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电有限公司技术工作总结
来到变电站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便是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从熟悉主控室的一次设备模拟图板开始,一步一步了解变电站的各个组成部分,也知道了如何巡视、监屏,再到简单的操作和开票。并且不断的补充新能源。现场运行知识、经验很难从书本上获得,必然要求自己多看、多想、多问,力求做到不但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成为一名“一专多用”的人才。为了自己能在变电运行岗位上学有所成,自己白天摸设备,晚上看说明书。通过学习,从对变电运行工作模糊认识,到专业知识与现场实践操作的结合,并较熟练地完成工作;通过学习各种安全法规、规程、条例,提升知识储量;通过学习,以前对公司运作一无所知,如今能关注公司动态,行业动态,开阔了视野。现在想来,在那段时期只是掌握了变电运行知识的一点皮毛,对各类一次设备的作用一知半解,至于继电保护及防误闭锁等二次部分了解也只是压板投退,但对我在现在调度运行岗位上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也让我知道了一名值班人员的辛苦和责任。
1987年,公司对北门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公司对此非常重视,对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工作。我也因此获益匪浅。如在此期间,我还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如设备图纸的不同读图方法、站内外一次设备的厂家现场培训、继电保护的厂家现场培训等。
1988年起我担任了北门变电站值班长,在此过程中我处理了多次事故异常。如开关拒分或拒合闸、开关渗油、刀闸发热等故障。这些事故和异常的处理很好地补充了我的理论知识,使我对站内一、二次回路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也让我意识到了站内好多实际的东西,同我的理解和认识还不熟悉,促使我进一步要学习了解更底层的东西,对一、二次设备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学习工作中,我得到了站里师傅的大力帮助,也让我对变电运行、检修工作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1988年,北门变电站二次部分中间继电器连续烧坏两只,我经仔细观察和分析确认是由于系统电压不稳定造成的,(那时严重缺电,电网安全稳定性差)本人加强对电压监控,同时增加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对数,增加触点容量,从此再未发现中间继电器触点烧坏现象,避免了经济损失。
通过这几年来的工作,使我体会到对电力设备维护应做到:
1、认真观察,通过眼睛可以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如破裂、断线、变形、漏油、变色、腐蚀等不正常的现象。
2、耳听鼻闻,由于交流电的作用而产生振动并发出特有的声音,通过声音变化的特点,来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闻气味也是对电气设备某些异常和缺陷比较灵敏的一种判别方法。
3、用手触摸被检查的设备来判断设备的缺陷和异常。(应该强调的是,用手触试带电的高压设备是绝对禁止的)通过用手摸可以感觉出设备温度的变化和振动,如变压器的温度变化,局部发热,继电器的发热、振动等,都可以用手触摸法检查出来。
4、了解运行状况,发生故障时的天气变化,负荷大小,以及发生类似故障的记录及解决方法。
通过这些,可以较快地掌握设备运行的最基本的情况,便于完整地处理事故,避免事故查找工作进入误区而延长停电时间、扩大事故范围。
1994年12月作为最优秀的输变电人员被选调入宜丰水电公司电力调度所工作,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管理方面的工作,通过多年调度工作,熟练掌握了电力系统电力安全规程、调度规程、电力法、电网管理条例等;具备了独立分析电网运行状况、处理各种事故,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能力。
1995年5月担任调度运行值长,主要从事电网调度运行和管理工作,负责分析本值电网运行状况、处理各种故障,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通过对主变损耗计算,绘画出主变经济运行曲线图,来合理的进行变电站主变经济运行方式的调度。如东门变电站两台主变经济运行并入点为65A(35KV侧)电流,当主变电流大于65A时应投入两台主变运行,小于65A时只投一台主变运行,通过这一方式运行,减少了主变的损耗,增加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另外,根据我县电网小水电比较丰富,线路穿山越岭的特点。合理利用小水电电力资源,科学调度,要求两个大电厂(双峰、洞上)每日汇报库容水位,及时汇报雨情、设备情况,申报设备检修计划,要求其它小水电汇报日发电计划和申报设备检修计划。经常以各种方式深入小水电客户,掌握客户发电和设备情况,密切客户关系。在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调度,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检修计划,努力提高供电可靠率等。
在学习电网技术和继电保护知识方面,虚心向地级调度请教,工作之余,刻苦钻研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向地调和邻县的学习加之自己的努力,参与拟草了县电网年度运行方式、经济调度方案、负荷控制措施;参与修编了《县电力系统调度规程》,拟草了《并网电调协议》、等电网管理方面的文案。在近二年的时间内建立、完善了县电网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经营管理、设备管理、优质服务等管理工作;规范了我县电网调度管理,从而使我公司的电网调度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晃就是20多年,这20多年是我人生观不断成熟不断深化的时期,由一名变电运行工转岗为调度值班员,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随着电网的扩大,设备增多,结线复杂,我时刻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调度所作为运行方式和技术管理的部门,各个环节充满着技术,为了使自己能较透彻掌握自己岗位的技术,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掌握新的理论,一方面利用各种资料进行专业学习,有针对性地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向老师傅求教,勤思、多做、苦学、牢记,使自己能更准确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给自己增添了许多工作信心。
总的来说,调度运行工作是一项责任很强的工作,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今后,电力改革的趋势对调度值班人员的要求更加高,需要对设备运行状况有独立的判断处理能力,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新时期要求合格的调度值班人员,就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克服缺点,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更能适应现代化电力建设的需要。
第二篇:风电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风电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1.目的为加强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发电设备可靠性,保证公司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根据电力行业现行标准(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 1051-2007),并结合公司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规定了技术监督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主要内容。
2.2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部门。
3.术语和定义
3.1 技术监督
技术监督工作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采用有效的测试和管理手段,对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其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3.2 三级技术监督网
由班组、部门、公司专业组等三级组成。
3.3 绝缘监督:电气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容器、避雷器、电缆、母线、绝缘子等设备的绝缘强度,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系统。
