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
1.研究背景
30年前的1977年,高考制度后的两年里,有理想的青年们争先跨入大学的校门,离家进入大学,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人际关系”这一词。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水平、兴趣爱好、地域文化等因素,都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圈”,其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有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的趋势。然而在这些和谐交往的背后,也不乏各种负面情绪和不利影响的存在,矛盾冲突总也存在。
当寝室中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时候,如何去面对它们,则更加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本文所研究的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抗压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处理寝室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时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并对处理方法的得当与否进行分析。
2.研究目的通过对本校一到三年级学生的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抗压能力水平,归纳整理出在与人打交道时一些潜在的问题,并探究内在原因。从而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以调节大学生生活压力、丰富业余生活、放送学习心情为辅。
3.研究方法
3.1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浙师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并运用WORD和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定量分析的同时辅以大量的定性分析,以期达到预期课题研究效果和目的。
3.2访谈法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别同学随机进行寝室访谈,以一对一的访谈方式,认真填写访谈记录,从而更为客观具体地了解大学生在寝室中人际关系现状。
3.3文献检索法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对大学生转专业的现状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4.研究结果
4.1问卷调查结果图一:男女生侧重点
4.1.1寝室人际交往中注重的因素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在寝室人际交往中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因素。很多同学在寝室交往时,会相关地考虑到如“性格”、“兴趣爱好”、“道德品质”、“为人处事”、“个人能力”、“成绩水平”、“外貌”、“家庭情况”等因素。结果显示虽然男女生交往时考虑到的因素比较复杂、多变,且男女生侧重点的确存在差异。
4.1.2南北差异
大学中有来自各地的同学,一个寝室中有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南方人和北方人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接触到的思想观念有差别,在观念上有所区别;在性格上不能说一定有明显的差别,南方也有豪爽的人,北方也有不豪爽的。但南方开放的比较早,接受的新观念多一些,北方相对保守一些。
4.1.3寝室中做噩梦情况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女生无论是偶尔做梦还是常常做梦的百分比都高于男生,从侧面反映出,在寝室生活中,女生所顾忌或遇上的困难有时候多于男生,而矛盾也往往是她们做噩梦潜意识中的原因,但不排除男女生性格的差异和在寝室外产生的矛盾。但梦的产生是一个随机的事件,综上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1.4寝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卷表明在大学生寝室交往过程中主要在“交流”、“习惯”、“接触时间”、“性格观念”、“学习气氛”、“卫生”、“作息”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分歧或矛盾。调查中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的突出点很明显,比如在“交流不善”和“缺少信任、团队观念不足”这个问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另外在“性格观念”、“学习氛围”、“卫生习惯”等方面也占有不小的比例。
4.1.5男女生侧重点
由于样本数量不大,不足以表明男女哪类易在寝室交往中产生矛盾,但可以表明产生原因的侧重点确实存在不同。
4.2访谈结果
本次访谈调查涉及11个专业,有效访谈问卷10份,专业涉及汉语言文学、物理科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等不同专业。
调查结果显示,寝室问题影响大学生心情、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对于和谐寝室的相关意见,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各种“寝室交往”的具体建议。认为不仅要从自身做起,还要提醒身边的。同学们的回答各有千秋。如“尽量理解同学,但也不能委屈自己”、“要让每个同学都心满意足真的很难”等。如何将和谐寝室的理念以及常识宣传到大学生们,让大家从心底愿意与同学和平相处,有同学提出,这也是一个慢慢磨合、实践的过程,无论如何都会有不如意的一面。
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技巧
大学不仅是长知识的地方,更是青年人走入社会的第一站。寝室是我们的又一个家,寝室的成员大多是来自不同的地方,由于各自生活习惯的不同,往往处理的不好很容易形成僵化的局面。
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室友之间的磕磕碰碰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这就要求大家都能有一颗包容的心,如果凡事都斤斤计较,回回都要争个是非曲直,“针尖对麦芒”,那就不好了。相互谦让,各退一步。
当然,宽容并不是毫无原则地退让。如果每次对方都无理纠缠,甚至以为你好欺负而得寸进尺,这时应该“该说不时就说不”,给予必要的反击,可以提醒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适可而止。
其次,要学会关爱室友。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大家能够相聚一室实在是一种缘分,每个人都离家在外,相互关心互助是最基础应该做的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珍惜我们之间的缘分。我们多看对方的优点,不但可以得到室友的尊重和寝室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完善自我,一举数得。
