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视角下的德育工作的途径
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谈德育工作的开展
侯召伦
(青岛滨海学院文理基础学院,山东 青岛266555)
摘要: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综合因素影响,导致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加之自我价值观的变化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则成为个体犯罪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研究,全面分析并进行有效预防,加强德育教育,不断探讨德育工作的心途径,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德育工作;犯罪预防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建设的历史使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因此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关注和重点保护的对象。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的现象却日益突出,而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不得不成为人们深切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主要特征
(一)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我们一般倾向于这种观点,家庭不和、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出身的大学生犯罪的概率较大。2005年2月,致公党对北京市某法院审理的100个大学生犯罪案例的调研结果进行了公布,贫困大学生犯罪率较高,从在校大学生犯罪统计结果看,家庭贫困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现在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违法犯罪的大学生中,和睦的家庭、富裕的家庭均可能出现大学生犯罪的情形,干部子女,尤其是领导干部子女违法犯罪的情况,尤为突出。某省曾对查获的犯罪分子进行过调查,干部子女约占全省刑事犯罪分子总数的7%,其中多数是领导干部子女。[1]
(二)犯罪形式相对单一化。犯罪类型以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为主。2004年年12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武彬根据平日办理案件的情况,发表了《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其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类型,如“非法组织卖血”和“非法传销”等。恶性杀人罪增多,高智能犯罪率升高。
[2]
(三)“享乐型”犯罪有增加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的动机,虽然仍以满足物质和金钱的欲望为主,但是为了寻求感官刺激或者游戏取乐而犯罪的倾向大大增加。与成年人犯罪不同,大学生犯罪很少出于谋生的考虑,而大多是贪图享乐,即属于享乐型、高消费型的犯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批高级豪华的宾馆、酒楼、洗浴中心、娱乐场所纷纷涌现,商店里丰富的商品无一不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大学生的经济状况通常不佳,为了满足其消费欲望,往往采取偷窃、抢劫财物等手段,达到获取财物的目的,并随即挥霍一空。
二、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犯罪属于犯罪的基本范畴之一,具有一般犯罪所共有的原因。在犯罪原因问题方面,历来法学家和学者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大量的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很值得我们的研究和借鉴,较有典型意义的是犯罪人类学派和犯罪社会学派的理论。
犯罪人类学派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隔代遗传原因”,代表人是19世纪意大利实证法学家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是龙勃罗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犯罪学理论,他认为犯罪人是出生在文明时代的野蛮人,他们的生物特征决定了他们从出生起,便具有一种犯罪的可能性,龙勃罗梭通过对383名罪犯的头盖骨的定型研究及对5707名罪犯的骨骼和精神状态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正是由于隔代遗传,即“返祖”或“退化”的现象,使得个体成为原始野蛮人所具有的这些特质的载体。1
于是他强调,遗传影响个体的素质,遗传是导致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根源。
把犯罪原因归结为个体因素,该理论在实证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说影响了几个世纪,但我们这样说,如果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人的遗传特征的话,那么就可以按照龙勃罗梭的理论“按图索骥”,把有“天生犯罪人”特征的人直接管制起来不就一劳永逸了吗,所以,该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犯罪社会学家提出的社会发生论则刚好相反,他们强调,个体产生犯罪的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体特质,而更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决定作用。19世纪意大利社会犯罪学家菲利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不是人的自由意志命令的产物,而完全由于行为人处于某种特定的人格状态。他认为环境、气候、社会因素是影响人们犯罪的主要因素,强调个体产生犯罪的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体特质,而更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决定作用。20世纪后,于是形成了环境影响论[4]。环境影响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主要因素的影响,把大学生犯罪主要因素归结为外在因素的作用方面。
1.社会影响论认为,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拜金主义,盲目追求高消费,对物质的需求欲望不断膨胀,党内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上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对大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诱发犯罪的动机和行为。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介不断冲击传统的文化载体,国外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行为方式等也随着网络打破了国家、地域之间的固有障碍,来到我们每个人面前。
2.家庭环境影响论认为,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家庭结构上的缺陷即家庭不全。它的表现是一些大学生有父无母,有母无父或继父继母,这样的家庭一旦失控,便会使大学生的成长缺乏相应的支持,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家庭人际关系上的缺陷即家庭不和。再次,家庭教育上的缺陷。一种表现是溺爱放任。有些条件优越的家庭,常常信奉“树大自然直”的错误观念,对子女爱而不教、娇而不管,对孩子唯命是从、百依百顺,促成他们追求享受、贪得无厌、好逸恶劳、骄横任性、自私放荡。
3.学校教育影响论认为,学校是大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中的某些偏差,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对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高校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品德、情操、心理、意志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差;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工作滞后,怠于对各种心理异常加以正确引导;忽视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法律教学达不到实际的教学目的。学生管理环节上的偏差。有些校规校纪形同虚设,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管理和正确引导的意识和素质,使许多本应及时发现的问题未能发现。