3.4 电测监督:各类电测量仪表、装置、变换设备及回路计量性能,及其量值传递和溯源;电能计量装置计量性能;电测量计量标准;如:电能表、互感器、电量变送器、测量系统二次回路、电测计量装置和电工测量仪器、仪表等。
3.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化装置监督: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开关、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容器、电缆、母线、输电线路等设备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同期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及所属二次回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及其投入率、动作正确率、故障录波完好率。
3.6节能监督:发电设备的效率、变电设备损耗及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措施等。
3.7 环保监督:噪声治理、环保设施效率、电场的环境现状评价等。
3.8 金属监督:旋转部件,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变化、寿命评估、缺陷分 析、焊接材料和工艺等。
3.9 化学监督:电力设备用油,电力设备的腐蚀、结垢、积盐等。
3.10 电能质量监督: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相位及其测量装置。频率
和电压质量。频率质量指标为频率允许偏差;电压质量指标包括允许偏差、允许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和正弦波形畸变率。
4.管理职责
4.1 公司设立由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任组长的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部是技术监督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部部设立技术监督管理专责人,在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下做好各个技术监督网的管理工作, 各项技术监督负责人及其技术监督网成员在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下做好日常的技术监督工作。
4.2 技术监督领导小组职责
4.2.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技术措施等,并制定本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4.2.2 建立、健全公司技术监督网络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技术监督(专业管理)专责人能够正确、充分履行其职责。
4.2.3 开展技术革新和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和对专业人员的培养,保障技术监督专业队伍的稳定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4.2.4 审批公司技术监督工作计划,检查技术监督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技术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2.5 监督检查设备技术台帐和档案的建档、完善情况,对设备的维护、检修进行质量监督。
4.2.6 组织技术监督人员参加公司在建工程的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安装、调试、试生产阶段的技术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
4.2.7 根据标准要求,配置各种技术监督检测仪器和计量设备,并督促做好定期校验和计量传递工作。
4.2.8 组织技术监督人员参加相关的事故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反事故措施并督促实施。
4.2.9 不定期监督检查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并实施相关奖惩工作。
4.2.10 负责对外委托技术监测项目及内容的审定工作。
4.3 技术监督专责职责
4.3.1 组织编制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4.3.2 负责技术监督日常管理工作。
4.3.3 对本公司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协调、督促、检查,促进计划的完成。
4.3.4 负责与技术支持单位之间的综合联络工作。
4.3.5 及时向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反馈技术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落
实整改工作。
4.4 各技术监督负责人职责
4.4.1 贯彻执行有关技术监督政策、标准、规程、制度、条例,负责制定本专业的管理规定和有关技术措施。
4.4.2 对所管辖的设备按规定进行监督,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进行质量监督,并督促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监督处理,重大问题如实上报。
4.4.3 将技术监督工作及具体任务、指标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岗位,并做好协调工作。
4.4.4 加强自身和技术监督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技术监督专业水平。
4.4.5 参加本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设计审查、设备招投标、施工质量的检查及验收工作。
4.4.6 参加本公司设备事故调查,对有关技术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及处理意见,建立本专业重大设备隐患和故障跟踪记录。
4.4.7 不断完善更新测试手段,研究和推广新技术,开展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
4.4.8 计划和专业要求上报各类报表,编写季度、、机组计划检修等类别的监督计划、总结。
4.5 监督网成员职责
4.5.1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单位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等,并制定本专业的初稿细则和有关技术措施。
4.5.2对所管辖的设备按规定进行监测,对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进行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重大问题如实上报。
4.5.3 参加本专业监督网成员开展监督网活动,积极对所辖设备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5.监督内容与方法
5.1 技术监督的内容:根据相关标准和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开展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
5.2 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
5.2.1 按照上级及有关技术监督的规定要求,对本场的发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改进、设备选型、施工验收各阶段,实行全过程技术监督。
5.2.2 对设备的安全、质量、环保、经济运行等方面的重要参数、性能与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及评价。
5.2.3 落实反事故措施。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监督,查出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的循环过程,为防止生产事故的“关口前移”奠定基础。
5.2.4 设备(系统)的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
5.3 技术监督的实施
5.3.1 在发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改进、设备选型、工程施工及验收各阶段,严格执行本厂各项监督管理标准。
5.3.2 各级技术监督人员应对定期维护、试验和设备工况进行检查、评估,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各级技术监督人员应督促责任部门采取措施,有关部门应给予协助。
5.3.3 相关部门应做好技术监督记录(试验报告、校验报告、测量数据、保护定值变更、机组运行参数和设备异常的相关参数等),如实分析、报告技术监督数据结果,记录内容应准确、完整。
5.3.4 技术监督专责应按规定及时编制月度、季度、监督报表和总结,由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组长批准,报上级技术监督管理部门。总结及下监督计划由各专业监督组组长在每年的12月编写。各监督总结应在12月20日之前,报设备管理部审核后,经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组长批准,报上级部门。
