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

时间:2019-05-14 23:2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

第一篇:“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

“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

摘要:当代中国的法治文化,是依法治国的精神与人情社会的传统文化并存的特殊法治文化。人情观念是中国社会法治文化的传统和重要特点,也是当今中国法治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今日之中国,人情观念伺机变通法律的运用,存在于暗处,挑战司法公正。要从立法、司法改革、加强法律监督和增强司法人员素质方面入手,才能更好的平衡人情社会与司法公正。

关键词:法治文化“人情”观念 人情社会 法律监督 法治精神

一、法治文化与中国的法治文化

(一)法治文化的概念

法治文化,是一种以“法治”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是深深扎根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个人生活中必须贯彻始终的文化和精神,是人们普遍借以行动的生活样式和社会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指导下,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借鉴人类法治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体现出的法律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规范化、社会化的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活动。

(三)“人情”观念下的法治文化

“人情”观念作为法律观念的一种,自古以来便对中国人的法律心理影响深远。“法理不外乎人情”这种法律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作为中国特色的一种法治文化,对当今中国的司法理论及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人情社会与其影响下的法律观念

(一)人情社会

人情社会指人与人之间的私人关系构成的一定利益集团的社会关系。单从“人情”一词看,不能简单判断人情社会的是非对错,“人情”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含义,比较容易混淆和误解,比如“讲人情”和“讲私情”“拉关系”“走后门”并列时,再主张“人情大于王法”就是歪曲和非正义的。

概括而言,人情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家族私有化。人情在社会交往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亲缘血脉产生的家族关系和朋友邻舍产生的私交关系,带有明显的私人性。

第二,社会裙带关系。家族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同年关系,同乡关系等几种关系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张以金钱为编织绳,以人情为助推剂的严密的社会裙带关系网。

第三,历史文化传统的惯性。古代宗法制度使人们的家族观念极强,家法,族规等观念深深地融入在历代民众的血液里。这种巨大的惯性也就成为当代人情社会的显著特征。

(二)“人情”社会影响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

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仍然未能建立现代法治社会。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现在仍然深受封建因素的惯性――人情观念影响,且其影响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极具特色。在“人情”观念影响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1.目前中国人淡薄的法律观念

(1)对法的理解。法律被视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是“阶级法”。人情社会里,熟人之间有点事用不到法律,比如借款,口头说说就行,大家都知根知底,签订合同有时候甚至被看做“不给面子”。

(2)对法的本位的理解。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法律的遵守应该包括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两个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认为法律的遵守仅仅是履行义务,时至今日,这种观念仍未得到较大改变。这也体现了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淡薄性。

(3)对法的独立意识的理解。我国的司法独立是相对的、有限的。我国的司法独立规定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司法机关仍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同级的立法机关,法官不仅不能独立于法院,而且法官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司法不能完全独立也体现了中国人司法方面法律观念的淡薄性。

2.中国人情观念在诉讼中的体现

(1)中国人诉讼的人情化。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因为考虑到要使裁判结果符合人情,为使当事人所接受并真正地解决纠纷等因素,不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作出超出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判决和裁定的行为。

(2)无讼的追求。中国封建社会是自己自足的农业社会,加上受“家国同构”宗法制度的影响,人们活动范围小,案件发生时能忍则忍,不能忍宁愿找人调解也不打官司。

(三)“人情”为重法律文化的弊端

在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下,人情并不会公然与法律对抗,却以潜规则的形式暗行于法律之下,寻找机会变通法律的运用。

1.人情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冲突性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法治社会里,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在人情观念里,法律对有些人在有些地方却不适用。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法治社会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隐而不彰且无所不在的人情传统的惯性影响,在许多方面使法治精神大打折扣。

2.人情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冲突性

在市场经济中,为了实现优胜劣汰、节约社会资源和机会的目的,社会机会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应该是通过公平竞争实现的。若让人情观念来染指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合理流动,则公平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很难建立起来,且必定会滋生腐败。

3.人情社会下百姓对司法机关执法整体的信任和拥护亟待加强

法国著名学者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违法行为更可十白,不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判决则把水源给破坏了”。司法权威的树立和加强是十分必须的,公平合理公正的裁判使得百姓会对司法机关执法能力产生信任,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增强,司法公信力形成。然而,当今的各种不良社会认知却加剧了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的丧失。