最后,要真诚地为室友取得的成绩而感到开心。大学是发挥个人自身才能的大舞台,有人在这里如鱼得水,有人却默默无闻,由此造成的对比很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以致产生嫉妒情绪,易引起寝室内的不良反应,你可以向取得成绩的室友表达你真诚的祝贺,同时你也向她看齐。绝对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要甘当“绿叶”,要相信终有一天你也会成为“红花”。
寝室虽小,但体现的人际交往艺术却不能忽视。要知道寝室关系并不难相处,关键还在于我们要拥有一个开放的胸怀,有容人之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让寝室成为每一个成员温馨的港湾,让远离家乡的学子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让我们以后回首大学生活,都会会心一笑,温馨温暖。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
随着全球信息化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呈现荒漠化,不少大学生都被不知不觉中被社会遗弃。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以下困惑:1,科技影响下的自我封闭。2,面子问题。3,交往双方的地位问题。4,交往的无选择性。5,交往退缩。6,对人际交往的理想化。7,交往方式过于被动,存在畏惧心理。8,交往对象过于单一。
就整体而言,交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就个人而言,他又是个人自下而上发展的必要手段。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交往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复杂的,动态的社会活动,这种流动过程是双向的,可逆的。人之间的交流,只有开放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接近别人。就是人们长说的心之间的交流。但是现在的社会虽然缩短了人们空间上的距离,但是,某种意义上却加大了人们心灵上的距离。整体呈现一种社会发展越快,文明程度越高,人际交往方式越复杂多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淡漠。当代大学生在注重科学文化只是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人际交往反面能力的培养。
你是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人际交流
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高知识,与高素质群体,承担着肩负祖国命运的重任,而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社会上生存立足的保障,更关系到伟大祖国的复兴前途。所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视与培养必须被关注。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1)表达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2)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一些孩子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可以说,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代中国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而,因为人际交往能力缺失造成的恶果更是屡见不鲜。所以,当今社会的对人际方面的培养应予以重视。
如何建立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寝室作为同年龄段,同一文化层次的集散地,时常产生交往矛盾,同一寝室可能会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如何处理好各成员之间的利益直接关系到寝室的团结与安定。而,团结,安定的寝室氛围则可以带来良好的生活氛围与学习氛围,会让各成员之间不自觉的拥有良好的心态,大学四年的生活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甚至影响以后的社会道路。而,建立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是关键。要建立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首先要怀有包容的心态,要先为全体成员的利益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对身边的人产生影响,人他们不自觉的变得包容。其次,要协调好各成员间的利益分配,不要让金钱成为阻碍人际关系发展的罪魁祸首,只有在不发生利益冲突的前提下,人际关系才能有良好的发展。最后,真正的人际关系是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一颗真诚的心不仅是解决偏见与不满的良药,更是,为人处世最好的指路牌。所以,人际交往的关键是用一颗真心换取别人的真心。
人际交往作为走向社会的基本能力,无时无刻不是需要去锻炼与体会的。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心易心,只要真的用了心,那么,必然有一个美好的开始与过程。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最终版)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20031025 项忠尉
当今的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心理幼稚同时又承受着超负荷压力的群体。面对来自社会、学校、环境和个人等各方面的种种压力,有的学生能够建立某种程度的社会平衡和社会守常,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心理状态。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常常不知所措,表现出压抑、茫然与失落,常被无名的烦恼所困扰,或因无端的恐惧而坐立不安,有的甚至导致心理崩溃、精神分裂和人格错位等。尽管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这个比例有着明显上升的趋势。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呢?这涉及到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 心理健康的含义
什么是心理健康?当代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指能够积极地、正常地、平衡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的心理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切合和谐。“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护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简单说来,没有不适应症状,这就是心理健康。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来说,衡量其心理健康的状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适合标准。
