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2019-05-13实施目的为建立、实施和保持有效的安排和措施,确保在整个食品链中能够获得充分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并在公司内部就影响食品安全的事项与有关的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特制定本程序。范围
适用于内部、外部食品安全信息交流的管理。术语
无职责
4.1食品安全小组是公司食品安全信息内、外部沟通的主管部门,负责汇集和处置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同时负责上级有关食品安全来文的收发工作。
4.2业务部(销售部和采购部)负责供应商和客户的外部食品安全信息的沟通和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食品安全小组。流程图
无内容
6.1内部沟通
6.1.1内部沟通的主要内容
a、产品或新产品;
b、原料、辅料;
c、生产设备;
d、生产场所、设备位置和周边环境;
e、清洁和消毒程序;
f、过敏原控制程序;
g、包装、贮存;
h、人员资格水平和职责分配;
i、法律法规要求;
g、与食品安全危害相关的措施和知识;
k、顾客、行业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l、表明与产品有关的食品安全危害的抱怨和投诉;
m、影响食品安全的其他条件;
n、产品回收;
o、审核结果等。
6.1.2内部沟通的方式
6.1.2.1公司内部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定期进行以工作座谈方式,对工作中的问题协商解决,做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正确外理和对影响食品安全因素的有效预防。
6.1.2.2食品安全小组定期(1次/月)召开座谈会,各小组成员可相互交换工作进程情况,小组组长向组员提供新的信息,新的举措及更新改进的进程等。
6.1.2.3品控中心在食品安全体系运行前或运行中不断同销售部咨询、征求和交流有关原料和包装物料方面内容,以便制订、修改或更新原料及包装物料的生产采购标准和要求。同时品控中心对采购的原料和包装物料进行验收和监督,及时反馈信息。
6.1.2.4品控中心及时与销售部沟通,及时获取顾客对产品要求及变更的信息,以便制订或变更加工工艺及产品质量标准,销售部如果从客户渠道获得了法律法规对食品要求的更新或者得知客户或市场对产品要求的变更,也要及时告知品控中心。同时品控中心将生产过程获得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反馈给生产部,以利于产品更新改造。
6.1.2.5品控中心应经常与生产部进行沟通,探讨加工工艺实际操作以及设备布局、改造,以便制订、修改加工工艺操作要点和加工要求,同时将生产中发现信息反馈给生产部。
6.1.2.6销售部经常与采购部进行沟通,及时传递所需原料和包装物料的品种、特性、数量等方面信息,以利这些物品保质保量的供给。
6.1.2.7其它各部门所需物品通过申报单及时与采购部进行沟通,以便物品的采购。
6.1.2.8各部门负责人不定时与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沟通,通过班前、班后会、周会、工作总结及平常交谈、观察等形式,了解职工的生活、精神和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困难,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或业务管理方面的学习,调整人员结构,充分发挥每个员工主观能动性。
6.2外部沟通
6.2.1外部沟通的主要内容
①供方、分包商和生产厂家(国外客户通过调查问卷、邮件等方式进行);
②顾客或消费者,特别是在产品信息(包括有关预期用途、特定贮存要求以及适宜时含保质期的说明书)、客户所在地法律法规更新、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变化、问询、合同或订单处理及其修改方面;
③以及包括抱怨的顾客反馈;
④立法与监管部门;
⑤对质量、产品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或更新产生影响,或将受其影响的其他组织。
6.2.2外部沟通的方式
6.2.2.1外部组织要求提供公司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信息时,经总经理批准,各有关部门将公司食品安全方针及有关要求传递给外部组织。
6.2.2.2销售部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变化和客户所在地法律法规对产品要求的更新,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征求顾客意见,对顾客的要求和其他食品安全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处置,并将信息及时传递到食品安全小组。
6.2.2.3食品安全小组成员负责收集、整理、传递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的食品安全信息。
6.2.2.4品控中心及时关注检验检疫局、食药局等政府监管理部门的要求,掌握国家最新的食品安全标准及规范发布情况,了解产品质量抽查情况,并将信息传递到食品安全小组。相关文件与记录
《会议记录》
《会议签到表》
《合格供应商名录》
第二篇: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隐患,强调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如何进行食品质量管理,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字:食品安全隐患,质量管理重要性,具体措施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今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频频爆出,阜阳大头娃娃奶粉、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结石宝宝问题、染色馒头问题、明胶重金属超标、“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已严重影响和威胁到国民的健康与生命,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折射出我国食品产业的种种不足。[1] 1.我国食品安全隐患
1.1传统安全隐患 1.1.1化学污染
①农用化学品残留 为了提高产量或减少农畜产品的发病率以及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化肥、农药、兽药、激素、抗生素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非法或违规使用,使农产品和畜产品等食品生产原材料。
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增加,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农药、兽药、激素和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或非法使用,所生产的农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不经必要的处理直接上市或用作食品生产原料,人们食用后,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还导致人畜共患病和疫病的增加。1999 年广东省发生的46名学生使用带有甲胺磷农药残留的“蔬菜”中毒事件以及2001 年杭州市民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中毒事件、敌百虫腌制咸鱼、罗非鱼中的含有孔雀石绿等事件均为违规或非法使用农用化学品,引发了及其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2]。另外,我国因为畜禽肉长期因畜药残留问题和茶叶农药残留问题而出口受阻,导致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②重金属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工业废水和废弃物污染了食品原材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我国1200 条河流中,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在工业污染物中尤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2012年湖南万吨大米被查出镉超过国家标准2倍以上。金属镉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强致癌物质,大米中的镉污染主要跟农作物的种植污染有关,植物吸收了土壤中的镉,从而使农作物中镉含量增高。2013年被媒体曝光的河南新乡一家造纸厂违规排污污染麦田,当地的农民对自己种植的麦子,都只卖不吃。另外,新型的包装材料,由于没有经过危害性的评估,就用于食品的容器、包装和用具的生产,也有可能造成重金属超标,从而威胁食品的安全性。