三、人情社会下对建设法治社会的建议

(一)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先制定“良法”。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协调统一的法律体系,不能存在法律空白、法律>中突等现象,做到法律体系协调统一,使法律更加符合公民的现实生活,有效地避免了法律自身成为制造利益>中突和社会矛盾的根源。其次,要求立法走向民间,走入民众,对人情观念持适度宽容的态度,剔除人情社会中的糟粕,保留其中的合理因素,增强法律的亲切感。

(二)深化法律体制改革,严格法律实施

1.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格法律适用

首先,要绝对地坚持司法公正。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损害法的权威,一方面破坏法治社会的建立,另一方面也导致人情的泛滥,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司法制度,完善司法公正。其次,要致力于提高法官素质,使其在司法审判活动能够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此外,法官还要合理运用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对案件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人情做出判决。

2.司法实践中均衡情与法的关系

首先,加强司法机关内部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并强化执法责任机制,不断提高执法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要特别注意执法的人性化、合法化、合理化,使之更加符合我们固有的良好的人情观念,发展灵活的非诉调节机制,如情理之中的调解、和解、协商、仲裁等。在判决书中,判决理由不仅要合法,也要陈情说理,通过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理由做出的判决结果,合情合理,更容易让当事人信服。最后,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保障侦查审判合情合理。

3.加强法律监督,保障法律适用和执行

首先,要强化过国家的法律监督,国家的法律监督在法的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最有效、最快捷的监督方法。其次,要多样化、法律化、合理化社会组织、新闻舆论和公民的法律监督。

4.完善司法主体选拔任用制度,提升司法工作人员素质

关于司法主体选拔任用的法规制度必须科学、合理、明确。一要树立正确用人理念,本着“公平竞争,民主择优选用’,原则,任人唯贤。二要坚决抵制不良人情风,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三要加强监督,规范司法主体定期考核制度。

第二篇:人情社会

一、和谐社会

所谓“和谐”,是各种矛盾和关系配合协调,而使之相生相长。当事物的矛盾和关系配合得适当、匀称即协调时,就会达到共同发展的美好境界,或发生质变生出新的更高级的事物。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后,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是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毫无疑问,和谐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它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权威,更不是靠权力者的威严甚至特权。它要求把法律至上作为其基本原则,要求法律是规制和裁决人的行为的最高标准和终极力量,要求法律是公民行为和政府活动的最终导向。不可否认,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秩序。但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并不仅仅是社会秩序化,而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在社会秩序化的环境中进一步正当化与合理化。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外在性价值目标之一,却不完全等于和谐的社会秩序,因为法治的外在性强制力量并不一定带来

人们心理上的认同,而只有得到人们普遍心理认同的社会秩序才能称之为和谐的社会秩序,要想达到普遍心理认同状态,就要充分重视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人情观念,这样才能构建起实质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二、关于人情与人情社会的解释

“人情”是指人们在处理包括与亲属、亲戚、朋友及其他熟人之间关系时所持的情感倾向以及为这种情感倾向所支配的行为方式。人情本是一个中性词,并无善恶,与公正没有天然冲突,它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周公旦“以人情视天命”、“天惟德是选”到儒家“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传统儒家文化之下的“人情”因素在政治活动中影响甚是普遍。时至今日,这种“人情”依然“生机勃勃”,它已经被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存在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形成了中国人固有的民族特质。重人情、重人际、轻理性的处事原则和人际交往方式已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并渐渐形成中国社会中固有的政治文化因素。

在人情社会中,人情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载体。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因亲缘、地缘、业缘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结成了各种关系网,人情就是借着一张张关系网将其能量传递,因而“关系”一词在中国有特殊的地位,就像梁漱溟先生评价的:“中国社会既非个人本位,亦非社会本位,而是关系本位”。当然,人情的能量只能在网内传递,这就有了“圈内人”与“圈外人”之分。“圈内”是由熟人构成的利益共同体,这里道德和法律没有容身之地,有的只是圈内人自己的潜规则,也没有明显的公私界限,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现象随处可见,人们想尽办法攀拉关系,事事都求“走后门”,只为谋取个人私利大开方便之门。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谁拥有了人情就占尽了先机,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世人不惜成本为之争先恐后、无所不用其极。谁拥有的人情越多,谁就越能藐视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就在无形中树立了人情的权威,使人们自觉将之视为行为的准则。

