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00:5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范文模版)》。

第一篇: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范文模版)

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

摘 要: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网络为测量工具来考察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一方面,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行为是其在城市构建起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通过考察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网络,可以发现他们在城市的社会关系网络状况,从而反映其城市融入程度。

关键词:城市边际人;人情消费;城市融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游离于城市的边缘地带,成为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具有双重角色的城市边际人。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状况已经引起了各方学者的关注。在社会学领域,此方面研究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视角,如现代化理论视角、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制度主义理论视角、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视角等等。

回顾现有研究发现,虽有从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出发进行的研究,但此类研究都将城市边际人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作为影响其城市融入的因素加以分析。实质上,每个人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理性选择与行动改变的。

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素有“熟人好办事”的说法。从这一说法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人情关系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情消费是建立人际关系,构建社会网络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人情消费作为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的切入点,一方面,城市边际人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下,通过人情消费构建起其在城市的社会网络,以加深自身的城市融入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对人情消费网络规模、密度等的测量,客观地反映出了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

一、研究方案

(一)调查方法

本文中所用数据为笔者在兰州通过问卷调查所得。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无法获得完整的抽样框,因此在调查时,采用了偶遇抽样的抽样方法,因此,本文中的数据仅用作描述样本,而不用于推论总体。同时,为了深入了解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行为在城市融入方面的作用,笔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搜集具体事例。

(二)概念界定

1.城市边际人。边际人这一概念最早由罗伯特?帕克在《人类的迁徙与边际人》一书中提出,指的是生活在两种不同的人群中,并亲密地分享他们的文化生活和传统的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愿和过去以及传统决裂,但由于各种偏见,又不被他所融入的新的社会完全接受,他站在两种文化,两种社会的边缘,这两种文化从未完全互相渗入或紧密交融。

结合本文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中所指的“城市边际人”是指,出身于农村的80、90后,在城市生活、工作一年以上,并有在城市长期生活或定居打算的劳动移民。这部分群体既有农村文化的深刻烙印,又深受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同时,由于这两种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部分群体身处于文化碰撞之中,既无法摆脱传统农村行为方式,又无法完全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2.人情消费。目前关于人情消费的研究中,对人情消费的概念多界定为“在与自己关系紧密的他人遇到人生重大事项时,为了表达祝贺或同情等心意而以实物或金钱的形式对他人进行的馈赠,其目的是为了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关系网中获得所需要的社会支持和社会文化心理上的满足(包括象征、仪式、价值观、自尊等)。”在本文中,笔者认为人情消费越来越趋向于工具性表达,因此将人情消费的概念扩大为“一切为了获得社会支持和社会文化心理上的满足而进行的消费行,包括随礼、请客、送礼等。”

3.城市融入。在本文中,城市融入的概念是指城市边际人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了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城市也开始认同和接纳城市边际人这一群体。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城市边际人单纯适应城市的过程,更是城市边际人和城市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

二、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与城市融入状况

(一)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状况

调查来看,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支出压力较大。表1显示,有49.5%的样本近三个月人情消费支出在1000元以上,其中17%的被访者近三月人情消费支出达2000元以上。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城市边际人的主要人情消费对象在进城前后发生变化。进城前,城市边际人的主要人情消费对象是亲戚和朋友。而进城之后,人情消费对象出现多样化,与同事、老板、房东等人的人情往来明显增多。

进入城市之后,城市边际人接触到的群体异质性增强。他们通过与各类群体进行人情消费,融入周围环境中,构建起自己在城市的社会关系网络。

笔者认为,城市边际人进入城市之后,其人情消费行为具有工具理性的特征。而调查恰好印证了笔者的假设。从表3看到,有三分之一的被访者认为自己进行人情消费时是出于投资心理。也就是说,他们期待着自己的人情消费行为能在日后为他们带来回报。

(二)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

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如何,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融入城市的意愿。要融入城市,就要先融入周边的环境中去,这其中,与本地人交往的意愿尤为重要。

表4反映了被访者与本地人交往的意愿,表中左侧的项目内容自上而下表示被访者与本地人的关系逐渐密切。表中数据显示,被访者与本地人交往的意愿较为强烈。愿意与本地人一起聊天、工作、成为邻居的被访者分别有65.8%、64.7%、62.5%。而当问及是否愿意与本地人成为亲密朋友时,我们可以看到,表示愿意的被访者为49.5%,少于半数,相较于上面三项内容,意愿有了较为明显的减弱。后两项中,愿意和本地人一起参与社区管理的被访者为41.9%,而表示愿意和本地人通婚或结为亲戚的被访者为36.7%,同样出现了递减的情况。

总体来看,城市边际人愿意与本地人交往,具有较强的城市融入意愿。但是,随着与本地人关系的增进,他们出现了种种担忧,这使得他们对进一步交往的意愿降低。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边际人还未建立起认同感。

第二篇: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终稿

公共财政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摘要]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府应有效调度公共资源,加强社区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公共财政、城市 社区建设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些都对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 政府财政公共服务投入差距较大,社区服务资金缺乏稳定投入机。另一方面,社会投资社区服务的意识仍很淡薄,来自社会的捐助极其有限以及共驻共建机制尚未形成等原因。东西部城市社区的基础建设、配套设施、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社区工作者队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城市社区以上方面差异也很大。精品社区,办公面积达150平方米以上,全部配备了电脑、电话、电视机等。现代办公设施。建成了老年活动场所。图书室。养老福利机构。同时又部分社区办公条件简陋。资金短缺困扰着社区服务的发展。使社区服务的供给滞后于居民的服务需求。