试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相当独立和封闭,可以说大学是由学校到社会过度的纽带和桥梁,不是真正意义的社会生活,有本身特有的规律,本质上还是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旨的,不同于以劳动创造财富为特征的社会生活,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作用要相当小的多,尽管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如果把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定位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上,则有些过于勉强,不能正确反映大学生犯罪的真正原因,不能对症下药;其次,大学生是成年人,已经脱离家庭的监护自我发展,甚至说除了经济上以依赖家庭资助外,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家庭的影响应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决不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因素;再次,学校教育是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无容置疑的,但是,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小学生和中学生的特点,有着成年人的思维,有较为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他们勇于质疑和开拓创新,而大学又是一个学术开放,讲求民主的平台,因此,不能把大学生的犯罪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大学教育的失败上,让学校承担主要的责任。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论只反映了犯罪原因的一些共性的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犯罪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在正确认识环境对大学生犯罪影响作用的同时,应侧重从个体方面来分析其犯罪的原因。环境仅是外因,是条件,是次要的方面,而个体因素的主观方面是内因,而把犯罪的主要原因看作是环境因素的话,那么是先改造环境还是先改造人呢,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怎样对待人的教育,照此理论,把所有精力都用来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就足够了,不需要进行思想教育了,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个体的主观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二)研究导致大学生犯罪的特性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过高的需求结构与实际状况冲突的矛盾。
学生由中学到大学,实现了人生发展中质的跨越,在经历了短暂的新鲜和好奇以后,较为简单的学习生活使之在思想上发生微妙的变化,那些缺乏目标,上进心差的同学,整天无所事事,以为考上大学可以松口气了,与此相反,却有着有强烈的物质占有欲、挥霍享受欲和畸变的性欲,当这种需求与自己的家庭状况及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以正当的手段无法解决,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畸高的欲望时,就会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极易引发各种犯罪,主要以盗窃、诈骗等类型的犯罪。也不乏爱慕虚荣者,往往成绩比人家好,吃的穿的却比别人差,许多公共场合显得很没面子,于是通过其他非法或犯罪的手段取得非法利益,以弥补物质生活的差距,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2.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价值观是影响甚至支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我价值出现了变化。在肯定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我们也不能否认为数不少的人的思想出现了消极、颓废的倾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状况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不少人注重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当看到社会中大学生比例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失业现象的频繁,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有过去大学生拥有的那种认为自己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者的想法,他们的自我预期下降,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往往表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 ,这会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同时,市场经济影响下,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甚至把物质收入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成功的唯一标志,这就诱发了众多大学生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人不择手段的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经济利益,连最基本的道德也放弃了,例如:目前社会比较敏感而又众多的女大学生卖淫、大学生傍大款等现象,进而发展为组织卖淫、组织淫秽表演等违法犯罪现象。
3.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脆弱性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其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并伴随相当程度的脆弱性。他们心理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加上大学生人生体验浅,而社会又极其复杂,很容易走上歧途,诱发犯罪。往往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而引发犯罪行为。比如报复心理,自己手机或值钱东西被盗后,产生偷一部补偿自己的想法,受害者转为新的侵害者。2008年,南京市800多名大学发生违法“传销”违法事件,又一次引起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与重视。之前的“马加爵案件””、“周一超刺杀公务员”等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出现,是很典型的表现。
三、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理性认识及预防。
针对大学生犯罪的问题,预防是减少犯罪的最有利的办法,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司法机关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任务。但最重要的应是大学生本人要自觉加强修养,树立和养成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切实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形成正确的认生观和价值观,防微杜渐,自觉远离犯罪。如何预防当代大学生犯罪,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的一定的成果。现就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一种价值观的是否科学,归根到底要看它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主体利益相一致。在国内外复杂的价值观冲突面前,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特别分清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和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担负着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的责任。高等学校本身在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的过程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的问题是,在实际工作和教育中,德育目标的理想化。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会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因此,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各种道德要求,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空、过高,德育内容的大而不当,宽而无边,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应改革现有的德育模式,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丰富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为预防犯罪打下基础。其次,强化学校的人文教育气息。