③添加剂超标使用和非法滥用 由于对非法或小生产企业监管不利,以及一些不法商贩处罚力度不够,使少数企业无视国家有关法规和规定,造成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追求外观或口感非法滥用非食品加工用的化学物质,例如熏蒸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甲醛次硫酸钠)”;为增加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添加三聚氰胺等。一些企业,为了使产品增长保质期,超标添加防腐剂;为了提高产品的色泽,超标使用色素等有一定限量的食品添加剂。长期食用含有这些非法或超标使用的添加剂的食品都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3] 1.1.2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也是食源性疾病的最大祸根。食品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滋生,造成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污染,一直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污染,目前大部分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如常见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真菌毒素污染。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产生的毒素致病性强,随时都有可能污染食品,如常见的霉变花生、大豆、谷物等易检出黄曲霉毒素B;2001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生的“毒大米”事件,就是真菌毒素的典型案例;2001年江苏、安徽等地爆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造成177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2万人。还有病毒性污染,如甲型肝炎病毒(HAV)、诺沃克病毒(SRSV)、疯牛病病毒(BSE)和El 蹄疫病毒(FMD)等,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1.2 非传统安全隐患 1.2.1 蓄意破坏
为伤害他人或扰乱社会,通过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因素对食品和食品生产过程进行破坏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 员工抱怨社会“不公”或劳资关系紧张等原因恶意报复;② 因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等方面矛盾的激化,人为制造食品安全恐怖事件;③不良企业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同行的产品进行人为破坏等恶性商业竞争行为等。
1.2.2 故意污染
故意向原辅料或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故意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农兽药和食品(饲料)添加剂或采用其他不适合人类食用的方法生产加工食品等的行为。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非法敛财,在利益驱动下,采用一切可能手段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甚至不惜采用违法行为,形成所谓的行业潜规则。[4] 2.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1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其他国家一样,目前,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是给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的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惟利是图,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按标准生产,偷工减料,以假充真,滥用添加剂,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致使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严重地打击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形象和声誉受到了损害。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对食品谈之色变,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没有保证,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5] 2.2 质量管理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
食品安全指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食品自身因素(如毒蕈),另一个是人为因素,后者为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食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的总称,是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食品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6] 2.3食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2.3.1 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健康
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比较多,如不注意加强质量管理,保证食品卫生的要求,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从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搞好食品质量管理,可以预防、减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和健康。
2.3.2 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是提高食品工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食品工业产品能否占有市场、具有竞争力,基本上取决于产品的质量状况。2.3.3 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浪费,减少原材料、动力和加工时的消耗,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比较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食品,尽快占领市场,易于销售,从而缩短库存时间,加速资金周转,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2.3.4 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制胜
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按国际通用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海关等部门依照我国的法规对进出口食品质量和安全进行严格管理,这对保护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在加入WTO以后,对外贸易中,我国经常面对如何对待进口对象国的贸易技术堡垒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出口食品质量,促进食品出口;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检验检测水平,提供质量保证,推动食品出口。[7] 3.食品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根据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我们认为,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食品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增强消费者、食品从业与监管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以及建立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将是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
3.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 危害分析关键点(HACCP)系统和工509000标准系列都是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与质量控制的保证制度和保证体系。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是食品企业自主性质量保证制度, 是构筑HACCP系统和工509000 标准系列的基础, HACCP 系统是再严格执行GMP的基础上通过危害风险分析, 在关键点实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生物的化学和物理的危害因素对食品的污染。工509000 标准系列是更高一级的管理阶段, 包含了GMP和HACCP的主要内容, 体现了系统性和法规性己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进入欧美市场的通行证。这些保证制度和体系己被时间证明对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是行之有效的。[8] 3.2 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研究工作 只有做好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发现现有饮食习惯和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才能在技术上生产出质量更高、更安全的产品,才能不断满足我国人民对饮食健康的需要,也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怎样处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出现的新问题、怎样去除食品质量与安全隐患、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怎样饮食最有利于健康等等,都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这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真正基础和保障,没有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食品质量与安全就无从谈起。如食品热加工而普遍产生的丙烯酰胺对人体可能引起的伤害是通过科学研究才发现的。卫生部对撤销面粉增白剂在立场上出现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实际上是科学研究做得不完全而造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10年起在生命科学部将食品科学单独列出,加强了对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建议以后在科研项目的安排上,注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研究,对面临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和潜在隐患进行科学攻关,随时为解决和预防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和隐患提供科学的途径和方法。[9] 3.3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