1.性格健全。对自己、对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符合社会规范,协调稳定,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有一定的自控、自制能力。热爱学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能从学习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满足感。
2.智力正常。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操作等综合能力方面达到一定水平,足以胜任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并能表现出积极的创造性。
3.自我意识统一。能了解并接纳自己,即能正确地认识、评价和要求自己,承认并喜爱自己的本色。对自己的长处感到欣慰而不高傲;对自己的缺点不回避,不自卑。能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信仰的支配下,认清人生的意义,形成高尚的理想和切合实际的抱负。
4.情绪稳定协调。能持续、稳定地保持愉快的情绪,自信的心境,有充分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乐趣。能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协调,不为消极的情绪所困扰,能排除心理障碍,甩掉精神包袱。能尽自己最大努力,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去取得成就,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5.人际关系和谐。乐于和他人交往,能用尊敬、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等积极态度与他人相处,既热情给予别人的友情与爱,也欣然接受别人的友谊和爱。对人真诚、宽容、忍让、和善、喜爱集体活动,归属于一定的集体之中,并在集体生活中寻找乐趣。
6.行为表现得体。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表现。行为表现符合其年龄特点,是心理健康的标志。青年学生应该活泼、开朗,步伐矫健,充满活力。而老气横秋,委靡不振,则不符合其年龄特点,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原有的一些价值观念、人文理念以及各种与大学生的现在或将来有着直接联系的制度,如就业制度、分配制度等,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矛盾无情地展现在正处于内心最敏感但又最脆弱、最易感到空虚、心理结构相当稚嫩的大学生面前。他们不得不直面众多的矛盾,不得不思考与自己有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使社会经验并不丰富、是非判断能力并不强的他们不免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形成各种心理障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学习心理障碍。一些同学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上课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考试成绩差。轻者导致情绪低落,精神颓废,形成恶性循环。重者患上考试焦虑症,甚至萌生自杀的念头。
2.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那些具有精神疾病色彩的行为或带有精神疾病发病倾向的人格类型。他们往往能够处理日常事务,在某些方面还非常出色(如学习成绩等),但他们“脾气古怪”,与别人格格不入。
3.情感障碍。大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发生自杀行为多与情绪抑郁有关。大学生的情感障碍主要有情感抑郁、焦虑、恐惧、紧张、易激忿、情感脆弱等。
4.性心理障碍。有的大学生对性生理、性知识不了解或知之甚少,导致性心理障碍。
5.神经症。神经症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中较严重的一种。神经症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而深感痛苦,常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折磨自己等矛盾心理所苦恼。
四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古人所说的“心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理疗法。心理疗法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加强人际交往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言,加强人际交往对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心理障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是个体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有效途径。大学生正处于趋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的年龄阶段,他们自认为了解自己,其实并没有科学地看待自己。有的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有的对自己估计过低,过于自卑。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喜欢相互比较。一般来说,比较是在自己生活圈内进行,或是在社会上同自己条件相似的人之间进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实现与他人的比较,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和他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人际交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交换和流通的过程。“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一个不善于交往的人,其知识必然是贫乏的,他只能是井底之蛙。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互相交流思想和经验,彼此取长补短。通过与别人亲密友好地交往,获得别人的真诚批评与帮助,从而促进自我完善。近朱者赤,大学生主动和周围优秀的同学交往,能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心理保健心理学
研究表明,精神受过重大创伤的人,如果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能较快从精神创伤的深渊中走出来,而那些不善于交往,形单影只的人,整天闷闷不乐,在精神创伤的深渊中越陷越深。人的不良情绪仅靠自己调节是不够的,还需要他人的疏导。人的心理处于压抑状态时,应有节制地发泄,把内心的苦恼向父母、老师或朋友倾吐。有的同学害怕内心活动说出来对自己不利,因而对谁都不愿吐露,将自己关在狭隘的感情圈子里冥思苦想,这是有害健康的。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模糊的,旁人点拨几句,会使其茅塞顿开。
