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五篇范例]

时间:2021-01-29 17:0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1

常见标点符号4条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递进;③表话题转换;④表声音延长;⑤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⑥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⑦表总结上文;⑧用在副标题前;⑨表事项的列举分承。

2.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3.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

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

4.冒号的作用:

①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②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③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④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5.引号的作用:

①表引用实际内容;②表讽刺反语;③ 表特定称谓;④表着重强调。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2

1.小说三要素:

A、人物 B、情节 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过 how 何果 what

5.律诗四条件:

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

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分类别 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举例法 B、对比法 C、喻证法 D、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G、反复 F、设问 H、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

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

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

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

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 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3

写作手法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

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

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4

修辞手法讲解8个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①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五、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六、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①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②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七、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5

写作主要表达方式5类

一、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二、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

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

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三、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四、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五、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

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

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二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文学斯蒂芬多少常识

[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比较零碎,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需要整理一下。

一古典文学

(一)春秋时期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辑。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伐檀》《硕鼠》

《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六则 《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荷 丈人》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

面的大事,相传是左秋明所作。《曹刿论战》《 之战》

(二)战国时期

《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学派著作。《庖丁解牛》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齐桓晋文之事》《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

《荀子》,作者荀况,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劝学》

《韩非子》,韩非和后人所作,法家的作品。韩非,荀子的学生。《扁鹊见蔡桓公》《智子疑邻》《五蠹》

《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的思想。《察今》《察传》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作。《愚公移山》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33篇。《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刺秦王》

《楚辞》,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共17篇。屈原(约前340~约前

278年),楚国浪漫主义爱国诗人,《离骚》为代表作。《涉江》

(三)汉朝

贾谊,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过秦论》《论积贮疏》 《淮南子》,西汉刘安及其门客编辑,为杂家著作。《塞翁失马》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

化的历史。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年),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承父业任太史令。《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

《汉书》,纪传体史书,东汉史学家班固受诏编写,未完,死于狱中,后由班昭、班彪等完成。《苏武》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大约产

生于汉代末,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

(四)魏晋南北朝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诸葛亮(181~234年)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诗人,曹操的第三子。《七步诗》

《搜神记》,笔记体志怪小说,作者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干将莫邪》

陶渊明(365~427年),东晋诗人,字元亮(一说字潜,字渊明),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三峡》

《后汉书》,南朝史学家范晔所著,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张衡传》

丘迟,南朝齐、梁间的文学家。《与陈伯之书》

《木兰诗》,民间叙事诗,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木兰诗》

吴均,南朝人。《与朱元思书》

(五)唐朝

唐初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之涣,诗人,歌咏边塞的诗歌最著名。《凉州词》《登鹳鹊楼》 孟浩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春晓》《过故人庄》

王昌龄,擅长七绝,主要写边塞诗和宫怨诗。《芙蓉楼送辛渐》

王维,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世人称“王右丞”,其诗有诗、画、音乐合一的特色。

《观猎》《鸟鸣涧》《送元二使至安西》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存诗近千首。

《夜静思》《送友人》《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望天门山》

《秋浦歌》《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杰出现实主义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其诗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语言准确,存诗1400多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深刻反映现实,反映民众的疾苦,感情充沛,语言通俗,雅俗共赏。存诗近3000首。《钱塘湖春行》《忆江南》《卖炭翁》《琵琶行(并序)》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留下大量

文情并茂的文章。《马说》《师说》《原毁》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解(xie)州人。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写出大量优秀散文、游记、寓言、诗歌等作品。《小石潭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

杜牡,字牧之,号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江南春绝句》《阿房宫赋》

岑参,诗人,是写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刘禹锡,字梦得,著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

崔灏,著名诗人。《黄鹤楼》

(六)宋朝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散文、诗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均有成就。《醉翁亭记》《伶官传序》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著作以史论、政论为主,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著有《嘉 集》《六国论》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倡导诗文革新运动。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浣溪纱》《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石钟山记》《教战守策》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提倡变法。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人