5.3.5 各专业监督负责人应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技术监督工作计划,报技术监督专责,汇总后,报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组长批准,以文件发给各部门。主要内容包括:监督基础管理工作内容;设备检修时监督检查和试验项目;监督有关的设备维修、保养、改造工作内容;监督规定的定期试验、预试、校验、抽检等工作;工作计划有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完成期限。
5.3.6 各级监督网的成员应根据下达的各项技术监督工作计划,完成有关的设备维修、保养、改进工作;进行定期试验、预试、监测、校验、抽检。并做好原始记录、台帐。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并做好记录。
5.3.7 技术监督月报(见附件报表)由各专业监督负责人每月30日填写本月情况。内容包括本月监督基本情况(设备在运行、检修、定期试验、预试、监测、校验等过程中,发生的监督指标异常、设备故障、质量不符标准等监督情况)、月度计划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下月监督重点;一个月内没有发生以上情况,为无异常。
5.3.8 各专业监督负责人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上报上季度技术监督总结,技术监督专责根据集团公司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报送季度技术监督总结。
5.4 检查与考核
5.4.1 各技术监督负责人应认真编写季度、的监督工作总结及下一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5.4.2 技术监督月报表分别在当月30日前上报技术监督专责(节假日顺延)。技术监督月报表的内容要真实,不得隐瞒,特别是自行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填报。
5.4.3 各技术监督网每季至少活动一次,并提前2日将活动时间报备技术监督专责,技术监督专责将抽查技术监督网召开情况。
5.4.4 技术监督专责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领导小组会议。
5.4.5 技术监督的季度监督小结应包括本季度监督工作的情况及季度监督网活动情况,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下阶段的工作意见,经厂监督领导小组批准并报技术监督专责备案。
5.4.6 技术监督办公室应不定期检查各监督网活动情况,及时督促监督负责人落实各项工作。
5.4.7 技术监督网活动不得迟到、缺席。
5.4.8 有关技术监督总结、资料、报表向外报送时,必须经过各监督组组长审核、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报送。
5.4.9 外出开会、学习人员除执行厂的有关规章制度外,须在回厂后五日内,将开会、学习的情况及资料在网上发送给监督网成员及有关人员并送技术监督专责备案。
6.附则:
6.1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部制定和解释;
6.2 本制度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测技术监督条例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测技术监督条例
时间:2007年6月12日15:45
作者: 总则
1.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电力工业部计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及各项规定,加强东北电力系统的电测仪表专业的技术监督管理,搞好电力系统的量值传递工作,提高计量综合效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地运行,特制定本细则。
1.2 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是电力工业专业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之一。保证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各种电测仪表、仪器和计量标准装置准确可靠、量值统一是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
1.3 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应贯穿电力生产和建设的全过程。对工程设计、初设审查、选型、安装、调试、试生产到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监督管理。全过程管理应分级、分工负责。
1.4 所有省内并网的发供电及重要用电设备都必须接受省公司的技术监督与归口管理。本细则适用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直属发电厂、电业局、工程公司、修造企业、辽宁省电力局所属地方电厂、辽宁省农电局所属农电局。技术监督组织和职责
2.1 在省公司的有关部、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基层企业的相应部门设监督专责人,组成省公司和基层企业的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网。监督网分三级,省公司、科学研究院为第一级;基层企业为第二级;各基层企业的分场、工区或工地为第三级。各级都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
2.2 省公司的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专责人在省公司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生产、基建、农电等单位的电测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听取汇报,检查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和解决技术监督工作的关键问题。2.3 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是省公司授权行使专业技术监督的职能部门,是东北电网电测计量与测试中心和量值传递的最高检定机构,负责省公司直属单位电测仪表的量值传递和专业技术监督归口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2.3.1 按省总公司统一部署,建立健全电网的电测量量值传递标准。作为全网电测量值传递的最高计量标准,经电力工业部考核认证后,对省公司直属各企业进行电测量值传递和执行强制检定,保证全网的电测量标准量值统一。
2.3.2 组织贯彻国家和国家电力公司有关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条例、规章和制度(见附录2),并负责制定省公司电测专业技术管理制度。
2.3.3 负责监督、检查省公司电网电测计量技术工作,对直属单位电测计量标准的建立、配备提出建议和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2.3.4 标准器具及系统重要计量点安装的计量器具的购置,必须经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技术认定,方具备计量标准认证及入网资格。
2.3.5 受省公司计量办公室委托负责省公司系统的电测计量专业检定人员的技术培训、计量标准设备的考核技术工作。
2.3.6 指导省公司所属单位的电测仪表专业的技术改进工作,组织技术协作和技术交流,分析和了解标准器具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和解决 专业技术关键,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专业技术情报交流活动。
2.3.7 组织直属单位的仪表、仪器和标准装置的抽检工作,开展电测专业工作竞赛评比活动。
2.3.8 负责督促、检查电测标准器具和装置的定期检定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好仪表“二率”和电能计量“五率”的统计工作(见附录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2.3.9 参加新建发电机组和变电站工程中的电测量系统设计及相关设备的审查、指导和监督基建工程中重要电测仪表及装置的调试工作。参加生产运行的大型机组及高压关口计量装置的技术改进和定期校验工作,监督主网重要计量点的工作状况,提高运行设备的电测计量水平。
2.3.10 对发生在系统内外由于电测计量准确度引起的纠纷,在按受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委托后,负责仲栽检定。2.3.11 每年对直属单位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年工作重点提出要求。
2.3.12 对于涉外电厂(并主网)的电测仪表技术监督工作与直属电厂同等对待。
