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新机制创新项目自评报告
探索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新机制创新项目自评报告
市委老干部局
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是指离休干部在原单位服务管理不变的基础上, 依靠社区就近提供社会化服务,居家享受周边的养老资源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近年来,我局按照中央组织部提出的有关要求,创新工作模式,做好整合文章,探索了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新机制,实现了全方位、广覆盖、深服务,得到了广大离休干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
一、立项背景
(一)离休干部已整体进入‚双高期‛。目前,全市共有离休干部数千人,他们已整体进入了高年龄期和高发病期(双高期)。从身体情况看,离休干部平均年龄已达81.9岁,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1.5%,患有各类慢性老年性疾病的占89%,寡居和独居的占11%。从居住情况看,市本级长期居住在城区的离休干部占总数的95%,他们分布在318个不同的社区,其中居住在每个社区的离休干部数量不一,3%的社区离休干部数多于20人,97%的社区居住的离休干部数少于20人。同时,调研中发现,在传统原单位服务管理的模式下,离休干部工作面临着三大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就近医疗服务问题。如何实现小病不出社区,为离休干部诸多老年病、慢性病、常见病提供更多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生活照料服务问题。怎样就近照顾离休干部的饮食起居、陪伴就医、代购物品等,是非常迫切的问题。三是精神慰藉服务问题。怎样消除独居离休干部的孤独心理,与他们陪同谈心聊天、心理疏导、阅读书报等,也是一个新的问题。
(二)党中央有明确要求。离休干部是特殊群体,他们是新中国的奠基人,是党和国家的功臣。做好离休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时期干部制度改革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为了做好‚双高期‛离休干部工作,中组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08”10号),强调指出‚要利用街道、社区资源为离休干部搞好服务。要在保持原有管理关系、服务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让离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如何将党中央的要求贯彻落实,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新形势下离休干部居家养老中的诸多问题,给老干部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市领导高度重视。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凝聚着广大老干部的功劳和辛勤汗水。让他们安度晚年、颐养天年、益寿延年,让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是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的要求。2009年3月,市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由市委公办厅转发了《关于杭州市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发“2009”53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4月30日,在市委召开的全市社区服务老干部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同志强调指出: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
(四)共享‚品质生活‛。改革开放30年来,杭州实现了从‚发展滞后‛到‚品质之城‛的飞跃,连续6年被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社会发展总指数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让广大老干部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既要倡导共建,更要突出共享。离休干部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老干部是特殊群体,要用特殊的管理办法,给老干部特殊的照顾‛。实现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就是要让他们真正沐浴‚生活品质之城‛的阳光。
二、创新难点
(一)理念创新难。传统的老干部工作以‚原单位负责‛,主要任务是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部分单位认为当前离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已经到位,离休费和医疗费问题解决后,许多生活和精神上的需求应由离休干部家庭去承担;老干部工作部门、老干部工作者任务重、人手少、要求高,没有必要自找麻烦搞创新;尽管助老助残是社区的工作职责之一,但由于离休干部历史上就属原单位服务管理,造成了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对本社区离休干部底数不清,服务脱节,加之社区工作繁琐,也就顾不过来了;许多离休干部尽管居住地与原单位很远,联系极不方便,但一旦请社区给予多一份照顾时,他们还是以为原单位在甩包袱,心存疑虑,这种主观认识的错位,是项目实施之初最大的障碍。
(二)服务管理难。一是离休干部是特殊群体,有着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家庭条件导致他们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多种多样,需求参差不齐,这为服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带来了困难。二是离休干部身体状况不稳定,住院、居家、投奔子女交替,居住地变化频繁,这对分类和常态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离休干部自身素质较好,对助老员的要求较高,造成对助老员的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和考核办法缺少现成的模式,如何提升这支队伍的素质,更好地服务离休干部,是创新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资源整合难。社区干部、助老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分别隶属街道、民政和卫生部门管理,老干部局在社区组织中协调存在着困难;同时,由于原来社区为离休干部服务没有基础,社区对自己所辖范围内生活着多少离休干部、他们的基本情况如何一无所知。因此,如何统筹协调、有效调动街道、社区以及民政和卫生部门的积极性,如何将离休干部居家养老的需求与社区资源有机联系起来,更有效地发挥好社区就近就地服务的优势,实现社区人力和物力上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也是做好创新项目的重要方面。