为了我国人民的饮食健康,为人民提供实用营养安全的食品,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建立和增强全体人民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全国人民都具备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食品质量与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的建立和提高,应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不同的策略。下面,将从一般消费者、食品从业人员、政府管理部门和预防食品违法犯罪4方面就如何建立和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提出建议。
3.3.1 通过宣传和教育,培养一般消费者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 我国人口众多,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口大约为3%,很多人不懂得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真正含义。当出现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时,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国际上也不乏因为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而造成政治事件的现象。去年日本海啸后,发生在我国的民众哄抢食盐的事件就值得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在这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背后,隐藏着我们普通民众基本科学素养方面的无知与匮乏。因此,必须通过电视、广播、广告、报纸、杂志、宣传手册、书籍等多种形式,让普通民众科学的认识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建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本意识。例如在科普宣传方面,今年我国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即为“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旨在普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科学知识。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对于促进公众建立科学的食品消费理念和食品安全观,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等都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3.3.2 食品从业人员质量与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食品从业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与所生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直接相关。食品从业人员质量与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必须通过培训和教育来获得。我国食品产业的规模化水平较低,食品工业中的小企业、小作坊、小摊贩等数量巨大,造成食品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必须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础培训与教育。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与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对所有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础培训十分必要。特别是小作坊、小摊店以及小贩、小食杂餐饮等食品领域中的薄弱环节的从业人员,更是要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础培训。只有完成了要求的培训内容,掌握了相应的知识,获得了培训证书,才有资格从事食品相关的工作。此外,培训的实施和证书的发放,可委托第三方独立进行。
3.3.3 食品监督管理及检测人员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食品监督管理及检测人员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根本保障,必须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及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和再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新材料、新设备、新包装、新知识等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不断出现,这就要求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及检测人员要不断学习、接受再教育、更新知识、掌握食品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例如,卫生部2011年2月11日撤销面粉增白剂的第4号公告中,用3条款明确说明了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被禁止使用的原因、日期、监管等方面的事项,但遗憾的是没有明确直接说明在面粉中不能添加任何以增白为目的的物质。既然公告中已经指出增白“已无技术上的必要性”,就应该在公告中增加1条款,说明在面粉中不能添加任何以增白为目的的物质,这样可以防止别有用心的个人或企业可能为了增白而使用其他物质。第三条中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将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违法行为”,这样的规定有可能使使用其它物质作为增白剂的违法行为得不到监控。这样的事例在牛奶三聚氰胺事件中就发生过,正是因为三聚氰胺不是监控对象,才使三聚氰胺在牛奶中添加很久并造成严重后果后才被发现。因此,食品监督管理及检测人员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必须与时俱进,建议政府制定措施,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及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和再教育。
3.3.4 建立预防食品违法犯罪的质量与安全意识
所谓建立预防食品违法犯罪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继续加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使食品质量与安全违法犯罪得不偿失;二是要建立食品从业人员的信用制度,只有真诚守法的从业人员才有可能进行食品生产。在发达国家,对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商家处罚相当严厉,除要求立刻停业待查以外,还将伴随高额的罚款,而罚款额度之高足以使其关门倒闭,这样立法的目的就是让商家清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结果是得不偿失的[10]。过去,我国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违法人员的处置并不严厉,不法商贩和生产者为了自身利益,可以完全不顾消费者健康赚黑心钱,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为了杜绝这种明知故犯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必须大幅度提高其违法成本,要让违法者倾家荡产、无利可图。同时,要建立食品从业人员信用制度,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对出现质量与安全的食品从业人员,一辈子都不能再从事食品方面的工作。