2.3.13 计量监督专工有权监督电力科学院电测计量工作,对存在问题随时提出改进意见,并随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2.4 直属基层单位电测技术机构负责本单位所辖的电测仪表标准量值传递和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接受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专业技术监督和业务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2.4.1 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上级电测仪表专业工作指示和规定,开展本单位的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
2.4.2 根据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条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专业工作的规章制度及电测仪表检定计划,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2.4.3 按要求组织建立本单位的电测计量标准器具、检定装置及配套设备,经省公司计量办组织考核认证后投入使用(各级检定机构应配标准明细表见附录5)。
2.4.4 按监督职责分工,做好本单位电测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强检及非强检),按上级监督机构安排的计划定期及时送检。
2.4.5 负责对本单位及所辖地区电测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定期对运行中的电测计量器具进行抽检,并在半年内向上级监督机构报送有关报表。
2.4.6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对本单位电测检定人员的技术考核,并不定期地对本单位电测计量检定人员进行岗位业务考查,促进专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2.4.7 参与本单位电测仪表专业有关事故和工作责任事故的调查分析,制订防患措施。
2.4.8 参与本地区新建和扩建的发、供、用电设备中有关电测量系统的设计审查与选型,并监督基建施工、调试、试运行过程中的电测计量工作情况,组织对新建发、供、用电设备的电测计量器具和技术资料文件的验收工作。
2.4.9 对在电测仪表专业工作中有突出业绩或违反计量法令、法规、规程及制度的有关人员,按相应规定提出奖惩建议,经批准后监督执行。2.4.10 定期巡视运行中的电测仪表工作状况,吸取运行人员对电测仪表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正确处理运行中的计量异常情况,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2.5 电测仪表专业人员职责
2.5.1 认真学习有关计量法规,掌握有关检定规程,熟悉电力生产流程情况,掌握监督范围内电测仪表和标准装置的性能及其检定测试技术。
2.5.2 执行计量法,忠于职守,严禁弄虚作假,严格按检定规程开展检定工作,保证量值准确可靠。有权拒绝执行违反计量法令、法规和有关制度的指令。监督任务
3.1 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的范围包括:
3.1.1 电工测量交、直流仪器;
3.1.2 电气测量指示仪表;
3.1.3 电气测量数字仪表;
3.1.4 电气测量记录式仪表;
3.1.5 电量变送器;
3.1.6 电能表(包括最大需量表、复费率表、电卡磁卡表、多功能表及脉冲电能表);
3.1.7 测量用互感器、分流器;
3.1.8 电测量标准装置;
3.1.9 电测量系统二次回路;
3.1.10 其它专业使用的电测仪表、仪器。
3.2 监督执行国家和部颁电测仪表仪器的检定规程及周期检定制度,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3.3 建立健全电测仪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负责对所监督范围内的电测仪表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全过程的技术监督(见附录4)3.4 各级电测仪表监督机构负责本单位新购标准计量器具与设备计划审查,并报上一级监督机构进行技术认定后方可实施。
3.5 研究和解决电力生产中提出的测试技术问题,采用新技术,改进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
3.6 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技术资料,推广先进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技术考核工作。检定机构及量值传递
4.1 全网电测量值按二级进行传递,电力部东北计量测试中心为网内最高检定机构,各电业局计量测试所、发电厂计量室为二级检定机构(见附录1)。
4.2 省公司电测计量标准量值传递及各级电测计量监督机构的量值传递,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4.2.1 各级检定机构应按规定配备电测计量标准及装置。最高计量标准器(装置)必须取得有关部门的标准考核合格证书和周期检定合格证书,方可开展工作。
4.2.2 所建的标准装置准确等级和所开展的量值传递工作范围相符合(见附录5),按国家检定规程规定和上级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4.2.3 必须具备国家计量法及有关规程、标准所规定的检定环境条件。
4.2.4 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整的技术资料。
4.2.5 电测量仪表、仪器的检定必须按国家检定规程进行检定。
4.2.6 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电力部、省公司考核机构考核合格,并持有电力部计量检定人员证方可上岗。
4.3 标准计量器具、计量仪表和检定装置等应按规定的周期接受上级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超过检定周期即为失准,不得再继续使用。检定不合格的标准器具,上级检定机构有权建议报废或降级。
4.4 调前不合格的标准表,下一个检定周期应减半,如调前仍不合格,则此表不能当作原等级使用。
4.5 更新或增加计量标准,报省公司计量办公室审批,经过主管部门考核认证后,方可使用。4.6 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高中毕业生从事二年以上检定工作、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一年以上检定工作,方具备考核计量检定人员证书资格。
4.7 计量检定人员,要保持稳定,不宜随意调动。如调离本岗位时,需报上级监督机构,收回计量检定人员证书。凡脱离检定工作岗位一年以上者,再回本岗位时,必须经过复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8 暂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及计量设备,应报主管部门办理封存手续,并妥善保管。如须启用应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9 为加速标准化和计量工作与国际接轨,按上级统一布署,逐步贯彻国家标准“GB/T19022.1-1994(idt ISO 10012-1: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进一步推动东北电网的电测计量工作。技术管理
5.1 各级电测仪表检定机构所建标准装置必须具备完整的技术档案。
5.2 实行现代化管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测计量和管理工作中,逐步实现微机校验、打印检定证书及微机软件报表。
5.3 各级电测仪表监督机构每半年向上一级监督机构上报一次本单位技术监督工作总结上半年总结至6月底,7月初上报;全总结至12月底,下一年1月20日前上报。总结内容:
(1)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2)技术培训;
(3)技术改进与新技术应用;
(4)电能表“五率”和指示仪表“二率”统计;
(5)存在的问题;
(6)未来半年或一年主要工作。
5.4 开展电测仪表监督工作评比活动,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有关事迹材料加盖公章报上一级监督机构。6 附则
6.1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6.2 本实施细则解释权属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气计量研究所
附录1 电测仪表标准量值传递系统图
国家电力公司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计量院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电力公司高压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电力公司吉林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电力公司黑龙江计量测试中心
省 局 所 属
网 局 所 属
省 局 所 属
发电厂
计量室
电业局
计量测试所
工程公司
计量室
市县农电局 计量测试所
修 造 厂
华能电厂
计量室
地方电厂
计量室
附录2 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工作应遵循的法规、条例及有关规程