(二))社区公共服务供求关系矛盾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呈现多元化精细化、新型化得趋势和特点。如家政服务、社区养老、修理维护、医疗保健、体育健身、康复护理、文化娱乐、法律咨询、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等方面的需求愈加显得重要。但大部分社区服务基层设施相对缺乏,相关服务理念跟不上形势发展,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社区服务的定位模糊。社区服务概念界定不清、认识模糊,导致社区行政性事务多、负担重,来自各职能部门的调查使社区应接不暇。为了应付频繁的调查、考核验收,社区干部整日忙于准备汇报材料,缺少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普遍存在工作缺位。

2、缺乏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职能不到位,服务供给与居民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不相适应,提供的服务项目不能满足需求,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家政服务、中介服务也比较欠缺,卫生服务质量不高。同时,政府包办的局面没有改变,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3、社区服务设施不配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承担的工作日益增多,活动日益频繁,由于社区服务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资金严重短缺,导致社区基础服务设施不配套。

4、社区资源整合度较低。社区单位的健身、教育、图书馆、活动场地等设施均不对外开放,使社区居民没有教育、训练及活动场所。(三))社区专业工作者队伍严重缺乏

随着政府职能的重心下移,社区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对社区干部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阶段社区干部中年富力强、文化层次高、懂得现代管理知识的素质较高的人才相当缺乏,表现在: 1.文化程度较低。社区专职工作者大多为企业下岗、退休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和系统的业务培训,职业水平与专业化水平比较低。普遍缺乏系统的社区理论知识和相应的科学管理、依法办事、沟通交流、社会协调、公文写作诸方面能力。在知识不断更新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劣势更为明显,极不适应社区工作。

2、生活待遇偏低。居委会不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只是具有自治能力的社会组织。社区干部身份既非国家公务员,又非事业单位办事员。同时,由于居委会经费来源缺乏,社区干部的工资收入低微,和国家工作人员差距大。3.是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社区工作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长期的积累锻炼, 必然要求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年龄结构搭配合理。但现实状况却是社区干部待遇低, 流动性大,社区干部流失现象严重.(四))居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 存在于其中的归属感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城市居民都有重要意义。它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处于弱势状态。其表现为: 1.居民对社区知晓度低。部分社区许多人不知道社区的工作内容,除少部分下岗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困难家庭、业主委员会委员、物管人员外,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社区,社区内的各单位在职职工对社区知晓度更低,大部分从来没有和社区有过任何联系。2.居民互助程度不强。在部分社区邻里互不相识,缺乏必要和正常的交往情况非常普遍,相互之间交流联系方式的行为更是缺乏,对社区困难居民的临时性帮助和紧急救助更依赖于相关部门而不是社区内居民;

3.居民自主参与程度低。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方法还是以行政化方法为主,因此居民对于集体事务参与积极性不高,没有或极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而个体、私营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原因“被管理”等原因,相对社区内的各单位在职职工参与社区建设的比率例稍高。

(五)社区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城区大部分社区都配备了电脑及相关设施。但是基本上没有建成一个快速回应、灵活 沟通、由社区服务电话系统和网上社区信息查询系统组成的现代化社区服务网络。而且区、县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个层面也未能构成服务网络的垂直和横向交叉联通,无法取得项目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效果和集约化服务的规模效应。一些条件好的社区虽然购置了一些辅助性的信息化网络服务硬件。但往往都是流于应付上级检查和摆设的形式。软件服务基本上没有跟上,甚至一些社区还有具备能够真正熟练操作电脑灯办公设备的工作人员,让一些花了许多钱购置的设备长期闲置不用。

二、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财政资金投人,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础要求。财政是是政府的基本经济活动,是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公共财政的本质决定其理应在政府均等化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起到重要作用。1.科学划分各级政府事权。按照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来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笔者认为,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哪一级政府能最优地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相应的事权就应列入哪一级政府的职能范围,相应的确定一定的财权。特别注意省级以下各级政府事权划分问题。建立省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财政体制,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道路。2.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一些功能区财政困难和地区不均衡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此,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要重点流向欠发达地区,使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用事业设施、社会保障达到最低提供标准,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一是加大有利于实现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充分考虑社区公共服务因素,如社区服务人口情况、社区现有基础设施等差异, 保障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充分发挥其均等化作用。二是建立统一的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障社区公共服务所需财力。三是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满足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一些特殊需要。

3.建立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将政府间财权事权、财政转移支付等纳入到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强化对政府财权的监督和督促政府事权的履行,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

(二)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 确保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政府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一种创新形式, 是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 是提高服务水平的理性选择, 是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效益的内在要求。1.制定相关法律。健全有关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把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服务正式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使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实现规范化运作。首先, 应当尽快从立法和制度层面上明确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成果的基本原则、购买范围、购买方式、经费投入和资金监管等内容。从执行层面不断补充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如预算制度、项目的招标监督制度、评估制度.确保政府购买服务的正常实施。

