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试题(一模)
一、单项选一选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年份在芒种时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引起这种天气现象的是
A.蒙古高压
B.江淮准静止锋
C.亚速尔高压
D.副极地低气压
2.谚语对农事有一定指导意义。我国部分地区流传“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对该农事具有明显指导作用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江淮地区
D.渭河平原
3.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芒种节气约相近的是
A.立夏
B.小暑
C.大雪
D.小寒
【答案】1.B
2.C
3.B
【解析】
考查二十四节气。
【1题详解】
江淮地区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天气系统形成的。故选B。
【2题详解】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中国的古文明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的。材料中有种植稻子,故选C。
【3题详解】
芒种节气在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是夏至前半个月的节气,夏至后半个月的节气是小暑,故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芒种节气约相近的是小暑。故选B。
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它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生产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2010年,仅有70多名师傅会此手艺,现已入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扶持
B.原料替换
C.市场需求扩大
D.生产工艺改进
5.当今“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
A.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
B.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
C.技术要求高,制作周期长
D.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
6.下列城市最适合把“瓷胎竹编”纳入旅游的是()
A.杭州
B.景德镇
C.成都
D.北京
【答案】4.A
5.A
6.C
【解析】
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选材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纯手工生产。
【4题详解】
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A对。原料没有替换,B错。作为旅游纪念品,市场需求没有是主要原因,C错。生产工艺仍是古法生产,D错。故选A。
【5题详解】
它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当今“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纯手工制作,A对。生产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制作周期长,是直接原因,B、C错。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是技术原因,D错。故选A。
【6题详解】
“瓷胎竹编”用材料是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选项城市最适合把“瓷胎竹编”纳入旅游的是成都,距邛崃山最近,C对。杭州、景德镇、北京距邛崃山远,没有适宜,A、B、D错。故选C。
乌伦古湖,是第二大内陆湖,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河流的尾部所形成的湖泊)。乌伦古河流域是重要的农牧业区。图示意乌伦古湖部分时段有效降水量变化情况。有效降水量=降水量(P)-蒸发量(E)。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I
7.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乌伦古湖环境中变化的要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下渗量
8.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乌伦古湖有效降水量对湖泊的影响是
A.湖泊水位上升
B.湖水面积趋稳
C.入湖径没有变
D.湖水盐度上升
9.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乌伦古湖水位没有断下降,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湖区降水量
B.湖区下渗量
C.入湖径
D.全球气候变化
【答案】7.B
8.D
9.C
【解析】
【7题详解】
A、该段时间内环境变化的方面在降水量上,没有是气温。故A选项错误;
B、由解析知,变化的要素是降水量;故B选项正确;
C、从题中没有能看出的蒸发量的变化大小,故C选项错误;
D、从多年平均状况看,下渗量并无多大变化,故D选项错误;
【8题详解】
A、由于平均蒸发量大于平均降水量,所以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故A选项错误;
B、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减小,所以湖水面积变化趋势的变小,故B选项错误;
C、由上可知,入湖水量是减少的,故C选项错误;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分积累的浓度升高,故D选项正确。
【9题详解】
A、降水量并没有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湖泊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它属于自然因素,变化较小,故A选项错误;
B、下渗量没有会随时间变化有较大的变化,没有是主导因素,故B选项错误;
C、由于河流上游人类过度引水灌溉,使得入湖水量大幅度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故C选项正确;