三、创新重点
(一)思想理念创新。从传统原单位服务管理转向在原单位服务管理不变的基础上,依托社区资源,实现就近学习、服务、医疗和就近发挥作用,对广大老干部工作者和离休干部来说,都必须接受创新,实现思想理念的飞跃。2008年,我们深入离休干部、离休干部家属、主管单位、社区等作了全方位调研,发现了离休干部居家养老中的突出问题,分析了社区有就近服务的资源优势,并以此为出发点,在下城区开展了试点,取得了成功的经验。2009年,在调研和试点基础上的出台了《实施意见》,形成了做好此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局领导亲自带队赴各城区调研,解说《实施意见》,2次召开全市老干部局长会议,使各城区老干部局长转变了观念,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职责;通过召开全市老干部工作者会议,举办老干部工作者培训班,使离休干部原单位老干部工作者转变了观念,了解了社区居家养老的重大意义,主动做好本单位离休干部的思想工作;通过召开市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市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大会和街道、社区干部大会等,学习传达《实施意见》,宣传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方法等,转变了街道、社区干部的思想观念,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责任;通过离休干部助老员上岗培训,说明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工作是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有效手段,由社区和助老员就近为居住地所辖区域内的离休干部解决居家养老的实际困难,努力让他们过一个幸福、安宁、有尊严的晚年是助老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树立了离休干部助老员的服务理念。通过‚四个一‛(上门走访一次,发一封说明信、开一次见面会、送一张联系卡)活动,转变了离休干部的思想观念,使他们不但主动配合社区和助老员工作,还积极融入到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之中。
(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健全组织。市委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王金财同志为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同志为副组长的离休干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各城区也成立了领导小组,会同组织、老干部、民政、财政、卫生、劳动保障等部门,及时研究解决问题。46个街道和318个社区,都指定了1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在5月底,完成了159名专兼职助老员的聘用和上岗培训。二是完善制度。以《实施意见》为总纲,制定了《社区服务老干部工作考核奖励实施办法(试行)》(杭老干“2009”22号)、《杭州市离休干部助老员服务手册》、《社区干部、助老员、社区医生上门走访制度》等,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和助老员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明确了服务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管理手段创新。一是广泛宣传。在社区开展了‚四个一‛活动,使助老员走进了老干部家门,有效消除了离休干部的思想疑虑,明确这是在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不变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了多一份关心和帮助。江干区采荷街道洁莲社区助老员蒋华娟开始上门服务时非常不顺利,离休干部马老对陌生人心存排斥心理。对此,蒋华娟一度感到非常委屈,两次动摇过。后来在社区干部的陪同下,蒋华娟自己掏钱买了水果上门,与马老谈心交心慢慢地打开了离休干部的心扉,现在马老一家非常信任她,经常要求她帮助买米、买油、剪指甲,真正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二是强化考核。为解决助老员上门服务考核难的问题,我们依托高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数字考核,突破了日常监督困难的瓶颈。同时,定期电话回访离休干部,了解他们对这项工作的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了满意度调查。据统计,离休干部对社区和助老员的满意率均达95%以上。2009年12月,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对全市评选出来的20个老干部满意度较高的社区给予了表彰奖励,并对每个助老员作了奖惩兑现。
(四)服务模式创新。一是动态分类服务。市、区老干部局先按照隶属关系,把居住在城区的市、区属离休干部名单按单位整理出来,然后按居住地分类,直至街道、社区,由社区核实离休干部人员后反馈我局。再根据离休干部身体、家庭生活状况进行A、B分类:将独居、因病生活不能自理、领取特殊护理费和年龄大于85岁的离休干部归为特殊照顾类(A类),由社区按照‚20:1的比例聘请专职助老员、不足20:1的比例聘请兼职助老员的方法‛聘请了159位离休干部助老员,主要提供送学上门、精神慰藉、联系社区服务和帮困解难等4大类服务;将其他离休干部归为普通照顾类(B类),委托所在社区在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帮助解决突发困难,并保证社区设施无偿向离休干部开放。同时,定期对离休干部的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实时调整分类。二是打造服务平台。2005年开始,我们整合2691家社区服务网点,在全市推出‚援通呼叫送健康‛活动,为市、区离休干部安装‚援通呼叫器‛。2009年,我们对呼叫器进行技术升级,建立了应急小分队,完善了医疗急救、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大服务平台。三是利用社区资源。依托40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点)编织就近医疗服务网络,市属离休干部的医保卡在所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点)都可以使用;开设了‚绿色通道‛,有护士全程陪同进行挂号、检查、诊治和配药;建立了离休干部健康档案和社区责任医生联系制度,视病情需要建立离休干部家庭病床等等。目前,越来越多的离休干部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常见病、慢性病就诊的首选医院。依托楼道党支部,鼓励离休干部‚在自愿的基础上,就近参加社区党组织或楼道党支部的活动和组织生活‛;允许‚自愿选择原单位或社区交纳党费,党费交一处‛;允许过双重组织生活,老党员既可参加原单位的党组织活动,又可就近参加社区支部活动。此外,我们鼓励条件具备的县(市)开展社区服务离休干部的试点工作。
四、成效显著