2.规范工作流程.首先,公开招标。对于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项目,政府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民间组织通过竞争参与公共服务。对于其他项目,政府采取整体或部分发包的形式,委托相关的民间组织来承办或运作。其次, 政府部门应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严格考核竞标机构的专业资质和综合服务能力。再次,按照合同约定的服务条款加强对项目进展状况和提供服务的状况的监督管理。最后,根据服务的标准和预期目标邀请专家学者、专门评估机构或消费者等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 以确保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良性发展。

3.大量培育非政府益组织。财政应支持社会公益组织、行业协会、非营利性专业化的社会中介组织等的成立与发展,为它们成立提供适当的开办资金, 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如支持协会开展统计工作、建立培训平台、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开展行业调研、搭建信息平台等;支持非营利性专业化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化传播.教育管理咨询工作和活动等 支持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成立社区青少年事务办、社区矫正办、禁毒办,分别为社区闲散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和社区戒毒人员提供服务。

(三)加强服务管理创新,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最显著的人口现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21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6.5%。未来3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且人口流动逐步由个体钟摆式流动向核心家庭整体迁移转变,这些家庭十分期待融入城市生活,改善教育、居住、社保、医疗等待遇。同时,还有大量退休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众,社区社会服务的压力不断增大。完善社区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社区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任务。

1、理顺社区服务管理体制。2010 年8 月2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城市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其中包括,“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服务事业,推动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因此要正确处理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首要,明确社区居委会是一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其次,明确社区工作的内容,哪些工作由社区来做,哪些工作不应该由社区来做。再次,要规范考核验收工作。取消不必要的创建评比和考核验收,确需在社区开展创建评比、考核验收工作,也由政府指定相关部门牵头,实行统一安排,以减轻社区工作的负担,使社区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居民服务。

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关系着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程度。应形成适应居民群众生活要求的社区服务体系。一是社区就业信息服务。通过建立就业培训机制,引导居民就业创业。建立岗位开发制度,提供就业咨询,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二是养老服务。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培育敬老、助老的氛围。建设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提供老人感情交流的平台。三是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确实落实好国家各种社会保障的政策。四是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医院设施,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对社区的重点人群, 如儿童、妇女、残疾人和精神病等慢性病病人, 建立基础信息资料。

3.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面对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元化的供给模式是满足居民需求、发展社区服务的必由之路。首先,加强政策宣传,让社会认知国家有关鼓励支持社区发展的政策。其次,政府要完善和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在社区兴办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各类家政服务、中介等便民服务项目。第三,要开展驻区单位“共驻共建”、与相关部门结成“军警民共建单位”等工作。将单位的各种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以实现社区服务资源充分利用与共享。

(四)加强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加强城市管理的基层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服务优质、充满活力、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1、加强现有人员培训。可以聘请高校社会工作教师定期为这些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向他们传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使其掌握专业的工作方法。同时,组织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通过学习了解相关完专业知识和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2、招聘特岗人员。在现有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对社会工作者设特岗。专门面向相关专业毕业生招聘。待有条件时,再转入正式编制。同时,落实好文件精神,选取“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享受国家和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各种政策。

3、加强校政合作。现有许多学校开设公共管理(社区服务方向)专业或社区工作者专业,在学校大力推进顶岗实习等背景下,政府应积极同学校合作,给学生提供对应实习岗位同时。也给自己选拔合适的专业人才制造机会。

4、提高保障水平。按照对岗不对人的原则,缩小社区间工资差别,同时提高工资待遇,落实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工资晋级制度。

5、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良好机制,建设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激励和表彰制度及建设志愿者服务基地。

(五)加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居民归属感

所谓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成员对本地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社区是人类群聚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对此,社区建设要以重铸社区归属感为目标,培育社区成员的认同意识和参与意识。

1、加强宣传教育。当前我国居民生活已经进入小康, 居民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 而是积极追求自己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相关部门要及时抓住这一变化,通过各种方式,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社区主体意识, 主动参与社活动。同时,提高社区单位和社区中介组织对参与社区建设的认识。

2,完善居住地各种设施。加强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和社区内团体组织建设,政府不断结合大多数居民的意愿和需求,提供一些有针对性公共服务。比如说,当得知居民迫切希望改善社区脏乱差现象时,政府就应该尽力帮助解决。

3、繁荣社区文化。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体育、科普、教育、娱乐、互助等活动,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为居民创造互相沟通、互相交往、互相了解的机会,激发他们“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热情,培育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体系、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4、实现居民利益的社区化。一方面, 必须完善社区保障制度, 提高社区的福利保障制度, 使居民保障、福利社区化, 以降低居民对单位的依赖。另一方面, 使救助机制社区化。

5、是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将流动人口服务纳入城市社区服务,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涛 乌鲁木齐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 校学报2011(4)42--46 2 吴月华 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 江苏卫生保健 2008(1)1 25—28 3 何峻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城市社区社会服务能力生成路径决策 探索 2011.(9)下 25—28 4 张传友 对我国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武汉学刊 2008(6)56—58

