的园林管理水平,其次,在打造城市绿化时,管理者要注重对园林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绿化建设。因为城市园林做为城市居民休息的场所,也是放松心情,修身养性的重要基地,更是吸引外来人员打造自身品牌的重要指标。因此,管理者要对现代的城市园林进行特色设计,在凸显自身城市特色时,融入身后的历史情怀,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深厚的城市园林。另外,在园林管理中,为了保障管理人员执法的公平公正,在园林管理中,管理者应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制度,对其进行程序化的管理,从而实现规范化的园林管理。
3、小结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园林管理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者法治意识缺乏,绿化意识缺乏等问题。为提高城市园林管理水平。我们必须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健全绿化管理体制,对绿化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打造特色绿化,实施程序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浩,王祥荣,包静晖,闫水玉.上海与伦敦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及管理对策比较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02)
[2]薛静,尹娟,杜富德,冯存良.园林与绿化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4(18)
第五篇:试论公共管理视角下共青团组织的改革和发展
试论公共管理视角下共青团组织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型,共青团的社会定位,环境和组织依托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历来机遇与挑战都是并存的,在面临着更多挑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越来越多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被一一剥离出来,落实到相关社会组织当中。而共青团作为一个联系群众最为广泛的青年群体,势必在这一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再者,社会的安定团结需要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有一个防震垫,以更好地保证社会稳定,因此共青团组织在表达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弱势群体等方面也具备了众多优势。面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形势,共青团组织如何积极调整策略,有效应对呢?以下以武汉市城市路桥收费管理中心共青团组织为例,结合本人从事共青团工作实践,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浅析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改革和发展趋势。
一、关于共青团的社会定位及组织特点
(一)共青团的社会定位在目前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中,共青团组织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公共组织,具有三种社会职能。首先,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组织,是中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联系党与青年的桥梁
和纽带,为执政党争取青年、扩大执政基础是它的社会使命。其次,共青团是个准政府组织,它负担政府青年事务职能,主要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再次,共青团是青年的群众性组织,它作为青年具体利益的诉求者和维护者,承担一定的准公共服务工作任务。如通过开展“志愿者行动”、“青少年绿色行动”、“希望工程”、“农民工子女助学活动”等工作,均表明共青团正以社会组织的姿态,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二)共青团的组织特点
武汉市城市路桥收费管理中心为事业单位性质,承担着武汉市城市路桥通行费的征收,经济来源为市财政拨款。按照新公共管理公共组织理论框架,以武汉市城市路桥收费管理中心共青团组织为例,共青团在组织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社会环境上,共青团组织主要依赖于政府或上级的拨款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收费中心的工作经费约有80%以上来自收费中心拨款,来自团费的在10%和20%左右,没有团属经济实体和其他收入。
2、在法律和政治环境上,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以往团的领导大多数是上级党政委派或推荐。近年来,虽然公开选拔团的领导(尤其是副职)成为趋势,但在政治权力 的强力控制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同样表现为公共组织的特性。
3、在组织和环境的关系上,收费中心各级团委(支部)大多通过发挥青年户外活动阵地如:提供拓展培训、文体活动、举办公益性活动等,为青年群体积极提供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共组织特有的公共服务性。
4、在组织的角色、结构与过程上,共青团组织兼有多重社会角色,共青团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具有先进性的价值判断和政治特征。同时,又在于共青团是群众组织,必须体现群众性和广泛性的社会特征。
5、在组织内的人员特征上,由于共青团是党委的助手和后备军,表现在共青团的成员是共产党的后备成员,同时也表现在共青团的干部是共产党的干部后备军,相当多的共青团干部被输送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岗位,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因而,受政治任命影响非常大。受选举因素的影响,团委领导的人事变动比较快,这在一定程序上给共青团工作的计划执行和工作连续性带来困难。
