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单元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二单元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一、命题思想
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依据中考的要求和特点,结合我校初中教育教学的实际,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即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情分析
1、题型:符合新课改题型要求,分为两部分,一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题型新颖,问法灵活,考查全面,形式活泼,十分符合初中生的阅读心理。通过这些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应用能力,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关怀。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2、难度: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难易适度,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适当的设计一些拔高题。
3、范围:本次考试范围是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至9课的内容,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都是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一致:既反映了历史演变的基本规律,又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试题覆盖面广,符合新课标要求。
4、成绩 :从整个卷面看,成绩还是好的,平均分65.47分,及格率也较高,达到学校的要求。个别学生还取得了89以上的成绩,但也有一部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角度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结果导致失分过多,这就要求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题型分析和总体评价
1、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较简单,优秀学生比较多。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2大题、第23小题的第2题和第5题、第24小题。在解答选择题时,很多考生是按照思维惯性,在作原有题的基础上,不加思索的选择,而没有考虑题中的限定,所以出错的比较多,另外,光靠死记硬背和单一的学习历史事件,而不注重对事件的理解和联系是不可取的。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2、非选择题中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失分多,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第23题是材料分析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部分学生答题时没有思路,找不出头绪,不知如何下笔。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
第2大题综合题回答时,学生对这一题型不熟悉,在概括能力和题目理解上能力不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措施:
历史是中考考试类学科,但学生在平时学习是不重视,这种教学现状,已经长期存在,可以说,很多老师都很挠头。如何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如何使学生既不用机械的死记硬背,又能很好的理解知识掌握要点?谈一些我的认识:
1、加强专业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培训,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注重与同科教师和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改进教学工作。
2、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培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树立终身学习观,在学习---研究--实践----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发展理论知识水平,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
3、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锻炼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5、加强对学生的要求,这包括课堂上的要求以及课堂作业的要求。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出一些测试题,多多锻炼学生的卷面答题能力。6、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①加强书写规范化训练,讲究字迹工整,格式符合要求。②加强审题能力训练,读懂题,明确问题。
③加强记忆训练,重视基础知识掌握,特别是准确掌握时间,少写错别字,避免概念含混,漏字等现象。
④加强表达能力训练,用词准确,阐述问题要紧扣要点,条理清楚。⑤认真钻研教材,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第二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1—2012秋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
期末试卷分析
西梁学校 原国明
一、试题分析
总的来说,这份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如25小题,26小题。
二、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4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8--32分之间。出错较多的是6、8、9、15、20几个小题。造成这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等。
(二)列举题
本试题共10分,满分占到10%,大部分学生得分在5—8分之间。年代标尺出错率较高的是C,公元前2世纪的历史事件,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不准,导致答案五花八门;填空题错的较多的是(4)小题,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车的设计者,大部分学生审题不清,答案写成瓦特。
(三)读图简答题
本试题总分8分,得满分的学生较少,大部分学生得分在4——6分之间。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答题不规范,如排序题,有的学生竟在图片上排;其次是抓不住主要知识点,如(3)小题谈谈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很多学生答成《法典》的作用,或拿破仑的个人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本试题总分12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9分左右。第(1)(2)(3)小题90%的学生都能全对,(4)小题哪一国家在黑奴贸易中获利最多,正确答案是英国,大多学生记忆不准,错写成非洲或葡萄牙。(5)小题30%的学生不认真审题,对黑奴贸易的过程叙述也不完整,造成失分。个别学生知识没掌握准确,造成错误。(6)小题学生能答道葡萄牙和西班牙,但还有多答的情况,有美国,英国等,导致出错。(7)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答案不全,答案有三点,但大部分学生只能答出两点,答不出第一点,即种族歧视这点。