第三篇:社会转型期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调查研究

社会转型期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调查研究——以西安为例

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程晶 郭洋洋 王志辉 贺涛 徐太强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21世纪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提升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我队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工作与收入状况、社会观念、自我维权、能力提升及发展状况等进行调研,并采集社会公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与建议,通过综合思考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社会认同、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鉴于此次调研内容“新生代农民工” 时代性强、贴合社会发展,我们把调研地点设为西安。在调研中队员走访了西安市未央区、雁塔区政府等相关部门,并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才服务中心、劳动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队员还深入张家堡人力资源广场、北玉丰村各巷、郭家村等地实地与新生代农民工深入交谈;在西安火车站、兴庆公园、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厂以及长安大学周边等地也进行了随机的访谈,人员涉及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加工业等多行业,从中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状况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做具体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

(一)产生背景

社会转型包括结构转变、机制转轨、利益调整、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期人民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他们是城市二元机构突破和社会结构转变的产物,当下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面临着前沿而又现实的挑战。

(二)群体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社会需求等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呈现特有的群体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分布在20—30,小的也有十几岁的,他们所受的教育一般是高中或大专毕业,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从我们在西安调查的户籍所在地来看,多数人属于外来务工人员,有本地农村的,也有外

省的。从工作环境与收入水平上看,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涉猎服务业、制造业、加工业、纺织业、电子业等行业,其中绝大部分是体力活,工作时间长、环境艰苦、待遇不高;从消费习惯与生活心理上看,有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属于典型的月光族,每月的工资除去吃、住、玩所剩无几,他们想要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物质和精神生活,可是缺少这样的基础;从社会保障与维权上看,社会没有采取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很好的保障政策,他们绝大部分人没有维权意识,遇到问题是不是想得如何解决,而是如何逃避,他们不知道法律,不了解相关的部门,吃亏了忍着,这是他们的处事方式;从能力提升与发展状况来看,绝大部分人的状态是对未来茫然无知,渴望留在城市,渴望有所发展,但不清楚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缺乏明确的安排与定位。

二、其他群体的社会评价:

(一)与第一代农民工比较

“新生代民工”不再老老实实地待在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岗位上,不再省吃俭用攒钱往家里寄,更不会挣够钱回家盖房娶媳妇。在受到歧视时,他们会摔门离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春光用更为“学术”的语言对他们进行了描述:新生代民工有76%未婚;基本上没有务农的经历,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外出的,甚至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缺乏;从动机上看,他们基本上不是基于“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多地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

在访谈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有以下几点不同:1.他们的劳动供给和就业行为明显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2.他们的择业观念和敬业精神有别于第一代农民工;3.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需要胜过第一代农民工;4.他们的市民化问题如不能顺利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城乡的社会稳定。

(二)人群观点

除了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特定群体进行调研外,团队成员还就新生代农民工以外的群体展开问卷调查与访谈,从中获得他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

一餐厅工作人员认说在他工作的地方有许多农村青年人来打工,但因为是服务性工作而且工资较低,所以许多人都做不长时间,他认为年轻人没有吃苦精神。

张家堡一名保安告诉我们,这里的年轻工作人员较中老年的人更讲究,花费较高,大部分人都喜欢做短期工,自由且工资较高,他认为年轻人应学习一技之长,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否则只能做一些工资低而又辛苦的工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自我意识日益突显,他们更加追求享受生活。当由于社会的各种原因与他们自身的局限,他们任重而道远。他们在他人的眼中似乎少了以往的吃苦耐劳与勤俭节约,生活开销无节制、整日浑浑噩噩,没有一技之长,对未来缺少明确的规划,这些都是他们自身需要克服的问题,不断完善自我是他们融入城市最关键的因素。

三、城市融入状况现状浅析

(一)自身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首先遭遇的是身份认同问题,他们是否认同“农民工”称呼,以及是否是否适应城市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未来发展等。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从学历上看,绝大部分高、初

中以下学历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农民。而高中以上的基本都倾向于认同自己城市人的身份或模糊不清的态度;从年龄上看,一般年龄越小越倾向于认同城市人身份,尤其是22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大概有50%左右的人认为自己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这表明尽管他们承认自己农民的身份,但他们的思想观念、消费习惯、行为方式已经逐渐与农村生活脱轨。

(二)城市认同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交往结构、参加集体活动意愿、寻找工作途径和时间、娱乐活动等生活特征的分析,可以基本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认同状况。在城市留城意愿上,新生代农民工中20.64%的人“非常想留在城市”,22.48%的“比较想”,37.61%的表示“一般”,只有15.14%和4.13%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太想”或“基本不想”。在人口特征上,男性越倾向于留在城市,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者越倾向于留在城市。从他们的需求与愿望上也不难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能在城市中寻找新的生活关系,试图在原有初级网络关系基础上,重新构建一个以工具理性为趋向的初级与次级社会关系网络。

(三)乡土认同

调查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对故土眷恋,但每年回家的时间并不多,只是农忙回去,或偶尔一两次的探亲。他们对家乡的乡土认同正在减弱,这与王春光对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认同不仅在逐渐降低,同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数的增多,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们对家乡更多的是基于对亲人的情感寄托,而对农业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有人甚至说:“即使在城市混得再差,也不回家”。

(四)未来归属

在调查中,我们问及到“你将来是想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家乡呢”,绝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想不愿再回去。尽管他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到种种排斥,但他们对未来始终充满着信心和热情,更趋向于留在城市。调查还发现,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对于未来的归属和发展依然迷茫。是留在城市?还是回归农村?以及选择怎样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没有一个准确地定位,而是一直处于一种徘徊、观望的状态。