二、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面对迅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收费中心共青团必须不断作出相应调整和变革,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能。但在确立变革的行动方案前,必须对组织、环境和形
势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和进行战略规划,以便采取正确的战略措施,顺应变革的趋势和力量,有效推进组织的变革。
(一)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挑战
共青团组织的挑战主要来自自身存在的弱势和随形势变化不断增长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弱势比较明显。一是组织目标的模糊,正如在组织特点分析中指出,共青团多角色的定位,可以增加其组织的灵活性,但同时极易导致角色的模糊和带来组织目标的模糊。二是相对于其他组织,共青团组织管理人员相对比较年轻,经历相对单薄,资历较浅,锻炼不够,对外协调工作取得工作支持相对困难,自身获取工作资源能力较弱。三是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人员流动比较快,带来工作计划执行的不稳定,一些业务性工作缺乏持续性。四是共青团组织部署工作和组织活动,容易出现政策制定、方案决策、执行职能、服务角色的重叠,效率不高,容易忙于活动和事务,宏观决策和战略管理能力比较弱。五是共青团组织过度依靠行政拨款,有着明显地体制依赖。
2、威胁正在增长。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当下青年团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趋向于多元化,共青团在如何满足青年的各种需求,为广大青年提供倍受欢迎且行之有效的服务项目成为了新的课题,同时对新形势下基层团
组织的设置如何进行应对措施不多。而一些迎合青年兴趣、受青年欢迎的社团发展较快,对共青团工作带来挑战。二是未能正确处理团员发展工作上团员先进性和广泛性之间的矛盾,许多青年对共青团缺乏全面认识、团员意识比较淡薄和缺乏,加上后续教育管理措施跟不上,团内许多组织管理制度和措施如“三会一课”制度在某些团组织中形同虚设,共青团员对共青团组织的归属感不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有下降的趋势。三是共青团组织的不断向官僚体系方向完善,行政化倾向明显,组织内纵向结构分层,拉开了共青团组织的亲和力,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动员号召能力下降。
(二)共青团组织的发展机遇
1、优势依然突出。共青团最大优势在于其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联系,这使得共青团在中国现在的社会政治体系中,比其他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社会团体有着更加明显的政治优势,并能得到比较充裕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一个准政府机构,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容易受政府信任和社会的信任,完成政府青年事务,弥补政府在青年事务的缺失比其他社会组织更有优势。共青团覆盖面广,便于运用各方面力量,共青团的特殊地位也吸引许多优秀的青年加入共青团组
织,从事团的领导工作。
2、机会正处利好。从组织外部环境来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为共青团组织的发展提供新机遇。社会的稳定发展经济的持续繁荣,为青年一代的优质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保证他们各方面都获得全面的进步和发展。当前,共青团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和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受到更多的重视,“党建带团建 ”成为各级党委的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 “ 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等等指导性意见不断在相关场合得到强调,为共青团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条件。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本来某些由政府机构担任和管理的事务将由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来分别承担,这为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共青团组织的创新和变革趋势 “不变革的公共组织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密、信息量的增
大,社会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动态,公共组织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更新、变革或与外部环境进行输入和输出的交换,以维持公共组织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在新的形势下,共青团组织若不能随环境改变而变革,就难以在与环境交换中保持健全发展的生态活力。但是盲目地变革同样不利于共青团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对自身造成更大威胁。共青团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组织,更是必须利用机会、发挥优势,规避威胁、减少弱点。