(五)材料说明题 本试题共6个小题,满分15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左右,错的较多的是(2)(5)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吃不透材料、知识点把握不准。(2)小题试题问“改革措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一项?”多数学生答为“农奴制改革”的历史意义,造成失分。(5)小题,日本、美国政府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变通,导致出错较多。另外,(3)小题对于法律文献的作用,很多同学答成“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六)探究题
这个试题满分15分,学生得分差距较大,好学生在14分左右,差的在10分以下,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1)小题出错较多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导致答案答反。(2)小题也出现同样问题,材料中提到的“新思想理论”指什么?一部分学生写成《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标志写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审题不清导致该小题学生失分严重。(4)小题,试题问“工业革命的贡献”,学生大多答为工业革命的实质“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操作过程”。(5)小题问题主要是还是学生审题不清,答案不全,多数学生只回答一问,只答“矛盾和挑战”,不答“幸福与进步”。(6)小题学生不注意看时间“公元7世纪”,所以答案写成“明治维新”,导致失分。(7)小题,三个资产阶级革命共同原因,问“民主政治主要体现在哪里?”多数学生看不懂题意,导致失分。
三、采取措施.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平时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争取使他们能够及格。
2.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有宏观的,有微观的,平时学生学习关注微观的多,用功在某一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意义。复习时,应多关注宏观知识,纵向综合,横向综合,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体系构建。教师教学中也要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在平时的讲课和练习中勤于思考教材,把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要把历史上的分期强调清楚。
3.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这次考试中,导致失分严重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不认真审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清题,有的放矢地作答。
4.注意答题规范性的训练
在教学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规范答题。
5.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传授解题方法,诸如材料题、读图题、选择题、探究题等各种题型的做法,尤其是材料题,一定要多训练多指导,力争使学生能够从容答卷,减少失误。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考人:245 人,平均分29.4 低于全县平均分0.8分 最高分:47 最低分:5 其中43分以上30人,特优率为6.94%,低于全县的8.37%; 40分以上57人,优秀率23.27%,低于全县的25.73%; 30分以上133人,及格率54.29%,低于全县的55.13%; 18分以下66人,过差率13.06%,高于全县的10.55%。
二、试题分析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除了常见题型小作文外。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在单选题中,大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经过简单分析就可看出答案,只有少数的几道题需要经过分析对比才能得出答案,学生须在掌握较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例如第12题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这道题,需要学生对资产阶级额革命有深刻的了解擦可以掌握。
(2)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加以归纳才能的得到答案。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例如第21题,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结合在一起;第22题,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进行
234-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总的来说,是一份成功的试题。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整套试卷依据课标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没有偏题、怪题,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如重要的改革、第一次工业革命、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等等。
2、难易适中,重点突出
本份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题型接近中考,且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
3、试题灵活,侧重能力
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试题总的来说,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如四、五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体现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4、图文并茂,材料丰富
试题引用图片和文字材料较为丰富,增加了试卷的可读性、灵活性,改变了单调枯燥的一问一答方式。是图与史料的结合。
总之,这份试题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二、学生答卷分析: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须引起高度关注:
1、基本知识薄弱。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半数的学生对课本中帮助学习的材料不重视,掌握较差,所以得分率比较低。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3、学的不灵活,运用能力差
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在材料解析和问题探究题中表现尤为突出。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资料的了解程度、阅读史料的基本能力、材料知识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等。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措施
好的试卷对教学是一种良性的导向。认真分析学生考试是老师丰富教学经验的绝好机会,是教师进步的阶梯。通过这次对试卷的仔细分析,我感觉获益匪浅,下面提出我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1、抓住主干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考试主要考查历史的主干知识,因此要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主干知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般表现为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关键性和起里程碑作用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等。教学中力求达到系统、全面、扎实、准确八字要求。