D、全球气候变化是很微小的,没有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湖泊水量变化,故D选项错误。
毛白杨属落叶大乔木,生长快,树干通直挺拔,是造林绿化的树种,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其品种适应性强,主根和侧根发达,枝叶茂密。是速生用材林,防护林和行道河渠绿化(图甲)的好树种。前些年,很多地区出现了种植毛白杨的热潮,甚至弃耕种树。但近年来,由于春季杨絮乱飞(图乙),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没有利影响,很多人建议行道树禁止种植毛白杨,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伐毛白杨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过去一段时间,乡村地区出现弃耕种树的原因没有可能是()
A.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种树后期管理难度小
B.粮食价格较低,种粮积极性降低
C.毛白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
D.种毛白杨的生态效益
11.推测中杨树飘絮至多的时间最可能是()
A.凌晨
B.午后
C.傍晚
D.半夜
【答案】10.D
11.B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调用知识的能力。
【10题详解】
原因可以从“弃耕”和“种树的优势”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白杨“生长快”,“品种适应性强”,毛白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也较低,种树后期管理难度小,经济效益高,A和C对。而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种粮劳动力缺乏,此外粮食价格较低,种粮积极性降低,B对。从材料中得知,春季杨絮乱飞,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没有利影响,所以生态效益称没有上,D错。故选D。
【11题详解】
飞絮飘动,与太阳辐射和气温呈正比例关系。气温越高,空气气流扰动越强,毛絮飘飞越多。午后地面及大气湿度较低,杨絮易于漂浮;且午后气温高,大气运动较活跃,易导致杨絮漂浮,B对。早上、傍晚和晚上,跟着气温下降,风力减小,飘絮也就有所削弱,排除ACD。故选B。
2018年8月,荷兰建造了世界“漂浮农场”,它漂浮在鹿特丹港海面上,吃水深度约1.5米,有走廊与陆地连接(如图)。“漂浮农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其他四面为透明玻璃墙。上层为奶牛放养区,下层有牧草区(通过无土栽培及
LED
照明控温种植)、牛奶生产区、牛排泄物处理区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建造“漂浮农场”的最基本条件是当地拥有
A.便捷的交通运输
B.宽阔的较深水域
C.充足的光照条件
D.先进的技术水平
13.荷兰政府鼓励发展“漂浮农场”首要目的是
A.节省劳动力
B.促进生态循环
C.缓解土地紧缺
D.应对全球变暖
14.与荷兰的天然牧场相比,“漂浮农场”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对环境没有污染
B.投入成本更低
C.产品质量更优
D.受季节变化较小
【答案】12.B
13.C
14.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
漂浮农场”吃水深度约
1.5
米,且“
漂浮农场”分两层,承重较大,故建造的最基本条件是宽阔的较深水域,要求水域的浮力足以支撑农场,据此选B正确。
【13题详解】
“漂浮农场”没有能节省劳动力,材料中也没体现生态循环,建在海上,没有用占用土地,荷兰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故荷兰建设“漂浮农场”的首要目的是缓解土地紧缺,据此分析选C正确。
【14题详解】
与荷兰的天然牧场相比,“漂浮农场”牧草通过无土栽培及
LED
照明控温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小,故其生产的突出优势是受季节变化较小,D正确。“漂浮农场”对海洋环境可能会有污染,相比天然牧场而言,“漂浮农场”投入成本更高,由于漂浮农场内的温差较小,故该农场内的产品质量相比天然牧场而言并没有明显优势。据此分析ABC错,选D。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2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没有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没有同)。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没有同土壤适宜生长没有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园艺业、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3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
阿拉斯加是世界的寒冷区,其海岸线分布有近40
m厚的海冰,这些海冰对座落于北部海岸的村庄来说是他们的生命线。近年来,在北极圈内的阿拉斯加北部地带的白桦和黑云杉等浅根系树种森林,出现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醉树”的新景观,大量“醉树”被淹死。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海冰成为阿拉斯加北部海岸村庄生命线主要原因可能是()
A.提供主要水源
B.提供渔业空间
C.阻挡海风入侵
D.阻挡海水入侵
16.导致阿拉斯加北部低带“醉树”被淹死的主要原因是()
A.迎风坡向,降水较多
B.暖流,降水增加
C.距海较近,海浪侵蚀
D.气候变暖,冻土消融
17.阿拉斯加北部“醉树”的增多可以()
A.扩大野生动物的栖息范围
B.促进海陆之间的物质循环
C.增加原住居民的燃料来源
D.改善当地居民的农业结构
【答案】15.D
16.D
17.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和调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5题详解】
对于高纬度沿海地区,海冰可阻挡海水人侵,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纬度较高,是世界的寒冷区。夏季,阿拉斯加北部沿岸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海水由海洋流向陆地,容易形成海侵,对沿岸村庄造成极大的破坏,而未融化的海冰的存在会阻挡海水入侵,保护沿岸村庄的。故选D。