称王文公。倡导诗文革新运动。著有《王临川集》等。《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花了19年时间主持编写了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训俭示康》《赤壁之战》

李清照,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在散文诗词方面均有成就,后人辑有

《漱玉集》。《武陵春》《如梦令》 陆游(1152~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300多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过小孤山大孤山》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存词600多首。《西江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履善,自号文山,庐陵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写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文,被俘不屈,壮烈殉国。著有《指南录》等。《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 沈括,字存中,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所著《梦溪笔谈》是综合性学术专著。《活板》《采草药》《雁荡山》

柳永,字耆卿,北宋婉约派词人。《雨霖铃》

周敦颐,字茂叔,著名哲学家。《爱莲说》

姜夔,南宋词人。《扬州慢》

(七)元明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作家,写了60多种杂剧,现存18种。《窦娥冤》

施耐庵,著有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水浒》,是在

民间传说、说书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杨修之死》《群英会蒋干中计》 吴承恩,在民间传说、杂剧和其他著作的基础上创作《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美猴王》

冯梦龙,通俗小说作家,作品以所辑《警世通言》《醒世恒

言》《喻世明言》最著名。《灌园叟晚逢仙女》

张溥,明末文学家。《五人墓碑记》

(八)清朝

蒲松龄,字留仙、剑臣,号柳泉,代表作为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促织》

方苞,散文家,“桐城派”创始人。《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吴敬梓,所做《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长篇讽刺小说。《范进中举》

曹雪芹,名,字梦阮,好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了《红楼梦》前80回,《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最高峰。《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林黛玉进贾府》

全祖旺,文学家、史学家。《梅花岭记》

龚自珍,散文家,“桐城派”奠基人之一。《病梅馆记》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改良主义思想家、宣传家。《少年中国说》《谭嗣同》

刘鹗,著有《老残游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明湖居听书》

秋瑾,字 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民主革命烈士。遗稿编为《秋瑾集》。《对酒》 二 现代文学

(一)鲁迅(1881~1936),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一件小事》(1919)、《社

戏》(1922)、《孔乙己》(1919)、《故乡》(1921)、《祝福》(1924)、《药》(1919)、《狂人日记》(1918)、《阿Q正传》(1921)是前期小说,除《祝福》出自《彷徨》,其余均出自《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藤野先生》(1926)、《范爱农》(1926)是前期散文,《论雷峰塔的倒掉》(1924)、《记念刘和珍君》(1926)、《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25)、《〈呐喊〉自序》

(1923)是前期杂文。《文学和出汗》(1927)、《友邦惊诧论》(1931)、《为了忘却的记念》(1933)、《拿来主义》(193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人生识字糊涂始》(1935)等是后期杂文。

鲁迅小说集有《彷徨》《呐喊》,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

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二)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文字学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诗集有《女神》《星空》《前茅》《新华颂》《百花齐放》《长春集》等,历史剧有

《棠棣之花》《屈原》《虎符》《卓文君》《武则天》《蔡文姬》等,回忆录有《洪波曲》,历史论文有《甲申三百年祭》。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天上的街市》《屈原》(节选)。

(三)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小说有《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子夜》《林家铺子》《春蚕》(与《秋收》《残冬》合称《农村三部曲》)。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白杨礼

赞》《风景谈》《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四)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古代英雄的石像》《景泰蓝的制作》《苏州园林》《夜》。

(五)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浙江绍兴人,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学课本中有《春雨》《荷塘月色》《绿》《威尼斯》。

(六)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戏剧有《茶馆》《龙须沟》等。中学课本里有《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骆驼祥子》)、《龙须沟》(节选)、《茶馆》

(节选)。

(七)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戏剧家,主要剧本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改编的电影有《林家铺子》《祝福》《春蚕》,优秀报告文学《包身工》。

(八)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小说集有《南归》《往事》等,散文集有《同情》《冰心游记》等。课本里有《小橘灯》。

(九)巴金(1904~),原名李芾甘,四川人,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课本里有《灯》。