在社会生活的人都有合群的需求,都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彼此诉说各人的喜怒哀乐,增进相互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在此基础上,产生友爱互助、欢乐、依恋之情,满足其归属与安全的需要。而一旦一个人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内心的愿望得到了别人的理解与赞许,就会从中吸取力量,得到鼓舞,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
大学生活充满阳光和欢乐,而欢乐的情绪体验只能通过和他人的交往才能获得。大学生积极地拓展人际交往的渠道,从舞会上、从野餐中、从聊天中、从文体活动中、从各式各样的比赛中去寻找欢乐,在欢乐中消除苦闷和烦恼,从而获得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感情寄托和心灵慰藉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除了一个知心挚友以外,却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是可以疏通心灵之郁闷的。”因此,人们从内心呼唤:生活需要朋友,人间需要友谊。当你感到迷茫苦闷的时候,需要有朋友解难;当你碰到挫折的时候,需要有朋友为你鼓励;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需要朋友为你奉献;当你充满欢乐的时候,需要朋友为你分享;当你称心幸运的时候,需要朋友为你祝福。而人际交往是交朋择友的基础,彼此沟通与理解是通向友谊的桥梁。大学生从迈入大学的那天起就远离了曾经与自己朝夕相伴的父母,兄弟姐妹,生活上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使大学生对通过人际交往建立友谊,寻找知心朋友有一种心理上的特别需要。大学生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从同学、老师和朋友那里得到感情寄托和心灵慰藉的。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人!利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份!回收…..份!剔除填答不完整以及明显填答不认真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份!有效回收率(%)!符合统计要求“在有效回收的问卷中!男生*+&人!占,-()!女生’$,人!占$$-*)#理工科学生$$!人!占(’-+)!文科学生+!人!占’(-$)!大一学生’’&人!占*+-()#大二学生..人!占%&-’)#大三学生.+人!占%$-+)#大四学生’//人!占*&-&)!与实际的性别$专业和年级比例接近
2调查工具!
调查材料选自邓日昌主编的%大学生心理诊断&一书中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该量表旨在了解大学生在交谈$交际与交友$接人待物以及与异性交往&个方面能力的情况!每个方面都由+个陈述性问题组成!共*(个问题!每个问题作’是(或’非(两种回答”选择’是(记’’(分!选择’非(记’/(分!如果总分在/)(分之间!说明与人相处困扰较少!人际交往能力良好#如果总分在.)’&分之间!说明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如果总分在’!)*(分之间!则说明与人相处存在较为严重的困扰!人际交往能力严重不足“对调查结果!运用0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整体人际交往能力不容乐观”少数同学存在较严重的交往障碍!
从统计数据来看!在被调查的&’/名学生中!有%&,名同学的得分在/)(分之间!占学生总数的,/)2这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良好!人际关系融洽!能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得分在.)’&分之间的同学有’’&名!占学生总数的%+-()3这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一般!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得分在’!分以上的学生共有!/人!占学生总体的’*-*)!更有$-&)学生得分在*/分以上!这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人际关系不良!存在严重的交往障碍“这样总计有&/)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或较差!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有被调查的大一学生中!只有!$-$)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共有&,-+)#大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学生有!+-,)!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占&*-&)#大三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学生有,*-.)!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占$+-’)#大四学生中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有,/)!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占&/)#这样看来四个年级每个年级中都有几乎五分之二的学生在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存在较严重的交往障碍!由此可见大学生整体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现状不容乐观
2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差异“年级的高低与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成正比
!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量表得分的平均值从一年级的(-+/逐渐下降到二年级的(-$.$三年级的+-+(和四年级的,-(+!这说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逐渐的提高”差异性检验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5,-.’’316-/’,“为进一步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年级差异!对年级差异作多重比较检验!统计结果如下*!一年级和四年级在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和二$三年级在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二年级和四年级在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和一$三年级在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和一$二$四年级在得分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年级级和一!二年级在得分上差异显著“