创新项目实施一年来,全市共聘请专职助老员13人、兼职助老员146人,投入经费250万元,对离休干部的服务实现了全方位、广覆盖、深服务,实现了投入成本低、离休干部得实惠、社会效益好的新创举。被中组织部老干部局誉为‚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探索了离休干部居家养的‘杭州模式’‛。
(一)政治效应好。一是党委、政府重视老干部工作的理念进一步形成,对老干部历史功绩的认识不断提高、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充分认识到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将老干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创新项目实施,使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略为从优、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精神得到了切实体现,是贯彻落实中组部对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四就近‛要求的重要举措,突破了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新形势下离休干部居家养老中诸多问题的瓶颈。探索出了一条以信息平台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为主要方式的新路子,为中组部今年即将出台的《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三是提高了离休干部的社会威望。离休干部在原单位服务管理不变的基础上,得到了来自居住地社区的关心,使他们的社会地位进一步肯定、社会关注度和尊重进一步加强。老干部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82岁高龄的离休干部袁某老人在小营街道茅廊巷社区成立了一支颇有影响力的‚明星‛抗癌志愿服务队,他将报纸中有关健康、抗癌的内容,剪下来加以编辑,免费赠送给癌症病友。家住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离休干部湛青,每年都会在社区举办的50年以上党龄老干部生日庆典上,书写‚寿‛字赠送给其他老干部,得到了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
(二)社会效应好。一是为离休干部紧急需求提供服务。一年来,呼叫器信息平台覆盖率达95%,共接受有效求救、求助服务11404次,应急小分队出动5436次,为抢救128位离休干部的生命赢得了时间。2009年6月,家住环北新村的离休干部贺守诚,心脏病发作,便立即通过‚援通呼叫‛联系了‚120‛,急救车仅用了6分钟就赶到老同志家中,由于抢救及时,使老同志转危为安。二是切实解决了离休干部诸多实际困难。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离休干部助老员到离休干部家中上门服务约18424次,帮助解决特殊困难2513件次。居住在小营街道离休干部林培森在外墙立面整改时向区委老干部局反映,想把家中已老化的电线一起换掉,小营街道立即落实专业人员上门按照林老的要求给予重新装修,对此老同志非常满意。家住在上城区彩霞岭社区浙江开化易地安臵的81岁的离休干部王世成,妻子生病没有工作,儿子患有精神病,社区帮他的儿子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帮他妻子解决了生活费,消除了老人的两块心病。家住下城区武林街道长寿社区的90岁年龄的离休干部孙某,家住3楼,行动不便,有了离休干部助老员后,他已经多次在助老员的陪同下,到社区公园去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孙老非常觉得自己的晚年生活非常幸福。家住下城区河东社区的离休干部赵金福因小脑萎缩感到身体不适,想到医院去住院治疗,但是夏天天气炎热行动又不方便,助老员郑剑华得知后,自己先到杭州市三医院去联系病床并办好住院手续,然后把赵老送去住院,他的周到服务,得到赵老的连声感谢。家住拱墅区小河街道的离休干部陈寿先患有喉癌,因气管切开,每周需要清洗套管三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责任医师团队坚持上门服务从未间断过。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三是解决了部分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据统计,我们聘请的助老员中有下岗和失业人员80人,他们原来生活都比较困难,被聘为离休干部助老员后,我局对他们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同时根据《杭州市社区工作人员和经费配备标准》(市委办发“2008”160号)精神,按社区助老、助残公益性岗位标准给助老员发放工资,为困难群体提供了就业岗位,也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管理效应好。一是形成了新的服务管理模式。创新项目的实施,在全市营造了形成了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单位努力、相关部门配合、职能部门尽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二是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业务能力。三是优化了社区资源利用。创新项目的实施,使社区原有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尤其是社区托老所、社区食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优先对离休干部开放后,使用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四)长远效应好。一是为老龄化社会建设提供了经验。杭州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城市之一。截止2008年底,杭州市共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08.1万人,老龄化达16.06%。创新项目的实践成功,对杭州市乃至全国老龄化城市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起到示范作用,对老龄化城市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管理方法、应急服务机制等方面都能提供许多借鉴。二是为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离休干部中有的担任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有的是某个领域造诣很深的专家学者,还有的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和实干家,他们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和良好的政治优势。为他们老有所为、就近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让他们就近在维护社会稳定、教育家属和子女、及时化解矛盾、关心下一代、参与公益事业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了余热,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
五、全国推广