【16题详解】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当地性冻土层有所消融,该地属低带,易积水,地基松软,再加上白桦、黑云杉根系较浅,没有发达,树木很容易倒伏,并落人消融的冻土水中,从而导致树木被淹死。故选D。
【17题详解】
倒伏的树对阿拉斯加北部沿岸某些原住民聚落是有益的,倒下的树愈多,河流中可能就会有愈多漂流木漂向海岸,漂流木是阿拉斯加北部沿岸地区聚落很重要的燃料及建材来源。故选C。
图甲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的历史变迁,图乙示意该山地附近某湖泊剖面复原的温暖指数和湿润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图示山脉可能是
A.太行山
B.贺兰山
C.天山
D.秦岭
19.0.2万年至今时期内,气候的变化特点是
A.暖湿转为冷干
B.冷干转为暖湿
C.暖干转为冷湿
D.冷湿转为暖干
20.气候趋于冷湿时,该山地垂直带谱的变化是
A.带谱更加复杂
B.荒漠面积扩大
C.林带界限下移
D.草原面积缩小
【答案】18.C
19.D
20.C
【解析】
【分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18题详解】
山地垂直带谱基底的自然带反应了当地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有图可知,该山脉现今山麓自然带为荒漠带,代表当地的气候非常干旱,植被以荒漠为主,因此,山脉有可能是天山。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山地自然带以荒漠为主。正确答案选C。太行山、贺兰山都是温带季风气候,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秦岭是我国南的分界线,山脉的南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A
B
D错误。
【19题详解】
有乙图可以看出,0.2万年至今时期内,温暖指数越高,说明气候温度越高,气候的温暖指数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因此可以看出气候整体由冷到了气候变暖,蒸发旺盛,而湿润指数数值越高,气候越湿润,降水越多,湿润指数是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说明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因此气候的整体变化特点,为原先的冷湿转为暖干,正确答案选D。注意时间段的提示,没有同时期变化没有同。
【20题详解】
气候趋于冷湿时,从乙图找到对应甲图的时间段,从甲图可以看出,有两个时间段大致是距今1.15到0.75年和0.65到0.4
8年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垂直带谱缺乏荒漠带,复杂性明显降低,因此,荒漠的面积明显缩小甚至没有,AB错误。而针叶林生长的下限,通过与之前时间段和之后时间段的对比,海拔明显降低,C正确,高山和亚高山草甸带的面积明显扩大,因此草原面积是扩大的,D错误。正确答案选C。
【点睛】气候暖干和冷湿的变化两幅图要一一对应,没有同的变化对应的时间段没有同,自然带的表现也有所差异,因此要看到气候的变化是阶段性的特征。每一阶段有自己的气候特点。
2018年12月9日,欧洲第五大悬索桥(桥梁结构无需桥墩)——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该桥由中国企业承建,绝大部分构件在中国生产,再运至挪威组装。
下图示意哈罗格兰德大桥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隆巴肯峡湾沿线的欧洲国际公路影响的自然灾害是
A.冰川泥石流
B.崩塌
C.洪涝
D.水土流失
22.哈罗格兰德大桥采用悬索结构主要是由于所在区域
A.潮流复杂
B.基岩松软
C.风力较强
D.水深较深
23.建桥构件在中国生产后再运至挪威组装,主要是为了
A.减轻生态破坏
B.缩减施工时间
C.优化产业结构
D.节省运输费用
【答案】21.B
22.D
23.B
【解析】
本题组以哈罗格兰德大桥及周边地形示意图为主要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交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1题详解】
图中显示,欧洲国际公路临近隆巴肯峡湾,峡湾为地质历史时期冰川侵蚀形成的,目前这里没有冰川,冰川泥石流没有会存在,排除A。峡湾地势陡峭,阴雨天多,降水期较长,地质灾害多发,易产生崩塌,B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且植被覆盖率较高,图中显示当地地形起伏较大,利于排水,洪涝发生的可能性较少,排除C。当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严重,且水土流失没有属于自然灾害,排除D。
【22题详解】
潮流受海水潮汐作用的影响,是潮汐作用周期运动的表现,峡湾底部原形成时应为冰川侵蚀的U型谷,地势相对平缓,终年盛行风向,风向单一,潮流应该具有规律性,而没有复杂,排除A。当地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原来破碎或松软的岩石已被冰川侵蚀;图中显示,全桥用两个桥墩支持整个大桥,表明这里基岩并没有松软,排除B。采用悬索拉起桥面,风力较强会吹动桥面,没有利于稳定,所以采用悬索结构没有是因为这里风力较强,排除C。当地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地质历史时期冰川侵蚀力强,侵蚀很深,导致目前水道中间水较深,在水域中间没有放桥墩,可能是因为施工成本更高,D符合题意。
【23题详解】
构件应该是在固定区域内修建,而这种桥梁的构件应是以钢铁为主要原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没有是主要目的,排除A。当地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冬季白昼时间短,受峡湾狭窄地形及西风等影响,风力较大,没有利于长时间室外施工;建桥构件在中国生产后再运至挪威组装,从而缩短施工时间,提高建设效率,B符合题意。建桥构件生产属于传统工业生产,且建桥构件生产在中国完成,与优化产业结构无关,排除C。构件从中国运输到挪威,与利用挪威当地材料生产或实地造桥相比,增加了运输费用,排除D。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新机场)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2019年5月1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试飞正式开始。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带来积极影响有
①形成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