由此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低#二!三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四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高”这可能是因为一年级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和新的人际环境不适应#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而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了社会调查!实习!择业等方面的实践和锻炼#交往能力的各个方面得到了提高#另外经过了近!年的学习#知识较为丰富#心理适应能力以及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相应得到了增强#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
比低年级学生显得更加成熟“年级差异的结果反映出一年级学生中人际交往有困难的学生较其他年级多#这就需要此年级的辅导员老师和心理教师加强对一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的辅导和训练
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受经济状况的影响极其显著!贫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远远低于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
“##$年#我国高校全面实行并轨#高等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收费#学费逐年大幅度提高#家庭承担教育费用的额度不断增加#再加上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的增多以及农村经济的相对不发达#校园中出现了庞大的%贫困生阶层&”据教育部财政司%&&“年的调查统计#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占在校生总数的%&’()&’#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近年来#这两个数字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目前#北京高校一般的界定标准是把每月学习!生活基本费用不足北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元的学生界定为特困生”因此#本研究中按照每月生活费用的不同把大学生分为三种’把每月生活费用低于%&&元的学生划为贫困生$每月生活费用在%&&(!&&元之间的学生称为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把每月生活费用在!&&元以上的学生称为富裕学生“
统计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得分的平均值最大#为”!*+$分#远远高于经济一般生的,*$“分和富裕学生的$*%”分“这说明贫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要远远低于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通过差异性检验#验证了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0*&&”*“为了进一步分析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差异情况#对统计结果做多重比较检验后发现’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和富裕学生都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交往能力是从交往中学来的#交际经验是在交往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个体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容易导致贫困生形成压抑的心理倾向$进入大学之后#面临全新的人际环境#通过与在经济上占优势同学的社会比较#贫困生强烈的感受到自己在经济上的相对贫困#会造成心理上的相对剥夺感$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多样#新奇以及互惠的特点#也给贫困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导致了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比较被动!封闭和挑剔#不爱交际#不愿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也不愿参加需要经济上有投入的活动#慢慢形成了退避所有活动的不良行为模式#这在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交往范围#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差
4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女生异性交往能力远优于男生“
在本次调查中#男生中有+1*%’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人际关系良好#能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占!)*,’$女学生中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人际关系良好的有1$*1’$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占)%*!’2从不同性别大学生得分均值来看#男生平均得分,*”#分#女生平均得分$*+&分#女生总体平均得分低于男生&*1#分#进一步的差异性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具体的交往能力方面#调查发现’男生的交际与交友能力略优于女生#而女生的交谈能力和与异性交往能力优于男生#随后进行的差异性检验发现’交谈能力!交际与交友能力!接人待物能力和大学生总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样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异性交往能力方面却存在着极其显著性差异#女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能力非常明显的高于男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导致了在异性交往的感受上#男生比女生更紧张!更困难#因此女大学生能够比较大方的对待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而男大学生对于异性交往则比较敏感#害羞#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适当地与异性交往$另一方面#在异性交往中#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恋爱的目的性更为明显#对恋爱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因而在与异性交往中不自然甚至不得体#从而影响了自己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从调查结果上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整体水平尚无法令人满意#大学生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部分同学还存在着严重的交往障碍"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迫切性#高等学校应该而且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将此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目标#贯彻落实在日常工作之中#针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采取措施#发挥教育优势#指导他们开展正确有效的人际交往