‚创建杭州市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新机制‛在全省乃至全国属于首创,被中组部向全国推广,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8月28日,在中央组织部召开了‚全国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市作为先进城市作了经验介绍,以‚全方位、广覆盖、深服务‛的特点得到了中组部领导和全国其他省市同行的一致肯定。中组部《老干部工作情况交流》上以‚制度建设‛的视角,介绍了我市出台的《关于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工作的实施意见》。12月16日,中组部老干部局召开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表扬和推广了杭州市离休干部居家养老工作。同时,中组部老干部局致函我局,认为我局‚2009年开展的《建立社区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新机制》,是利用社区资源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创新举措,属于全国创新项目。希望继续努力,为老同志安度晚年创造更好的条件。‛
4月,中组部党建出版社还派出摄制组,来杭拍摄了《西子桑榆情》,专题介绍我市这项创新做法,全国发行。
4月、7月,《中国老年报》2次来杭采访,以《杭州:特殊服务 创建居家养老新机制》等为题,介绍了我市的创新项目,认为‚杭州市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探索了离休干部居家养的‘杭州模式’‛。
浙江省委老干部局也非常关注我市的创新项目,局领导亲自带队来杭调研,并在《浙江老干部工作》的‚工作视点‛专栏中以《整合也是一种创新》为题,介绍了我市整合社区资源服务离休干部居家养老的工作情况。
创新项目实施以来,还多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充分肯定和表扬。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同志批示: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把居家养老这项为离休干部办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同志批示:老干部工作做得好,值得充分肯定。市委副书记王金财同志批示:值得庆贺,这是为老干部做好服务工作的深化和创新,希望不断完善,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同志批示:可喜可贺,向市委老干部局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望再接再励,让市委更放心,让老干部更满意。
一年来,来自全国52个城市的老干部局纷纷派员来我市学习,都对我市的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第二篇:南京秦淮区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探索
南京秦淮区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探索
2011-4-14 11:19:00 来源:南京民政信息网
进入21世纪,我国将迎来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和谐社会的平安创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老龄福利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本文结合秦淮区实际,就影响社会平安的老龄化问题的解决途径,即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秦淮区养老事业的现状
秦淮区是南京市旅游、文化中心,辖5个街道,47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委会。现有户籍人口约2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5.1万人,占总人口的20.4%。老年人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年来秦淮区委、区政府对老年人问题十分重视 ,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年人受益”的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有力推进了全区养老事业的发展。区多次被评为全国和省、市先进单位。
1、建立“家庭养老院”,以老年家庭为基础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老人。社区通过对生活在社区里的老人走访,分门别类地帮助老人们联系专门的为老服务,如家务家政、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基本服务和专业服务两种。基本服务包括提供一日三餐饭菜采购、烹饪、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各种日常生活需求;专业服务不仅要满足于让老人吃好、住好,还要满足老人在康复、护理、精神等深层次方面的需求。投入50万元,建成了区老年配餐中心,为全区123名70岁以上的特困独居老人,开展政府送时服务,为全区462名60岁以上困难老人安装了“安康通”。
2、建立“社区养老院”,以社区托老站为依托开展社区养老服务。2002年以来,在全区实施社区建设“五个一”工程,先后在各社区建设了社区服务站、健身活动场所、图书阅览室、卫生服务站等场所,并对各社区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这为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在全区建立了47个社区托老站,社区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种资源为老人们提供各种康复咨询、休闲娱乐、学习等服务,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促进了社区和谐。在人员配备与管理上,以专业服务人员为主、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补充,注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养老不仅有效利用了社区内各种资源,同时推动了社区建设向纵深层面的迈进。
3、建立“社会养老院”,以社会机构为补充开展社会养老服务。局领导对社会养老机构一手抓扶持、一手抓规范。一是对新建的养老机构在审批、各种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种福利性养老机构。二是加大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各种社会资源参与。三是严格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福利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老年群众的合法权益。目前,辖区内老年福利机构已达17家(其中社会力量办的养老机构10家),拥有床位1169张,在院老人951人,床位利用率达81.4%,提前完成并超过南京市“十一五”末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22张的目标。