人文教育的基本作用是通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塑造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造就健全的人格。人文课程的设置切忌流于形式,应结合各校实际情况,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及发展。把深受学生欢迎的美学艺术、公共关系学、心理健康等课程予以强化,让学生开阔视野,利于学生自尊、自强、自信意识的培养,学会与人相处,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多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诚然,在大学生犯罪的群体中,不乏知法犯法者,甚至能够规避法律进行犯罪行为,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将法律规范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校门着手,结合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校园内的案例讲危害,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尤其是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缺乏法律意识的现象,我们强调要强化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法律情感和法律信念。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时,不应片面地灌输知识,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将法律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价值准则和人格的核心。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抵御犯罪的心理承受力。当前,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偶然犯罪,激情犯罪数量增多,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防线经不住微小的外部刺激,有时仅为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为争一个座位而大打出手,以至发生本该避免的恶性案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预防犯罪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学校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根本上有效预防犯罪的发生。
(四)加强自我修养,消除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与行为方式,养成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要求的行为模式,这是最大可能减少犯罪的根本所在。道德行为是在良好道德品质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要注重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学校教育,社会影响,最终须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并在自觉不自觉中强化这种思维,使之升华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达到行为后果最优化的目的。外部因素必须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才能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应当积极地、主动地、有分析的接受和吸收外在的教育及熏陶,尤其是学会“慎独”,即在没有外力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增强预防犯罪的能力。
作者简介:侯召伦(1965—),男,籍贯(山东泰安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电话)86728748-8234(电子信箱)qdhouqq.com。
[1]、张学亮,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及预防[N],中国石油大学报,2002-09-16
[2]、金冰、邢强,浅谈大学生犯罪的原因[N],法制晚报,2005-04-15
[3]、加罗法洛,犯罪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张学亮,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及预防[N],中国石油大学报,2002-09-16
[5]、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6/17/content_1532168.htm
第二篇: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探索
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探索
田永清
摘要:高校担负着知识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本文根据我院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和加强“班级指导员”和“宿舍联络员”制度的重要性,并对“两员”的工作素质提出具体的要求,以期对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一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途径
一、构建和谐社会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契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不仅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且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决定着高校工作的成败得失,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文化是体现大学精神和教育理念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中,高校文化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熏陶,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积极的人生态度、优良的道德品质,并逐步培养在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时所需要的严谨的学风、探索的精神、创新的勇气,是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高校还是智力密集、人才荟萃之地,应当领社会风气之先,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和辐射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应当大力建设和自觉弘扬和谐文化,为全社会做出表率。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科研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而创造,由全体校园人共享,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性的以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
高校德育工作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德育工作把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转化成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道德品德,并作用于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自社会存在,反过来又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它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道德观念,培养具有当代社会思想品德的人才,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我们要充分发挥德育的社会功能。