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对策与建议

鉴于当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两大趋势:社会认同日趋复杂化和社会融入过程漫长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第一代农民工求生存为主不同,学技术成为第二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大多希望有一技之长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56.9%的第二代农民工认为打工是为了多挣钱,但也有高达62.6%的人未来有做老板的打算,“有自己的事业”是他们中不少人的最高理想。

由于第二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因此他们对文化精神生活也有着强烈的需求,很多人认为看电视、看报纸都只是较低层次的精神需求,但由于收入较低,他们只能选择比较廉价的文化消费方式。调查显示,31.2%的人在工作之余选择学习,56.2%的人希望当地有关机构能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

(2)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提高社会对农民工的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构建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社会过程,所

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构建需要一个相对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

首先,政府要改变自己的管理观念,需要从原先的“管理为主,服务为辅”转变为“服务为主,管理为辅”。建立一个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与农民工流动机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模式,可以适当的放松对户籍制度的要求,采取以常住居地为依据的管理方式,清理和清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种歧视待遇,让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此外,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充分挖掘新生代农民工身上所蕴含的文明素养,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健康、向上方面予以多加报道,积极引导城市居民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同时,也倡导新生代农民工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培养现代文明意识等。通过政府、社会群体等的共同努力,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

(3)从文化、心理层面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社会与主流文化的认同。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不仅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心理上和文化上逐步适应。

通过媒体宣传、社会舆论等手段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上主动认同城市的主流文化。从城市生活习惯、生活规则等方面入手,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城市,学会用城市的主流文化视角去看待和认识所遇到的问题。

此外,利用政府、社会团体等资源优势,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与其他群体,尤其是城市人群的交往互动,培育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乡土文化中的封闭、内向散漫等消极的因素。以乐观、平等的心态接受城市主流文化和城市居民,培养他们城市的“主人翁”意识,从而顺利融入城市。

(4)组建打工者工会,让它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娘家”。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遇到经济问题基本上先找附近的老乡、同学,再找家里,最后才是同事;至于情感与生活问题的沟通,更多还是老乡与同学,或者几个要好的朋友,但通常是不知道找谁,更多的是憋在心里面。彭娜告诉记者,大部分工友与家庭的分离,加上打工的圈子流动性相当大,很难有亲密的朋友,孤独、劳累,这种生活状态很容易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表现出无知和茫然;明确表示会去相关部门投诉或者走法律途径解决的人一个都没有。因此,组建工会,让工会发挥作用是最好的方式。工会要成立真正的职工之家,多深入职工,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困惑。同时,应该促进企业人性化管理,帮助企业制定规范的制度,建立人文关怀体系,让职工知道有困难有问题该找谁,让员工感受温暖和关爱。这样,他们在城市才会少了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5)缓解安居问题,让他们在在城市有一个自己的小小归宿。

据统计,新生代农民工大约有一亿人,到城市最难的就是寻找一个稳定的住处。商品房是他们当中多数人难以问津的奢侈品。经济适用房因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难的定位亦将其排斥在外。廉租房地理位置偏僻,保障范围小,资金缺口大,供不应求。新生代农民工多数人住在城乡结合部,使得这些地方城市管理的难点地区。缓解农民工安居难题,可通过租赁商品房资金补贴、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在打工者密集区建新区等灵活措施,为新生代农民工“量身打造”住房政策,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安居城市。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外出以及逐渐融入城市是一个无可避免并且长期的现象,政府及社会群体等应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宗旨,全面通盘考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远看像天堂,近看像银行,人人都说西安好,个个都往西安跑,来到西安像牢房,不如回家放牛羊,西安挣钱西安话,根本没钱寄回家。”这是流传在农民工口中的顺口溜。本次实践中我们目睹了西安繁华背后的另一篇景象,高楼大厦下是一群流血流汗的农民工在贡献;灯红酒绿的某个角落里总有不起眼的人蜷缩在那里;天蒙蒙亮温柔乡下他们却早已开始了一天新的劳作,他们几乎是被城市遗忘的群体,但是少了他们,城市也将无处生存。生活之不易,让我们心中一惊,也许这是一个社会命题,需要大家共同求解。

本次社会实践有我们五位不同学院的同学共同完成,大家都为此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此外,也非常感谢政治与行政学院团委书记王治国老师的悉心指导。参考文献:

【1】《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刘俊彦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年

【2】《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 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简新华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

【3】《中国农民工调查》魏城 法律出版社 2008年1月

【4】《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 蔡禾、刘林平、万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10月

【5】《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赵曼、刘鑫宏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年5月

【6】《农民进城: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农民工》蔡志海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

【7】《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张国胜 人民出版社 2008年8月

【8】《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钱文荣、黄祖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9】《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张清泉 2008年1月

【10】《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基于农民工市民化视角研究》徐建玲、徐建玲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年12月

【11】《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佟丽华 法律出版社 2008年11月

【12】《新时期新型农民自我教育丛书》杨茹宋国恺主编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4月

【13】《农民工就业指南—农民工权益维护读本》于晓兰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6月