(十)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著名戏剧家,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课本里有《雷雨》(节选)。

三 外国作品(按汉语拼音顺序)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 小说《筑路》

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守财奴》

巴甫洛夫苏联书信《给青年的一封信》

达尔文英国说明文《物种起源》导言

都德法国小说《最后一课》

恩格斯德国议论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法布尔法国科学小品《蝉》

伏契克 捷克斯洛伐克 报告文学《二六七号牢房》

高尔基俄国散文诗《海燕》

高尔基俄国小说《母亲》

海涅德国诗歌《西伯利亚的纺织工人》

惠特曼美国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

壶井荣日本散文《蒲公英》

马克•吐温美国小说《竞选州长》

莫泊桑法国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法国小说《项链》

欧•亨利美国小说《警察和赞美诗》

普希金俄国诗歌《致恰达耶夫》

契诃夫俄国小说《变色龙》

契诃夫俄国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威尼斯商人》

伊索古希腊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古希腊寓言《蚊子和狮子》

第三篇:高中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①

一.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

①、碱与酸酐的反应

多酸的酸酐与碱反应,酸酐少量生成正盐,酸酐过量生成酸式盐。

1、CO2与NaO 少量CO2:CO2+2OH-==CO32-+H2O 过量CO2:CO2+OH-==HCO3-

此外,当CO2通入NaAlO2、Ca(ClO)

2、Na2SiO3等溶液中时,CO2少量生成碳酸盐,过量生成碳酸氢盐。不过有一个例外,当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无论CO2少量还是过量,均生成碳酸氢钠,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钠酸性的缘故。

类似的还有:SO2、H2S等通入到碱液中。

②、氢氧化铝的两性

2、AlCl3与NaOH 少量NaOH:Al3++3OH-==Al(OH)3↓

过量NaOH:Al3++4OH-==AlO2-+2H2O

3、NaAlO2与HCl 少量HCl:AlO2-+H++H2O==Al(OH)3↓

过量HCl:AlO2-+4H+==Al3++2H2O 所以,以NaAlO2 或AlCl3为原料制备Al(OH)3沉淀,一定控制好酸碱的用量。

③、酸式盐与碱

4、NaHSO4和Ba(OH)2

溶液呈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

2-+2-2+-SO4沉淀完全+SO4+Ba+OH==H2O+BaSO4↓

5、NaHCO3和Ca(OH)2

石灰水少量: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石灰水过量:Ca2++OH-+HCO3-==CaCO3↓+H2O

6、Ca(HCO3)2和Ca(OH)2

2+--

石灰水少量或过量:Ca+OH+HCO3==CaCO3↓+H2O

7、Mg(HCO3)2和NaOH

2+-

NaOH少量:Mg+2OH==Mg(OH)2↓

NaOH过量: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

方法:少量物质定为1,且符合组成关系,过量物质需要多少写多少。④、复盐与碱

8、KAl(SO4)2和Ba(OH)2

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Al3+沉淀完全):

2Al3++3Ba2++3SO42-+6OH-==2Al(OH)3↓+3BaSO4↓

沉淀的质量最大(SO42-沉淀完全):

Al3++2Ba2++2SO42-+4OH-==AlO2-+2BaSO4↓+2H2O

KAl(SO4)2和Ba(OH)2 1:1反应

3+2+2--2Al+3Ba+3SO4+6OH==2Al(OH)3↓+3BaSO4↓

方法:先确定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再根据离子的反应实质确定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关系。

⑤、氧化还原顺序问题

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先和氧化性强的物质反应;一种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先和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

9、FeBr2溶液中通入Cl2(Fe2+比Br-还原性强)

少量Cl2:2Fe2++Cl2==2Fe3++2Cl-

2+-3+-过量Cl2:2Fe+Br+3Cl2==2Fe+2Br2+6Cl

50%Br—被氧化:2Fe2++2Br-+2Cl2==2Fe3++Br2+4Cl-

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I-比Fe2+还原性强)2I-+Cl2==I2+2Cl-