三、人情现象

例如,孩子求职,把人情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大学毕业之前,许多家长第一件事儿就是列一张所有社会关系的清单,按关系远近、单位优劣排序,再按这个清单逐一活动。“有好学识不如有个好爸爸”,当贫寒出身的毕业生还在求职路上艰难奔波时,出身权势之家的孩子早就凭父母关系轻松捧上了金饭碗。

人情腐蚀之下,最该公平的交通执法也并非铁板一块。不少人违反交通法规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四处找人,谓之“铲事儿”。如果你有个在交管局管点事儿的亲戚,腰杆都会比其他有车族硬得多。

各类同学会越来越红火,就出于人们对关系网的需要。同学会的酒杯之间,总会有人拍着胸脯说:买公园年票找我!买卧铺找我!看病找我!买东西找我!孩子的工作找我„„于是同学之间便会展开一场朴实的关系交换。“关系就是财富”,许多孩子都被家长这么教育。

倒腾关系,已然成为人们的一大爱好。

四、人情社会的形成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人情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经济极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对自然的依赖性还比较强、人口流动较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熟悉和稳定。中国传统的市民社会是封闭的,他们强烈地受到土地的束缚,过着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生活。由于对土地的强烈依赖性,中国传统的市民社会是一个社会变革很少而且社会变迁速度缓慢的社会,在这里人们接受的更多的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人与人交往的规则和办事的方法,并且把这些规则感性地应运到社会生活中去。在一个稳定的不流动的社会中,从一个人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被深深地烙上了印记,就像谁是他的父母一样简单,他的很多社会内容已经由不得他选择。

封建的专治统治是人情社会形成的直接原因。皇权专制制度是指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无所不包的权力的垄断制度,没有任何权力可与皇权相抗衡,皇权通过各种方式垄断并掌控着社会上的一切资源,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权力的最高主宰者,皇权高于一切权力,皇帝的意图就是法律。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宗法家族和君主专制社会,因此需要一个贵贱有等,尊卑有位,长幼有序,伦理等级与政治等级相通,宗法名份与政治名份相通,且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因此需要一个驾驭国民,使其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工具,这就是“礼”。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也促成了人情社会的形成。儒家认为,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应维持一种家庭关系。儒家的理想社会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伦理井然有序的社会。这充分表明儒家文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处处讲情,事事都离不开个“情”字。这样在传统中国社会充满人情味,中国人际关系较为稳固、持久,凡一切在“情”之中,就会迎刃而解,而法作为社会规范,往往会处于令人忽视的地位。正因为浓厚的人情,而法被认为“冷酷”,因此,法的制约作用极其微弱,可见,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情的重要作用。人情交往反映关系取向, 在特定的“差序格局”中关系有远近, 人情自有薄厚。这样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就为出现错综复杂的人情网络提供了客观基础。

五、人情社会与公平

人情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平。人情大于王法的思想普遍存在,这种非逻辑性的思维左右着国人的思维,还有很多人们认为人情是置于法律之上的,人情关系在办事情、打官司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甚至于有些法官还在办人情案,法官作为一个职业的法律者对于职业逻辑思维的缺乏不可不说是一个社会的危机。人情观念破坏了公民逻辑性思维的培养,破坏法治社会的建设,妨碍了司法公平正义。

现如今人情已沦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关键得看背景多大。大学生找工作,倘若有人有关系,就能在资源紧张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因为雇主也想借毕业生的背景扩大公司关系网以发展更多业务,而那些没背景的毕业生只能被排挤。一方面,对背景的迷恋使很多人心生妒嫉,抨击其贪赃枉法,包庇徇私,而自己有朝一日平步青云时,却干着相同的勾当。另一方面,那些平时对所谓背景户无情诋毁的人一旦遇上困难,同样找人托关系,对于被求助者的公正不阿反而嗤之以鼻,这就是当前人们对人情的变态审美。公正一直是社会追求的目标,它要求每一个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然而关系网的圈定使得公民由于资源的差异而产生了的不平等,最终引起公众不满造成社会混乱。在人情社会里,大家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无讼状态和大同世界。这是因为法律一直以来充当的是一种工具性的角色,中国人往往是谈法色变,法律似乎意味着冰冷的法条和苛刻的严刑峻法。而这种和谐无讼的社会秩序却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对法律、对规范的无视,一旦脱离了社会规范的约束,各种层出不穷的不公平的现象便一涌而出,强者通过人情关系网变得更强,弱者被强者排挤在人情关系网之外而毫无出路。倘若人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占据着社会关系的主导地位,谁又能保证不和谐的声音、不和谐的**不发生呢?