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性必须把握一些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各种思想观念都会进入大学校园。同时,敌对势力也在试图利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各种方式宣扬、渗透其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以此来影响青年学生。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确保高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文化是人的精神创造,不能采取强制统一的简单做法,而应尊重创造主体的多样性选择,鼓励他们在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营造产生新思想、新观念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一批具有创新理念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职责和任务。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师生为本,立足于广大师生员工特别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运用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为了积极探索提高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就需要先对德育工作中既是主体又是教育对象的高校大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当代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在人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9页)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诞生于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生活较安定而从容。在中国日益开放,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织的社会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眼界更加开阔。在面临众多机遇的同时,也经历着更多的诱惑。他们总体具有乐观、进取、勤奋、竞争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政治观念上,呈认同、乐观、上进态势;在社会热点问题上,关注多、忧患多、思考多;在成才意识上,求知、求新、求整体素质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既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关注社会整体的进步。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中也夹杂着不少负面的、消极的成分,如集体观念淡薄,责任感丧失,甚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大学同学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严酷现实,往往会给他们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和心理失衡,轻则造成学习障碍,重则对社会产生误解。既传统又前卫的“矛盾综合体”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思想行为特征的写照。
具体来说,有如下表现:
1、个人本位价值取向明显,但又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不少学生在对具体事件的判断和实际行为中,常以个人得失作为依据,并体现出明显的自利化倾向。在维护公共秩序的同时,表现出“个人自由不应干涉”的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国家或集体事件时,仍然保有中华民族重视国家利益,集体主义意识强的优秀传统。在观念上绝大多数学生认同“集体利益至上” 或“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认为有必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理想信念受实用主义影响,但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当代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追求明显弱化,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已经渗入日常生活。如为了个人的顺利发展已成为多数学生入党的现实动机,而不是基于对党的热爱。但这也并不排斥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如在汶川地震和奥运圣火传递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事件中,表现出的令人吃惊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与民族未来前途及命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以往的片面认识。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整体来说还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
3、具备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主意识凸显。当代大学生,由于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特别是生活在城镇中的大学生从小即得到家长和亲友高度的关注,所以使这一代人缺乏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然而,离开了父母的关注,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如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数学生表示学校应该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大部分同学最认同的是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还有少数同学认同“以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典型教育”和“形势政策讲座”。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认同学校应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对于说教式、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抱有明显的反感和不接受的态度,他们更希望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和自主探索而受到教育。
4、个人发展目标明确,成就动机较强,既有近期打算也有远期规划。
当代大学生多数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目标;虽然不像父母期望的那么宏伟,但很实际。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入校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有的学生对于大学毕业已有了初步的打算。有的学生觉得生活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努力竞争”或“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见,大多数学生对未来既有实际的目标,也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信心,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并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付出相应的努力。
5、具有理性处理人际冲突的愿望,以及应对挫折的积极态度。曾经对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有人定义为,“冲动”、“叛逆”、“另类”„„提起“90后”,许多人习惯于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但事实上,大部分学生能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以较为理性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和法治的观念得到弘扬,当代大学生逐渐以理性、成熟的方式面对问题,并且具有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挫折和失败的良好愿望。
三、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探索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为了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新疆教育学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院原有思政工作队伍的基础上,建立了“班级指导员”和“宿舍联络员”(以下简称“两员”)制度,协助教学单位和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班级指导员”深入学生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通过与学生谈话,参加学生活动的形式,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宿舍联络员”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在吃住等生活管理情况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和学院相关部门联系,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通过课余活动,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能更好地针对实际做出引导。配合学院在民族团结、综合治理、消防安全等方面做具体工作。
