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分析
高
飞
本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1.年代跨度长。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古代史、近现代史。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大部分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一、试卷分析
试题的题型与中考试题题型设置基本一致。选择题部分:采用了陈述式选择题、材料式选择题、图表式选择题、组合式选择题等。非选择题部分:采用的题型有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题等。
(一)选择题
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6—24分之间。造成一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得分情况最差的是6、13、14、15小题。
(二)简答题
简答题共两小题,满分8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6分之间,本题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17题学生失分较多,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掌握不清。
(三)材料分析题
本试题共分18、19两小题,总分22分,第18题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不错,但第18题第四小题大多学生答不全历史事件,事件作用也答不全,其实答案从材料中就可概括出。导致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吃不透材料、知识点把握不牢,不会从材料中总结答案。第19题的第1、3问答题情况较好,2、4问答题不理想。
(四)探究题
本题分四个任务,共15分,考查学生归纳历史人物,联系历史事件,解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较难。学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大部分人得分在2—8分。
二、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选择题失分率最高的是第6题,其次是第13题。第6题要求,我们未复习到,所以稍微有难度。但是第13题考查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纯粹是大概时间的识记,结果学生出错率特别高。此外其它题型这种现象也大量存在,如:15题考查和资产阶级有关的音乐作品等等。
2、历史概念混淆不清。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回答第17题为新中国奠定工业化基础的历史事件,很多人答成三大改造。这说明学生对一五计划这一概念的实施背景还是缺乏准确的理解。
3、缺乏做题意识和能力。
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的文科教育理念就是“背答”式教育,所以学生认为文科学习就是“背”,考试就是“答”。殊不知文科学习更需要“理解”,考试题也得通过“做”。这在第18题第(4)问表现的尤为典型,好多学生答不全材料中的历史事件所起的作用,其实只要读懂材料,完全可以从材料中概括出或抄原话。此外在第19题第(2)的回答中也可看出学生缺乏审题的意识和从材料中捕捉答案的能力。
4、学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对所给材料的理解、运用存在偏差,缺乏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些考生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考生思路不清,不善于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因而丢分严重。造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原材料统统抄袭一遍。
5、答题思路不清、书写不规范。
三、问题原因及今后的对策
学生在试卷上反映出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以我为例,我经过认真反思,发现自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平时的教学对学生要求不严。我总认为九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而且历史也仅占中考成绩的11%,所以很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让他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语数外。所以就造成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教学模式死板,课堂缺乏创新。第一次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很少有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人在那儿闭门教学,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致使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自己的教学出现了上述一系列问题,总的想办法解决。我经过仔细思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严格要求,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的宽容就是对教师工作的失职。所以从这次考完试后我给自己的课堂增加了一个环节——课前5分钟检测。不仅要检测近期复习内容,还要检测上月甚至初一初二所学内容。
2、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精选例题,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做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且还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3、不断钻研,转变观念。
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我们需要不断钻研教材、钻研课标和历史课堂教学等,以提升我们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还需我们转变观念,以“认真撰写教学设计”为切入点。今年我省中考的最大变化就是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以考改促课改,我想以后要在课堂上加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具体到我们教师就是提前设计好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第二篇:初三历史考试试题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考试试题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共有6218人,最高分73分,最低分8分。其中60分以上845人,占13.6%;50分以上2767人,占44.5%;45分以上为3743人,及格率60.3为%;均分46.58分。
二、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范围进行命题,集中考查了初中历史的重点内容,试题思路清晰,能将当前的热点与课本重点知识充分结合进行考查,是一份成功的试题。
1、试题立足基础,以中等题为主,适当考查了一定量的能力题。
2、试题形式多样化,题型分为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探究题五大题型,完全按照中考题型设置。几点商榷:
1、试题的分值分布有点不妥:中国近代史的分值少,仅有6分;世界史比重大,占44分。
2、有超标试题:如选择题的2小题;简答题的16小题,“先秦”这个词,课标没出现。
3、尽量避免出现大量原题。对于这次省里的调研考试,教师的期望值很高,而这份试题主观题部分,所选试题95%是省里复习研讨会的试题,很多教师已经让学生进行了练习,从而导致考试出现大面积原题,使学生失去了一次绝佳的训练机会。
三、试卷分析:(1)选择题,本试题共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2分左右,容易出错的是2、3、5、9、11等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如:第5、9、11小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未能掌握考试的技巧,不能抓住关键字来审题,导致出错,如第3、9小题等。(2)简答题,这个试题共12分,得满分的同学很少,大部分同学得分在5--9分之间。错的较多的是16小题,排年代顺序,80%的同学都做错,统一时期,做对的占10%;其次是17小题第三问,大部分学生人物答成“孟德斯鸠”,“天赋人权”只有5%的同学答对。
(3)材料分析题,本题答的较好,2/3的同学都能得满分,失误主要在1、2、4、6小题。1小题,多数学生答成珍妮机;2小题,个别学生答成电学,不准确;4小题答成蒸汽机,珍妮机,电能等;6小题答错较多,学生答不出作用。总之,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没有认真的阅读材料,不会从材料中找答案,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4)分析说明题,本试题出错较多第1、2、4小题。1小题,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最大不同点,90%的学生不会,主要还是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2小题中的《国家工业复兴法》的作用,有20%的学生答成“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或“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学生把此题的作用与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混淆,属于知识没掌握;4小题改革的背景的相同之处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但是对于改革的背景学生回答不规范,没有能说明背景的语言;5小题的启示,50%的学生不能从材料出发,答题随心所欲。(5)探究题,1小题列举古代世界人民交往的事例,由于题干上没有强调要答出两种交往方式,所以80%的同学只列举了和平交往的事例,而没有战争征服的事例;2小题列举14--17世纪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事例,80%的同学都能写到新航路开辟,少部分学生审不清题意,还有一部分学生回答的不全导致失分;3小题举例说明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大部分学生没认真审题,没有举例;4小题20世纪的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80%的同学都不会回答,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学生把“多极化趋势”,写成了“多极化”,错误的原因还是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没掌握造成失分;5小题的三点认识,大部分同学都能答对,少部分同学回答的是与本试题无关的内容。