从全区老年人养老方式来看,当前仍采用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为主。家庭养老不仅体现了代际之间经济上的互惠互助,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供养双方精神上的互相慰藉。无论商品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仍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因为在家庭中,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替代的。但是,随着家庭户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功能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家庭能够提供的养老资源有所减少。子女数量的减少,核心家庭的增加,子女离巢时间的提早,使子女没有充分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好老人。另一方面,老年人对养老资源的需求在增加。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空巢家庭老人的精神慰籍问题变得日益迫切。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需求迅速增长。社会化的养老有两种基本的模式,一种是进入社会养老机构,一种就是居家养老。所谓居家养老,指的就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一些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也就是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区别在于,家庭养老的实质是完全由子女来提供养老功能(包括经济的、照料的和精神慰藉的),而居家养老只是一个地点选择问题,一部分养老功能却从家庭逐渐向社会、社区转移,是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模式。
二、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实践分析
1、从成本效益分析,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方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据测算,建一个具有基本养老保障功能的养老机构,其初期的固定投入最小为5万元/张床;而具有医疗保障设施的中高档养老机构,初期的固定投入最少为1500万元。日常运作如考虑土地成本、固定资产回收、运作成本及收费情况,每月每张床位政府还需补贴保障250—350元,中高档型400—500元。而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为一些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上门服务,每人每月仅需支付成本165元。花费低廉的成本,不仅老人每天有人照料,对于老人的生活状态,政府心里也踏实了,也省却了子女的烦恼。在社区建一个带有日托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政府利用社区闲置或存量房屋稍加改造,只需投资10万元,就可以同时满足10余位老人的日托需求,并可辐射向其他老人提供服务。这样,一些自理困难的老人可以在不必离开习惯的居住环境条件下解决生活照料问题,而且费用支出也经济得多。
2、从社会效率分析,居家养老方式提供的不仅是物质性的服务,更重要的是精神、情感方面的服务要素。社区搭建的各种服务、活动平台,成了老年人精神慰藉、消除孤独感的场所。同时服务人员积极主动的服务。从过去的单一的物质性服务转变为带着感情服务,对老年人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和沟通。久而久之,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和的关系。老年人也不会把服务员当成家政服务公司的劳动工,什么活都让服务员干,把服务员当成自己的亲人。这些,其意义远非养老问题本身,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这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
3、从潜在效益分析,居家养老方式提供了新的就业空间,展示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前景。政府购买服务以及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服务项目的管理、服务人员等公益性岗位,这是现实的就业岗位。重要的是在政府引导下,刺激了社会养老需求,潜在的就业空间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有着诱人的前景。据对100户老年人家庭的抽样调查,近七成老人有自觉购买服务意识。在费用承受程度上,老人表示每月能承受50—100元的占34%,100—150元以内的占26%,150元以上的占40%。一些老年人以及他们的子女开始向社区要求,愿意自掏腰包购买类似于政府提供的这种低成本的服务。在这里,政府为特定老人对象提供的服务产品成了社会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三、构筑有效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建立和完善一种以社区为地域、以社区文化为归属感、由社区提供社会养老的服务网络势在必行。由社区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是对传统养老方式的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养老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提高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1、政府、民间组织、社区和服务机构要正确定位,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建立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中介组织运作、服务机构实施的工作机制。政府负责制定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民间组织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中间机构,接受政府委托,开展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评估工作;社区是居家养老的中坚力量,负责整合社区老年服务资源,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沟通供需双方的信息,实施必要的监督;服务机构是居家养老的实施主体,负责提供直接的具体服务,做好人员的选派、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等工作。各方合理定位,各行其职,共同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2、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率。各级政府要协同各个部门,整合社区资源,盘活闲置资源,使在社区层面形成为老服务合力。具体可协调对辖区内现有空置房产设施资源进行改造利用,通过改造举办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项目和机会,从而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率。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方面的政策,鼓励企事业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或赠予社区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3、增强社区实力,做大做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政府要为社区创造条件,增加投入,配备人员,解决内部经费,改善社区工作者待遇,帮助和支持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只有社区实力增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平台才能做大做强。