指导老师:汪治国

第四篇: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状况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状况研究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系统研究是在目前城市交通事故日益增长的严峻趋势背景下提出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系统研究任重而道远,困难重重。因此,目前国内甚至是国外发达国家迄今在交通安全预警方面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综述分析国内外针对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的研究,探究其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存在问题;对策

0 前言

交通安全本来泛指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上的安全。但本世纪以来,由于机动车发展很快,道路交通事故越来越严重,因此,一般所说的交通安全是指道路安全,而铁路、水路和航空方面的安全称为运输安全。为了照顾我国的习惯说法,本文沿用道路交通安全这个名称。道路分为城市道路和公路两大类,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而一提起交通安全,人们很自然地会将它与交通事故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研究的侧重点是如何减少城市道路上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公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由于违章,造成了人畜伤亡或车物损坏的意外事故。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居民出行的载体,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好坏也是评价一个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好坏的直接标准。然而,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不断恶化,交通事故总数上升、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断增长。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降低交通事故的高发率、降低交通事故,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城市交通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公共汽车、电车占主体,承担了城市80%以上的客运量。从一些城市的发展情况来看,有些城市的轨道交通筹建速度在明显加快,但是由于投资巨大,总的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城市要形成以大众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就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大城市的交通客运量还是以地面常规公共交通为主要运输方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而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一直滞后于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需要。

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但由于财政体制、经营机制、管理水平以及道路通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具体情况如下:

(1)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交通需求严重失衡。虽然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但其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机动车辆和交通流量的增长。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交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机动车交通已成为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

(3)混行交通状况加剧交通拥挤。我国城市的道路交通拥挤程度大大高于同等机动车拥有水平的国外城市。大量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不仅造成了道路

交通复杂化,增加了管理难度,而且降低了原本薄弱的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影响了车辆和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益,增大了使用者的负担。

(4)公交企业普遍亏损,缺少科学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交企业无疑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但又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标,还必须体现社会效益。尽管政府给予公交企业以减免税费等许多优惠政策,但由于体制改革带来诸多问题,企业本身经营管理不善,再加上缺少科学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这使得公交企业普遍亏损。

(5)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共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依赖政府机关的协调和行政干预,无法可依的现象影响了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6)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长距离出行的快速交通工具,减少了公交车的吸引力。

(7)公共交通发展不充分。所谓公共交通占主体,其承担的出行比例至少应在40%以上。而我国大城市目前公交承担的客流比重很低,一般在10~20%,现实与需要差距很大。

(8)交通管理手段落后。

1.2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低。目前,在一些大城市中尽管实施了一系列公交优化的政策,而公交的运输量也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仍然很低。一些城市公交不但没有成为城市客运交通主体,而且公交的比例还呈下降的趋势。

(2)公交服务水平低。主要表现为:速度慢,乘车换乘不方便,路线不合理,密度低,甚至有些地方存在公交盲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道路面积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交通量的增长速度。

(3)公交服务水平差。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质量常成为乘客投诉与媒体曝光的对象,直接影响其承担的客运比例。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质量常常表现为乘坐公交车耗时太长、舒适性差、安全事故多、公交乘务人员服务质量差。

(4)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构成主要以公交枢纽站为依托,实现点与点的连接。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市改造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5)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不合理。“发展公共交通”与“保持主要道路通畅”是城市交通工作者的两大目标。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公共车辆的投放量日益加大,乘车难的矛盾有所缓解,行车难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特别是大巴列车化、中小巴频繁靠停,形成动态瓶颈,严重影响了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途径

城市公共交通对居民的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公共交通必须以方便居民出行为目的,并兼顾公交企业效益。因此,针对目前城市公共交通出现的主要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2.1 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

城市公共交通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出行居民,即公交乘客。要想建立合理的公交线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公交乘客的心理、出行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以进一步确定公交最优线路模型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参考国内外的大量数据,并结合我国城市的特点,在对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进行优化时,必须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为更多乘客提供服务;(2)使全体乘客总出行时间最短,减少换乘次数;(3)使路线的效率最大;(4)保证良好的可达性,尤其是要减少公交乘客的步行距离;(5)扩展公交服务范围,减少公交盲区。

2.2 采用先进的公交智能调度技术

随着城市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越来越不能满足出行需求。要想使公共交通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单单依靠公交线路的优化和增加道路设施远远不够,为此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城市公交管理技术,如可以引入先进的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管理方法。该系统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建立适合我国公交企业的调度优化系统。这方面主要研究的是适合我国公交企业的调度优化系统模式、各种新技术,例如车辆自动定位技术等与调度优化系统相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基于公交线路流量的线路配车数技术模型。目前,我国公交企业的总体技术手段落后,新的公交运营调度技术,例如车辆自动定位技术、乘客自动技术等,基本上没有应用。

2.3 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体系

大运量快速交通工具速度快、运量大、耗能低、污染少,并且可靠、准时、舒适、安全,但它需要专用道路,处于封闭状态,目前我国城市无论从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建成完善的快速交通体系,因此建立我国城市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可考虑按如下三个阶段依次实施,即:设立公共汽车专用道;发展公共汽车列车;开辟轨道交通。