五、措施

深化法律体制改革,促进法治与人情和谐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对策。为了促进法治和人情的协调,我们应该注意在司法和执法方面的体制改革。

首先,从司法方面来说,第一,要充分重视司法自身制度的建设,坚持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指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在当代,之所以人情规则泛滥,人们对法律持一种漠然的态度,最直接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司法不公正的现象的存在,正如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可见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损害法的权威,破坏法治社会的建立,是社会里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司法制度,增强自身的抗腐蚀性。第二,要致力于提高法官素质,使其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能综合分析案件,在法律给与的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对案件给与综合考虑,结合了解当地人情,这样也可以有效地缓解人情和法治的压力。比如有些地区法院开展了“法官后语”这样一种改革措施,就是一个很好地方法。“法官后语”就是很多法官自己在依法判案之后,他也感觉到人情和法似乎在某种地方上冲突得很激烈,于是他为了弥补这样的一种缺憾,他们就创造了一种方式,即在判决书的最后,以法官后语的形式写上几句自己的感想,包括一些道德评价对当事人的规劝,或者对人情的一些说服。这种“法官后语”的方式在当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在法律的框架内,审判也要讲世故人情,叙事无偏漏,分析入情,法言要中听、裁决要中意。一个人情和法理相互交融的判决,才能真正打动人,达到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和谐的最大化。

其次,从执法层面来说,我们知道执法活动是公民法律生活中最经常见到,最常接触的一种权力。我们很多的法律认知都是直接地来自于实际执法者的具体行为及其实际后果。所以执法活动也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人情和法治的协调:第一,加强执法机关内部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制,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从内部扼制腐败,真正做到执法依法,执法严格。只有执法权力的合法使用,法律才能在民众的思想意识形态中占据积极的地位。第二,也要注意执法的人性化,使之更加符合我们固有的良好的人情观念。我国政府提倡以人为本,提倡提高执政能力,都要以情为基础,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是情系于人,也可以说首先要以情为本;如果待人无情,就谈不上以人为本,还怎么能使法律真正内化到我们的内心,使其自愿地使用法律,遵守法律呢?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其他非诉调节机制的繁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冲突加剧、民间纠纷增多,也是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必然趋势,而且民间纠纷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化解,又往往是导致暴力、恶性等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寻求民间纠纷的及时和有效的解决。但是在熟人社会里,“依照法律而得到的解决,由于其只问权利的有无,往往排除了本来应该从纠纷的背景、当事者间的关系等纠纷整体上的性质出发寻找与具体情况相符合的恰当解决这一可能性。而且,由于强调权利排他的绝对归属,所谓的依法解决常常导致当事人者之间发生不必要的感情对立,不仅不能助长合理解决问题的态度,还会引起当事者之间的长期不和。”

另外加之司法资源缺乏、纠纷解决成本过高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应积极倡导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如协商、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各种行业性或纯民间性的调解)、仲裁等社会机制的发展。这些人情化的解决纠纷方式更灵活,更注重双方的沟通而不是对抗,所以更能够深化到人的内心,唤起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 这就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有时还能促进彼此间的和睦相处,达到一石二鸟的功效。更进一步说,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篇:“观念建构”视角下的“化学键”教学设计

“观念建构”视角下的“化学键”教学设计

摘要: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化学观念”建构的要求,以人教版《化学2》专题3“化学键”教学为例,探讨了通过“确定教学目标”、“设置驱动性问题”、“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等来完成“观念建构”视角下的化学教学,以达成真正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观念建构;驱动性问题;学生活动;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12?C0045?C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仅仅是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吗?宋心琦教授的观点是“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1]。基于这一目标,中学化学教学要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课堂教学中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本身的追求,着眼于学科素养的培养。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专题3“化学键”教学为例,浅谈如何设计“观念建构”视角下的化学教学。教学目标重在“观念建构”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师设计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知识为本”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着眼于具体知识的解析,往往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这些有形的、显性的目标范畴,不利于学生方法性、观念性这些高层次目标的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是观念(概念)的发展或改变,而不是新信息的简单积累[2]。因此“观念建构”视角下的教学目标(见表1)应着眼于如何帮助学生促进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培养学科素养。