10、FeCl3和Zn

3+2+2+ 少量Zn:2Fe+Zn==2Fe+Zn

过量Zn:2Fe3++3Zn==2Fe+3Zn2+

小结:

离子方程式中量不同而面目不同多有存在,百变不离其宗,抓住基本方法,书写就能快速准确:

1、酸式盐与碱反应,少量物质定为1(阴阳离子参加反应,计量系数必须符合组成关系),多量物质需要多少写多少。

2、如果有不同的要求,根据题意定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再研究离子之间的反应实质

二.高中化学元素金属性强弱总结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

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第四篇:口腔医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口腔重点(选修)

1.牙体的组成:牙冠、牙根、牙颈 2.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

3.牙周组织:牙槽骨、牙龈、牙周膜和牙骨质

4. 乳牙、恒牙的萌出时间及顺序

乳牙萌出顺序:ABDCEA乳中切牙 B乳侧切呀 C乳尖牙 D第一乳磨牙

E第二乳磨牙

恒牙萌出顺序: 上颌恒牙:61243578或者61245378

下颌恒牙:61234578或者61243578 恒牙的标识与书写

1中切牙 2侧切牙 3尖牙 4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 6第一磨牙

7第二磨牙 8第三磨牙

5.上颌骨的一体四突:上颌体、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

6.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颏孔区、正中联合、下颌角、颏突颈

7.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面神经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8.三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9.口腔常用检查器械:口镜、镊子、探针 10.口腔保健方法(简答)

1.要学会漱口。其方法是:口含多半口水,闭嘴,上下牙齿自然接触,鼓动两颊和唇部,用水的力量反复冲洗口腔各部,使滞留在牙齿缝隙中的食物和粘附在牙齿上的细菌得以消除。饭后漱口要用温水,避免冷水刺激口腔,亦可用温茶水,因为茶水中含有微量氟类矿物质,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2.要坚持刷牙。选用软毛牙刷,刷牙时不要使劲,但要仔细、规律地刷,即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还要强调睡前刷牙,由于白天进食后,牙齿表面及牙齿缝隙中粘附着食物的残渣和细菌,而夜间睡眠时,老年人分泌的唾液极少,冲洗口腔的作用几乎是零,口腔内的温度与湿度使食物残渣容易发酵,细菌繁殖能力加强,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损伤牙齿。因此,睡前刷牙在保护牙齿上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要经常按摩牙龈。按摩牙龈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牙龈组织氧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延缓牙龈萎缩。方法是:用洗干净的手指直接在牙龈上按摩,按摩时按压和旋转运动相结合,重复10~20次,牙龈的外面和里面都应进行按摩。

4.要经常叩齿。刷牙后,口腔微闭,上下牙齿相互轻叩作响,用力不宜过大,所有的牙齿全要叩到。叩齿能够促进下颌关节、面部肌肉、牙龈和牙周的血液循环,叩齿锻炼了牙周围的软硬组织,坚固了牙齿。

5.要经常咽津。方法是:坐卧姿势不限,但是全身要放松,口微闭,舌头舐上腭,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待唾液满口时,分3口将唾液徐徐咽下,一日数次即可。咽津可以生津,促进唾液的分泌,提高消化功能。

11.龋病: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

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

病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12.楔状缺损:是发生于牙齿唇、颊面颈部牙体硬组织缓慢消耗所致的牙本质暴

露的缺损,常呈楔形。(好发于前磨牙,尤其是第一前磨牙)

13.牙隐裂好发于上颌磨牙

14.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简答)1.阵发性的自发性痛。

2.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

3.疼痛不能定位,有放散性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散)。

4.疼痛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

急性牙髓炎以及急性根周炎的应急处理:开髓引流

15.RCT:(root canal therapy)根管治疗术,又称牙髓治疗,粤语称堵牙根,是牙医学中中治疗牙髓坏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种手术。