2.4 建立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开展响应需求服务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与外部有关部门(如交管)协调衔接的基础上,着眼于改善公交乘客的信息服务;改善公交公司营运调度与企业管理;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其营运效率,降低其营运成本;建立电子付费系统。响应需求是一种新型的公交运营模式,其特点是:无固定运行时刻表、路线及汽车停靠站,乘客享受门到门的运输服务,是一种机动灵活而且效率较高的公交运营模式。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利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的运输方式,并以客运为主。包括有轨电车、地铁、轻轨交通、单轨交通和市郊铁路5种子系统。轨道交通是现代化都市的标志之一。如在特大城市可采用地铁和轻轨方式。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能耗少、无污染排放、占地面积少等诸多优点。地铁单向车道小时输送能力可达3万~6万人次,高居于各种交通方式之首;平均运行速度40~60km/h;行驶于地下,不受外界干扰,是乘客出行准点保证率最大的交通方式。但是地铁造价很高,以我国目前已修建的情况来看,平均每公里6亿~8亿元,比其它轨道交通方式高2~3倍。根据地铁的技术经济特点,主要适用经济较发达,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高且客源充足、具有强大客流方向的城市市区和近郊区,可成为城市交通网络的主干线和大通道。

轻轨是中运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客运能力为每小时1万~3万人次,介于地铁和公共汽车之间,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中量客运技术填补了空白。轻轨包括地面、地下和高架三种。运行速度30~40km/h,最大坡度为6%。轻轨的造价1~1.5亿元/km,约为地铁的1/3~1/4。根据上述功能轻轨主要适用范围在单向小时1万~3万人次的城区和郊区。在大中城市,可采用地面轻轨、高架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在山城和沿海城市,由于单轨对地形要求不高,爬坡能力较强,是该类地区轨道交通的最佳选择。

四、总结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经济损失,以及引起一系列的社会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得出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本综述以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作为研究内容,对其作较为系统的研究,深入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各项因素,确定出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从而对道路交通事故有较为全面、系统、深层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进措施,构建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及评价模型,为改善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曹焕光.人工神经元网络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05: 2-82.2.徐吉万,徐冬玲.城市交通的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 170-175.3.林伯泉.安全学原理.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118-128.4.张景林,崔国璋。安全系统工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79-125.5.罗云,樊运晓,马晓春.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44-292.6.戴行信,张永红,见军.交通安全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第五篇:电子商务视角下安顺城市经济发展路径思考

电子商务视角下安顺城市经济发展路径思考

吕明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由于城市群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相对低下,使黔中城市群构建有别于东部城市群,这要求周边城市必须从城市定位出发考虑自我发展问题。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契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物流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使本市电子商务发展有了保障,根据对安顺城市资源的分析,本文提出借助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电子商务城市经济路径设计

一、城市群建设困境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群构建一直是热点议题,地方政府期望通过城市间紧密联系加速产业升级,实现产业一体化,不断增大GDP贡献额,以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区域发展。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崛起引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构建十大城市群,其中包括了僻处内陆的川渝与关中城市群。2011年上半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GDP总和达到90147.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比例从2008年的38.2%升至44%①,号称经济发展三大引擎。因应经济发展形势,贵州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建立贵阳城市经济圈,继而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黔中城市群,期望形成区域新增长极。

以城市群建设的既有经验看,其成长有赖于地理上的便利、产业链的高关联度、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及周边城市的功能定位、自我发展。与东部城市群相比,作为黔中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贵阳并不具有强大的带动辐射作用,安风楼等(2011)对36个大中城市经济分析中,其位于落后城市之列②,这使黔中城市群的构建较东部城市群有更多困难,并因之突显安顺、遵义等周边城市基于合理定位之上的自我发展重要性。① 中国经济网:《2011年上半年各省GDP数据一览》,http:///xwzx/gnsz/gdxw/201107/28/t20110728_22569946.shtml

② 安凤楼等在《2009年我国36个城市经济实力分析》中,选用地区生产总值、货运量、地方财政收入等八个经济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城市经济实力排名。

基于中心城市欠发达的考虑,黔中城市群的各周边城市理应从其现状出发,结合城市群构建进程需要,充分发掘潜在优势,设计一条有利于加速城市经济发展的合理路径,并通过城市群内部产业整合,使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得以实现。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物流公司与电子商务公司大量涌现,与线下交易相比,电子商务交易在时空便利上优势非常明显,其对城市发展特别是中西部二三线城市发展有着特殊价值,因此,基于电子商务交易的经济发展路径设计对远处西部的安顺市具有现实意义。

二、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基于internet建构的信息网络,并利用网络外部性和正反馈机制,大量网络企业迅速成长,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升,又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早期的电子商务只是线下交易向网络平台的转移,拓宽企业销售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供产销流程整合及供应链整合等均被包含于电子商务范畴。

由于信息流与资金流可通过互联网络达成,电子商务三流中,物流往往成为甁颈,便利的交通及发达的物流业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传统商务相同,电子商务发展还取决于稳定的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则与产品价格及差异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电子商务角度对潜在优势分析,首先考虑的是城市合理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确保路径设计的长期有效,其次须考虑对电子商务的有用性,同时,还需考虑资源的节约或合理利用,确保经济发展趋向于低碳化。

(一)以旅游城市为定位

1985年,安顺市被确定为国家甲级旅游开放城市,07年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业的薄弱更使旅游经济长期主导安顺经济发展,因此,以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是合理选择。近年来,地方政府更注重对市区内历史遗迹的修复和重建,并力求将市区内外旅游项目进行整合,这使旅游城市定位更为清晰。