②极大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
③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新格局
④承接京津冀地区资源密集型产来,提高运输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北京新机场未来用电量相当于首都机场的1.6倍,利用机场内部变电站可以实现“年均停电时间小于30秒”,主导因素是
A
经济
B.能源
C.技术
D.资本
【答案】24.B
25.C
【解析】
【24题详解】
北京新机场的建成,提高了航空运输能力,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新格局,将形成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①③对。航空运输的发展对北京市城市内部交通运输没有影响,没有会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②错。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运输没有依靠航空运输,没有能承接京津冀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提高运输效率,④错。选择B。
【25题详解】
从题干所给信息,是利用机场内部变电站可以实现“年均停电时间小于30秒”,因此主要是依靠技术因素,C对。经济、能源和资本从所给信息无法推断出,排除A、B和D。故选C。
【点睛】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使城市发挥了其基本的运输功能,缩小了物质交流的空间,扩大了社会经济的范围,对区域内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扩大对外交流的范围和渠道,缓解了城市区域经济运行中的基本矛盾。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分布(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标)。
(1)说明“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
(2)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海拔较高的原因。
(3)简述“红石滩”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上限附近的原因。
(4)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1)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丰富的矿物等。
(2)山地为主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纬度较低,但平均海拔较高,山体上部气温较低,满足“红石滩”景观形成的条件等。
(3)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发育的途经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相比海拔较低处,郁闭植被分布区上限附近人为破坏较少等。
(4)差异: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主要原因:贡嘎山西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通过“红石滩”考察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准确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详解】(1)由材料中“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可以得出其形成的条件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潮湿。橘色藻附着于表面干净的原生岩石上,丰富的矿物为藻类生长提供养分。
(2)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南方以亚热带气候为主,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海拔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气温较低,可满足橘色藻及红石滩形成的条件。
(3)影响植被生长状况的条件主要是水热以及组合状况,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西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
(4)读图郁闭植被分布区,位于流石滩下方,海拔4000米左右。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将上方流石移至郁闭植被分布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高人为破坏较少等。
【点睛】该题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运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较高。依据红石滩形成的条件,推理当地的地环境,使问题地理化,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较高。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马鹿寨村,全村近700人,海拔1
300~2
600米,属于极少数民族极偏远山区的最贫困村寨之一(如左图)。从马鹿寨村到镇上集市路途崎岖、路况复杂,车程长达3个小时。该村出产的沃柑皮薄肉嫩、味甜多汁、口感。该地的沃柑园以土地流转方式承包给外来企业,由企业统一种植、管理和,果树山泉灌溉,全程人工监管除草。当地农户可以向企业收取土地租金,并参与种植获得收入,但目前大部分村民因固有观念影响没有愿加入其中。
《我们在行动》是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由明星、企业家组成的“助农团队”深入贫困地区,通过电视、线上和线下等渠道,共同打造精准扶贫的完整闭环(如右图所示)。在“助农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在行动》节目组录制的沃柑节目播出后仅16天时间,马鹿寨村的150吨超过2万箱沃柑全部。
(1)简析马鹿寨村出产的沃柑品质优良的原因。
(2)简要说明该地种植沃柑采用梯田模式的原因。
(3)据材料分析马鹿寨村经济贫困落后的原因。