第五篇:大学生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学会了解与沟通,对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尊重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
人际沟通中个人形象的优化
人际沟通中个人形象的优化主要是指个人道德品质的优化。其内容不仅包括遵守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还包括宽容待己,宽容待人。良好的个人形象不仅可能增强个人信心,还可以获得他人信任,稳固人际关系。
1.悦纳自己克服自卑心理
要想协调好人际关系,让别人接纳和喜欢自己,首先要悦纳自己。
一个人自卑、缺乏自信往往与对自己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我们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时,一是要注意比较的标准,不能以已之短去比别人之长,这样势必导致比较的误差。二是比较时必须注意要客观,千万不能认为自己某一方面不如他人就什么都不如人。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符合实际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客观合理时,才会增强自己的信心,自信心强才有可能克服不必要的自卑心理。如果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不符合实际,夸大了自己的缺点短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则只会使自己在别人面前丧失信心,增强自卑感。在沟通中,要有交往成功的信心,不要总是被人际交往会失败的心理所困扰。只有通过多与人沟通,才能增加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的机会,也才能有利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增强自己的信心,克服自卑感。
2、真诚待人、尊重他人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在认识交往中真诚待人,需要澄清若干错误的认识,需要分清真诚、正直、直率、正言四者间的关系。真诚是指一个人待人的态度,是一个人发自内心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正直是指一个人的品格。是对一个人稳定的、一贯的品质牲的判断和评价。人与交流时,应该讲究方式方法,尤其在表达不满时更是要考虑到交往对象的接受程度,以便于工作能够优化人际关系,减少人际之间不必要的冲突和磨擦。
一般情况下,在表达不满时,我们认为应该遵循如下两条原则:第一,对事不对人。对事不对人就是在表达不满的时候,只对事件有本身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要攻击对方的人格。第二,对己不对人。对己不对人就是在表达不满的时候,要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要轻易地对对方的行为下结论。一般而言,大学生的领悟性都是很强的,在一个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之后,是会有所感悟的。
要做到对他人的尊重,就要做到:首先,要学会面带微笑。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友好、接纳、赞同、理解、宽容和尊重不是皮笑不笑的虚情假意;严肃对人传达的则是封闭、冷漠、拒绝、敌对,仇恨等信息。所以,要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就要学会微笑。其次,要认真倾听。尊重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是认真会倾听。怎样才算是认真人地倾听了呢?就是要诚心、耐心、细心地听,而且要四个“耳朵”听——两个耳朵、眼睛、头脑一起听。用眼睛观察对方讲话的表情,用脑子分析对方讲话的意图,以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即使对方讲的话并不十分令人感兴趣,也应让人家把话讲完。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的“绿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他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里距离。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别人的原则,不损害他人的名誉和人格,承认或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3.平等待人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平等本身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交往中的平等主要是指精神和人格上的平等,主要是指精神和人格上的平等。实际生活中,交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等方面是很难完全平等的,每个人的相貌、才学等也是有差异的,但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应该是平等的。
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着一条互敬互尊的原则,或者叫做等价原则。平等待人的原则意味着一种对一个人基本人权的尊重。同时平等待人的原则也意味着一个人基本人格的独立,意味着对人与人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否定。
现实生活中,人际之间真正要做到平等交往是很困难的,例如,地位较高的人往往轻视地位较低的人,常常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而地位较低的人以往往会自卑、不敢高攀或不愿高攀的心理,这就容易造成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要把所把握平等交往的原则一方面要一视同仁,平等待人;不以貌取人,以势取人,以才取人,以物取人,以家境取人,以学习成绩取人。另一方面,也要平等待己,克服自卑心理,不要自视低人一等。
4.宽诚待人体现大学生的良好品格
大学生们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不允许别人轻易地冒犯自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也要学会忍耐。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亏也不吃,一触即跳,点火就着,本来要维护自己的自尊,但往往会事得其反。
大学生个性的多样化,感觉的“过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沟通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只要胸怀宽广,发火的人一定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涵养“肚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5.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和语言艺术