(一)法规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 国务院[1986]50号文批准的关于水利电力部电测热工计量仪表和装置检定管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定义及使用方法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 部颁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7 原水利电力部计量管理工作规定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测仪表专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二)国家规程 JJG123-88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 JJG125-86直流电桥检定规程 JJG126-88直流电阻箱检定规程 4 JJG153-86标准电池检定规程 JJG531-88直流电阻分压箱检定规程 JJG166-84直流标准电阻器检定规程 JJG124-93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 JJG237-87电秒表检定规程 JJG366-86接地电阻表检定规程 JJG622-89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 JJG440-86工频相位表检定规程 JJG315-83直流数字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250-81电子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495-87直流磁电系检流计检定规程 JJG494-87高压静电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602-89数字式毫秒仪检定规程 JJG307-88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597-89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JJG506-8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569-88最大需量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691-90分时计度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313-94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 JJG314-94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 24 JJG169-93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 JJG(电力)01-94电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 JJG1033-92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JJG1027-91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三)部颁规程 SD109-83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 SD110-83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 SD111-83交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 SD112-83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 DL448-91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 SD79-82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460-92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气设备交接与预防性试验规程
附录3 关于电能表“五率”和仪表“二率”的统计方法
(一)电能表“五率” 2 3 4 5(二)指示仪表“二率” 2(三)统计说明 配电盘重要仪表、实验室的试验用仪表应统计校验率和调前合格率。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Ⅰ、Ⅱ、Ⅲ、Ⅳ类)按“五率”统计。送检至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标准仪器仪表由承担校验的监督机构负责统计校验率和调前合格率。
附录4 各级电测仪表检定机构应配备的主要的标准装置、计量器具明细表
(一)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等电池标准装置
总不确度:3.3×10-6 ①一等饱和电池 0.0005级
②工作标准电池 0.005级
③过渡标准电池 0.005级
④标准电池比较仪 0.01级 一等电阻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3.5×10-6 ①直流标准电阻 0.001~100000Ω,Ⅰ等 ②直流电阻比较仪 100~100000Ω,0.0001级
③直流比较仪电桥 0.0001~1000Ω,0.0001级 直流电桥电阻箱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16.7×10-6 ①直流标准电阻 0.01~100000Ω,Ⅱ等
②数字万用表 0-1000V,0.002级
③专用恒流源(10、100)μA,(1、10、100)mA,8ppm/5min 4 直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7×10-6 ①直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 0~2.1111110V,0.0001级
②分流电阻箱 0~222Ω,0.1级 交直流电流电压功率表检定装置
总不确定度:3×10-4 ①数字万用表 0~1000V,0~1A,0.002级
②直流标准电阻 0.001~100000Ω,0.01级
③交流电压电流变换器 0.1~100A,0.005级
④功率变换器 0~300V,0-20A,0.02级 直流高压高值电阻器检定装置
总不确定度:3×10-4
①高压高阻电桥装置 102-1012Ω,0.03级-2级 7 数字多用表检定装置
总不确定度:5.5~220ppm ①交流标准源 0-1000V, 0-1A,50-200ppm ②直流标准源 0-1000V,0-1A,5-60ppm 8 0.0003Hz工频数字频率计检定装置
总不确定度:0.0003Hz 9 直流分压箱检定装置
总不确定度:3.3×10-6 ①直流标准源 0-1000V,1×10-6 ②数字万用表 0-1000V,8×10-6 10(0.05级)单三相电能表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5×10-4 ①标准电能表 3×(0.1~10A,58-380V),0.05级
②标准电压互感器 58-380V/100V,0.002级
③标准电流互感器 0.1-30A/5A,0.002级(0.03级)单相电能表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0.03% ①标准电能表 1-5A,60/120/240V,0.02级
②标准电流互感器 0.1-100A 12(0.01级)单三相电能表标准装置 总不确度:0.01% ①标准电能表 120-240V,1-5A,0.01级
②标准电压互感器 60-620V/100V,0.0005级
③标准电流互感器 0.1-50A/5A,0.0005级 电流互感器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0.001%~0.01%
①电流比较仪 0.1-100A/1-5A,0.001级
②标准电流互感器 5-10000A/5-1A,0.01/0.05级
③电流比较仪 0.002-2000A/5-1A,0.0005级
④电流比较仪 5-/15000/5-1-0.5A,0.001级
⑤标准电流互感器 0.1-200A/5A,0.01级
⑥标准电流互感器 0.1-100A/5A,0.05级 电压互感器标准装置
总不确定度:0.005% ① 感应分压器 0-1000V,0.0002级
② 标准电压 66kV/ /100V、60kV /100V、10kV/100V、6kV/100V、3kV/100V 1kV/100V,0.01级
(二)发电厂、电业局、工程公司(0.05级)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装置(0.1级)直流电阻箱检定装置(0.1级)直流单电桥检定装置 4(0.1级)直流双电桥检定装置 0.5级及以下交流功率表检定装置 0.2级及以下直流电流、电压表检定装置 0.5级及以下交流电流、电压表检定装置 交、直电流电压表半自动检定装置 兆欧表检定装置 接地表检定装置 钳形表检定装置 电秒表检定装置 万用表检定装置 功率因数表检定装置 频率表检定装置 整步表检定装置(可根据各单位情况自定)17(0.05级)电量变送器标准装置(0.2级)盘用仪表标准装置(包括A、V、W、Q、cosφ、Hz)19(0.1级)三相电能表标准装置(0.2级)三相电能表标准装置(0.3级)单相电能表标准装置 0.05级电流互感器标准装置 5-5000A/5A 23 0.05级电压互感器标准装置 57.7V~600/100V/100V/、10kV/100V、66kV/ /100V/(三)供电局、各市县农电局 0.1级或0.2级标准电能表 0.1级,0.2级或0.3级交流单、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