基于表1的分析,“知识为本”视角下的教学设计会更倾向于具体知识的掌握与训练,“观念建构”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则不局限在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借助知识传递、建构化学观念。以“化学键”教学为例,两种不同视角下教学目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见表2。问题设置渗透“观念建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想的“助产士”,是思维的开始,能揭示矛盾,引起思考,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观念建构”视角下化学教学要将具体的化学知识转化为驱动性问题,通过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建构化学观念。

“驱动性问题”的设置应该难度适中、排列有序,每一个驱动性问题之间的连接要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能展示学习过程,揭示思想方法,从而形成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问题系统,有利于化学观念的形成与巩固[3]。

在“化学键”的主题教学中,笔者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了4个主要的驱动性问题,问题均指向具体的教学内容,问题与问题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利于学生逐步建构观念。

问题1 你能通过哪些化学反应制备氯化钠呢?

设计意?D:问题切入口很小但很具体,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2 不管是经历了哪种反应途径,利用了哪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宏观的氯化钠都由微观的钠原子、氯原子构成,那你能试着从钠原子、氯原子性质的角度分析NaCl的形成吗?

补充:通过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分析,认识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决定的,如果有一种符号只呈现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是不是更加形象呢?能否利用Na原子、Cl原子的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呢?

设计意图:引入微粒观,让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回到构成微粒(原子)去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观念。在对原子性质表示符号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到只呈现最外层电子的“电子式”,让学生对符号的认识不断深入。借助形象的电子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到Na原子、Cl原子易发生电子转移,有助于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3 如果将NaCl中Na原子换成H原子,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会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继电子式知识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对比Na原子、H原子,是对新知的一次碰撞。如果只是从电子式的角度去看原子的性质,会得出“Na原子与H原子性质是一样的,其与Cl原子成键的原理也是一样的”的错误结论。

追问1 常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结合NaCl、HCl性质数据(PPT呈现),请反思上述对这两种物质结构的分析是否正确呢?

追问2 如果结合“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两种符号,你能找出Na原子、H原子的性质区别吗?能对NaCl、HCl中化学键的类型作出判断吗?

设计意图:笔者在以往教学中发现,学生对HCl中化学键的认识总是存在误区,由于HCl溶于水可以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潜意识中会认为HCl是由离子构成的。基于这一情况,追问1的设计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NaCl、HCl的宏观表现去思考其微观结构的不同,追问2的设计是乘势而上,让学生体会到“电子式”存在着缺陷,认识到原子的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决定但也受到内层电子的影响,所以需要参考“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对化学键的两种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形成初步认识。

问题4 如果分别将NaCl、HCl中Cl原子换成O原子,你能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吗?

设计意图:Cl原子换成O原子,既存在相似又有区别,相似在“得电子能力强”,区别在“达到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不同”,两者的对比能巩固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的认识,并加深对“化学键是化合物具有固定组成的原因”的理解。

学生活动实现“观念建构”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仅要教师“教的有效”,更要学生“学的有效”。如何保证学生“学的有效”,笔者认为需要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有效的学生活动既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又要与新授的教学内容存在逻辑意义的、实在性的内在联系,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的欲望,才能让学生活动助推课堂教学[4]。下文以笔者在“化学键”教学中设计的3个学生活动为例,阐述如何通过学生活动实现“观念建构”。

学生活动1:PPT呈现“美国化学文摘社”网站上实时更新的化学物质种类数,要求学生思考并解释为什么100多种元素能形成1亿多种物质?