3.4 以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为主,第三方监管为辅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与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政府的统一组织与监管。根据国务院200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确定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监管的原则,具体把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安全监管环节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种植养殖环节、生产加工环节、市场流通环节和餐饮消费环节。目前就食品安全监管来说,主要有农业部、卫生部、商务部、质检、工商和食药监等职能部门负责以上不同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由于涉及部门较多,监督执法中难免出现执法空隙或交叉执法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明确执法内容,杜绝相互依赖与推诿,真正将监管责任落到实处。此外,各级政府应该作为一个权威主体主动承担起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作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尤其是各监管部门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工作。建立一个权责明确、监管到位、标准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切实实现“由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无缝监管,还需要我们的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做出更多的努力。目前,各级政府已经或正在组建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协调食品安全工作。由于食品生产、流通涉及众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牵涉众多部门,加之食品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单纯依靠政府监管部门的单中心治理模式显得力不从心[11]。因此除了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之外,我们还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积极发挥第三方监管体系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在当前这样一个食品安全日益严峻以及政府监管不能全面顾及的特殊时期,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管,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同时还能大大降低监管成本。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一种以政府监管为主导,第三方监管为辅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新模式,积极引导并鼓励行业协会、检测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中来,改变自上而下的传统监管模式,建立多元化的食品监管体系,拓宽食品监管渠道,实现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有效弥补与融合。[12] 结束语
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3]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要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要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检测技术,促进我国食物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我们将坚持不懈为之地努力.[14] 参考文献
[1] 张立芳.中外食品安全管理标准比较与建议
[2]吴晗璐,曾宪瑛.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管制经济学分析[J] .企业经济 [3]周妍蕾.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及对策.农产品加工
[4]宫霞张,张艳艳,卫晓怡,张广存.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思考.农业经济展望
[5]闫发青.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八方论坛
[6] 李正明. 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食品安全 [7]张丽琴.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企业天地 [8]郭丽红.食品卫生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学研究
[9]张旺璧.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对策[J].食品工业科技 [10]徐怡燕.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 重庆大学 [11] 刘文萃.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第三方监管体系[N]. 中国社会科学报
[12]孙炳新,孟实,冯叙桥,李娜,徐方旭.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对策.食品与发酵工业
[13]高阳,杨薇,王佳江,等.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
[14]徐小英.我国食物(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学校 廊坊师范学院 二级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 11级生物技术 姓名 李兴娟 学号 11070141010
第三篇: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考核办法(最终版)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1目的
使质量管理考核有据可依,通过考核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
2适用范围
本考核办法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的考核。
3职责
3.1质量管理考核要严格依照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由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
3.2各部门主管负责各自机构工作人员的日常监督打分。
3.3各部门主管于每月底将各自机构的监督打分记录报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3.4对于出现违反质量管理制度重大情况的,要立即报告总经理。3.5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的考核由总经理负责。
3.6对在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方面,要积极履行各部门职责。
4考核标准
考核采用百分制,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具体分数规定为:
优秀:90分以上(含90分)
良好:80~89分
及格:70~79分
不及格:70分以下(不含70分)
5考核内容
5.1总经理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的方针、政策,树立“质量第一”思想,抓好全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对企业产品质量负全责。(20分)
2)组织研究和制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发展规划,制定方针与目标规划,定期检查各部门方针执行情况,正确处理产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努力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5分)
3)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例会,掌握质量信息,及时处理重大质量
2)负责全公司采购管理工作,组织领导对供方进行调查与评价,负责采购物资的名称、数量、型号、规格及质量要求加以识别与管理。(60分)
3)协助生产做好采购不合格品的处置。(20分)
5.5营销副总
1)负责识别顾客的要求与期望,对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并负责与顾客的沟通工作。及时了解顾客的要求与期望,做好本公司产品销售工作及售后服务管理工作。(20分)
2)定期开展顾客满意程度调查工作,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协助分析、研究和解决顾客的投诉。(20分)
3)负责了解市场上产品的相关信息,为改进产品提供依据。(20分)
5.6生产部经理
1)在车间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车间的质量目标。(20分)
2)熟练掌握工艺要求,精心组织生产,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20分)
3)负责车间环境管理,对原料、半成品、成品、不合格品,要标识清楚,分类存放。(15分)
4)负责车间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在搬运、储存、包装、防护中的管理。(15分)
5)负责车间设施和监视测量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使其处于完好状态。(15分)
6)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汇报,按规定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负责有关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不合格产品 不得转入下道工序。(15)