(二)原生态地域文化资源

多民族聚居、历史遗留、及长期的对外封闭使安顺市拥有很多独特的、原生态资源,如蜡染及蜡染文化,屯堡文化,竹王节文化、原生态音乐及舞蹈等。原生态文化资源既是对历史的传承,同时也可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并且,对这类资源的利用充分满足低碳发展要求。

(三)特色饮食资源

在城市生活中,安顺市小吃早已成为亮点,荞凉粉、油炸鸡蛋糕、松糕荸粉等独有小吃极大满足市民休闲需要。事实上,即使非独有的其他饮食资源,在与其他城市对比中也有很大优势,如安顺剪粉(陕西称作米皮)比遍及全国的陕西

米皮更薄软口味更好。

东西合壁是安顺市饮食另一不为太多人所知的特色。历史上的屯田制造就顿堡文化的同时也将传统江南饮食带入本地,并因本地口味需要被改造形成独到美食,如由南京卤旺蛋变化而来的安顺炒寡蛋。特色饮食对本地人而言,是休闲生活的组成部分,对企业及地方经济而言,则可成为巨大商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上升至城市名片高度,如兰州拉面、德州扒鸡。

(四)商业文化传统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安顺市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的称谓,并因之发展成为商贸集镇,“商业之盛,甲于全省”,商业文化氛围浓厚,其商业形态与温州历史商业形态类同。不同的是,在资金短缺、业内整合不够及东西部发展失衡背景下,本地商业发展已严重滞后,外来商业企业规模远超本地。尽管商业发展处于不利地位,但市民商业文化传统并未衰落,在重构传统商业和创新流通业态进程中,商业文化传统仍将是潜力所在。

(五)互联网及物流资源

东西部发展失衡格局下,除自然资源外,西部地区全面落后于东部。相比于其他差异,互联网发展差异则相对较小,并呈现出差异缩小的趋势。互联网沙弥空间距离,实现区域间信息共享,有利于虚拟企业等新型企业组织在东西部间的形成,也使区域间频繁交易成为可能。

上世纪末以来,为加快经济发展,贵州省以十年时间构筑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在省内各城市间大量建设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着力建设四主四辅对外铁路通道网,实现与川渝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的快速铁路通道。借力于省内交通条件的迅速改善,安顺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并强调加快航空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③。既有交通网络及“十二五”期间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将使本地物资对外输出更为便利,形成网络经济视角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城市经济发展路径设计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且由于地理位置及城市吸引力等因素,电子商务为二三线城市提供了更多商机,并有望成为东西部差距缩小的重要动力。以电子商务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可使黔中城市群形成发展中中心城市带动效应不足得到弥补。综合分析现有资源潜力,结合本地既有发展定位,可从电子商务角度设计安顺城市经济发展的合理路径。

第一,继续发展旅游经济

根据旅游城市定位,应将旅游经济发展置于首位。在目前旅游经济已有一定③ 安顺市人民政府网:《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fgw.anshun.gov.cn/news/show.php?itemid=476

规模基础上,应建立专门网站做全面旅游宣传,随时更新旅游资讯,并利用论坛、留言板等与网民互动。同时,应注重旅游业的内部整合,如旅游形象的统一化、景区间旅游流程改造等。此外,必须着力培养旅游业从业者,提高其职业素质。

第二,资源整合下的口碑营销

在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应将特色饮食、原生态地域文化等整合入旅游业,这里的整合并非简单化地将饮食摊点置入景区或并入景区企业,而应首先根据旅游资源的文化特点对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模块化分解,再对饮食及原生态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相关度做分析,按照相关度大小在各模块中分别融入特色饮食和原生态地域文化。通过整合,使旅游者对本地饮食与文化印象深刻,借助旅游者的口碑宣传增进本地饮食及原生态文化的了解,扩大潜在消费者规模。

第三,政府加大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力度

潜在消费者规模的增大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在此条件下,政府一方面应鼓励中小企业增大电子商务运作的力度,同时可适当出资鼓励个人从事电子商务交易,从而拓宽本地产品的销售渠道,加速企业发展。

第四,借助物流网络开拓区域电子商务市场

快速铁路通道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为本市饮食的网络输出提供可能。借鉴速冻食品的成功经验,应可对本地特色饮食进行特殊冷冻处理,并通过省内与川渝城市群间快速铁路通道实现在西南区域的电子商务交易。

第五,城市群电子商务整合发展

电子商务的深层发展涉及到更多复杂的系统建设问题,单个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发展将遇到资源不足、后发劣势等瓶颈,因此,在电子商务深化发展阶段,应融入城市群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中心城市的居中调配,形成合理的电子商务综合发展平台,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

从旅游经济发展到口碑营销,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外输出本地产品,最终融入城市群发展,是安顺城市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由于其符合安顺城市定位,且与区域发展规划相结合、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相吻合,因而确保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张成文,李恒杰.基于GIS的城市电子商务平台的实现方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5):77-79

[3]安风楼等.2009年我国36个城市经济实务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5):230,229.[4]谭蓓等.内陆开放城市发展电子商务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7):133-134,149

下载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