沟通方式的得体与否真接影响到良好人际关系的好坏。人际沟通中,语言是土壤,非语言技巧是雨衣阳光。
只有有效将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有机地结全并在现实沟通中最大化地加以运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沟通时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
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就能优化人际交往。相反,如果不注意语言艺术,往往在无意间就出口伤人,产生或激化矛盾。掌握人际沟通的语言艺术的方法有:
第一,称呼得体。称呼反映出人们之间心理关系的程度。恰当得体的称呼,使人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气氛;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反感,使交往受阻或中断。所以,在交往过程中,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等具体情况及交往的场合、双方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对方的称呼。对长辈的称呼要尊敬,对同辈的称呼要亲切、友好,对关系密切的人可直呼其名,对不熟悉的要用敬词。
第二,说话注意礼貌。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清楚、生动、准确、有感染力、逻缉性强,少用俚语和方言,切忌平平淡淡,滥用词藻,含含糊糊;语音、语调、语速要恰当,要根据谈话的内容和场合,采取相应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讲笑话要注意对象、场合、分寸,以免笑话讲得不得体,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第三,适度地称赞对方。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赞美自己的优点。如果我们能够发掘对方的优点,进行赞美,对方会很愿意与你多沟通。但是赞美要适度,要有具体的内容,绝不能曲意逢迎。真诚的赞美往往能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第四,避免争论。青年大学生喜欢争论,但争论往往是在互不服输、面红耳赤、不愉快甚至演化成直接的人身攻击或严重的敌意中结束。这对人际关系的有害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大学生要尽量避免争论,而要通过讨论、协商的途径解决分歧。最终要以“求同存异”的方式,既表明了必要的原则性,又不伤害彼此友谊,不强加于人,相互有保留的余地。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就能吸引和抓住对方,调动彼此倾谈的激情、兴趣,从内容到形式适应对方的心理需要知识经验、双方关系及交往场合,使交往关系密切起来。
正确处理人际间的矛盾
由于社会交往少、沟通面不大且置身于一个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环境,同学间产生矛盾再所难免。一般来说,同学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妒忌、背后议论、误会这三方面。处理不当会对同学的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是同学间沟通的重要环节。
1.调整心态对待同学的妒忌及背后的议论
妒忌是面对他人的某种优势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由于自己不愿或无力改变现状以背后议论的方式对对方表示不满。在现实生活中,当某位同学成绩优异,或获得荣誉,或被委以重任(如当班干部),甚至当他聪明灵活或楚楚动人时,却可能有嫉妒伴随而来。与妒忌者分享欢乐与荣誉,有助于消除危害人际关系的空气。成绩的取得是与他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取得成绩,获得荣誉时,要注意不要冷落他人,更不要居功自傲。让大家包括妒忌都在内都来分享欢乐及荣誉。
面对不公议论,要以平常心对待。怕人背后议论,实质上是一种恐惧性情绪反应。产生这种情绪反应的原因大多起因于自尊心受到挫折而一时又找不到摆脱这种挫伤的途径,被人议论,实际上是天天都在发生的事,对正确的议论,要虚心听取,对不正确的议论,也可以置之不理。
走自己的路,不为别人的冷嘲热讽所分心,所停步。当一两次考试成绩超过人,别人可能认为是偶然的,嫉妒的只是你的“运气”;然而,当你的成绩稳定在比别人高的水平上时,别人就会心悦诚服的佩服你是名副其实的优等生。此时,你就不再成为他们妒忌的对象了。
2.及时消除同学间误会
同学间各种各样的误会经常会发生。有些误会本是小事一桩,时间一长也就忘记了。可有些误会,若不加以说明,会使人牢记在心,如鲠在喉。对于这类误会,是要设法加以消除的。否则,不仅会影响同学间的团结,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发生不利的影响。造成同学间误会的原因颇多,如有时是因为我们把别人一些无特定意义的行为当成寓意深长的行为,以致生出种种误会;有时是因为传统的偏见所造成的误会;有时是因为别人的成见造成的;有时是因为某些同学搬弄闲话造成的……等等,不一而足。
误会总要消除,是非终要定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因此,发生误会后,不防坦然置之,即进行所谓“冷处理”。反之,如果感到自己受了莫大冤屈便急忙气急败坏地到处辩白,则可能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会有可能让大家看笑话。要头脑冷静地分析误会产生的根源,找到症结之所在。如果责任在自己一方,不妨“有则改之”;如果不在,那也不必着急,有谚道:“时间是澄清误会的明矾”。
对于那些错怪自己的人,不要怀有怨恨。因为剑拔弩张,针锋相对不但于事无补,也许还会节外生枝,造成更大的误会。应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误会的发生总是意味着误会者与你之间已有某种隔阂,只是这种隔阂未为你所注意,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它趋于表面化了。
沟通是人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最大最迫切的需要所在。人们要想有所作为,学会沟通是基本条件。当今世界,新型人才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是否具有沟通能力和沟通本领。有效的沟通已关系到人们社会心理、社会交往、经济合作效率、素质教育以及社会文明建设的大问题。
处于沟通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所肩负的责任促使他们应该拓展交往的空间,与世界对话。传统的大学生沟通范围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那种脱离于社会的“理想化”的沟通方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时代呼唤一种动态、开放沟通渠道的产生。现代社会呼唤大学生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以安宁平静的心态去迎接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社会浪潮和市场经济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