四、教学建议: 1.依据《课标》进行复习
《课标》是中考命题的唯一依据,《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距中考仅有50多天的时间内,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要依据课标进行有效复习。
2.夯实基础知识
在历史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反复记忆,重检查落实,一定不要忽视基础,不要让学生应得的分失分。另外,现阶段教师应重视对知识的查缺补漏。3.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转换、整合,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4.进行专题复习
今年省里的中考复习研讨会,重点强调要以单元复习为主,其主要目的还是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这并不等于说不要进行专题复习,重点的几个专题还是有必要进行归纳整理,进行有效复习的,如: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注重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串联历史知识,进行专题复习,突出历史的整体性。按照历史复习总的安排,下一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但应注意专题一定要少而精。还是应以单元知识的落实为主,专题一定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5.精心筛选试题
现阶段教师的手头资料较多,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紧扣课标,必须适时精选与中考历史试题类似的优质练习题,根据新课改形势下中考历史试题注重“材料性和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应适当选择一些材料精炼、图文并茂的习题以强化训练,切实起到对学生的训练、提高作用,一定避免题海战,让学生做很多的无用功,从而浪费时间,收效不大。6.提高答题技巧
复习阶段,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今年增加了机读卡的涂写,教师应注意强调涂写机读卡的方法和程序,争取使学生不因机读卡的涂错而失分。
第三篇:2013届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2013届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这份历史试卷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年代跨度长。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古代史、近现代史。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一、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6--22分之间。造成一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得分情况较好的是4、5、6、7、12、13、14、15小题。得分情况最差的是1、3、11小题。
(二)材料分析题
本试题总分20分,第16题第一小题,学生答题情况不够理想,得分率极低,错误的原因是对题意理解不清。第18题第四小题大多学生能答出下降趋势,但原因回答错误,大多学生的答案是经济大危机。导致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吃不透材料、知识点把握不准。
二、采取措施.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平时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争取使他们能够及格。
2.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有宏观的,有微观的,平时学生学习关注微观的多,用功在某一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意义。复习时,应多关注宏观知识,纵向综合,横向综合,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体系构建。教师教学中也要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在平时的讲课和练习中勤于思考教材,把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要把历史上的分期强调清楚。
3.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这次考试中,导致失分严重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不认真审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清题,有的放矢地作答。
4.注意答题规范性的训练 在教学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规范答题。
5.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传授解题方法,诸如材料题、读图题、选择题、探究题等各种题型的做法,尤其是材料题,一定要多训练多指导,力争使学生能够从容答卷,减少失误。
扬帆中学 2013.4.26
第四篇: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结构
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75分,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40分,由简答题和材料阅读,探究三部分组成.2、考查内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全部历史知识.3、试卷特点
(1)、突出基础
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和判断改错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
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套试卷的材料分析题其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尤其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如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掌握不够,根本无法做出判读和回答。
二、答题情况
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
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2、在教学中应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多角度、多途径的分析能力。近几年的中考试卷非常注重这一点,同时,这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必需。
3、平时做题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历史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没有歧义;表述完整,没有信息丢失;表述符合逻辑,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
4、根据历史课的特点,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第五篇: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结构
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70分,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40分,由判断改错和材料阅读两部分组成,其中判断改错6分,四道材料分析题34分。
2、考查内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即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
3、试卷特点
(1)、突出基础
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和判断改错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世界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
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套试卷的材料分析题其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尤其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如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掌握不够,根本无法做出判读和回答。
二、答题情况
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
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2、在教学中应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多角度、多途径的分析能力。近几年的中考试卷非常注重这一点,同时,这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必需。
3、平时做题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历史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没有歧义;表述完整,没有信息丢失;表述符合逻辑,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
4、根据历史课的特点,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