设计意图:面对“美国化学文摘社”网站上实时更新的物质数据信息,学生惊叹之余会主动地去思考背后的原因。该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化学观念,认识到不同种元素的微粒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形成不同物质,进而构成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该活动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学习基础上,站在微粒间作用、成键特点等角度去思考不同种元素微粒的结合方式[5]。

学生活动2: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NaCl、HCl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该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不同元素微粒的作用方式是不一样的,成键的原理是不一样的,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也是不一样的。以鲜明的对比,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认识到HCl的形成与NaCl的形成是不一样的,并以点带面,拓展认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的不同、形成原理的不同。

学生活动3:如果只提供H、O、Na三种原子,请从微粒成键的角度分析能形成几种化合物,并按要求完成表3内容。

设计意图:本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将“宏观反应”与“微观结构”联系起来,并通过化学式、电子式的书写,体会化学符号的意义,进而认识到“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表征方式,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原理。

总之,“观念建构”视角下的化学教学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化学观念”为核心,以驱动性问题提供思考的方向,并配以有效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在经历知识学习、运用、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并巩固化学观念,提高化学学习的实效性和系统性[6]。

参考文献:

[1]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学改革的看法[J].化学教育,2001,(9):9~13.[2]陈益.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核心和重点[J].化学教学,2011,(2):5~7.[3]杭伟华,江旭峰.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以“盐类的水解”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7):28~30.[4]何翔.有效的学生活动设计初探――以“盐类的水解”为例[J].化学教学,2014,(2):24~27.[5]??琦谷,黎芳,韩雪,杨艳红.化学键概念的学生调研及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12,(2):12~15.[6]何彩霞.以化学观念为统领设计教学活动[J].化学教育,2013,(1):16~18.

第四篇: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社会视角下的法院文化探讨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第05版:法律文化周刊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钟小凯

--------------------

□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影响司法过程,也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法治社会基础。

□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审判大楼,而在于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发挥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使法院精神对社会公众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文化所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法院文化一词发祥于上世纪末,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后,一些法院院长在当时文化热的影响下借鉴已在中国本土蓬勃发展的企业文化概念,相继在人民法院报等报刊发表关于文化建院的文章,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后,法院文化作为专用名词开始在法院官方文件中出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自此,法院文化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法院工作。

法院文化的提出并非随心所欲的结果,它是在我国法院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一个新鲜词汇,是根据我国法院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产生的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事物。

法院文化的内涵丰富,包括内在的法院精神理念和外在的文化表意符号,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法院管理文化、审判管理文化,包括对法院文化传统的挖掘和型构,以及借助法院文化的方法论工具价值使社会公众了解法院工作、支持法院审判,使法院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代表,并最终养成法治理念。法院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密切。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弗里德曼首次使用法律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法律职业者形成的法律文化,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统治地位,倡导“法院是法律中的王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的司法主导型的法律价值理念。国内一些法律文化研究学者提出,应从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出发阐释法律文化的内涵,并注重方法论法律文化研究。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文化,法院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影响司法过程,也应通过司法过程取得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意识形态,构建法治社会基础。在法院文化研究中,应努力发掘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并应注重在对传统文化型构或转型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法院文化内涵。

法院文化具有法官文化、审判文化的印记,法院文化必须以法官为中心、突出审判特色,不能脱离审判、疏远法官而盲从中国古代文人情结开展法院文化工作,改变法院文化就是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的观念。要从法律、法院、法官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法院群体精神品质和群体精神,提炼出具有法院特色的法院文化目标。法院文化产生的土壤是法院,但又不能仅仅限于从法官、审判的角度来理解法院文化,要在更广阔的社会视角下对法院文化进行探讨。

第一,法院文化并不是“法院的文化”,而是“关于法院”的文化。

在法学理论探讨中,法院文化被认为是法院所提倡的精神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以及法院中不同个体有关法律和法院活动的看法、态度、评价等观念形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法院制度和器物等。在法院文化建设实践中,法院文化被认为是法院在审判和管理等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院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由此,有人将法院文化解读为“法院的文化”,法院之外没有法院文化。

“法院的文化”必然将所有的法院工作都纳入法院文化的范畴,不仅包括与审判工作高度关联的法院精神、制度规范、审判言行及法院大楼、法庭设施等,还包括法院所开展的捐助扶贫、计划生育等工作,法院文化成了一个大箩筐。同时,将不是法院形成的文化成果但与法院高度关联的文化成就排除在法院文化的范畴外,造成法院之外无法院文化,比如社会民众对法院的期待、社会与法院的互动等被排除在法院文化范畴外的情形。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形式,是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法院文化的创建主体不应只是法官群体,不能将法院文化封闭在法院内。法院文化是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其关联载体,其核心内涵是“关于法院”的精神观念,而这种精神观念是法院群体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法院文化应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及当前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法院文化实现法院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并在法治语境下努力勾画中国特色的法院文化图景。