(4)《我们在行动》节目中“马鹿寨村沃柑”项目的成功案例,阐述其对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答案】(1)①纬度较低,光照充足,利于柑橘生长;②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③灌溉水质好,无污染,品质优良;④企业统筹种植管理,农业技术先进,质量有保障(任三点)(2)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出现水土流失(2分),梯田模式种植更利于水土保持
(3)①地形崎岖,土壤贫瘠,土层薄,没有利于种植业发展;②地处偏远,交通没有便,没有利工业、贸易、旅游等产业的发展;③封闭山村,少数民族为主,与外界交流少,观念落后(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4)①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品;②重视产品设计、研发、包装,打造品牌;③加强产品迭代、深加工等,打造全产业链模式;④利用电视、、明星等宣传和推广;⑤线上、线下多渠道(任四点,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整体分析:沃柑品质优良,原因主要从位置、气候、水源、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梯田模式种植更利于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从生产、管理、等方面考虑。
(1)马鹿寨村位于云南省,纬度较低,光照充足,利于柑橘生长。海拔1300-2600米,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位于山区,果树山泉灌溉,全程人工监管除草,灌溉水质好,无污染,品质优良。由企业统一种植、管理和,企业统筹种植管理,农业技术先进,质量有保障。
(2)从马鹿寨村到镇上集市路途崎岖、路况复杂,体现了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起伏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出现水土流失。梯田模式种植更利于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
(3)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土壤贫瘠,土层薄,没有利于种植业发展。从经济因素分析,地处偏远山区,与外界交通没有便,没有利工业、贸易、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从社会因素分析,该是是封闭的山村,少数民族为主,与外界交流少,观念落后。
(4)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要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品。“助农团队”深入贫困地区,通过电视、线上和线下等渠道,说明要重视产品设计、研发、包装,打造品牌。加强产品迭代、深加工等,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我们在行动》节目组录制的沃柑节目播出后仅16天时间,马鹿寨村的150吨超过2万箱沃柑全部,说明可以利用电视、、明星等宣传和推广,线上、线下多渠道。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位于中东部非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湖泊。该湖平均深度600m,出口卢库加河呈淤塞甚至干涸的状态。该湖鱼类资源丰富,有数百种鱼为当地特有物种,尤其以品种众多、形态和行为多样的慈鲷鱼闻名于世。湖区周边国家经济落后。慈鲷鱼属于观赏鱼类,生活于水温20度以上水温区,水质要求高,以浮游生物、水草等为食。由于体色丰富多变,花色繁多,被称为热带鱼王。
(1)在环境独特、长期与外界联系隔离的地区常形成生物。依据材料分析坦噶尼喀湖形成丰富的特有鱼类的条件。
(2)坦噶尼喀湖的慈鲷大都生活在湖底,只有沿湖岸线的较浅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常采取潜水员潜水捕捞,请分析其捕捞条件。
(3)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常出现鱼袋漏气漏水、袋内水质变差、鱼类生病等状况。分析坦噶尼喀湖的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交通条件。
(4)有人认为,从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来看,湖区周边国家可以大量出口慈鲷到海外观赏鱼市场。你是否赞成这种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1)湖泊相对封闭,非常古老,长期与外界联系隔离水温高、深度深,环境独特。
(2)水温高,利于潜水;湖岸狭窄区域水浅、有阳光、污染小,水下能见度高;湖区风浪小;经济落后,捕捞的设备差。
(3)湖泊面积广且狭长,湖区水运便利。周边地区多山地,公路和铁路设施落后,陆运条件差。基戈马至印度洋沿岸的铁路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运输中的包装和保护设备设施差。
(4)赞成。慈鲷价格髙,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可以出口创汇。湖泊大,慈鲷数量多,大量出口慈鲷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可以解决国内部分就业带动相关商业、运输、捕捞、养殖等产业发展。
没有赞成。慈鲷生活在湖底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慈鲷容易死亡出口的交通条件差,经济效益较差。慈鲷分布区域狭窄,数量有限,大量出口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市场距离远、运输成本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坦噶尼喀湖形成丰富的特有鱼类的条件,湖泊捕捞条件分析,渔业资源出口的交通条件分析,大量出口渔业资源的有利和没有利条件和产生的影响,需要到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1)根据材料,湖泊面积广阔,平均深度600m,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泊相对封闭且非常古老,湖中众多鱼类经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当地特有的物种。湖区周边国家经济落后,捕捞少。
(2)捕捞条件可以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上,读图可知,由于湖泊地处低纬,水温高,利于潜水;慈鲷生活于水温20度以上水温区,水质要求高,所以捕捞区域,水深浅、有阳光、污染小,水下能见度高;湖区风浪小。社会条件上,此区域周边国家经济落后,潜水捕捞的设备差。