5.7品控部经理
1)行使检验职权,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质量。(25分)
2)负责对进货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及时组织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25分)
3)及时反馈产品的质量问题,督促职工提高产品质量。(20分)4)坚守岗位,做好检验记录。(15分)5)努力学习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15分)
5.8员工
1)生产前必须提前到现场,对设备、工艺、安全等情况进行了解。
第四篇: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
吴起采油厂2012年计划生产原油226万吨,面对这一既定目标,该厂积极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大力开展二季度劳动竞赛活动,以“质量效益年”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及技能比武活动。同时在安全生产方面继续推行领导包月检查制度,确保采油厂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安全平稳运行,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构筑坚强堡垒。
时令已进入夏季,洛河源头的吴起采油厂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生产一线,各基层单位纷纷以贯彻集团、油田、采油厂职代会精神为契机,大力开展劳动竞赛,迅速掀起“比学习”、“比技能”、“比产量”的浓厚氛围,全力冲刺时间任务硬过半;在机关单位,及时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工作,全面加强后勤机关科室协作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助推采油厂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眼下,正是全厂下下团结一心奋力夺油会战的关键时期,该厂又及时推出五项措施,全力助推生产经营稳步前进。
一是狠抓关键环节,确保产量主动。
面对226万吨原油生产任务,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敢于勇挑重担,进一步夯实生产责任意识,加强生产调度,逐级分级生产任务,加压紧逼,环环相扣,确保生产经营高效运转。同时在科学技术应用、新井投产、油井计量化验、注水开展等方面也要下大力气,紧紧围绕生产生产扎实有效开展。
二是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政令畅通。
只有加强协作协调,才是助推生产经营常态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各部门要合理分工,不高各自为政;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经常深入基层,到生产一线求发展、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大力推行吃住在一线、岗位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的“一线工作法”,确保全厂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全面提升协作满意度,形成各级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是严明组织纪律,确保队伍纯洁。
要持续加强劳动纪律建设,各级领导干部、全体职工都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要心存企业,以大局为重,想企业所想,加强团结,鼓足干劲,拧成一股绳,共同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要客观冷静对待发现问题,合理解决,不断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为采油厂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整理和组织保证。
四是注重职工利益,确保大局稳定。
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在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厂里面高度重视,一方面在认真宣贯劳务派遣有关政策,另一方面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优惠,保证职工的更本利益不受损害;同时要充分发挥职能科室及党组、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全方位构筑企业与员工沟通的平台,形成上下联动、共谋发展的民主管理工作新格局。
五是突出隐患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要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的监管,落实责任主体,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彻底杜绝“三违”现象,切实把安全生产落实到企业经营考核之中,全厂上下要分清利害,认清形势,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确保全厂各项工作平稳运行。
三、方法步骤
这次“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从3月份开始至12月底结束,分为动员部署,活动实施,总结考评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1-3月)。一是召开“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动员大会,明确活动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二是组织单位全体人员学习农业综合开发有关制度、业务知识及“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和开发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二)活动实施阶段(4-11月)。组织开发办业务人员、项目建设单位到先进省、市、县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争先创优意识、质量标准意识。并对照先进单位,对照国家、省、市、县项目建设标准、管理制度要求,寻找差距,查找农业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完善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制定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项目与资金管理;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印
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互相交流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全面促进开发工作;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强化质量标准意识,积极争创先进单位、优秀项目、优秀工程,全面提升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整体水平。
(三)总结考评阶段(12月)。按照“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要求,围绕项目建设质量是否提高、管理工作是否得到强化、工作效率是否得到提高,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整体开发水平是否显著提高等进行全面总结。并根据市开发办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考评办法和各项争创活动评分标准,争取在全市考核中取得好的名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保证这次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区农业开发办成立以党组书记、主任朱建忠同志任组长,副主任王延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业务人员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并定期向市开发办上报活动进展情况。把开展“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靠上抓。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将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细化到人。统筹协调、周密部署,确保“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扎实有效,达到预期目的。
2、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开展“农业综合开发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的措施要具体,工作要细致,精力要集中,人力要加强。要把开展“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与开发工作
紧密结合起来,切忌流于形式,避免花架子、走过场和敷衍了事。通过开展这次活动,真正实现项目建设质量标准明显提高,项目与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开发效益显著提高,开发总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确保这次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加强督促检查。区开发办“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将采取专题调研、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及典型经验,更好地推进这项活动有效开展。