4、建立并实行区分对象、分类施补的政府补贴制度。按照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家庭成员的不同状况,对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对象和费用的收取方面可分为无偿服务(政府购买)、低偿服务(政府补贴)、有偿服务(自费购买)三大类。凡被确定为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对象的老人均由所在社区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打造专职服务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居家养老服务个性化专业化较强。民政老龄办、劳动等应着手开设居家养老服务培训课目,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培训机制,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普遍实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培训的经费政府应给予保证。同时,有计划地从大专院校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中吸纳专业人才充实到居家养老的服务队伍中,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结构。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志愿者(义工)组织和人员,鼓励支持社区居民、社区单位员工在业余时间利用专业知识、技能、体能等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
6、建立并实施质量监督评估体系,规范服务运作。要建立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促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规范化运作。评估包括对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资格评估和服务质量的评估,要有统一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估标准和工作流程,保证需要的政府补贴资金真正用到最需要政府帮助的老人身上并确保其服务质量。同时要做好对服务实体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规范各服务实体合法经营,诚信运作,避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事件发生。
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这种低成本广覆盖的养老模式,不仅在经济上适合秦淮区现在发展的水平、生活方式,从习俗文化而言,也易为老人和子女所接受。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拓展和深化。随着探索的深入,我们完全有条件利用自身的优势,把社会养老问题解决得比发达国家更好。(来源:南京民政信息网 作者:南京秦淮区民政局 缪祖银)
第三篇:项目自评报告
项目自评报告
一、项目选择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养殖业是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占农民收入的40%。但同时又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源,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壤和水体,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沼气工程使畜禽粪尿和污水得到集中处理,大大减少对农村生产环境的危害,使养殖园及周边的空气不再恶臭,使农村人用水源不再受到BOD、COD、氮素、磷素及各种寄生虫和有害菌类的污染,使土壤不再接纳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而造成的影响。使养殖污染物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实现合理利用,这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1)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使禽畜养殖园每年减少粪便污染物排放量。使养殖企业周边的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对保护当地地下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局部生活环境具有显著作用。
(2)项目建设是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呼唤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可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核心技术在于绿色有机肥的施用,绿色食品生产呼唤工厂化生物有机肥。
(3)项目建设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养殖企业的效益主要来自畜产品、奶产品的销售,而粪便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成为企业的包袱,增加了企业成本。通过项目建设,变废为定,生产沼气、沼渣、沼液可以出售,给企业增加了收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
同时,本项目主要目标为沼渣沼液有机肥研制开发,项目开展沼渣沼液有机肥形态、有机肥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有机肥外观设计及肥效试验等内容,紧紧围绕着项目主要目标,集研发-企业-基地为一体,技术路线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内容服务又相互配合,衔接紧密,论证详实,为本课题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沼渣沼液肥源特性,集成分离技术、维持、配伍、增效等技术,研发沼渣沼液系列有机肥、冲施肥新产品3个,形成沼液肥产品技术标准1个,建立沼渣沼液有机肥生产基地1个,新产品依托兴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试验示范,建立施肥技术标准,效果得到农户的一致好评。