16.牙周疾病

1.药物性牙龈增生: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钙通道拮抗剂

硝苯地平(硝苯吡啶)2.牙周炎:牙周炎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

牙周炎晚期的临床症状: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牙龈退缩

17.口腔单纯性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和粘膜疾病。

18.艾滋病的口腔表现:白色念珠菌病、舌毛状白斑、卡波西氏肉瘤、非何杰金

氏淋巴瘤、单纯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

19.局部麻醉:是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而产生麻醉

作用

常用方法:表面局麻、浸润局麻、阻滞局麻

局麻的并发症 全身~晕厥、过敏、中毒

局部~水肿、血肿、牙关紧闭、注射区疼痛、面瘫、神经损伤

20.拔牙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论述)

适应症:

1、严重的牙周疾病,牙槽骨严重吸收,牙齿达Ⅲ度松动;

2、牙齿大

面积龋坏,或合并根尖病变无法治疗者;

3、牙齿受外伤,同时伴有

牙根折断已不能作治疗保存者;

4、阻生牙引起冠周炎反复发作或

可能造成邻牙龋坏者;

5、错位牙,移位牙影响口腔功能,防碍义齿

修复,影响美观者;

6、肿瘤或囊肿波及的牙齿,恶性肿瘤放疗前需

拔除的牙齿;

7、怀疑为风湿病、肾病、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

等疾病的病灶牙。

禁忌症:

1、血液病。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不能拔牙。

2、糖尿病。

3、心脏病。

4、肝硬化和慢性肝炎。

5、急性传染病。主要包括:急性肝炎、肺

结核活动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以及各种急性炎症期等。

6、孕

妇忌拔牙。原因:怀孕3个月内的孕妇拔牙可引起流产,8个月孕

妇拔牙可引起早产。

7、习惯性流产者禁止拔牙。原因:易流产。

8、月经期忌拔牙。原因:月经期拔牙会引起经血过多,造成非生理性失血。

21.拔牙的阻力:邻牙、骨组织、软组织、牙根

22.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

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

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

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

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

蔓延。

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

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

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血

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

炎症的局和消退。

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23.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特点

1、表面伤情与实际伤情不完全一致

2、清创缝合的时限放宽

3、易伴发其他部位创伤

4、颌骨上的牙齿在创伤时的利弊

5、易发生窒息

6、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7、易发生感染

8、易遗留面部畸形

24.口腔颌面部感染多发于牙源性感染,其次是腺源性感染。

25.疖和痈的概念疖:西医:是化脓菌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中医:患部疖肿肿势局限,色红,热痛轻微,根基浅在,脓出即愈。皆因

热毒蕴结

痈:西医:痈以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周围皮脂腺和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临

床特征

中医: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发热疼痛,并能形成脓疡的疾病.26.口腔颌面部损伤特点:

1、容易出血,形成血肿。

2、容易引起感染

3、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4、容易发生窒息:吸入性窒息、阻塞性窒息

5、容易并发颅脑损伤:颅底骨折、脑挫伤、脑血肿等

6、有事伴有颈部损伤

7、颌面部特殊组织器官损伤:口腔颌面部损伤如伤及一些特殊组织器官,如:唾液腺、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等,则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应及时诊治

8、面部畸形

27.口腔手术止血的方法:1.钳夹、结扎止血2.阻断止血3.压迫止血4.药物止

血5.热凝止血6.低温止血7.降压止血

28.颞下颌关节:

硬组织组成:下颌骨髁突、颞骨关节面

软组织组成:居于二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周围的关节囊和关节韧带(颞下

颌韧带、蝶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

29.颞下颌关节脱位(TMG):下颌骨髁状突运动时如超越正常限度,脱出关节凹

而不能自行回复照位,即为颞下颌关节脱位。临床上多为前方

脱位,可以发生于单侧或双侧。

30.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唾液腺结石病多发于下颌下腺

31.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鉴别(良|恶)

1、发病年龄:任何年龄|癌多发于老年,肉瘤多见于青中年

2、生长速度:缓慢|较快

3、生长方式:膨胀型|浸润性

4、与周围组织关系: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移动|侵犯,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受限