二O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第五篇: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XXX医院2018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实 施 方 案
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与安全,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强和完善我院的各项工作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的管理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三)强化18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四)医院有针对性地对医疗质量问题制定干预措施。
(五)为提高我院的两个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院须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拓展业务范围、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控制成本、增收节支。
二、控制指标
1.病床使用率≥85% 2.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 3.平均住院天数≤10天 4.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5.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6.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8.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 10.疑难病症好转率≥90%
11.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2.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
17.无发生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二级医疗事故 18.三级、四级医疗事故发生率≤0.1‰
19.医疗补赔偿(含减免),每年不超过业务收入的3‰; 20.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21.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22.单病种治疗费用控制不高于当地治疗的平均费用 23.单病种治愈好转率高于同级医院水平
24.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25.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门(急)诊
1.处方合格率≥95% 2.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3.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4.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6.器械、仪器完好率90% 护 理
1.静脉输液、吸氧、无菌技术、吸痰、引流管护理、背部护理、心肺复苏等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危重患者(特护、一级护理)护理合格率≥90% 3.病人对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90% 4.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陪护率≤5% 5.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 6.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应达到100% 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8.无护理并发症(烫伤、褥疮、坠床)(难免褥疮例外)9.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0.5 10.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零 11.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率100% 12.护士、护师规范化培训率70% 13.主管护师以上继教覆盖率≥80% 14.技术操作考核,护师以下职称每年一次参与率≥95% 15.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每年一次,参与率≥95% 16.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 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率≤10% 2.医院感染漏报率≤10% 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5.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医 技
总的质量目标:
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准确率≥95% 2.检查报告误诊率≤3% 3.报告及时性≥95% 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24小时
5.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等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
6.B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 7.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 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 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小时/周 放射科:
1.X光摄片甲片率≥90% 2.废片率≤0.5% 3.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 4.阳性率:普通片、CT、MRI检查阳性率≥70% 检验科:
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
2.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达到规定标准 3.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4.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
5.尿沉渣镜检率达100%,沉渣分析仪复检率达60% 6.报告单审核率达100% 药剂科:
1.处方复核率≥90% 2.调配处方差错率≤1/10000 3.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 4.无假冒伪劣及霉烂变质的药品 5.药品供应满足率≥95% 6.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0%
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50% 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40% 9.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
三、具体要求及措施
(一)健全管理体系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由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主任及各科科主任组成,院长任主任,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门诊办、药剂科、质控科等为医院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管理,承担指导、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严格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
质控科作为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全院医疗、护理、医技质量实行监管,并建立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负责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2)开展医疗质量、医疗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医疗质量培训会,不断强化职工质量与安全意识,共同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3)负责制定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标准及医疗质量检查操作程序,指导科室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促进医疗安全。