笔者认为“两员”制度的实施,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要做好“两员”工作必须注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认清一个工作目的:实施“两员”工作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是要搞清两个分工:即班主任和“两员”的分工。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班级的日常管理和事务性工作;而“两员”则要将工作侧重点放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包括热点难点问题、心理问题,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要发挥好三个积极性:首先是发挥好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要主动把“两员”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而非“领导干部”。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寻求“两员”的帮助。只有学生提出需求才谈得上解决问题。其次是要发挥好班主任的积极性,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主动与“两员”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是要发挥好“两员”自身的积极性,“两员”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和亲人对待,以“大爱之心”主动关心、帮助学生。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信息接收快,知识面宽,凡事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对“两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要求。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做支撑,是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的。
首先要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两员”作为学生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准,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应当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熟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实际问题。
二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必须热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抱负和责任感,对工作极端负责,不怕辛劳,对业务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具有开拓进取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勇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且在奋斗的过程中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怕失败的气概。
其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工作要“去旧有时,变化有序”,针对教育对象的变化调整思维方式与教育方式,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两员”还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第一,基于宽容与理解的健康心态。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育人。教育的内容必须为教育者所接受,才会对其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也即所谓“入人、化人”。接受的前提即是宽容与理解的健康心态。学生对传统德育方式的反感很大程度上源于过去德育工作“板起面孔说教”和“以我为尊”的僵化模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现实情境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必然出现许多与传统格格不入的地方。这些“格格不入”需要德育工作者以更加宽容与理性的态度去对待,而不是视若洪水猛兽,严加防范。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当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偏失,并寻找其深层次的根源应成为对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素质的又一要求。
第二,基于平等对话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当代大学生崇尚成功,但不迷信权威。在大学课堂上虽然教师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依然占主流,但是,真正受学生欢迎或学生们热切期盼的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他们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之一是能够倾听,乐于又善于与他们交流,熟悉他们的“话语体系”。当然在倾听后稍加引导也是必要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说理说的好,说的恰当,那是会有效力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3页)。因此,基于平等对话的交流与沟通是德育工作者工作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基于长期积累的专业知识。长期以来,由于对德育工作的定位的偏差,学校中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在学术水准上与专业教师存在较大差距。曾几何时,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几乎成了学生的“高级保姆”,其工作繁重琐屑,缺乏专业水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专业教育中必须考虑并努力体现的一部分,也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因此,没有专业准备的德育工作者不可能做好德育工作。
第四,基于丰富实践经历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背景下,德育工作在立足本土的同时,也需要放眼世界。世界眼光或国际思维是培养新一代建设者的时代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德育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或者根本否定德育工作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及培养“世界公民”的维度,固守或片面强调德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大环境和大背景。德育工作要对本身已经有过或多或少、各种各样国际交往经历的当代大学生产生作用,德育工作者的国际交往经历和交往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大学学科建设凸显提升国际性议题的今天,大学德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交往能力,丰富自身的国际交流经历,形成对人类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这种经验对深化并丰富德育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意义非常。当代大学生成为校园学生群体的主体,并不意味着德育工作的“不可为”,恰恰成为创新德育工作的新契机。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的现实情境之下,在凸显人才培养质量的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的背景之下,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德育工作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对于面向未来社会的大学而言,更要像对待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学术大师那样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设计中体现德育与专业教育、道与术的和谐统一。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2006年10月。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