第二,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法院文化应是具有审判工作特点的文化形式,必须体现法官职业特征,审判文化、法官文化是法院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法院文化和审判文化、法官文化也不能等同视之,不能将法院文化限于为审判工作服务,不能将法院文化功能限于提高法官素质。

审判文化是指以法官为主体的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审判工作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载体。法院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部门,法院文化必然具有浓厚的审判特色,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首先,法院文化的价值目标是建立司法主导型的法治社会,审判文化以促进审判工作为目标。其次,法院文化的渊源非常丰富,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文化构建都是法院文化的渊源,包括审判工作及其他法院实践,还包括法院外的文化表达。审判文化则侧重于在审判工作实践中的提炼升华。最后,法院文化的创建主体是包括法院群体在内的全社会,而审判文化的主体更多的指向审判法官。

法官文化是法官群体在审判实践中共同遵行的信念和价值观念,是在长期的审判实践、管理和组织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影响和决定法官行为的一系列职业意识、理念等文化要素的综合体现。法官是法院之构成主体,主司法院审判职责,法官文化和法院文化之间联系密切。但是,二者依然存在显著差别。首先,法院文化比法官文化立意更高远,是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而法官文化主要是依靠法官在审判工作中长期积累而养成。其次,法院文化主要是立足于法院,以法院为场域构建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法官文化是站在法官的角度,强调的是法官素质建设。

第三,法院文化的重心在法院精神的淬炼,但外在的物质、行为等载体建设也不容忽视。法院文化的核心在于树立一种法院精神,提炼出一种价值、一种理想作为法院的追求,塑造法院的形象,其他所有外显的文化载体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内涵展开。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法院又是一个追求确定性、稳定性的组织机构,因此法院文化应该极其重视稳定性、连续性。一般来说,内在的精神内涵比外在的物质载体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内在的法院精神内涵是法院文化构成的基础部分,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从“关于法院”的各种思考和实践中提炼而来的具有法院特征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法院精神、职业道德、价值目标、群体意识等,以维护法院职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凝聚法院职业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法院是社会正义的守护神,是社会纠纷的最终裁判者,难以想象没有精神理念支撑的法院如何肩负起这一神圣职责。唯有法院文化内含的精神理念能通过司法过程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构建法治社会基础。

无形的价值理念的培育和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必须通过外在的物质、行为等载体来传递、来养成。通过法院建筑、法庭设施、法官行为等外在的文化表意符号来养成法院文化也需一番工夫,尤其在法院实践中,对无形的内在的精神内涵我们往往无从下手,而只能通过外在的行动建立起一整套表意系统,逐渐积累,养成文化的氛围。这种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往往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辛劳,需要投入极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强调法院文化内在的精神内涵的同时,绝不能轻视这种努力。当然,作为表意法院文化的载体,应该具有与法院相关或者高度相关的文化特性。具体包括由审判礼仪、行为规范等所构成的行为文化,法院的建筑、设施和装备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在审判活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法院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所构成的制度文化。

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反映法官素养的法官行为文化,这是当前法院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如《从律师角度看法官素质》(载人民法院报2012年2月24日,第6版,法律之声)所言,有的法官法庭主持不知所云,有的法官庭审中心不在焉,有的法官对当事人、代理人无故发火,甚至有的法官当庭抽烟、打瞌睡等,都是现实中曾出现过的不良现象。如果法官缺乏法官修养,不遵循法官行为规范,损害法官职业形象,那么法院文化建设最起码的基础就会丧失,法院文化也将无从谈起。当事人希望什么样的法官,“社会”希望什么样的法官,这也许是我们当前法院文化建设的起点,也是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法院文化是“关于法院”的文化形式,是包括法院群体在内的全社会在参与法院实践活动中淬炼而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一套包括法院建筑、法庭设施等作为表意符号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法院文化是整个社会关于法院的观念、看法及其关联载体,其核心内涵是“关于法院”的精神理念。在法治社会里,社会公众往往将法院视为实现公正的地方,冠以“公平正义化身”之美誉。的确,法院的庄严与神圣可以通过巍峨挺拔的办公大楼体现出来,但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审判大楼,而在于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法院文化要体现审判色彩,以法官为本,但实现法院文化的社会价值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法院文化本身除了内部的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法院文化的外部特色。法治社会的真正权威是公正的司法,实现公正不仅是社会公众对法院的美好期望,更应该成为法院文化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当前法院文化与社会的认可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文化特质,发挥法院文化方法论工具价值,使法院精神对社会公众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文化所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第五篇:中国人的爱情观念