5、继发改变:少见|常有局部疼痛,麻木,头痛,张口受限,面瘫,出血等

6、转移:不转移|常转移

7、对机体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生长在要害部位或发生并发

症时可危及生命|较大,破坏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的组织;坏

死,出血,合并感染;恶病质

8、组织学结构:分化好,异型性小,不见病理性核分裂现象|分化不好,可

见病理性核分裂现象

32.牙列缺损是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自然牙的缺失。

牙列缺失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上颌或(和)下颌牙列全部缺失,牙列缺失后的颌骨又称为无牙颌

33.固定桥的组成:固位体、桥体、连接体

34.错颌畸形: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牙齿排列不齐、上

下牙弓关系错位、上下颌骨位置或大小异常及牙颌与面颅关系

不协调等畸形。简称错,又称牙颌畸形。

危害:

1、影响口腔及颜面部发育

2、影响口腔卫生健康

3、影响口腔功能

4、影响容貌美观

5、影响全身健康

6、影响心理健康

矫正目标:美观、平衡、稳定

第五篇: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1、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2、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3、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4、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3、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5、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3、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4、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

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2、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3、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5、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毋,通“无”,不要。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 通“纳”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 通“座”

8、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1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飨土卒(飨;犒劳)

夜驰之(之:到,往)

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从沛公(从:跟从)

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与臣游(游:交往)

籍吏民(籍:登记)

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

具言(具:详细,完备)

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

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

坐须臾(须臾:片刻)

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

督过之(督过:责备)

留谢(谢:辞谢)(二)虚词 固不如也(固:当然)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

因言曰(因:趁机)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

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于是项伯复夜去。

5、亡去不义。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6、.项伯杀人,臣活之。

7、.吾得兄事之。

9、范增数目项王。

10、若入前为寿。

11、常以身翼蔽沛公。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3、头发上指。

14、刑人如恐不胜。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止,使动用法,使……停止。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下,名词作动词,下来。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17、拔剑撞而破之。

18、籍吏民,封府库。

19、沛公今事有急。20、此亡秦之续耳。

21、此其志不在小

四、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破,使动用法,使……破裂。籍,名词作动词,登记。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续耳

(二)被动句:

1、.若屑皆且为所虏

2、.晋属今为之虏矣

(三)宾语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客何为者

4、.大王来何操

5、.沛公安在

6、.今日之事何如?

7、.何辞为?

(四)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具告之以事。

4、良曰:“长于臣。”

5、得复见将军于此。

五、古今异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4、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5、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六、一词多义

(一)为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

使子婴为相

动词,是,动词,做,担当,窃为大王不取也

谁为大王为此计

且为之奈何

何辞为

为击破沛公军

(二)故

故听之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遣将守关者

(三)辞

卮酒安足辞

未辞也

大礼不辞小让

(四)幸

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

动词,认为,动词,出,制定,动词,对付,句末语气词,呢,介词,替,给,连词,所以)

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副词,特意)推辞,不接受

告辞,辞别

讲究,计较

宠幸 幸而 《诗经》两首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三、一词多义

1、言:

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把,介词。如:秋以为期。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开始。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

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靡:

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6、思:

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雨:

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离散。如:一别如雨。

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二、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

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

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形容词作动词:

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

三、古今异义词

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

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

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

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四、一词多义

1、之:

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以之兴怀(代词)

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独立性)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2、修:

茂林修竹(意为“高”)

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虽:

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语意山构成判断)倒装句: 状语后置:

1、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2、当于欣于所遇。

3、终期于尽。

4、不能喻之于怀。定语后置:

1、仰观宇宙之大。

2、俯察品类之盛。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一、虚词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二、实词

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 古义:循,依。一词多义

1、东

2、望

3、下

4、如

5、歌

三、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介词结构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相与枕藉乎舟中

3、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4、谓语前置 渺渺兮予怀

5、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顺流而东 东望武昌 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动词,向东进军 名词作状语,向东 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动词,眺望,远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名词,下面 纵一苇之所如 如怨如慕 扣舷而歌之 歌曰 倚歌而和之 抱明月而长终 而卒莫消长也