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三篇:企业文化视角下的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摘 要: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为软实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软实力的代表,二者联系紧密,共同推动着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用先进企业文化的熏陶、渗透作用,起到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的教育、凝聚作用,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大有裨益。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关键词:企业文化;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企业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行为习惯等,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重要标志。纵观知名的大企业,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华为的狼性文化,海尔的创新文化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将全体员工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石油企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支柱作用。然而由于一直受到政策的保护,石油行业的竞争程度远远不如其他行业。与国外大型石油企业相比,无论是企业规模、生产效率还是经济效益,我国石油企业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石油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立足企业文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一)创新石油企业文化内容
一直以来,作为我国能源基础型行业的支柱产业,石油企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企业精神财富和文化特色。尽管从外面看不出来,但通过企业领导与员工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和行事风格一点一滴的表现了出来,形成石油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庆精神”、“三老四严”以及”铁人精神“等,都是石油企业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奋发向前、拼搏进取。时至今日,石油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着很大的变化,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石油企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内容,重新树立石油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社会美誉度。一是倡导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也是石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举措。为此,石油企业要健全有利于创新的管理体制,鼓励员工进行各种创新、变革和探索,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予以表彰和奖励,在企业内部营造创新的企业氛围。二是倡导学习型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如果不加强学习,石油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就会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石油企业要鼓励员工进行“终身学习”和“全员学习”,号召全体员工将学习当做毕生的行动,贯穿于计划、控制、执行及反馈等每个环节,建立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促进石油企业的兴旺发展。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企业文化建设是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管理层的工作,更需要全部员工的理解、参与和配合。为了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石油企业要成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机构,负责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事宜。这里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机构的权威性。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参与和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就会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现实中,很多石油企业都提出了各种标语和口号,但很少能落实到员工的实际行动和精神风貌。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为此,企业高层领导需要担任企业文化建设机构的领导,参与整个企业文化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工作。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机构的组成要广泛化。企业文化工作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与全体员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应该尽可能让各职能部门都有代表参加,并按照企业文化的一般要求,对不同部门和岗位进行合理的分工,并成立不同的小组,各工作小组既要及时完成各自的任务,又要与其他小组相互交流和协作,以使整个工程顺利推进。
(三)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
石油企业业务类型众多,以石油销售企业为例,石油销售企业是整个石油生产链条的终端,直接面对市场,接触到各行各业、政府部门以及个人等。销售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和素质代表了整个企业的形象,这就需要石油销售企业加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不仅要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践行企业文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热情,让企业文化成为凝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石油企业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比如举办企业文化知识大赛、企业之歌歌唱比赛、企业品牌文化建设摄影展等,以及举办篮球赛、羽毛球赛等体育赛事,可以在比赛场地周围拉上横幅,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让企业品牌文化在员工心中扎根。二是注重细节处理。企业文化不仅落实在口号和标语上,也体现在工作的细节之处。例如石油企业员工要正确佩戴工作牌。工作牌是企业的标志,也是员工素质的体现。此外,工作服比工作牌能更直观地向外界展示石油企业的风采,并能对石油企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石油企业的工作服要具有自身特色,以便让人一看工作服就知其是石油企业的,可以很好地向外界展示石油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结语
总之,随着国企体制改制的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石油企业不仅需要在管理革新和技术改造上下功夫,也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投入更多,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才能为石油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第四篇:企业文化视角下的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探讨
企业文化视角下的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探讨
【摘要】随着石油企业文化的发展,其竞争力越来越大,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种动力。对于石油企业而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同时是相互渗透的。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探索。
【关键词】石油企业;思政;途径;企业文化