第四篇:风电技术清单
附件:风电工程主要技术文件清单
1.综合性标准或文件:
1.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 号; 1.2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 建质〔2003〕162 号; 1.3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电建质监〔2005〕52 号; 1.4 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 电建〔1995〕543 号; 1.5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国电电源〔2002〕896 号; 1.6 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监督规定(2000)建设部令81号 1.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标〔2002〕219 号; 1.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06]102 号; 1.9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国电电源〔2002〕49 号; 1.10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2005 1.1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 1.12 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国测法字〔2004〕4 号; 1.1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60 号; 1.14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59 号; 1.15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管理规范
GB/T50430-2007 1.16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93号 1.17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管理规范
GB/T50380-2006 1.18 工程建设设计企业管理规范
GB/T50379-2006 1.19 关于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测国字[2008]8号 1.20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GB/T50358-2005 1.2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 146 — 2004 1.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 — 2005 1.23 电力工程调试能力资格管理办法(2010版)中电建协〔2010〕51号 1.24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建质[2008]75号 1.25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58号; 1.2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1.27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 50319-2000; 1.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28-2002;
1.29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1.30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8 1.31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范 GB/T 11894—2002 1.3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1821—2002 1.33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档发〔2006〕2号
2.风电工程专用标准
2.1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FD001—2007 2.2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安全标准(试行)FD002—2007 2.3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003—2007 2.4 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FD004—2007 2.5 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DL/T 5383—2007 2.6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DL/T 5384—2007 2.7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 /T 5191—2004 2.8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19—2006 2.9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666-1999 2.10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 796-2001 2.11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T 797-2012
2.12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067-1996 2.13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 JB/T 10300-2001 2.14风力发电机组 安全要求 GB 18451.1-2012 2.15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09-2002 2.16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8710-2002 2.17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568-2004 2.18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 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19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20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发改办能源[2005]899号 2.21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发改能源[2005]1511号 2.22风电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 水电规办[2008]001号
2.23风力发电机组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1-2005 2.24风力发电机组 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19960.2-2005 2.25风力发电机组 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GB/T 20320-2006 2.26风力发电机组 异步发电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1-2003 2.27风力发电机组 异步发电机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1.2-2003 2.28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 GB/T 19072-2010 2.29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451.2-2012 2.30风力发电机组 电工术语 GB/T 2900.53-2001 2.31风力发电机组 控制器 技术条件 GB/T 19069-2003 2.32风力发电机组 控制器 试验方法 GB/T 19070-2003 2.33风力发电机组 齿轮箱 GB/T 19073-2008 2.34风力发电机组 风轮叶片 JB/T 10194-2000