(3)本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答题方向“交通条件”。可以从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上进行思考。水运上,坦噶尼喀湖的湖泊面积广且狭长,湖区水运便利。陆运上,基戈马至印度洋沿岸的铁路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但是周边地区多髙原和山地,经济落后,公路和铁路设施落后,陆运条件差。运输设备:区域四周国家经济落后,运输中的包装和保护设备设施差。
(4)赞成主要从经济角度考虑,从材料中得知,品种众多、形态和行为多样的慈鲷鱼闻名于世,所以慈鲷作为观赏鱼的价格髙,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出口可以增加创汇。坦噶尼喀湖面积大,材料中说,该湖鱼类资源丰富,慈鲷和其它鱼类的数量多,大量出口慈鲷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所以赞成大量出口。没有赞成主要从没有利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思考。没有利条件上,捕捞技术和交通带来的没有足,会使慈鲷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死亡,降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坦噶尼喀湖的慈鲷大都生活在湖底,只有沿湖岸线的较浅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且单一品种的数量有限,大量出口会导致影响慈鲷的种群数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所以没有赞成。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珠穆朗玛峰旅游景区拥有独特的生物资源、壮丽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族文化。珠穆朗玛峰也是研究
高原生态地理、板块运动、高原隆起等环境科学的宝贵.科学无法估量。1988年珠穆朗玛峰自然
保护区正式建立,1994年晋升为自然保护区。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规定:保存完好的天然
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据统计,2018年到达珠峰景区(如下图)旅游的人数达14万。2018年12月.珠峰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
分析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禁止旅游的原因。
【答案】绒布寺以上的属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禁止旅游;旅客在旅游中,产生了大量.破坏自然
环境;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平衡脆弱,容易遭受人类破坏;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
经济之间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旅游。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考查旅游。
【详解】1988年珠穆朗玛峰自然
保护区正式建立,1994年晋升为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的属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禁止旅游;,2018年到达珠峰景区旅游的人数达14万旅客,在旅游中,产生了大量,破坏自然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生态平衡脆弱,容易遭受人类破坏,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经济之间可持续发展;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旅游风险较大,禁止旅游有利于保障旅游。
30.【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随着外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塑料污染也日益严重。数据显示,中国外卖用户规模达6亿,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中国每天超过2,000万份的外卖,用掉的餐盒摞足以从地球到国际空间站转3个半来回,塑料袋可覆盖168个足球场……我们每天吃外卖产生的量如此巨大,令人惊叹!发现,包含了剩菜剩饭、沽了油污的外卖餐盒连同塑料袋,无论坏,都难以回收,只能和其他生活混杂在一起处理。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严重加剧了环境负担。
说明废弃的外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污染:外卖包装产生大量的塑料盒,塑料袋,塑料餐具,吸管等固体废弃物;因为没有可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餐具和外卖包装材料;自备可重复利用的餐具,尽量没有用没有可降解的塑料餐盒、餐具对外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尽量没有点外卖。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外卖包装带来环境污染除了一般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外,更严重的是其没有可降解性;治理措施要从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到使用,以及的废弃物的处理上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生活,废弃的外卖包装产生大量的塑料盒,塑料袋,塑料餐具,吸管等固体废弃物;根据材料,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因此其没有可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解决措施要从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即餐具和外卖包装材料上采取相应措施,如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尽量没有用没有可降解的塑料餐盒、餐具等;根据材料,“只能和其他生活混杂在一起处理”说明要采用分类回收措施;另外从个人生活上尽量没有点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