(4)对医疗质量管理建立严谨、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方法。(5)根据实际情况每季度开一次会议,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6)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做好质量分析,给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7)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质控科工作职责
(1)负责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协助监督、指导职能部门质量管理工作。
(2)负责制订并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以及临床、医技科室、职能部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标准,逐步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3)建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负责指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4)负责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监督、考核等工作。(5)对医院质量改进及患者安全工作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反馈质量信息。
(6)职能部门质量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结合。
(7)负责组织季度、半年、全年质量检查及抽查工作,定期召开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质量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促进医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设科室质量管理员一名,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协调、反馈、记录等具体工作。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建立健全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2)对本科室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3)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按规范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报告单、护理等)。
(4)对各项护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5)根据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通报内容,以及质控部门下发的各类整改通知单内容进行整改。
(6)每月定期对本科室内工作量完成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病历书写质量、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管理、输血管理、纠纷投诉情况进行自查整改,并详细记录。
(7)参加医疗质控会议,反映问题,分析本科室各阶段医疗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并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意见报告科主任批准,协助科主任督促落实。
(8)定期向医院质控部门反馈本科室质控工作进行情况,对违犯医 疗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医疗不良事件,写出书面材料及时上报。(9)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对18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为此,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有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胸片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结、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结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科主任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
(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8)手术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手术部位标识,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1)组织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1—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②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未确诊病人应有:①鉴别诊断;②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③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危重病人应有:①当前的主要问题;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科申请院外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8)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9)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
(二)、医疗质量管理内容 基础医疗质量管理
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3)医疗流程;(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人力资源管理:按照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门诊部、药剂科、质控科、后勤科等科室要经常性地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
4、改善服务流程,为病人提高快捷安全服务。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意见箱,为病人导医,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环节质量管理:
环节质量是质量管理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必须按要求抓好:
1、全院职工都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是环节质量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接受院、科两级检查,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⑴抓好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⑵抓好查对工作。
⑶做好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⑷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⑸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科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抽查。
⑹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在岗情况。
⑺做好病历及时、客观、准确、规范的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改签 名,按时归档。归档病例不得修改、返回,原则上不借阅。
⑻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及谈话记录,做好院内、科间、同事之间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执行及工作正常运转。
⑼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⑽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⑾抓好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管理,提高诊疗质量。
⑿在医疗工作中如发生划价、发药错误、处方差错,只能由医务人员核对后纠正,严禁由病人跑路。
⒀病人出院结帐时,帐目核对由科室内部核对,禁止病人参与核对工作,杜绝病人往返跑路。
终末医疗质量管理:
1、单病种管理:
确定单病种:能反映医院、科室医疗工作重心,选常见多发病疾病顺位排列前5种疾病作为单病种,以及医疗文件公布的单病种,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管理,2、质量指标管理: 医疗质量总指标年初分解下达各科室,年终总结时,医院质量指标院科分别统计,进行管理,定期分析评价。
四、科室质量考核标准(1-7考核标准见附件)
五、考核方法和奖惩制度
(一)质控科定期组织实施检查,结合平时抽查及终未质量考核作出分数评定。
(二)每个科室定分100分,实行倒扣分制,扣完为止。
(三)科室考定分五个档次,考核分:≥95分为优秀,<95、≥85分为良好,<85、≥75分为一般,<75、≥65分为差,<65分为较差。
(四)科室考核分值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
(五)重大医疗质量问题按医院有关规定视情节给予罚款,对责任 人按相关规定进行经济处罚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