2.35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 JB/T 10425.1-2004 2.36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5.2-2004 2.37风力发电机组 制动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 JB/T 10426.1-2004 2.38风力发电机组 制动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6.2-2004 2.39风力发电机组 一般液压系统 JB/T 10427-2004 2.40风电厂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Z 19963-2011 3.电气标准
3.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3.2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2006 3.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 3.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2006 3.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2012 3.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3.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4-96 3.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与验收规范 GBJl47-2010 3.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8-2010 3.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l49-2010 3.11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50233-2005 3.12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DL/T 5168-2002 3.1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DL/T 5007 3.14箱式变电站技术条件 DL/T 537-2002 3.15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03-2012 3.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通则 DL/T5161.1-2002 第2部分:高压电气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2-2002 第3部分: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3-2002 第4部分:母线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4-2002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5-2002 第6部分: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6-2002 第8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8-2002 第9部分:蓄电池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9-2002 第10部分: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0-2002 第12部分:低压电器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2-2002 第13部分:电力变流设备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3-2002 第14部分: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4-2002
第16部分: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6-2002 第17部分:电气照明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7-2002 3.17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DL/T782-2001 3.18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国网生技[2005]400号 3.1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3.20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 3.2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431-2008 3.22 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2008 3.23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2011 3.24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2010 4.建筑工程标准
4.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4.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 部分:土建工程 DL/T5210.1-2005 4.3 110kV-1000kV变电站、换流站
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Q/GDW 183-2008 4.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104 —2011 4.5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4.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4.7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25-2004 4.8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DL/T 5024—2005 4.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4.10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 4.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4.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1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4.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4.15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4.1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2011;4.1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50107-2010;4.18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 169-2009 4.19.钢 筋 焊 接 验 收 规 程 JGJ 18— 2012 4.2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 107--2010 4.2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4.2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 81—2002 4.23 钢结构用抗剪型高强度连接副及技术条件 GB/T3632-2008
4.24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2002; 4.25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24-2010 4.25 砌体结构工程设计规范 GB 50003 -2011 4.26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11 4.27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JGJ 137 -2001 4.28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 JGJ/ T17-2008 4.29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12 4.3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4.3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 4.3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 4.33 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4.34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2005)4.3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424.3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4.37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J 501354.3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5.相关材料标准