前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体现,是石油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有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和调适作用,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不容小觑。石油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意识习惯等方面。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从石油企业经营的表面层的物质文化,到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再到核心层次的精神文化。石油企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能源企业,新时期做好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共同的价值观,推动健康发展。加强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精神动力。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石油企业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主要内涵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观念,其建设主要是由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长期不断探索、研究而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并不只是全体员工工作的巨标和方向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更加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精神,传播企业价值观不仅使员工劳动力、责任感增强,多做贡献,也有助于企业的更加进步。而我国石油企?I规模庞大,员工数量也较多,竞争程度却不如其他的行业,这就充分说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需要根据经济发展和形势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真正的建立一套适合石油企业发展的机制,因而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自身也对企业员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与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属于思想工作,重视精神因素,两者在教育对象上均为企业及企业员工。虽然企业文化与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作用和任务不同,但都是通过形成核心价值观来影响和制约员工们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因此,企业文化是由企业成员共同遵循的信念与达成的共同认知。企业文化建设重心始终围绕岩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进行开展的。油田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对针对性的对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识,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员工以最佳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企业利益与自身利益统一,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及社会效益。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当下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原油劣质化以及原油与成品将价格严重倒挂带来亏损的不利局面,更需要石油企业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这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思想道德准则,更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方针。石油企业作为国家的重点国有企业,其文化建设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对自身发展更是有着深远影响。
三、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途径
(一)有助于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
在企业文化的视角下,石油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给企业员工更好更高的平台发展,充分引导员工积极参与、配合,在原则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改进与发展企业政治思想的工作。为树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培训与教育企业员工,将企业文化与思政两者相互渗透,提高企业员工的全面素质来推动石油企业思想政治更好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塑造与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是开展石油企业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企业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石油企业未来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不可忽视,对未来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建立正面健康的企业形象,不断的根据现时期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状况改进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当思政渗透到企业形象后,不仅能提高员工的主动性,积极的促进竞争力,且提升员工的自豪与参与感。因此,在思想政治的发展工作中还应结合企业形象。
(三)有助于营造正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企业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企业及员工的价值取向,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信念。例如大庆油田公司所开展的活动,就积极倡导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让员工们在休闲娱乐过程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并坚定贯彻了企业核心价值观,推动石油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石油企业。
(四)有助于强化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企业文化的视角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不断变化,石油企业在开展企业思政工作时需要合理化将企业文化进行统一。同时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以人为本、榜样示范、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地位、不能以企业文化代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此建立健康的、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注重方法和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思政的推动而努力奋斗,奉献更多的力量来推动思政更好的开展。
四、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石油企业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也因此才能推动石油企业不断的进步,增强综合竞争力。石油企业作为国家重点“血脉”行业,更需要落实核心价值观,为石油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必须不断的改善和提高思政工作,才能使得石油企业朝着更好更强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海军.中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2]王琳琳.企业社会工作在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2
[3]王靖凯.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
第五篇:“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
“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
摘要:当代中国的法治文化,是依法治国的精神与人情社会的传统文化并存的特殊法治文化。人情观念是中国社会法治文化的传统和重要特点,也是当今中国法治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今日之中国,人情观念伺机变通法律的运用,存在于暗处,挑战司法公正。要从立法、司法改革、加强法律监督和增强司法人员素质方面入手,才能更好的平衡人情社会与司法公正。
关键词:法治文化“人情”观念 人情社会 法律监督 法治精神
一、法治文化与中国的法治文化
(一)法治文化的概念
法治文化,是一种以“法治”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是深深扎根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个人生活中必须贯彻始终的文化和精神,是人们普遍借以行动的生活样式和社会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指导下,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借鉴人类法治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体现出的法律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规范化、社会化的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活动。