因此,共青团组织要借助党团的特殊关系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有利时机,发挥共青团的自身组织覆盖面广、组织具有的活动优势,努力克服组织目标模糊、资源依赖(行政拨款有限)、组织流动性快等不利条件,加快自身发展,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规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青年对组织的向心力下降和其他社会组织崛起而带来的威胁。通过体制改革和管理转型,着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因此,对共青团组织的变革,必须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冷静、客观地分析共青团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进。
(一)核心战略创新:从行政化活动到事业化项目运作转变
团组织过去局限于行政体制的政治身份,主要通过层
级制的方式来进行整个组织的运转,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围绕着各种活动来开展,但缺乏对这些活动的有效整合;对于活动的决策缺乏科学性,虽然有事先的计划和事后的总结,但缺乏配套的评估机制。这样势必造成团组织更多地陷入行政化事务与频繁的政治活动,难以真正围绕青年的发展需要来促进青年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推进团组织的核心战略创新,使共青团组织领导机关进一步明确组织目标和角色定位,使掌舵与划桨功能相分离,团组织的领导机关定位在决策和政策制定,基层团组织要强化划桨功能,既加强纵向上的管理与指导又加强横向上的协调与合作,实现行政化体制向事业化体制推进。同时,要继续探索和推进项目化运作方式,实施后果战略,引进绩效管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使共青团组织逐步减轻对行政拨款的依赖,建立统一有效的评估体系和持续发展机制,逐步建立起自我运转能力强、团员参与程度深、社会化水平高、更加富有效能的运行机制。
(二)组织形式创新:从单一垂直型到横向开放网络结构转变
组织创新就是针对团组织结构的失调,通过探索与创新,找到新形势下加强共青团建设的有效形式和方法。要根据顾客战略,分清共青团组织的主要顾客、次要顾客、执行者和利益相关者,使共青团组织更加突出服务功能,使团的基层组织设置要适应经济社会结构和青年群体分布的变化,实现体系巩固、团建创新两手抓。要从自上而下垂直体系为主向适应团员青年工作、生活的具体情况、灵活而且呈放射型的网络式设置上创新,重点抓住青年中心建设这一战略关键,大胆创新青年组织新模式,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其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加强青年中心组织网络建设,延伸团的工作手臂,构建起一个新的覆盖全体青年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构建起一个适应团员教育管理的组织模式;团的管理方式要从金字塔管理为主向科学管理与加强团内民主、提高团员青年参与相结合上创新,通过建立团代会代表常任制、委员会成员和委员会述职评议制,推进基层团委班子直选、团干部民主竞选等方式积极推进团内基层民主;团的组织生活要从“三会一课”制度要向规范团日活动、增强团员意识和组织凝聚力的活动上创新。
(三)职业性质创新:从任职流动型到职业化稳定型转变
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共青团的工作岗位为党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共青团工作的政治性能够在党的领导下保证青年工作的正确方向,但又容易带来青年工作者角色的混淆。共青团在事实上成为党培养青年干部 的基地,共青团的干部流动非常快,使团的工作岗位仅仅成为一个过渡,而很难成为一种职业追求,从而对团干部的工作心态和素质提高,必然产生某些负面作用,也导致团工作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共青团职业性质方面进行创新。解决事业与职业之间的矛盾,可以借鉴政务性与事务性职位制,或者借鉴非政府组织的某些形式,尽量把大部分共青团工作职业化,使其成为一种职业,在社会地位、声望、收入方面发挥影响,从而培养团干部对共青团职业的认同感,增加组织变革的动力。同时,在团干部的岗位流动上,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宜流动过快,以保持工作的稳定和持续。
(四)干部机制创新:从任命的政工型到竞聘的复合型转变
团干部的政治水平、能力高低与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决定着团组织的形象、凝聚力和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团干部作为党的后备干部,很大一部分会从团的岗位转到其他岗位,从事各级管理工作,因此要适应新时期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此适应将来党的干部的角色。因此,团干部的选拔配备要从任命制向竞争制、聘用制、任期制上创新;团干部的培养标准要从单一政工型人才标准向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素质高的复
合型人才标准上创新。
(五)组织文化创新:变行政式管理为学习型管理转变
现代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习无论对于个人和组织来,都是非常关键和必须的,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份子,谁都离不开教育和培训的创新,对相关的业务知识,我们必须反复思考,大量研究学习,广泛涉猎,共同学习进步,以形成对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共同理解和广泛认同。作为一个组织,它必须有其一贯的宗旨,拥有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是组织内的人员和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以利于他们发挥统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一致,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尤其是其中组织领导的价值观体系建立,对于该组织共同价值观的建立,组织集体学习的实施,和系统思考的演练改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共青团组织应抓住有利时机,设立绩效标杆,努力破除组织成员对原有组织管理方式的信任,废弃那些已过时的观念,变行政式管理为学习型管理,通过对共同价值的组织文化的讨论,形成思想观念的共识,减少组织变革的阻力,进而达到整体的成长和进步,顺利实现共青团组织文化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