2、培养思考习惯,提高思维品质
日常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要能够注意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历史。另外还要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能力,特别是在做练习或讲评练习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念题目,强调关键的字词,提醒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意然后回答问题。
3、训练应试技能,增强探究能力
平时教学要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指导学生解题方法,审题时要审关键的字词、审设问点、审题题干和材料中隐含的要素、审时空概念。学会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要进行专题的训练,强化题型解题技能。要增强训练开放性试题训练,如启示、教训、影响、措施等一类的题目。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技能,掌握常见的答题规范,学会运用历史术语解答历史试题。适当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加工整理资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针对试题的灵活性越来越强,在教学中我们历史老师就要教会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切不可把知识教死,学死。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共有19人,其中及格5人,及格率26%;最高分51分,最低分15,平均分34分。
二、试题分析
本次历史试题总的来说综合性强,知识的涵盖面广,难易程度较低,题型也较全面,分为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材料分析题、分析与探究题,做到了与中考题型相吻合,试题灵活,能考出学生的水平,是一份成功的联考试卷。
三、试卷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有5、6、8几个试题。第5小题,试题问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谁?很多学生认为就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这就导致了错误,应该是古印度人。第6小题是出错率较高的题,原因是学生对于英法、美三个国家的战争爆发原因不太清楚,大部分人选择了错误答案“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8小题,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是谁?同学们的错误答案选择拿破仑,应该是罗伯斯庇尔。
(二)组合列举题
组合列举第11题出错原因:同学们对于文艺复兴课文内容不熟悉,不了解它的起源地是在意大利,很多人回答是希腊,原因是将它与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弄混淆了,所以导致出错率较高。
第13题出错原因:“被列宁认为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很多学生都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没有将答案书写完整,都写的是“农奴制改革”,缺少时间和国家,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1861俄农奴制改革。
(三)材料解析题
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是16题,其中第一小题给出蒸汽机的图片,问学生发明者与这一成果使人们进入什么时代?其实学生根据图片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答案,但是一部分学生将蒸汽机的“蒸汽”两个字写成“蒸气”,导致答案出错。第二小题给出材料,关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烟囱多于教堂尖顶”问科技的发展带来的问题,学生有些不理解这句话,没能从这句话中找出答案。第五小题问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这题出错的学生就是对课文不熟悉,没有仔细的复习。
(四)分析与探究题
17题第一小问出错的试题及原因:是不知道材料中的“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就等于书本中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第二小问考了书本上的重点明治维新中的影响,这题出错的学生就是对课文不熟悉,没有仔细的复习。第三小问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序幕,同学们都回答的是蒸汽机,应该是珍妮机。第四五小题提问林肯的贡献以及从17题中对中国的启示,同学们回答的不全面,这是扣分的地方,学生也看不懂问题,不会从材料中找结论,以后一定注意多对学生进行做题技巧的训练。
四、采取措施
1.务实基础知识,狠抓基本技能
对于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就学生答卷的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历史课本还不怎么熟悉,所以需要在今后复习的过程中,突出对基本知识点的复习,进而提高基本技能。2.要注重小专题整理归纳知识
要注重小专题知识归纳复习,老师指导学生精选专题进行归纳练习,学会围绕知识点设置专题,学会如何进行专题归纳。3.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注意读图、析图的思路、方法和步骤。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
4.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①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 ②规范答题、提高得分率
③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训练,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方法、掌握规律,也应训练文字表达的简洁、正确与准确。
6.加强比较教学,尤其是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要帮助学生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学习,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一起,才能真正的学“活”历史,提高自身认识事物的能力。五、三次考试比较分析
这次考试成绩与前两次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虽然平均分提高了一些,但是本次考试试卷较容易,总体来看,学生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未考出了学生的水平。但是根据三次考试结果来看,仍有一部分同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例如庄旭同学,三次考试都取得不错的分数,尤其是第二次考试考出59的高分,所以通过这次考试观察,庄旭同学仍有进步的空间;刘莎莎同学与张萌萌同学,在这三次考试中不断的提高考试成绩,分别由第一次考试的42、45提高至49、50分;胡家凯同学因为平常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所以由第一次不及格的36分,到第二次考试的44分,这次达到49分,进步明显;还有如蒲加婷、蒲海悦、胡芳丽三位同学虽然没有取得高分,但成绩稳定,基础较扎实。这次考试全班最高分为刘梦雨同学考的51分,这张试卷刘梦雨同学的材料解析与探究题做得较好,分析能力强。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学考试成绩不升反降,例如陈子鹏、卲司齐同学,这是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进行巩固复习造成的。希望下次考试同学们继续进步,成不骄败不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