项目年可处理养殖园区内粪污1.4万吨,年产沼气11万m3,发电7万千瓦时,年产70℃热水1000吨,年节约标煤72吨,每立方米沼气按1.5元计,实现收入16.5万元;生产有机肥0.1万吨/年,每吨按400元计,实现收入40万元;沼肥1.3万吨/年,每吨按20元计,实现收入26.0万元,年总收益82.5万元,除去年运行费用28.91万元,项目年纯利润53.59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8.2年,财务净现值207.5万元(IC=8%)。可提高单位鸡粪产品附加值200%以上,提高经济效益50%以上,每亩农作物可增加产量15%,增加产值200元以上,减少化肥投入20%。
同时,项目经过反复论证,明确沼渣沼液肥生产中沉淀、过滤、混合、分离、包装等工序的流程,设计确定了设备和参数,提出冷凉气候区沼气发酵产物清洁分离分装技术指标及产品,在国内尚属首例。
(三)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沼液、沼渣是一种优良的有机肥料,沼液、沼渣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菜地,有助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促进了作物健康生长,增强了作物抗病、抗虫能力并兼有杀虫、杀菌作用,大大减少了作物病害的发生,防止了使用化肥带来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为发展有机食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本项目突破性的在沼渣、沼液中添加生物菌剂和其他微量元素,生产的有机肥养份全面,更加有利于农作物吸收利用,释放缓慢,大大降低肥料中氨、氮流失,提高肥效,降低土体、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项目处理沼渣的关键技术是微生物菌剂好氧发酵技术,同时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运用不同的添加剂配方,生产满足作物需要的有机肥料,该技术处理沼渣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
在脱水的沼渣中喷洒微生物菌剂,利用微生物菌种,对沼渣进行堆肥好氧处理,通过堆肥使微生物发酵产生高温,杀灭沼渣中含有的病菌、虫卵,使动植物残体、胶质体等物质充分分解断裂,转化为小分子的有机质,便于农作物、林果、花卉、树木、植物的吸收。
(四)对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评价
1、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情况
(1)科技效益
项目形成沼液肥产品技术标准1个,研发沼渣沼液系列有机肥、冲施肥新产品3个,沼渣沼液有机肥生产基地1个,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中心1个,发表论文1篇。
(2)经济效益
项目基本达到1 万吨沼渣沼液生产规模,年产值达到5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增产粮食10%左右,增加农业产值2000万元。可提高单位鸡粪产品附加值200%以上,提高经济效益50%以上,每亩农作物可增加产量15%,增加产值200元以上,减少化肥投入20%。
(3)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将促使大量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变农作物施肥习惯,促进宁夏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项目区生产条件改善,推进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并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成为带动宁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源动力,推动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项目产生的沼气,可向养殖园区提供生产或生活用燃料,年节约原标煤72吨,沼渣、沼液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可提高产量和质量,增进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4)生态效益
项目成果每年可处理沼渣、沼液3.2万吨,生产有机肥0.96万吨,生产沼液肥2.24万吨,相当于减少3.2万吨污染排放量。
2、项目成果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紧密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形成了包括厂房设计、菌种扩繁操作规程、有机肥生产技术规程在内的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具有生产机械程度高,操作简单,投资较小(500万元)、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同时,通过项目建设,为使用沼气池的农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技术服务,解决农户单独难以解决的沼气池大出料及沼渣、沼液随处乱到的问题,把产生沼渣、沼液进行分离,制成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所需要的有机肥料,有效保障了沼气新能源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种植业(优质农产品、饲料)-养殖业的循环,延长农业产业的链条,增加城乡就业岗位,为服务业提供了产业发展空间。
(五)对项目总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本项目在宁夏首次以沼渣沼液为主要原料,研制与滴灌设施配套使用的液体精细有机肥和固体有机肥,制定出沼液肥企业标准,提高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平,实现沼渣沼液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主要内容:(1)渣沼液有机肥形态性质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2)沼渣沼液有机肥生产工艺、菌种和设备研究集成,根据沼渣沼液有机肥的形态类型和质量标准要求,研究确定液体和固体两套生产工艺技术;(3)研究产品的外观设计和标签样式(包括标识、使用说明书),争取申请专利保护;(4)开展沼液沼渣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进行肥料登记,实现年产万吨的生产规模。
项目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依据沼渣沼液的基本特征,综合考虑菌种添加、设备选型及生产工艺等因素,研制开发出沼渣沼液肥,使得农业废弃物通过“沼气发酵-沼渣沼液有机肥生产-安全农产品生产”得到循环利用,提高农业资源转化效率,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推动沼气产业的持续发展。