动词,往 副词,像 动词,唱 名词 歌词 名词 曲调 永远 增长

6、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

2、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6、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火尚足以明也。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状语后置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四、多义词

1、有碑仆道(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方法)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其

1、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3、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5、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8、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1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12、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13、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14、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15、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1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1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18、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1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五、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 2、金就砺则利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

2、虽有槁暴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三、词类活用

輮 通 “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有 通 “又”。暴 通 曝,晒干。知 通 “智”,智慧。生 通 “性”,天赋,资质。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上食埃土

5、下饮黄泉

四、特殊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句: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人格高尚的人)七、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从,介词)而青于蓝(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连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接,就,于是,连词)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

《师说》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今义: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4、小学而大遗:(古)

1、小的方面;

2、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古)跟随。(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三、一词多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2、)传 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 后置的标志)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四、词类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2、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

4、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6、、吾师道也(名词作动

五、文言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

2、不拘于时,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苏武传》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1、蹈其背以出血 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二、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女弟: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稍: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2、会论虞常。论: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货物: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三、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归

8、屈节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四、一词多义

使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语

1、以状语武 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引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食

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3、廪食不至 食:粮食。

4、给其衣食 食:食物。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五、特殊句式

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为见女”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将有事于西畴 既窈窕以寻壑 觉今是而昨非 恨晨光之熹微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 时:有时 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幼:儿童、小孩子 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 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 策:拄着 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 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 悦:以。。。为愉快

有事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

古:指知心话

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古:指农事 今:泛指

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是 古:正确 今:判断词 非 古:过错、错误 今:不 恨 古:埋怨、遗憾 今:仇恨、怨恨 善万物之得时 善:以。。。为善 羡慕 三、一词多义

引以为流觞曲水 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 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 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 引兵欲攻燕 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 避开、退却 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 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牛十二,乘韦先 四的代称 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走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字词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高地迥(形容词,远)

12、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恭疏短引(书写,撰写;

15、言均赋(动词,铺陈)二、一词多义

故:

1、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3、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4、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尽:

1、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2、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3、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且:

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2、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陈情表》知识点总结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夺:舅夺母志(改变)

4、祚:门衰祚(zuò)薄(福分)

5、鲜: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7、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8、废: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10、寻:寻蒙国恩(不久)

11、笃:则刘病日笃(病重)

12、听:听臣微志(准许)

13、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

14、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二、通假字

1、闵: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有: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4、蓐: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三、一词多义

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臣具以表闻(介词,用)见

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四、词类活用

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闻: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词,远离)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六月:生孩六月(1、古义:六个月。

2、今义:第六月)

2、成立:至于成立(1、古义:成人自立。

2、今义:创立)

3、不行:九岁不行(1、古义:不能走路。

2、今义:不可以)

4、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1、古义:优秀人才。

2、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告诉:则告诉不许(1、古义:申诉。

2、今义:让别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1、古义:辛酸苦楚。

2、今义:身心劳苦)

六、句式

1、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3、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4、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句)

5、则告诉(陛下)不许(省略句)

6、少仕(于)伪朝(省略句)

下载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总结 本册课本分四个单元,体裁分别是小说、古代诗歌(唐诗)、古代议论散文、科学文艺作品。其中,前两个单元侧重“品味与鉴赏”,第三单元侧重“思考与领悟”,......

    高中语文知识点及学法总结

    高中语文辅导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

    经典护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护理学基础知识点 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2 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 温度保持在22~24℃。......

    初三化学(下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金属和合金 1、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大多数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优良的导电导热性、有延展性,密度、硬度较大,熔点......

    小升初英语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英语如何备考,英语复习的重点在哪里?小编为您总结如下知识点: 一、a number of ,the number of a number of 意思是“许多”,相当于a lot of ; the number of意思是“„„......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会喜欢!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税法的概念税法一......

    人教版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

    提高记忆高中政治内容,高中学生可以把重点知识点分类整理,那么人教版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人教版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