5.1 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
5.2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5.3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5.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 钢筋焊接网
5.5通用硅酸盐水泥
5.6混凝土用水标准
5.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试验方法
5.8建筑用砂
5.9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5.1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15965.11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 1465.1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状高炉矿渣 GB 180465.13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187365.14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 5.1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5.16混凝土泵送剂 JC 4735.17混凝土防冻剂 JC 4755.18混凝土膨胀剂 JC 476
—2012 —2010 —2001 电建质监〔2004〕18 号建设部令141号 -2008 -2002 -2006
JG/T 226-2008
GB 1499.1-2008
GB 1499.2-2007
GB 1499.3-2002
GB 175 - 2007
JGJ 63 -2006
JGJ 52-2006
GB/T14684-2001 -2001 -2005 -1990 —2008 —2002 -2008 -2003 -2001 -2004 -2001
5.1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 474-2008 5.20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GB 18588 —2001 5.21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GB/T50448-2008 5.22水泥基灌浆材料 JC/T 986 —2005 5.23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 JG/T 224 -2007 5.24钢结构防火涂料 GB 14907 -2002 5.25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
DL/T5394-2007 6 本工程全部设计、设备、施工、调试的技术文件 6.1 风电机组安装调试工程验收文件 6.1.1风电机组技术说明书;
6.1.2风电机组订货合同中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6.1.3风电机组塔架及其基础设计图纸与有关技术要求。6.2 升压站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验收文件 6.2.1设备技术性能说明书; 6.2.2设备订货合同及技术条件; 6.2.3电气施工设计图纸及资料。6.3 中控楼和升压站建筑等工程文件 6.3.1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 6.3.2施工合同及有关技术说明。6.4 场内电力线路工程验收文件
6.4.1架空电力线路勘测设计、施工图纸及其技术条件; 6.4.2施工合同。6.5 交通工程验收文件
6.5.1公路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条件; 6.5.2施工合同。
第五篇:电加热炉技术协议
RT2-80-8型 台车式电阻炉 技术协议 甲方: 乙方:
(甲方)与——————————有限公司(乙方)经过友好协商,甲方决定委托乙方设计制造《RT2-80-8型台车式电阻炉》壹台,并达成如下协议: 用途
金属热处理。
二、主要技术参数
1.额定加热功率:
80KW 2.额定工作温度:
800℃
3.工作电压、频率:
380V±5
50HZ 4.控制电压:
220V±5 5.控温精度:±2℃ 6.温度均匀性:±10℃
7.控温区:
2区 8.工作区尺寸(长×宽×高):
1800×1200×1000mm 9.最大装炉量:≤2000kg 10.空炉升温时间:≤2h(室温20℃-800℃)11.炉壳表面温升:≤40℃
12.设备质量:
4500 kg 结构简介 设备组成
该设备由炉壳、炉衬、台车及其驱动机构、加热元件、炉底板、炉门及其升降机构、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炉壳
采用Q235A、6mm钢板与型钢焊接成形,面板选用16mm钢板制作,面板上设有收缩缝,可防止面板受热变形,整个炉壳具有结构坚固耐用而且美观的效果。炉衬
采用高铝耐火砖与硅酸铝陶瓷纤维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炉底、炉门口、采用耐火材料砌筑,其余部位用高铝陶瓷纤维板和折叠块制作,高铝耐火砖的砌筑浆料采用生熟料+粘结剂。可提高砖缝强度,从而提高整体炉衬高温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能够承受炉子荷重和热应力,在高温状态下保持体积稳定和适应温度急变的热振稳定性能,根据筑炉规范,砖缝厚度≤1~2mm,并合理预留膨胀缝。砌好的炉墙具备表面平整,砖缝整齐,所有砖缝相互对错砌筑,墙体颜色一致。整体结构具有质量轻、保温性能好、热效率高等优点,炉壳外表温度≤40℃。炉衬的砌筑完全按照筑炉规范及相应的标准执行,炉衬使用寿命≥2年。电热元件
采用牌号为OCr25AL5高电阻合金丝绕制成罗圈状电阻丝并用电桥检测其电阻,精确到1/1000Ω。
加热元件分布在两侧墙和炉底。
引出帮与电阻丝的连接采用钻孔套入焊接法,减小连接电阻,提高加热元件使用寿命。电热元件的布置按照炉底密、两侧墙较疏的原则分布,有利于提高温度均匀度。加热元件绕制后经退火处理,去除绕制产生的应力。电阻丝寿命≥1年。炉底板
炉底板采用牌号为CrMnN的耐热钢铸件,热强度高抗撞击。炉门及其升降机构
炉门外壳用Q235A的钢板焊接而成;
炉门内衬用高铝陶瓷纤维板和折叠块制作;
炉门与炉口密封采用斜锲轮压紧机构自动密封,即炉门两侧分别装有大、小导轮各一对,炉体的炉口两侧各有一根带斜锲的导轨,炉门两侧的导轮沿导轨上下运行,当炉门关闭到位时,导轮进入导轨斜锲内将炉门与炉口自动压紧密闭。
炉门升降驱动机构由带电磁制动器电动机和摆线针轮减速器组成,通过链传动驱动炉门上下运行,炉门运行设有上下限位开关。台车及其驱动机构
台车壳体用Q235A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
台车内衬的面砖和电阻丝搁砖用高铝耐火砖砌筑,底部用轻质耐火砖和硅藻土保温砖砌筑,筑炉规范与炉体内衬相同。
采用专用密封机构使台车与炉体保持密封,阻止炉内热量外溢。台车驱动机构由带电磁制动器电动机和蜗轮减速器组成,通过三角皮带传动和链传动驱动台车进出炉膛运行,台车运行设有进出限位开关。电气控制
8.1电控柜采用2mm厚的冷轧钢板制作,内外表面喷电脑漆,其面板装有电流表、电压表、温控表、温度记录仪、定时器及控制开关和指示灯。
8.2温度控制按炉膛前后分二区控制,主回路采用双向可控硅模块过零调功触发,可控硅采用风冷形式,设有过载、过热及过流保护等功能。
8.3控制仪表主要由日本岛田系列数显式智能型温控仪对炉膛加热区实现PID调节控制,具有多量程输入,温度任意设定和超温报警功能。
8.4炉门开关与加热控制电气连锁,当炉门离开下限位,加热自动关闭,反之,只有当炉门关闭到位时,加热才能启动。炉门与台车运行有连锁控制,炉门开足,台车才能启动,台车进炉膛到位,炉门才能启动。
8.5电气控制系统设有电源总闸,加热主回路设有空气开关,在可控硅前设有快速熔断器作为短路、过载、过流保护、超温自动切断加热主回路电源。8.6 主要电气元件选用施耐德或国内知名产品。8.7 电控柜设计和制造符合国际电工标准(IEC),仪表、电气元件和计量单位均符合国际单位(SI)标准。
8.8 炉温检测:选用二支K分度号的镍铬-镍硅电偶设置在前后工 作区内测控炉内温度。
四、成套供应范围
1.RT2-80-8型台车式电阻炉(包括台车)
1台 2.电气控制柜
套 3.18kg/m轻轨
6m×2根 3.现场二次接线材料
1套 4.产品说明书:
1份
五、交货周期 合同生效之日起,50天内交付使用。
六、安装调试
乙方负责设备在甲方现场的安装调试,乙方给予积极的配合。产品的工艺调试由甲方负责,乙方给予配合。
七、人员培训及售后服务
1.设备安装调试时乙方技术人员负责培训甲方的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 2.设备质保期为壹年;
3.在质保期内非人为因果引起的设备故障,由乙方免费修复;
4.质保期过后,乙方继续为甲方做好服务工作,确保设备正常使用。甲方: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