中国人的爱情观念

爱情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社会上甚至有“爱情至上主义者”,以爱情的追求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种观点固然过分,但也从另一面说明爱情的可爱与尊贵。当今社会的爱情观,既有西方文化爱情观的影响,又深深地带着中国传统爱情观的痕迹。将中西方爱情观作一番比较,应是一件很有趣、很有意味的事。

在西方人眼中,爱情是人生的至乐。人生如果没有了爱情,那就失去了无限的趣味。所以西方人将宗教家的天堂,称之为“永远的蜜月”,即是此意。西方人认为人在热恋中时,所倾慕的对象就好比天使一样,是完美无缺的,是绝对纯粹的。所以一次真正的爱情,会使人的灵魂得以净化,道德得以升华。用中国人的话来说,一次真心的爱情,会使人大死大活一番,确使人有脱胎换骨之感。此所以西方的文人学者艺术家,无不重视爱情,甚至于一生多次恋爱,以从中寻找灵感与激情。歌德每经过一次恋爱,就有一首好诗,即是此证。

中国人亦深知爱情的美妙,但更知爱情不能仅囿于生理的范围,所以将爱情与孝悌、礼义相配合。中国人以前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定婚姻。一旦订亲,虽然男女双方从未见面,或仅见过一面,但都知道对方是自己的终身伴侣,所以不免要经常猜测、揣摩、打听,这样,心有所属,终身有托,时间久了,仍会有相思之苦,仍会产生纯真的爱情。虽然没有西方人那样有形的恋爱对象,但无形的对象更易使人联想,使人美化对方,更易产生一超尘脱俗的纯粹美感。“爱情使人高尚”,中国传统的爱情方式仍会使人对此有深刻的体验,且比西方人更刻骨铭心。

其次,中国人的爱情观中,不仅男女双方要亲密无间,水乳交融,而且要爱中有敬。爱而敬,使爱的境界得以拓展。西方男女夫妇只是爱而恋。只有爱恋,没有敬意,容易使对方视我为他的私有财产,产生一占有欲。更要命的是,视对方为我所喜爱的物品,平日里固然可以像喜爱收藏物一样予以欣赏、把玩,一旦时过境迁,不再喜爱对方,自然可以弃她(他)而去,像抛弃一件物品一样毫不可惜。此所以西方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只爱无敬的爱情观之弊端。试想,我们对自己尊敬有加的长辈、领袖或偶像会轻易抛弃吗?忍心轻易抛弃吗?恐怕不会吧。不仅不会,而且对我们所尊敬的人,还要追随一生,效仿一生。

下载“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范文模版)

    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 摘 要: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网络为测量工具来考察城市边际人......

    人情社会的现状

    中国人“活得累”大事小事托熟人送红包 某品牌发布会现场排队领“车马费”的媒体记者 去医院动手术之前,要给主刀医生递上一个红包,去驾校学车,要给教练递上一条香烟,去政府......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民生(精选5篇)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民生 (0630813049 张威威 企业管理 商学院)摘要:民生问题历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改善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核心指标,因而长期以来......

    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_

    两型社会视角下洞庭湖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 ——以大通湖区河坝镇三财垸村为例 摘要 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背景,结合大通湖地区河坝镇三财垸村新农村社......

    《刮痧》——是法律,还是人情?(合集)

    常 熟 理 工 学 院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课内实验报告题目: 《刮痧》——是法律,还是人情?学生姓名:毛晨烨专业: 学号: 班级:0106101指导教师:欧阳晓明日期:2010.10.12如果没有记错......

    法律视角下的德育工作的途径(精选多篇)

    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谈德育工作的开展 侯召伦 (青岛滨海学院文理基础学院,山东 青岛266555) 摘要: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综合因素影响,导致大学......

    现代文明视角下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现代文明视角下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摘要:残疾人作为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天然存在的特殊群体,人类社会有责任也有义务给予残疾人关爱和呵护,在提倡社会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大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