(三)“人情”观念下的法治文化
“人情”观念作为法律观念的一种,自古以来便对中国人的法律心理影响深远。“法理不外乎人情”这种法律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作为中国特色的一种法治文化,对当今中国的司法理论及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人情社会与其影响下的法律观念
(一)人情社会
人情社会指人与人之间的私人关系构成的一定利益集团的社会关系。单从“人情”一词看,不能简单判断人情社会的是非对错,“人情”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含义,比较容易混淆和误解,比如“讲人情”和“讲私情”“拉关系”“走后门”并列时,再主张“人情大于王法”就是歪曲和非正义的。
概括而言,人情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家族私有化。人情在社会交往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亲缘血脉产生的家族关系和朋友邻舍产生的私交关系,带有明显的私人性。
第二,社会裙带关系。家族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同年关系,同乡关系等几种关系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张以金钱为编织绳,以人情为助推剂的严密的社会裙带关系网。
第三,历史文化传统的惯性。古代宗法制度使人们的家族观念极强,家法,族规等观念深深地融入在历代民众的血液里。这种巨大的惯性也就成为当代人情社会的显著特征。
(二)“人情”社会影响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
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仍然未能建立现代法治社会。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现在仍然深受封建因素的惯性――人情观念影响,且其影响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极具特色。在“人情”观念影响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1.目前中国人淡薄的法律观念
(1)对法的理解。法律被视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是“阶级法”。人情社会里,熟人之间有点事用不到法律,比如借款,口头说说就行,大家都知根知底,签订合同有时候甚至被看做“不给面子”。
(2)对法的本位的理解。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法律的遵守应该包括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两个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认为法律的遵守仅仅是履行义务,时至今日,这种观念仍未得到较大改变。这也体现了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淡薄性。
(3)对法的独立意识的理解。我国的司法独立是相对的、有限的。我国的司法独立规定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司法机关仍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同级的立法机关,法官不仅不能独立于法院,而且法官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司法不能完全独立也体现了中国人司法方面法律观念的淡薄性。
2.中国人情观念在诉讼中的体现
(1)中国人诉讼的人情化。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因为考虑到要使裁判结果符合人情,为使当事人所接受并真正地解决纠纷等因素,不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作出超出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判决和裁定的行为。
(2)无讼的追求。中国封建社会是自己自足的农业社会,加上受“家国同构”宗法制度的影响,人们活动范围小,案件发生时能忍则忍,不能忍宁愿找人调解也不打官司。
(三)“人情”为重法律文化的弊端
在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下,人情并不会公然与法律对抗,却以潜规则的形式暗行于法律之下,寻找机会变通法律的运用。
1.人情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冲突性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法治社会里,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在人情观念里,法律对有些人在有些地方却不适用。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法治社会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隐而不彰且无所不在的人情传统的惯性影响,在许多方面使法治精神大打折扣。
2.人情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冲突性
在市场经济中,为了实现优胜劣汰、节约社会资源和机会的目的,社会机会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应该是通过公平竞争实现的。若让人情观念来染指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合理流动,则公平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很难建立起来,且必定会滋生腐败。
3.人情社会下百姓对司法机关执法整体的信任和拥护亟待加强
法国著名学者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违法行为更可十白,不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判决则把水源给破坏了”。司法权威的树立和加强是十分必须的,公平合理公正的裁判使得百姓会对司法机关执法能力产生信任,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增强,司法公信力形成。然而,当今的各种不良社会认知却加剧了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的丧失。
三、人情社会下对建设法治社会的建议
(一)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先制定“良法”。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协调统一的法律体系,不能存在法律空白、法律>中突等现象,做到法律体系协调统一,使法律更加符合公民的现实生活,有效地避免了法律自身成为制造利益>中突和社会矛盾的根源。其次,要求立法走向民间,走入民众,对人情观念持适度宽容的态度,剔除人情社会中的糟粕,保留其中的合理因素,增强法律的亲切感。
(二)深化法律体制改革,严格法律实施
1.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格法律适用
首先,要绝对地坚持司法公正。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损害法的权威,一方面破坏法治社会的建立,另一方面也导致人情的泛滥,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司法制度,完善司法公正。其次,要致力于提高法官素质,使其在司法审判活动能够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此外,法官还要合理运用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对案件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人情做出判决。
2.司法实践中均衡情与法的关系
首先,加强司法机关内部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并强化执法责任机制,不断提高执法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要特别注意执法的人性化、合法化、合理化,使之更加符合我们固有的良好的人情观念,发展灵活的非诉调节机制,如情理之中的调解、和解、协商、仲裁等。在判决书中,判决理由不仅要合法,也要陈情说理,通过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理由做出的判决结果,合情合理,更容易让当事人信服。最后,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保障侦查审判合情合理。
3.加强法律监督,保障法律适用和执行
首先,要强化过国家的法律监督,国家的法律监督在法的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最有效、最快捷的监督方法。其次,要多样化、法律化、合理化社会组织、新闻舆论和公民的法律监督。
4.完善司法主体选拔任用制度,提升司法工作人员素质
关于司法主体选拔任用的法规制度必须科学、合理、明确。一要树立正确用人理念,本着“公平竞争,民主择优选用’,原则,任人唯贤。二要坚决抵制不良人情风,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三要加强监督,规范司法主体定期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