本项目组织实施得力,经费使用合理,资料详实,圆满完成了项目合同书规定的各项指标,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1、目前对肥料制作技术的要求和肥料产品的质量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级产品直接使用正在减少,利用沼渣沼液肥中的有机质,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与适量的化学肥料搅拌、成型,从而制成一种集有机与无机,速效与缓效、氮磷钾与微量元素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有机复合肥料效果更好。建议在生产沼渣沼液有机肥的过程中,根据农作物需肥特点,添加一定数量化学肥料,制成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系列产品,不仅提高肥料质量,减少单位面积使用量,减轻劳动量,还简化施肥工序。
2、禽畜养殖等废弃物也含有很多重金属和病原体,病菌与寄生虫可在发酵过程中被杀灭,但是重金属的控制效果却不能精准,建议今后应开展沼渣沼液有机肥长期施用的土壤学效应研究以及其长期施用后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效应以及可能对食物链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本研究对沼渣沼液有机肥的配方采用广普型,今后可研制一些专用型配方,如专用于某种蔬菜、果树等作物,还可以进一步开展生物肥的研究。
第四篇:长欣社区居家养老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长欣社区居家养老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老有所乐 乐得其所 特色老年康复服务站 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我社居委为巩固已有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此为基点扩大影响,加强宣传,让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辐射整个辖区,将启动“老有所乐,乐得其所”的特色老年康复服务站创建方案,并制订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扩大居家养老服务面,创建居家养老新模式。
2、针对本社区活动场所较少,老龄人口众多的特点,长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决定实施“老有所乐,乐得其所”的创新项目,要让辖区内的所有老年人“老有所乐”,并且真正有场所可以娱乐。
二、组织领导
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成立长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谢飞光
副组长:朱根兴许荣昌
成员:周海红徐静王盘兴
邹丽芬蒋雪琴朱翔
三、具体措施
长欣社区的根据实际出发,除为老人提供用餐送餐服务、文体教
育外,今年预计新增一处法律咨询、社交与日常生活辅助于一体的康复服务场所,满足老年人对文体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长欣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设立在长欣大厦3号楼。
1、扩大居家养老服务面,继续发展日托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餐炊和娱乐项目,含中、晚餐及午休场所,上门为老年人送饭菜。并扩展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主要服务内容,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老年人搞好个人卫生护理工作;陪同老年人就医或外出活动;帮助打扫老年人住宅卫生;利用节假日中小学生放假,发挥学生力量陪同老年人聊天、读报等心理疏导活动和其他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
2、继续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休闲健身活动服务,依据社区自身的物质条件和老年人的情趣爱好,在居家养老服务站设立报刊阅览、电视、扑克、象棋、麻将等娱乐项目。并预计在长欣大厦新设立的康复服务中心设立除阅览、电视、麻将、扑克、象棋等常规项目外,另建立专门康复室,提供乒乓球、健身器械、康复器械等用具供老人使用。真正让老人有场所娱乐。
3、为社区老年文艺队提供场所,自发定时排练,自学新曲目,甚至自编自写自创曲目。不但起到自娱自乐的作用,有时还会进行戏剧表演,让其他老人们也享受到欢乐。
此外还要加强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社区党员干部、爱心居民和辖区内等方面人员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
服务。
推进居家养老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过程。社区将秉承“老有所乐,乐得其所”这个理念进一步的挖掘和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努力为辖区所有的老年人构筑一个快乐的、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加强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社区党员干部、爱心居民和辖区内等方面人员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规范老年人服务项目,并按照适当收费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
长欣社居委
2012.02
第五篇:项目后评价自评报告
项目自评价报告(模板)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资金来源
2.项目立项建设目标
3.项目计划资金、合同金额、实际总投入资金
二、项目效益评价 1.项目质量后评价
主要对工程项目和含有设施设备建设的项目(其他项目不需填写)的质量保证程度的评价,项目建成后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有返修、维修情况?
2.项目目标后评价
立项时确定的项目目标是什么?逐一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如果目标有变化,找出实际发生的目标变化及成因,并对最初目标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
3.运行情况后评价
项目投入使用后,使用频率(如:实训室按人.学时数/年)?带来什么变化或影响?是否达到预期使用效果等?进行分析评价。
4.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后评价
经济效益包括:项目建成后用于对外服务的收入,因为项目投入使用而节省的相关费用支出等。
社会效益包括:因项目投入使用对学校人才培养、运行管理、内部服务等产生的作用和效果等。
5.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
项目投入完成后,项目是否可以维持既定目标?是否需要持续投入资金维持项目运转?是否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建设同类项目?
三、项目自评总结 1.自评结论
是否达到项目预期目标
2.经验教训
对项目前期论证、投资决策、过程管理、质量监控、等有何好的经验或教训?
3.政策建议
对项目管理、项目投入运行有何好的政策建议。